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动物的内分泌系统与体液调节 (2)甲状腺、性腺
2.3 高等动物的内分泌系统与体液调节

②卵巢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
雌激素作用:
促进卵细胞成熟和卵泡生长 促进女性生殖器官的发育成熟 刺激并维持女性第二性征 孕激素作用:
与雌激素共同建立和调节月经周期;
妊娠时抑制子宫运动,刺激乳房准备哺乳
下丘脑在生命活动调节中的作用归纳 (1)作为感受器:下丘脑中有渗透压感受器,可以感受内环境中的渗透 压变化,从而调节水盐平衡。 (2)作为效应器:具有分泌功能,合成的激素有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抗利尿激素等。 (3)调节中枢: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4)传导:可传导兴奋至大脑皮层等高级中枢,如传导渗透压感受器产 生的兴奋至大脑皮层,使之产生渴感。
身材异常高大 肢端肥大症:成年生长激素分泌过多 指、趾等肢端部位增大
神经垂体释放的激素
下丘脑细胞合成、产生、分泌 抗利尿激素(血管升压素):
促进水在肾集合管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
催产素:促进子宫收缩。
甲状腺 甲状腺分两叶,位于 气管上端软骨两侧
下丘脑 1
垂体 2
3 甲状腺
胸腺 4 胰腺 6
甲状腺分泌 甲状腺素(T4)和三碘 肾上腺 5 甲腺原氨酸(T3) 人体内只有这两种激 素含碘 还分泌降钙素 降低血钙
—— 肾糖阈
过低:低血糖早期 (50-60mg/dL):头昏、心慌、四肢无力 低血糖晚期( < 45 mg/dL ):头昏、心慌、四肢无 力、休克、甚至死亡
性激素 —— 性腺(睾丸或卵巢)
成分:固醇类(属于脂质)
①睾丸分泌雄激素,主要成分是睾酮; 促进精子发生促进
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成熟
刺激并维持男性第二性征
促进非糖物质(如脂肪)转化
(—)
血糖平衡调节过程
第三节高等动物的内分泌系统与体液调节

第三节高等动物的内分泌系统与体液调节概述高等动物的生理调节是由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共同完成的。
神经系统调节的是瞬时性的、迅速的反应,而内分泌系统调节的是较为持久、缓慢的反应。
内分泌系统通过释放激素来调节各种生理过程,其中包括体液平衡、能量代谢、生殖发育、免疫功能等等。
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内分泌系统由内分泌腺和靶细胞组成。
内分泌腺是产生和分泌激素的特殊细胞或细胞群,常见的内分泌腺有甲状腺、肾上腺、胰腺等。
激素是化学物质,通过血液或体液传播到靶细胞并产生相应的效应。
内分泌系统的调节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主要包括负反馈和正反馈机制。
负反馈是指当机体的状态达到一定程度后,会产生激素抑制其进一步分泌的效应,以此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正反馈是指激素的分泌会刺激其自身分泌的过程,进一步增加激素的浓度。
高等动物的体液调节高等动物通过内分泌系统调节体液平衡,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体液调节的主要方式包括渗透调节和离子平衡调节。
渗透调节渗透调节是通过调节血液中的渗透物质浓度来维持体液渗透压的稳定。
渗透调节主要由下丘脑-垂体系统和肾脏共同完成。
下丘脑-垂体系统通过分泌抗利尿激素和利尿激素来调节尿量,以控制体液渗透物质的浓度。
抗利尿激素如抗利尿激素素和尤二乌素能减少尿量,使尿液浓缩。
利尿激素如血管加压素则能增加尿量,使尿液稀释。
肾脏则通过调节尿液的排泄来调节体液渗透物质的浓度。
当体液渗透物质浓度升高时,肾脏排出尿液中的渗透物质浓度也会增加,以稀释体液中的渗透物质浓度。
离子平衡调节离子平衡调节是通过调节血液中的离子浓度来维持体液的离子平衡。
离子平衡调节主要由肾脏和骨骼共同完成。
肾脏通过调节尿液中的离子浓度来维持血液中离子的稳定。
当血液中某种离子浓度升高时,肾脏将增加该离子的排泄量,以降低血液中的离子浓度。
相反,当血液中某种离子浓度降低时,肾脏将减少该离子的排泄量,以提高血液中的离子浓度。
骨骼是人体最大的储钙器官,通过骨吸收和骨沉积来调节血液中的钙离子浓度。
高等动物的内分泌系统与体液调节

D、抑制葡萄糖转变成脂肪
(5)健康人当血糖浓度偏低时,可通过胰岛分
泌的
和肾上腺髓质分泌的
,
使血胰糖高浓血度糖升素高。
肾上腺素
考题:正常情况下,人进食后血液内 D
A 胰岛素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含量增高 B 胰岛素含量增高,胰高血糖素含量增高 C 胰岛素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 D 胰岛素含量增高,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
主要是卵巢
