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磁同步电机矢量

合集下载

永磁同步电机的矢量控制系统

永磁同步电机的矢量控制系统

永磁同步电机的矢量控制系统一、本文概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工业的快速发展,电机作为核心动力设备,在各种机械设备和工业自动化系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其中,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简称PMSM)因其高效率、高功率密度和优良的控制性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风力发电、机床设备等领域。

为了实现永磁同步电机的精确控制,提高其运行效率和稳定性,矢量控制(Vector Control)技术被引入到永磁同步电机的控制系统中。

本文将对永磁同步电机的矢量控制系统进行深入探讨。

文章将简要介绍永磁同步电机的基本结构和运行原理,为后续的矢量控制理论奠定基础。

接着,文章将重点阐述矢量控制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包括坐标变换、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等关键技术。

文章还将分析矢量控制系统中的传感器选择、参数辨识以及控制策略优化等问题,以提高系统的控制精度和鲁棒性。

通过本文的研究,读者可以对永磁同步电机的矢量控制系统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为实际应用中提高永磁同步电机的控制性能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本文还将探讨未来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和挑战,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工程师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二、永磁同步电机的基本原理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PMSM)是一种高效、高性能的电机类型,其工作原理基于电磁感应和磁场相互作用。

PMSM的核心组成部分包括定子、转子和永磁体。

定子通常由三相绕组构成,负责产生旋转磁场;转子则装有永磁体,这些永磁体在定子产生的旋转磁场作用下,产生转矩从而驱动电机旋转。

PMSM的工作原理可以简要概括为:当定子三相绕组通入三相交流电时,会在定子内部形成旋转磁场。

由于转子上的永磁体具有固定的磁极,它们在旋转磁场的作用下会受到力矩的作用,从而使转子跟随定子磁场的旋转而旋转。

通过控制定子电流的相位和幅值,可以精确控制旋转磁场的转速和转向,从而实现对PMSM的精确控制。

详解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

详解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

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
由于永磁同步电机(PMSM)在诸多方面的优势,在控制领域引起了极大的兴趣。

矢量控制的基本思想[4-5]是在普通的三相交流电动机上设法模拟直流电动机转矩控制的规律。

按磁场定向坐标,将电流矢量分解成产生磁通的励磁电流分量和产生转矩的转矩电流分量,并使两分量互相垂直,彼此独立,然后分别进行调节。

这样交流电动机的转矩控制。

从原理和特性上就和直流电动机相似了。

矢量控制的目的是为了改善转矩控制性能.而最终仍然是对定子电流的控制。

由于在定子侧的各物理量,如电压、电流、电动势、磁动势都是交流量,其空间矢量在空间以同步转速旋转,调节和控制都不容易。

因此需要借助于坐标变换,使各物理量从静止坐标系转换到同步旋转坐标系,这时各空间矢量就都变成了直流量。

电流矢量分解成产生磁通的励磁电流分量i d和产生转矩的转矩电流分量i q,如图2所示,这样转矩和被控量定子电流之间的关系就一目了然。

图2.转矩和被控量定子电流之间的关系
永磁同步电机的矢量控制系统由四部分组成:1.位置、速度检测模块;2.速度环,电流环PI控制器;3.坐标变换模块;4.SVPWM模块和逆变模块。

控制过程为:速度给定信号指令与检测到的转子速度相比较,经速度控制器的调节,输出I指令信号(电流控制器得给定信号)。

同时,经过坐标变换后,定子反馈的三相电流变为i d,i q,通过电流控制器使:i d=0,i q与给定的i∗q相比较后,经过电流调节器的输出为d,q轴的电压,经Park逆变换后为α、β电压。

