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初拉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合集下载

21世纪初拉丁美洲现代化进程初步评析

21世纪初拉丁美洲现代化进程初步评析

吴洪英 m v 世纪初拉丁美洲现代化进程初步评析292011年8月拉丁美洲研究Aug 12011 第33卷 第4期Journal o f Lati n Am eri can Stud i es V ol 133 N o 1421世纪初拉丁美洲现代化进程初步评析#吴洪英内容提要 最近10年是拉美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迅猛推进和国际格局深刻变化的背景下,通过不断调整与改革,大力推进现代化进程的10年,预示着21世纪拉美现代化进程拥有了一个良好开局;未来10年是拉美国家在新的国际格局下进一步推进现代化进程的关键阶段,部分国家能否完成现代化进程至关重要。

尽管目前拉美国家面临着或多或少的现代化陷阱,但从长远看,作为一个发展秉赋高、发展潜力大的地区,其现代化进程将会在探索中不断向前推进。

真正实现现代化,仍将是拉美各国长期努力的主要目标。

关键词 拉丁美洲 现代化 挑战与趋势21世纪头10年,是拉丁美洲现代化快速推进、承上启下的一个时期。

面对全球化迅猛推进和国际格局深刻变化,绝大多数拉美国家对自身发展模式进行了深入反省与思考,不断探索适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

经过10年调整与改革,拉美国家在政治、经济、社会和外交领域均发生了深刻变化,大大推进了现代化进程,成为发展中地区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地区。

拉美在取得现代化建设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不少的现代化陷阱。

未来10年将是考验拉美国家能否妥善应对现代化挑战、全面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

一 近10年拉美现代化进程的主要特征拉丁美洲作为发展中地区,现代化既是各国长期不懈追求的宏大目标,也是其近现代历史发展的主旋律。

纵观拉美现代化进程,从最初想方设法照搬欧美发展模式的/西化0,到后来致力于内向发展的/工业化0,进而全力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现代化发展道路,走过了一条漫长曲折的发展道路。

如果说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为拉美现代化的初始阶段,30年代到70年代末为拉美现代化的全面推进阶段,整个80年代因严重的经济危机而成为拉美现代化的间歇期,90年代为拉美国家转换发展模式和重启现代化进程的阶段,那么21世纪头10年则是拉美承继20世纪现代化遗产、开创21世纪现代化新局的一个重要时期。

拉美经济发展与贸易

拉美经济发展与贸易

拉美经济发展与贸易拉美地区是一个拥有丰富资源和潜力的地区,其经济发展与贸易活动对全球经济和贸易格局具有重大影响。

本文将就拉美经济发展的现状和趋势,以及与贸易相关的议题展开论述。

拉美经济现状与挑战拉美地区的发展水平与经济实力因国家和地区间差异而异。

有些国家,如巴西和墨西哥等,经济体量巨大,国内生产总值高,具备较高的人均收入水平;而其他国家,如洪都拉斯和尼加拉瓜等,则经济相对较弱。

然而,从整体来看,拉美地区面临着一些共同的挑战。

首先,拉美地区经济的发展依赖于天然资源,如石油、矿产等。

这导致了经济的单一性,使许多国家容易受到全球资源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

此外,过度依赖资源还会导致环境问题,如乌拉圭和巴西等国的森林砍伐情况,以及玻利维亚的矿业污染等。

其次,社会不平等和贫富差距是拉美地区普遍存在的问题。

虽然一些国家取得了经济增长,但仍有大量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缺乏基本的教育、医疗、住房等保障。

这不仅影响国内的稳定和社会和谐,也会削弱经济的长期发展潜力。

拉美贸易的现状与趋势拉美地区是全球贸易的重要参与者之一。

其贸易活动主要集中在与美国、欧盟和亚洲国家的贸易往来上。

然而,拉美地区的贸易结构仍然偏重于传统的原材料出口,并没有实现真正的多元化。

为了促进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拉美地区积极推动区域一体化进程。

例如,南方共同市场(MERCOSUR)是一个由巴西、阿根廷、乌拉圭和巴拉圭组成的联盟,致力于建立自由贸易区,并推动成员国在汽车制造、农产品等领域的合作。

而太平洋联盟(Alianza del Pacífico)则由智利、哥伦比亚、墨西哥和秘鲁等国家组成,旨在加强成员国之间的经济一体化,并与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伙伴开展贸易。