促进雌性生殖器官的成熟,激发并维 持雌性第二性征
孕激素 卵巢
促进子宫内膜和乳腺等的生长发育, 为受精卵着床和泌乳准备条件。
1 填空: 婴幼儿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导致 侏儒病 幼儿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导致 呆小症 体内胰岛素分泌过少,导致 糖尿病 幼年时期 生长激素 分泌过多,导致巨人症
2 垂体
位置:
大脑的下部
分泌的激素名称:
生长激素 促甲状腺 激素和促性腺激素 等
激素的主要作用:
促激素可以调节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 生长激素可调节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
巨人症
侏儒症
肢端肥大症
3 甲状腺
位 置:
颈前部;喉和气管的两侧
分泌激素名称:
分泌甲状腺激素
激素的主要作用:
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 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下丘脑释放的调节激素 腺垂体分泌的激素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
促甲状腺素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生长激素释放激素 生长激素释放抑制激素 催乳素释放抑制激素
促卵泡激素 黄体生成素 生长激素 催乳素
黑色细胞刺激素释放抑制激素 黑色细胞刺激素
垂体是最重要的内分泌腺 下丘脑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
高等动物的内分泌系统和体液调节

α细胞:
胰高血糖素 (多肽)
食物中糖类 消化吸收
氧化分解 CO2+H2O+能量
肝糖元 非糖物质
分解 血糖 合成 80-120
转化 mg/dL 合成
转变
肝糖元 肌糖元 脂肪,非必需氨基
高于肾糖阈
酸等
(160-180mg/dL)
餐后血糖的变化
血糖含量(g/L)
1.4
尿糖1.2
1 0.8 0.6 0.4 0.2
甲状腺激素
生长激素
全身 主要促进蛋白质合成和骨生长
垂 体
促性腺激素
卵巢 睾丸
性激素,孕激素
催乳素
乳房
产生和分泌乳汁
促肾上腺皮质激 肾上腺
素
皮质
醛固酮
其他内分泌腺
腺
甲状腺
肾上腺 皮质
肾上腺 髓质
胰岛 睾丸
性 腺 卵巢
激素
甲状腺激素
醛固酮
肾上腺素 胰岛素
胰高血糖素 雄激素 雌激素 孕激素
对象 全身
主要作用
智力正常,身 幼年: 材矮小
智力低下、身 幼年: 材矮小
关节处膨大 成年:
身材特别高大、幼年: 体弱
高血糖、糖尿 成年:
脖子异常肿大 成年:
三、血糖的调节 胰岛α细胞和β细胞
胃
β细胞:
胰腺
胰岛素(蛋白质)
十二指肠
腺泡组织---消化液—外分泌 胰岛组织—内分泌
α细胞 ---胰高血糖素 β细胞 ---胰岛素
❖ 神经调节 ❖ 体液调节
互相联系 互相影响
但以神经调节为主
第三节 高等动物的内分泌系 统与体液调节
体液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关系
高二生物高等动物的内分泌系统与体液调节

内分泌腺
外分泌腺
没有
有导管
激素进入血液 腺体举例
进入体内、外的管腔
垂体、甲状腺、胰腺中的胰岛、 胃腺、肝脏、唾液腺等消化腺以及汗腺、 皮脂腺 肾上腺等
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
垂体
甲状腺
功能
激素
作 用
胸腺
肾上腺 胰岛
调节人体的新陈代 谢、生长发育和生 殖等生理活动。
内分泌系统
胰腺长约15厘米, 位于胃的正后方。
寒冷等刺激
大脑皮层
下丘脑
抑制
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 促进
垂
体
抑制
促甲状腺素 促进
甲状腺 新陈代谢,抵御寒冷
甲状腺激素 促进
寒冷
刺激
皮肤血管收缩→血流 量减少→散热减少 皮肤立毛肌收缩, 产生“鸡皮疙瘩” 骨骼肌不自主战栗 →产热量增加 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 素增加→代谢增强→ 产热量增加
皮肤冷觉感受器兴奋
3.让一健康人和一糖尿病患者于空腹时同时口服葡萄糖, 服用量按每人每1 kg体重1 g计算。随后每隔一段时间, 测定各人的血糖浓度和血液中的胰岛素浓度。 (1)两人血糖浓度变化如图,其中表示糖尿病患者的曲线 B 。 是______ (2)下列甲~丁四种曲线图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血液中胰岛 素浓度变化的是______ 丙 。
(3)从上述分析中可知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分泌时往往 不足,而血糖浓度_____________ 持久不降 。 ______ AC 。 (4)下列有关胰岛素生理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 A.提高组织细胞摄取和利用血液中葡萄糖的能力 B.促进肝糖元的分解 C.促进糖元的合成,抑制脂肪等物质转变成糖类 D.抑制葡萄糖转变成脂肪 (5)健康人当血糖浓度偏低时,可通过胰岛分泌 胰高血糖素 ________的使血糖浓度升高。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浙科版必修三教学案:第二章 第三节 高等动物的内分泌系统与体液调节 Word版含答案

