(仅供参考)宫颈病变和宫颈癌
宫颈癌的基础知识

宫颈癌的基础知识
宫颈癌是一种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主要发生在女性的宫颈部位。
以下是关于宫颈癌的基础知识:
宫颈癌的定义
宫颈癌是指恶性肿瘤发生在宫颈上皮细胞中的一种癌症。
宫颈是子宫与相连的部位,其上皮细胞是最容易发生癌变的区域之一。
宫颈癌的病因
宫颈癌主要由人瘤病毒(HPV)感染引起。
HPV感染是宫颈癌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其他危险因素包括吸烟、性行为活跃、免疫系统问题等。
宫颈癌的症状
早期宫颈癌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
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异常出血、分泌物的改变、盆腔疼痛等症状。
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检查。
宫颈癌的预防与筛查
预防宫颈癌的最有效方法是接种HPV疫苗。
此外,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也至关重要。
常用的筛查方法包括宫颈细胞学检查(涂片)和HPV DNA检测。
宫颈癌的诊断与治疗
宫颈癌的诊断通常需要进行宫颈活检,通过检测组织样本来确认是否为宫颈癌。
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化疗等,具体方案需根据病情确定。
宫颈癌的并发症与预后
宫颈癌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癌细胞扩散至其他部位,造成转移性宫颈癌。
预后与病期、治疗方法、患者年龄等因素密切相关。
宫颈癌的支持与康复
宫颈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得到全面的支持和关爱。
康复阶段包括身体康复、心理康复和社会康复等方面的工作。
以上是关于宫颈癌的基础知识的简要介绍。
如需进一步了解,请咨询医生或专业机构。
宫颈癌-基础知识

宫颈癌-基础知识宫颈癌又称子宫颈癌,系指发生在宫颈阴道部或移行带的鳞状上皮细胞及宫颈管内膜的柱状上皮细胞交界处的恶性肿瘤。
宫颈癌在早期临床表现可无任何症状,或仅在阴道检查时,可见表浅的糜烂,或有一般慢性炎症如少量白带等;中期常有白带增多、腥臭,阴道不规则出血,骶尾、臀部及大腿部的持续性疼痛,膀胱、直肠侵时可出现排尿、排便障碍等表现。
子宫颈癌在世界各地都有发生,是人体最常见的癌瘤之一,不但在女性生殖器官癌瘤中占首位,而且是女性各种恶性肿瘤中最多见的癌瘤,但其发病率有明显的地区差异。
我国宫颈癌的发生,在地理分布上的特点是高发区常连接成片。
各省宫颈癌相对高发区的市、县也常有互相连接现象。
总的趋势是农村高于城市、山区高于平原。
根据29个省、市、自治区回顾调查我国宫颈癌死亡率占总癌症死亡率的第四位,占女性癌的第二位。
宫颈癌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各国、各地报道也有差异,我国发病年龄以40~50岁为最多,60~70岁又有一高峰出现,20岁以前少见。
宫颈癌的治疗手术及放疗都是宫颈癌的有效治疗措施,化疗是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可根据病情早晚,患者全身情况以及本人的意愿,选择恰当而满意的治疗方法。
一、放射治疗宫颈癌的放射治疗可分为:腔内放射治疗和体外放射治疗。
腔内放疗是以封闭的放射源进行近距离的放疗的一种方法,特点是治疗距离短,在放射源周围剂量下降的梯度很大,因此可给予肿瘤局部高剂量,减少周围组织的受量。
宫颈癌放疗缺点是:①需要价格高昂的放疗设备和专业训练的技术人员;②约有2%~5%的宫颈癌对放疗不敏感;③有5%~10%的病人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直肠膀胱反应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二、化学治疗化疗是全身性治疗方法,适用于治疗晚期病例。
