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预防性消毒与防护

合集下载

幼儿园卫生消毒制度

幼儿园卫生消毒制度

幼儿园卫生与消毒工作制度园所应以清洁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避免过度消毒;针对不同消毒对象,严格按照如下所述使用浓度、作用时间和消毒方法进行消毒,以确保消毒效果;消毒剂具有一定的毒性刺激性,配制和使用时应注意个人防护,应佩戴口罩和手套等,同时消毒剂具有一定的腐蚀性,注意消毒后用清水擦拭,所使用消毒剂应在有效期内。

一、开学前全面开展校园内环境清洁整治行动重点做好灭鼠、清除越冬蚊卵的专项行动。

消毒卫生死角,彻底清除各类病媒生物滋生环境,推进班级、公共区域、公共教室、图书室、食堂、大型玩具等重点区域及部位的环境卫生消毒工作,全力打造一个干净卫生的环境。

二、重要场所日常卫生消毒和通风要求(一)保健室的日常清洁与消毒1、空气消毒(1)无明显污染情况下以通风换气为主,每天至少3次,每次至少30分钟。

有发热、呕吐、腹泻等患病幼儿时则应根据需要每日应进行空气消毒。

(2)在无人的情况下可采用紫外线消毒,每次消毒时长60min,消毒后开窗通风。

2、环境及物体表面消毒(1)地面无明显污染的情况下,通常采用湿式清扫,用清水或清洁剂拖地每日1-2次。

(2)桌子、椅子、凳子、床头柜等室内用品,一般情况表面只进行日常的清洁卫生工作,用清洁的湿抹布每日2次擦拭各种用品的表面。

(3)无明显污染情况下,可每周对办公桌、椅、地面等进行1次预防性消毒,采用千分之三有效氯的含氯消毒剂消毒,保持30分钟,清水擦拭。

(4)工作台面每次进行医疗活动前后都要进行消毒,采用千分之三的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拭处理。

(二)教室的日常清洁和通风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空气新鲜。

温暖天气实行全日开窗,冬季利用幼儿户外时间上、下午各通风一次,空调未开启季节,在幼儿户外时门窗应全部打开,彻底通风,上、下午各通风一次,每次至少30分钟,并做好通风记录。

不适宜开窗通风时,采用紫外线灯进行照射消毒每日1次,每次持续照射60分钟,并做好紫外线消毒灯使用记录。

2、儿童厕所要专用并且清洁通风,无异味,定时扫,随时刷。

幼儿园卫生清洁消毒制度

幼儿园卫生清洁消毒制度

幼儿园卫生清洁消毒制度附件11:卫生清洁消毒制度根据《省幼儿园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试行)》要求,日常清洁及预防性消毒要以清洁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避免过度消毒。

受到污染时随时进行清洁消毒。

幼儿园特制订卫生消毒制度:一、消毒指导方法(一)教室、活动室等场所空气消毒:首选自然通风,尽可能打开门窗通风换气;每日轮流开窗通风至少3次,每次30分钟。

天气允许的情况下全天通风,在不宜开窗通风的天气或不具备开窗通风空气条件时,用紫外线杀菌灯照射消毒每日1次,每次持续照射时间60分钟。

(二)物体表面:可使用含氯消毒剂(有效氯浓度250 mg/L~500 mg/L)擦拭,作用30min,再用清水擦净。

(三)地面:可使用含氯消毒剂(有效氯浓度250 mg/L~500 mg/L)用拖布湿式拖拭,作用30min,再用清水洗净。

(四)卫生间、厨房的消毒:要经常打扫,最好采取湿式清扫;卫生洁具用有效氯含量为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

(五)餐饮具消毒:蒸汽消毒或消毒柜消毒20分钟;或煮沸消毒15~30分钟。

二、清洁消毒具体措施(一)班级教室1.空气:每天开窗通风至少3次,每次30分钟以上。

工夫可放置在上午户外活动;下午放置在幼儿起床后(凡是幼儿分开课堂,都要开窗通风);早晨紫外线消毒1小时后再开窗通风。

平时天气答应,无对流风,可以全天通风,也能够窗户斜开或班门打开通风。

2.物品表面:每天晚上幼儿离园后先用浓度为250mg/L含氯消毒液喷洒或擦拭活动室的门把手、椅子、橱柜、窗台、直饮机、电源开关、墙围裙、玩具架;盥洗室的水龙头、口杯橱、毛巾架手摇把手、电源开关等物体表面,早上清水抹布擦拭干净。

