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关于

合集下载

卫生部《关于医师执业注册中执业范围的暂行规定》

卫生部《关于医师执业注册中执业范围的暂行规定》

卫生部《关于医师执业注册中执业范围的暂行规定》卫生部《关于医师执业注册中执业范围的暂行规定》(卫医发[2001]169号)为进一步做好医师执业注册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及有关规定,特对医师执业注册中执业范围规定如下:一、医师执业范围(一)临床类别医师执业范围1、内科专业2、外科专业3、妇产科专业4、儿科专业5、眼耳鼻咽喉科专业6、皮肤病与性病专业7、精神卫生专业8、职业病专业9、医学影像和放射治疗专业10、医学检验、病理专业11、全科医学专业12、急救医学专业13、康复医学专业14、预防保健专业15、特种医学与军事医学专业16、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专业17、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专业(二)口腔类别医师执业范围1、口腔专业2、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专业(三)公共卫生医师执业范围1、公共卫生类别专业2、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专业(四)中医类别(包括中医、民族医、中西医结合)医师执业范围1、中医专业2、中西医结合专业3、蒙医专业4、藏医专业5、维医专业6、傣医专业7、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专业二、医师进行执业注册的类别必须以取得医师资格的类别为依据。

医师依法取得两个或两个类别以上医师资格的,除以下两款情况之外,只能选择一个类别及其中一个相应的专业作为执业范围进行注册,从事执业活动。

医师不得从事执业注册范围以外其他专业的执业活动。

在县及县级以下医疗机构(主要是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执业的临床医师,从事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工作,确因工作需要,经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考核批准,报设区的市级卫生行政部门备案,可申请同一类别至多三个专业作为执业范围进行注册。

在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执业的临床医师因工作需要,经过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取得公共卫生类医师资格,可申请公共卫生类别专业作为执业范围进行注册;在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执业的公共卫生医师因工作需要,经过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取得临床类医师资格,可申请临床类别相关专业作为执业范围进行注册。

卫医政发〔2012〕30号 卫生部关于实施医院护士岗位管理的指导意见

卫医政发〔2012〕30号  卫生部关于实施医院护士岗位管理的指导意见

卫生部关于实施医院护士岗位管理的指导意见卫医政发〔2012〕3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在医院护士队伍中实施岗位管理,是提升护理科学管理水平、调动护士积极性的关键举措,是稳定和发展临床护士队伍的有效途径,是深入贯彻落实《护士条例》的具体措施,也是公立医院改革关于完善人事和收入分配制度的任务要求。

为进一步加强医院护士队伍的科学管理,提高护理质量和服务水平,更好地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现就实施医院护士岗位管理提出以下意见:一、指导思想贯彻落实公立医院改革关于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完善人事和收入分配制度的任务要求,在改革临床护理模式、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的基础上,以实施护士岗位管理为切入点,从护理岗位设置、护士配置、绩效考核、职称晋升、岗位培训等方面制定和完善制度框架,建立和完善调动护士积极性,激励护士服务临床一线,有利于护理职业生涯发展的制度安排,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

二、基本原则(一)以改革护理服务模式为基础以改革护理服务模式为基础。

医院要实行“以病人为中心”的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在责任护士全面履行专业照顾、病情观察、治疗处置、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和康复指导等职责的基础上,开展岗位管理的相关工作。

(二)以建立岗位管理制度为核心。

医院根据功能任务、医院规模和服务量,将护士从按身份管理逐步转变为按岗位管理,科学设置护理岗位,实行按需设岗、按岗聘用、竞聘上岗,逐步建立激励性的用人机制。

通过实施岗位管理,实现同工同酬、多劳多得、优绩优酬。

(三)以促进护士队伍健康发展为目标。

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建立和完善护理岗位管理制度,稳定临床一线护士队伍,使医院护士得到充分的待遇保障、晋升空间、培训支持和职业发展,促进护士队伍健康发展。

