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质子泵抑制剂合理应用专家共识_郑松柏

合集下载

老年人质子泵抑制剂合理应用专家共识解读

老年人质子泵抑制剂合理应用专家共识解读

适应症: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 作用机制:抑制胃酸分泌促进溃疡愈合 临床应用:常规剂量长期或短期治疗 注意事项:关注副作用定期监测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老年人常见疾病 表现为胃酸过多、胃部不适等症状。
在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时需要根据老 年人的身体状况和病情调整剂量和 用药方案。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质子泵抑制剂与抑制胃酸的药物合 用时应考虑药物相互作用对疗效的 影响。
质子泵抑制剂与增加胃酸分泌的药 物合用时应密切观察患者症状及时 调整药物剂量。
老年人质子泵抑制剂合理应用的原则包括个体化用药、剂量调整、关注药 物相互作用等。
针对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应谨慎选择质子泵抑制剂避免长期大剂量使用以降 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Prt Six
评价标准:基于临床证据和专家共识制定评价标准包括适应症、疗效、安全性等方面。
评价方法:采用系统评价、Met分析等方法对质子泵抑制剂的临床研究进行综合评价。
评价结果:根据评价标准和方法对质子泵抑制剂的临床应用进行综合评估提出合理应用的建议。
展望: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质子泵抑制剂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需要不断更新评价标准和 方法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跨学科合作:需要医学、药学、生物学等多学科的交叉合作共同推进质子泵抑制剂在老年人中 的研究和应用。
制定针对老年人的 质子泵抑制剂合理 应用指南和规范明 确用药指征和剂量 调整原则。
加强老年人用药教 育和宣传提高老年 人对质子泵抑制剂 的认识和用药依从 性。
完善老年人用药监 测和评估机制及时 发现和解决用药不 当和不良反应问题。
老年人常需服用多种药 物质子泵抑制剂能够降 低药物对胃的刺激提高 药物疗效。

57.《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治专家共识》解读

57.《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治专家共识》解读

《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治专家共识》解读作者: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消化科老年病科郑松柏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2015-09-17郑松柏教授,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副院长,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委员老年消化学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会老年消化协助组副组长,上海市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师协会老年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华老年病研究电子杂志》副总编辑,《中华老年医学杂志》、《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等杂志编委。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指一组源自上腹部、持续存在或反复发生的症候群,主要包括上腹部疼痛或烧灼感、上腹胀闷或早饱感或餐后饱胀、食欲不振、嗳气、恶心或呕吐等症状,但上消化道内镜、肝胆胰影像学和生化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

前述检查有明显异常者称为器质性消化不良(organic dyspepsia,OD)。

鉴于老年人共病多、多重用药等多方面的特殊性,为规范诊治流程、合理应用相关药物、提高老年人FD的诊疗水平,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和《中华老年医学杂志》编委会组织国内老年医学、消化病学和临床药学专家,制定了本专家共识。

老年人是FD高危高发人群发达国家消化不良发病率为15%~41%,亚洲不同地区发病率为8%~23%,我国报道的发病率为18%~35%。

比利时一项多中心调查报道,消化不良症状发生率随增龄增高,65岁及以上老年人高达24.4%。

我国广东地区普通人群的消化不良症状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老年人消化不良症状的发生率为24.5%。

老年人FD病因和病理生理特点1.胃电活动减弱、节律紊乱,胃运动功能减退。

老年人的胃电活动和胃动力变化主要包括胃电活动减弱、节律紊乱,胃运动功能减退;胃电图测定胃电活动发现老年人胃电波幅较青年人显著降低,基本胃电节律紊乱比例明显高于青年人;研究结果显示,老年人餐后胃蠕动和收缩力降低,胃排空延迟,低体力活动者多见;这些改变可能与肠神经系统的老化(肠神经元数量减少和Cajal间质细胞丢失)和自主神经功能异常有关。

正确认识老年人慢性胃炎——专访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副院长郑松柏

正确认识老年人慢性胃炎——专访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副院长郑松柏

◎文/高超王淑君老年人慢性胃炎正确认识专访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副院长郑松柏老年人慢性胃炎是一种老年人常见疾病,普遍存在于老年人群中,几乎所有的老年人都患有慢性胃炎。

