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动物的内分泌系统与体液调节 胰岛素与高血糖素

合集下载

高二生物人和高等动物的体液调节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生物人和高等动物的体液调节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生物人和高等动物的体液调节试题答案及解析1.激素在血液中的含量是相对稳定的,激素分泌的多少是受机体调节的。

下列关于激素分泌的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垂体能分泌促激素,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B.垂体是在大脑的直接影响下分泌促激素的C.下丘脑能直接控制各种内分泌腺,所以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D.通过反馈作用使血液中的激素含量维持在正常的相对稳定的水平【答案】D【解析】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是下丘脑,故A错;垂体在下丘脑分泌的促激素释放激素的作用下,分泌相应的促激素,故B错;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如甲状腺受下丘脑的调控属于间接,故C错;激素分泌的调节存在反馈调节,使激素的含量维持相对稳定,故D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激素分泌的调节,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游泳时在水中憋一会儿气后会引起大口喘气,其原因是()A.呼吸运动过于激烈,使呼吸中枢兴奋B.体内过量的二氧化碳使呼吸中枢兴奋C.体内缺氧使呼吸中枢兴奋D.体内过量的二氧化碳使呼吸中枢抑制【答案】B【解析】憋气时,呼吸运动基本停止,故A错误;游泳时在水中憋一会气后,机体产生二氧化碳较多,二氧化碳能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运动加快,故B正确;缺氧不会引起呼吸中枢兴奋,故C错误;二氧化碳增多,能引起呼吸中枢兴奋,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二氧化碳的调节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3.给严重缺氧的病人输氧时,要在纯氧中混入5%的二氧化碳气体,以维持呼吸中枢的兴奋,二氧化碳参与的这种调节属于()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激素调节D.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答案】B【解析】激素、CO2、H+、乳酸和K+等通过体液传送,对人和对动物的生理活动所进行的调节称气体,通过体液传送,作用于呼吸中枢,以维持呼吸中体液调节。

所以在纯氧中混入5%的CO2枢的兴奋,属于体液调节。

高二生物高等动物的内分泌系统与体液调节

高二生物高等动物的内分泌系统与体液调节

内分泌腺
外分泌腺
没有
有导管
激素进入血液 腺体举例
进入体内、外的管腔
垂体、甲状腺、胰腺中的胰岛、 胃腺、肝脏、唾液腺等消化腺以及汗腺、 皮脂腺 肾上腺等
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
垂体
甲状腺
功能
激素
作 用
胸腺
肾上腺 胰岛
调节人体的新陈代 谢、生长发育和生 殖等生理活动。
内分泌系统
胰腺长约15厘米, 位于胃的正后方。
寒冷等刺激
大脑皮层
下丘脑
抑制
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 促进


抑制
促甲状腺素 促进
甲状腺 新陈代谢,抵御寒冷
甲状腺激素 促进
寒冷
刺激
皮肤血管收缩→血流 量减少→散热减少 皮肤立毛肌收缩, 产生“鸡皮疙瘩” 骨骼肌不自主战栗 →产热量增加 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 素增加→代谢增强→ 产热量增加
皮肤冷觉感受器兴奋
3.让一健康人和一糖尿病患者于空腹时同时口服葡萄糖, 服用量按每人每1 kg体重1 g计算。随后每隔一段时间, 测定各人的血糖浓度和血液中的胰岛素浓度。 (1)两人血糖浓度变化如图,其中表示糖尿病患者的曲线 B 。 是______ (2)下列甲~丁四种曲线图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血液中胰岛 素浓度变化的是______ 丙 。
(3)从上述分析中可知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分泌时往往 不足,而血糖浓度_____________ 持久不降 。 ______ AC 。 (4)下列有关胰岛素生理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 A.提高组织细胞摄取和利用血液中葡萄糖的能力 B.促进肝糖元的分解 C.促进糖元的合成,抑制脂肪等物质转变成糖类 D.抑制葡萄糖转变成脂肪 (5)健康人当血糖浓度偏低时,可通过胰岛分泌 胰高血糖素 ________的使血糖浓度升高。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浙科版必修三教学案:第二章 第三节 高等动物的内分泌系统与体液调节 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浙科版必修三教学案:第二章 第三节 高等动物的内分泌系统与体液调节 Word版含答案

