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换拱现场施工方法(专家版)

合集下载

隧道变形侵限换拱施工技术

隧道变形侵限换拱施工技术
21 道换 拱 处理 的基 本原 则 .隧
序 名称 形部位 变 地质

换拱方式常见 的有风镐 拆除、爆破拆除和振动锤拆除等
三种 方式 ,每 种换 拱 方式 采取 的技 术 措 施如 下 :
号 长度 殛长度
水文
变 形描述 地 表由线右6沿纵 向延伸至线左2 的贯通 m m 裂 缝,长5m最 大缝宽4c , 出现几条 6, 0m 还 分 布不太规则裂缝 ; 内出现约l条环 向、 洞 2 纵向长2 7 2 、宽4 4 册裂缝 :拱部 —5 m — 6 侵限 1 3 5 3m边 墙侵限l2 72m 0 - 0 c, _- .c。
工处理难度 ,还 增大 了潜在的安全风险 ,若 处理 不当,就会 出现人机 伤害事故 ,给工程留下隐患。本文 总结 了笔者参与
施 工 的4 公 路燧 道 的大 变 形 及换 拱 处理 的 成 功经 验 ,提 出 个 座 人体 会及 建 议 ,供 施工 同仁 参考 。 1几座 换 拱 隧道 处 理情 况 介 绍 . 需 换 拱 隧 道 工 程 地 质 条 件 一 般 均 较 差 , 以 V级 围 岩 为

拱 顶 F沉明显,一村 环向施 工缝均出现开裂 ; 换拱处理时问较 长,围岩经 多次扰动 . 且受地 下水影响 , 体软化; 岩

—Hale Waihona Puke 进 D 6 —l0 I0 _ Ⅲ 8 2 0 上台
局 部拱顶 出 环向长5 、宽l5一村砼 被土 现 m _m 拱脚处一次 模筑砼丧 失 载力,出现裂 缝,并迅速 发展成错台、拱 措设枕木 垛支撵,封闭上台阶 ; 承 设太管棚 、 小导管超 前支护; 后分段切 换初支。 体挤压脱落 。 顶沉 降.局部坍塌 。
隧道 变形 侵 限换 拱 施工 技术

隧道换拱施工方案范文

隧道换拱施工方案范文

隧道换拱施工方案1. 简介当一座隧道的矩形截面不能满足实际使用需求时,需要对其进行换拱加固。

隧道换拱施工方案旨在通过拆除现有结构,增加混凝土拱顶等方式来提高隧道的承载能力和通行条件。

本文将介绍隧道换拱施工方案的具体流程及注意事项,以供工程师和施工人员参考。

2. 施工流程2.1 前期准备在施工前,需要进行详细的勘察和测量工作。

隧道的几何尺寸、原材料的品质、地质条件、施工设备等要素都需纳入考虑。

同时,需要根据隧道原有结构的强度和刚度来设计拱顶的高度、宽度和长度等参数。

此外,还要制定施工计划和安全措施,供工程师和施工人员参考。

2.2 拆除现有结构拆除现有结构是施工的首要任务。

在拆除前,需要先制定拆除方案,并评估拆除工作的危险性,尽可能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

一般情况下,拆除现有结构时需要采用爆破、冲击锤或钻机等设备,以保证拆除的效率和质量。

2.3 加固基础拆除完现有结构后,需要对基础进行加固。

加固基础的目的是为了提高隧道整体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加固基础时需要考虑地质条件、水土流动等因素,采用地锚、钢筋混凝土等材料进行加固。

2.4 设计拱顶结构拱顶结构的设计是整个施工方案中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拱顶的高度、宽度和长度等参数需要根据隧道的几何尺寸、使用状况和工程要求等情况进行设计。

在设计时,还需要考虑拱顶的开口、倾角和半径等参数,以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2.5 浇筑拱顶混凝土拱顶混凝土的浇筑是施工的最后一步。

在浇筑前,需要在拱顶架好钢筋骨架和脚手架等设备。

拱顶混凝土应采用高质量的混凝土,并保证浇筑过程的均匀性和完整性。

同时,需要注重混凝土的养护工作,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强度。

3. 注意事项在隧道换拱施工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3.1 安全措施隧道换拱施工属于高危工程,安全问题应放在首要位置。

