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华大学实验报告(理工类).docx
《自动控制理论》实验报告

1.实验接线:按模拟电路图2-5接线,检查无误后方可开启设备电源。
五、实验过程记录(数据、图表、计算等)
1、观察电机转速及示波器上给定值与反馈值的波形,分析其响应特性,结果记录在表4-1中。
2、记录较好的一组较好的控制参数,结果记录在表4-1中。
项目参数
IBAND
KPP
KII
KDD
超调
稳定<2%时间
例程中参数响应特性
0060H
1060H
1010H
0020H
自测一组较好参数
2.直接测量方法(测对象的闭环波特图)
(1)将示波器单元的“SIN”接至图2-5中的信号输入端,“CH1”路表笔插至图2-5中的4#运放的输出端。
(2)打开集成软件中的频率特性测量界面,弹出时域窗口,点击 按钮,在弹出的窗口中根据需要设置好几组正弦波信号的角频率和幅值,选择测量方式为“直接”测量,每组参数应选择合适的波形比例系数,具体如下图所示:
点击极坐标图按钮 ,可以得到对象的闭环极坐标图。
(5)根据所测图形可适当修改正弦波信号的角频率和幅值重新测量,达到满意的效果。
3.间接测量方法:(测对象的开环波特图)
将示波器的“CH1”接至3#运放的输出端,“CH2”接至1#运放的输出端。按直接测量的参数将参数设置好,将测量方式改为间接测量。此时相位差是指反馈信号和误差信号的相位差,应将两根游标放在反馈和误差信号上。测得对象的开环波特图。
试验报告西华大学

试验报告-西华高校西华高校试验报告(理工类)开课学院及试验室:机械学院机械工程专业试验中心试验时间: 2009 年11月23日一、试验目的了解光电开关的原理和应用。
二、试验原理光电开关由红外放射、接收及整形电路组成,为遮断式工作方式。
三、试验设备、仪器及材料光电传感器;光电变换器;测速电机及转盘;电压/频率表2KHz 档;示波器。
四、试验步骤1、光电传感器“光电”端接光电变换器端, Vo 端接示波器和电压/频率表2KHz 档。
2、安装好光电传感器位置,勿与转盘盘面相擦。
3、开启电源,打开电机开关,调整电机转速。
用示波器观看光电转换器VF 端,并读出波形频率,与频率表所示频率比较。
4、电机转速=方波频率/25、将一较强光源照耀仪器转盘上方,观看测试方波是否正常。
西华高校试验报告6、假如测试方波波形不变,可以认为光电开关受外界影响较小,工作牢靠性较高。
五、试验过程记录(画出当电机转速为30转/秒时示波器显示的波形图)六、试验结果分析及问题争论1、在该试验中为什么电机转速=方波频率/2?2、用简图说明光电传感器测转速的原理。
西华高校试验报告(理工类)开课学院及试验室:机械学院机械工程专业试验中心试验时间: 2009 年 11 月 23 日一、试验目的1、观看了解箔式应变片的结构及粘贴方式。
2、测试应变梁变形的应变输出。
3、比较各桥路间的输出关系。
二、试验原理依据电阻应变效应,具有规章形状的金属导体或半导体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应变的同时其电阻值也会产生相应地转变。
试验时把应变片粘贴在机械的弹性体上,当外力作用到弹性体元件上时,弹性体被压缩或拉伸,即产生微小的机械变形,粘贴在弹性体上的应变片感受到应力盯的作用,依据材料力学中的虎克定律可知:应变ε与应力σ成正比,即:E εσ=。
又由应变效应可知应变片的应变ε与其电阻值的相对变化率dR /R 成正比,以此实现对微小的机械变量的检测。
三、试验设备、仪器及材料直流稳压电源(士4V 档)、电桥、差动放大器、箔式应变片、测微头、电压表。
西华大学机器人创新设计实验报告(工业机械手模拟仿真)

实验报告(理工类)课程名称: 机器人创新实验课程代码: 6003199学院(直属系): 机械学院机械设计制造系年级/专业/班: 2010级机制3班学生姓名:学号:实验总成绩:任课教师: 李炜开课学院: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实验中心名称: 机械工程基础实验中心一、设计题目工业机器人设计及仿真分析二、成员分工:(5分)三、设计方案:(整个系统工作原理和设计)(20分)1、功能分析工业机器人由操作机(机械本体)、控制器、伺服驱动系统和检测传感装置构成,是一种仿人操作、自动控制、可重复编程、能在三维空间完成各种作业的机电一体化自动化生产设备。
特别适合于多品种、变批量的柔性生产。
它对稳定、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改善劳动条件和产品的快速更新换代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机器人技术是综合了计算机、控制论、机构学、信息和传感技术、人工智能、仿生学等多学科而形成的高新技术,是当代研究十分活跃,应用日益广泛的领域。
机器人应用情况,是一个国家工业自动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机器人并不是在简单意义上代替人工的劳动,而是综合了人的特长和机器特长的一种拟人的电子机械装置,既有人对环境状态的快速反应和分析判断能力,又有机器可长时间持续工作、精确度高、抗恶劣环境的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也是机器的进化过程产物,它是工业以及非产业界的重要生产和服务性设备,也是先进制造技术领域不可缺少的自动化设备。
本次我们小组所设计的工业机器人主要用来完成以下任务:(1)、完成工业生产上主要焊接任务;(2)、能够在上产中完成油漆、染料等喷涂工作;(3)、完成加工工件的夹持、送料与转位任务;(5)、对复杂的曲线曲面类零件加工;(机械手式数控加工机床,如英国DELCAM公司所提供的风力发电机叶片加工方案,起辅助软体为powermill,本身为DELCAM公司出品)2、总体方案设计按机械手手臂的不同形式及组合情况其活动范围也是不同的,基本上可以分为四种运动形式:直角坐标式、圆柱坐标式、球坐标式、关节坐标式。
光纤通信实验报告

