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复习现代文阅读之散文阅读指导
高三语文专项复习散文阅读教案》教案设计

高三语文专项复习散文阅读教案》教案设计高三语文专项复习教案:散文阅读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散文阅读概述教学目标:1.明确《2021江苏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之文学类文本阅读。
2.把握散文的阅读方法。
教学重点:1.了解江苏卷的命题特点。
2.散文阅读的一样步骤和方法。
3.散文阅读的常见题材。
教学难点:1.了解江苏卷的命题特点。
2.散文阅读的一样步骤和方法。
教学过程:一、考点解说:《2021江苏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
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差不多特点及要紧表现手法。
文学作品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会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明白得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究作品包蕴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命题材料以散文、小说为主。
1.分析综合C(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注意作品的整体构思、贯穿线索,以及各个部分和各个方面之间的关联与安排。
作品主题的概括要从作品实际动身,注意时代氛围、社会环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2)分析作品体裁的差不多特点和要紧表现手法注意散文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手法的灵活性;注意小说中人物、情节、环境构成的形象世界;注意诗歌的意象和美感;注意戏剧中矛盾冲突的设置。
2.鉴赏评判D(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杰出语言的表现力丰富含意重在内容的思想性,语言表达重在艺术性。
(2)观赏作品的形象,鉴赏作品的内涵,领会作品的艺术魅力“形象”要求把握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内涵”要求注意作品中包蕴的思想感情,专门是运用比喻、象征等手法表达的言外之意;“艺术魅力”要求明白得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表达。
(3)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定和审美取向作出评判要求对作品表现的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的内涵作出评判。
3.探究F(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挖掘作品的丰富意蕴,以及内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要求从时代背景、人物形象、环境氛围、细节描写、语言表达等方面切入探究。
高考专题复习:散文整体阅读指导

散文:整体阅读指导一、课程标准引导学生阅读古今中外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不同体裁的优秀文学作品,使学生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的过程中提升文学欣赏能力,并尝试文学写作,撰写文学评论,借以提高审关鉴赏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
学习目标与内容(1)精读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艺术形象,理解欣赏作品的语言表达,把握作品的内涵,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读写作经历,发挥想象,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力求有自己的发现。
(2)根据诗歌、散文、小说、剧本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从语言、构思、形象、意蕴、情感等多个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认识作品的美学价值,发现作者独特的艺术创造。
(3)结合所阅读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写作的一般规律。