以往都认为化学疗法对宫颈癌的疗效不够理想,缓解率低,缓解期短。
对于晚期病人,也只能起到减轻痛苦、延长生命的姑息作用。
近年来随着新抗癌药物的不断问世,给药途径的改进,多种药物的联合应用等,在治疗宫颈癌中,化疗已成为有效的辅助疗法,既可用于晚期病例或与手术、放疗联合应用,也可以用于治疗复发癌。
宫颈病变诊治要点

宫颈病变诊治要点发表时间:2012-11-09T14:26:33.51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27期供稿作者:李彦云薛琦霞乔桃[导读] 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是一组与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的癌前病变。
李彦云薛琦霞乔桃(内蒙古伊金霍洛旗计划生育服务站内蒙古伊金霍洛 017200)【中图分类号】R711.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7-0027-02一、宫颈病变的几个概念1.宫颈病变:指在宫颈区域发生的各种病变。
2.宫颈不典型增生:宫颈癌癌前期病变。
3.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是一组与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的癌前病变。
4.人乳头瘤状病毒感染(HPVI):与CIN相关的最早期病变。
根据HPV致癌的危险性可分为“低危型”和“高危型”。
5.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SIL):分低度和高度两类。
6.宫颈腺上皮内病变(CGIN):包括腺不典型增生和腺原位癌。
二、CIN的转归及意义CIN是癌前的病变,介于“病理医师眼下的病和病人的病”之间。
CIN有三个转归:①自然消退;②持续不变;③进展(或癌变)。
CIN总体上有15%的几率可发展为宫颈癌,CIN I、CIN II、CIN III发展为癌的危险分别是15%、30%和45%。
CIN I或CIN II甚至可直接发展为浸润癌,而不经过CIN III阶段。
CIN发展为原位癌的风险为正常的20倍,发展为浸润癌为正常的7倍。
CIN发展为癌的自然演变过程一般需要10年,但并不一定循序进展,时间也可缩短,只要将不可逆转的浸润癌有效地扼制在癌前阶段,宫颈癌有望成为可以预防、可以治愈的肿瘤,关键在于此阶段及早发现、早期诊断和恰当处理。
三、高危HPV感染的重要性高危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主要因素,因此,就某种意义上而言,宫颈癌是一种感染性疾病。
四、宫颈病变的危险因素:1.多个性伴侣;2.早期性行为;3.生殖道梅毒、淋病、湿疣等STD(男、女双方);4.丈夫有疱疹、HPV感染及患阴茎癌、包茎等疾病;5.高危型HPV感染;6.宫颈慢性炎症、白斑等;7.宫颈不典型增生(15%的癌变率);8.早婚早育、多产多育;9.吸烟、吸毒、经济地位低下、HIV、免疫功能下降等。
宫颈癌概述——精选推荐

宫颈癌概述宫颈癌概述宫颈癌是⼥性常见恶性肿瘤之⼀,发病原因⽬前尚不清楚,早婚、早育、多产及性⽣活紊乱的妇⼥有较⾼的患病率。
初期没有任何症状,后期可出现异常阴道流⾎。
⽬前治疗⽅案以⼿术和放射治疗为主,亦可采⽤中西医综合治疗,但中晚期患者治愈率很低。
作为⼥性要洁⾝⾃爱,加强卫⽣保健,注意按时妇科普查,发现症状苗头,及时就医。