三、工作任务(一)科学设置护理岗位。

1.按照科学管理、按需设岗、保障患者安全和临床护理质量的原则合理设置护理岗位,明确岗位职责和任职条件,建立岗位责任制度,提高管理效率。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 第一批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的通知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 第一批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的通知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第一批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单病种质量控制是规范临床诊疗行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的重要措施。

部分地区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学(协)会结合临床实际情况,以规范临床诊疗行为为基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一些单病种质量控制的研究与探索。

在总结有关经验的基础上,我部委托中国医院协会制定了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肺炎,脑梗死,髋、膝关节置换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等6个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

现印发给你们,供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在医疗质量管理工作中参照执行。

二○○九年五月七日第一批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国际疾病分类标准编码ICD-10采用《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十次修订本第二版(北京协和医院、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分类家族合作中心编译)。

一、急性心肌梗死(ICD-10 I21.0-I21.3,I21.4,I21.9)(一)到达医院后即刻使用阿司匹林(有禁忌证者应给予氯吡格雷) 。

(二)实施左心室功能评价。

(三)再灌注治疗(仅适用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1. 到院30分钟内实施溶栓治疗;2. 到院90分钟内实施PCI治疗;3. 需要急诊PCI患者,但本院无条件实施时,须转院。

(四)到达医院后即刻使用β受体阻滞剂(有适应证,无禁忌证者)。

(五)有证据表明住院期间使用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他汀类药物,有明确适应证,无禁忌证。

(六)有证据表明出院时继续使用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ACEI/ARB、他汀类药物,有明确适应证,无禁忌证。

(七)血脂评价与管理。

(八)为患者提供急性心肌梗死的健康教育。

(九)患者住院天数与住院费用。

二、心力衰竭(ICD-10 I50)(一)实施左心室功能评价。

(二)到达医院后即刻使用利尿剂和钾剂(有适应证,无禁忌证者)。

(三)到达医院后即刻使用ACEI或ARB。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在医疗机构推行表格式护理文书的通知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在医疗机构推行表格式护理文书的通知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在医疗机构推行表格式护理文书的通知卫生部办公厅发布了一份通知,要求医疗机构在推行护理文书时采用表格格式,以减轻护士的书写负担,让他们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提高护理质量。

根据卫生部关于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的通知和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的通知,护士需要填写的护理文书包括体温单和患者护理记录,这些文书都可以采用表格格式。

护理文书是病历资料的组成部分,应与其他病历资料有机结合。

护理文书的内容应客观、真实、准确、及时、规范。

体温单主要用于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有关情况,内容包括入院日期、住院病历号(或病案号)、日期、住院天数、手术后天数、脉搏、体重、身高、页码等。

长期医嘱单内容包括患者姓名、科别、床号、住院病历长期医嘱内容、停止日期和时间、医师签名、护士签名、页码。

临时医嘱单内容包括患者姓名、科别、床号、住院病历医嘱内容、医师签名、执行护士签名、执行时间、页码。

手术清点记录内容包括患者科别、姓名、性别、年龄、手术名称、输血情况、术中所用各种器械和辅料数量的清点核对,手术器械记录应在手术结束后即时完成,由手术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签名。

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适用于需要监护的患者,应根据相应专科的护理特点设计并书写,内容包括患者科别、号(或病案号)、入院日期、诊断、记录日期和时间、根据专科特点需要观察、施护士签名、页码等。

以上是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在医疗机构推行表格式护理文书的通知,希望各省、自治区、直辖市XXX以及XXX能够认真执行。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规范和指导医疗机构护理文书的书写管理工作,推进表格式护理文书的实施,减轻临床护士的书写负担。

为了规范护理文书的书写行为,我们部门提供了附件,包括《体温单》、《长期医嘱单》、《临时医嘱单》、《手术清点记录》和《护理记录单》的样式及填写说明。

各地应结合本地区医疗机构的实际情况和专科特点,在工作中参考使用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可以结合临床路径的开展和电子病历的推进,提高工作效率,为患者提供全面、高效、优质的护理服务。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卫生监督制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卫生监督制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卫生监督制、着装管理的通知卫办法监发[2003]16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近来,我部在检查中发现,部分地方卫生监督制、着装工作管理混乱,存在擅自改变或增加制服标志,制服颜色、式样和制服标志不统一等问题;少数卫生监督员着装风纪不严,衣冠不整,影响卫生行政执法整体形象。

