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_文言文翻译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语文_文言文翻译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语文导学案【课前预习案】温馨提示: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考点阐释】文言文翻译在文言文学习中是一项综合知识的整合,要考虑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综合知识。

高考分值一般为10分。

所以,对于学生学习来说,做好文言文翻译是学会文言文的基础,也是学习文言文的一个好的方法。

【试题先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张廷尉释之者,堵阳人也,字季。

以訾为骑郎,事孝文帝,十岁不得调,无所知名。

释之从行,登虎圈。

上问上林尉诸禽兽簿,十余问,尉左右视,尽不能对。

虎圈啬夫从旁代尉对上所问禽兽簿甚悉,欲以观其能,口对响应无应穷者。

文帝曰:“吏不当若是邪?尉无赖!”乃诏释之拜啬夫为上林令。

释之久之前曰:“今陛下以啬夫口辩而超迁之,臣恐天下随风靡靡,争为口辩而无其实。

且下之化上疾于景响,举错不可不审也。

”文帝曰:“善。

”乃止,不拜啬夫。

顷之,太子与梁王共车入朝,不下司马门,于是释之追止太子、梁王,无得入殿门。

遂劾不下公门不敬,奏之。

薄太后闻之,文帝免冠谢曰:“教儿子不谨。

”薄太后乃使使承诏赦太子、梁王,然后得入。

文帝由是奇释之,拜为中大夫。

顷之,上行出中渭桥,有一人从桥下走出,乘舆马惊。

于是使骑捕,属之廷尉。

释之治问。

曰:“县人来,闻跸,匿桥下。

久之,以为行已过,即出,见乘舆车骑,即走耳。

”廷尉奏当,一人犯跸,当罚金。

文帝怒曰:“此人亲惊吾马,吾马赖柔和,令他马,固不败伤我乎?而廷尉乃当罚金!”释之曰:“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

今法如此,而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

且方其时,上使立诛之则已。

今既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一倾而天下用法皆为轻重,民安所措其手足?唯陛下察之。

”良久,上曰:“廷尉当是也。

”太史公曰:张季之言长者,守法不阿意。

(节选自《史记》)注释:跸,帝王出行时开路清道,禁止他人通行。

1、今法如此,而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

(5分)2、民安所措其手足?(5分)二、文言文翻译的原则从高考的特点与考查目的出发,文言文翻译要严格遵循的两个原则:一是忠于原文,力求做到信、达、雅;二是字字落实,以直译为主,以意译为辅。

高三文言文翻译复习教学设计

高三文言文翻译复习教学设计

高三文言文翻译复习教学设计溧阳市南渡高级中学刘毅【教学目标】:1、温故知新,明确高考的文言文翻译要求。

2、突出重点,提升高考文言文翻译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抓关键词句(关键词语、文言句式),明确得分点.【教学过程】:1。

高考的文言文阅读是源于课本而又高于课本的,作为高考的第一轮复习,要遵循由“已知”推出“未知"的认知规律,由课内拓展到课外,以课内文段阅读为材料进行复习,通过“积累——迁移—-巩固”的复习原则,逐一落实考点内容。

2。

为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动学生积极参与,在教学中,让学生变换角色,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模式,完成教学内容,提高课堂复习效率。

【教学步骤】:一、导入文言文是我国古代经典文化的结晶,所谓“文”是美好,“言”是写,表达的意思,既是经典,那在我们高考中比例不可小觑,尤其是文言翻译,更是体现我们文言文乃至语文功底的题型.今天,就让我们对高考文言翻译一探究竟。

二、依托课本,寻找本源1、必修课本句子的翻译。

例1:夫晋,何厌之有?2分例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3分例3: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4分△找六个学生上黑板翻译,找学生评价,为其打分。

问:你依据什么来判断他翻译的好坏?2、依据必修课本句子,融汇直译和意译的原则并讨论翻译标准,解释“字字落实"和“文从句顺”。

三、依托真题,探寻规律1、陈列17高考翻译题,让学生做,并阅读文本,探究句中关键点.2017年(江苏卷)《汪容甫先生行状》(1)予之先容甫,以爵也;若以学,则予于容甫当北面矣。