⼀、宫颈癌概述⼆、宫颈癌的临床症状三、宫颈癌的症状:四、宫颈癌的病理类型五、宫颈癌发病原因六、宫颈癌辅助检查七、宫颈癌的治疗⽅法⼋、中医中药治疗宫颈癌的特点九、预防⼦宫颈癌“七步曲”⼗、中西医合并疗法⼗⼀、宫颈癌分型⼗⼆、宫颈癌患者的饮⾷⼗三、宫颈癌辨正施治⼗四、宫颈癌的⾷疗⽅法⼗五、宫颈癌温馨提⽰:⼗六、如何预防宫颈癌⼗七、TVC三个阶梯诊断技术,提前10年诊断宫颈癌⼗⼋、宫颈刮⽚检查⼗九、宫颈癌的危害:⼆⼗、为啥⼥孩会得宫颈癌⼆⼗⼀、宫颈糜烂需防⽌癌变:⼆⼗⼆、防宫颈癌先防⼈乳头状瘤病毒(HPV)⼆⼗三、宫颈癌的转移途径⼆⼗四、宫颈癌前期病变⼀、宫颈癌概述在全球范围内,每年约有20多万⼥性死于宫颈癌。
在发展中国家,宫颈癌则属于常见多发的妇科肿瘤,排⾏榜⾸。
我国每年新发现的病例为13.15万,死亡率最⾼的地区是⼭西,最低的是西藏。
⼦宫颈癌是指发⽣在⼦宫阴道部及宫颈管的恶性肿瘤。
总的趋势是农村⾼于城市⼭区⾼于平原,根据各省市⾃治区回顾调查,我国宫颈癌死亡率占总癌症死亡率的第⼀位,占⼥性癌的第⼆位。
宫颈癌的转移,可向邻近组织和器官直接蔓延,向下⾄阴道穹窿及阴道壁,向上可侵犯⼦宫体,向两侧可侵犯盆腔组织,向前可侵犯膀胱,向后可侵犯直肠。
也可通过淋巴管转移⾄宫颈旁、髂内、髂外、腹股沟淋巴结,晚期甚⾄可转移到锁⾻上及全⾝其他淋巴结。
⾎⾏转移⽐较少见,常见的转移部位是肺、肝及⾻。
当宫颈癌的症状出现三个⽉后就诊者已有2/3为癌症晚期。
⼆、宫颈癌的临床症状宫颈癌早期没有任何症状,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出现异常阴道流⾎。
宫颈癌前病变与宫颈癌手术选择

耋
嚣 -
… … . .
健 康 向 导 …… ・
。
专家 论病
圈圈口
◆陈春玲
陈春玲 ,香港大学妇科肿瘤
学博士 ,清华大学玉泉医院妇科 主任,擅长宫颈癌、子宫内膜癌 、 卵巢癌等恶性肿瘤手术及子宫、
腹腔镜手术和 宫颈病交诊治。曾 在北大医院工作 l 6年 ,在香港 大学玛丽医院学习工作 4年 ,在 英国牛漳大学医院和意大利国家
肿瘤 医院访问学者。中华医学会
妇科肿瘤学分会秘书 ,国际妇科
肿瘤杂志中国版编辑部主任 、副
总编 。
以随诊或消炎 治疗 。如果 HP +) 尤其是高危型 (+) V( 。 ,则
什么是宫颈癌前病 变
宫颈癌前病变是与子宫颈癌密切相关的一组癌前病变。宫
上 皮 内瘤 变 ( N ) 分 3级 :CI :即轻 度 不典 型 增 生 。 CI 可 N1
年 次。因为有些患者还存在复发的可能。 颈炎的表现。即使外观正 常宫颈也有宫颈癌前病变 。故单凭 后可改为每半年至 1 1
眼观 察无 法 诊 断 。必 须依 靠 宫 颈活 组 织 病理 学 检查 ,一般 是 阴道 镜下 做 活 检或 宫 颈锥 切 术 ( E P) LE 。
宫颈癌的手术选择
3 N :最好先选择宫颈锥切术 ,首先除外潜 在的宫颈 .CI3
癌 同时做 病灶 切 除 。
宫颈癌前病 变一般无 明显症状和体征 ,部分有 白带增多、
带 带 血 、接 触 性 出血 及 宫颈 肥 大 、充 血 、糜 烂 、息 肉等慢 性
CN治疗后都要进行随诊 , I 3个月 1 ,如果都正常 ,1年 次
可 以选择物理治疗 ( 冷冻、激光、微波 ) 或宫颈锥切术治疗。
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诊治详解

林 容
宫颈癌前病变: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 是与子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的一组子宫颈 病变,常发生于25-35岁妇女。大部分低级 别CIN可自然消退,但高级别CIN具有癌变 潜能,可能发展为浸润癌,被视为癌前病 变。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子宫颈细胞学 筛查的普遍应用,使子宫颈癌和癌前病变 得以早期发现和治疗,子宫颈癌的发病率 和死亡率已有明显下降。
子宫颈癌的治疗
IB1, IIA(<4cm)期 广泛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切除术 ±腹主动脉淋巴结取样术。术后采用同步放 化疗,可减少盆腔复发,提高生存率。要 求保留生育功能者,且宫颈肿瘤直径不超 过2cm,可选择广泛宫颈切除加盆腔淋巴结 切除术±腹主动脉淋巴结取样术。
