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性消毒工作程序
物业小区防疫消杀方案

物业小区防疫消杀方案物业小区防疫消杀方案(精选11篇)为确保事情或工作顺利开展,往往需要预先进行方案制定工作,方案属于计划类文书的一种。
那么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物业小区防疫消杀方案(精选11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物业小区防疫消杀方案(精选11篇)1为有效预防和控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病传播,切实做好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现制定街道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消毒方案:一、责任区域(一)物业公司管理的小区、楼栋,由物业公司负责消毒。
(二)无物业管理的小区、楼栋,由社区组织人员进行消毒。
(三)辖区企事业单位、经营单位、商业网点由相关责任单位自行组织消毒。
消毒液(剂)、喷雾器、防护用品等物资由责任单位自行采购。
社区要做好监督工作,确保疫情防控消毒工作及时开展,全覆盖不留死角。
二、开展环境卫生整治主要以开展环境卫生整治为主,药物消杀为辅的病媒生物综合防治,结合“三清一维护”活动,对居民小区、垃圾收集点等重点场所进行卫生及垃圾的清理、处理垃圾污物,消除鼠、蟑、蚊、蝇等病媒生物滋生环境。
三、消毒的重点部位包括办公楼、经营商铺的楼道、扶手、门把手、水龙头、公用电话、桌椅、卫生间等;小区电梯、单元门口、楼道、垃圾收集点周围等。
四、消毒方法(一)表面消毒用84消毒液,按1:100比例喷洒消毒或擦拭消毒。
(二)空气消毒喷洒消毒:84消毒液按1:100比例进行喷洒消毒。
(三)消毒原则居民小区、楼栋务必每天保证1次喷洒消毒,武汉等地返银人员居住的小区、楼栋、单元每天上午下午各进行一次喷洒消毒。
五、加大宣传力度社区要广泛开展宣传工作,及时在小区公示栏、单元门口张贴预防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知识,在居民网格群推送预防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知识及家庭消毒方法等,进一步提高居民防控意识,全力配合做好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六、注意事项一、工作人员在消毒时做好个人防护,一定要穿工作服、戴口罩、橡胶手套,减少消毒剂对眼睛、皮肤等的刺激;消毒时不准吸烟、饮水、吃食物;脱掉个人防护用品后及时洗手。
户外消毒工作制度和流程

户外消毒工作制度和流程一、目的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户外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提高公共卫生水平,制定本制度和流程。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和流程适用于公园、广场、街道、社区、学校等户外公共场所的消毒工作。
三、消毒形式(一)日常预防性消毒。
1. 定期对户外公共场所进行清洁和消毒,如座椅、游乐设施、公共厕所等。
2. 针对季节性流行疾病,加强重点区域的消毒工作,如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增加对儿童游乐设施的消毒频率。
(二)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
1. 当户外公共场所出现疑似病例或有聚集性发热病例时,及时进行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
2. 对疫点、疫区进行彻底的消毒处理,确保病原微生物得到有效杀灭。
四、实施原则(一)以清洁卫生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
