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目标双向细目表

合集下载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课时安排和进度表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课时安排和进度表
解决问题
第七单元认识钟表
2
2
16
12.14-12.18
第八单元9加几,8、7、6加几,练习二十一、
2
17
12.21-12.25
5、4、3、2加几,解决问题一、解决问题二、练习二十三
2
2
18
12.28-.1.1
复习、练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二十三
第九单元总复习
4
元旦
19
1.4-1.8
第九单元总复习
复习迎考
4
20
1.11-1.15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课时安排和进度表
教学课时安排
教材共安排了62课时的教学内容,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
一、准备课、 数一数、比多少(3课时)
二、位置(3课时)
三、1-5的认识和加减法(11课时)
四、认识图形(一)(3课时)
五、6-10的认识和加减法(21课时)
六、11-20各数的认识(4课时)
复习迎考
4
21
1.18-1.22
复习迎考
4
22
1.25-1.28
期末考试
4
4
9.21-9.25
练习四、加法、减法、练习五
4
5
9.28-10.2
运动会和国庆放假
3
国庆节
6
10.5-10.9
复习5以内的加减法
2
国庆节
7
10.12-10.16
0、练习六、练习七
4
8
10.19-10.23
第四单元认识图形(一)、练习八
4
9
10.26-10.30
第五单元6和7、练习九、解决问题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含教学进度表)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含教学进度表)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含教学进度表)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学情分析:大部分一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10以内的数,但是少部分学生已经能够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

在教学时,需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建立起良好的师生情感,让学生爱上数学,并通过研究体会到学数学的乐趣和作用。

教学理念:让不同的孩子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人教版)。

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分为十个单元,包括数一数、比一比、1-5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物体和图形、分类、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及总复和两个数学活动(数学乐园和我们的校园)。

教材的重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

难点在于正确表述比较的结果,熟练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以及口述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

这两部分知识与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生研究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

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研究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除了认数和计算外,教材还安排了常见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比较多少、长短和高矮,简单的分类,以及初步认识钟面等。

每个单元内容虽然不多,但都很重要,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研究数学的兴趣。

分单元教材分析:第一单元“数一数”教材设计了一个“美丽的校园”情景,一方面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另一方面初步感知10以内各数,体会数存在于我们生活当中,使教师初步了解学生数数、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情况,为以后教学做好准备。

本单元教学重、难点是使学生充分感知10以内的数,关键是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和生活情境让学生充分数数。

第二单元“比一比”是研究认数、计算和量的准备性知识,重点是初步感知“多少、长短、高矮”的含义。

难点是学会比较物体多少长短高矮的方法,关键是掌握比一比的方法。

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目标双向细目表

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目标双向细目表

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目标双向细目表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目标双向细目表课程内容学习内容学识水平识记 A 理解 B 简单情境中应用C 复杂情境中应用D 数与代数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 √ 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 √ 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 √ 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 √ 会读、写0-20各数√ 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各部分名称√ 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关系√ √ 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加法和10以内数的减法√ √ 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 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图形与几何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会用上、下、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 综合与实践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习好数学的信心√ 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一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教学目标双向细目表第一单元准备课学习内容学识水平识记 A 理解 B 简单情境中应用C 复杂情境中应用D 准备课通过数数活动,展示数数的水平以及对数数的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 初步了解计数物体的个数的基本方法√ √ 比多少在比较物品的多少的过程中,对“同样多”“多”“少”等含义有一定程度的理解√ 对比较多少的基本方法有所掌握。

√ 一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教学目标双向细目表第二单元位置学习内容学识水平识记 A 理解 B 简单情境中应用C 复杂情境中应用D一、认识上下前后理解上下前后的基本含义√ 感受上下前后的相对性√ 会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二、认识左右理解左右的基本含义√ 感受左右的相对性√ 会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一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教学目标双向细目表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学习内容学识水平识记 A 理解 B 简单情境中应用C 复杂情境中应用D1-5的认识能正确认、读、写5以内各数,注意养成正确的握笔姿势和写字姿势,注意书写工整√ √ 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顺序,会区分几个(基数含义)和第几个(序数含义)√ √ 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能对5以内的数进行分与合)√ 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知道用词语(小于、大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 5以内加减法初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会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5 以内的加减法√ √ 理解有关于0的含义,能计算5以内的关于0的加减法√ √一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教学目标双向细目表第四单元认识图形(一)学习内容学识水平识记 A 理解 B 简单情境中应用C 复杂情境中应用D 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在分类、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中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等立体图形√ √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在拼摆搭等活动中,获得对简单几何体的直观体验,并进一步认识立体图形的显著特征。

