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本影响经济增长的计量经济学分析
人力资本对甘肃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累, 可 以实 现经 济 的 持 续稳 定 增 长 。刘迎 秋 【 3 则论
证 了中国人力 资本投 资结构与脑体劳动者 收人 倒 挂。赵曦 是对人力 资本投资与反贫 困问题进 行 了研究 , 指 出通过人 口素质的提高促进经济发展 , 已 成为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的战略选择。定 量方面, 沈利生 , 朱运法 - 5 J 通过研究发现 : 教育投资在人 力 资本投资 中显得尤 为重要 , 而且要在较长时期 以后 才能表现出来 , 要树立教育立国的思想。侯亚飞和 王金营 主要 通过 我 国劳动力 , 人 力资本 存量 和 G D P产业结构 变动率分析来预测人力资本增 长需
中图分 类号 : F 2 9 o
坤 荣 的 文 章 , 强 调 了 注 重 专 业 化 的 人 力 资 本 积
1 人力 资本对经济增长 的理论发展
早在经济学创立之初 , 就有 了人力资本的概念 , 那一时期的经济学家威廉 ・ 配第 、 亚当 ・ 斯 密等人 的著作中就 已经有了人力资本 的思想。1 9 6 0年 , 美 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在美国经济学年会上发表了
求 。实证 方 面主要 是 基 于 现 实 的数 据 , 王 聪 利 用
题为《 人力资本投资》 的演讲 , 标 志着人力资本理论
体系的正式建立。随后 , 经过名塞尔、 贝克尔和丹尼 森等经济学家长期不断的努力探 索研究 , 人 力资本 理 论在 各个 经 济领 域 得 到广 泛 的 发展 , 尤其 是在 经 济增长理论 中, 更成为前沿研究 。
经 济增长 的主要依 靠 物质 资本 的投入 和简单 劳 动 的
投入 , 这 种经 济发 展 方 式 早 已不 适 应 飞速 发 展 的经
兴工业发展国家经济增长的 内生变量 , 在经济发展
计量经济学论文word版

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摘要:改革开放三十三年以来,中国的社会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经济增长速度更是举世瞩目。
本文根据计量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和Eviews软件相关知识,采用时间序列数据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1980-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截止到2009年)三十年间中国经济增长因素进行研究,分析了物质资本、劳动力、消费对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影响,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寻求这些变量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数量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对模型进行检验,最终得出结论。
关键词:劳动力、投资、消费、经济增长、最小二乘法。
1.背景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生产商品和劳务能力的扩大。
在实际核算中,常以一国生产的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来表示,即以国民生产总值(GDP)和国内生产总值的的增长来计算。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以社会财富的增长为中心,指出生产劳动是财富增长的源泉。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知识、人力资本、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从古典增长理论到新增长理论,都重视物质资本和劳动的贡献。
物质资本是指经济系统运行中实际投入的资本数量.然而,由于资本服务流量难以测度,在这里我们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亿元)来衡量物质资本。
中国拥有十三亿人口,为经济增长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因此本文用总就业人数(万人)来衡量劳动力。
居民消费需求也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经济增长问题既受各国政府和居民的关注,也是经济学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1978—2008年的31年中,我国经济年均增长率高达9.6%,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居民收入水平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的消费需求的数量和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但是,我国目前仍然面临消费需求不足问题。
本文将以中国经济增长作为研究对象,选择时间序列数据的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将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与和其相关的经济变量联系起来,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我国中国经济增长变动趋势,以及重要的影响因素,并根据所得的结论提出相关的建议与意见。
人力资本投资对新疆经济增长的影响

玛 团队 精 诚 合 作 .指 导 委 员会 不仅 负责 对 六 西 格 玛 团 队 的 指导
而 且 要 对 人 力 资 源 部 的 管理 理 念 给 予领 导 。 ( ) 过 人力 资源部 的对企 业 战略进 行规 划 ,塑造 有利 于六 西 2通
格 玛 改 革 的 环 境
、
计量模型和数据来源
团 队
增长 ,认 为人力资本投资是解 释这一差额的主要 因素 。尼 尔森 (esn和 费尔普斯 (hl ) Nl ) o Pe s 认为。 p 一个国家引进和使用新技术的