通过SVPWM模块输出六路PWM驱动IGBT.产生可变频率和幅值的三相正弦电流输入电机定子。

永磁同步电机控制原理

永磁同步电机控制原理

iq PI
uq
r
id
id PI
ud
iq id
u
d,q
α,β u
d,q
i
i
α,β
SV PWM
驱动模块
逆变器
α,β
ia
ib
a,b,c
d / dt
控制模块
高压直流电输入输出 电机控制器外部低压输入信号 电机控制器内部输入信号 数学计算输出信号 控制程序输出信号 IGBT信号
电机控制器
PMSM
旋转变压器
永磁同步电机控制原理
控制方式
永磁同步电机 (PMSM)
矢量控制 控制方式
直接转矩控制
矢量控制(磁场定向控制)
矢量控制实现的基本原理是测量和控制电机定子电流矢量
根据磁场定向原理分别对电机的励磁电流和转矩电流进行 控制,从而达到控制电机转速和转矩的目的
对电流的空间矢量 进行坐标变换,并 进行控制,所以叫 矢量控制
数据 观测
上位机
RS232
LED 显示
外部 存储器 仿真器
DAC
键盘控制
I/O
PDPINT
SCI
CPU
PWM
产生
SPI
存储器
模块
EMIF
ADC PLL
JTAG
WD/RTI
DSP
QEP
U DC C
故障检 测电路


三相


逆变


电路


IPM
电流 检测
位置 检测
PMSM
IPM内部集成: 6个IGBT 驱动电路 保护电路
驱动电机总成
软件流程图

永磁同步电机电压矢量角度范围

永磁同步电机电压矢量角度范围

永磁同步电机电压矢量角度范围
永磁同步电机的电压矢量角度范围通常是指其控制器中的电压矢量控制模式下,电机转子位置与电压矢量的夹角范围。

具体来说,这个范围取决于电机的设计和控制系统的参数设置。

一般来说,永磁同步电机的电压矢量角度范围在-90度到+90度之间。

当电压矢量的角度为0度时,电机产生最大转矩。

当角度在正负90度时,电机不产生转矩。

在实际控制中,电机的矢量控制电路会通过反馈控制保持电压矢量与电机转子位置的夹角在合适的范围内。

这种控制方式能够使电机稳定运行并产生所需的转矩,同时保证电机不会失速或产生过多的电磁噪音。

总之,永磁同步电机的电压矢量角度范围是一个关键的参数,它直接影响电机的性能表现和控制系统的设计。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电机的具体特点和工作条件进行合理的设计和控制。

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

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

⁡ ⁡2.电压空间矢量PWM 的基本原理交流电动机输入三相正弦电流的最终目的是在电动机空间形成圆形旋转磁场,从而产生恒定的电磁转矩,将逆变器与电动机视为一个整体,以圆形磁场为目标来控制逆变器工作,这种控制方法称作“磁链跟踪控制”,磁链轨迹的控制是通过交替使用不同的电压空间矢量实现的。

与直接的SPWM 技术相比,SVPWM 算法的优点主要有:1、SVPWM 优化谐波程度高,消除谐波效果好,可以提高电压利用率。

2、SVPWM 算法提高了电机的动态响应速度,同时减小了电机的转矩脉动。

3、SVPWM 比较适合于数字化控制系统。

如图1所示,A 、B 、C 分别表示在空间静止的电动机定子三相绕组的轴线,他们在空间上互差2π⁄3,三相定子相电压u a 、u b 、u c 分别加在三相绕组上,可以定义三个定子电压空间矢量U A (t)、U B (t)、U C (t),他们在时间上互差2π⁄3,并且在各自轴线上按正弦规律变化。

U A (t )=U m cos (ωt )U B (t )=U m cos(ωt−2π/3)U C (t )=U m cos(ωt +2π/3)A(e j 0)图2.1 电压空间矢量可以得到三相电压合成矢量为:U s =U A (t )+U B (t )e i2π/3+U C (t )e −i2π/3=32U m e ωt+π/2 从上式中可以看出,电压空间矢量U s 是以角速度ω逆时针旋转的一个电压矢量,其幅值为相电压幅值的1.5倍。

又当电动机转速较高时,由定子电阻所引起的压降可以忽略不计,则定子合成电压与合成磁链空间矢量之间的关系可以写为:u s =dψsdt当电动机有三相平衡正弦电压供电时,电动机定子磁链幅值恒定,其空间矢量以恒速旋转,磁链矢量顶端的运动轨迹为圆形。

将ψs =ψs e iωt+iφ代入上式可以得到u s =ωψs e i(ωt+φ+π/2)由上式知u s 的方向与磁链矢量ψs 正交,当磁链矢量在空间旋转一周时,电压矢量也连续的按磁链圆的切线方向运动2π弧度,因此电机旋转磁场轨迹问题可以转化为电压空间矢量的运动轨迹问题。