捕捉创作灵感,用自己喜欢的文体样式和表达方式写作,与同学交流写作体会。
尝试续写或改写文学作品。
(4)养成写读书提要和笔记的习惯。
根据需要,可选用杂感、随笔、评论、研究论文等方式,写出自己的阅读感受和见解,与他人分享,积累、丰富、提升文学鉴赏经验。
二、散文阅读备考1.依据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选文倾向,我们并不能就此断言散文阅读不会出现在2023年的高考试题中。
近两年,仍然有省市考查的是散文阅读,这些省市的命题特色有可能会被全国新课标卷借鉴吸收。
因此,在复习备考中仍然要对散文阅读给予足够的重视。
有鉴于此,我们近年来独立命题的部分省(市)的试题为例,来阐释散文文本考查的相关内容,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考情。
2.散文文本命题的特点——(1)选材:以中国散文为主。
所选散文内容上贴近生活,注重抒情性、哲理性,更加注重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
(2)题型:不管是小说阅读,还是散文阅读,题型都应该包括一道单项选择题和两道主观题。
其他省(市)独立命制的试题一般设置4~5道题,以主观表达题为主,有的试卷中全是主观题,有的试卷是一道多项选择题再加上若干道主观题。
从题型上来看,选择题(四选一或五选二)、简述题、探究题(发表自己看法之类的题目)居多。
高中语文高三散文现代文阅读复习攻略

散文作品阅读攻略分类讲解题型透视:思路类考点3:文本结构、作者思路的梳理和分析。
【说明】文本的结构、思路主要指作者对材料主次、详略、前后等方面的有心安排;文本中段与段间的关系会呈现出一些特点,如并列、承接、因果、总分以及承上启下,首尾呼应等。
题干:“梳理作者的思路。
”【解题要点】①将文本内容划分出段落层次。
②根据题干要求,依序写出相关内容,必要时写明段间关系。
作者思路题示例【17海一】《吟唱》(6.3 第92页)22.纵观全文,说说作者心情经历了哪些变化,并简要分析变化的原因。
(6分)22.(6分)参考答案:先是忧虑(“忧虑袭上了心头”),吟唱是那么美好,而老一代的骚坛诗人或年事已高,或已故去,作者为传承问题担忧。
再是感动(“我心里一热”),听到徐正端嘱咐把他师传的宝贝《韵学津梁》印给更多人,作者被他的责任感和胸怀打动了。
最后是高兴(“我的心特别爽快”),看到卢琼有热情和能力继承吟唱事业,作者感到吟唱也是人之天性,传承大有希望。
示例【18西城一模】《枪挑紫金冠》22.文章写了作者看过的三出戏《罗成带箭》《白蛇传》《单刀会》,请分别概括作者借这三次观看经历所表达的对戏剧艺术的认识。
作者这样构思体现了怎样的匠心?(7分)【答案要点】认识:①《罗成带箭》:戏剧艺术要遵守戒律。
②《白蛇传》:戏剧与人生一样漫长真实、内涵丰富。
(借小青与法海的戏表达了“戏如人生”的道理;借白素贞与许仙的戏说明优秀的表演能引人入胜,让观众觉得戏剧与生活似乎没有分别。
)③《单刀会》:戏剧应记录复杂真实的人性。
匠心:作者以这三出戏与新编戏剧的胆大妄为与匮乏形成对比,表达了戏剧要遵守戒律、内涵丰富的观点,从而表达了对那些胡编乱造的新编戏的批判。
【评分参考】“认识”4分,“匠心”3分。
意思对即可。
题型透视:解释类考点1、文中重要词语的理解和解释。
(1)要求解释的是文中词。
题干中有“指出文中某词语的含意”“说说某词在文中的特定含义”等。
高考散文阅读解题指导

巩固练习一
《流浪的二胡〉
⑥流浪的二胡总要催生众多流浪的心灵,催放众多流 浪花。瞎子阿炳便是一个极致。然而在江南,在青 石小弄台门深,乌瓦粉檐廊棚长遍地市肆的江南, 在春草池塘蛙鼓稠,莺雏声里碧禾浓处处乡野的江 南,类似因了二胡而流浪的心灵和生命又何止阿炳 呢?在我的故乡,四岁失明,自幼父母双亡的孙文 明,十二岁时便从故乡的曹娥江边出发漂泊江南, 颠沛流离中,他的二胡声响彻了大半个江南。《流 波曲》、《四方曲》、《人静心安》,使他由一个 民间流浪艺人,走上了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讲授二 胡的讲台。而流浪了一辈子的孙文明,最终还是积 劳成疾地客死于异乡上海。从阿炳到孙文明,到江 南市肆和乡野里众多生生灭灭的流浪的灵魂,都体 现了一种忍耐和坚韧、一种奋进和抗争。我伤感地 承认,在江南的丝竹中,二胡也许最具有悲剧性格。
三、实践演练(消逝的钟声)
2.①详写童年生活,交代出听到钟声的
过程,突出幼时聆听“晚祈的钟声”受到 震撼等特殊的感受。(2分) ②为后文在异地听到钟声感到“好像一 下子回到了童年,整个世界都好像回到 了童年”作铺垫,使“我”对“童年”的感 受更加真切。(2分) ③更好地突出了文章的主题,表达了作 者对故乡的新的理解。(2分)
第三类:议论性散文 哲理散文。这类散文以议论为主要 表达方式,但议论不是凭空而生,往往 在文章的开头交代议论的由头,或事, 或物,然后逐层递进式议论。主旨在物 (事)与理相通处。 典型写作思路:对现实的事、物有触动 (触发点)→类似事情相近或相反的联 想议论(联系点)→点出道理(感悟点) →结合现实议论升华(升华点)