此外,拉美地区还积极参与全球贸易谈判,争取减少贸易壁垒,扩大市场准入。

例如,巴西和墨西哥等国与欧盟进行自由贸易协议的谈判,旨在加强双方之间的贸易和投资合作。

拉美地区的经济发展和贸易活动的推动力量拉美地区的经济发展和贸易活动受到多个因素的推动和影响。

辩证评析拉美的百年经济发展(一)

辩证评析拉美的百年经济发展(一)

辩证评析拉美的百年经济发展(一)内容提要]20世纪的拉美经济发展并非是一部失败的历史,而是有成有败、有喜有悲。

如经济增长绩效比较突出,经济结构有所改善,技术和知识得到了积累,人文发展指数也有很大的进步。

但是,拉美至今仍然是世界上贫富两极分化最严重的地区,对外经济依附也没有减轻,其原因固然与技术进步相对缓慢、资本积累不足、宏观经济管理水平不高等因素有关,但最重要的问题是发展模式转换的延误,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传统体制变革的不彻底。

关键词]20世纪,拉丁美洲,经济发展在如何看待20世纪拉美百年经济发展的问题上,基本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这是一部“失败的历史”,另一种观点认为其有成有败。

笔者倾向于后一种观点,本文试图通过简要回顾和归纳拉美百年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来论证后一种观点,并探讨其失败的原因。

一百年发展经历了三大阶段和两次模式大转换20世纪初拉美处在第一个经济扩张阶段,这种出口带动的经济扩张结束于1929年世界经济大萧条。

第二个经济扩张阶段始于20世纪的30年代至50年代,1982年的债务危机为之画上了句号。

1982年以后进入了经济发展的第三个阶段。

与此相对应,拉美的经济发展模式经历了两次大转换:即从传统的初级产品出口导向发展模式向进口替代工业化模式的转换,从进口替代工业化模式向以非传统产品为基础的新的出口导向发展模式的转换。

初级产品出口导向模式适应了发达国家对拉美初级产品的需求,利用外国资本建立起铁路、港口等基础设施,发挥拉美当地的资源禀赋和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因而有力地促进了拉美的经济增长。

虽然1913年国际经济中已经出现了不利于这种模式的种种迹象,但直到1929年爆发的世界经济危机使拉美经济受到沉重打击后,拉美国家才调整发展方向,其主要国家放弃了黄金本位制,对消费品的进口实施了汇率控制和歧视性贸易限制,并采取了反周期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这一系列政策被称做内向增长模式。

国家通过保护贸易政策和税收、信贷激励为制造业活动提供方便,进口替代工业部门以及为满足这些工业发展需要的基础设施建设部门和服务业成为最有活力的增长部门。

经济发展的新兴市场亚洲非洲和拉美的机遇

经济发展的新兴市场亚洲非洲和拉美的机遇

经济发展的新兴市场亚洲非洲和拉美的机遇经济发展的新兴市场:亚洲、非洲和拉美的机遇在全球化和经济发展的浪潮中,亚洲、非洲和拉美这三个地区被视为经济发展的新兴市场,它们正迅速崛起并取得巨大的成就。

本文将讨论这些地区经济发展的机遇,并探讨其中的关键因素和挑战。

一、亚洲亚洲作为全球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大洲,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资源优势。

亚洲国家积极推进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日益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引擎。

中国、印度、日本和韩国等经济体已经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体之一,而东南亚国家也在快速发展中。

亚洲的机遇主要体现在经济增长和市场扩大方面。

亚洲国家通过实施开放政策和促进贸易自由化,吸引了大量外国投资和跨国公司。

此外,亚洲地区的人口红利也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动力。

随着中产阶级的不断壮大,消费需求持续增加,进一步推动了亚洲国家的经济增长。

然而,亚洲面临着一些挑战。

例如,人口老龄化问题将对社会福利和医疗服务造成压力。

同时,亚洲一些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也面临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因此,亚洲国家需要制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并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

