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地域文化

合集下载

宁波宋韵文化的素材

宁波宋韵文化的素材

宁波宋韵文化的素材宁波是中国东海沿岸的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在这座城市中独具特色的文化因素形成了宁波宋韵文化。

宋韵文化是宁波的地域文化名片,展现了宁波丰富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以下是关于宁波宋韵文化的素材,供您参考。

第一部分:宁波的历史背景宁波历史悠久,最早的定居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000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

受到世界经济大海洋的影响,宁波从古代起就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之一。

宋代时,宁波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港口城市,与东南亚、日本等地建立了广泛的贸易联系。

随后,宁波成为了东南沿海的经济、文化中心,并取得了持续较长的繁荣。

第二部分:宁波宋韵文化的影响因素2.1宁波传统戏曲宁波戏曲是宁波宋韵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宁波戏曲主要包括评剧、越剧、大戏和小戏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宁波评剧和越剧。

评剧是宁波最古老的戏曲形式之一,以其语言文韵和精湛的演技而闻名于世。

越剧则是宁波地区特色鲜明、表演技巧高超的音乐戏剧形式,它融合了嘉兴、绍兴、上海等地区的戏曲特色,独具宁波风格。

2.2宁波民俗文化宁波地区的民俗文化传统丰富多样,包括庙会、节日、民间音乐、舞蹈等。

庙会是宁波特有的重要民俗活动,通常在节日期间举行,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居民参与。

庙会上人们可以欣赏到各种各样的表演,品尝当地特色小吃,感受到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

2.3宁波文人雅集在历史上,宁波曾是知识分子聚集的地方。

许多文人墨客在宁波相聚,进行文学艺术交流,形成了独特的宁波文人雅集文化。

这些文人雅集以吟诗作赋、讨论时事为主要活动内容,并发出了很多重要的文学作品。

宁波最有名的文人雅集是“天一阁书院”,它是中国已存最早的图书馆之一,拥有大量珍贵的古籍文献。

第三部分:宁波宋韵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3.1宁波木雕宁波木雕是宁波宋韵文化的重要艺术表现形式之一。

宁波木雕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风格而闻名。

木雕作品通常以人物、动物、花鸟等为主题,具有浓厚的宁波民俗特色。

3.2宁波蛇皮书画宁波蛇皮书画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以肌理细腻的蛇皮为纸张,用特殊的工艺完成书画作品。

宁波的文化特色

宁波的文化特色

宁波的文化特色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宁波的文化特色在于以浙东文化为主线与宁波商帮文化以及海洋文化相融合,在三者组合基础上的创新,是一种多元文化相组合的而结果。

宁波特色文化的形成是宁波的独特的区位和地理位置环境下,宁波人的积极创造从而形成的特色文化。

商帮文化是宁波特色文化的重点,闻名遐迩的“宁波帮”是宁波商人在开展商事活动中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一种群体称谓,是历史上着名的商帮。

有一句话说,无宁不市。

这说明宁波人的创业精神。

有胆有识的这是一种甬商成为中国近代继晋商和徽商之后而起的新兴商帮。

宁波商帮文化队宁波的地域经济文化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也为宁波区域经济提供了精神文化因素。

在近代,由于宁波商人在竞争中特别看重同乡关系,他们以家庭血缘关系为核心,同乡情意为纽带,互帮互助,在达到事业高峰的同时促进了宁波经济的发展。

在他们名成声就之后,不忘故乡的发展,不断为故乡的发展出资献策,帮助宁波经济文化的发展。

正是宁波地域文化的熏陶,才导致了近代宁波帮的崛起,他们“喝水不忘掘井人”,也是对传统道德孜孜追求,这也是宁波商帮文化的表现。

另外,宁海舞狮,宁波别样的舞蹈艺术。

狮舞源于佛教,始于唐代,盛行于明清。

人们在敬神祭祖时,常通过狮舞的习俗寄托丰收、太平的美好愿望。

中国开渔节”,渔文化的生动实践。

宁波渔民自古以来就有开捕祭海的民俗。

当地政府和有识之士将渔民的自发仪式上升为一个海洋文化的盛大典礼,集文化、旅游、经贸活动于一体,赋予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渔乡特色。