永磁同步电机的矢量控制原理

永磁同步电机的矢量控制原理

永磁同步电机的矢量控制原理
交流永磁同步电机采用的是正弦波供电方式,它可以消除方波电流突变带来的转矩脉动,其运行稳,动,静态特性好,但控制也比无刷直流电机复杂,需要采用矢量控制技术。

正弦波和方波的区别在于正弦波电流的瞬时值随相位变化。

交流永磁同步电动机的理
想状态是使定子绕组的电流在转子磁场强度最大的位置达到最大,从而使电动机在相同的
输入电流下获得最大的输出转矩。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同时控制定子电流的幅值和相位。

振幅和相位构成电流矢量,因此这种控制称为“矢量控制”。

为了对交流电机实施矢量控制,首先需要建立电机的数学模型。

根据矢量控制的理论,交流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可以按照以下步骤建立。

① 将三相定子电流合成为统一的合成电流。

②将定子合成电流分解为两相正交流电,完成电流的3-2变换。

③ 将定子坐标系中的两相正交流电转换为定子坐标系。

④ 转子坐标系下的定子电流
平衡方程。

⑤根据转子磁场与定子电流的正交分量建立电机的运行方程。

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与矢量控制原理

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与矢量控制原理

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及矢量控制原理WAA磁同步电机的转F上水盛体的安装方式的不同,则电机的制造丄适用场所、运行•性能、控制方法也郁有所五同。

根据氷磁体在转子上的位貰不同,永磁同步电机可分为小叫(i)表骷式永磁同应电机t Surface-mounted PMSM.简称SPMSM A. SPM)* Jt转f结构如下图所示。

SPM电机转子上的永磁体位于转子铁芯的表面,通常呈瓦片形, 为电机提供径向磁通。

另外,因外包钢膜上的感生涡流损耗,遣成较大的铁损,而且气隙较大•导致其效率较低。

但磁阻转矩较小.若对其进行合理的控制可获得较好的低速运转特性。

(ii)内埋式永磁同步电机(Interior PMSM,简称1PMSM或IPM),此类电机转子上的永磁体位于转了内部,通常呈条状。

由丁此种转子具仃不对称的磴路給构,所以它比SPMSM 分磁阳转矩,从而大大提离了电机的功率密度F实现屈磁控制。

同时,由于永磁休在转子铁芯内部,所以这类电机有更加坚固的转子結构,适合运转于高速场IPM 的定子电感随转『鎚极位西非线性变化.所以1PM的捽制性能随;匸子电流换柑相移影响口SPM与IPM的转于结构如图2.1所示。

本文上嘤研究SPMSM的数学模型及其矢豐控制方法。

水磁体铁芯<a> SPM转子结构<b) IPM转予结构图2.【永毬同歩电机转子蒂构2.2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木节苜先建立PMSM的数学模型,这也是后续研究PMSM矢丘控制算法的屣础"接卜來分别对三相静止坐标系、两和邯止坐标系和两相旋转堰标系F的PMSM 的数学模型进行描述。

严格的说,永磁同步电机是一个存在非线性磁化特性和饱和效应的电磁装留,它的 动态方程式一个高阶微分方程,很难对它进行粘确求解,所以必须对它进行一定程度的 简化,将它化成一个二阶微分方程组。

为了突出主婆何题,先忽略次要因素,作如下假 设叫(1) 忽略谐波效应,设定子三相绕组完全对称且在空间中互差120°电角度,所 产生理想正弦磁动势;(2) 忽略永磁体的非线件饱和因素,认为各相绕纽的阴值、电感都是恒定的,FI Ro = R 、= R< = &丄(! = — = Lc ;(3) 不计电机的磁滞损耗和涡流损耗等: (4) 不考电频率和温度变化对电机参数的场响: (5) 转子上没有阻尼绕组,永磁体没有阻尼作用。