子宫颈癌的治疗
IB2、IIA(>4cm)期 同步放化疗;广泛子宫切除和盆腔淋 巴清扫、腹主动脉淋巴结取样、术后个体 化辅助治疗;新辅助化疗后广泛子宫切除 术和盆腔淋巴结切除及腹主动脉淋巴结取 样术、术后个体化治疗。 IIB及IIB期以上 同步放化疗。
病因
HPV感染 目前已知HPV共有120多个型别,30余种与生 殖道感染有关,其中10余种与CIN和子宫颈癌发病密切相 关。根据不同型别与癌发生危险性高低分为高危型和低危 型2种。
病因
性行为及分娩次数 多个性伴侣、初次性 生活<16岁、早年分娩、多产和子宫颈癌 发生有关。 其他 与有阴茎癌、前列腺癌或其性伴侣 曾患子宫颈癌的高危男子性接触的妇女, 也易患子宫颈癌。吸烟可增加感染HPV效应 。
高危型 HPV DNA检测
相对于细胞学其敏感性较高,特异性较低。 可与细胞学检测联合应用于子宫颈癌筛查。 也可用于细胞学检测异常的分流,当细胞学为意 义未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时进行高危 型HPV DNA检测(我院HC-2,第二代杂交捕获法 ,可同时检测13种高危型HPV( 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8)), 阳性者行阴道镜检查,阴性者12个月后行细胞学 检测。
宫颈病变

通过几十年研究已经明确了宫颈癌的发生与高危HPV病毒感染密切相关,随着宫颈癌筛查的广泛开展,明显降低了宫颈癌的发病率,很多早期宫颈癌及癌前病变被发现,准确的病理诊断及分级对于临床下一步的治疗及处理至关重要。
近年来,有关宫颈癌前病变的命名及分类发生了一些变化,本文将重点介绍这些变化以及对于病理诊断及临床处理上的影响。
一、宫颈鳞状上皮癌前病变目前我们对于宫颈鳞状细胞癌癌前病变使用最广泛的病理诊断术语是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并且将其分为三级,即:CIN1,CIN2和CIN3。
其中CIN3级包括了以往的鳞状上皮重度不典型增生与原位癌(carcinoma in situ,CIS),这一命名系统旨在描述宫颈鳞状上皮由异常增生向癌变方向发展的连续性形态学改变过程。
从2003年WHO分类正式推出,应用已经10余年了,虽然CIN命名系统较好的指导了临床下一步的处理,但是在应用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CIN诊断术语将其定义为瘤变(neoplasia),即认为无论其分级如何,都是肿瘤性病变。
但是,实际上在HPV感染所导致鳞状上皮病变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一过性感染(如CIN1级病变),它们大多为自限性且可消退。
因此,将它们统称为“瘤变”并不合适,特别是当临床医生以及患者不能理解病变的真正性质时,可能会导致过度治疗以及患者不必要的精神负担。
其次,在病理诊断中,对于CIN2级病变诊断的重复性较差,也就是说不同病理医生之间,或是同一名医生在不同时间对于CIN2级病变的诊断差异性较大(Kappa值低),有文献报告,不同病理医生对于CIN2级病变的诊断一致性仅为43%。
此外,从细胞学筛查诊断上,宫颈细胞学涂片的分级系统(Bethesda系统)对于鳞状上皮病变采用的是两级分类。
基于以上的考虑,近年来逐渐在国际上倾向采用更加简单的两级分类法对宫颈鳞状上皮癌前病变进行描述和诊断。
宫颈癌及癌前病变课件

早期宫颈癌治疗效果好,生存率 高,因此进行定期筛查和早期干 预非常重要。
宫颈癌病例的经验总结与教训反思
经验总结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关键;手术治疗效果较好,放化疗对晚期患 者效果有限;靶向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教训反思