小学数学单元双向细目表

小学数学单元双向细目表
学习目标
填空
选择
计算
画图
解答
综合
1
让学生回忆、掌握小数的相关知识数数位顺序表、小数性质、改写、化简、小数移动)对小数的相关知识有个清楚且有条理的归纳



2
巩固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
小数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3、使学生熟练进行小数和十进复名数的相互改写。


3
通过练习,使学生巩固带小括号四则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带小括号.复习运用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和一些简算方法进行简便运算。



小学数学第八单元双向细目表
序号
知识点
学习目标
填空
选择
计算
画图
解答
综合
1
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出植树问题模型的过程,掌握种树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2
借助围棋盘探讨封闭曲线(方阵)中的植树问题;初步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探索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的能力;


小学数学第九单元双向细目表
序号
知识点


3
通过教学使学生以不同的地点为观测点判断方向。学生学会确定任意方向的基础上,使学生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4
能用语言描述简单的路线图。在合作交流中能绘制简单的路线图。体会路线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小学数学第三单元双向细目表
序号
知识点
学习目标
填空
选择
计算
画图
解答
综合
1
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附教学进度表)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附教学进度表)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附教学进度表)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附教学进度表)XX年秋季学期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一、教材简析: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

本册以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为主线安排教学内容。

在认识10以内的数之前,先安排数一数、比一比、分一分、认位置等内容的教学;在10以内加、减法之前,先安排分与合的教学。

通过数一数,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数能表示物体的个数;通过比长短、比高矮,比大小、比轻重,让学生初步学习简单的比较;通过分一分,让学生接触简单的分类,并初步感受到同一类物体有相同的特性;通过认位置,让学生认识简单的方位,初步感受到物体的位置是相对的;通过分与合的教学,为建立加、减法概念和正确进行加减法口算作准备。

这里所体现的比较思想、分类思想、分合思想,都是后面学习数与运算、空间与图形、统计等知识的重要思想方法。

教科书设置小单元,把各领域的内容交叉安排。

这符合一年级儿童年龄、心理的特点,有利于各知识的相互作用,便于建构合理的认识结构。

这一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

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般总称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

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除了认数和计算以外,教材安排了常见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比较多少、长短和高矮,简单的分类,以及初步认识钟面等。

虽然每一单元的内容都不多,但是都很重要,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班级情况简析:一年级四班五班共有学生100余人。

由于学生刚进校因此活泼好动天真烂漫,大多数人思维活跃,学习数学的兴趣较浓,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人教版2024年秋季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及教学进度表

人教版2024年秋季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及教学进度表

人教版2024年秋季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及教学
进度表
一、教学工作计划
1. 教学目标
•帮助学生建立数学基本概念
•培养学生数学兴趣,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2. 教学内容安排
•数的认识:数的顺序、数的读写、数的比较
•0~5以内数的加减法
•形状和空间:认识直线、曲线和角,认识图形等
3. 教学方法
•游戏教学法
•视频教学法
•体验教学法
•合作学习法
4. 教学资源准备
•课件、教学视频
•数学教具:算盘、卡片等
•图书、游戏等辅助教材
二、教学进度表
教学内容完成时间教学方法
数的认识第1周游戏教学法
数的加减法第2-3周视频教学法
形状和空间第4周体验教学法
三、评估方式
•日常教学纪律评估
•课堂测验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
•期中期末考试
四、教学工作安排
•每周定期教学会议
•周例会,分析教学情况,调整教学方案
五、其他事项
•定期向家长反馈学生学习情况
•注意学生的心理健康,关注学生的学习适应情况
以上为人教版2024年秋季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及教学进度表,希望能够按照教学计划有序进行,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人教版本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的学习教学计划及进度标准表格

人教版本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的学习教学计划及进度标准表格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课计划一、达成本册教课工作的指导思想:1、依据小孩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培育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供给学生熟习体情形,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添联系实质的内容,为学生认识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觉数学与平时生活的亲密联系。

3、注意选用富裕小孩情味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取欢乐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指引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沟通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沟通与自主探究的氛围中学习。