二、非洲非洲作为世界上人口增长最快的大洲,也是最年轻的大洲,正逐渐成为全球的投资热点。

非洲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辽阔的土地和广阔的市场,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遇。

非洲的机遇主要体现在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方面。

随着互联互通项目的推进,非洲的基础设施建设正在蓬勃发展,这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机会。

同时,非洲国家正积极探索新的经济增长模式,发展制造业和服务业,提高自身的产业竞争力。

然而,非洲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例如,部分地区存在政治不稳定和安全问题,这对投资和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此外,世界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也对非洲的出口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因此,非洲国家需要加强政治和经济改革,提供稳定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外商投资。

三、拉美拉美地区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多样化的文化和良好的地理位置,成为新兴市场中的重要一员。

辩证评析拉美的百年经济发展

辩证评析拉美的百年经济发展

问题反思:结构性与制度性难题的破解
结构性问题
拉美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产业结构单一、生产效率低下、资源依赖 性强等结构性问题。这些问题需要通过推进产业升级、促进技术创新、推动城 市化等方式来解决。
制度性问题
拉美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制度不健全、法律环境不完善、政府效 率低下等制度性问题。这些问题需要通过深化改革、加强法治建设、推动政府 职能转变等方式来解决。
1. 早期发展
拉美的服务业起源于殖民时期,当时主要提供与贸易、运输和生产相关
的服务。由于长期处于西班牙和葡萄牙的统治下,拉美的服务业受到了
欧洲的影响,但也保留了本地特色。
02
2. 工业化进程
在20世纪初,随着拉美国家的独立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服务业逐渐成
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例如,巴西、墨西哥和阿根廷等国家,都建立
展,同时加强区域合作和一体化。
06
CATALOGUE
拉美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与前景展望
经验总结:政策、制度与市场机制的协调
政策协调
拉美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政策制定和实施需要与市场机制和制度环境相互协调。例如,价格机制、汇率机制、货 币政策等需要保持合理配合,以实现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制度完善
03
CATALOGUE
拉美的工业发展与转型
工业发展的历程与成就
早期工业发展
拉美国家在20世纪初开始逐渐发展工业,但在早期阶段,工业发展主要集中在采矿和农 产品加工等领域。
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
20世纪中叶,拉美国家开始实施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旨在减少对外国商品的依赖,并 促进国内工业的发展。这一战略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同时也带来了高通货膨胀和财政赤字 等问题。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下高中历史统编版下第九单元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重点知识归纳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下高中历史统编版下第九单元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重点知识归纳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下高中历史统编版下第九单元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重点知识归纳单选题1、下图是不同时期美、欧、日国民生产总值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变化图,下列选项中解读正确的是①美国经济增长减慢但仍是世界霸主②西欧走向联合,经济迅速发展③日本经济发展,成为世界政治大国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领域出现三足鼎立的局面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B解析:根据图示中的数据可知,1955到1976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比下降,反映经济增长减慢,但仍是世界霸主,①正确;西欧走向联合,经济迅速发展,国际地位上升,②正确;日本经济发展,成为经济大国,但不是政治大国,③错误;资本主义经济领域出现三足鼎立的局面,挑战美国霸权,冲击两极格局,④正确。

①②④正确,B项正确,③错误,排除ACD项。

故选B项。

2、下图为中美德日四国1980-2009GDP 增长趋势图。

日本所对应的曲线序号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B解析:根据折线图结合所学知识,美国经济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①为美国;1987年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②为日本;进入21世纪,中国赶超德国,③为德国,④为中国;综上,日本所对应的曲线序号是②,B项正确;排除A项、C项、D项。

