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东南大学交通规划与管理考研真题
东南大学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东南大学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东南大学历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试题编号:51试题名称:交通工程学基础1.在一条长度为24公里的干道起点断面上,于6分钟内观测到汽车100辆通过,设车流是均匀连续的且车速V=20公里/小时,试求流量(q)、时距(h t)、空距(h d)、密度(K)以有第一辆汽车通过此干道所需时间(t)[以分钟或小时计均可]。
(15分)2.某路段10年的统计,平均每年有2起交通事故,问此路段明年发生事故5起的概率是多少?又某交叉口骑自行车的人,有1/4不遵守红灯停车的规定,问5人中有2人不遵守交通规定的概率是多少?(15分)3.某交叉口信号周期为40秒,每一个周期可通过左转车2辆,如左转车流量为220辆/小时,是否会出现延误(受阻),如有延误,试计算占周期长的百分率,无延误则说明原因(设车流到达符合泊松分布)。
(20分)4.试说明区间平均车速、时间平均车速,行驶车速、设计车速的定义及区间平均车速与时间平均车速的关系。
(15分)5.简述交通事故的定义与主要指标并就其是否合理予以简评。
(15分)6.简述城市交通规划的类型、内容、程序与主要作用。
(20分)一.何谓行车延误、固定延误、停车延误、行驶延误、排队延误、引道延误?影响延误的因素是什么?二.简述起讫点调查的目的、基本内容和步骤。
三.我国的自行车交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可采用哪些方法解决这些问题?所采用的方法各有何特点?四.某高速公路拟建立收费站。
已知车辆是随机到达收费站的,其到达率为2000辆/小时,每辆车交费所需时间符合平均时间为6秒的指数分布。
在采用多路排队多通道服务情况下,请用具体计算指标比较说明在应该收费站设2个、4个及6个收费口的效果。
五.已知某十字交叉口,其东西干道一个方向有3条车道分别供左转专用、直行和直右混行;南北干道一个方向有2条车道,分别供直左混行和直右混行。
车种比例,大车:小车=2:8,车头时距为2.65秒。
南京大学城市规划系历年道路交通考研真题

1.简述目前我国大中城市道路分类方法2.城市交通规划预测的步骤及内容3.城市道路横断面的基本形式及其特点4.城市道路纵断面设计的基本要求5.谈谈目前我国大城市道路交通存在的问题及当前主要的任务(论述)1999年1.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应考虑哪些基本要求2.试比较棋盘式、放射环形式、自由式道路系统结构的优缺点及其适用条件3.行道树的布置考虑哪些因素4.城市快速干道的特点及其布置的条件5.解决城市道路交通问题的途径2000年1.目前我国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中规定城市道路系统分为哪几类?设计行车速度各是多少(适用200万人以下的大城市)?2.城市交通规划调查工作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简要说明其中任何一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3.简述影响城市交通集散点分布的主要因素4.简述停车场设计中车辆停放的基本形式及其特点5.环形交叉口的特点及其所适应的道路交通状况6.我国城市交通结构的复杂性对城市交通和城市道路交通规划有何影响?在目前的情况下有何解决办法?(论述)2001年1.何为“超高缓和带”?为什么要设置超高缓和带?2.确定凸型竖曲线半径与确定凹型竖曲线半径所考虑的因素有何不同?3.何为交通结构?确定城市交通结构要考虑哪些因素?4.市中心交通拥挤是目前我国众多城市的主要问题,请就你熟悉的某个城市谈谈市中心交通拥挤产生的主要原因以及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
(论述)2002年1.道路对汽车行驶速度的影响主要有哪些方面?2.简述机动车停车场车辆停放的基本形式及其特点。
3.列举出行分布预测的方法2种,并说明基本原理。
4.就你熟悉的某一大城市,谈谈其公共交通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的思路。
(论述)2003年1.简述城市道路等级分类的主要依据。