能 力来 自国 内 的人 力资 本 存 量 。 扎 瓦 (zw8 和 罗森 (oe ) 乌 Ua ) R sn 也 在 各 自 的研 究 中强 调 了 人 力 资 本 在推 动经 济 增 长 中的 重 要 作 用 。 自上 个 世 纪 8 年 代 以来 . 莫 (o r和 卢 卡斯 《uas都 强 o 罗 R me) Lcs ) 调人 力 资 本投 资是 经 济 持续 增长 的 内生 因 素 . 且 它 在物 质 资 本 而 等生 产 因素形 成 方 面 也 起 着 积极 的作 用 。许 多发 展 中 国家 试 图 通 过 快 速 进 行 物 质资 本 积 累 来促 进 本 国经 济 增 长 的失 败 经历 . 证 也 实 了充 分 注意 人 力资 本 的 必 要性 进 而 证 明物 质 资 本 的有 效 利 用 依 赖 于 人 力 资 本 。如 果人 力资 本 投 资 不足 .专业 技 术 和管 理 人 员 缺 乏 则会 影 响 物 质 资 本 的有 效 使 用 ,快 速 的物 质 资 本增 加 所 产 生 的效 应 就会 受到 限 制 。卢 卡 斯 的 研 究也 证 明 贫 穷 国家 的 人 力 资本 的短 缺 使 得 物 质 资 本 难 于 流 向这 些 国 家 。 在有 关 人 力 资 本对 经 济 增 长 作 用 的研 究 中 学 者 们非 常重 视
人力资本对上海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

表 1 20 0 0年 一2 0 0 9年 上海 生产 总值情 况
年 份
2 0 00
2 00l 2 2 00 2 003
名义 GD P
4 7 1 7 】. 7
5 0. 2 2l 1 5 741. 3 0 6 4. 69 23
G P指 数 D
7 6. 5 5
地方财政研究/ 1./ 1期 2 2 1第 2 012 5
政策前沿
动投入 ( , = ・ £指劳动力投入的数量 ) , 表示 t h
年 的平 均人 力资本 存量 。
( ) 型所 需数 据指标 体 系的 建立 二 模
标 : 0 年 一 09 2 0 0 20 年的国内生产总值 、固定资产总
展机制》 两文为标志 , 被称为的“ 新增长理论”其核心 , 在于在新古典的生产 函数 中加人人力资本投入和技 术进步等内生化因素 , 因此也被称为“ 内生经济增长 理论” 。特别是卢卡斯 , 其在模型中引人人力资本, 提 出以人力资本为核心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 , 将技术进
二、 人力资本对上海经济增长的定量分析
值、 人力资本存量、 人力资本水平 、 劳动力人数。
1上海市生产总值 。上海市生产总值作为测量 .
上海经济增长的总量指标 ,并统 一换算成 以 20 00
年不 变价计 算 的历年 生产 总值 。结 果见表 1 。
单 位 : 元 亿
根据卢卡斯人力资本外部模 型公式 的要求 和 上海市经济增长模型涉及的要素 , 选取以下几个指
24 3 0 8.
1 9 8. 2 2 1 4
资 料 来 源 :上 海 统 计 年 鉴 》 上 海统 计 网 : WW.tt—s .o .n 《 , W s s h gv c 。 a
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

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人力资本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所具有的教育、培训、健康状况和技能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它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影响。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本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本文将探讨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如何提高人力资本以促进经济增长。
一、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之一,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提高劳动生产率人力资本对劳动生产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受过良好教育和培训的人员通常具备更高的技能和知识,能够更好地利用现有资源进行生产和创新。
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从而提高劳动效率和生产力水平,推动经济增长。
2. 促进技术创新人力资本的积累有助于促进技术的发展与创新。
拥有高素质的人才更容易产生和应用新的科学技术,推动技术的研发和创新,进而促进经济的发展。
人力资本的投资也会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和转型升级。
3. 促进产业升级人力资本的提升能够促进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
高素质的人力资本可以更好地适应现代化、智能化的生产要求,推动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创新。
同时,人力资本的优化也有助于培养和吸引高技能人才,推动经济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业方向升级。
二、提高人力资本的途径为了实现经济增长和促进人力资本的积累,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提高人力资本的质量和数量。
1. 加大教育投入教育是提升人力资本的主要途径之一。
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提高教育资源的质量和覆盖面。
同时,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培养更多具备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劳动者。
2. 优化教育体制除了加大教育投入外,还需要优化教育体制和机制。
建立公平、公正、开放的教育制度,推动素质教育的普及和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3. 提高医疗卫生水平健康人力资本同样对经济增长至关重要。
政府应该加大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条件,在健康保障、疾病预防控制等方面加强工作,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教育投资、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投 入 的 变动 对 经 济 增 长 的 影 响 进 行 实证 研 究 。结 果 显 示我 国物 质 资 本 的 存 量 、 育 支 出 以及 经 济 增 长 之 间 总 体 上 教
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 系; 短期 内与物 质资本存 量相 比, 力资本投 入 的经济增 长效应偏 小 , 在长期 内, 人 但 其对
I v sm e ti uc t n,H u a p t la d Ec n m i o h n e t n n Ed a i o m n Ca ia n o o c Gr wt
Em p r c lAn l ss Ba e o i i a a y i s d n VAR o l M de
第3 1卷
第 5期