受时空限制的辽阔无比的心情。 ②作者童年时对世界充满了好奇,而“晚祈的钟 声”对他幼小的心灵产生了极大的震撼,这是他 童年中重要的心灵印记。 ③当久逝的钟声在异地突然响起,童年的生活印 记一下就涌现脑海,从而产生了对童年、故乡的 怀念。 ④其实,我们在异地他乡时,都会因一个小的事 物忆起对过去的某一段生活的回想,从而产生相 应的、复杂的感受和心情,这种心情就应是一种 特殊的“故乡”吧。(每一点2分,找出三点即可得 满分6分。)
高考专题复习:散文阅读指导

二、储足知识
1.表达方式
①叙述的技巧:(按高考考查频率排序) • 插叙:给中心事件作必要的铺垫,使情节更加完整,内
容更加丰富。 • 倒叙:设置悬念,激发读者兴趣,取得先声夺人的表达
效果。(还没考过)
②描写的技巧:(按高考考查频率排序)
• 景物、环境描写:突出环境特点,烘托人物,渲染氛围, 烘托主题。
1.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 为具体。
2.比拟:色彩显明,描写形象,表意丰富。 3.排比:能强烈表达思想感情。议论,能增加语
势,说理 更透彻;抒情,可淋漓尽致 。 4.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创造气氛 5.反问:强调语气,语气强烈,强化情感。 6.反复:多次强调,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感染力
答案组织要有摘句意识:抓各段的中心句,各段的中心 句往往都是要点。
第一种类型:要求概括全文内容要点
• 答题提示:解这类题,要把全文看作 是一个大因果复句,在“果”前面寻 找多个原因。这类题跨度涉及全文, 答题时思维视界要笼罩全篇。
• 第二种类型:要求对局部文段进行要点概括
• 答题提示:这类题需要合理切分段内层次,这 要借助复句知识。
高考散文阅读指导
散文阅读考查主要是对文本的宏观 与微观、整体与局部、语言与内容、形 象与意蕴、形式与主旨、手法与意图等 方面的多元考查。这决定了高考散文阅 读是一种精细化的阅读,不是一种泛读 或略读。
一、写作思路
第一类:记叙性散文 这类散文以叙述和抒情为主要表达手段,叙述 多是日常生活较为平淡的人事。主旨即对所写 人事寄寓的感情,或由此得到的感悟。 典型写作思路:简叙写作缘由→多角度多层次 写人记事→中间穿插一些细节描写→结尾抒发 情感,由实到虚,反映世态,总结感悟
高考语文散文阅读指导:目标与思路

高考语文散文阅读指导:目标与思路一、阅读目标1、掌握散文的基本知识。
2、了解散文的时代差异、文体差异、地域差异,找准阅读散文的基本方向。
3、学会寻觅散文中的“寓意物”和“动情点”,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4、培养对散文的艺术感觉,学会分析、组合散文的意象。
5、学会品味语言,把握散文的神韵。
二、阅读思路由于散文是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在界定上牵涉了时代、地域及文体等方面的差异,所以,了解这些差异可以帮助我们找准作品的基本方向,是阅读散文的第一步。
为了能更为准确、深入地把握文中的思想、感情,从文章中寻找“寓意物”及“动情点”,应当是快速而稳妥的一种方法。
与诗歌一样,散文的意境也是由多个意象组合而成,因此,学会分析和组合散文灵动的意象,可以由局部统观全局,从总体上把握作品。
散文的语言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要把握散文的神韵,品味语言是尤为重要的一环。
三、了解散文的基本知识(一)散文的内涵散文,通常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散文,是指和韵文相对而言的;凡不押韵或不重骈偶的文章,统称散文。
狭义的散文,指与小说、戏剧、诗歌并列而属文学范畴的一种体裁。
主要有叙事散文、抒情散文、议论散文等。
(二)散文的特点1、题材广泛,贴近现实,结构自由,手法多样。
和其他文学体裁相比,在题材内容上,散文可说是最为广泛的,它几乎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地展现社会生活中一切有意义的事物。
散文形散,既不像诗歌那样,要讲究语言的格式,又不必像小说、戏剧那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它的篇幅可长可短,形式不拘一格,抒情、叙事、议论、描写、说理各种手法都可以自由地加以运用。
2、情理交融、意味盎然。
情指散文中表现出来的情调趣味,它体现了作家对生活的感受和态度。
与诗歌比,散文中流露出来的情感显得较为深沉含蓄,而且它又更多地把情感寓于所描写的生活材料中,转为一种情趣;理即哲理,指作家对生活进行独到的观察,深刻的思考和精心的提炼后形成的对人生经验的高度概括,也可指事理,指散文中表现出的对生活的认识和生活经验的总结。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之散文阅读指导