宁波河姆渡文化遗址为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文化遗址。

位于宁波余姚罗江乡河姆渡村东北,面积4万平方米。

出土文物内容非常丰富,有人工栽培水稻的大量遗物,有数以万计的,刻有较为精细的装饰花纹的陶器、骨器等。

其中人工栽培的水稻,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农作物。

宁波服装和国际服装节宁波服装的特点:第一、宁波是中国近代服装的发源地,中国的第一件西服、第一件衬衫、第一件中山装都出自宁波裁缝之手。

地域文化如何提升宁波城市品位

地域文化如何提升宁波城市品位

27撰文/王 玲,聂玉波地域文化如何提升宁波城市品位宁波(古称明州)地处东海之滨,是浙江省内第二大城市。

2019年宁波城镇化率为73.6%,城市发展进程由高速度发展向高质量提升转型,城市功能由单一的物化向文化转型,城市品位提升成为关注点。

作为东亚文化之都,宁波城市品位的打造离不开地域文化资源。

从文化层面来看,宁波具有悠久的历史,是第二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依托海洋而形成的海洋文化与传统的农耕文化相互融合构成了丰富多元的文化体系,涵括史前文化、商帮文化、藏书文化、宗教文化等。

但近年来随着城市快速扩张,城市文化遗迹被传统的城市更新所磨灭,城市风貌大同小异,海洋色彩弱化,亟待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

特色地域文化资源宁波文明源于河姆渡文化,河姆渡文化遗址包含河姆渡遗址、鲻山遗址、田螺山遗址、鱼山·乌龟山遗址、塔山遗址、傅家山遗址、井头山遗址等。

河姆渡遗址1973年挖掘,这一考古发现确立了长江流域是中国文明史上起源之一的地位。

田螺山遗址地面环境保存最好,距离河姆渡遗址并不远。

塔山遗址位于象山县,属于旧时代晚期,塔山遗址代表宁绍地区河姆渡文化以后新石器文化发展的序列,塔山古人类文化补充了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

鲻山遗址面积比较大,遗址中众多隧石打制石器在浙江地区是有确切层位的首次发现,不但确认宁绍平原新石器时代打制石器的存在,丰富了河姆渡文化的内涵,也为河姆渡文化中骨、角器的制作加工方法等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资料。

而鱼山·乌龟山遗址距离海岸线最近,含有良渚文化遗存,是目前已知距离海岸线最近的河姆渡文化遗址之一,而且改写了宁波镇海区的历史,该遗址的文化堆积从河姆渡文化连续发展到唐宋,丰富了河姆渡文化谱系。

傅家山遗址是宁波市区范围内首次发现的属于耜耕、渔猎和采集经济并存的河姆渡文化早期类型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距今约7000年。

宁波是我国东南沿海的重要海港城市,历史上就是著名的港口,也是人类从事海洋渔业生产最早的地区之一。

浙江宁波港口之城海洋文化

浙江宁波港口之城海洋文化

浙江宁波港口之城海洋文化浙江宁波作为中国重要的沿海城市,以其独特的海洋文化而闻名。

海洋文化是指与海洋相关的各种文化元素,包括海洋历史、海洋生态、海洋经济等。

在这个丰富多样的海洋文化背景下,宁波港口之城蕴含着独特的魅力。

一、宁波海洋历史宁波自古就是一个重要的港口城市,其港口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七世纪。

在宋代,宁波港口发展成为当时中国最繁忙的港口之一,成为东亚地区的贸易中心。

宁波港口的发展史见证了中国与世界贸易的蓬勃发展,并在中国的海洋史中占据重要地位。

二、宁波海洋生态作为一个位于东海畔的城市,宁波拥有得天独厚的海洋生态资源。

宁波的海岸线长达800多公里,拥有众多的海滩、岛屿和港口。

宁波港湾是中国最大的港口之一,通过港湾可以进入东海及其周边国家和地区。

宁波的海洋生态系统非常丰富多样。

宁波港口的附近海域有着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其中包括各种鱼类、贝类和海草等。

同时,宁波还拥有许多海洋保护区,为众多的水生动植物提供了安全的栖息地。

三、宁波海洋经济由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宁波港口成为中国重要的经济枢纽之一。

宁波港区是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经济特区之一,为宁波发展海洋经济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宁波的海洋经济包括港口物流、海洋旅游、海洋交通、海洋资源开发等多个方面。

