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径理论课教案

合集下载

田径专项理论课教案

田径专项理论课教案

田径专项理论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田径运动的基本概念、分类和规则。

2. 使学生了解田径运动的发展历程,以及在我国的普及情况和竞技水平。

3. 培养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田径运动的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1. 田径运动的基本概念:田径运动的定义、分类(田赛、径赛、全能运动)、竞技田径与业余田径。

2. 田径运动的规则:比赛场地、比赛器材、比赛程序、犯规与判罚。

3. 田径运动的发展:国际田径运动的发展、我国田径运动的发展、田径运动记录的认定。

4. 田径运动的意义:锻炼身体、提高竞技水平、培养道德品质、促进交流与合作。

5. 田径运动的参与:如何观看田径比赛、如何参与田径运动、如何提高田径运动水平。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田径运动的基本概念、规则和发展历程。

难点:田径运动规则的理解和应用,田径运动的发展情况。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田径运动的基本概念、规则和发展历程。

2.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田径运动的意义和参与方式。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田径比赛案例,让学生了解比赛规则和判罚。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田径运动的特点和魅力,引发学生的兴趣。

2. 基本概念:讲解田径运动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田径运动的分类和特点。

3. 规则讲解:详细讲解田径运动的规则,让学生了解比赛场地的要求、器材的使用和比赛的程序。

4. 发展历程:介绍田径运动的国际和我国的发展情况,让学生了解田径运动的历史和现状。

5. 意义与参与:讲解田径运动的意义,引导学生了解如何观看比赛、参与运动和提高水平。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7.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查找有关田径运动的资料,加深对田径运动的理解。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田径运动基本概念的理解。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对田径运动意义的理解。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课后查找的资料,评估学生对田径运动发展情况的了解。

田径理论课教学教案

田径理论课教学教案
田径基本常识教案
陈 信
教学
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田径运动场地,具备基本的田径理论知识。
2、通过结合实例讲解田径比赛通则,让学生初步学会各规则。
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注意力,扩宽知识面。
教学
内容
1、简介田径运动场地
2、简介田径竞赛规则
3、田径明明星人物
重点
难点
场地介绍
田径竞赛规则的理解与运
教学
七、田径明星人物
1、帕弗-纳米芬兰人,帕弗-纳米被誉为“长跑之王”。从1920年,1924年到1928年的三届奥运会,纳米在男子中长跑,越野跑个人以及团体项目上共夺得12枚奖牌,其中包括9枚金牌(创造了奥运会夺金纪录)。
2、杰西-欧文斯美国人,杰西-欧文斯是1936年柏林奥运会上的英雄人物。他在男子短跑以及跳远总共四个项目上夺得4枚金牌,风光无限的欧文斯在本届奥运会上盖过了纳粹领导人希特勒的风头。
三、国际田径联合会
国际田径联合会(IIAAF)简称国际田联。1912年7月17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成立。现有协会会员210个,分属欧、亚、非、中北美、南美及大洋洲等6个地区联合会。国际田联的王作用语为英、法、俄/德、西班牙语等。不同工作用语文本发生冲突时,以英语文本为准。国际田联总部1912-1946年设在斯德哥尔摩,1946-1993年移至伦敦。1994年6月10日新的总部在摩纳哥公国启用。
工具
教室黑板1块粉笔
一、什么是田径
田径运动是径赛、田赛和全能比赛的全称。以高度和距离长度计算成绩的跳跃、投掷项目叫“田赛”;以时间计算成绩的竞走和跑的项目叫“径赛”。田径比赛由田赛、径赛、公路跑、竞走和越野跑组成,此外还包括部分田赛和径赛项目组成的“十项全能”。

田径专项理论课教案

田径专项理论课教案

一、教案名称:田径专项理论课教案二、课时:45分钟三、年级:高中四、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田径运动的基本概念、分类和规则。

2. 使学生掌握田径运动的技术要领和训练方法。

3. 培养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和积极参与的意识。

五、教学内容:1. 田径运动的基本概念:田径运动的定义、起源和发展。

2. 田径运动的分类:田赛、径赛和全能赛。

3. 田径运动的规则:比赛场地、参赛资格、比赛程序等。

4. 田径运动的技术要领:起跑、跳跃、投掷等基本技术。

5. 田径运动的训练方法:有氧训练、无氧训练和间歇训练。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田径运动的相关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分别讲解田径运动的基本概念、分类、规则、技术要领和训练方法。

3. 示范:教师或学生代表进行技术动作的示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4. 练习: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合作意识。