不同类型的慢性胃炎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程度也是不同的,那么慢性胃炎是怎么发生的,哪些类型对生活没有影响,哪些类型与胃癌的发生有关,需要引起重视呢?就这些问题,我们采访了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副院长、消化内科专家郑松柏教授。

郑松柏,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副院长,复旦大学医学院老年医学系负责人,消化内科及老年病科主任医师、教授。

兼任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委员、老年消化学组副组长、上海市医学会老年医学专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上海老年学会骨质疏松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学会内科学分会委员及《中华老年医学杂志》、《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等杂志编委。

主编《老年医学概论》、《现代内科疾病诊断与治疗学》、《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食管反流病》等专著,并参编专著多部。

曾获上海市高尚医德奖及局、院先进工作者等荣誉多项。

长期从事干部保健以及消化病、老年病的临床和研究工作,以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发表包括SCI 、中华系列等各类专业学术论文70余篇,主持或参与完成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和生物医药重点项目、科技部卫生行业基金项目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10余项,曾获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三等奖等奖项。

【专家简介】编辑:经常听到有老年人患慢性胃炎,何谓老年人慢性胃炎?致病原因有哪些?郑院长:慢性胃炎是由各种理化、生物、免疫等因素所致的胃黏膜的慢性炎症。

导致慢性胃炎的原因主要有四方面。

首先是生物因素,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80%以上的老年慢性胃炎患者有幽门螺杆菌感染。

其次是化学因素,老年人常用的非甾体类抗炎药(如阿司匹林、消炎痛、氨糖美辛、布洛芬、美洛昔康等)可抑制胃黏膜内生理性前列腺素合成,损伤胃黏膜屏障;烟草中的尼古丁可影响胃黏膜血循环和胃幽门功能;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到胃,反流物(常含胆汁)可损伤胃黏膜。

老年人质子泵抑制剂合理应用专家共识

老年人质子泵抑制剂合理应用专家共识
3.肠道感染:长期应用PPIs,胃内PH的升
者的4倍[11I。胃底腺息肉均为良性,停用PPIs后 可以退化、消失。
万方数据
中华老年医学杂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2015年10月第34卷第10期Chin J
Geriatr,October 2015,V01.34,No.10
四、PPIs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的细胞器无退化表现,H+一K+一ATP酶表达有增加 趋势,健康老年人存在维持良好泌酸功能的超微结 构和分子生物学物质基础16 9|。少数老年人存在低 胃酸症(pH>3.5),是由于患有慢性萎缩性胃体 胃炎或严重的Hp感染所致[701¨。因此,老年人酸 相关性疾病与中青年人一样,可以用PPIs治疗。 1.严格掌握适应证:应做到不超适应证用药; 当用作诊断性治疗时,由于PPIs亦可缓解某些上 消化道恶性肿瘤的症状,要警惕服用PPIs掩盖症 状、延误其诊断,应及时行胃镜等检查,早日明确诊

大曲线下面积(AUCmax)值为肝功能正常者的 2~3倍,血浆半衰期明显延长,应用PPIs应相应减 量㈦2I。 PPIs是苯并咪唑的衍生物,主要在小肠吸收, 特异性地作用于胃底腺壁细胞内管泡膜上的胃酸
分泌的最后环节H+一K+一ATP酶(即质子泵),与
质子泵不可逆结合使其失去活性,从而高效抑制胃 酸分泌,直到新的质子泵产生,壁细胞才能恢复泌 酸功能,从而使胃内pH值24 h维持在较高水平, 是目前作用最强的胃酸分泌抑制剂。
以上)应用PPI;维持治疗时,一般采用标准剂量或 标准剂量的半量。 3.选择合适种类的PPIs:目前常用的5种 PPls对老年人都是安全有效的,近期(2周)疗效稍 有差异,但4周以上的疗效基本相同,常见不良反 应轻微,严重不良反应少见。由于代谢途径和药代 动力学的差异以及受CYP2C19多态性的影响,5 种PPIs仍有一些差异,同时考虑到老年人因多种 疾病并存而同时服用多种药物,因此,老年人宜优 先选用与其他常用药物相互作用较少的PPIs,如 泮托拉唑、雷贝拉唑[24’5 2f。 4.选择合适剂型的PPIs:对吞咽困难的老年 人宜选用含肠溶颗粒或合多微粒胶丸的胶囊、片剂 或颗粒剂,可将胶囊内容物、药片(置于温水中溶 解,但不能咀嚼、研磨)或颗粒剂放在温开水中、酸 奶中或糊状食物中服用,也可以放在流汁中鼻饲。 口崩片(Oro—Dispersible tablet,目前兰索拉唑有该 剂型)置于舌上即可崩解,不需饮水就能咽下,而且 药代动力学和疗效不变[7 3。,这种剂型特别适用于 身体虚弱和吞咽困难的老年人,提高老年人服药的 依从性[7