1. 保持户外公共场所的清洁卫生,定期清理垃圾,清除杂草。
2. 对重点区域和设施进行定期消毒,减少病原微生物的滋生。
(二)科学合理选择消毒剂和消毒方法。
1. 根据病原微生物的特性,选择适宜的消毒剂和消毒方法。
2. 遵循消毒剂的使用说明书,正确配比和使用消毒剂。
(三)加强工作人员培训和防护。
1. 对从事消毒工作的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消毒操作技能。
2. 工作人员在消毒过程中,应做好个人防护,如佩戴口罩、手套等。
五、工作流程(一)日常预防性消毒流程。
1. 制定消毒计划:根据季节性流行疾病和户外公共场所的特点,制定合理的消毒计划。
2. 执行消毒任务:按照消毒计划,定期对户外公共场所进行清洁和消毒。
3. 记录消毒情况:详细记录消毒时间、地点、人员和使用的消毒剂等信息。
(二)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流程。
1. 发现疑似病例或聚集性发热病例时,立即启动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程序。
2. 对疫点、疫区进行现场调查,确定消毒范围和消毒方法。
3. 执行消毒任务:按照确定的消毒范围和消毒方法,进行彻底的消毒处理。
4. 记录消毒情况:详细记录消毒时间、地点、人员、消毒剂和消毒效果等信息。
六、监督与评价(一)建立监督机制:对户外消毒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确保消毒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防疫消毒管理制度(4篇)

防疫消毒管理制度一、制度目標為確保全體人員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防止疫情傳播,建立健全的防疫消毒管理制度,促進健康與安全的工作環境。
二、適用范圍本制度適用于所有在本單位工作、生活、居住的人員。
三、防疫消毒管理職責1.公司領導:負責制定、實施和調整防疫消毒管理制度的相關措施,並監督各部門的執行情況。
2.防疫消毒專責組:負責制定和實施防疫消毒計劃,確保各項防疫措施的有效執行,並定期向公司領導彙報工作情況。
3.各部門主管:負責組織本部門的防疫消毒工作,並確保相關措施的執行。
4.員工:負責按照防疫消毒管理制度的要求,履行個人的防疫消毒職責,並接受相關培訓和指導。
四、防疫消毒執行原則1.優先防疫:將防疫消毒工作置于重要位置,做到預防為主、組織負責、科學有序。
2.全面覆蓋:確保所有人員、區域、設施和物品都涵蓋在防疫消毒工作之內,不留死角。
3.科學合理:依據專業的防疫消毒要求,確保防疫消毒工作的科學性和合理性。
4.嚴格執行:嚴格按照防疫消毒管理制度要求執行,不得違規違紀,不得有遺漏和疏忽。
五、防疫消毒措施1.人員管理:a) 人員健康檢查:所有進入單位的人員需要接受健康檢查,包括測量體溫和詢問身體狀況。
b) 人員登記:所有進入單位的人員需要填寫個人信息登記表,包括姓名、職務、聯系方式等。
c) 人員流動管控:根據工作需要,合理安排人員流動,減少人員密集。
2.區域管理:a) 办公區域:按照防疫要求,定期進行區域消毒,保持良好的衛生狀態,舒適的工作環境。
b) 公共區域:公共場所、餐廳和浴室等地方需要定期進行消毒清潔,保持衛生和安全。
c) 限制出入:對于非必要人員的出入,要加以限制,減少疫情擴散的風險。
3.物品管理:a) 防護用品:提供足夠的防護用品,並告知使用方法,確保人員的個人防護。
b) 物品消毒:對于常用物品和聯系物品,規定定期進行消毒,保障物品的衛生。
4.宣傳培訓:a) 宣傳教育:制作宣傳海報和宣傳單,向全體人員宣傳防疫消毒知識和注意事項。
进出境动物防疫消毒技术规范