施工前,应制定详细的安全方案,如悬挂设备、通风防毒等措施,以保证施工过程中的人身安全。

3.2 现场管理隧道换拱施工现场应进行规范化管理,保持整洁,不要乱堆材料,同时要注意雨水排水,以防因雨水积渍而导致工程受损。

益田路隧道斜井工作面换拱施工方案

益田路隧道斜井工作面换拱施工方案

益田路隧道斜井工作面换拱施工方案一、施工准备在进行益田路隧道斜井工作面换拱施工之前,需要做好充分的施工准备工作。

具体包括: 1. 完善的施工计划: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包括施工工序、时间节点、人员配置等内容。

2. 安全措施: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并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和器材。

3. 材料准备:准备所需的施工材料,包括拱架、支撑材料等。

4. 设备检查:检查施工所需设备的完好性,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5.环境检查:检查施工现场周围的环境情况,确保施工不受外界影响。

二、施工步骤1. 拆除原拱首先,需要拆除原有的拱架结构。

在进行拆除工作时,要注意避免损坏周围的结构,并确保安全。

2. 清理施工面清理工作面的杂物和碎石,确保施工面平整,便于后续作业的展开。

3. 安装临时支撑在施工面上安装临时支撑结构,用于支撑施工现场,确保安全和稳定。

4. 安装新拱根据设计方案,安装新拱架结构。

注意调整拱架位置和角度,确保符合要求。

5. 检查调整完成拱架的安装后,对其进行检查和调整,确保结构稳定和符合要求。

6. 完善施工面最后,对施工面进行清理和整理,确保施工现场整洁,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条件。

三、施工注意事项1.严格遵守施工计划和安全规定,确保施工安全。

2.注意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防止污染和物品遗留。

3.配合现场主管进行施工操作,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4.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保障施工质量。

四、施工结束施工完成后,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清点工具和材料。

做好施工记录和验收工作,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以上是关于益田路隧道斜井工作面换拱施工方案的详细描述,希望能够对施工工作有所帮助。

隧道初期支护侵限换拱施工方案范文

隧道初期支护侵限换拱施工方案范文

隧道初期支护侵限换拱施工方案一、背景和意义隧道工程是各大工程项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和施工对于人们的出行和经济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然而,在隧道的建设和施工过程中,存在许多危险和不确定因素,因此需要制定出合理的支护和施工方案,以确保隧道工程的安全、快速地完成。

隧道初期支护是隧道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顾名思义,初期支护是指在隧道施工的初期,对隧道进行临时支撑及固结。

隧道初期支护方案的设计和施工对于保证隧道工程项目的安全和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隧道初期支护中,侵限换拱法是一种被广泛运用的方案,该方案以其操作简便、效率高等优势,广受隧道工程师们的认可。

本文将简要介绍隧道侵限换拱施工方案的基本内容以及其实际应用效果,以期为隧道初期支护方案的设计和实际施工提供参考和依据。

二、侵限换拱法的基本原理及实现2.1 原理侵限换拱法是依据杆件理论,通过施工围岩的弹性变形和压桩鹤爪实现的隧道初期支护方案,其基本原理为依靠支架在洞内侵限岩土的沉降,使洞内负载重新分布,使原来发生沉降的洞壁岩体向侵限面移动,以达到支护隧道的目的。

2.2 实现侵限换拱法的具体实现步骤如下:1.根据洞体特点、地质情况和设计要求,确定换拱点位置和换拱角度;2.进行施工深洞和钢管分段安装:1.施工深洞:根据设计要求,在洞体两侧钻孔,开挖深井,将钢管嵌入岩土中作为洞体支架;2.钢管分段安装: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长度的钢管分段安装,提高满足工程需求。