质子泵抑制剂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20年版)

质子泵抑制剂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20年版)

质子泵抑制剂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20年版)目录第一部分质子泵抑制剂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1)质子泵抑制剂合理应用的基本原则 (1)一、严格遵循适应证用药 (1)二、合理制订治疗方案 (3)三、特殊情况下的药物合理使用 (4)四、监测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 (5)五、关注药物相互作用 (5)质子泵抑制剂在特殊病理、生理状况患者中应用的基本原则 (6)一、肝、肾功能减退患者质子泵抑制剂的应用 (6)二、老年患者质子泵抑制剂的应用 (6)三、儿童患者质子泵抑制剂的应用 (7)四、妊娠期和哺乳期患者质子泵抑制剂的应用 (7)第二部分质子泵抑制剂临床应用管理制度 (9)一、医疗机构制订质子泵抑制剂合理使用管理规定 (9)二、质子泵抑制剂药品品种遴选 (9)三、质子泵抑制剂临床管理措施 (9)四、质子泵抑制剂药事监管 (10)第三部分常用质子泵抑制剂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 (11)一、奥美拉唑 (12)二、兰索拉唑 (14)三、泮托拉唑 (15)四、雷贝拉唑 (16)五、艾司奥美拉唑 (17)六、艾普拉唑 (19)第四部分各类疾病中质子泵抑制剂的治疗原则 (21)一、消化性溃疡 (21)二、胃食管反流病 (23)三、幽门螺杆菌根除 (26)四、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 (27)五、应激性黏膜病变 (30)六、肿瘤化疗后的上消化道疾病* (32)第一部分质子泵抑制剂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s,PPIs)广泛用于治疗急、慢性消化系统酸相关性疾病,包括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GERD)、卓-艾综合征、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及相关疾病,根除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以及预防和治疗应激性胃黏膜病变等。

近年来,质子泵抑制剂的临床应用存在超适应证、超剂量、超疗程用药以及药物联合使用不当等情况,可能增加患者用药的风险以及经济负担。

版老年人质子泵抑制剂合理应用专家共识解读

版老年人质子泵抑制剂合理应用专家共识解读

应权衡获益和风险, 当患者有致命性的肠
长期应用PPIs与难辨梭状 芽孢杆菌(CD)感染的发生
道感染,而没有紧急 抑酸治疗的适应证时,
及复发有关,PPIs的应用
应中断PPIs治疗。
可能是CD感染的一个独立
危险因素
2020/6/13
13
4.缺铁性贫血
➢ 食物中的铁为三价铁,需在(PH<3)酸 性胃液中还原为二价铁,才能在十二 指肠和空肠中被吸收。
➢ PPIs体内代谢迅速 血浆半衰期在2 h 以内
➢ PPIs蛋白结合率均 在90%以上
➢ PPIs主要通过细胞 色素P450系统 CYP2C19和CYP3A4 在肝内代谢,
PPIs经肾脏清除 2020/➢6/13
。4
不同种PPIs在体内的代谢情况
奥美拉唑 兰索拉唑 埃索美拉唑 泮托拉唑 雷贝拉唑
6
PPIs作用机制
➢ PPIs是苯并咪唑的衍生物
➢ 主要在小肠吸收
➢ 质子泵抑制剂为“前体药”,需 要在酸性环境中活化,这类制剂 由血进入壁细胞,由于它们的弱 碱性而在壁细胞的分泌小管中聚 积,
➢ 活化后特异性地作用于胃底腺壁 细胞内管泡膜上的胃酸分泌的最 后环节H+-K+-ATP酶(即质子泵)
➢ 与质子泵不可逆结合使其失去活 性,高效抑制胃酸分泌,
2020/6/13
5
老年人PPIs的药代动力学特点
➢ 老年人、肾功能不全和轻中度肝功能不全患者的PPIs药代 动力学与青年人相似,所以无需调整剂量;
➢ 但严重肝功能不全患者,其最大曲线下面积(AUC max)值为 肝功能正常者的2~3倍,血浆半衰期明显延长,应用PPIs 应相应减量
2020/6/13