进出境动物防疫消毒技术规范目录第一部分总则1适用范围 (1)2依据 (1)3术语及定义 (1)4基本原则 (3)5基本要求 (3)检验检疫监管机构及监管人员要求 (3)防疫消毒从业单位及人员要求 (4)防疫消毒设施要求 (4)5.3.1口岸防疫消毒场地及设施 (5)5.3.2进出境动物隔离场 (5)5.3.3进境非食用动物产品生产加工存放场所 (5)5.3.4动物和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场所 (6)防疫消毒技术要求 (6)6防疫消毒方法、消毒剂的选择原则 (6)防疫消毒防疫选择原则 (6)防疫消毒消毒剂选择原则 (7)防疫消毒一般程序 (7)7防疫消毒效果评价和监管验证 (8)8防疫消毒剂和器械的管理 (9)9安全和环保管理 (10)第二部分进出境陆生动物消毒技术规范1适用范围 (11)2 操作程序 (11)准备工作 (11)2.1.1 人员准备 (11)2.1.2 制定工作方案 (11)2.1.3药品配制 (11)2.1.4 器械及用具 (11)步骤与方法 (12)2.2.1船舶及装卸动物码头隔离区域的消毒 (12)飞机及装卸动物停机坪隔离区的消毒 (12)2.2.3笼具和铺垫材料的消毒 (12)2.2.4运输车辆的消毒 (12)2.2.5动物隔离场的消毒 (14)效果评定 (17)3 监管要求 (17)监督检查药品选择与配制 (17)监督检查实际操作流程 (18)抽查效果评定 (18)审核记录报告填写 (18)4 注意事项 (19)附录A (20)附录B (21)附录C (22)第三部分进出境水生动物消毒技术规范1适用范围 (23)2 操作程序 (23)准备工作 (23)2.1.1 人员准备 (23)2.1.2 制定工作方案 (23)2.1.3药品配制 (23)2.1.4 器械及用具 (23)步骤与方法 (24)2.2.1防疫性消毒 (24)2.2.1.1运输工具、包装物、装载用水(冰)、器具、其他铺垫材料 (24)2.2.1.2现场查验场地、养殖场、临时隔离场及暂养场 (24)2.2.1.3鱼卵 (25)2.2.2紧急消毒 (25)2.2.2.1运输工具、包装物、装载用水(冰)、器具、其他铺垫材料 (25)2.2.2.2现场查验场地、养殖场、临时隔离场及暂养场 (26)2.2.2.3动物尸体 (26)2.2.3记录填写 (26)效果评定 (26)3 监管要求 (26)监督检查药品选择与配制 (26)监督检查实际操作流程 (27)抽查效果评定 (27)审核记录报告填写 (27)4 注意事项 (27)附录A (29)附录B (32)附录C (33)附录D (36)第四部分进出境动物产品防疫消毒技术规范1适用范围 (37)2 操作程序 (37)准备工作 (37)2.1.1 人员准备 (37)2.1.2 制定工作方案 (37)2.1.3药品配制 (37)2.1.4 器械及用具 (38)步骤与方法 (38)2.2.1 运载工具的防疫消毒 (38)2.2.2 非食用动物产品外包装(表面)的防疫消毒 (39)2.2.3 动物源性饲料外包装的防疫消毒 (40)动物产品装卸场地的防疫消毒 (40)铺垫材料、废弃物的防疫消毒 (41)不合格动物产品的防疫消毒 (41)指定加工、仓储企业的防疫消毒 (41)效果评定 (42)监督检查药品选择与配制 (42)监督检查实际操作流程 (42)抽查效果评定 (43)审核记录报告填写 (43)4 注意事项 (43)附录A (44)附录B (47)第五部分进出境运输工具消毒技术规范1适用范围 (48)2 操作程序 (48)准备工作 (48)2.1.1 人员准备 (48)2.1.2 制定工作方案 (48)2.1.3药品配制 (48)2.1.4 器械及用具 (48)步骤与方法 (49)2.2.1 车辆防疫消毒处理 (49)2.2.2火车防疫消毒处理 (51)2.2.3一般船舶防疫消毒处理 (53)2.2.4废旧船舶的防疫消毒处理 (53)2.2.5飞机防疫消毒 (54)2.2.6集装箱防疫消毒处理 (55)后续处理 (55)低温环境下常用消毒剂的配制 (55)记录填写 (55)效果评定 (55)3 监管要求 (56)监督检查药品选择与配制 (56)监督检查实际操作流程 (56)抽查效果评定 (56)审核记录报告填写 (57)附录A (58)附录B (61)附录C (62)附录D (63)第六部分重要动物疫病防疫消毒技术规范1 口蹄疫 (64)口蹄疫病毒属性 (64)有效灭活和消毒药剂 (64)传带口蹄疫病毒动植物产品的防疫消毒方法 (64)发生口蹄疫的紧急防疫消毒规程 (66)1.4.1消毒准备 (66)1.4.2操作程序 (67)填写消毒记录 (68)注意事项 (68)2 禽流感 (68)禽流感病毒属性 (68)有效灭活和消毒药剂 (69)传带禽流感病毒动植物产品的防疫消毒方法 (69)发生口蹄疫的紧急防疫消毒规程 (69)2.4.1消毒准备 (69)2.4.2操作程序 (70)填写消毒记录 (71)注意事项 (71)3炭疽 (71)炭疽属性 (71)有效灭活和消毒药剂 (72)传带炭疽动植物产品的防疫消毒方法 (72)发生炭疽的紧急防疫消毒规程 (73)3.4.1消毒准备 (73)3.4.2操作程序 (73)填写消毒记录 (76)4非洲猪瘟........................................................................................................... .. (76)非洲猪瘟病毒属性 (76)有效灭活和消毒药剂 (77)传带非洲猪瘟病毒动植物产品的防疫消毒方法 (77)发生非洲猪瘟的紧急防疫消毒规程 (77)消毒准备 (77)操作程序 (78)填写消毒记录 (79)注意事项 (79)附录 (80)第一部分总则1 适用范围本规范规定了进出境动物防疫消毒工作的监督管理要求及防疫消毒实施的技术规范。
自然灾害灾区现场预防性消毒工作程序与方法

自然灾害灾区现场预防性消毒工作程序与方法一、了解现场情况消毒人员到达灾区现场后,首先进行现场调查,可根据当地传染病流行趋势分析评估报告的数据确定待消毒对象的种类、性质和数量及消毒方法。
二、现场操作准备消毒前应穿戴好工作衣、帽、口罩、手套,备好防护用具,进行现场观察,估计污染情况,阻止无关人员进入消毒区,并按面积或体积、物品种类、数量多少,正确选择消毒剂种类,计算所配制的消毒剂的用量,并注意所用消毒剂有效成分含量,保证配制消毒剂的有效浓度。
三、消毒前样品采集必要时在实施消毒前应由检验人员先对不同消毒对象采集样品,送实验室检验,以了解消毒前污染情况。
四、室内消毒前准备室内消毒前,应先关闭门窗,保护好水源(盖好灶边井、水缸等),取出食物、厨具等,将不需消毒的衣物、被单等收叠储藏好。
五、实施室内消毒消毒时应依次对门、地面、家具、墙壁等进行喷洒消毒。
以表面湿润为度。
注:如需要专门针对呼吸道传染病进行预防性消毒,应重点做好空气消毒。
六、实施其他部位消毒室内消毒完毕后,对其他可能污染处,如走廊、楼梯、厕所表面、下水道口等进行消毒。
对室外大环境进行消毒时,应注意让消毒液覆盖需要消毒的部位,以达到润湿为度。
七、消毒后工作消毒工作完毕后,应将所有的消毒工具进行清洗,然后依次脱下工作衣、帽、口罩(或其他防护用具),衣服打叠好,将工作服外层表面卷在里面,放入消毒专用袋中以备清洗。
最后,消毒员应彻底清洗双手,并填写好工作记录表。
消毒结束60min后,必要时,检验人员再次采样。
消毒人员应告诉使用者,在消毒完毕1h~2h后,彻底通风和擦拭后,被消毒的物品和房间才能投入使用。
消毒人员在交待完注意事项后再撤离现场。
预防性消毒效果评价见附录E。
八、消毒操作注意事项1、根据拟消毒的病原体的种类不同、消毒处理的对象不同、消毒现场的特点不同,选用恰当的消毒剂和合适的消毒方法,消毒剂应现配现用。
2、消毒人员在消毒时不宜吸烟、饮水、吃食物,并劝阻其他无关人员进入工作场所。
(精品)幼儿园高级保育员技能培训第1课——预防常见传染病和做好消毒工作

高级保育员技能第1章预防常见传染病和做好消毒工作婴幼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抵抗疾病的能力较差,容易受病原体的感染,发生传染病。
加之婴幼儿在托幼机构生活,朝夕相处,接触频繁,一旦发生传染病很容易造成传染病的流行。
为了保证婴幼儿的健康,托幼机构应做好常见病和传染病的预防和消毒工作,并把这项工作作为幼儿园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
一、学习目标掌握传染病的预防知识和消毒措施。
二、工作程序1、经常性的预防工作(1)做好日常清洁和消毒工作,消灭蚊蝇,减少疾病传播的机会。
(2)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3)做好饮食卫生工作。
(4)培养婴幼儿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5)合理安排婴幼儿的一日生活。
(6)为婴幼儿准备平衡的膳食,保证他们健康发育。