2.简述交通渠化的含义及其作用。
3.简述车速累计频率分布的统计方法及其应用。
4.《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篇》中对古代城市道路系统的描述,并简述其路网形式的特点。
5.对于小汽车和大型汽车,在道路设计标准中分别考虑他们哪些方面的特点和要求。
东南大学(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专业)历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东南大学历年交通工程学试题第一章绪论1、简述交通工程学的研究内容,你认为我国交通工程近期应重点研究哪些问题,试据其中一个问题详述其具体研究内容。
第二章交通特性三、(1993年)我国的自行车交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可采用哪些方法解决这些问题?所采用的方法各有何特点?四、(1994年)何谓“交通量“、”年平均日交通量“、”平均日交通量“、”高峰小时交通量“、”第30小时交通量“?试述交通量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分布特性六、(1995年)何谓“地点车速”、“区间车速”、“行驶车速”、“设计车速”、“区间平均车速”、“时间平均车速”?八、(1998年)何为车头时距,其在通行能力研究中有哪些主要作用?交叉口的服务水平一般根据哪些指标进行划分,你认为交叉口的服务水平应根据什么指标进行划分,为什么?十一、(2000年)十三、(2002年)何谓行驶车速和区间车速?各有何用途?主要调查方法有哪些?十五、(2003年)何为时间平均车速和空间平均车速,各有什么用途?两者有何关系?12’十七、(2004年)某双向两车道公路,2003年5月13日星期二测得日交通量为14770辆/日,五月份月变系数为0.98,星期二的日变系数为0.97,设计小时系数为0.125,方向不均匀系数为0.6,单车道通行能力取800辆/小时,则该公路双向需修成__。
a二车道b四车道c六车道d八车道二十、(2005年)高峰小时交通量与高峰小时内某一时段的交通量扩大为高峰小时后的交通量之比称为_______a. 高峰小时系数b. 高峰小时交通量c. 高峰小时流率d. 高峰小时流量比二十一、(2005年)车辆行驶路程与通过该路程所需的总时间(包括停车时间)之比称为_______。
a. 地点车速b. 行驶车速c. 行程车速d. 临界车速二十二、(2005年)某双向道路,两个方向的交通量分别为400辆/小时和600辆/小时,该道路的方向不均匀系数K d应为_______a. 40%b. 60%c. 50%d. 66.7%二十六、(2006年)在一条24km的公路路段起点断面上,于6分钟内测得100辆汽车,车流是均匀连续的,车速v=20km/h、试求流量(q)、平均车头时距(h t)、平均车头间距(h s)、密度(k)以及第一辆车通过该路段所需的时间。
2014年东南大学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1.1.12014年东南大学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一、简答题(12 x 5=60分)1、驾驶员的交通特性包括哪些内容,对道路交通安全有何影响?2、常见的城市道路网布局有哪些类型,各有何特点?在道路交通规划中如何合理分配利用这些特性?3、交通量的时间分布特性都有哪些?掌握这些特征对交通管理有何作用?4、何谓时间平均速度与空间平均速度在交通!一程分析中各有何作用?5、交通量词查包括哪些调查类型,其中分隔查核线交通量词查的目的是什么?6、高速公路基本路段和双车道公路路段在通行能力分析方面有何异同点?7、简要说明大型车对高速公路基本路段通行能力的影响并分析大型车换算系数的物理意义?8、道路文通分配非平衡模型有哪些?简要说明各模型的技术特点。
9、道路交通安全评价包括宏观评价和微观评价,简要说明宏观评价的目的和力法。
10、何谓交通系统管理?举例说明交通系统管理包括哪些技术?11、描述连续流设施的速度-密度关系模型有哪些?各模型的适用条件是什么?12、道路交通标志有哪些主要类型,各标志有何功能?二、计算题(4X15=60分)1、某双车道公路路段上。
A、B两点的距离是2km。
有一辆测试车在上午10:00-10:04。
期间经过该路段,在此期间,从八点驶入的车辆数为48辆,从B点驶出的车辆数为60辆,有6辆车超过了测试车,2辆车被测试车超过。
计算上午10:00和10:04两个时刻该路段上的密度分别为多少?2、在某一道路上有一稳定交通流,其中30%的车辆以60 km/h的稳定速度行驶,有30%的车辆以80 km/h的速度行驶,其余40%的车辆以100km/h的速度行驶。