质子泵抑制剂预防性应用专家共识

质子泵抑制剂预防性应用专家共识

质子泵抑制剂预防性应用专家共识质子泵抑制剂(PPIs)是目前临床胃酸相关疾病治疗中应用广泛、抑酸疗效最突出的药物。

《质子泵抑制剂预防性应用专家共识(2018)》的主要目的是指导临床医师合理应用,并作为药师处方、医嘱审核依据。

关于预防性应用质子泵抑制剂的指征和基本原则,该专家共识主要涉及以下内容。

一、预防性应用质子泵抑制剂的指证1.接受机械通气患者,具有高出血风险者(含预计机械通气≥48h或存在凝血功能异常等)需要应用PPIs。

2.入住ICU患者,具备下列高危因素之一者,可以使用PPIs。

(1)严重创伤(含多发伤,ISS严重程度评分≥16分);(2)急性肾衰竭;(3)急性肝衰竭;(4)急性肺损伤;(5)呼吸衰竭或凝血功能障碍或儿童死亡风险评分≥10分的儿童。

3.具有以下两项及两项以上危险因素的患者也可应用PPIs。

(1)脓毒症;(2)ICU住院时间>1周;(3)潜血阳性持续≥6 d;(4)使用高剂量糖皮质激素(氢化可的松>250 mg/d或者相当剂量其他糖皮质激素)。

4.具备下列高危因素之一的患者,如果出现严重心理应激如精神创伤、过度紧张等应激源,可以应用PPIs。

(1)脏器移植术后;(2)一年内有消化性溃疡或上消化道出血史;(3)凝血功能障碍(PLT<50×109/L,INR>1.5或APTT>2倍正常值);(4)严重黄疸;(5)年龄>65岁;(6)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7)禁食后需要依赖胃肠道外营养补充;(8)肝癌、胃癌、胰腺癌射频消融术或化疗栓塞术后;(9)ERCP术后;(10)胃泌素增高。

5.下列患者可以短程静脉应用PPIs。

(1)肿瘤患者静脉使用存在致吐风险的化疗药物;(2)严重颅脑外伤、颈脊髓损伤,GCS评分≤10分(或不能执行简单命令);(3)烧伤面积>30%的成人,及年龄≥1个月的烧伤儿童;(4)各种困难、复杂的重大手术术前(预期手术时间不低于4h),如肝脏部分切除术、胰腺癌切除术;(5)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或多脏器功能衰竭(MOF);(6)心、肺、脑复苏术后;(7)合并休克或持续低血压;(8)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9)心脑血管意外;(10)肠梗阻;(11)上消化道出血病史者,行消化内镜检查前。

质子泵抑制剂合理使用

质子泵抑制剂合理使用
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老年人质子泵抑制剂合理应用专家共识[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5,34(10):1045-1052. 张伟刘彦姜春燕.质子泵抑制剂与骨代谢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16,19(20):2371-2374.
14
质子泵抑制剂的概述
1.影响营养物质吸收 维生素B12缺乏
20
质子泵抑制剂的概述
七、药物相互作用 1.抑制胃酸分泌,胃内PH值发生改变,影响其他药物吸收 2.主要通过肝药酶P450代谢,影响其他药物的代谢。
21
主要内容
1 质子泵抑制剂的概述 2 质子泵抑制剂的临床使用
3
3 质子泵抑制剂的药学监护
22
质子泵抑制剂的临床应用
胃食管返流病
消化性溃疡