译文:(1)我超过容甫,是凭借官位;如果论学问,那么我应以容甫为老师。

(得分点:“先"“以”“北面"各1分,句意1分)(2)其于知友故旧殁后衰落,相存问过于生前,盖其性之笃厚然也。

译文:(2)他对那些老友旧交去世后家道衰落的,关心慰问超过生前,因为他的本性就是这样忠实厚道啊!(得分点:“殁”“存”“笃厚”各1分,句意1分)2、结合评分标准,探究评分标准的制定范围明确1: 评分细则的拟订往往会体现在句子的几个关键得分点处.①句中的关键词语(包括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偏义复词、多义实词、常见虚词)②特殊句式的翻译(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判断句,固定句式)明确2:文言文翻译步骤———-—抓关键词句,洞悉得分点做翻译题的时候,应该有踩点得分的意识,要洞悉命题者关键想考查你哪些地方。

文言文翻译教学设计

文言文翻译教学设计

文言文翻译教学设计一、引言文言文翻译是学习古代汉语不可或缺的一门重要技能,它有助于理解古代文献、强化文化素养,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中文语言能力。

本文将针对文言文翻译教学进行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提高文言文翻译能力。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教学设计,学生应能够:1. 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词汇和语法知识;2. 理解古代文献的含义和背景;3. 进行准确有效的文言文翻译;4. 培养对文言文的兴趣和阅读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文言文翻译教学的内容包括: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句子结构、词汇以及文本的背景知识等。

2. 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以下是本教学设计的几种教学方法:(1)教师讲解:通过讲解文言文的基本词汇、句子结构和语法规则,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文言文基础。

(2)案例分析:选取一些著名的古代文献,通过分析这些文献的结构和用词,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3)语境理解:将文言文置于具体的文化和历史背景中,通过了解当时社会环境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含义。

(4)练习与实践:提供一些短文或句子,让学生进行文言文翻译的练习,加强他们的运用能力和翻译准确性。

四、教学步骤1. 导入可以通过引用一些有趣的古代典故或诗词,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翻译的兴趣,引入教学主题。

2. 讲解在讲解阶段,教师可以:(1)介绍文言文的特点和地位,让学生了解其重要性;(2)讲解基本的文言文词汇和句子结构,帮助学生建立基本的语言基础;(3)解读一些经典文言文作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其中的意义和背景。

3. 案例分析选择一些著名的文言文作品或者文言文诗词,进行案例分析,包括解读文本中的句子和词语,分析其结构和用词特点,让学生体会到文言文的美妙之处。

4. 语境理解选取一些具体的古代文献或文言文诗词,引导学生了解当时社会背景、文化内涵和作者的意图,通过外延来理解文言文的内涵,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5. 练习与实践提供一些文言文句子或短文,让学生进行翻译练习。

文言文翻译教学设计公开课

文言文翻译教学设计公开课

高考文言文翻译教学设计公开课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感知文言文句子翻译的考点、得分点和评分标准。

2、了解文言文翻译应该遵循的原则和标准。

3、掌握高考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和翻译步骤。

(二)过程与方法学生翻译并小组讨论总结,老师适当点拨,从而让学生从中找出规律性的方法技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一些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体会文言文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二、教学重点1.抓关键词句(关键词语、特殊句式),洞悉得分点。

2.借助积累(课内文言知识、成语、语法结构、语境等),巧解难词难句。

以翻译为切入口,让学生在练习中掌握方法技巧。

三、教学难点在具体的语境中,多种翻译方法的综合使用。

四、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自主学习法、练习法五、课时安排一课时六、教学过程七、板书设计: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之翻译一种意识:得分点意识两个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三字标准:“信”“达”“雅”四个步骤:审、译、连、誊五种方法:留、换、删、补、调二、高中文言文阅读2.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①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