应该加强宫颈癌预防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女性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度和预防 意识;同时,需要加强医疗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宫颈癌的治疗效果和患者 的生存质量。
宫颈癌前病变的病理学特征
宫颈癌前病变的病理学特征主要包括 细胞核增大、深染、出现核仁、细胞 质边界不清等。
CIN的主要特征是上皮细胞层次增加, 出现异常分化现象;子宫颈不典型增 生的主要特征是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 发生变化,出现异常分化现象。
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断与治疗
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断方法主要包括宫颈 细胞学检查、阴道镜检查和组织病理学
宫颈癌的治疗与康复
早期治疗
早期宫颈癌以手术治疗为 主,辅以放化疗等综合治 疗
晚期治疗
晚期宫颈癌以放化疗为主, 手术治疗为辅,同时加强 营养支持治疗
康复期护理
康复期患者应注意休息和 营养,定期进行复查,及 时发现复发和转移病灶
04
癌的社会影响与公共生策
宫颈癌对女性健康的影响
宫颈癌对女性身心健康的影响
THANKS
感
宫颈癌是一种严重的妇科疾病,它会对女性的健康产生深远 的影响,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压力。
宫颈癌对女性生命的影响
宫颈癌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对女性的生命产生威胁。
宫颈癌的公共卫生政策与预防控制措施
1 2 3
宫颈癌筛查政策 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是预防和控制宫颈癌的重要 措施,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建立了宫颈癌筛查政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EI
30
子宫颈鳞癌 cervical squamous Ca.
WEI
31
子宫颈鳞癌
WEI
32
子宫颈鳞癌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WEI
33
子宫颈癌组织类型 (原发、子宫颈浸润癌)
鳞癌 squamous Ca.(90%~95%) 腺鳞癌 adenosquamous Ca.(2%) 腺癌 adenocarcinoma( 5%~8%) 透明细胞癌 clear cell Ca.(l%) 腺角化癌 adenocathoma(0.8%)
多采用细胞学初筛,对异常者再进一步筛查。
受制片及阅片水平及主观因素影响质控;
阴道镜检查不能全部准确筛检,且有创;
组织病理检查是诊断宫颈病变的金标准,
因受到观察者的主观因素与技术水平的差异,
存在细胞学与病理学诊断不一致。
HR-HPV(HC2):采用标准化试剂盒,人为主观 因素影响小,阴性预测值可>98%。
WEI
42
关于子宫颈癌的诊断
目前仅有子宫颈癌以临床为基础进行分期 妇科检查强调: 有经验医师两人以上 注意观察阴道、宫颈 行三合诊,注意宫旁、主骶韧带 一旦确定分期,在治疗中不再更改
WEI
43
子宫颈癌妇科检查
早期:可见宫颈呈不对称糜烂,质硬、触血。 晚期:子宫颈粗大,宫颈原形消失,
结节状增大、呈溃疡空洞状、菜花样增生。 宫颈腺癌:可呈桶状宫颈。 癌侵犯阴道穹隆:呈糜烂、色红,触血,
WEI
41
子宫颈癌临床分期(FIGO 1995)
Ⅱ期 癌灶超越宫颈,阴道浸润未达下1/3, 宫旁浸润末达盆壁。
Ⅲ期 癌灶超越宫颈,阴道浸润已达下1/3, 宫旁浸润已达盆壁。
有肾盂积水或无肾功能者均列入Ⅲ期,
但非癌所致的肾盂,
积水或肾无功能者除外。
Ⅳ期 癌播散超出真骨盆,
或癌浸润膀胱粘膜及直肠粘膜。
WEI
34
宫颈癌转移特点
直接蔓延、淋巴转移、血行转移 • 沿阴道穹隆 → 阴道 • 盆腔各组淋巴结 → 髂总淋巴结