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
----中国胃食管反流病专家共识意见(2014,10)
25
质子泵抑制剂的临床应用
2、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PU) 指在各种致病因子的作用下,黏 膜发生炎性反应与坏死、脱落、形成溃疡,溃疡的黏膜坏死缺损穿 透黏膜肌层,严重者可达固有肌层或更深。病变可发生于食管、胃 或十二指肠,也可发生于胃一空肠吻合口附近或含有胃黏膜的麦克 尔憩室内,其中以胃、十二指肠最常见。 H.pylori感染、NSAID和阿司匹林的广泛应用是引起消化性溃 疡最常见的损伤因素,胃酸和(或)胃蛋白酶引起黏膜自身消化亦是 导致溃疡形成的损伤因素
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老年人质子泵抑制剂合理应用专家共识[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5,34(10):1045-1052.
15
质子泵抑制剂的概述
1.影响营养物质吸收
血清铁的吸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指南与共识·老年人质子泵抑制剂合理应用专家共识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质子泵抑制剂(protonpump inhibitors,PPIs)自20世纪80年代问世至今已二十余年,显著改善了酸相关性疾病的临床结局,对酸相关性疾病的治疗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由于其突出的疗效和良好的安全性,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处方量与日俱增。

但近年来,PPIs过度使用(超适应证、超剂量、超疗程)的问题日益突出[1-2],潜在的不良反应也备受重视[3]。

PPIs是老年人的常用药物之一,老年人共病多且经常多重用药,药物间相互作用几率大[4],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因此老年患者科学、合理应用PPIs也尤为重要。

为此,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老年消化学组和《中华老年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组织国内部分老年病、消化病和临床药理学专家,制定了本共识,供广大老年病科和全科医师应用PPIs时参考。

一、老年人PPIs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及作用机制由于老年人肝脏对药物的代谢转化能力降低、肝脏负担加重,肾脏对药物的清除能力降低、半衰期延长、肾毒性增加,因此了解老年人PPIs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及作用机制,对合理应用PPIs具有重要意义。

PPIs在体内代谢迅速,血浆半衰期均在2 h以内,蛋白结合率均在90%以上。

PPIs主要通过细胞色素P450系统中的CYP2C19和CYP3A4在肝内代谢,并经肾脏清除。

CYP2C19是大部分PPIs肝内代谢的主要途径,80%以上的奥美拉唑、50%以上的埃索美拉唑和兰索拉唑经CYP2C19代谢,其次是经CYP3A4、CYP1A2代谢;泮托拉唑虽主要经CYP2C19代谢,但对其亲和力较低,且其特有的DOI:10.3877/cma.j.issn.2095-8757.2015.04.001执笔者:郑松柏姚健风执笔者单位:200040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消化科、老年医学科通信作者:郑松柏,Email: songbai1009@ 二相代谢,也降低了其对CYP2C19的依赖性;雷贝拉唑主要经烟酰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代谢,其次经CYP3A4、CYP2C19代谢。

由此可见,常用的5种PPIs对CYP2C19的依赖性存在差异,泮托拉唑和雷贝拉唑对CYP2C19的依赖性较低[6-7]。

老年人、肾功能不全和轻中度肝功能不全患者的PPIs药代动力学与青年人相似,因此无需调整剂量[8];但严重肝功能不全患者,其最大曲线下面积值为肝功能正常者的2~3倍,血浆半衰期明显延长,应用PPIs 应相应减量[9-12]。

PPIs是苯并咪唑的衍生物,主要在小肠吸收,特异性地作用于胃底腺壁细胞内管泡膜上的胃酸分泌的最后环节——H+-K+-ATP酶(即质子泵),与质子泵不可逆结合使其失去活性,从而高效抑制胃酸分泌,直至新的质子泵产生,壁细胞才能恢复泌酸功能,从而使胃内pH值24 h维持在较高水平,是目前作用最强的胃酸分泌抑制剂。

二、老年人应用PPIs的适应证[3]PPIs主要用于老年人以下疾病的治疗或预防:①消化性溃疡;②胃食管反流病;③急性胃黏膜病变(包括应激性溃疡、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等);④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⑤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⑥与抗菌药物等联用根除幽门螺杆菌;⑦非甾体类抗炎药或糖皮质激素相关胃十二指肠黏膜损伤;⑧医源性或理化因素所致的上消化道黏膜损伤;⑨慢性非萎缩性或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糜烂(简称慢性糜烂性胃炎);⑩功能性消化不良。