2. 技术掌握情况:通过练习和展示,评价学生对田径运动技术的掌握程度。

3. 知识掌握情况:通过提问和测试,评价学生对田径运动知识的了解程度。

八、教学资源:1. 教材:田径运动教材或相关资料。

2. 场地器材:田径场地、起跑器、投掷器材等。

3. 教具:PPT、视频、图片等。

九、教学建议: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田径运动的技术和规则。

2. 针对不同学生的体能和技能水平,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

3. 鼓励学生参加田径比赛,提高他们的竞技水平和综合素质。

十、课后作业:1. 复习田径运动的基本概念、分类和规则。

2. 练习田径运动的技术动作,拍摄视频并发给教师进行评价。

3.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田径运动的发展趋势和优秀运动员的事迹。

六、教案名称:田径专项理论课教案(续)七、课时:45分钟八、年级:高中九、教学目标:1. 加深学生对田径运动训练方法的理解。

《田径理论课教案》课件

《田径理论课教案》课件

《田径理论课教案》课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田径运动的起源、发展以及基本概念。

2. 使学生掌握田径运动的基本技术、训练方法和比赛规则。

3. 培养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提高运动素质和竞技水平。

二、教学内容1. 田径运动的起源与发展2. 田径运动的基本概念3. 田径运动的基本技术4. 田径运动的训练方法5. 田径比赛规则简介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田径运动的起源与发展,基本概念,基本技术,训练方法,比赛规则。

2. 教学难点:田径运动的技术动作要领,训练方法的应用,比赛规则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田径运动的起源、发展、基本概念、技术动作、训练方法和比赛规则。

2. 演示法:展示田径运动的技术动作和训练方法。

3. 实践法:让学生亲身体验田径运动,提高实践能力。

4.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田径运动的起源和发展,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讲解田径运动的基本概念、技术动作、训练方法和比赛规则。

3. 演示:展示田径运动的技术动作和训练方法。

4. 实践:让学生亲身体验田径运动,指导并纠正错误动作。

5. 讨论:组织学生讨论,分析田径运动的技术要领和训练方法。

7.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复习和练习田径运动的基本技术。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田径运动起源、发展、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田径运动基本技术动作的掌握情况。

3. 学生对田径运动训练方法的运用能力。

4. 学生对田径比赛规则的熟悉程度。

七、教学资源1. 教材:田径运动理论教材。

2. 课件:田径运动图片、视频等教学课件。

3. 场地器材:田径运动场地、器材。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田径运动起源与发展、基本概念。

2. 第二课时:田径运动基本技术。

3. 第三课时:田径运动训练方法。

4. 第四课时:田径比赛规则简介。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全面、深入地讲解了田径运动的相关知识。

田径大学全套教案

田径大学全套教案

授课对象:大学田径课程学生课时:16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田径运动的基本知识和规则。

2. 掌握田径运动的基本技术和训练方法。

3. 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和团队协作精神。

4.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

教学内容:1. 田径运动的基本知识2. 田径运动的规则3. 田径运动的基本技术4. 田径运动的训练方法5. 田径运动的竞赛组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田径运动的基本知识和规则1. 课堂导入:介绍田径运动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2. 讲解田径运动的基本知识,包括田径运动的分类、比赛项目等。

3. 讲解田径运动的规则,让学生了解比赛中的基本规则和裁判方法。

第二课时:田径运动的基本技术1. 讲解和示范短跑技术,包括起跑、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等。

2. 讲解和示范跳远技术,包括助跑、起跳、腾空、落地等。

3. 讲解和示范投掷技术,包括助跑、出手、跟进等。

第三课时:田径运动的训练方法1. 讲解田径运动的训练原则和方法。

2. 讲解如何制定训练计划,包括训练内容、强度、时间等。

3. 讲解如何进行科学的恢复训练,提高运动成绩。

第四课时:田径运动的竞赛组织1. 讲解田径运动的竞赛规则和组织形式。

2. 讲解如何参加田径比赛,包括报名、参赛资格等。

3. 讲解如何观看和欣赏田径比赛。

第五课时:短跑技术实践1. 学生进行短跑技术练习,教师指导。

2. 学生进行起跑、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等技术的实践。

第六课时:跳远技术实践1. 学生进行跳远技术练习,教师指导。

2. 学生进行助跑、起跳、腾空、落地等技术的实践。

第七课时:投掷技术实践1. 学生进行投掷技术练习,教师指导。

2. 学生进行助跑、出手、跟进等技术的实践。

第八课时:身体素质训练1. 学生进行身体素质训练,包括力量、速度、耐力等。

2.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训练,关注学生的训练效果。

第九课时:田径运动竞赛实践1. 组织学生进行田径比赛,让学生了解比赛规则和裁判方法。

2. 学生参与比赛,提高实战能力。

田径教案(精选10篇)

田径教案(精选10篇)