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总结

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总结

目录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2永磁同步电动机矢量控制原理...............................................................3(SVPWM )电压空间矢量PWM 控制原理.......................................................4SVPWM 控制算法. (5)1、计算扇区N :............................................................................................82、计算作用时间1T 、2T ,并用X 、Y 、Z 表示:.....................................93、计算占空比:..........................................................................................104、求出切换点1cm T 、2cm T 、3cm T 。

.. (11)MATLAB 仿真实现SVPWM (12)1、判断扇区:..............................................................................................122、求出X 、Y 、Z :.....................................................................................123、求出1T 、2T .............................................................................................134、求出切换点1cm T 、2cm T 、3cm T ...............................................................135、输出PWM 波形:. (14)永磁同步电动机矢量控制仿真.............................................................15PI 调节:.. (15)1、电流环:..................................................................................................162、转速环:.. (17)基于TMS320F2812程序实现: (18)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总结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永磁同步电机最常用的方法就是q d-轴数学模型,为了建立正弦波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首先假设:忽略电动机铁芯的永磁饱和;不计电动机的涡流和磁滞损耗;电动机的电流为对称的三相正弦电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s
b
M
ba
Lbb
M bc
ib
f
cos(
2
/
3)
c M ca M cb Lcc ic cos( 2 / 3)
2020/3/31
8
工作原理及其控制方法
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三相静止坐标系到两相静止坐标系的变换 矩阵(即Clark变换)
C3s / 2s
1
2
0
3
1 2 3
1
(1)三相静止坐标系(abc坐标系),a轴、b 轴、c轴所在的位置是定子三相绕组轴心所在的 位置,相位在空间上互差120°电角度;
(2)两相静止坐标系(αβ坐标系),其中,α 轴重合于a轴,β轴逆时针旋转超前于α轴90°电 角度;
(3)两相旋转坐标系(dq坐标系),d轴位于N 转子极所在位置,并随着转子同步旋转,q轴逆 时针超前d轴90°电角度。
电流矢量的夹角增大,造成同步电机功率因数降低。
2020/3/31
18
矢量控制原理
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过程:加减速之后的频率(目标值 * ) 与检测到的电机实际频率(反馈值 )的差值经速度调节器 (Automation Speed Regulator简称ASR)得到转矩电流的给 定值(iq* )。转矩电流的给定值与检测到的电机实际的转矩 电流的差值经电流调节器(Automation Current Regulator简 称ACR)得到需向电机施加的q轴电压值 uq;id 的期望值0与检 测到的电机的实际d轴电流( id )的差值经过电流调节器 (Automation Current Regulator简称ACR)得到需向电机施 加的d轴电压值ud 。ud 、uq 经2r/2s坐标变换得到 u 、u ,再 经过SVPWM计算,得到个的控制信号,最终向电机施加合 适的三相电压。
2020/3/31
24
2020/3/31
25
电机转矩控制的方法,在转子磁链定向的 坐系上,将电机定子电流矢量分解成产生 主磁场的励磁电流分量和产生转矩的转矩 电流分量且励磁电流的方向定位于永磁磁 链上,并使得两个分量相互垂直,彼此独 立,然后分别进行控制。
2020/3/31
15
矢量控制原理
借助于坐标变换,将各变量从三相静止坐 标系变换到跟随转子同步旋转的两相旋转 坐标系上。然后站在同步旋转坐标系上观 察,电机的各个空间矢量都变成了静止矢 量,在同步旋转坐标系上原来的交流量也 就变成了直流量。通过对这些直流量的控 制就能使交流电机达到直流电机的控制性 能。
2020/3/31
16