宁波港区目前已经成为全球最繁忙的港口之一,其港口发展带动了物流、贸易和服务业的繁荣。

同时,宁波也致力于发展海洋旅游业,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探索其独特的海洋文化。

四、宁波港口之城的海洋文化活动宁波作为一个港口之城,在海洋文化方面拥有丰富多样的活动。

每年夏季,宁波举办海洋文化节,汇集了来自国内外的艺术家和文化爱好者。

期间,人们可以欣赏到各种形式的演出和展览,包括海洋艺术展、海洋音乐会和海洋融合文化交流等。

此外,宁波还有许多海洋主题的博物馆和展览馆,展示了关于宁波海洋文化的丰富内容。

这些文化设施向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展示了宁波港口之城的独特魅力。

结语作为浙江重要的港口之城,宁波以其独特的海洋文化吸引了众多游客和文化爱好者。

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宁波市位于中国东部浙江省,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它不仅有着众多的传统节日、民俗习惯和技艺,而且还有着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面是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宁波木偶戏宁波木偶戏是流传于宁波地区的一种传统戏曲艺术形式。

它以木偶取代演员,故称为木偶戏。

宁波木偶戏表演形式精湛多样,包括傀儡戏、影戏、绣球戏等。

它在宁波地区乃至东南沿海地区都有着广泛的影响。

二、《南周易·传灯录》《南周易·传灯录》是中国佛教史上著名的一部传记类著作。

它记载了佛教自南朝梁到唐代的六百六十位高僧的生平事迹和教育经历,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传灯录是中国佛教三大祖师传记之一,也是南宗禅宗史的重要文献之一。

三、福鼎白茶制作技艺福鼎白茶是中国四大名茶之一,而其制作技艺更是非常独特。

福鼎白茶的制作过程包括采摘、萎凋、炒青、老熟、拼配等多个环节。

福鼎白茶因其斑驳纹路、茶汤清香、滋味鲜爽而享有盛誉,被誉为“茶中翘楚”。

四、江北木雕江北木雕是宁波地区的传统手工艺品之一。

它以木质材料为主要材料,通过雕刻、染色、抛光等工艺制成各种装饰品和实用品。

江北木雕以其精美的工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宁波地区的一大文化特色。

五、嘉兴南湖龙舟节嘉兴南湖龙舟节是中国最著名的传统赛事活动之一。

它每年五月初五举行,是中国百姓纪念古代抗击外族入侵英雄屈原的传统节日。

南湖龙舟节是一项集竞技、娱乐、民俗于一体的文化活动,融合了龙舟比赛、踩陆地、划船、赏花灯等传统节日元素,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以上就是宁波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们是宁波地区文化遗产的瑰宝,也是中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宁波城市介绍民俗文化旅游景点推介PPT图文课件