第三节高等动物的内分泌系统与体液调节1.人体的内分泌系统包括分散在体内的一些无管腺和细胞。

这些腺体或细胞在一定刺激作用下分泌某种特异性物质(激素)到体液中。

(1)有的内分泌细胞比较集中,形成内分泌腺:如垂体、甲状腺、胰岛、性腺等。

(2)有的内分泌细胞比较分散:如胃、肠中的内分泌细胞。

(3)兼有内分泌作用的细胞:下丘脑的某些神经细胞。

2.由于激素是通过体液的传送而发挥调节作用的,所以这种调节又称为体液调节。

3.下丘脑通过对垂体活动的调节来影响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

下丘脑与垂体的功能上的联系是神经系统与内分泌腺联系的重要环节。

4.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调节机体的发育与代谢。

5.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是调节血糖浓度的重要激素,其中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胰高血糖素的作用与胰岛素相反。

对应学生用书P25人体的内分泌系统与体液调节1.体液调节分散在体内的一些无管腺和细胞在一定的刺激作用下分泌某种特异性物质到体液中,由体液传送,作用于某些特定器官,调节它们的活动。

2.内分泌系统包括分散到体内的一些无管腺和细胞,包括多种腺体和组织。

(1)有的内分泌细胞比较集中,形成内分泌腺,如垂体、甲状腺、性腺等。

(2)有的内分泌细胞比较分散,如胃、肠中的内分泌细胞。

(3)有的兼有内分泌的作用,如下丘脑的某些神经细胞。

3.激素调节的特点[判断](1)激素和酶都具有微量和高效的特点。

(√)(2)激素调节需经过体液的运输。

(√)(3)激素对所作用的靶器官或靶细胞大都具有一定的特异性。

(√)(4)激素和神经递质一样,发挥完作用后就会被分解而灭活。

(√)(5)甲状腺激素可为细胞提供能量从而促进新陈代谢。

(×)4.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比较比较神经调节体液调节结构基础神经系统(反射弧) 内分泌系统、体液(主要是血液)基本方式反射与靶器官和靶细胞特异性结合,把调节组织活动的信息传递给靶器官和靶细胞信息传递①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进行双向传导②以递质的形式在神经细胞之间单向传递通过体液(主要是血液)运输到全身各处反应速度迅速、准确比较缓慢作用范围比较局限比较广泛作用时间短暂比较长联系一方面:不少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另一方面: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浙江省海盐元济高级中学生物课件:2.3 高等动物的内分泌系统与体液调节(浙科版必修3)

浙江省海盐元济高级中学生物课件:2.3 高等动物的内分泌系统与体液调节(浙科版必修3)

患者新陈代 谢率增高, 消瘦,血压 高,心博快, 出汗,情绪 激动,眼球 突出!
甲亢病人一般要少吃含碘的食物, 甲亢病人一般要少吃含碘的食物,防止甲 状腺激素(含碘的氨基酸衍生物) 状腺激素(含碘的氨基酸衍生物)分泌过 但是, 多。但是,我们都知道要多补充一些含碘 食物来预防大脖子病( 食物来预防大脖子病(地方性甲状腺肿 )。那么大脖子病到底是怎么引起的呢 那么大脖子病到底是怎么引起的呢? 大)。那么大脖子病到底是怎么引起的呢?
有导管 进入体内、 进入体内、外的管腔
内分泌腺
没有 激素进入血液
导管 分泌物去向 腺体举例
胃腺、肝脏、 垂体、甲状腺、 垂体、甲状腺、胰腺 胃腺、肝脏、唾液腺等消 化腺以及汗腺、 中的胰岛、 中的胰岛、肾上腺等 化腺以及汗腺、皮脂腺
分泌促甲状 腺激素释放 下丘脑 激素等
分泌甲状 腺激素等
垂体
甲状腺
激素调节的特点
资料1:
资料分析
• 美国学者E.C.Kendall 从3t 新鲜的动物甲状腺 美国学者E.C.Kendall 中才提取出0.23g的甲状腺激素 的甲状腺激素 中才提取出 • 30万头羊脑只能提取生长激素 万头羊脑只能提取生长激素1g 万头羊脑只能提取生长激素 • 人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只有 ×10-5 人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只有3× ~14×10-5mg/mL ×
激素分子 毛细血管 靶细胞
作用于靶细胞、 作用于特定细胞、器官 作用于靶细胞、靶器官 作用于特定细胞、
激素调节的特点
1.微量 微量 2.高效 高效 3.通过体液运输 通过体液运输 4.作用于靶细胞、靶器官 作用于靶细胞、 作用于靶细胞
腺细胞 导管 血管 结缔组织
外分泌腺
名称 比较项目