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

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

”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

”“女安,则为之。

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

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

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论语·阳货》)②子路丧姊,期而不除,孔子非之。

子路曰:“由不幸寡兄弟,不忍除之。

”故曰:观过知仁。

(《汉书卷九十七·外戚传上》)③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

观过,斯知仁矣。

”《论语·里仁》(1)孔子为什么三次提到“女安”?(2)宰我认为守丧一年即可,孔子觉得“予之不仁也”子路“期而不除”孔子亦“非之”结合材料,简述孔子这样评价的原因。

文言文教案二:古文阅读与翻译

文言文教案二:古文阅读与翻译

古文阅读与翻译是学习汉语言和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

古文既有文字之美,亦有思想之深。

但是,由于其古老的语言形式,诸如文言文中的语法和词汇等,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极大的困难。

如何有效地教授古文阅读和翻译,成为语文教师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我们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成为具有独立阅读和解读能力的人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古代人所表达的思想。

古文中的思想和现代社会的思想有所不同,有时需要我们穿越时空,进入到古代思想的世界去理解其中的意思。

在课堂上,我们可以通过举例、解析、评析等方式,逐步启发学生,帮助学生喜欢上古文,并且领悟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此外,我们需要注重古文中的语法规律。

文言文的语法规律与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律相差甚远,词语的用法也有很大的不同。

因此,学生需要逐步掌握古文的基本语法规律,在语法上有所突破后,才能更好地理解古文中所表达的思想。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古典文学作品的选取。

古文阅读需要遵循从易到难的原则,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和文化素养,选择一些简单易懂的古典文学作品,如《小窗幽记》、《仪礼》、《庄子》等,让学生逐渐接触到古文语言形式和思想内涵,增强其对古文阅读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为了提高学生的古文翻译能力,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

学生需要逐步掌握古文汉译的基本技能,如认识古文中的基本词汇、语法规律、常用短语等,这些都是翻译古文的重要基础。

选取一些经典的古文翻译练习,让学生逐步练习古文汉译的技巧。

通过精讲、精训、精练的方式,进一步锻炼学生的古文翻译能力,为他们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需要注意一些常见的误区。

不要过分强调记忆,忽视思维能力的锻炼。

不要过分注重翻译本身,而忽略了文本的文学质量和文化内涵。

不要只看表象,而忽略了句中蕴含的深层次意义,否则会造成学习效果的大打折扣。

古文阅读与翻译是学习汉语言和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启发学生、提高语法规律掌握水平、选取适当的文学作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及避免一些常见的误区。

高三文言文翻译复习教学设计教案

高三文言文翻译复习教学设计教案

高三文言文翻译复习教学设计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和方法。

2、运用方法准确翻译课外文言文语段。

二、过程与方法课内例题与高考题相结合,掌握六种翻译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文言文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教学重难点】重点:文言文翻译做到“信”“达”“雅”。

难点:要求学生按照“对”“留”“换”“调”“补”“删”的方法科学翻译文言文。

【教学过程】一、导入华夏文明,源远流长;中华典籍,更是浩如烟海。

传承优秀的文化典籍,需要我们拥有扎实的文言文基础,所以,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文言文的翻译。

课件展示教学目标:1、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和方法;2、运用方法准确翻译课外文言文语段。

二、文言文翻译的原则1.“信”:真实、准确。

译文不歪曲、不遗漏、不增译。

例: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译:六国灭亡,不是武器不锋利,战术不好,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2. “达”:就是译文通顺流畅,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和习惯,无语病。

例:以勇气闻于诸侯。

凭借勇气闻名在诸侯国。

译:凭着勇气在诸侯中间闻名。

3. “雅”:就是译文语句规范、得体、生动、优美。

例:曹公,豺虎也。

曹操是豺狼猛虎。

译:曹操是像豺狼猛虎一样(凶狠残暴)的人。

明确:“信”、“达”是文言文翻译的基础要求,“雅”是较高的要求。

三、文言文翻译的方法(留、删、换、调、补、变)例1: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译文:永和九年,是癸丑年。