第三节高等动物的内分泌系统与体液调节1.人体的内分泌系统包括分散在体内的一些无管腺和细胞。
这些腺体或细胞在一定刺激作用下分泌某种特异性物质(激素)到体液中。
(1)有的内分泌细胞比较集中,形成内分泌腺:如垂体、甲状腺、胰岛、性腺等。
(2)有的内分泌细胞比较分散:如胃、肠中的内分泌细胞。
(3)兼有内分泌作用的细胞:下丘脑的某些神经细胞。
2.由于激素是通过体液的传送而发挥调节作用的,所以这种调节又称为体液调节。
3.下丘脑通过对垂体活动的调节来影响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
下丘脑与垂体的功能上的联系是神经系统与内分泌腺联系的重要环节。
4.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调节机体的发育与代谢。
5.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是调节血糖浓度的重要激素,其中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胰高血糖素的作用与胰岛素相反。
对应学生用书P25人体的内分泌系统与体液调节1.体液调节分散在体内的一些无管腺和细胞在一定的刺激作用下分泌某种特异性物质到体液中,由体液传送,作用于某些特定器官,调节它们的活动。
2.内分泌系统包括分散到体内的一些无管腺和细胞,包括多种腺体和组织。
(1)有的内分泌细胞比较集中,形成内分泌腺,如垂体、甲状腺、性腺等。
(2)有的内分泌细胞比较分散,如胃、肠中的内分泌细胞。
(3)有的兼有内分泌的作用,如下丘脑的某些神经细胞。
3.激素调节的特点[判断](1)激素和酶都具有微量和高效的特点。
(√)(2)激素调节需经过体液的运输。
(√)(3)激素对所作用的靶器官或靶细胞大都具有一定的特异性。
(√)(4)激素和神经递质一样,发挥完作用后就会被分解而灭活。
(√)(5)甲状腺激素可为细胞提供能量从而促进新陈代谢。
(×)4.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比较比较神经调节体液调节结构基础神经系统(反射弧) 内分泌系统、体液(主要是血液)基本方式反射与靶器官和靶细胞特异性结合,把调节组织活动的信息传递给靶器官和靶细胞信息传递①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进行双向传导②以递质的形式在神经细胞之间单向传递通过体液(主要是血液)运输到全身各处反应速度迅速、准确比较缓慢作用范围比较局限比较广泛作用时间短暂比较长联系一方面:不少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另一方面: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第三节高等动物的内分泌系统与体液调节 (2)优秀课件

2.功能联系
下丘脑
促× ×激素释放激素
垂体
促× ×激素
甲状腺 × ×腺体 性 腺
甲状腺激素××激素 性激素
寒冷或过度紧张等
下丘脑 抑制
促甲状腺激素促释进放激素
垂 体 抑制
促甲状腺激素 促进
甲状腺
总结:
甲状腺激素
代谢增强、产热增加等
1.下丘脑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
2.下丘脑通过对垂体的调节来影响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
第三节高等动物的 内分泌系统与体液
调节
一、分泌腺的分类
①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的激素直接进入 腺体内的毛细血管里。
②外分泌腺:分泌物通过导管排出。 如汗腺、皮脂腺、唾液腺、胃腺
导 管
外分泌腺
腺细胞 结缔组织
毛 细 血 管
内分泌腺
主要的内分泌腺:
下丘脑、垂体、 甲状腺、胸腺、 肾上腺、性腺等
下丘脑
缓慢 比较广泛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联系
两者共同协调、相辅相成
神经调节占主导地位,影响体液调 节。
三、下丘脑与垂体对激素分泌的调节
⒈位置
下丘脑
特垂点体:
Ø特点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多种 下Ø丘人脑和调脊节椎激动素物主要内分泌腺
Ø促受(下内丘分脑泌的腺调)节激:素下释丘放脑激通素过
垂例体如调:节促影甲响状其腺他激内素分释泌放腺激,素主 要调控性促腺性、腺甲激状素腺释放激素 Ø 下丘脑释放激素到垂体, 调节、控制垂体分泌激素
促进子宫内膜和乳腺等 的生长发育,为受精卵 着床和泌乳准备条件。
课堂巩固
⒈青蛙垂体提取液中有促进雌蛙排卵的激素,该
激素作用的器官是( C)
A 甲状腺 B 胰腺 C 卵巢 D 肾上腺 ⒉下图表示人体内化学物质传输信息的方式。
高等动物的内分泌系统与体液调节(上课用)

1、高血糖一定会出现糖尿吗? 高血糖一定会出现糖尿吗?