(1)计算交通流的时间平均速度和区间平均速度。
并简要说明两者之间的关系。
(2)一观测车在其中5km的路段上往返行驶12次,观测结果如下:测试车双向行驶平均速度均为70km/h,由东向西行驶时超越观测车的车辆数为38辆,被观测车超越的有21辆,在观测车由西向东行驶时,迎面相遇303辆车。
交通规划试卷及答案-东大

交通规划(东南大学)判断题1 、交通规划一般包括组织、调查、网络规划、评价和选择、进一步规划共五个方面的内容。
2 、交通系统由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城市其它交通系统、区域公路交通系统、区域其它运输系统组成。
简答题1 、交通规划的目的是什么?2 、道路交通规划的指导思想是什么?3 、为什么交通规划不是一次性的工作?复习思考题1 - 1 列举 10 种以上的影响交通发展变化的因素,分析其与交通规划的关系。
1 -2 现代交通规划的基本思路是什么?与以往交通规划方法有何差异?1 - 3 分析比较小汽车交通与自行车交通的利弊及其对城市交通的影响。
判断题1 、为了全面了解交通源及交通源之间的流,所以在划分交通小区时应该划分的越小越好。
2 、划分交通区的区域除包括规划区域外,还应包括与规划区域有较大交通联系的其它区域,以及有较大过境交通经过规划区域的其它区域。
3 、所谓交通区重心就是指交通区的几何中心。
4 、 OD 调查的抽样方法包括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等距抽样、整群抽样等。
简答题1 、为什么要进行土地利用调查?2 、 OD 调查的步骤、内容有哪些?3 、如何对 OD 调查的质量进行评判?复习思考题2 - 1 试选择我国一中等规模城市进行交通区划分。
2 - 2 试选择我国一大城市进行居民出行 OD 调查设计。
2 -3 试选择我国一省份进行区域机动车出行 OD 调查设计。
判断题1、城市道路网分析评价可从道路网的布局结构、交通质量两方面进行。
2、用单一因素的公路网密度值难以客观评判公路网规模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程度。
为此,可采用"公路网理想规模接近度"指标来评价公路网建设规模的合理性。
3、公路网理想规模接近度通过考察各节点连通状况,从公路网布局方面反映公路网的结构特点。
4、公路网近期治理的方法主要包括工程方法和组织管理方法两类。
简答题1、城市交通近期治理的原则是什么?2、城市交通近期治理的宏观对策与微观对策的内容有什么不同?3、公路网密度是否越大越好?我国与世界各国的公路网密度存在怎样的差距?4、公路网的平均饱和度是怎样计算的?复习思考题3-1 分析评价城市道路网规模的指标主要有哪些,各指标有何特点?3-2 以我国某一城市的市中心区域为对象,进行近期治理规划。
东南大学《交通工程基础》试卷A及答案

东南大学《交通工程基础》试卷A课程名称交通工程基础姓名学号适用专业交通.道路.运输等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时间100分钟一、填充题(20分,每空1分)1.交通工程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从交通运输的角度把视为一个有机的统一体进行研究,具有和的双重特点。
2.典型的公路网布局型式有。
3.路段的瓶颈处的交通状流态常用累计交通量(纵轴)-时间(横轴)曲线图来表示,流入与流出曲线所包络的面积表示,连接流入与流出曲线水平线段表示。
4.在重力模型中,两区之间的出行数随两区之间的行程时间的增加而__ _。
5.由跟车理论知,非自由行驶状态的车队的三个特性是、、_。
6.交通预测中的四阶段预测方法包括、、和。
7.公共汽车从B点出发到E,行走距离4km,共花费了12分钟时间。
中途经过两个交叉口和三个停靠站,经过两个交叉口的停车时间分别是0.5分钟、3分钟,经过三个停靠站的停车时间分别是0.47分钟、0.66分钟、0.41分钟。
由此可以得出,停车时间是,行使时间,行驶速度是,行程速度是。
8.空间平均速度是地点速度的值,时间平均速度是地点速度的值。
二、选择题(10分,每空1分;在填写相应的字母)1.设M/M/1系统的利用系数为ρ,则在系统中有n个顾客的概率为。
A. ρn(1-ρ)B. ρn-(1-ρ)C. ρn+(1-ρ)D. ρn/(1-ρ)2.在交通流的流体力学模型中,车辆停止后开始启动前行时产生的波。
A.向前 B. 向后 C. 1 D. 03.用于出行分布预测的平均系数法的公式为__ __。