为加强卫生监督制、着装管理,维护卫生监督队伍着装的统一性和严肃性,树立良好的卫生行政执法形象,卫生部制定了《卫生监督制、着装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现印发给你们,请组织落实。

现就进一步规范卫生监督制、着装管理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切实加强对辖区内卫生监督制、着装工作的统一管理,结合贯彻落实《规定》,制定相应的管理、稽查制度,严格规范卫生监督制、着装管理工作。

二、接到本通知后,各地要在近期以“规范着装管理,加强队伍建设”为主题,组织一次卫生监督制、着装工作检查,强化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和卫生监督员的规范着装意识,加强规范管理,对检查中发现的不符合《规定》要求的情况要及时予以纠正:三、检查重点:(一)制服面料及制服标志是否在卫生部认定的企业订购;(二)制服是否在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企业制作;(三)制服的颜色、式样以及制服标志是否符合规定;(四)卫生监督员着装风纪是否符合规定。

四、我部于1996年印发的《关于加强卫生监督制、着装管理的通知》(卫监发[1996]第86号)中规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卫生监督服制作定点企业须经卫生部认定,现决定改由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直接认定。

各地要认真组织落实有关工作,切实加强卫生监督制、着装管理。

卫生部将适时对各地的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并对发现的突出问题进行通报。

联系人:卫生部法监司何翔电话:010-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曹丽萍电话:010-转2239附件:1、卫生监督制、着装管理规定2、卫生部卫生监督服标志定点企业3、卫生部卫生监督服面料定点企业二OO三年八月七日附件1:卫生监督制、着装管理规定一、总则(一)为加强卫生监督员制、着装管理,维护卫生监督队伍着装的统一性、严肃性,促进卫生监督队伍规范化建设,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卫生监督制、着装管理的通知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卫生监督制、着装管理的通知

•【法规标题】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卫生监督制、着装管理的通知•【颁布单位】卫生部办公厅•【发文字号】卫办法监发[2003]103号•【颁布时间】2003年08月07日•【生效时间】2003年08月07日•【全文】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卫生监督制、着装管理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近来,我部在检查中发现,部分地方卫生监督制、着装工作管理混乱,存在擅自改变或增加制服标志,制服颜色、式样和制服标志不统一等问题;少数卫生监督员着装风纪不严,衣冠不整,影响卫生行政执法整体形象。

为加强卫生监督制、着装管理,维护卫生监督队伍着装的统一性和严肃性,树立良好的卫生行政执法形象,卫生部制定了《卫生监督制、着装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现印发给你们,请组织落实。

现就进一步规范卫生监督制、着装管理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切实加强对辖区内卫生监督制、着装工作的统一管理,结合贯彻落实《规定》,制定相应的管理、稽查制度,严格规范卫生监督制、着装管理工作。

二、接到本通知后,各地要在近期以“规范着装管理,加强队伍建设”为主题,组织一次卫生监督制、着装工作检查,强化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和卫生监督员的规范着装意识,加强规范管理,对检查中发现的不符合《规定》要求的情况要及时予以纠正。

三、检查重点:(一)制服面料及制服标志是否在卫生部认定的企业订购;(二)制服是否在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企业制作;(三)制服的颜色、式样以及制服标志是否符合规定;(四)卫生监督员着装风纪是否符合规定。

四、我部于1996年印发的《关于加强卫生监督制、着装管理的通知》(卫监发[1996]第86号)中规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卫生监督服制作定点企业须经卫生部认定,现决定改由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直接认定。