不一定, 不一定,正常人只有血糖浓度超过肾糖阈 160mg/dL),才会出现糖尿。 ),才会出现糖尿 (160mg/dL),才会出现糖尿。
如果某人持续出现糖尿 糖尿, 2、如果某人持续出现糖尿,是否就能肯定 他患了糖尿病? 他患了糖尿病? 岁 35岁 I型糖尿病 青年 35 胰岛β细胞 注射胰岛素
(3)缺碘: 地方性甲状腺肿(大脖子病) 缺碘: 地方性甲状腺肿(大脖子病)
呆小症
地方性甲状腺肥大症
激素分泌异常与疾病
侏儒症
呆小症
调节机制: 调节机制:
负反馈调节
寒冷等刺激 下丘脑
(+) (-)
反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馈 调
(-)
垂 体
促甲状腺激素
(+)
节
甲状腺
甲状腺激素
(+)
新陈代谢, 新陈代谢,抵御寒冷
(10%以下) (10%以下) 以下 不能肯定,因为肾脏功能发生障碍的人,其肾小管不 不能肯定,因为肾脏功能发生障碍的人, 终身使用 发病型 以前 彻底损坏 能有效地将葡萄糖吸收到血液,也会出现持续糖尿。 能有效地将葡萄糖吸收到血液,也会出现持续糖尿。 II型糖尿病 35-40岁 II型糖尿病 成人 35-40岁 胰岛素 口服药物 (90%以上 糖尿病形成原因? 相对缺乏 以上) (90%以上) 3、糖尿病形成原因? 注射胰岛素 发病型 之后 胰岛β细胞受损 胰岛素分泌过少,血糖过高。 细胞受损, 胰岛 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过少,血糖过高。
(1)激素调节的特点: 激素调节的特点:
微量和高效 通过体液运输 作用于靶细胞、靶器官 作用于靶细胞、
(08江苏卷)上图表示人体内化学物质传输 江苏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三节高等动物的内分泌系统与体液调节(2)甲状腺、性腺
一、教材分析
甲状腺激素对发育与代谢的调节是高等动物的内分泌系统与体液调节这一章的重要内容,对于学生理解体液调节与稳态的关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节内容还是培养学生动物生理实验设计能力的绝佳素材,本节内容与人体的健康密切相关,因此本节内容的学习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性腺分泌性激素这节内容属于发展要求的内容,但对于处于青春期的学生这节内容的学习有着很大的必要性。
二、学情分析
这部分教材的内容,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有接触,,在高中教材中除深度与广度有所增加之外,侧重点有所不同。
学生对甲状腺激素虽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甲状腺激素的化学本质,以及动物生理实验相关的实验方法等深层次的东西还没有深入的认识,因这部分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①说出甲状腺激素对发育与代谢的调节。
②理解甲状腺激素的生理功能。
③列举甲状腺激素不正常分泌相关的疾病。
④知道性腺分泌性激素
2.能力目标:①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②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知识迁移能力。
③培养学生动物生理实验的设计能力。
3.情感目标:
①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科学实验探究方面的基本科学素养。
②培养学生关爱生命,珍惜健康的生活理念。
③让学生认识学科的社会价值。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①甲状腺激素对发育与代谢的调节。
②甲状腺激素分泌异常引起的疾病。
③性腺分泌性激素
2.教学难点:
①甲状腺激素的生理功能。
②甲状腺激素相关的生理实验的设计。
五、课前准备:
收集甲状腺激素分泌异常引起的疾病的相关图片,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一、甲状腺激素的化学本多媒体展示大脖子病的图片
教师总结:大脖子病的成因是食物中缺碘。
教师进一步设疑:缺碘为什么会得大脖子病
呢?