3.安装鹤爪:安装钢管后,将压桩鹤爪按设计要求安装于钢管上。

4.侵限:在换拱点位安装双侵限板并调整好侵限板的位置,制动系统对侵限板进行限位,限制岩土沉降的大小和范围。

5.拱施工: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拱体施工。

6.其他: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

三、侵限换拱法的优点和适用范围3.1 优点1.操作简便:侵限换拱法施工简便、快捷、无需复杂设备和昂贵的支撑材料。

2.已有工程实践验证可行:对于地质情况困难的地段、隧道初期毛式支护可能出现危险的情况,采用侵限法施工可以有效降低洞内地应力水平。

CRD法施工隧道洞内临时仰拱拆除替换结构施工工法

CRD法施工隧道洞内临时仰拱拆除替换结构施工工法

CRD法施工隧道洞内临时仰拱拆除替换结构施工工法CRD法施工是一种用于隧道洞内临时仰拱的拆除替换结构施工工法。

该工法采用逐段拆除、逐段替换的方式,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以下是使用CRD法施工隧道洞内临时仰拱拆除替换结构施工工法的详细步骤。

一、施工前准备工作1.确定施工范围和施工图纸。

2.对隧道洞内的仰拱结构进行检测和评估,确认需要替换的部位。

3.制定安全警示标志和施工区域划定。

二、施工材料与设备准备1.准备CRD替换结构的构件材料,包括钢骨架、混凝土、钢筋等。

2.准备施工所需的设备和工具,如起重机械、钻孔机、钢筋剪刀等。

三、隧道洞内临时支撑结构的搭设1.根据施工图纸,确定洞内临时支撑结构的布置方式和支撑点位置。

2.使用起重机械悬吊的方式搭设临时支撑结构,将钢骨架安装到预设的位置上。

钢骨架应能够承载洞内的荷载。

四、拆除原始仰拱结构1.根据施工步骤和顺序,逐段拆除原始仰拱结构。

首先,使用钻孔机将仰拱结构的横梁部分进行钻孔。

2.在钻孔的位置上安装钢筋支撑,以固定仰拱结构的位置。

3.在安装好的钢筋支撑上,使用钢筋剪刀将横梁部分进行剪切拆除。

4.拆除完横梁后,再依次拆除其他部分,如拱顶和拱脚的混凝土结构。

五、替换新的仰拱结构1.将预制好的混凝土构件悬吊到洞内,定位到替换的位置上。

2.使用起重机械将混凝土构件准确安置到位,保证其与原结构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3.安装和连接新仰拱结构的钢筋,确保其与洞内原结构的连接牢固可靠。

4.浇筑新的混凝土,填充至仰拱结构的预设处,保证结构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六、临时支撑结构的拆除1.在新仰拱结构浇筑混凝土后,等待混凝土充分硬化。

2.检查新仰拱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确保其承载荷载。

3.当新仰拱结构满足要求后,可以拆除临时支撑结构的钢骨架。

七、施工总结与清理1.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总结,并记录施工中的质量问题和安全事故。

2.清理施工场地,将废弃的材料和设备进行分类和处理。

隧道初期支护侵限换拱施工方案

隧道初期支护侵限换拱施工方案

隧道初期支护侵限换拱施工方案一、项目概述隧道的初期支护是指在隧道开挖过程中,为了保证隧道的稳定性和施工安全,对隧道的周围土体进行支护措施的施工。

隧道的支护侵限换拱施工方案是指在初期支护的基础上,采用换拱技术来进行施工,以提高施工效率和节约材料。

二、施工原理通过数值模拟分析和实地勘察,确定隧道的侵限范围和换拱的合适高度。

在隧道开挖过程中,先进行初期支护,包括地下水控制和边坡的支护。

然后在隧道侵限范围内进行换拱施工,通过替换侵限内的土体来增加对隧道的支撑,减小地表沉降。

三、施工工序(一)初期支护工序1.地下水控制: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钻孔排水、沉井排水等方法来控制隧道周围的地下水位,以保证施工安全。