→ 腹主动脉旁淋巴结 • 比较长期局限在盆腔内、膀胱、直肠,
较少受到深层浸润
WEI
35
宫颈癌转移特点
直接蔓延 : 向下侵犯阴道, 向上可累及子宫下段及宫体, 向两侧扩散到宫颈旁组织、主、骶韧带、 压迫输尿管并浸犯阴道旁组织, 向前后可侵犯膀胱和直肠。
常规检查(诊断)
其它检查 (术前)
细胞学涂片检查 HPV检测 阴道镜多点活检 颈管诊刮 锥切 病理学检查确诊
宫腔镜 必要时膀胱镜、 静脉肾盂造影 CT、MRI、PET 淋巴造影
腹腔镜? X-胸片、骨骼检查
WEI
29
子宫颈癌的病理特点(大体)
子宫颈粗大,宫颈原形消失 糜烂型 外生型:子宫颈增大、、菜花样增生。 内生型:浸润结节性宫颈膨大
我国有近10万新发病例,约占世界总数的1/5 我国宫颈癌的发病年龄>35岁, 高峰年龄45~49岁 每年约有2-3万妇女死于宫颈癌。 中西部部分地区农村发病率与死亡率居高不下 甘肃武都、山西阳城等县,宫颈癌死亡率 36/10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8/10万 )。
杨玲,皇甫小梅,张思维等。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3:25(4)386-90
WEI
36
宫颈癌转移特点
淋巴转移 是子宫颈癌转移的主要途径,转移率与临床期别 有关。 初程淋巴结转移:最初受累的淋巴结有宫颈旁、 闭孔、髂内、髂外淋巴结。 次程淋巴结转移:继而受累的淋巴结有骶前、髂 总、腹主动脉和腹股沟深浅组。 晚期还可出现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WEI
37
宫颈癌转移特点
血行转移 较少见,多发生在晚期。 主要转移部位有肺、肝、骨等处。
9月重新评估、修改、完善
鳞状细胞: • 不典型鳞状细胞癌(ASC):
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 不除外上皮内高度病变的不典型细胞
(ASC-H) • 鳞状上皮内病变
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 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 • 鳞状细胞癌(SCC)
WEI
25
在初筛中首选细胞学检查? HPV检查?阴道镜检查?
WEI
2
宫颈癌在30岁以下妇女中非常少见,多数发生在 40岁以上妇女,且在50至60岁的人群中死亡人数 最高。
我国每年死于子宫颈癌人数约达5万。 WHO指出如果不尽快采取措施,在未来10年子宫 颈癌的死亡人数将上升约25%。 中国子宫颈癌的发病现状向我们提出了严峻的挑 战。
WEI
3
子宫颈癌的流行病学概况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
与
子宫颈癌的进展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魏丽惠
WEI
1
子宫颈癌是威胁妇女健康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 宫颈癌在女性肿瘤发病率中占第二位, 全球子宫颈癌发病人数逐年增加, 2001年46万,2006年56万。 2005年25万人死于宫颈癌,约80%在发展中国 家。 随着患病人数的增加,以及患病妇女年轻化的 趋势,已引起全世界的关注。
WEI
4
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年龄标准化的宫颈癌发病率 (2005)
80.0
70.0
不发达国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60.0 50.0
发达国家
40.0
30.0
20.0
0.0
0.0
15–44
45–69
70+
年龄组
: WHO. Preventing chronic diseases: a vital investment Geneva, 2005.