技
术
与 创
新
管
理
Vo . No 5 131 . Se t 2 0 p . 01
21 0 0年 9月
TECHNOLOGY AND NNOVATI I ON MANAGEMENT
【 管理科学】
教 育 投 资 、 力 资本 与经 济 增 长 人
基 于 V R模 型 的 实证 分 析 A
扈 晓颖 韩 峰 ,
(. 1 山东财政学 院 经济学 院 , 山东 济南 2 0 1 ;. 南大学 经济与贸易学院 , 50 4 2 湖 湖南 长沙 40 7 ) 10 9
摘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要 : 用我 国 18 2 0 利 9 0— 0 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 , 通过 建立 V R模 型 , 用各种动 态计量 经济学方法, A 采 就人力资本
v rey o y a ce o o c meh d o ma e e i c e e r h so h a t f h n e n h ma a i n e t n n a it fd n mi c n mi t o st k mp r a r s a c e n t e i il mp c a g si u n c p t i v sme to oc l a
山西省人才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

山西省人才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山西省人才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安晓东(山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所,山西太原 030000)【摘要】本文借鉴内生经济增长理论,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通过计量经济学的手段,建立了人才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实证评价模型,并构建了相关模型的指标体系,对山西省1978-2010年间相关经济和人才数据中的人才资本存量和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定量分析,考察山西省人才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的地位及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和贡献率。
结果表明,自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人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上升,但仍低于物质资本的贡献水平,经济增长带有明显的资本推动型特征,而人才资本的产出弹性溢出效应明显,说明山西人才资本的规模收益仍处于高速递增阶段。
据此提出,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型跨越发展期,应该提高人力资本投资水平,优化人才资源在产业内部的配置,制定有效的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提高人才资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终完成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实现山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关键词】人才资本;贡献率;经济增长;山西1.引言当前,人才资源已经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经济竞争中的制胜筹码已不再是其拥有的自然资源、物质资本或一般意义上的劳动力,而是人才资源的数量、质量和实际发挥的创造能力。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也认为,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的因素可以分为外部增长因素和内生增长因素,其中一个重要的内生增长因素就是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一起构成经济增长的重要决定性因素,共同推动经济的增长。
人力资本是指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术、信息与能力,人才资本是指体现在人才本身和社会效益上的人才质量、知识技能和工作能力。
如果把人力资本看作一个集合的话,人才资本就是人力资本的一个子集,人才资本与人力资本相比更加突出强调人才的创造性劳动成果以及对人类的较大贡献。
2.人才资本理论概述人力资本概念的产生最早可追溯到古典经济学派,直到上世纪60年代,人力资本理论的奠基人西奥多·舒尔茨(1962)因为注意到美国的经济增长超过投入要素(劳动力和物质资本)的增长,提出知识是人力资本的一种形式,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之后在贝克尔(1962)、宇泽(1965)等人对人力资本的后续研究工作中,人力资本理论得以确立并逐渐形成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
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研究——基于1978-2009年中国数据的实证分析

一
、
文 献 回顾
经济增长是一个重要 的经济学概念。夏皮罗认为 , 经济增长可以最简单地定义为经济的产量增加 , ~ 即 ・
国生 产 的商 品 和劳务 总量 的增加 , 或一 国在一 定 时期 内 国民生 产总值 ( 国民收 入 )的增 加 ,1 或 『人力 资本 问题 I = 『 就 是在研 究 经济 增 长时 提 出的 , 是运 用一 种包 括 劳动力 素 质提 高和 物质 资本 改进 在 内 的核算 法解 释 观察 到 的
第 5期 总第 15期 1
21 0 1年 9月
山 东 财 政 学 院 学 报
J OURNAL OF S HANDONG UNI VERS TY I I OF F NANCE
N( 5 VO . l 1 j15 . S p2 1 e 01
物质资本 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 动态关系研究
同 时 ,0世 纪 5 2 O年代 的许 多计 量 经济学 研 究也 表 明 , 均产 出 的增 长远 远快 于人 均资本 存量 的增 长 , 人 最 合 理 的解 释就 是忽 视 了人 力资本 对 提高 资本 利用 效 率 的作 用 J 。在 16 美 国经济 学 年 会 上 , 尔茨 首 次 9 0年 舒 系统 地 阐述 了人: 资本 理论 , 为人 力资 本是 对人 的投 资而 形 成 、 现在 人 身 上 的知 识 、 能 、 7 丁 认 体 技 经历 和熟 练 程 度 , 而 打破 了传 统经 济学 关 于资本 同质 性 的假定 , 从 明确 了人力 资 本 的概念 与性 质 , 提 出 了人力 资本 投资 的 并