2.边坡支护:根据实地勘察结果,采用钢支撑和喷射混凝土来对隧道边坡进行支护。

(二)侵限换拱工序1.侵限范围确定:通过数值模拟和实地勘察,确定隧道的侵限范围,以确定换拱的施工范围。

2.土体替换:在侵限范围内,将原有土体挖掘出来,并用适当的材料替换,增加对隧道的支撑。

3.换拱施工:在土体替换完成后,进行换拱施工。

可以采用钢架支撑和喷射混凝土的结合方式,或者采用钢拱架和喷射混凝土的结合方式,具体根据情况来确定。

四、施工要点(一)初期支护要点1.地下水控制:根据隧道周围的地下水情况,采用合适的排水措施,保证施工安全。

2.边坡支护:在边坡支护中,要根据实际边坡的情况来确定支护的方法和材料。

(二)侵限换拱要点1.侵限范围确定:通过数值模拟和实地勘察,确定隧道的侵限范围,以确定换拱的施工范围。

2.土体替换:在侵限范围内,对原有土体进行挖掘并替换,采用合适的替换材料,增加对隧道的支撑。

3.换拱施工:在土体替换完成后,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换拱方式和材料,进行施工。

五、安全措施1.严格遵守相关安全规定,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

2.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3.对施工现场进行合理的划分和标识,确保施工区域内的人员安全。

隧道换拱施工方案

隧道换拱施工方案

隧道换拱施工方案1. 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一种隧道换拱施工方案,以确保施工过程安全可靠、效率高。

2. 施工背景在现有隧道维修、改造或加固工程中,隧道换拱是一项重要的施工任务。

换拱指的是将原有隧道的拱顶结构进行拆除,并重新构筑新的拱顶结构,以提升隧道的强度和稳定性。

3. 项目目标本方案的目标是: - 实施隧道换拱施工工程; - 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 提高施工效率; - 保证施工质量。

4. 施工步骤4.1 施工前准备1.进行详细的工程勘察,获取隧道结构及周边地质条件的详细信息。

2.制定施工计划,明确任务分工、施工时间表和施工流程。

3.安排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技能和安全意识。

4.2 拆除原有拱顶结构1.确保施工现场安全,设置防护措施,包括搭建脚手架和安装安全网。

2.使用适当的拆除工具和机械设备,对原有拱顶结构进行拆除,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3.拆除过程中,定期检查隧道结构的承载能力,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4.3 新拱顶结构施工1.在拆除原有拱顶结构后,进行隧道结构的清理和处理,修复隧道原有的损坏。

2.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新拱顶结构的建设。

采用适当的建筑材料和技术,确保新拱顶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3.定期检查施工过程中的质量,保证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4.4 施工总结1.完成新拱顶结构的施工后,进行隧道检测,确保换拱工程的质量。

2.按照要求进行验收,并记录施工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为今后的工程提供参考。

5. 安全措施在进行隧道换拱施工过程中,必须采取一系列严格的安全措施,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施工现场设置警示标志,保证施工区域的安全。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施工,避免操作失误和事故发生。

•保证施工人员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头盔、护目镜、安全带等。

•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和演练,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变能力。

6. 施工进度和质量控制为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应建立有效的施工管理体系,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和进度表,明确每个施工阶段的时间和任务。

隧道换拱工程施工设计方案(专家版)

隧道换拱工程施工设计方案(专家版)

1编制依据及原则 (2)1.1编制依据 (2)1.2编制原则 (2)2工程概况 (3)2.1设计概况 (3)2.2 变更情况 (3)2.3工程现状 (5)3套拱施工方案 (8)3.1 施工准备 (8)3.1.1成立该隧道套拱施工领导小组 (8)3.1.2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9)3.1.3 机械设备 (10)3.2建立监控量测系统 (10)3.2.1 量测程序 (11)3.2.2 测点布置 (11)3.2.3 布点观测 (12)3.2.4 量测整理及分析 (12)3.2.5 加强监控量测工作 (12)3.3套拱施工 (13)5安全保证措施 (16)5.1 台架加固 (16)5.2 险情应急处理 (16)5.3安全教育 (16)5.4安全物资 (17)5.5 其他安全措施 (17)6附件 (17)6.1 会议纪要 (17)6.2应急预案 (17)常安隧道初支变形段套拱施工方案(DK82+850~DK82+88段)1编制依据及原则1.1编制依据(1)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中国铁路总公司相关规章制度以及现行的施工规范、规程, 技术规程和验收标准等。