阴历三月初,(名士们)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聚会。

“留”:人名(名、字、号等)、地名、官职名、年号、国号等专门称谓;度量衡单位、数量词、器物名称;古今意义相同的词。

课堂训练: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

(2018年全国一卷《鲁芝传》)参考译文:诸葛诞凭借寿春反叛,魏帝出征,鲁芝率领荆州文武官兵作为先锋。

例2:夫晋,何厌之有?译文: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删”:删除没有实在意义也无须译出的文言词语。

文言文翻译复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了解文言文翻译的要求

文言文翻译复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了解文言文翻译的要求

文言文翻译复习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文言文翻译的要求,掌握六字翻译法——留、删、换、调、补、贯。

2、运用方法翻译文言文语句。

3、让学生逐步体验竞争,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热情二、教学重点: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并能在具体语境中灵活运用。

三、教学难点:学生体验竞争,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热情四、教学过程:(一)、导入(课前与学生交流,活跃气氛)同学们,大家知道,文言文是我国文学艺术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那里有岳阳楼的壮美,有小石潭的幽静,有桃花源的迷人,有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更有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理想,更有愚公“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的执着几乎每一课都会给我们带来无穷的享受,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进文言文,为中考做准备让我们一起来探讨文言文翻译的要求和方法。

(二)、我是千里马!(方法指津)1、男生朗读《东施效颦》原文,然后女生朗读译文。

提醒注意红色的字。

原文: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

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

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庄子·天运》译文:西边一位姓施的美女得了心病皱着眉头走在街上,同村的丑女看见西施皱眉很美,回家也捧着心皱眉。

村里的富人看见她,就紧紧地关上门不出来;贫穷的人见到了她,就带着妻子离开她跑。

她知道皱眉头的美丽,却不懂皱眉头为什么美丽。

2、小组讨论《东施效颦》红色字体部分的错误,指出原因,寻找解决方法并交流。

教师适当引导,通过例子归纳具体方法。

(直译:留删换调补)3.出示例句:“庶竭驽钝,攘除奸凶。

”让学生用刚才的五种方法字字落实进行翻译。

学生译出后发现不对,教师引导其找出第六种方法“贯”(意译:贯)4.引导学生归纳文言文翻译的要求:字字落实,文从句顺。

(三)、中考练兵1.出示四个句子,让学生根据所学六字翻译法进行翻译。

出示:1.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高中语文_文言文翻译习题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语文_文言文翻译习题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文言文翻译习题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训练文言句子翻译的能力,总结文言文翻译的一般原则、技巧。

2、根据总结的技巧,借助旧知,巧解难词难句。

教学重点:重点是总结翻译的技巧。

学生的翻译常常是随心所欲的,不经过认真的思考就写出答案,往往既不合情也不合理,让人啼笑皆非。

所以,重点是总结一些方法。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是翻译的准确性。

能够运用旧知,举一反三,准确的解决新文段中的难词难句。

教学方法:练习法、讨论法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板书:概括归纳法图形示意法学情分析:高考中翻译的分值是10分,而整个古诗文的阅读赋分是32分。

想要得分,必须能够准确理解诗文的意思。

我们的学生往往是在一知半解的情况下就插手做题,能够得分,但是不能得满分,这里丢一点,那里丢一点,就变成了中下游的水平。

古诗文的阅读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所以从高一我们就要下功夫,教给方法,辅以练习,狠抓规范。

王安石说:“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教学过程:一、导入幽默小故事活见鬼有赴饮夜归者,值大雨,持盖自蔽。

见一人立檐下,即投伞下同行。

久之,不语,以为鬼也;以足撩之,偶不相值,愈益恐,因奋力挤之桥下而趋。

值炊糕者晨起,亟奔入其门,告以遇鬼。

俄顷,复见一人,遍体沾湿,踉跄而至,号呼有鬼,亦投其家。

二人相顾愕然,不觉大笑。

————《明清小笑话》2017考试说明中对文言文翻译的表述为: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赋分是10分。