高中二年级生物高等动物的内分泌系统与体液调节课件

高中二年级生物高等动物的内分泌系统与体液调节课件
3、胰岛素 胰岛素缺乏导致 糖尿病 ;过多则易造成 低血糖症 。
(二)相关激素间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1)对某一生理活动的调节,都是由多种激素相互 协调、相互作用共同完成的。激素的作用有的是相互增 强作用,有的则是相互拮抗。
(2)垂体分泌的多种促激素具有调节、管理对应的 内分泌腺的作用,垂体的这种调节作用又是在下丘脑的 控制下进行的。
甲亢 (凸眼症)
甲亢(甲状腺机能亢进): 症状:多吃,消瘦,怕热,出汗 心慌,气短,急躁,失眠
眼球凸出
正常儿
呆小症
地方性甲状腺肿 (大脖子病)
病因:缺碘
•大脖子病:缺碘——〉甲状腺 分泌过少——〉促甲状腺激素分 泌——〉甲状腺腺体增生加大分 泌甲状腺——〉腺体过度增生。
防治:食物中加碘,多吃 海带、海鱼等含碘丰富的 食物。
• 下丘脑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

寒冷或过度紧张等 刺激
下丘脑
(--)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

垂体
(﹢)
促甲状腺激素

(--) 调
甲状腺
பைடு நூலகம்

甲状腺激素
三、动物激素的种类和生理作用
名称
生理机能
产生激素的 内分泌腺
生长激素
促甲状腺 激素
促进生长, 主要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骨的生长
促进甲状腺的生长发育, 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2.激素的定义
• 由内分泌腺或某些细胞在一定刺激下分泌 的,并通过体液运送到作用部位的特异性 物质
二、下丘脑与垂体
• 1.垂体的位置 • 位于脑的下部,成人大小像豌豆 • 2.垂体的种类
• 神经垂体:•抗利尿激素

12内分泌系统与化学调节——体液调节

12内分泌系统与化学调节——体液调节

12.3.2 维持钙稳态的激素——甲状旁腺素与降钙素
甲状旁腺是人体内最小的腺体之一,共有两对,在甲状 腺的背面或在甲状腺之中。甲状旁腺分泌甲状旁腺素(PTH)。 血钙水平的降低刺激甲状旁腺细胞释放甲状旁腺素,它促进 骨钙溶解,促进小肠从食物中吸收钙以及肾小管对钙离子的 重吸收,减少磷酸根在肾小管中的重吸收,结果使血钙水平 上升,血磷含量下降。 甲状腺的滤泡旁细胞(C细胞)还分泌一种降钙素。高浓度 的血钙引起C细胞释放降钙素。降钙素直接抑制骨质溶解,还 抑制肾小管对钙、磷、钠、氯的重吸收,降低血钙的水平。降 钙素与甲状旁腺素的作用相反,但降钙素的作用更迅速,而且 占优势。
12.1化学调节的性质 12. 1.1 激素的作用 激素在血液中的浓度很低,它们作用于特定的 靶器官,产生特定的效应。激素这类化学物质与酶 不同,它们只能对复杂的细胞结构起作用,不能在 破坏了细胞结构的组织匀浆中发挥作用。 激素是由细胞分泌到体液中的,有别于另外一 些腺体通过管道将某些物质分泌到体外。因此,这 类分泌称为内分泌。 由于激素是通过体液的传送而发挥调节作用, 所以这种调节又称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相比,体 液调节反应比较缓慢,作用的持续时间比较长,作 用的范围比较广泛。
12.3激素与稳态 12.3.1 甲状腺调节发育与代谢
人的甲状腺分为两叶,紧贴在气管上端甲状 软骨的两侧。甲状腺由滤泡组成,滤泡的外周是 单层上皮细胞,中间充满均匀的胶状物质。
缺碘可引起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呆小病是一 种幼年时期缺碘所引发的病症。成年人缺碘可引
起面部和手肿大。
甲状腺分泌两种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素 (T4)和三碘甲腺原氨酸(T3),T3比T4少一个碘 原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物质代谢 与能量转换,促进生长发育过程。促进骨骼成 熟是甲状腺激素的重要作用。 甲状腺激素也是中枢神经系统正常发育所 不可缺少的,而且必须在关键时期得到必要的 甲状腺激素才能保证大脑正常发育。先天性甲 状腺发育不全引起呆小症。