(2)已审核批准的施工设计图纸及设计院下发的交底文件。

(3)业主组织召开的会议纪要。

(4)《关于进一步明确软弱围岩及不良地质铁路隧道设计施工有关技术规定的通知》 (铁建设〔2010〕120号)。

(5)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交通运输部、国务院国资委、国家铁路局四部门联合印发的《隧道施工安全九条规定》。

1.2编制原则(1) 积极响应招标文件中的安全、质量、工期、环保、文明施工等方面的规定,严格遵守铁路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条件、合同协议条款及补充协议内容,充分结合投标阶段现场调查资料。

(2) 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结合本工程特点,制定积极有效的安全管理、技术、组织措施,确保人身安全和工程安全。

(3) 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制定完善的工程质量管理制度,建立质量保证组织体系,针对本工程特点和质量目标的要求,加强过程控制,从各个环节上保证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1 编制依据及原则 (1)
1.1编制依据 (1)
1.2编制原则 (1)
2 工程概况 (1)
1
2
2 3 3
3
4
4
4
4
4
5
5
5
5
6 5 6
5.1 台架加固 (7)
5.2 险情应急处理 (7)
5.3 安全教育 (7)
5.4 安全物资 (7)
5.5 其他安全措施 (7)
6 附件 (7)
6.1 会议纪要 (8)
6.2 应急预案 (8)
常安隧道初支变形段套拱施工方案
(DK82+850~DK82+880段)
1 编制依据及原则
1.1编制依据
(1
(2
(3
(4
(5
(1)
(2)
(3)
(4)突
(5)
(6)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坚持专业化作业与系统管理相结合,科学安排各项施工程序,通过建立先进的项目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施工组织的连续、均衡、紧凑、高效。

(7)按照生产组织工厂化、工序控制专业化、现场作业机械化、过程控制信息化的原则组织施工。

2 工程概况
2.1 设计概况
常安隧道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市境内,进口位于常安镇,出口位于场口镇,隧道起讫里程DK82+500~DK83+504,全长1004m,其中正洞长909m、明洞长59m、斜切式洞门长36m,围岩分布
情况为:Ⅲ级围岩592m,台阶法施工;Ⅳ级围岩217m,三台阶法施工、Ⅴ级围岩195m,三台阶临
时仰拱法施工。

详见隧道围岩分级表。

常安隧道围岩分级表
ε3h°∠30
为炭质泥岩,灰色,强风化,节理裂隙发育,岩层破碎,地下水不发育,通过四方签认将此段变更为Ⅳ级围岩,支护类型为Ⅳb。

2.3 工程现状
常安隧道于2015年3月1日正式进洞,现场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截止9月12日,上台阶施工到DK82+960,计412m;下台阶施工到DK82+915,计367m;仰拱施工至DK82+850,计292m;
衬砌施工至DK82+830,计262m。

施工纵断面见图1。

当日,经现场测量发现DK82+850~+880段右侧边墙初期支护存在变形现象,拱架侵入衬砌结构,
后续施工无法保证衬砌厚度,存在安全隐患,我部立即停止隧道内的一切施工,此时掌子面施工到DK82+960,仰拱施工到DK82+850,衬砌施工到DK82+830;9月16日,杭黄公司组织相关单位召开了常安隧道DK82+850~+880段右侧边墙初支变形侵限处理方案会议,要求DK82+850~+880变形段采用临时仰拱加固处理并完成DK82+880~+910段衬砌浇筑后,进行DK82+850~+880变形段的换拱施工,
完成后及时施作仰拱和衬砌,消除安全隐患,方可恢复掌子面开挖施工。

施工纵断面见图2。

图2
22螺
隧道
40cm,
但此段换拱施工工期较长,严重影响业主要求工期节点,根据10月10日会议纪要精神,要求在此段增加临时套拱进行加固,完成后恢复掌子面施工,隧道贯通后再处理侵限问题。