三、老年人应用PPIs的安全性PPIs是目前公认的治疗酸相关性疾病最为有效的药物,该类药物总体安全性良好。

一般不良反应包括头痛、腹泻、恶心、胃肠道胀气、腹痛、便秘、头晕等,发生率为1%~5%,老年人发生率略高。

这些不良反应通常较为轻微,为自限性。

偶有文献报道PPIs导致过敏性休克、全血细胞减少症、血管炎、红斑狼疮、间质性肾炎、支气管哮喘、骨骼肌肉疼痛甚至横纹肌溶解等严重不良反应[13-15],在临床上应予以重视。

胃酸具有一系列重要的生理功能,长期强力抑酸很可能产生一些潜在的不良反应,近年来PPIs长期应用的安全性备受关注,但仍存在争议,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骨质疏松与骨折:新近的一些文献报道,长期应用PPIs并不增加骨质疏松及骨折的风险,不应影响PPIs长期应用的临床决策[16-19]。

但老年人本身是骨质疏松症的高危、高发人群,PPIs强力抑酸后影响钙吸收,长期钙吸收不足将引起血钙浓度降低,刺激甲状旁腺素释放,继而促进破骨细胞介导的骨质吸收,诱发或加重老年患者的骨质疏松,从而增加骨折风险。

曾有研究提示,每天口服2倍标准剂量的PPIs、连续1年以上会导致髋骨、腕骨、椎骨骨折风险增加[20-23]。

为此,我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2013年5月发布通报警告:长期使用较高剂量PPIs 可使骨折风险升高,尤其是老年患者,要求医师开具PPIs处方时应考虑低剂量、短疗程的治疗方式[24]。

(二)肺炎:PPIs的长期应用使胃内长期处于低酸状态,对细菌的灭活作用下降,导致胃内处于有菌状态。

当发生生理性或病理性胃食管反流时,或实施治疗性干预时(如鼻饲管、气管内插管等),含菌胃内容物会反流至咽喉部,随之误吸入肺,从而导致肺部感染[25]。

大型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应用PPIs会增加肺炎风险,且该风险值与PPIs剂量呈正相关[26-31]。

短期应用PPIs会增加社区获得性肺炎风险[28,32]。

尽管也有不同意见的报道[3,33],但老年人是肺炎的易感人群、胃食管反流病的高发人群,也是实施治疗性干预最多的人群,且吞咽协调功能减退,较易发生吸入性肺炎,因此更应尽量避免大剂量、长期应用PPIs,以免影响胃酸对胃内细菌的廓清作用。

(三)肠道感染:长期应用PPIs,胃内pH值升高,胃酸屏障功能降低,胃内细菌定植和肠道菌群过度生长[34],使患者腹泻的发生率增加。

多项研究结果提示,长期应用PPIs与难辨梭状芽孢杆菌(clostridium difficile,CD)感染的发生及复发有关[10,34-39];甚至曾有队列和病例对照研究认为,PPIs的应用可能是CD感染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40]。

但也有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认为,尚无明确证据表明PPIs的使用与CD感染存在因果关系[41]。

对存在免疫功能缺陷或有慢性基础病的老年患者,应权衡长期PPIs治疗的获益和风险,当患者有致命性的肠道感染,而无紧急抑酸治疗的适应证时,应中断PPIs治疗[42]。

(四)缺铁性贫血:食物中的铁为三价铁,需在酸性胃液(pH值<3)中还原为二价铁,才能在十二指肠和空肠中被吸收。

长期服用PPIs抑制胃酸分泌,影响铁的吸收,导致铁缺乏,进而可引起缺铁性贫血[43-44]。

当长期服用PPIs的患者出现不能解释的缺铁性贫血时,应考虑系PPIs所致的可能性,如不能停用PPIs,建议补充铁剂,纠正贫血。

(五)维生素B12缺乏:胃酸及胃蛋白酶将维生素B12从饮食中的维生素B12-蛋白结合状态释放出来,使之与壁细胞生产的内因子结合,最终被回肠末端吸收入血,故胃内酸性环境是维生素B12吸收的重要条件[44-45]。