宁波城市介绍民俗文化旅游景点推介PPT图文课件

03
宁波旅游景点
自然景观
1 3
东钱湖
位于宁波市东南部,是浙江省最大的内陆湖泊之一。这里山 水相依,景色秀丽,是一个休闲、观光的好去处。
四明山
2
位于宁波市西南部,是宁波市的重要生态屏障。这里山清水
秀,风景如画,是一个远离城市喧嚣的天然氧吧。
象山影视城
位于宁波市象山县,是一个集影视拍摄、旅游观光、文化体 验于一体的综合性景区。这里有着丰富的影视拍摄资源,游 客可以亲身体验影视拍摄的乐趣。
推动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培育新的文化业态和经 济增长点,提升宁波的文化软实力。
05 总结
宁波城市介绍
宁波市位于中国东部沿海,是浙 江省的副省级城市,也是中国历
史文化名城之一。
宁波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包括美丽的海滨风光、古老的 寺庙、历史悠久的博物馆和独特
的民俗文化。
宁波的交通便捷,有国际机场和 多个火车站,方便游客前来游览
旅游市场拓展
加强市场营销和宣传推广,提高宁波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 多国内外游客。
文化传承与创新
1 2
传统文化保护
加强对宁波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包括古 建筑、古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等。
文化活动与节庆
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和节庆活动,展示宁波的文化 特色和魅力,促进文化交流与合作。
3
文化产业创新
详细描述
宁波的民间艺术形式如甬剧、越剧等戏曲表演,以及民间舞 蹈、音乐等,都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这些民间艺术形式在 传承和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和创新,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 格。
传统节日
总结词
宁波的传统节日丰富多彩,具有深厚 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地方特色。
详细描述

家乡的民俗习惯浙江宁波

家乡的民俗习惯浙江宁波

家乡的民俗习惯浙江宁波家乡的民俗习惯——浙江宁波浙江宁波,地处中国东南沿海,是一座充满着丰富多样的民俗习惯的城市。

这些民俗习惯代表着宁波人民对传统文化的执着和热爱,也是这座城市独特的文化符号。

本文将通过介绍宁波的春节习俗、婚礼习俗和节日庆祝活动,为读者带来关于宁波民俗习惯的丰富信息。

一、春节习俗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宁波人民对春节的重视程度更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在宁波,春节的习俗非常丰富多样。

首先是贴春联。

在春节前的几天,宁波的街道巷陌上到处可见五颜六色的春联,这些春联用红纸写成,上面写着富有寓意的吉祥话语。

贴春联被视为一种祈愿,希望新的一年能够有好的开端。

其次是拜年。

在春节期间,亲朋好友之间相互拜访是一项重要的习俗。

人们穿上新衣服,走亲访友,互相祝福新年快乐,并交换红包,这是一种表达祝福和喜悦的方式。

另外,宁波还有烟花爆竹的习俗。

在除夕夜,家家户户都会放烟花爆竹,以驱走邪灵,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夜空中的烟花绚丽多彩,烟花爆竹的声响让整个城市充满了欢乐喜庆的气氛。

二、婚礼习俗婚礼是宁波人民生活中的一大喜事,它是宁波民俗习俗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

宁波的婚礼习俗独特而丰富,彰显了人们对婚姻的祝福和珍视。

在宁波,新娘入座是婚礼中的一项重要环节。

新娘要踏入红毯,坐在装饰精美的座位上,由亲友团扶起,这象征着新娘即将开始新的人生阶段。

而整个过程中,还会有歌舞表演和乐队奏乐,为婚礼增添了热闹的氛围。

另外,婚礼上的“炒年糕”也是一项有趣的习俗。

炒年糕是宁波婚礼中的传统食品,寓意着新人的婚姻生活甜甜蜜蜜。

在婚礼上,有专门的厨师炒制年糕,将新娘和新郎的名字藏在年糕中,让新人一起品尝,象征着他们将来的幸福生活。

三、节日庆祝活动除了春节和婚礼,宁波还有许多其他的节日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对于宁波人民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传承和弘扬宁波民俗习俗的重要方式。

宁波的龙舟赛是一项传统的节日庆祝活动。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宁波各个地方的居民都会组织龙舟比赛,以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

宁波介绍简短

宁波介绍简短

宁波介绍简短
宁波,坐落于浙江东北部,是中国著名的港口城市之一,也是全球重要的港口之一。

宁波历史悠久,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同时也是中国文化名城之一。

宁波的旅游资源丰富,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景观并存。

其中,天一阁是宁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景观之一。

天一阁建于明朝,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图书馆之一,也是全球最早的图书馆之一。

天一阁馆内收藏着大量珍贵的古籍文献,如《四库全书》等。

此外,还有日本著名的浮世绘画家葛饰北斋的作品。

宁波还有许多自然景观,如“东钱湖旅游度假区”、“天童山风景区”等。

东钱湖旅游度假区是宁波市区内的一处大型湖泊,是宁波市民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天童山风景区位于宁波市区东北部,是宁波市内最高的山峰,也是宁波市民登山爱好者的聚集地。