教室地面每天晚离园后用浓度为25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后拖地消毒1次,如有污染及时清洁或消毒。

桌子每餐前用浓度250mg/L含氯消毒液喷洒消毒,作用时间30分钟。

3.玩教具图书:玩教具用一次消毒一次,用浓度为25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时间30分钟。

幼儿园消杀安全教育(3篇)

幼儿园消杀安全教育(3篇)

第1篇一、引言幼儿园是孩子们成长的摇篮,是孩子们接触社会、学习知识、培养兴趣的地方。

然而,随着生活环境的日益复杂,幼儿园的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

为了确保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幼儿园必须加强消杀工作,提高消杀安全意识。

本文将从幼儿园消杀安全的重要性、消杀方法、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阐述。

二、幼儿园消杀安全的重要性1. 预防传染病:幼儿园是儿童聚集的地方,一旦有传染病发生,很容易在幼儿之间传播。

通过定期进行消杀工作,可以有效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2. 创造良好环境:消杀工作可以消除幼儿园内的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干净、舒适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3. 增强家长信任:家长关心孩子的健康,幼儿园做好消杀工作,可以增加家长对幼儿园的信任,提高家长满意度。

4. 保障幼儿健康:幼儿园是孩子们成长的重要阶段,做好消杀工作,可以有效保障幼儿的健康成长。

三、幼儿园消杀方法1. 物理消杀:通过紫外线、臭氧等物理手段,对幼儿园内的空气、物体表面进行消毒。

2. 化学消杀:使用高效、安全的消毒剂,对幼儿园内的空气、物体表面、地面等进行消毒。

3. 生物消杀:利用微生物对有害生物进行杀灭,如使用益生菌、噬菌体等。

四、幼儿园消杀注意事项1. 选择合适的时间:在孩子们不在园时进行消杀工作,避免影响孩子们的健康。

2. 选择合适的消毒剂:根据消毒对象选择合适的消毒剂,确保消毒效果。

3. 注意个人防护:消杀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要穿戴好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防护服等。

4. 保持通风:消杀后,要保持幼儿园内的通风,确保空气质量。

5.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幼儿园内的消杀设施、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6. 培训员工:对幼儿园员工进行消杀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消杀安全意识。

五、幼儿园消杀安全教育措施1. 加强宣传:通过举办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提高幼儿园员工的消杀安全意识。

2. 制定应急预案:针对幼儿园可能发生的传染病疫情,制定应急预案,确保应急处置能力。

幼儿园预防性消毒制度

幼儿园预防性消毒制度

幼儿园预防性消毒制度
一、加强晨间检查,要求幼儿入园时用流动水洗手(擦手毛巾、晨检牌,每天用2%文华强效消毒液浸泡20分钟。


二、体温表用3、5%文华强效消毒剂浸泡30分钟,压舌板采用蒸汽消毒法。

三、每天注意教室通风换气,冬天每天定时开窗数次。

四、每日用2%文华强效消毒剂进行揩擦消毒地面、门窗、桌椅、围杆等,每周五进行玩具消毒,用2%文华强效消毒剂浸泡20分钟或阳光曝晒。

五、每天幼儿午餐前15分钟用2%文华强效消毒剂进行饭桌揩擦消毒,要求消毒后自然干燥。

六、认真做到碗、茶杯、毛巾等一人一用,用后蒸汽消毒。

七、每月清洗被褥一次,每周勤晒被子及垫被,夏季席子要求每天用温水揩擦,一周用消毒水擦一次,晾干为宜。

八、幼儿与工作人员用餐前及大小便后用肥皂、流动水冲洗干净。

九、冬春季节好发病,可适当服用板蓝根、姜茶来预防,对各班进行空气消毒,食醋熏、或过氧乙酸硼喷雾。

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与消毒

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与消毒

一、环境卫生1、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建立时常保持室内外清洁和定期清扫的制度。