这个考点出错较多,所以在平时的学习中要严格要求,认真完成。

今天这节课我们针对翻译中的一些问题,总结一下规律,增强采分点意识。

二、师生共同分析练习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1、没有紧扣句子,逐字逐句翻译。

2、没有准确翻译固定词组。

3、没有补充出句子成分和关联词。

4、没有删除发语词和语气助词5、没有调换句式的顺序。

6、没有结合具体语境,不合情理。

三、规律总结——三字真言。

扣字词,直译先。

单变双,巧扩展。

名和号,各有专。

见固定,即替换。

增省略,补关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翻译教学设计
五华县五华中学许菊嫦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文言文句子翻译考点的考纲考情。

2.把握文言文翻译应该遵循的原则、要求,牢记步骤,熟练掌握翻译方法。

3.培养并提高学生文言阅读理解能力,领略传统文化之美,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二、教学重点:
1.熟练掌握文言翻译方法,有效提高考场应试能力。

2.提升学生语文阅读能力与核心素养。

三、教学难点:
1.灵活运用多种方法进行翻译达成目标。

2.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与核心素养的提升。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训练法等
五、教学课时: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课外文言名句的积累与识记,翻译句子并阅读积累。

1.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论语》
【译文】孔子说:“贫穷却没有怨言很难做到,富有却不骄傲容易做到。


2.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
【译文】孔子说:“在上者自己行为要得端正,不用命令在下者也能照着做,如果他自身不端正,纵然三令五申,在下者也不会服从。


(二)导入新课
文言文翻译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它是高考文言文考查中的一种综合性的考查方式。

不管是广东卷的6分,还是全国卷的10分,再可能是2021年的新高考的5分,文言文翻译都是同学们拿分的瓶颈。

许多同学解答这一类题型时往往不得要领,丢分现象比较严重。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落实文言翻译这个考点,共同探讨一下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要求和方法技巧。

(白板展示课题,板书课题)
(二)白板展示教学目标
(三)真题试练
(2020年全国卷1卷)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饘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

(2)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

【译文】
(1)又减价出售常平米,制成许多稠粥和药剂、派人带着医生分街道治病,救活的人很多。

(2)他的文章博大深沉光辉灿烂,称雄百代,自从有文章以来,也属少有。

(四)考点阐释
理解并翻译文言文中句子,是对文言实词、文言虚词、特殊句式、词类活用等的综合考查。

它要求考生根据已掌握的文言文知识,结合具体语境,用现代汉语准确表述指定的文言句子。

(五)文言翻译原则:直译为主,字字落实;意译为辅,文从句顺。

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逐字逐句落实到译文中去,尽量译出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尽可能保持一致。

所谓“意译”,就是根据原文表达的基本意思来进行翻译,不拘泥于字字句句的落实,甚至可以采用与原文差别较大的表达方式。

多年来,高考翻译题均要求考生采用直译的方式,只有在确实难以直译或直译以后表达不了原文意蕴的时候,才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

(六)文言翻译要求:信、达、雅。

“信”,就是译文要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遗漏、不增译。

“达”,就是译文明白顺畅,符合现代汉语表达要求和习惯,无语病。

“雅”,就是译文语句规范、得体、生动、优美。

(七)文言翻译步骤:审、切、译、联、誊。

1.审:审清采分点(关键词、活用、句式)
2.切:以词为单位,用“/”切分句子。

3.译:按现代汉语语法习惯将切开的词逐一对应直译出来。

4.联:将逐一对应直译出来的词义连缀成句。

5.誊:逐一查对草稿纸上的译句后字迹清晰地誊写到答案卷上,不写繁体字、简化字、错别字。

(八)文言翻译8字法:对、留、换、调、删、补、猜、变。

1、对(对译法)——逐字落实,单音转双
“对”,就是对译法,严格按照原文逐字逐句地把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文,要尽可能地把原文的单音词,对应地翻译成以这个词为语素的现代汉语的双音词。

①例子探究: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
译文:我认为平民的交往尚且不互相欺骗,何况是大国之间的交往呢?
②试练练: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译文:有一天,祖母来看望我,说:“我的孩子,很久没有看见你的身影了。

为什么整天默默呆在这里,太像个女孩子了呢?”
③提示:多义词要根据文意选用恰当的义项翻译。

例“过”,翻译为“看望”。

2、留(保留法)——有名词,有所保留。

“留”,就是保留法,保留原文某些不必翻译的词语,即保留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专有名词,如国号、年号、帝号、官名、地名、人名、朝代名、器物名、书名、度量衡单位等。