WEI
40
子宫颈癌临床分期(FIGO 1995)
0 期 原位癌或上皮癌 Ⅰ期 癌严格限于子宫颈
向宫体扩展在分期中不予考虑
Ⅰa 期 镜下浸润癌诊断。 a1期 极少间质浸润, 可测量癌间质浸润深度 <3mm,宽度<7mm。 a2期 可测量癌间质浸润深度>3mm, < 5 mm 宽度<7mm。
Ⅰb 期 局限于宫颈的临床癌及 >Ⅰa 期的临床前癌。 b1期 临床癌变范围 <4cm。 b2期 临床癌变范围 >4cm
巴氏涂片1943年由Papanicolaou提出 * 巴氏筛查使宫颈浸润癌的发病率降低70%~90% * 巴氏涂片的局限性:假阴性率约15%~40%
受多因素影响(取材、涂片、染色、阅片等)
WEI
24
宫颈病变筛查-细胞学检查-TBS分期
( The Bethesda System,TBS,2001)
1988年出台,1991年修改,2001年4月、
结节状增大、呈溃疡空洞状、菜花样增 生。 宫颈腺癌:可呈桶状宫颈。 癌侵犯阴道穹隆:呈糜烂、色红,触血,
WEI
6
在发达国家,由于开展对子宫颈癌的筛查,死亡 率已下降50% 在发展中国家,估计95%的妇女未进行过宫颈癌 的筛查。 新发宫颈癌>80%在发展中国家,大多数发现时 已是晚期。 缺乏癌前病变和早期癌的筛查程序, 筛查质量水平较低 妇女及其家人缺乏意识、观念、误解
WEI
7
图例
<8.0 8.0-14.9 15.0-29 9 30 0-44.9
WEI
5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各年龄段的死亡率(2005)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0.0
0.0
15–44
45–69
70+
年龄组
不发达国家 发达国家
WHO. Preventing chronic diseases: a vital investment Geneva, 2005
宫颈腺鳞细胞癌中占39%。
WEI
12
HPV与子宫颈癌
HPV可检出期比较短(2~3年),估计HPV的发病率 近似于患病率。 大部分妇女HPV感染期比较短,一般在8~10个月左 右便可消失, 仍有大约10~15%的35岁以上的妇女有持续感染的 情况。 这些持续感染HPv的妇女有更高的风险患宫颈癌。 一些妇女还可反复感染HPV,也可同时感染几种型别。 研究发现,随着年龄增长宫颈HPV的感染率明显下降, 可能与免疫功能增强后限制或清除HPv B染有关。
of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a beginners’ manual. LyonW, EFrIance, IARCPress, 2002.
18
正常宫颈上皮
鳞柱交界部
鳞状上皮
WEI
19
两种类型的宫颈上皮和鳞柱交界(SCJ)
WEI
20
CIN Ⅰ
CIN的病理特点
辩别ASCUS、首次筛查>35岁者,宫颈病变治疗后 随访均有意义。
WEI
26
WEI
27
阴道镜检查
需要确定是否为满意的阴道镜, 满意的阴道镜:可观察到全部转化区 不满意的阴道镜:
颈管内病变漏诊, 超出视野病变漏诊,
应行宫颈管诊刮。
不能全部准确筛检, 取活检有创操作; 需专门经培训人员
WEI
28
子宫颈癌除进行的辅助检查
晚期时与宫颈连在一起呈菜花状。 侵犯宫旁:主韧带短缩、质硬,无弹性。
WEI
44
妇科检查临床诊断要点
同时两人以上检查 三合诊检查 期宫旁转移?炎症?
WEI
45
子宫颈癌诊断
妇科检查 宫颈活检:阴道镜下多点活检 颈管诊断刮宫 锥切 病理检查确诊
WEI
46
子宫颈癌妇科检查
早期:可见宫颈呈不对称糜烂,质硬、触血。 晚期:子宫颈粗大,宫颈原形消失,
1992年WHO提出HPV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