每天 1 小扫,每周 1 大扫。

分片包干、定人、定点、定期检查。

要泯灭苍蝇、蚊子、老鼠、臭虫、蟑螂等害虫。

室外无杂草、碎砖、污物和污水,下水道要通畅,无蚊、蝇孳生地。

2、玩具柜及玩具要每月 1 次清洗消毒,保持整洁。

3、要时常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阳光充足,冬天也要定时开窗通风换气。

冬季室温 3 岁以上 15-18℃。

(3 岁以下 20-22℃)4、厕所要整洁通风,定时打扫并消毒。

保证无污迹及臭味。

5、幼儿桌、椅、床每周擦 1 次。

6、幼儿被子、床单、枕套等要定期洗换,保持清洁,叠放整齐。

7、固定地点设垃圾箱,定期消毒清扫。

8、及时作好传染病幼儿大小便等物处理。

9、有计划搞好室内、外环境,做到“五化”(美化、绿化、净化、安全化、儿童化)。

二、个人卫生1、合理安排婴幼儿一日生活,让他们饮食、睡眠和活动都有一定规律,生活得活泼愉快。

2、婴幼儿每人一碗一巾,日常生活用品要专人专用,做好消毒工作。

3、养成早、晚洗手洗脸,饭前、便后洗手、脏了随时洗手的好习惯。

要让婴幼儿用流动水洗手脸。

4、饭后漱口,中、大班幼儿每日早晚要刷牙。

5、每周洗头 1 次,夏季每日至少洗澡 1 次,随时保持个人的清洁卫生。

6、每天洗脚、洗屁股,洗屁股巾要每天消毒。

7、手指甲要每周剪 1 次,脚指甲每两周剪 1 次。

8、手绢要专人专用,每日换洗。

婴儿尿布要勤换,洗净后用开水烫或者日光曝晒。

9、保持婴幼儿服装整洁,衣服、被褥、床单要勤洗勤晒。

10、培养幼儿文明卫生习惯,如:不随地擤鼻涕,不要随地大小便,不把手放在嘴里,不用手擦眼睛,挖鼻孔等以及正确进餐、睡眠、穿脱衣服等。

11、保护婴幼儿视力。

教室要注意采光,有良好的照明设备。

看电视次数不宜过多,每次时间小班不超过 10-15 分钟,大班不超过 20-30 分钟。

电视机应放在距离地面 1-1.2 米桌上,并按着调试表获得最好的图象。

幼儿园学校日常预防性消毒指南

幼儿园学校日常预防性消毒指南

学校日常预防性消毒指南一›空气消毒可采用紫外线灯照射或空气消毒机消毒。

(一)紫外线灯照射消毒按照产品说明书的要求使用。

在无人条件下开启,每次照射不少于1小时,每天一次。

空气消毒机消毒)(二可采用紫外线循环风›高压静电循环风等类型的空气消毒机,按照设备使用说明书操作使用。

提倡有人条件下开启使用。

二›空调滤网每月清洁消毒一次,过滤网可用有效氯浓度为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后用清水冲净晾干。

三›地面›物体外表消毒地面可用含有效氯浓度为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拖拭,作用30分钟后再用清水拖拭干净;讲台›课桌椅›窗台›角橱›门窗把手›床栏›机›开关›洗手盆›坐便器›台面等高频接触的部位可用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作用30分钟后再用清水擦拭干净,每天至少一次。

四›集体食堂厨房的清洁消毒每餐工作完毕用清洁剂如洗洁精清洁各种厨具餐具外表,并用清水冲洗干净,保持卫生。

厨房地面可用含有效氯250mg/L~500 mg/L的含氯消毒剂拖拭,作用30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净,每天至少一次。

五›集体食堂餐具消毒首选餐具消毒器消毒,常用的消毒碗柜有紫外线臭氧消毒碗柜和高温加热消毒碗柜等,按照操作说明书使用;也可用高温蒸汽或煮沸15~30分钟消毒,或采用含氯消毒剂〔有效氯浓度250mg/L~500mg/L〕浸泡30分钟后,再用清水漂洗干净。