对于SPMSM而言,Ld Lq 则式Te n( f iq (Ld Lq )idiq ) 简化为 Te np f iq ,采用的控制方法可以使得定子电流 全部用于产生转矩,在要求产生转矩一定的情况下, 需要的定子电流最小,即为最大转矩电流比控制, 可以大大降低铜耗,提高效率,这也是通常采用的 id 0 原因所在。
(3)cos 1控制(功率因数高,能充分利用变频 器容量)
(4)恒磁链控制(合理控制电机的定子电流,使 电机气隙磁链和转子永磁磁链相等)
(5)弱磁控制(电机在额定转速以上运行时的场 合)
back
2020/3/31
14
矢量控制原理
矢量控制系统的基本思想: 在普通的三相交流电动机上设法模拟直流
4
m
B
4
we (rad/s)
<Rotor angle thetam (rad)>
C
the
PWM
Inverter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achine
<Electromagnetic torque Te (N*m)>
Te (N.m)
dq2abc
Continuous pow ergui
2 3
2 2
1 1 1
2 2 2
Clark变换矩阵
1
0
1
2
C2s / 3s
3 1 2 2
3 2
1 2
1
3
1
2 2 2
Clark反变换矩阵
2020/3/31
9
工作原理及其控制方法
经Clark变换后可得
u u
Rs
0
0 Rs
i
i
d dt
Ls
0
0 Ls
back
2020/3/31
4
工作原理及其控制方法
工作原理 永磁同步电机与传统电励磁同步电机是一
样的,其唯一区别为传统的电励磁同步电 机是通过在励磁绕组中通入电流来产生磁 场的,而永磁同步电机是通过磁体来建立 磁场的,并由此引起两者分析方法存在差 异。
2020/3/31
5
工作原理及其控制方法
三种坐标系
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
徐荣健 闵婕 池晓宝
2020/3/31
1
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永磁同步电机工作原理及其控制方法 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原理 MATLAB的仿真分析
2020/3/31
2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是一种高性能 的交流调速系统。由于永磁同步电机结构 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过载能 力大、转动惯量小以及转矩脉动小等优点, 并且利用矢量控制思想,永磁同步电机可 以使得输出转矩随定子电流线性变化,永 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可以达到优越的 控制性能。
2020/3/31
17
矢量控制原理
特点: (1)控制算法简单,工程上易于数字实现; (2)转子磁链与定子电流转矩分量解单,相互独立; (3)定子电流励磁分量为0,使得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
进一步简化; (4)对于SPMSM,id 0 的控制即为最大转矩电流比控制; (5)对于IPMSM,id 0 的控制不能充分利用磁阻转矩; (6)随着负载增加,定子电流增加,定子电压矢量与定子
2020/3/31
6
工作原理及其控制方法
PMSM的空间矢量图
2020/3/31
7
工作原理及其控制方法
三相静止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电压方程: ua RS 0
ub
0
RS
0 0
ia
ibd dtFra biblioteka b
uc 0 0 RS ic c
磁链方程:
a Laa M ab M ac ia
2020/3/31
11
工作原理及其控制方法
经Park变换后可得 电压方程:
ud uq
RS
e Ld
磁链方程:
e Lq
Rs
id
iq
d dt
0
e
f
d q
Ld
0
0 Lq
id iq
f
0
2020/3/31
12
工作原理及其控制方法
转矩方程:
Te n( f iq (Ld Lq )idiq )
i
i
23e
f
cos
sin
2020/3/31
10
工作原理及其控制方法
两相旋转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两相静止坐标系到两相旋转坐标系的坐标变 换(Park即变换)
cos sin C2s /2r sin cos
cos sin C2r /2s sin cos
Park变换矩阵
Park反变换矩阵
状态方程:
p
id iq
LRLdsd
Lq
Lq
1
Ld Rs
id iq
Ld 0
Lq
0
1 Lq
ud uq
0
Lq
f
2020/3/31
13
工作原理及其控制方法
几种磁场定向控制方式
(1)id 0控制 (2)最大转矩电流比控制(输出某一转矩为目标,
最优配置轴电流)
2020/3/31
back
19
矢量控制原理
id 0 控制方法的实现
2020/3/31
20
MATLAB的仿真分析
模型
700 Speed Ref
Step
Tm
is_abc (A)
PI
iqref
iabc v a
idref
vb
0
iabcr ioref
iref v c
A
<Rotor speed wm (rad/s)>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achine
2020/3/31
? Double click here for more info
21
MATLAB的仿真分析
电流波形
2020/3/31
22
MATLAB的仿真分析
转速波形
2020/3/31
23
MATLAB的仿真分析
转矩波形
2020/3/31
3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数字技术在调速 系统中的应用,配合高效软件可提供较好 的灵活性和控制性能。电机控制系统的数 字化进程是实现现代调速系统发展的方向 之一。相比于模拟控制,数字控制更易于 实现先进控制策略,同时数字控制系统的 硬件成本低、结构简单且高效节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