篇一: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之散文阅读指导篇二: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之散文阅读指导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之散文阅读高效指导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之散文阅读高效指导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之散文阅读高效指导大小:1.47mb所需财富值:2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你可能喜欢篇三: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之散文阅读指导文学类文本阅读指导之散文阅读门开美散文是作者运用生动活泼、形象具体的语言描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或自然景观,深入挖掘其中的真谛、哲理,真挚表达对社会、人生、自然的感悟的一种文体。
散文的文体特征是“形散而神不散”。
形散:表达方式和写作手法灵活多样、不拘一格;神不散:主题、意境集中。
散文大致分三类:托物言志类、记叙抒怀类和议论明理类。
一、技巧指导1. 整体感知文章的主旨阅读散文,要从文章的整体入手,宏观把握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思想感情,读懂作者的感悟,领会文章的主旨。
2. 深入分析文章的思路阅读散文,要善于捕捉文中体现时间、空间、人物、事件、感情的语句,把握文章的脉络。
3. 仔细品味散文的语言鉴赏散文的语言,只有联系文章的主旨,根据上下文的具体语境,细加品味、揣摩,才能正确理解其中的含义。
这也是阅读散文的基本方法。
4. 正确鉴赏散文的表达技巧散文的写作,一般都很讲究表现手法的恰当运用,如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欲扬先抑、烘托对比、虚实相生等等,这些手法的巧妙运用,常使作品表达出的思想感情鲜明突出。
5. 精心组织符合要求的答案回答问题要善于从原文中抽取关键语句,并根据题目要求进行适当整合,写出精炼确切、符合要求的答案。
二、方法点拨(一)理解重要词语1. 命题角度:体现作者立场、观点,表现文章思想的词语(语境义)答题思路:(1)本义入手,追根溯源。
根据词语的本义,从上下文找到相关语境。
(2)关键句子寻线索。
从相关语境中找出包含该词或其近义词的句子,体验其情感。
(3)思路延伸得情感。
通过类比联想,借鉴同类文章的写作特点并找到答案。
高考现代文散文阅读解题指导

高考现代文散文阅读解题指导一、高考现代文散文的特点1.散文的主要特征是“形散神聚”“散”主要表现在选用的材料、材料的组织和表达方式的运用这些外在的形式上。
散文的“神”是指蕴含于外在的“形”中的思想感情。
它是内在的,体现了作者的写作意图。
“神”是文章的灵魂、统帅,驾驭着看似散的“形”,并使之为“神”服务。
散文选用的材料靠线索贯穿全文,线索是散文“形散神不散”的必要条件,是贯穿整个作品的情节发展的脉络。
它可以是人、物,也可以是事务,作者的感情,还可以是时间、空间。
阅读散文,一要抓住线索,二要把握“神”,三要留意体会意境。
重点是把握“神”。
方法有:找寻文眼,品尝抒情;抒情的方式有直抒胸臆、托物言志、寄情于景等几种。
阅读散文,专心体察、品尝到了作者的感性,就等于理解了文章的思想内容。
意境是文学作品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样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能使读者借助想象,如身临其境,在思想上受到感染。
2.高考散文阅读测试重点高考散文阅读重点考查评价鉴赏实力,即评价文章思想内容和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的实力。
(1)分析评价思想内容作者在文中的观点看法是文章思想内容的核心,每次必考,只是考查的形式不同。
有的干脆考查,有的间接考查。
材料是文章思想内容的载体,所以对文中所用材料的分析评价也是每次必考,只是题目难易度不一,考查形式不一。
(2)分析归纳思路思路,是作者思维活动的趋势的形象说法,结构是作者谋篇布局的外在表现,高考对此项的考查形式多种多样。
(3)鉴赏表达技巧表达技巧包括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方法以及人称运用等。
全国卷每次考的是表现手法、修辞手法。
常用的表现手法有象征、对比、比较、反衬等。
考查方式,一般不要求分辨,而是分析鉴赏,即分析运用某种技巧的作用、好处、效果等。
3.命题所遵循的原则经过多年的命题实践,文学作品命题技术日趋成熟。
命题者对阅读实力测试试题的设计是遵循确定的原则的。
大体上可概括为以下五点:⑴尽量使考生能够利用文中语句作为答题的基本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散文的特点
(1)形散神聚(根本特点) (2)意境深邃 (3)语言凝练,优美灵动
7
“形散神聚”
3、散文的线索
8
线索是什么?
线索是把肉穿在一起的签儿!