A. 未来分布=现状分布+平均增长系数B. 未来分布=现状分布×平均增长系数C. 未来分布=现状分布÷平均增长系数D. 未来分布=现状分布-平均增长系数4.一公路速度-密度关系为V=36ln(180/k),其中V的单位为km/h,k的单位为veh/km,则该公路交通流阻塞密度为。
A. 36 v eh/kmB. 180veh/kmC. 90veh/kmD. 72veh/km5.设车流的流量为Q辆/小时,车头时距h服从负指数分布。
东南大学交通工程学考研试题

一、填空题 (1)、我国道路交通标志按其含义分: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示标志、之路标志 (2)、排队规则指到达的顾客按怎样的次序接受服务,它包括三种形式:损失制、等待制、混合制。
(3)、交通密度的调查方法有出入量法、摄影法两种。
(4)、交通工程学是一门发展中的交叉学科。
其内容包含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成分,且不断丰富。
(5)、交通工程学研究目的是探讨如何使交通运输安全、迅速、舒适、经济 (6)、驾驶员的视野与行车速度有密切关系,随着汽车的行驶速度的提高,注视点前移,视野变窄,周界感减少。
(7)、汽车动力性能注意可以用三方面指标评定:最高车速、加速时间或加速度、最大爬坡能力 (8)、描述交通流特性的三个参数是交通量、车速和交通密度。
(9)1=(10)(11)、构成交通三要素是指人车路(12)()()11<-=P x E x D 13、 交通工程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驾驶员、行人、车辆、道路和交通环境14、 人们把1930年美国成立的交通工程师协会作为交通工程学正式诞生的标志 15、 根据延误发生的原因可以把延误分为固定延误、停车延误、行驶延误、排队延误、引道延误和控制延误。
16、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遇到的阻力有空气阻力、滚动阻力、惯性阻力、坡度阻力。
17、 通行能力按作用性质可以分为三种:基本通行能力、可能通行能力和设计通行能力 18、 交通工程学是研究交通规律及其应用的一门技术科学。
研究目的是探讨如何安全、迅速、舒适、经济地完成交通运输任务;它的研究内容主要是交通规划、交通设施、交通运营管理;它的探索对象是驾驶员、行人、车辆、道路和交通环境。
19、 驾驶疲劳:是指作业者在连续作业一段时间以后,劳动机能的衰退和产生疲劳感的现象。
驾驶人员在连续驾驶车辆后,产生生理、心理机能以及驾驶操作效能下降的现象称为驾驶疲劳。
20、 第30位小时交通量 将一年当中8760个小时的小时交通量,按大小次序排列,从大到小排列序号为第30位的那个小时的交通量,称为第 30位小时交通量。
东南大学交通设计复习题(1)

《交通设计》复习题—(1)
一、填空
1.交通设计的涵义:基于城市及的理念和成果,运用的基本理论和原理,以交通、通畅、、便利、与环境协调为目的,以交通系统的“资源”为约束条件,对现有和未来建设的交通系统及其设施加以优化设计,寻求改善交通的最佳方案。
2.交通设计的目的是、、、、。
3.交通条件调查内容包括:交通流构成(流量、流向、车型)、、交通通行规则与等。
4..新建道路的交通设计为,即。
使得道路在建成后即使发生问题时也可以通过较为方便的方法和措施对其做进一步的改善。
5.平面交叉口的类型主要包括、、、、、。
6.交叉口的设计主要是确定各种交通流的、通行权及其通行规则,使交通流运行安全、,交叉口的时间和空间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7.交叉口进口道车道数应根据进口道通行能力同相匹配的原则增加,进口道在大车比例很小时最小可取宽;出口道车道数应与上游各进口道的最大进口车道数相匹配,并按出口道总宽展宽;出口道每一车道宽不应小于;治理性交叉口,条件受限制时,出口车道数只可比上游进口道的直行车道数少;治理性交叉口出口道每一车道的宽度不应小于3.25m。
二、计算题
1、下表为某一交叉口一进口车道的饱和流率观测记录表,观测到在某一绿灯相位时间内车
辆通过停车线的时刻记录,计算此车道的饱和流率和启动损失时间。
三、综合题
1.划图说明交叉口空间设计的范围与组成
2.简述交叉口交通设计的内容;交叉口进口车道数的确定要考虑供给与需求的平衡,其中供给和需求分别指什么?
3.简述平交路口自行车放行方法,以正交的十字形交叉口为例,画图说明时空分离法中左转自行车交通设计的优缺点及其设计要点。
4.画图说明交叉口左转车道设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