①例子探究:庆历四年春,藤子京谪守巴陵郡。

译文:庆历四年的春天,藤子京被贬官到巴陵郡做太守。

②试练练: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

译文:越王勾践在会稽山上驻守。

3、换(替换法)——通假异义,古今替换。

“换”,就是替换法,用现代汉语相应的词句去替换原文的词句。

运用替换法,可以是用现代汉语的词语去替换那些不宜用对译法翻译的文言词语。

①例子探究: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译文:假如放弃郑国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的主人,秦国使者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您也没有坏处。

②试练练: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译文:(我)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的变故啊。

③温馨提示:运用替换法翻译时,要注意古今词义、感情色彩等的变化。

例“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现代文时贬义词,句中是中性词,译为“地位低微、见识浅陋”。

4、调(调整法)——倒装成分,顺序从今。

“调”,就是调整法,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调整文言倒装句的语序,如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结构后置句、互文见义句等。

①例子探究: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译文:蚯蚓(虽然)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但是能够)向上吃到黄土,向下喝到黄泉,(是由于)用心专一的缘故。

②试练练: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

译文:东家的狗对着西边叫,客人穿过厨房去吃饭,鸡在厅中栖宿。

5、删(删除法)——衬字虚词,有所删减。

“删”,就是删除法,这就是翻译文言文在不影响原文意思的前提下,可以删除原文中的某些词语;例如发语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结构倒装的标志、句中停顿的词、个别连词及偏义复词中的陪衬。

①例子探究: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译文:从师的风尚没有流传很久了。

②试练练:独兹石之颓乎卧于湖侧,不知其几百年也,而今出之,不亦悲哉!
译文:唯独这些倒塌的石头在湖边躺着,不知它们(经历)几百年了,现在出现,不也是让人悲伤嘛!
6、补(增补法)——省略成分,补充完整。

“补”,就是增补法,增补原文省略句中被省略,而现代汉语中又不能省略的部分,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

①例子探究:(村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渔人)所从来。

(渔人)具答之。

(村人)便要(渔人)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②试练练: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


译文:(孟子)问:“一个人欣赏音乐快乐,和别人一起欣赏音乐也快乐,哪一种更快乐呢?”(齐宣王)回答说:“(一个人欣赏音乐的快乐)比不上跟别人(一起欣赏音乐的快乐)。


7、猜——费解词语,语境猜测。

遇到不能翻译的词,可先空出,先翻译其前后内容,然后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对不能翻译的词作出合理的猜测。

例:昔者弥子瑕见爱于卫君。

卫国之法,窃驾君车者罪至刖。

既而弥子之母病,人闻,往夜告之。

弥子矫驾君车而出。

君闻之而贤之曰:“孝哉,为母之故而犯刖罪!”
译文:有人听说了这件事,连夜告诉了弥子。

弥子假传旨意驾驶国君的车子出了王宫。

(九)翻译方法总结:
(1)对——逐字落实,单音转双
(2)换——通假异义,古今替换
(3)留——专有名词,有所保留
(4)删——衬字虚词,有所删减
(5)补——省略成分,补充完整
(6)调——倒装成分,顺序从今
(十)高考真题训练
(2020年全国卷2卷)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并言京欺君僣上、蠹国害民数事。

上悚然纳之。

(2)药师跋扈,府事皆专行,安中不能制,第曲意奉之,故药师愈骄。

译文:
(1)同时上奏蔡京欺君犯上,祸国殃民等事。

皇上惊恐,采纳了进言。

(关键词:僭上:越分冒用尊者的仪制或宫室、器物等。

蠹:蛀蚀,危害。

悚然:害怕的样子。


(2)药师蛮横暴戾,对府中事务独断独行。

王安中无力控制,只是违心顺从他,所以药师更加骄横。

(关键词:跋扈:专横暴戾。

第,只管。

曲意:委曲己意而奉承别人。


(十一)作业:完成蓝本P311专项对点练2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