修 正( E 模 型 , V C) 并运 用脉 冲响 应 函数 和 方 差 分 解 手 段研 究 三者 之 间 的长 期 动 态 相 关 性 , 析 结 果 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力资本影响经济增长的计量经济学分析
一、理论依据
1、人力资本理论与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是体现于人身体上的知识、能力和健康(T. W. Schultz ,1962),人力资本投资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并且人力资本投资是效益最佳的投资。
丹尼森后来发展了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做出改进,提出人力资本中的教育因素和教育投资指的是受正规教育年限的多少,并且正规教育因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只有其中的3/5在起作用。
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1,=+=βαβαL AK Y )是现代经济增长实证分析的基础,通过该函数可以分解出资本投入、劳动力投入和技术进步对经济总量的贡献份额。
在人力资本理论指导下,结合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建立模型为:
βαL AK Y =
式中,Y 代表产出,K 代表物质资本投入,L 代表人力资本投入,A 代表技术进步,α代表物质资本的产出弹性系数,β代表人力资本的产出弹性。
2、增长速度方程(索洛函数)
为了明确物质资本投入、人力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具体影响,引入增长速度方程。
利用增长速度方程(即索洛函数)进行因素分析,是从各经济变量相对变化的角度来观察经济增长速度与技术进步、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增长速度之间的关系,变形以后的增长速度方程具体形式为:
L
L
K K A A Y Y ∆+∆+∆=∆β
α 式中,∆Y/Y 是1990-2002年间GDP 的平均增长速度;∆K/K 是1990-2002年间资本的平均增长速度;α ∆K/K 是资本对产出的影响率;∆L/L 是1990-2002年间人力资本的平均增氏速度;β ∆L/L 是人力资本对产出的影响率; ∆A/A 是技术进步对产出的影响率。
二、数据收集
1、Y ,产出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
该指标是用零售物价指数对我国现价国内生产总值调整后得到的不变价(1990年价)国内生产总值,单位:亿元。
2、K ,物质资本投入指标。
本文采用了资本形成总额,资本形成总额是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获得减去处置的固定资产和存货的净额,包括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和存货增加两部分,
该指标是用支出法计算的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一部分,本文资料来自于2003年《中国统计年鉴》,用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调整后得到各年度不变价(1990年价)资本形成总额。
单位:亿元。
3、L ,人力资本投入总额。
设S 为人力资本数量,即劳动者投入人数,单位:亿人;Z 为人力资本质量,用在业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表示,单位:年。
则,人力资本投入为:
t t t Z S L * 。
S ,历年劳动者数量是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调整的在业人口数。
Z ,在业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的计算方法如下:根据我国的教育体系,按教育程度分为5组,分别是大专及以上、高中、初中、小学和文盲半文盲。
根据接受教育的年限,设定各类人员的权数,具体为:文盲半文盲为1,小学为6,初中为9,高中为12,大专及以上为16。
考虑到资料的易获得性,在这里我们将研究生、大学本科和大学专科并为一组,忽略大专、本科、硕士和博士受教育年限的差异。
最后,通过加权求和得到人均受教育年限。
用公式表示为:人均受教育年限=∑(接受不同级教育的人数×权数)/不同级受教育的人数之和。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我国1990年前只有个别年份有在业人口的受教育水平,所以数据的起始从1990年开始。
资料来源为《中国劳动年鉴》与《中国统计年鉴》。
如此,模型所需数据收集并计算如下:
三、模型建立 1、β
α
L AK Y =, 对上式两边取对数得: LnL LnK LnA LnY βα++= (1)数据:
(2)回归结果:
31
.4895998776.099898.0)
26.7()
34.18()
21.3()147.0()032.0()286.0(ln 069.1ln 59.0917.0ln 22====++=∧
F R R t L
K Y
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
(1) 可决系数、调整后的可决系数很大,模型的拟合度很好; (2) 26.4)9,2(31.489505.0=>=F F ,模型整体的回归效果显著; (3) 262.2)9(21.3025.0=>=t t ,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对GDP 的影响显著;
(4) α=0.59,β=1.069,α+β=1.60>1,我国经济的增长表现为规模报酬递增,这
主要是由于人力资本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实现的。
2、样本回归函数
α=0.59,β=1.069,C=LnA=0.917
将α,β,A 代入原始方程得 069.0159.0917.0L K Y =∧
四、影响率及贡献率分析
由图表可以看出:
(1)物质资本对GDP 的贡献率最高,达73.31%,这与我国通过扩大资本投资来使经济规模扩张的现实是相符的,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目前还是以资金的投入为主。
(2)人力资本的贡献位居第二,达到15.31%。
从长远来看,中国要保持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持续高效拉动,必须尽快提高人力资本水平,不仅是数量上,更要从质量上通过提高整个国民的文化素质和加快专业化人力资本的积累,增强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后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