登上山顶后,可以俯瞰整个宁波市区。

宁波还有许多美食,如“宁波老字号”、“宁波小吃”等。

宁波老字号是宁波市一些历史悠久、名声在外的餐饮企业的统称。

宁波小吃则是宁波市的特色小吃,如“汤包”、“鱼丸”、“鸭血粉丝汤”等,口味独特、美味可口。

宁波的经济发展也十分迅速。

近年来,宁波已成为全球重要的港口城市之一,在国际贸易、造船、化工等领域拥有一定的优势。

同时,
宁波市政府也积极推动“互联网+”、“众创空间”等新型经济模式的发展,为宁波未来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重要的港口城市,宁波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特色美食,同时也在经济发展方面拥有一定的优势。

如果你想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经济发展,宁波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作为地地道道的宁波人,对家乡有着强烈的自豪感,因此,我也很想把我家乡特有的民间风俗拿出来晒一晒。

对于宁波的风俗多且杂的特点,我将从宁波的特色文化、民间习俗、戏曲这几方面来详细谈谈。

关键词:特色文化、习俗、戏曲
一、宁波简介
宁波,取自“海定则波宁”,简称“甬”,是中央计划单列市和有制定地方性法规权利的较大的市,属于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批准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副省级城市,浙江对外开放的门户。

宁波地处东海之滨、长江三角洲的东南角,背山面海,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是我国历史上造船和航海事业的发源地之一,也是我国历史上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

不仅如此,宁波也是历史文化名城,同时是首批全国优秀旅游城市。

宁波有着悠久的历史。

早在七千年前,先民们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灿烂的河姆渡文化。

宁波地处浙东,深厚的文化传统使得宁波不但拥有深刻的思想家,同时兼有百姓喜闻乐见的本土戏剧形式。

而且,宁波的方言和民俗也别有特色。

下面就让我慢慢道来。

二、特色文化
商帮文化是宁波特色文化的重点,闻名遐迩的“宁波帮”是宁波商人在开展商事活动中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一种群体称谓,是历史上著名的商帮。

有一句话说,无宁不市。

这说明宁波人的创业精神。

有胆有识的这是一种甬商成为中国近代继晋商和徽商之后而起的新兴商帮。

宁波商帮文化队宁波的地域经济文化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也为宁波区域经济提供了精神文化因素。