故选A项。

3、下图为2020年受新冠疫情冲击后世界部分主要经济体的GDP(国内生产总值)和对外贸易增长情况。

这反映了A.中国同欧美间的贸易顺差扩大B.经济全球化进程面临困境C.外贸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D.东西方力量对比发生逆转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2020年受新冠疫情冲击后,除中国以外的世界部分主要经济体的GDP(国内生产总值)和对外贸易都出现了大幅的负增长,说明世界部分主要经济体之间的贸易往来受挫,经济全球化进程面临困境,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中国同欧美间的贸易顺差的信息,排除A项;根据材料可知,对外贸易增长下降的幅度是超过GDP 的,可见外贸反而拖累了经济增长,排除C项;从材料信息并不能得出东西方力量对比发生逆转的结论,表述夸张,排除D项。

拉美地区贸易与经济的现状与未来

拉美地区贸易与经济的现状与未来

拉美地区贸易与经济的现状与未来拉美地区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地区之一,由于该地区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地缘优势,成为了世界各国的重要贸易伙伴。

拉美地区的经济不仅仅受到国际市场和外部经济因素的影响,还受到地区内部因素的影响,因此了解拉美地区的经济形势和贸易环境对于全球经济也具有重要意义。

一、拉美地区经济情况拉美地区虽然是一个资源丰富、人口众多的地区,但它仍然是一个经济落后的地区。

根据联合国经济委员会和拉美经济委员会的统计数据,在拉美地区,人均GDP仅为全球平均水平的一半,失业率和贫困率高居不下。

除此之外,拉美地区的发展还存在着以下的问题。

1.经济结构单一化拉美地区经济发展历史上长期依赖原材料和农业出口,导致了其经济结构相对单一,对外贸易依赖度很高。

2.基础设施薄弱拉美的经济发展水平虽然迅速提高,但其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仍然落后。

比如,土地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以及教育、医疗服务等公共设施建设水平不高,对拉美地区的经济发展形成了制约。

3.政策和法规环境尚不完善拉美地区的政策环境和法规环境相对不稳定,政府政策制定能力较弱,使得贸易和投资环境不够成熟。

二、拉美地区贸易状况拉美地区依靠其资源丰富度和地理位置优势,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国际贸易伙伴。

按照地域来看,拉美地区主要和美洲、欧洲以及亚洲等地区进行贸易往来,但其贸易的主要方向却集中在美洲大陆。

1.拉美地区对外贸易的重要性拉美地区的对外贸易占到了其国内生产总值的很大比例。

其原因是各国家主要生产的物品大多为出口商品,并以之为主要收支来源。

按照数据来看,2017年拉美地区对外出口总额达到2.31万亿美元,进口总额为2.41万亿美元,贸易逆差为0.1万亿美元,是对外贸易的重要地区之一。

2.拉美地区贸易代表性商品拉美地区的出口商品以矿物资源、农产品、能源产品和加工制造业为主。

在这些商品中,主要的出口商品有石油、煤炭、铜矿、钢材、大豆、咖啡、铁矿石、金属、精炼油和电动汽车等。

中国为什么这么需要拉美这是因为我们以实体经济立本,原材料多多益善,才能保证极

中国为什么这么需要拉美这是因为我们以实体经济立本,原材料多多益善,才能保证极

中国为什么这么需要拉美这是因为我们以实体经济立本,原材料多多益善,才能保证极
中国需要拉美的六大原因:
1、贸易:拉美拥有丰富的资源,而中国能够从拉美花费较低的成本获
取这些原材料,是实体经济立本的关键因素;
2、投资:拉美拥有多样化的投资机会,中国投资拉美一方面能够利用
当地的营商环境并享受政府的优惠政策,另一方面又能获得丰厚的回报;
3、合作:拉美拥有合作模式丰富的企业群体,同中国签订合作协议能
够发挥双赢效果;
4、人力资源:拉美地区年轻人力资源丰富,中国投资企业能够聘用拉
美劳动力,以较低的成本达到目标;
5、开放性:拉美地区积极放宽相关政策,同中国开展商业活动与投资,有利于中国资本不断进入新的市场;
6、国际影响力:拉美地区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不容小觑,中国与拉美建
立友好关系,有助于扩大中国的国际发声权,化解西方孤立中国的压力。