3、散文的线索
9
线索是选材、行文的脉络。 线索的作用:贯穿全文,使行文更加紧凑。
5、散文的写作方法
12
象征、托物言志、对比烘托、欲扬先抑、寓情于景、借物喻人、联 想想象、设置悬念、 借景抒情、渲染等。
TRAVEL ON O
二、常见散文阅读方法
LEARN MORE
14
二、常见散文阅读方法
1、叙事散文的阅读
(1)归纳所叙之事 (2)把握事件的六要素 (3)揣摩人物情感
方法:①强调“触景生情,触物联想” ②强调“联想和想象”
17
二、常见散文阅读方法
4、议论性散文 议论性散文又叫哲理散文。这类散文以议 论为主要表达方式,但议论不是凭空而生,往 往在文章的开头交代议论的由头,或事,或物, 然后逐层递进式议论。
典型写作思路:对现实的事、物有触动(触发点)→类 似事情相近或相反的联想议论(联系点)→点出道理 (感悟点)→结合现实议论升华(升华点)。
46
3、语言题
题型二:表达技巧
优先考虑“整体看手法,局部看 修辞思”考过程
(1)准确指出运用的技巧。 (2)分析技巧。 (3)结合文章分析作用和感情。
47
感谢您的观看
23
题型二:理解句子的含义
2、答题技巧
(2)还原修辞法 问:如何理解“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 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句话的含义?
——《散步》 答:在这夫妻两心中老母和儿子对他们来说如同世界般重要,不能放下, 同时说明夫妻俩作为中年人,作为家中顶梁柱的重要性,他们担负着沉 甸甸的责任。
提问方式1:为什么要以此为题或以此为题的好 处、作用。 提问方式2:本文原题为“……”你认为原来的 题目和现在的题目哪一个更好一些?请说明理由。
26
2、作用题
题型一:标题的作用
1、设置悬念,引起读者兴趣 2、贯穿全文线索 3、修辞、一语双关; 4、概括主要内容(关联主要情节); 5、表明写作对象,奠定情感基调; 6、点明中心。
现在春天到了,“春宵苦短日 高起,”五六点钟醒来,就可 以看见太阳,我们可以醉也似 地 躺思着考过,程一 直 躺 了 好 几 个 钟 头 , 静听流茑的巧啭,细看花影的 慢移,这真是迟起的绝好时光。 能让我们天天多躺一会儿罢, 别辜负了这一刻千金的“春 朝”。
42
3、语言题
修辞手法:比喻、比拟
比喻: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 彼 此 有思相考似过程点 , 使 用 一 事 物 来 比 方 另 一 事物分为明喻、暗喻、借喻。 比拟:把甲当乙来写、想象、主观真情 实感。又分为拟人:把物拟作人。拟物: 把人拟作物
答题模式:结构+内容
37
3、语言题
题型一:语言特色
赏析句子语言特色常见提问方式: 1.赏析“……”这句话的修辞方法,并分 析 其 表思达考效过程果 。 2.文中画线句子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请做简要赏析。 3.请分析画线句子的妙处。
思路导引:手法+效果+句子内涵+情 感
3、语言题 题型一:语言特色
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宗璞<<紫
藤萝瀑布>>)
(3)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
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鲁迅《故乡》)
44
3、语言题
(一)语言特色鉴赏“4角度”
1 . 用思考词过程之 美 2.句式之美 3.风格之美 4.手法之美
45
3、语言题
(一)语言特色鉴赏“4角度” 小结: 鉴赏散文的语言: 1、用思词考—过—程叠词、准确传神的动词 2. 句式——长短句,整散句 3 手法——修辞手法、表现手法 4、语言风格——生动形象、朴素自然、含蓄 蕴藉、幽默风趣、清新明快、绚丽华美、音韵 和谐等
结构 写法 内容 主旨
2、作用题
27
标题类补充题型 ①揣摩标题的含义 先看标题的本义再思考深层含义 ②分析标题作用(七点) ③分析其效果 生动形象、新颖含义、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注:当标题没有深层含义时,写出文章的主要内 容就可以了,不需再答标题的含义。
28
2、作用题 题型二:线索作用(物象)
主要 ①内容主旨方面:主要物象是散文主旨之所在。分 物象 析主要物象的作用就是揭示散文的“神”。一般说
如《荷塘月色》《我与地坛》《想北平》等
5
•散文是内心的独白,是对读者朋友的倾诉,写散文就是要顽 强地表现自己。(张守仁) •散文是作者与读者在艰辛的人生长途上小憩时的悄声对话和 共同思索。(余秋雨)
6
一、文体知识