在近代,由于宁波商人在竞争中特别看重同乡关系,他们以家庭血缘关系为核心,同乡情意为纽带,互帮互助,在达到事业高峰的同时促进了宁波经济的发展。

在他们名成声就之后,不忘故乡的发展,不断为故乡的发展出资献策,帮助宁波经济文化的发展。

正是宁波地域文化的熏陶,才导致了近代宁波帮的崛起,他们“喝水不忘掘井人”,也是对传统道德孜孜追求,这也是宁波商帮文化的表现。

三、风俗习惯
地处浙东的宁波在越文化的长期影响下,在优越的自然环境中,形成了别具一格的风俗。

1、八月十六中秋节
全国各地以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惟宁波以十六为中秋。

追其来由,有两种说法:一说元末江浙左丞、太尉方国珍以自己的生日改之;一说南宋时宰相、鄞县(现鄞州)人史浩因母生日为十六日故易之。

清袁钧的有诗“峰寿母易中秋,七百年中俗尚留。

从此非时来竞渡,家家十六看龙舟”。

每逢中秋节,家人团圆,赶神会,观龙舟,吃月饼,亦互赠月饼。

宁波月饼以苔菜、水昌月饼见强,别具风味。

2、七月三十插地香
七月三十日夜,相传为地藏王菩萨生日,平时地藏王闭目不开,此夕人间插地藏香才开眼。

天将暗,各家先在门栿上或在屋檐滴水处放一条肥皂,插上三炷香,燃烛一对,以净茶供祀,祈求布施法水,供毕用此水洗眼,谓可眼目清亮,夏天不会患红眼睛病。

同时,各家儿童沿石板缝或在泥地上插地藏香。

此夜禁忌,不可在地上倒水,不可随地小便,不可跨地藏香行走。

次晨清早,儿童竞拔香梗,拔多者示为本事大。

《鄞城十二个月竹枝词》云:“七月秋风海角凉,儿童竞插地藏香,连宵焰口江心寺,万盏红灯放水乡。

”记的就是此一情景
3、拜梁山伯庙
宁波有句谚语:“若要夫妻同到老,梁山伯庙到一到。

”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在全国家喻户晓。

因此,每年农历三月初一和八月十六,即梁山伯生日和忌日,年轻情侣和夫妻纷纷到梁山伯庙去祭拜,以求得婚姻美满和夫妻白头到老,已成为习俗,沿袭至今。

时代虽不同了,婚俗要改革,但忠贞不渝的梁祝情义永远不会过时,因为这是民风纯朴,家庭幸福的思想基础,是中华民族的美德。

在新的世纪,新的时代,孕育而生的中国梁祝婚俗节还是值得发扬光大的。

4、中国开渔节
渔文化的生动实践。

宁波渔民自古以来就有开捕祭海的民俗。

当地政府
和有识之士将渔民的自发仪式上升为一个海洋文化的盛大典礼,集文化、旅游、经贸活动于一体,赋予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渔乡特色。

四、地方曲艺
1、甬剧
甬剧,始于清乾隆后期,初称“串客”。

系由田头山歌、马灯调、唱新闻等滩簧类民间戏、曲调演变而来。

该剧的起源有二说,一是认为系由宁波地区田头山歌、马灯调融合盲人“唱新闻”发展而来,另一说是一些甬剧老艺人认为“串客”与宁波乱弹的合流。

主要流传于宁波、舟山一带。

最初的演唱者为乡村的农民、工匠等手工业者,在庙会祭神、喜庆堂会时演唱,演唱的内容主要为新闻和民间生活故事,无表演动作,无乐器伴奏。

清嘉庆年间(1796~1820),受“苏滩”影响,开始有简单的表演和胡琴伴奏。

道光十年(1830)后,出现营业性演出的“串客班”。

光绪十六年(1890)数名艺人到宁波演出走红,
2、宁波走书
又称犁铧文书、莲花文书。

主要流传于宁波、舟山、台州一带。

最早产生于佃工在农作时的一唱一和中,曲调和乐器十分简单。

至清光绪年间,常用曲调发展到四平调、马头调、赋调等三种,俗称“老三门”。

后来又伴以四弦胡琴、二胡、月琴、琵琶、三弦等乐器。

其中四弦胡琴是走书音乐独具特色之处。

同时,演唱形式也是由坐唱发展到表演,动作幅度较大,“宁波走书”也由此得名。

宁波走书的唱词用宁波方言,有说有唱,说唱并重,辅以形体动作,表演富有生活气息。

在乡村深受欢迎,有“文书唱华堂,走书唱农庄”的说法。

宁波走书常用的基本曲调有四平调、马头调、赋调等。

四弦胡琴是主奏乐器,也有琵琶、打琴等乐器。

伴奏者有时为主唱者帮腔、随唱和对白,是具有独特风格的曲艺走唱形式。

今曲种存少量民间职业艺人从艺(大多数为半职业艺人),个别有成就的老艺人已年至古稀,近30部传统曲目濒临失传。

五、总结
许多老的民间习俗可能已经被我们遗忘,只有老人还会记得一些。

如今年轻一代的宁波人越来越时兴过洋节,宁波老习俗在渐渐地被他们忽视。

但近几年宁波电视台相继推出了宁波老话节目,从幕后搬到了台前,“来发讲啥西”、“阿拉讲大道”以及一些地方台的老话节目也在兴起着。

这让我看到了传承并发扬宁波老话和民间习俗文化的希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