(7)经常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婴幼儿的抵抗力。
(8)严格晨、午、晚检查和全日观察,及时发现疾病。
2、传染病的消毒措施(1)呼吸道传染病的消毒1)开窗通风消毒婴幼儿的居室除每天坚持按照幼儿园规定开窗通风外,在呼吸道传染病发生后(流感、风摩、水症等),保育员应开窗通风3h。
2)紫外线灯消毒保育员应在保健医生的指导下,定期使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
3)使用药物对室内空气消毒呼吸道传染病发生后,可以采用对室内空气进行消毒的方法。
①过氧乙酸消毒传染病发生后保育员应在保健医生的指导下,用0.2%0.5%的过氧乙酸对空气喷雾,每立方米的空间约喷雾30时,之后关闭门窗30min。
②漂白粉澄清液消毒传染病发生后保育员应在保健医生的指导下,用1%~3%的漂白粉澄清液喷雾,喷到地面湿透为止。
4)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的消毒①流行性感冒流感发生后,患儿应马上隔离,保育员应及时、彻底地开窗、通风换气15min以上,或按照保健医生的要求,对空气进行消毒。
②水痘水痘发生后,患儿应马上隔离,保育员对班级活动室、寝室里的空气和物品进行消毒,开窗通风3h,被褥暴晒,家具、玩具及图书采用擦拭和日晒的方法消毒,衣物、被单、褥单及其他物品采用煮沸或消毒剂浸泡的方法消毒。
消毒程序规范卫生部规定

消毒程序规范卫生部规定
本文档旨在概述卫生部对消毒程序的规范要求,确保公共场所、医疗机构和食品加工场所的卫生安全。
1. 消毒程序的必要性
消毒是预防传染病传播和维护公共卫生的重要手段。
正确执行
消毒程序可以有效杀灭病原体,防止疾病传播。
2. 消毒程序的基本要求
- 使用合适的消毒剂:根据具体场所的不同,选择适合的消毒剂,确保其安全有效。
- 正确操作消毒设备:操作人员应接受消毒设备操作培训,掌
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 定期检查设备状况:定期检查消毒设备的运行状况,确保其
正常工作。
- 规范记录消毒过程:详细记录每次消毒的时间、地点和消毒
剂使用量等信息,并保存相关记录。
3. 消毒程序的执行流程
- 准备工作:清理工作区域,确保环境卫生。
- 选择合适的消毒剂: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消毒剂。
- 配制消毒溶液:按照要求正确配制消毒溶液。
- 执行消毒过程:使用配制好的消毒溶液对目标区域进行彻底的消毒,确保覆盖面广。
- 清洗处理:消毒剂的残留物应进行正确的清洗处理。
- 消毒效果评估:对消毒后的区域进行效果评估,确保达到卫生标准。
4. 消毒程序的注意事项
- 遵守剂量和接触时间:按照标准要求,确保消毒剂的使用剂量和接触时间达到要求。
- 人员防护措施:执行消毒程序时,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避免受到有害物质的伤害。
- 储存和处置消毒剂:严格按照要求储存和处置消毒剂,避免误用和污染环境。
请按照本文档的要求制定消毒程序,并确保执行过程中遵循卫生部规定的相关要求,以维护公共场所、医疗机构和食品加工场所的卫生安全。
防疫消毒管理制度范本(五篇)

防疫消毒管理制度范本一、禁止外来人员及车辆随意进入羊场,如特殊情况需进入,必须经过相关领导同意;凡进入羊场的人员都必须登记和消毒,经消毒通道鞋底踩过消毒池,并在臭氧或紫外线消毒间消毒____分钟后方可进入。
二、消毒间必须每天打扫,并喷洒配比合理消毒液;消毒池每周更换____次消毒池药液;定期检修消毒设施,保证消毒质量。
三、消毒药具有刺激性或腐蚀性,根据消毒对象选择合适的消毒液;羊舍的消毒需用高效、低毒药物;羊舍消毒后及时通风,避免羊群引起消毒剂的中毒。
四、消毒药宜现配现用,控制好消毒机的雾化效果,且易直接将喷枪对着羊体喷射;要求消毒人员必须配戴口罩、手套、穿工作服,做好自我防护。
五、消毒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消毒药液说明配比,保证消毒液有效浓度;每月使用的消毒药品必须有____种以上交替使用,避免细菌产生耐药性,降低消毒效果。