各地要认真组织落实有关工作,切实加强卫生监督制、着装管理。

卫生部将适时对各地的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并对发现的突出问题进行通报。

卫人发[2000]第117号

卫人发[2000]第117号

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医师资格认定工作的通知卫人发[2000]第11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厅(局)、中医(药)管理局:自卫生部、人事部下发《具有医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认定医师资格及执业注册办法》(卫医发[1999]第319号,以下简称《办法》)以来,各地根据《办法》规定,陆续开展了具有医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认定医师资格的工作。

由于情况复杂,各地在执行中遇到了一些政策性的问题,现就各地反映的主要问题,作如下补充规定:一、在医院从事临床诊疗工作,并且在1998年6月26日前取得处方权,专业技术职务为教学和科研系列的人员,由所在医疗机构提出聘用意见,经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组建的医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认定,符合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条件者,予以认定医师资格。

二、部分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对毕业后的研究生,没有评定初级专业技术职务,而是在工作一段时间后,经考核合格,直接聘任中级专业技术职务。

因此1995、1996、1997年毕业的研究生中,有一部分人没有取得医学专业技术职务。

根据《卫生技术人员职务试行条例》,对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工作的,1997年及以前毕业的研究生,予以认定医师资格。

三、1998年6月26日前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个体行医人员,经人事行政部门或卫生行政部门组建或批准的医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评审,取得医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者,予以认定医师资格;具有国家承认的中等以上医学院校医学专业学历,但无医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者,须经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组建的医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认定,符合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条件者,予以认定医师资格。

四、在非卫生系统所属工业部门或其它部门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从事临床、口腔、公共卫生、中医(包括民族医、中西医结合、下同)的人员,只要经其卫生主管部门组建或委托的医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评审,1998年6月26日前获得医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者,予以认定医师资格。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卫生应急队伍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卫生应急队伍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卫生应急队伍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卫生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10.11.21•【文号】卫办应急发〔2010〕183号•【施行日期】2010.11.2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卫生应急正文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卫生应急队伍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卫办应急发〔2010〕18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部属(管)医院:为加强和规范对国家卫生应急队伍的管理,我部组织制定了《国家卫生应急队伍管理办法(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国家卫生应急队伍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国家卫生应急队伍建设与管理,全面提升国家卫生应急队伍的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等预案,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按照“统一指挥、纪律严明,反应迅速、处置高效,平战结合、布局合理,立足国内、面向国际”的原则,根据地域和突发事件等特点,统筹建设和管理国家卫生应急队伍。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国家卫生应急队伍,是指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建设与管理,参与特别重大及其他需要响应的突发事件现场卫生应急处置的专业医疗卫生救援队伍。

国家卫生应急队伍主要分为紧急医学救援类、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类、突发中毒事件处置类、核和辐射突发事件卫生应急类。

国家卫生应急队伍成员(以下简称队员)来自医疗卫生等机构的工作人员,平时承担所在单位日常工作,应急时承担卫生应急处置任务。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国家卫生应急队伍的建设和管理。

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参照本办法制定本级卫生应急队伍管理办法或规定。

第二章队伍建设第五条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国家卫生应急队伍的规划、建设和管理, 并委托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属(管)医疗卫生机构和省级卫生行政部门(以下简称委托建设单位)具体承担国家卫生应急队伍组建和日常管理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卫生部关于卫生部关于“控烟”健康教育宣传资料烟草的危害吸烟危害健康早已被科学家所证实。

烟草传入我国,不过400多年的历史,目前我国卷烟生产产量占世界第一位。

吸烟人数接近全国总人口可四分之一。

烟草在燃烧的烟雾中,含有3000多种有害物质,其中30多种对身体明显有害,它刺激咽喉、气管,引起咳嗽、吐痰、器官发炎;通过口、鼻、胃粘膜被人体吸收,产生牙、口腔、胃肠等器官发病,导致肺、肠、子宫及膀胱等癌症的发生。