餐具消毒后应注意保洁。

六›手的消毒学校应在校园内配置足量的洗手设施。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学校应配备充足的肥皂›洗手液,催促学生›幼儿在入校后›离校前›饭前便后›集体活动前后等进展洗手。

洗手时应采用流动水,按照七步洗手法洗手。

可根据实际情况配备含乙醇快速手消毒液。

七›卫生间的消毒可用有效氯浓度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门把手›水龙头›马桶按钮›洗手台面等或用以上消毒液放入喷雾器中进展空间及外表喷雾至湿润,等待30分钟后开窗通风,清水洗净。

如何更好的做好幼儿园预防性消毒

如何更好的做好幼儿园预防性消毒

如何更好的做好幼儿园预防性消毒工作永昌县幼儿园保育员何运丽随着全社会公共卫生条件的不断改善,使一些传染病基本控制。

但流感、腮腺炎、水痘、菌痢、手足口病等在幼儿园每年仍有流行.因为幼儿是易感人群,其生活接触较密集,若一旦传染病传入,易发生爆发流行。

因此做好幼儿园各环节的预防性消毒工作对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尤为重要.为了做好防治传染病的发生,我园保育员做了以下措施;一、加强学习,提高消毒卫生意识首先,我们要提高消毒意识,就是要加强学习《上海市托幼机构消毒隔离工作常规》,通过学习加强了这方面的知识,从而完善了工作中的一系列的消毒常规.如,平时我们的消毒时间要到位,浓度要保证。

通过学习我们认清了消毒的重要性,更深一步的了解了时间不够不能起到有效的杀灭细菌。

故作为保健教师要加强检查,保育员把消毒工作落实到位。

二、切断传播途径,降低发病率幼儿园是幼儿集体生活的场所,是易感人群集中的地方,保护儿童健康成长是其首要任务.保健教师要针对季节做好消毒与诊断工作,冬春季节是上呼吸道传染病的易发季节,因此要经常到班级或卧房进行紫外线与空气的消毒,保证教室与卧房空气新鲜,平时要督促保育员与教师经常打开教室窗门.在晨检中,针对不同传染病有的放矢的进行检查与诊断,发现异常现象及时处理并于隔离,最后要通知家长带幼儿看病,只有切断了传播途径也就保证了幼儿的身体健康。

三、规范到位,完善幼儿园的消毒工作.消毒工作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幼儿的身体健康,作为幼儿园的保健教师要随时做好卫生保健工作的检查,让每位教工都能自觉做好消毒卫生工作,加强消毒意识,保证消毒工作的正常运转。

对一些不明确的问题能及时向儿保医生讨教,只有把这项工作做好了幼儿才能在我们的保护下茁壮成长,同时也为家长减轻了后顾之忧。

幼儿园公共场所及物品消毒制度

幼儿园公共场所及物品消毒制度

幼儿园公共场所及物品一律按规定定期做好日常预防性消毒及传染病发生期间的重点消毒工作。

一、日常预防性消毒要求:(一)餐具、茶具、毛巾蒸汽消毒,时间为 30 分钟以上;煮沸消毒,水开后 20-30 分钟以上;做到幼儿一人一杯一巾一用一消毒。

(二)周围环境物体表面消毒:有效氯含量 250mg/L 消毒液拖、擦、喷洒、浸泡每天一次。

(三)玩具消毒每周一次:先清洗后消毒,有效率含量250mg/L 浸泡半小时,晾干备用。

(四)被褥消毒:每两周暴晒一次(12 小时),每月清洗一次。

(五) 手的消毒:用药物肥皂或者洗手液流动水进行洗手。

(六)睡房空气:紫外线消毒 30 分钟, 9 月-10 月份每周一次, 11 月份到次年 4 月每周两次, 5-6 月每周一次;每天开窗通风,一天三次,每次 20 分钟以上。