田径教案(精选10篇)田径教案(一):短跑离跑任务:1.研究短跑理论知识。

2.初步研究短跑途中跑技术。

3.发展学生速度和力量等身体素质,提高快跑本事。

4.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坚毅、顽强的意志品质。

开始部分:1.XXX,报告人数,师生相互问好。

2.宣布本课资料、任务布置见生课堂要求。

3.慢跑800米。

4.徒手操、下肢伸展练。

5.加速跑40米。

6.游戏:报数接力。

基本部分:1.研究短跑一般知识:短跑是田径运动竞赛项目中距离最短、速度最快的项目。

经常练短跑能促进人体神经过程兴奋和抑制交臂迅速、改善肌肉物质代谢、提高人体运动器官在缺氧的条件下工作的本事、发展速度、力量和灵敏等身体素质、培养竞争意识和坚毅、顽强的意志品质。

2.研究直道途中跑技术要求:要领包括上体正直稍前倾、大小臂屈成约90度、大腿带动小腿进取向前摆动、大腿进取下压、后蹬充分有力、上下肢协调配合等。

研究和初步掌握途中跑技术包括中速跑、加速跑、同步并列中速跑、同步并列加速跑和变速跑。

结束部分:1.放松慢跑。

2.总结本课情景。

田径教案(二):教学资料:田径运动概述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田径运动起源与发展,明确田径运动概念以及发展趋势,了解田径运动作用与意义。

田径运动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有助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通过田径活动,学生可以增强自信心、毅力和耐力,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

同时,田径活动也可以减轻学生的压力和焦虑,提高学生的情绪稳定性和抗挫能力,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研究和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压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引导学生自觉参与田径活动研究与锻炼。

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形式,如比赛、训练、游戏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也要注意学生的身体特点和个体差异,采取个性化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适当的锻炼和提高。

总之,田径运动是一项非常有益的体育运动,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们应该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了解田径运动的起源、发展和锻炼功效,促进学生对田径活动的兴趣和参与,让学生在健康快乐的氛围中成长和发展。

初中体育田径理论教案模板

初中体育田径理论教案模板

初中体育田径理论教案模板课时:1课时年级:初中教材:《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田径运动的基本知识,掌握田径运动的基本技巧和训练方法。

2. 培养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

3. 引导学生掌握田径运动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内容:1. 田径运动的基本知识2. 田径运动的基本技巧和训练方法3. 田径运动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田径运动的历史和发展。

2. 提问学生对田径运动的了解和认识。

二、基本知识(10分钟)1. 教师讲解田径运动的分类,包括田赛、径赛和全能比赛。

2. 介绍田径运动的主要项目,如100米跑、跳远、铅球等。

3. 讲解田径运动的技术要求和规则。

三、基本技巧和训练方法(10分钟)1. 教师示范田径运动的基本技巧,如起跑、起跳、投掷等。

2.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教师逐一纠正错误。

3. 教师介绍田径运动的训练方法,如定时跑、负重训练等。

四、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5分钟)1. 教师讲解田径运动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如避免碰撞、正确使用器材等。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运动中的受伤经历和应对方法。

3. 教师示范自我保护技巧,如摔倒时的正确姿势、肌肉拉伸等。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和收获。

2.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

3. 提醒学生课后加强练习,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

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2. 学生对田径运动知识的掌握程度3. 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安全性备注: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过程,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和兴趣。

中学体育——田径课教案

中学体育——田径课教案

中学体育——田径课教案一、教材分析田径是体育锻炼中的重要项目之一,其最基本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以达到促进身体素质的发展和增强体能的能力的目的。

教材中提到,田径包括短跑、长跑、跳高、跳远、铅球、标枪和四项全能等多个项目,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掌握每个项目的基本技能和规则,以及每个项目的训练计划和注意事项。

二、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每个项目的基本技能和规则;(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每个项目的训练计划,提高身体素质水平;(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增进体育文化知识。

2、教学内容(1)短跑:包括100米、200米、400米等多项项目,学生需要掌握短跑的起、扑、姿、势等基本技能,同时还需了解短跑的比赛规则,比如起跑姿势、终点线等。

(2)长跑:包括800米、1500米、3000米等多项项目,长跑鼓励学生练习阶段性跑、节奏性跑等,帮助学生提高持久力和心肺功能,同时也需了解比赛规则和训练注意事项。

(3)跳高:跳高是田径中呈现出的一项体育比赛项目,包括滚动式跳高、剪刀式跳高等多项技术。

学生需要掌握跳高的基本技巧,以及在比赛中的注意事项,比如适宜的起跳位置和姿势等。

(4)跳远:跳远是一项技巧性比较强的项目,包括单脚跳远、双脚跳远等多项技术。

学生需要掌握跳远技巧,了解比赛规则和要求。

(5)铅球:铅球是田径的一项运动项目,需要学生掌握将铅球从肩膀向远处扔出的基本技巧,同时也需要了解比赛规则和技巧细节。

(6)标枪:标枪是田径项目中的一个技术强弱较大的运动项目,需要学生掌握标枪运动的技巧和基本起始技巧,同时还需要了解比赛规则及相关事项。

(7)四项全能:将以上多个项目综合在一起的综合性训练项目,帮助学生综合提高身体素质水平。

3、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对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示范,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每个项目的基本技能及训练方法。