吸烟污染空气,威胁亲友及周围人群的健康。

六种与吸烟有关的癌症1、肺癌:吸烟是导致肺癌发生的罪魁祸首。

2、胃癌:有关人员对不吸烟、戒烟、吸烟三组人群进行研究,结果吸烟者胃癌患病率最高,不吸烟者最低,戒烟者居中。

3、大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

在一组研究中表明,当吸烟持续20多年时,大肠里会出现大块息肉,而当持续时间短一些时,会出现小块息肉。

4、肝癌:最新资料公布肝癌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病毒有关。

但是吸烟引起肝癌已被证实。

5、血癌:研究表明,在淋巴性血癌、骨髓性血癌、单核细胞血癌或急性血癌病例中,吸烟者死亡率明显上升。

6、宫颈癌:在吸烟的患者中,宫颈癌的发病率比不吸烟者增加2倍。

十条成功戒烟的规则1、确定戒烟的日期并且坚持下去。

2、戒烟后,一定要避免重新吸烟,哪怕是只吸一口:它引起你的重新吸烟的可能性很大。

3、扔掉你所有在香烟、打火机和烟灰缸。

4、列出吸烟的危害和戒烟的好处,让它时刻地提醒着你,从而激励你戒烟的行动。

5、使用能帮助您戒烟的药物。

6、请求其他人当你在场是不要吸烟。

戒烟的第一星期,避免到吸烟的场所。

7、得到你周围人和健康专家的支持。

8、改变习惯,避免一些你经常吸烟的场所和可以吸烟的场合。

9、当你特别想吸烟时,可以采用其它的方式。

(例如:散步,喝水,嚼口香糖)。

一般强烈想吸烟的时间也就3到5分钟,这几分钟过后,这种想吸烟的感觉就会消失。

10、习惯没有香烟的生活需要时间和毅力。

创建无烟医院的意义一、创建无烟医院的意义烟草危害是当今世界最严重的公共问题之一,是人类健康面临的最大的、然而又能是可以预防的危险因素。

自2003 年第56届世界卫生大会一致通过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以来,全球控烟工作正在逐步展开。

国际控烟实践证明,只有医生吸烟率下降,才有全民吸烟率的下降;只有医院做“无烟”表率,才能带动全社会公共场所实现无烟环境。

为推动医生控烟和创建无烟医院,中国控制吸烟协会与中国医院协会于2001 年联合发出了《关于在全国医务人员中积极倡导戒烟,开展创建无烟医院活动的通知》,制订了《无烟医院标准》,得到全国各级卫生部门和医院的积极响应,各地已先后涌现了一批无烟医院。

两协会在总结我国近十年来创建无烟医院经验的基础上,又组织专家进行了修订。

新修订的《无烟医疗卫生机构标准(试行)》,于2008 年 3 月由国家卫生部、全国爱卫办下发全国,要求各级医疗卫生单位贯彻执行。

(一)创建无烟医院的目的1医院室内全面禁烟,创建无烟环境,减少烟草烟雾的危害;2全体职工工作人员带头戒烟做控烟表率劝阻吸烟并积极参与社会控烟;3医务人员了解控烟知识,掌握控烟方法和技巧,为戒烟者提供戒烟服务。

(二)为什么要求医院室内全面禁烟《公约》第8条要求缔约方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公众接触烟草烟雾。

27年7《公约》第二次缔约方大会通过了《防止接触烟草烟雾准则》。

按照《准则》要求,我国应自 2011 年 1 月起,在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室内 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和其他可能的室外公共场所完全禁止吸烟。

为落 实《公约》和《准则》要求,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勤部卫生 部、武警部队后勤部于 2009 年 5 月 20 日以卫妇社发[2009]48 号文下发了《关于 2011 年起全国医疗卫生系统全面禁烟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

这是我国医疗卫生系统禁烟的重大决定,也是对全国军地各级医疗卫生机 构的要求。

所以,我们必须加快创建无烟医院步伐,实现医院室内全面禁 烟,为其他公共场所做出榜样。

医院是提供医疗服务的特殊公共场所,在医院禁烟有特殊的意义。

(1) 如果病人在接受诊断治疗期间暴露在二手烟中,病人的健康就会受到损害, 特别是呼吸系统疾病(例如哮喘、慢阻肺)、循环系统疾病(例如冠心病、心 肌梗死),烟草烟雾会加重疾病甚至诱发疾病。