综上所述,中国作为一个实体经济体依赖于拉美的多种资源,利用合作互补,可以以最优的成本实现它的实体经济发展,同时也能够实现拉美地区的发展。

双方合作不仅有利于国际间的贸易合作产生积极影响,而且促进国际间文化交流,增进了中拉友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世纪初拉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容忽视。

这一地位是由以下三个因素决定的。

一、拉美将继续成为国际市场上初级产品的重要来源
拉美由33个国家组成,从北到南全长1.1万公里,总面积超过2000万平方公里,约占
世界陆地面积的13.8%,相当于欧洲大陆的3倍。

拉美可谓地大物博,除了森林资源以外(注:
南美洲的森林面积达920万平方公里,占世界森林总面积的23%。

世界上最大的、保存最完
整的热带雨林就在南美洲。

),该地区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有些矿物的储藏量居世界前列(注:
墨西哥和委内瑞拉是世界上的石油生产大国。

巴西的铁矿储藏量名列世界第一,智利和秘鲁
的铜矿储藏量分别居世界第二位和第四位。

此外,墨西哥的银和硫磺、智利的硝石、古巴的
镍以及哥伦比亚的绿宝石等矿产品的储藏量,在世界上都是名列前茅的。

)。

此外,拉美还拥
有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

20世纪,尤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以合成材料的广泛使用为特征的所谓“非物质化”(de-materialization)趋势迅速发展。

例如,在通讯材料中,光学纤维能够替代铜,从而使
铜的使用量减少;微电子的应用则能使产品的体积小型化,从而达到减少浪费和节省原材料
的目的;生物技术能有效地节省能源,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并能把废物变成再生资源。

此外,新技术还能使同样数量的铁矿石生产出更多的钢铁。

必须指出的是,尽管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新材料层出不穷,但人类社会对原料和自然资源
的需求总是不断增长的。

就此而言,拉美国家在世界市场上的这种初级产品“供应者”地位
不容忽视。

20世纪下半叶,拉美国家的对外贸易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

然而,统计数字表明,虽
然拉美国家的商品出口额从1980年代的980亿美元扩大到1998年的2893亿美元,但它在世
界商品出口总额中的比重却仅仅从5.15%提高到5.36%。

如将服务出口计算在内,拉美的比重
则未见增长。

1980年,该地区的商品和服务出口额为1141亿美元,1998年上升到3360亿美元,但在世界商品和服务出口总额中的比重却仍然为4.98%。

(注:世界银行:《2000年世界
发展指标》(中文版),2000:198、244)
拉美在国际贸易格局中的这一地位与该地区的出口商品结构不无关系。

诚然,70年代以来,拉美国家的出口商品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例如,1980年,初级产品在该地区出口总
额中的比重高达80%,1998年已下降到50%左右;制成品的比重则从同期的20%提高到50%。

但是必须指出两点:第一,虽然制成品出口的比重在上升,但拉美国家获得的出口收入中仍
然严重依赖初级产品。

第二,上述数据掩盖了国与国之间的差异。

墨西哥的出口在整个拉美
地区的约40%,而墨西哥的制成品在出口额中的比重则高达85%。

可见,21世纪初拉美国家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就是在如何发挥丰富的自然资源这一比较
优势的同时,努力提升产业结构,增加技术密集型制成品在出口贸易中的比重。

把初级产品出口作为外汇收入的来源是有风险的,因为世界市场上初级产品价格的波动
幅度比较大,而且初级产品的供给更容易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

美洲开发银行的一个研究报
告指出,在1970-1992年,拉美经济的“动荡性”(volatility)高于除非洲和中东以外的世
界上任何一个地区。

其原因之一就是拉美地区的出口收入以初级产品为主,而初级产品出口
经常受到贸易条件变化的影响(注:其他原因包括:政治稳定性差、金融体系脆弱以及汇率
不稳定,等等。

(参见inter-americandevelopment bank:economic and social progress in latin america,1995 report,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相比之下,东亚在实施外向发展模式后,通过出口劳动力密集型工业制成品而获得
了大量外汇收入。