(2)讨论法: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根据每个项目的特点和规则来分析各自的优缺点和培养自己的交流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田径竞赛规则介绍
1、田径比赛的跑进方向一般为逆时针跑向。
2、起跑犯规:运动员在做好最后预备姿势后,只能在接收到发令枪或批准的发令装置信号后开始起跑。(2次犯规是指同一组非同一个人,只要同组已有一人犯规,你再次犯规就判犯规)
3、运动员挤撞或阻挡别人从而妨碍其他运动员走或跑进时,应取消该项目的比赛资格
7、离开跑道,运动员自愿离开跑道后将不得继续参加该项目比赛。
8、接力赛,运动员必须手持棒跑完全程。
9、在所有接力赛跑中,都必须在接力区内传递接力棒。
10、运动员在接棒之前和传棒之后,应留在各自分道或接力区内,直到跑道畅通,以免组的那个其他运动员。
田赛,除跳高和撑杆跳高外,在其他田赛项目中,如参赛人数多于8人,则每名运动员均有3次试跳机会,有效成绩最好的前8名运动员可再试跳(掷)3次。若参赛者只有8人或少于8人,则每人有6次试跳机会。
11、在田赛的某一次试跳(掷)中,由于任何原因使运动员受阻,可以补试跳机会。
12、田赛项目比赛时,运动员无故延误试跳时间,将导致不许其参加该次试跳,并记录为该次试跳失败。
教学工具:教室黑板1块粉笔
教学反馈
4、分道跑到比赛中,运动员应自自始至终在自己的分道内跑进。
5、运动员由于受他人推、挤或被迫跑出自己的分道,但未阻挡其他运动员,也未从中获得实际利益,不犯规。(例如:A在直道上跑出自己的分道,没有获得实际利益;B在弯道上抛出自己的分道外侧分道线。)
6、800米跑起跑时分道跑,在第一个弯道末端一条宽5厘米,横跨跑道的弧形抢道线即可切入里道。
田径理论课教学教案
9月15星期三年级:初二人数:42人课次:第1次课授课教师:张桂清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田径运动场地,具备基本的田径理论知识。
2、通过结合实例讲解田径比赛通则,让学生初步学会各规则。
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注意力,扩宽知识面。
教学内容:1、简介田径运动场地(基本常识。相关知识内容)
2、简介田径竞赛规则
重点:场地介绍
难点:田径竞赛规则的理解与运用
一、田径运动场地的介绍
田径运动场地是进行田径运动教学、训练、组织田径运动竞赛和开展大众体育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1、田径运动场地是全长400米的半圆式场地。其跑道是由两个180°到半圆(弯道或称曲段)和两个对等的直段组成。
2、田径运动场地的弯道半径最好的是36.5米。
3,运动场地一般有8-10道分道,弯道有8道,分道宽1.22-1.25米,所有分道线宽均为5厘米。
4、田径运动场地除竞赛场地外还应在跑道外地空地上,合理安排跳跃和投掷的场地。
(推铅球、掷链球和掷铁饼三个项目的落地有效区均为40度角;跳远、三级跳远场地沙坑至少宽2.75米,跳远沙坑远端至起跳线距离至少10米,一般沙坑长在6-9米,坑宽2.75-4.00米;跳高用的沙坑或海绵包至少长5米、宽3米,。半圆形助跑道德半径至少20米;撑杆跳高场地的助跑道宽至少1.22米,长至少40米。)
2、田赛主要有:跳跃类和投掷类(跳高、跳远、三级跳远、铅球、铁饼、链球、标枪、撑杆跳高)
3、全能主要有七项全能和十项全能。(其中七项全能包括:100米跨栏跑、跳高、铅球、200米跑、跳远、标枪、800米跑;十项全能包括:100米跑、跳远、铅球、跳高、400米跑、110米跨栏、铁饼、撑竿跳高、标枪、1500米跑。)
二、田径运动比赛介绍
田径分为田赛、径赛,全能三大类
1、径赛有:短跑、中长跑、Biblioteka 跑、马拉松(42.195)、竞走。
其中400米及400米以下的项目,如100米、200米、400米、110米栏、4X100接力为短跑。采用蹲踞式起跑,使用全自动电子计时。
800米及其以上距离项目为中长跑、长跑。
此外,还有2000米障碍,3000米障碍,5000米竞走,10000—20000米竞走。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