(2)由于医生职业的特殊性, 医生吸烟会给病人传达一种错误的信息,不仅是吸烟危害了病人的健康, 更重要的是医生劝阻他人吸烟的说服力大大减弱。

(3)医院是提供健康服务 的场所,应该为其他公共场所创建无烟环境做出表率。

如果医院还烟雾缭 绕,其他公共场所如办公大楼、餐厅、交通工具等又怎么能做到无烟?(三)医生控烟的意义任何一个控烟取得成功的国家,都是先有医生吸烟率的下降,才有公众吸烟率的下降。

一个吸烟的医生很难说服和帮助他的病人戒烟。

有个比喻说,一个吸烟医生的负面影响,相当于烟草公司投入15万美元烟草广告的作用医生带头控烟的意义在于:1、医生在帮助吸烟者戒烟方面处于特别有利的地位。

因为医生关于健康方面的建议更加令人信服,患者就诊时最容易接受医生的建议;医生可以根据病人的健康状况和家族史提出个体化的建议;大多数人都会有就医的经历。

由于医务人员被看做是健康的维护者,他们的戒烟劝告对吸烟者会产生更好的效果。

在人们的心目中,医生的劝说最具有说服力。

患病本身是劝说吸烟者戒烟的有利因素,医生只需要花费很少的时间,给以简短、明确的劝导,就可以引起吸烟者对吸烟危害的关注,并使其产生戒烟的愿望。

2、帮助吸烟者戒烟是医生的职责。

2005 年世界无烟日的主题是:卫生工作者的职责——劝阻吸烟。

医务人员对预防疾病、保护健康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全国约有200 万临床医生,如果每人每年能够帮助10 个人戒烟,而其中有1 个人能够成功戒烟的话,那么每年中国就会有200 万吸烟者告别香烟,其中就会有100 万人今后避免死于吸烟相关疾病。

试问,有哪一项公共卫生或医疗的措施会有如此巨大的效果?3、中国医生吸烟率居高不下。

据2004 年中国6 城市医生吸烟情况调查显示,医生吸烟率为25、8%,其中男性医生吸烟率为45.8%,女性医生吸烟率为1、3%。

一个在医院吸烟的医生,很难让就诊者相信吸烟有害健康并且是导致多种疾病的元凶。

同时医院是提供健康服务的公共场所,应该为其他公共场所做出表率。

因此,医院率先创无烟环境,医生率先控烟、戒烟,做控烟表率,意义十分重大。

烟草在14 世纪开始作为一种消费品,吸烟成为西方世界的一种时尚。

因为烟草使用时间短,烟草的危害没有被充分显示出来,医生和普通人一样吸烟。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烟草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1950 年英国男性医生吸烟率接近70%。

医生不仅不劝阻病人吸烟,而且在处理一些呼吸道疾病和忧郁症的时候,甚至还会建议病人使用香烟。

在吸烟危害方面,首先发现的是吸烟与肺癌的关系,认定了吸烟是导致肺癌的主要因素。

英国D o ll和H ill从1951 年开始对34439 名男医生和619 名女医生进行了为期40 年的追踪调查研究。

结果发现,吸烟者的总死亡率是不吸烟者的2 倍,而患肺癌的死亡率是不吸烟者的20 倍;而且,所调查的医生死于和吸烟相关的肿瘤疾病和非肿瘤性疾病的几率与他们吸烟的多少有很大的关系,另外一些疾病和吸烟量则看不出什么联系。