(七)活动室空气: 0.2%-0.5%过氧乙酸喷雾每周一次;每天开窗通风,一天三次,每次 20 分钟以上。

(八)清洁抹布有效率含量 250mg/L 消毒液浸泡 30 分钟,拖把有效率含量 1000mg/L 消毒液浸泡 30 分钟。

二、发生传染病后的消毒要求:(一)发生传染病的班级与未发生传染病的班级物品用具等分开消毒。

(二)餐具、茶具、毛巾、周围环境物体表面、玩具、被褥、睡房空气等在常规预防性消毒的基础上消毒药液浓度加倍;消毒频率和作用时间增加:周围环境物体每天两次,玩具每天一次,睡房、活动室空气每天一次,被褥暴晒 24 小时。

(三)分泌物、排泄物消毒:有效率含量 1000mg/L 消毒液,搅匀加盖 2 小时;容器使用后消毒,有效率含量1000mg/L 溶液浸泡消毒 30-60 分钟。

一、个人卫生与消毒1、保证幼儿认真做到饭前便后用流动水洗手。

2、幼儿每人一巾,每天清洗并消毒一次。

在毛巾专用消毒柜或者 0.5%84 浸泡 10 分钟消毒 (浸泡后要用清水洗数次)、晾干后挂入毛巾架。

3、刷牙杯与牙刷个人专用,牙刷每 3 个月更换一次(损坏及时更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
使用时可用浸泡、擦拭、喷雾、干粉等 方法消毒。
使用溶液时应现配现用,最长使用期不超 过3天。
幼儿园最常用的含氯消毒剂是84消毒液 ,它是一种以次氯酸钠为主的高效消毒剂, 适用于一般物体表面、白色衣物、公共场所 疫源地的污染物品的消毒。
25
使用84消毒液的注意事项: 1、有一定的刺激性与腐蚀性,必须稀释以后
3
1、首先,幼儿园要建立完善的卫生消毒制度 ,制定出卫生消毒的工作职责,对相关人员 进行消毒知识的培训,防止幼儿园传染病的 发生流行。
4
2、幼儿园要提高卫生消毒意识,通过学习 加强消毒知识,以便完善在工作中的消毒常 规。如进行消毒工作时消毒时间要充足,消 毒剂浓度要有保证,因此幼儿园老师应把消 毒工作落实到位。
注意:如空气污染严重,不宜采用开窗通 风法
15
(2)、煮沸消毒
对耐湿耐热物品最简便有效的消毒方法 。托幼机构中餐具、茶杯、毛巾等物品常用 煮沸的方法消毒。
使用煮沸消毒法时应注意两点:一是被 消毒的物品应完全浸没于水中;二是消毒的 时间应从水沸腾后,或中间加入新的物品后 开始计时消毒30分钟。
16
(3)、蒸汽消毒
11
随时消毒是指及时杀灭并消除由污染源排出 的病原微生物而进行的随时的消毒工作。
终末消毒是指传染源住院隔离,痊愈或死亡 后,对其原居住地进行的彻底消毒,以期将 传染病所遗留的病原微生物彻底消灭。
注意:疫源性消毒需根据传染病的病种,确 定消毒方法和消毒浓度。
12
四、消毒的方法
1、物理消毒法 2、化学消毒法
紫外线灯管是人工制成产生紫外线的低 汞石英气灯,用于空间消毒。影响紫外线照 射效果的因素有很多:如照射距离、投射角 度、温湿度、空气内含尘量及细菌的种类等。
18
安装紫外线消毒灯时应注意有效照射距 离离地面或物体表面为2米,每次消毒不少于 30分钟。每天记录灯管使用时间,累计照射 时间,做好记录,灯管累计使用时间超过 1000小时要及时更换灯管。注意保洁,每周 用95%酒精擦拭1次。
常用化学消毒剂
(1)、含氯消毒剂 (2)、过氧乙酸 (3)、碘伏 (4)、酒精
23
(1)、含氯消毒剂
消毒剂溶于水中可产生次氯酸者称为含 氯消毒剂,目前常用的有漂白粉、三合二、 次氯酸钙、二氯异氰尿酸钠、氯胺丁等。
含氯消毒剂杀菌谱广,可杀灭一切致病 微生物,适用于物体表面、玩具、便器、水 等的消毒。
才能使用。双手接触使用时最好戴手套 。 2、不要把84消毒液与其他洗涤剂或消毒液混
合使用。 3、放置在儿童触及不到的地方,专人专柜保
存。 4 、被消毒物品应该全部浸没在水中,消毒
以后应该用清水冲洗干净后才能使用。
26
(2)、过氧乙酸