1、散文的概念 散文,是同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 2、散文的分类 (1)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主;
出 很
努 快
力 地
的 流
样 下
子 来
, 了
这 ”
时 。
作者纯用朴实的语言,不事渲染,但写的细腻逼 真,深切动人。作者以朴素洗练的笔法,寥寥数 笔,就将人物的主要特征勾勒出来,准确地把握 了人物的神韵和境界,虽无渲染和浓墨色彩,但 仍传其神,如果没有深厚的文学功底做基础,是 难以实现的。
41
“春朝”一刻值千金(梁遇春)
4、散文的语言
10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
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
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
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荷塘月色》
11
4、散文的语言
①感情色彩浓厚 ②委婉含蓄 ③声调和谐 ④表现力强
(文中义)。表现了……,表达了……。
[ 例一] (2017·全国卷Ⅱ)阅读《窗子以
20
外》,完成后面的题目。
结合全文,说明文中“窗子”的含意。(5
提示:
分) 1、明确位置
2、寻切入点(关注词性,语境,主旨情感,手法) 3、答案组织 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
[参考答案] ①指具体的窗子,如铁纱窗、玻璃
窗,分隔了不同的生活场景;②指“无形的窗子”,即
作用 思来,考写过物程的要找志,写景的要析情。
②艺术构思方面:主要物象多为全文的线索,起着 把众多材料组织贯串在一起的作用。
29
2、作用题 题型三:句段的作用
1、常见的提问方式 (1)作者写XX段有什么作用(或好处)? (2)为什么要写XX段内容?
30
(一)重要句段
从结构角度看:行文位置比较明显的,如总起句段、总结句段、 过渡句段等; 从内容角度看:表达效果鲜明,如句式多变化、使用艺术手法的 句段; 从主旨的角度:传达作者情感、体验、思想表达的概括性、内涵 深刻的句段。
表达方式
表达技巧 表达特色 思考过程
表现手法
艺术手法
修辞手法
语言效果 结构效果
记叙 描写 议论
用词 句式 全文
38
抒情
39
3、语言题
白描
鲁迅《作文秘诀》“白描却没有秘诀,如果
要 粉
说 饰
有 、
也 少
不做思考过作过是 、程障勿
眼 卖
法 弄
反 ,
一 而
调 已
, ”
有 白
真 描
意 的
、去 核心
就是“真”。
1
第一讲
散文阅读:重难点题型归纳
2
01 一、散文文体知识
.
02 二、常见散文阅读方法 03 三、常见题型及解题技巧
目录
TRAVEL ON THE ROAD
PART
ONE
一、散文文体知识
3
LEARN MORE
4
什么是散文? ▲ 散文是相对于诗歌、戏剧、小说的一种文学样式。 ▲ "散文是一种最适于抒写作者主观情感、心灵的文学样式。它是 一种'自我'的文学,'个性'的文学!" ▲ 散文就是追求生命意义的开拓。
3、语言题
40
朱自清的《背影》中,描写父亲过铁道买橘子时
的背影可以说是白描的典范,作者是这样描写的: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
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
尚不大难……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往上缩,
他 我
肥 看
胖 见
的 他
身的思子背考过向影程左,
微 我
倾 的
, 眼
显 泪
心态与观念的限制,造成了自我与外部世界的隔膜。
21
(三)含义和作用题
1、含义题 题型二:理解句子的含义
1、常见的提问方式: ①划线句子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②揣摩下列各句,说说你对句子的理解。
22
题型二:理解句子的含义 2、答题技巧 (1)关键词语突破法 问:小女孩的快乐是五毛钱的棉花糖。
答:小女孩的快乐是简单而容易获得的。
TRAVEL ON THE ROAD
18
PART
TWO
三、常见题型及解题技巧
LEARN MORE
19
(一)含义和作用题
1、含义题
题型一:理解字词的含义(标题)
1、常见的提问方式:请解释加点(标题)的含义。
2、答题思路 ①解释本义 ②结合语境分析深层含义。
表层含义
深层含义
【答题模版】“XX”一词原指……(本义),这里指
31
2、作用题
题型二:句段的作用 1、开头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