高中生物激素调节知识点

高中生物激素调节知识点

高中生物激素调节知识点激素调节是生物常考的知识点,你都掌握了吗?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高中生物激素调节知识点,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生物激素调节知识点1.人和动物生命活动调节包括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其中神经调节处于主导地位。

2.植物体受到单一方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定向运动,称为向性运动,属于应激性,是植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

3. 生长素是最早发现的一种植物激素。

4. 光照对胚芽鞘生长的影响:(1)受到单侧光照射,弯向光源生长(2)切去胚芽鞘尖端,不生长也不弯曲(3)将胚芽鞘尖端用锡箔小帽罩起来,直立生长(4)胚芽鞘会向放琼脂的对侧弯曲生长由此说明,胚芽鞘的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物质,这种物质从尖端运输到下部,并且能够促使胚芽鞘下面某些部分的生长。

5. 生长素——吲哚乙酸,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功能。

6. 在植物体内合成的,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并且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产生显著地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就统称为植物激素。

7. 生长素在高等植物体内分布广泛,但大多集中在生长旺盛部位(如胚芽鞘、芽和根尖的分生组织、形成层、受精后的子房和幼嫩的种子)8. 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运输,主要是从植物体形态学的上端向下端运输,运输方式——主动运输。

9. 生长素对植物的生长作用,往往具有两重性。

既能促进植物生长也能抑制植物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

与生长素的浓度和植物器官种类有关。

10.一般来说,低浓度的生长素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而高浓度的生长素则抑制植物的生长,甚至杀死植物。

11. 顶端优势:植物的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收抑制的现象,因为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大量地积累在侧芽的部位,使侧芽的生长受到抑制的缘故。

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依次是根>芽>茎12. 常用的生长素类似物:萘乙酸、2.4—D13. 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1)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2)促进果实发育(3)防止落花落果14.目前公认的植物激素还有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和吲哚乙酸15. 体液调节是指某些化学物质通过体液的传送,对人和动物体的生理活动所进行的调节。