比如,每天吸25 支烟的医生肺癌死亡率比每天吸 1 支烟的人多2 倍以上,而其他疾病的死亡率只比后者多20%。

1993 年,大约有 2万名当初接受调查的英国医生去世了,其中有883 名医生死于肺癌。

如果把他们的吸烟数量和肺癌发病情况联系起来的话,就可以得出惊人的结论:每天吸25 支烟以上的人得肺癌的概率比不吸烟的人高25 倍。

所有的研究都发表在医学刊物上,许多吸烟的医生都明白了,虽然医生有良好的收入,享受着最好的保健,但如果吸烟,也会和其他吸烟的人一样,患肺癌和心脏病死亡。

医生的行为开始改变,他们开始努力戒烟。

当时列入调查的英国的吸烟医生,最终有一半都成功戒烟。

英国医生吸烟率从1950 年68%下降到目前的2%。

医生的行为影响了居民,随着综合控烟措施的采取,英国男性吸烟率已大幅度下降,之后观察到的是男性肺癌发病率的下降。

随着对烟草危害认识的深入,从20 世纪50 年代开始,发达国家开始了全面控烟的历程。

他们开展了大规模的健康教育,让所有吸烟、不吸烟的人都充分了解烟草危害的真相,同时提高烟草税和价格,禁止在所有室内工作场所吸烟,提供戒烟服务,在烟盒上印刷触目惊心的烟害图片,全面禁止烟草广告。

近年来发达国家的冠心病死亡率在下降,卒中死亡率在下降,肺癌死亡率在下降。

下降的原因是什么?是医疗技术的发展、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冠脉搭桥)的发明、支架的应用、最新药物的使用、医疗保健制度的完善,还是各种预防措施的效果?各国专家分析得出惊人相似的结论:是由于控烟的成功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

(四)医院和医生应为戒烟者提供方便易得的戒烟服务烟草依赖已被世界卫生组织界定为一种慢性、高复发性、成瘾性疾病。

据调查,约有70%的吸烟者曾试图戒烟,但成功率仅有5%~7%。

必须得到医生的正确指导和药物治疗,才能提高戒断成功率。

但遗憾的是,我国各级医院的医生多数不知道如何为烟民提供戒烟指导和治疗服务。

据2004 年开展的中国 6 城市医生吸烟情况调查显示,仅有7、1%的医生会帮助戒烟者制定戒烟计划,97、4%的医生没有使用过尼古丁替代疗法。

烟民想戒烟,也得不到医生指导。

为此,卫生部和全国爱卫办共同颁布的《全国无烟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对医院设立戒烟门诊和提供戒烟服务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各级医院应按要求建立戒烟门诊或戒烟咨询电话,设立专、兼职戒烟医生,提供戒烟服务。

世界卫生组织最近根据各国贯彻执行《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情况,提出了控制烟草流行的有效政策和措施,即“M P()W E R”。

明确指出:“处理烟草依赖主要是国家医疗卫生系统的职责,包括政府、社会保障机构、非政府组织,以及私人临床服务机构”。

并提出“每一位医务工作者都应当成为:M PO W E R政策与干预措施的倡导者”。

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社会主义民主国家,我们的医生已经参与了各个层次的立法过程。

医生可以推动国家的综合控烟立法,包括实施无烟工作环境、提高烟草税收、全面禁止烟草广告、在烟盒包装上印上危害健康警示,以全面地遏制烟草的流行。

在中国的控烟进程中,中国医生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二、全国无烟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共10条:1、成立控烟领导组织,将无烟机构建设纳入本单位发展规划;2、建立健全控烟考评奖惩制度;3、所属区域有明显的禁烟标识,室内完全禁烟;4、各部门设有控烟监督员;5、开展多种形式的控烟宣传和教育;6、明确规定全体职工负有劝阻吸烟的责任和义务;7、鼓励和帮助吸烟职工戒烟;8、所属区域内禁止销售烟草制品;无烟医院在此基础上还要符合以下标准:9、医务人员掌握控烟知识、方法和技巧,对吸烟者至少提供简短的劝阻指导;10、在相应科室设戒烟医生和戒烟咨询电话吸烟与冠心病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吸烟与冠心病的关系的研究表明,吸烟对冠心病是一个主要的独立的危险因素,它和其他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有协同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