这些外汇收入使东亚维系了宏观经济的稳定,也使其成功地积累资金,为
重工业建设打下了基础。

二、2005年建成的美洲自由贸易区将进一步提升拉美在国际贸易格局中的地位
除古巴以外的所有美洲国家已确立了在2005年建成美洲自由贸易区的目标。

这一目标如
能实现,21世纪初拉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将得到提高。

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的设想是美国
在1994年的迈阿密美洲国家首脑会议上提出的。

就目前态势而言,这一目标是能够如期实现的。

首先,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洲地区的一些自由贸易协定或组织(如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南方共同市场、安第斯集团、中美洲共同市场和加勒比共同体等)运转良好,从而为建
立美洲自由贸易区奠定了基础。

其次,拉美国家已经认识到,通过建立自由贸易区这样的方
式来加强整个美洲地区的经济合作是十分必要的,而且对于南北美洲来说都将是一种“双赢”
的结果。

第三,美洲自由贸易区能否建成,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美国的意愿和行动,而美
国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的决心似乎是很大的。

美洲自由贸易区建成后,可望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

它将拥有7.55亿人口,经
济总量在10万亿美元以上。

(注:1998年美国和加拿大的国民生产总值分别为79030亿美元
(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标.中国财经出版社,2000.8-10))和5809亿美元,拉美为19330亿美元。

因此,它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是不容低估的。

首先,它进一步推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
进程。

其次,它将加剧世界上三大经济圈之间的竞争。

再次,它有利于扩大美洲国家的国民
经济总量,从而推动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发展。

任何一种自由贸易协定都会产生两种效应:(1)“贸易创造效应”,即随着贸易壁垒的降低,成员国之间会产生出新的贸易机会;(2)“贸易转移效应”,即贸易从低成本的非成员国
生产者转移到高成本的成员国生产者。

“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对经济一体化组
织的成员国与非成员国的影响是截然不同的。

成员国能从“贸易创造效应”中获得好处,而
非成员国则会受到“贸易转移效应”的不良影响。

可以预料,虽然拉美国家在美洲自由贸易
区中处于一种从属于美国的地位,但它们依然能从“贸易创造效应”中受益匪浅。

三、拉美国家的经济总量将有较大幅度的扩大
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地区,它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总是取决于它的经济总量和发展
水平。

大多数拉美国家早在19世纪初就取得了民族独立。

经过近两个世纪的发展,一些拉美
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已达到较高的程度(见表1)。

事实上,20世纪中叶,拉美的人均收入高
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发展中地区,它与发达国家的人均收入之比大约在1:2左右。

然而,20世
纪下半叶,拉美的发展步伐明显不如东亚。

即便在六七十年代这一所谓拉美的“黄金时期”,
拉美的发展速度也不及东亚。

但是,就经济总量而言,拉美则领先于其他发展中地区。

据世界银行统计,1998年,拉
美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总量为19330亿美元(占世界总量的6.7%),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
家这一组地区中高于其他任何一个地区(见表2)。

表1 1998年部分拉美国家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单位:美元)
阿根廷智利巴西墨西哥委内瑞拉哥伦比亚秘鲁
8030 4990 4630 3840 3530 2470 2440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标》,中国财经出版社,2000年,第8-10页。

表2 1998年世界上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单位:亿美元)
拉美东亚和太平洋地区欧洲和中亚中东和北非南亚撒哈拉以南非洲
19330 18020 10440 5810 5600 3230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标》,中国财经出版社,2000年,第10页。

表3 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拉美与世界上其他地区的gdp增长率
发达国家东亚其他亚洲地区中东东欧非洲拉美
80年代 2.69 5.93 4.77 2.97 3.80 3.04 1.33
90年代 2.55 5.13 5.15 3.98 3.48 3.15 3.34
资料来源:inter-american development bank,economic and social
progress in latin america,2001 report,p.13.

毫无疑问,经济总量扩大的幅度与经济增长的速度是密切相关的。

必须指出的是,最近几十年,拉美的经济增长率起伏比较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