DK82+850~+880段临时加固方案:在现有初支上增设钢拱架,喷射混凝土,形成封闭拱圈进行加固,钢拱架采用I18型钢,每隔3m设置3m拱圈(4榀钢架)。

设置钢拱架既能起到临时加固,
又有利于后期的换工施工。

3.1 施工准备
3.1.1 成立该隧道套拱施工领导小组
建立质量责任制,将质量目标层层分解,制定各级、各部门质量工作岗位责任制,明确具体的质量责任,把质量管理的每项工作、每个环节具体落实到每一个部门、每一个人,切实把质量工作
落到实处。

组长职责:项目经理作为第一责任人主要组织实施套拱方案,制定落实质量和技术保证措施。

定期向建设单位、监理和质量管理部门汇报施工情况。

副组长职责:项目总工具体编制该隧道套拱方案并组织落实,对施工过程组织技术人员进行监
督、
图3-2 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框图
3.1.3 机械设备
利用该隧道现有设备提前加工台架、马凳、钢拱架、钢筋网、系统锚杆,按照设计及方案要求
加工锁脚钢管;配备压浆机、电焊机等。

3.2 建立监控量测系统
3.2.1 量测程序
监控量测的目的在于监测围岩变形和压力情况,验证支护衬砌的设计效果,保证围岩稳定和施
工安全;提供判断围岩和支护系统基本稳定的依据,确定衬砌的施做时间;通过对量测数据的分析处理,掌握地层稳定性变化规律,预见事故和险情,作为调整和休整支护参数及施工方法的依据,
提供围岩和支护衬砌最终稳定的信息。

监控量测流程见图3-3。

图3-3 监控量测流程图
3.2.2 测点布置
在常安隧道套拱施工过程中,监控量测严格进行拱顶下沉量测、水平净空收敛量测两项量测,
按每5
5
进行分析。

3.2.5 加强监控量测工作
①监控量测不仅对原初期支护钢架变形进行观测,对增加的套拱同样要加强观测,量测人员应
及时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

②套拱安装过程中注意观察初期支护状态包括喷砼层是否产生裂缝、剥离和剪切破坏、支撑是否压屈变形进行观察分析。

对以上情况进行详细描述、记录,并予以评估,作为及时采取支护参数
选择的参考及量测等级选择的依据。

③量测方法及频率
现场量测时根据开挖、套拱施工各工序作业持续时间加大测量频率。

3.3 套拱施工
套拱施工前先对拱部及边墙围岩进行加固处理,拱部及边墙均采用3.5m长的φ42小导管径向支护并注水泥浆液,小导管呈梅花型布置,间距1.0m×1.0m,水泥浆水灰比为1:1,注浆压力为
0.5~1.0MPa。

定位,
1.0m(呈“八”字形焊接),形成整体。

钢架加固完成后及时施做锁脚钢管,最后将钢架与初支间的间隙用喷射混凝土回填密实。

每环套拱钢架上设监控量测点,施工时对钢架变形和位移进行量测监控。

为保证施做的套拱拱架与变形段的Ⅳa初支面密贴,调整临时拱架连接钢板尺寸,连接钢板
尺寸如图3-7。

图3-7 临时钢架连接钢板尺寸
5 安全保证措施
5.1 台架加固
对台架进行加固,在台架推到作业位置后,首先将台架底部与下方已完成的临时仰拱固定,防止在安装套拱拱架时台架受压力过大发生危险。

措施为用工字钢加工四个横撑,与台架两侧纵梁焊接牢固,并使用钢筋将纵梁下锚到临时仰拱混凝土面上,锚固深度为不小于20cm。

5.2 险情应急处理
现场施工时间专职安全人员在场监视围岩变化,用哨声通知作业人员撤离,在挂布台架的前后各堆放沙堆,在极度危险的情况下,人员可以跳到沙堆上迅速撤离。

(1
现场值班,确保施工进度和安全。

(2)增配一名有隧道施工经验的管理人员全程管理套拱施工作业。

(2)启动应急保障预案,在隧道设置专人负责安全监控。

套拱施工应急预案见附件。

(3)施工前,就套拱施工注意事项、风险源、风险因素及劳动纪律进行再交底,提高各级人
员的质量安全意识。

6 附件
6.1 会议纪要6.2 应急预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