5、掌握教课要求,促使学生发展适合改良评论学生的方法,比方成立学生讲堂发言的奇思趣话录等。

二、本班学生基础剖析本班学生59人,此中男生31人,女生28人。

学生年龄小,自律性差。

但都比较懂礼貌,见到老师能主动问好。

有部分学生有说一般话的意识,能用简短的一般话与老师和同学做简单的沟通。

个别学生不懂得执笔方法,需要老师不停纠正、敦促。

学生对学习汉字有着必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到学习活动中来。

可是面对较大的识字量,学生识字的返奏效较高。

所以对这些学生,应当更多地关注怎样用生动风趣、形式多样的方法提升学生的识字能力,使其体验成功学习所获取的乐趣。

三、教课目的依据新课标的要求,联合实验教科书第一册的内容和我县的实验状况从知识技术、数学思虑、解决问题、感情与态度等这四个方面确立全册的教课目的。

1/6这一册教材包含下边一些内容:准备课,地点,10之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立体图形,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之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解决问题,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

(一)知识与技术1.经历从平时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能娴熟地数出数目在20之内物体的个数,会划分几个和第几个。

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次序,能比较数的大小,掌握10之内各数与20之内数的构成,能认、读、写0-20各数。

2.初步认识数位和计数单位:知道个位、十位上的数各表示什么意义。

3.联合详细情境,初步领会加减法的含义。

一年级上册数学课时教学双向细目表

一年级上册数学课时教学双向细目表

课时教学双向细目表第一单元数一数学习内容学习水平检测题型识记A理解B简单情境中应用C复杂情境中应用D填空判断选择计算操作问题解决A B A B A B C C C D在活动中,展示数数的和认数的能力√√√√初步形成观察的能力√体验与人合作交流的快乐√课时教学双向细目表第一单元比一比学习内容学习水平检测题型识记A理解B简单情境中应用C复杂情境中应用D填空判断选择计算操作问题解决A B A B A B C C C D初步认识一一对应√√√√知道“同样多”的含义√√√√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知道多、少的含义√√√√在数一数、比一比、摆一摆的过程中体验比较的方法√√√√课时教学双向细目表第二单元上、下、前、后学习内容学习水平检测题型识记A理解B简单情境中应用C复杂情境中应用D填空判断选择计算操作问题解决A B A B A B C C C D了解上下前后的含义√√√√会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形成辨别一定的空间方位的能力√在具体的生活实践和游戏中体验位置与顺序√课时教学双向细目表第二单元左右学习内容学习水平检测题型识记A理解B简单情境中应用C复杂情境中应用D填空判断选择计算操作问题解决A B A B A B C C C D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认识左右的基本含义√√√√初步了解左右的相对性√√√√会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形成辨别一定的空间方位的能力√课时教学双向细目表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学习内容学习水平检测题型识记A理解B简单情境中应用C复杂情境中应用D填空判断选择计算操作问题解决A B A B A B C C C D能认、读、写5以内各数,√√√√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掌握5以内的数的顺序√√√√√形成手、脑、口并用的能力。

√课时教学双向细目表第三单元比多少第几学习内容学习水平检测题型识记A理解B简单情境中应用C复杂情境中应用D填空判断选择计算操作问题解决A B A B A B C C C D认识“>”“<”“=”符号的含义,知道它们的读法和作用√√√√√会用“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建立符号意识√√√√√√感知自然数的序数的含义√√√√知道自然数除可用来表示事物有多少外,还可以用来表示数物的次序√√√会区分“几个”和“第几”√√课时教学双向细目表第三单元加法学习内容学习水平检测题型识记A理解B简单情境中应用C复杂情境中应用D填空判断选择计算操作问题解决A B A B A B C C C D通过操作演示,初步了解加法的含义√√√√认识+和=这两个符号,能正确的读出加法算式√√√√√能通过操作计算5以内的加法,√√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顺题要用加法来解决√初步认识加法的意义,会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经历加法的计算过程√课时教学双向细目表第三单元减法学习内容学习水平检测题型识记A理解B简单情境中应用C复杂情境中应用D填空判断选择计算操作问题解决A B A B A B C C C D通过操作演示,初步了解减法的含义√√√√认识“-”符号,能正确的读出减法算式√√√√√能通过操作计算5以内的减法,√√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顺题要用减法来解决√初步认识减法的意义,会正确计算5以内的减法√√√√√√经历减法的计算过程√课时教学双向细目表第三单元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学习内容学习水平检测题型识记A理解B简单情境中应用C复杂情境中应用D填空判断选择计算操作问题解决A B A B A B C C C D知道0的含义1、没有2、起点√√√√能规范的书写0 √√理解有0的加减法的含义√√√√能熟练的进行有0的加减法计算√√感受0在生活中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教学目标双向细目表
第一单元准备课
一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教学目标双向细目表
第二单元位置
一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教学目标双向细目表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
一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教学目标双向细目表第四单元认识图形(一)
一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教学目标双向细目表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一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教学目标双向细目表第六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
一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教学目标双向细目表第七单元认识钟表
一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教学目标双向细目表第八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