长期应用PPIs抑制胃酸,可能影响维生素B12的吸收[46],而老年患者维生素B12缺乏或储备不足较为多见[3,47],故对长期使用PPIs的老年患者,特别是全身营养情况较差者,可以检测血清维生素B12水平,如缺乏应及时补充。

(六)低镁血症:PPIs引起低镁血症的机制尚不清楚。

临床观察发现,在服用PPIs 3个月及以上(多数在1年以上)的患者可出现低镁血症,主要表现为疲劳、手足搐搦、谵妄、惊厥、头晕及室性心律失常等[24]。

对于需要长期PPIs治疗的患者,特别是同时服用地高辛或其他可能导致低镁血症的药物(如利尿剂)的患者,可考虑在PPIs治疗前对患者进行血镁浓度测定,并在治疗期间定期检查,当低镁血症在增加镁摄入仍不能纠正时,建议停用PPIs。

尽管该不良反应较为罕见,但考虑到PPIs的广泛应用和低镁血症的严重后果,临床上仍应引起高度重视[8,48-51]。

(七)胃底腺息肉(fundic gland polyp,FGP):FGP是胃内最常见的息肉,应用PPIs 1年以上,FGP发生风险是不用PPIs的4倍[52],FGP均为良性,停用PPIs后可以退化、消失。

前述PPIs长期应用的潜在不良反应,在老年患者中发生的可能性较中青年患者大;坚持个体化原则,合理权衡PPIs治疗的利弊,正确掌握PPIs的适应证、剂量和疗程,不仅可以将其风险最小化,而且还可以降低医疗费用[3]。

四、PPIs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应用PPIs后胃内pH值升高,会影响某些口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一些不耐酸的口服药(如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等),在胃内pH值升高后生物利用度升高,MIC90(抑制90%的细菌所需的最低药物浓度)降低;而另外一些药物(如酮康唑、伊曲康唑、阿扎那韦等),当胃内pH升高后其在胃内的崩解延缓,其生物利用度和血药浓度降低。

PPIs主要通过CYP2C19和CYP3A4等代谢,与其他通过这些酶代谢的药物发生竞争抑制,影响彼此的疗效。

由于5种PPIs对CYP2C19的依赖性不同,因此PPIs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的情况也各异。

现有的资料显示,老年人常用药物与5种PPIs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奥美拉唑的发生率较高,泮托拉唑的发生率最低[12,53]。

奥美拉唑或埃索美拉唑与华法林同时使用时,华法林清除率降低[53],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比值和凝血酶原时间增加,可能导致患者异常出血,应予以监测;泮托拉唑、雷贝拉唑未发现与华法林、茶碱、克拉霉素及他克莫司等的相互作用[54-56]。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氯吡格雷与PPIs同为前体药,且都主要通过CYP2C19代谢,两者同时应用将产生竞争抑制,影响氯吡格雷的疗效。

曾有研究报道,PPIs 与氯吡格雷联用会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57-58]。

为此,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曾在2009年多次就氯吡格雷与PPIs的联用提出了“黑框警告”,建议避免在应用氯吡格雷的同时联用奥美拉唑和埃索美拉唑[59]。

若正在使用氯吡格雷的患者必须使用PPIs,应考虑使用不会产生明显相互作用的PPIs,如泮托拉唑等[24];或者正在使用PPIs的患者,需要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时,应避免选用氯吡格雷。

但国内外也有一些研究结果提示,PPIs与氯吡格雷联用并未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60-64],并得到有关指南的认可[18,65]。

五、老年人PPIs的合理选用(一)老年人胃酸的现代认识:传统观念认为,老年人胃泌酸功能是减退的或老年人缺乏胃酸,因此临床上曾用稀盐酸治疗老年人消化不良。

近二十年的研究证明并非如此,老年人分泌胃液的能力及胃内酸度并未随增龄而减退,老年人的基础酸排量和最大酸排量与年轻人相仿[66],甚至有研究发现“健康”老年人基础、餐后及胃泌素刺激后的胃酸分泌量比中青年人还要高[6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