内分泌系统与体液调节

内分泌系统与体液调节

促进肾脏 对水分的 重吸收
内分泌器 官
激素
靶组织
主要作用 促进肾上腺 皮质生成和 分泌激素 促进甲状腺激素 的生成和分泌
促肾上腺皮质 肾上腺皮 激素 质 垂体 促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
促性腺激素(促 性腺 促进性腺发育, 促性腺激素 促 促进性腺发育 卵泡激素+黄 卵泡激素 黄 促进性激素的 体生成素) 体生成素 合成与分泌 刺激蛋白质合成和组 生长激素 全部组织 织生成,减少糖的利 织生成,
下丘脑
促肾上腺皮 质激素释放 腺垂体 激素 促甲状腺激 腺垂体 素释放激素 促性腺激素 腺垂体 释放激素 肾脏 抗利尿激素
下丘脑产生的激素: 下丘脑产生的激素:
促 激素释放激素
抗利尿激素
垂体产生,分泌的激素: 垂体产生,分泌的激素:
生长 激素
抗利尿激素(下 抗利尿激素( 丘脑产生) 丘脑产生)
促进 生长
用,增加糖元生成,促 增加糖元生成, 进脂肪分解
下丘脑是身体内分泌系统的总 枢纽, 枢纽,它通过垂体将神经系统 与内分泌系统有机地联系起来
幼年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或过多导致的症状( 幼年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或过多导致的症状(生 长激素分泌异常): 长激素分泌异常):
巨人 症
侏儒症
甲状腺
分泌甲状腺激素 分泌甲状腺激素(T4)和三碘 甲状腺激素 和三碘 甲腺原氨酸(T3) 甲腺原氨酸
(1)糖尿病患者虽血糖浓度高,但组织细胞内能量供应 糖尿病患者虽血糖浓度高, 不足.患者总感觉饥饿而多食 多食, 不足.患者总感觉饥饿而多食,多食又进一步使血糖来源 增多; 增多; (2)当血糖含量高于160mg/dL时,糖就从肾脏排出而出 当血糖含量高于160mg/dL时 160mg/dL 现糖尿,在排出大量糖的同时也带走了大量水分,于是会 现糖尿,在排出大量糖的同时也带走了大量水分, 出现多尿 口渴,多饮的现象 多尿, 的现象. 出现多尿,口渴,多饮的现象. (3)又由于糖氧化供能发生障碍,使得体内脂肪和蛋白 又由于糖氧化供能发生障碍, 质的分解加强,导致机体消瘦,体重减轻 减轻等 质的分解加强,导致机体消瘦,体重减轻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三节高等动物的内分泌系统与体液调节胰岛素与高血糖素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在知识结构上属于第二章第三节“高等动物的内分泌系统与体液调节”第三课时的内容,主要包括胰岛素与高血糖素的分泌部位、生理作用、两种激素在调节血糖平衡中的相互关系、糖尿病知识等。

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人体内分泌系统、下丘脑和垂体、甲状腺调节及初中血糖平衡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来学习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在血糖调节中的作用及其关系。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内分泌系统与体液调节的关系,理解多种激素对一种生理现象调控的综合作用,利于学生树立质量互变的观点。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已经接触了血糖的相关内容,前面两节课也学习了内分泌腺及几种激素的作用,这就为胰岛素与高血糖素的学习打下了好的基础。

另外,这部分内容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学生兴趣比较浓厚,同时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对比实验的设计分析能力,因此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掌握并不是很困难。

但知识体系的构建和综合运用能力欠缺。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简述血糖的来源和去路、血糖平衡的概念及意义。

②简述糖尿病的病因及其防治措施。

③举例说出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的来源、作用,建立血糖平衡调节的模型。

2.能力目标:
①通过构建概念图,学会比较、分析、归纳、综合等科学思维方法。

②学会运用对照性原则,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

③学会理论联系生活、生产实践,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①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增强学生自我保健的意识,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②帮助学生树立质量互变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③通过实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与态度。

四、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的来源、作用,血糖平衡调节的过程。

2.教学难点:理解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在调节血糖平衡中的关系,建立血糖平衡调节的模型。

由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模拟实验等活动,构建概念图,加强对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在调节血糖平衡中的关系的理解。

五、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的活动材料、中央电视台第10频道《走近科学》节目报道的新闻材料:“调查广西村民墓中复活之谜,纯朴山村传出诈尸新闻”。

六、教学过程
七、板书设计
1、血糖的来源、去路
2、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及作用
3、血糖调节的模型。

4、低血糖、高血糖、糖尿病
5、糖尿病的病因、防治。

八、反馈练习
1.合成和分泌胰岛素的最适宜刺激是
(A)消化道中糖类食物增多(B)血糖浓度升高
(C)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 (D)垂体活动的结果
2.下列激素的生理作用相互拮抗的是
(A)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B)甲状腺素与肾上腺素
(C)肾上腺素与胰高血糖素(D)生长激素与甲状腺素
【拓展】人们已知胰腺中有胰岛素,于是用研磨方法提取,但经千辛万苦也未获得,原因是
(A)研磨方法简陋(B)研磨高热,使胰岛素变性
(C)胰岛素接触空气氧化(D)胰腺中有分解胰岛素的物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