教师归纳:甲状腺分泌两种甲状腺激素:甲状
学生依据初中已有的知识分析大
脖子病的成因
学生阅读教材36页的内容,了解
甲状腺激素的化学成分
通过实际的例
子激发学生学
习的兴趣
培养学生获取、
加工信息的能
力
质腺素(T4),三碘甲腺原氨酸(T3)
教师简单解释甲状腺在缺碘情况下的代偿性
的增生。
二、甲
状腺
激素
对发
育与
代谢
的调
节
创设情境一、
教师展示侏儒症与呆小症的图片
侏儒症
呆小症
教师设疑:人幼年缺乏生长激素得侏儒症,缺
乏甲状腺激素得的是呆小症,为什么幼年缺乏
甲状腺激素不仅身体发育不全,而且智力也发
育不全呢?
归纳甲状腺激素的生理功能:
①促进物质与能量代谢
②促进生长发育
小结:促进骨骼成熟是甲状腺激素的重要作
用,甲状腺激素也是中枢神经系统正常发育所
不可缺少,而且必须在关键时期得到必要的甲
状腺激素才能保证大脑正常发育,因此幼年缺
乏甲状腺激素,不仅身体发育不全,智力也发
育不全。
创设情境二、
小狗若切除甲状腺会表现出以下的症状:体态
臃肿、食欲不振、精神萎靡、发育停止。
设问:试推测成年人如果甲状腺激素分泌过
多,即甲亢的症状:
学生阅读教材37页,分析原因。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掌握甲状腺激
素的生理功能
学生依据所学的甲状腺激素的功
能来解释小狗出现的症状。
学生讨论归纳甲亢的症状:身体
消瘦、食欲旺盛、精神亢奋,
层层设疑,创造
学习的情境
学以致用,通过
解决实际的问
题加深对所学
知识的理解。
培养学生的知
识迁移能力
实验
设计
探究问题:
甲状腺激素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材料用具:
体长2-3cm的蝌蚪20-30尾,甲状腺素片,直
径10-15cm的玻璃培养缸2个,米尺,碾钵自
来水
学生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培养学生动物
生理实验的设
计能力,对比实
验的设计能力教师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实验设计方案
这部分实验材料的处理、测量指标的选择、测
量时间的缺点对学生而言是个难点,在设计时
学生容易考虑不周,教师应该及时的加以引导
1.先将自来水存放一日,在两个
玻璃缸中加入等量的自来水,将
数量相等的蝌蚪分别放入玻璃缸
2.其中一缸放入适量的甲状腺素
片,另一缸加等量的清水作对照
3.每两天换水一次,同时用米尺
测量蝌蚪的体长变化,记录变态情况,连续测量15-20天,比较两组体长缩短的百分比,肢体出现和鳃、尾消失的情况。
4.分析结论
性腺分泌性激素教师列举男孩,女孩青春期的第二性征:男性
青春期阴阜、腋下和面部长出毛发、喉部变粗、
出现喉结、声音低沉、行为发生相应的变化。
女孩乳腺生长、皮下脂肪积聚、骨盘变宽等,
引导学生归纳性激素的作用
学生讨论归纳性激素有哪些作
用?
①促进生殖器官的生长
②促进生殖细胞的形成
③激发和维持第二性征
④孕激素与雌激素还一起建立和
调节月经周期。
结合学生青春
期的实际,促使
学生主动的探
讨有关生理健
康的知识。
七、板书设计
第三节甲状腺激素调节发育与代谢及性腺分泌性激素
一、甲状腺激素的化学本质
二、甲状腺激素调节发育与代谢
三、性腺分泌性激素
八、反馈练习
1.右图表示甲状腺活动调节的示意图。
对这一调节的
叙述错误的是
(A)甲与乙结构分别表示下丘脑和垂体
(B)a与b物质分别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
促甲状腺激素
(C)乙结构的活动只受甲结构释放激素的调节
(D)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起着反馈调节的作用
2.下列与高等动物的激素调节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A)猪阉割后有利于育肥(B)两只公鸡相斗时,鸡毛会竖起
(C)雄鹿到一定年龄后,会长出发达的鹿角
(D)给青鱼注射鲤鱼垂体的提取物能促进青鱼卵巢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