过氧乙酸主要用于医院、公共场所及疫 源地的消毒。可采用喷洒、熏蒸或气溶胶喷 雾等多种方法进行。
5
3、幼儿园是儿童集体生活的场所,是易感人 群集中的地方,保护儿童健康成长是首要任 务。作为保健医生要针对季节做好卫生消毒 与诊断工作,并对园内卫生消毒工作的落实 起到监督指导的作用。
6
4、卫生消毒工作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幼儿的身 体健康,作为幼儿园的保健医生要随时做好 卫生消毒工作的检查,让每位老师都能自觉 做好卫生消毒工作,加强卫生消毒意识,保 证消毒工作的正常运转。
预防性消毒的处理和防护
1
本章重点
一、对卫生消毒工作的认识 二、基本概念 三、消毒的分类 四、消毒的方法 五、幼儿园物品的预防性消毒
2
一、对卫生消毒工作的认识
幼儿园是孩子生活与游戏的集体场所, 为保证每一名幼儿的健康成长,幼儿园必须 做好相应的消毒工作,卫生消毒工作对幼儿 园来说是常规工作,但要真正做好此项工作 并非易事。
是对耐湿耐热物品的另一种简便有效的 消毒方法,托幼机构的餐具、茶杯、毛巾等 物品常用蒸饭箱或蒸汽箱进行蒸汽消毒。
使用蒸汽消毒法时也应注意两点:一是消 毒物品应疏松放置不可紧叠;二是消毒的时 间从水沸腾出汽后开始计时30分钟或按消毒 柜操作要求。
17
(4)、紫外线消毒
紫外线消毒主要是起到室内空气消毒与 物体表面洁、消毒是预防托幼机构传染 病发生的重要措施。 清洁:指用物理方法清除污染物体表面的有 机物和污迹、尘埃。 消毒:就是使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清除或者 杀灭病原微生物以及其它有害的微生物,使 其数量减少到无害的程度。
8
三、消毒的分类
1、预防性消毒 2、疫源性消毒
9
1、预防性消毒
13
1、物理消毒法
(1)、开窗通风 (2)、煮沸消毒 (3)、蒸汽消毒 (4)、紫外线消毒
14
(1)、开窗通风
开窗通风,增强室内空气流通是最经济 最有效的消毒方法,托幼机构应首选。
即在通风良好的情况下,每天通风2~3次 ,每次15-30分钟。在使用空调的情况下,也 应坚持用此方法。建议定时开窗通风、转换 空气以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预防性消毒是指未发现传染源的情况下 ,对可能被病原体污染的物品、场所和人体 进行的消毒措施。如托幼机构使用的餐具、 毛巾、玩具、便器、餐桌等,均应按要求进 行日常预防性消毒。
预防性消毒的目的是切断传染病的传播 途径,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环节。
10
2、疫源性消毒
疫源性消毒:对有传染源(病者或病原携带 者)存在的地区,进行的消毒,以免病原体 向外传播。 疫源性消毒可分为随时消毒、终末消毒。
19
幼儿园紫外线消毒灯主要有两种:悬挂式和 移动式。
20
使用时必须注意紫外线灯的开关必须与 照明灯开关分开,在幼儿触及不到的位置。 消毒时必须在无人的情况下进行,避免紫外 线对人眼睛和皮肤的灼伤。消毒后开窗通风 ,驱散残留臭氧后才可进入室内。还应注意 紫外线灯管的清洁和使用时间,因为这二者 都会影响紫外线辐射的效果。空气消毒前, 先将室内打扫干净再照射紫外线,以保证消 毒的效果。
21
2、化学消毒法
利用药物杀灭病原微生物的方法称化学 消毒法,所用的药物称化学消毒剂。
托幼机构常用的化学消毒剂有:含氯消 毒剂、过氧乙酸、碘伏等。
用消毒剂消毒物品时,应掌握消毒剂的 有效浓度及消毒时间,用消毒液浸泡时药液 必须浸没物品。一般化学消毒剂在高浓度下 作为消毒剂,在低浓度下作为抑菌剂。
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