六、合理安排消毒时间,消毒应避开阴雨天,选择晴朗无风天气进行。
七、要求羊场环境每月消毒____次,羊舍每周消毒____次,另外根据疫情流行季节和受周围疫情威胁程度可临时增加消毒密度。
八、羊场工作人员出羊场要更换工作服,回场时必须经过消毒通道和消毒间,进行严格消毒后方可进入场区;场内工作人员每周将自己工作服清洗消毒____次。
九、种羊引进前先对羊舍进行严格冲洗、____次消毒,至少空圈一周羊群方可进入。
十、搞好羊场环境卫生,圈舍饲喂通道每次饲喂结束后及时清扫,羊舍周围环境每天清扫____次。
及时清理羊场剩余草节、垫草、垃圾粪便,送堆粪场发酵处理。
十一、制定产房消毒制度,分娩母羊进入产房前先将产房进行清洗消毒,母羊分娩前必须对乳房、外阴进行消毒,分娩后及时清理、清洗胎衣、血迹污物。
防疫消毒管理制度范本(二)一、引言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的疫情不断爆发,给人们的健康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为了保障员工和公众的安全,我们公司制定了严格的防疫消毒管理制度。
该制度旨在确保公司内部的环境卫生得到有效控制,并减少疫情传播的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防性消毒工作程序
一、了解现场情况
消毒人员到达灾区现场后,首先进行现场调查,可根据当地灾情具体情况、污染程度、范围以及可能发生传染病流行趋势确定待消毒对象的种类、性质和数量及消毒方法。
二、现场操作准备
消毒前应穿戴好工作衣、帽、口罩、手套,备好防护用具,进行现场观察,估计污染情况,阻止无关人员进入消毒区,并按面积或体积、物品种类、数量多少,正确选择消毒剂种类和拟采取的消毒方法,计算所需配制的消毒剂的用量,并注意所用消毒剂有效成分含量,保证配制消毒剂的有效浓度。
三、消毒前样品采集
必要时在实施消毒前应由检验人员先对不同消毒对象采集样品,送实验室检验,以了解消毒前污染情况。
四、室内消毒前准备
室内消毒前,应先关闭门窗,保护好水源(盖好灶边井、水缸等),取出食物、厨具等,并将不需消毒食品、食饮具及衣被等物储藏好。
喷雾有刺激性或腐蚀性消毒剂时,消毒人员应戴防护口罩和防护眼镜。
五、实施消毒
消毒时应主要对被洪水污染的门、地面、墙壁、家具等物体表面进行喷洒消毒。
以表面湿润为度。
室内消毒完毕后,对室外其他可能污染处,如走廊、楼梯、厕所表面、下水道口等进行消毒。
对室外大环境进行消毒时,应注意让消毒液覆盖需要消毒的部位,以达到润湿为度。
消毒过程中,工作人员不得吸烟、饮食,以防止受到消毒因子的伤害与病菌感染。
六、消毒后工作
消毒工作完毕后,应将所有的消毒工具进行清洗,然后依次脱下工作衣、帽、口罩(或其他防护用具),衣服打叠好,将工作服外层表面卷在里面,放入消毒专用袋中以备清洗。
最后,消毒员应彻底清洗双手,并可用速干型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也可使用符合GB27950《手消毒剂卫生要求》要求的其他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
填写好工作记录表。
必要时,消毒结束60min后,检验人员再次采样。
消毒人员应向住家交待消毒有关注意事项后再撤离现场。
七、注意事项
(一)根据拟消毒处理的对象不同、消毒现场的特点不同,选用恰当的消毒剂和合适的消毒方法,消毒剂应现配现用。
(二)消毒人员在消毒时不宜吸烟、饮水、吃食物,并劝阻其他无关人员进入工作场所。
(三)消毒人员应谨慎细心,不得损坏灾民物品,凡需消毒的物品切勿遗漏。
(四)用气体熏蒸消毒时,应使房间密闭,要充分暴露需消毒的物品,物品要分散开,相互间要有空隙,以利药物扩散、接触;要控制消毒要求的温度、湿度及时间;食物及不耐腐蚀或怕沾染气味的物品要取出或盖严;用火加热时,应严防火灾。
(五)煮沸消毒时,水面应淹没消毒物品,应在水沸腾后开始记时。
保持沸腾15min 以上。
(六)在需要进行媒介生物(蝇、蚊)控制的地方,应先进行杀虫处理再消毒。
附录5-3
工作记录表格格式(样表)表1 预防性消毒工作记录
表2 预防性消毒效果评价采样及检测结果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