西华大学实验报告(理工类)开课学院及实验室: 电气与电子信息学院 6A203 实验时间 :2016年 6月 21日一、实验目的1、 了解光端机的工作原理2、 掌握数字光发送机的功率测量方法3、 理解平均光功率的含义二、实验原理光端机的平均发送光功率是指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光端机输出的平均光功率,即光源尾纤输出的平均光功率。
平均发送光功率指标与实际的光纤线路有关,在长距离光纤数字通信系统中,要求有较大的平均发送功率;在短距离的光纤数字通信系统中,要求较小的平均发送光功率。
设计人员应根据整个光纤通信系统的经济性、稳定性和可维护性全面考虑该指标,提出合适的数值要求,而不是越大越好。
平均发送光功率测试框图如图一所示。
图一 光发送端光功率测试框图说明:1)平均光功率与PCM信号的码型有关,NRZ码与50%占空比的RZ码相比,其平均光功率要大3dB。
2)光源的平均输出光功率与注入它的电流大小有关,测试应在正常工作的注入电流条件下进行。
实验平台中,可以选择系统自身产生的2M伪随机序列来测试平均光功率,系统中PN序列的长度只有24-1,即15位。
三、实验设备、仪器及材料光功率计、HD-GX-Ⅲ型光纤通信实验箱、光纤跳线四、实验步骤(按照实际操作过程)1、用短接帽将跳线XP401的1、2两脚连接,这样选择传输的是系统内部产生的2M伪随机序列。
如果将2、3两脚连接,则传输的将是外部输入的2M数据。
2、选择光发模块甲。
用短接帽将跳线XP500的1、2脚相连,开关KS501选择传输数字信号。
3、从发送模块甲的光源组件连接器S中取出保护塑料套,用光纤跳线分别插入发送端连接器S与光功率计的输入连接器插头,连接光发送端的光输出与光功率计。
4、测试系统建立后,给实验平台加电,按复位键后,从键盘输入PN,以控制系统产生2M信号。
从光功率计上读出平均光功率值。
5、从键盘输入方波或CMI码,测试不同的数字信号驱动光源时,所产生的平均光功率。
单片机实验报告

西华大学实验报告西华大学实验报告(理工类)开课学院及实验室:电气与电子信息学院专业实验中心 实验时间 : 年 月 日学 生 姓 名学 号成 绩学生所在学院 电气与电子信息学院 年级/专业/班 课 程 名 称 单片机系统设计技术 课 程 代 码 106001389实验项目名称 IO 控制LED 流水灯实验项 目 代 码 指 导 教 师王孝平、余建华项 目 学 分一、实验目的1、熟悉KEIL 编程环境和调试环境。
2、掌握单片机汇编语言和指令的用法。
3、理解简单的IO 控制程序,延迟子程序,并对其修改,使其功能改变。
二、实验原理 实验原理图图1 P0 口连接的8 盏LED 灯第 组从图1中可以看出:如果需要把LED点亮有两个条件,其一是需要用短接帽把J1的2脚和3脚短接,在PCB上就是将电路板左上角LED和VCC短接起来;其二是P0.X口给出低电平让电流从VCC开始流经限流电阻、LED后进入单片机的P0.X口,最后到单片机内部的地线上。
因此,简单地说就是在短接帽接好的前提下,向P0.X口写0则LED将点亮,写1则LED将熄灭。
图中网络标识PORT0_0、PORT0_1……PORT0_7和单片机P0.0、P0.1……P0.7连接,可观察原理图上单片机P0口的网络标识也是PORT0_0、PORT0_1……PORT0_7。
三、实验设备、仪器及材料硬件: PC 机,单片机教学实验开发平台;软件: KEIL集成开发环境、STC ISP程序下载软件。
四、实验步骤(按照实际操作过程)1、启动KEIL集成开发环境,按照《KEIL使用方法》中描述步骤进行工程建立、汇编源程序文件添加。
2、参考提供的源程序,仔细检查编写好的汇编语言源程序,参考《KEIL使用方法》完成编译和调试工作。
3、参考《STC单片机程序下载方法》下载编译完毕的HEX文件。
五、实验过程记录(数据、图表、计算等)六、实验结果分析及问题讨论西华大学实验报告西华大学实验报告(理工类)开课学院及实验室:电气与电子信息学院专业实验中心 实验时间 : 年 月 日学 生 姓 名学 号成 绩学生所在学院 电气与电子信息学院 年级/专业/班 课 程 名 称 单片机系统设计技术 课 程 代 码 106001389实验项目名称 IO 控制数码管动态扫描实验项 目 代 码 指 导 教 师王孝平、余建华项 目 学 分一、实验目的1、熟悉KEIL 编程环境和调试环境。
继电保护实验报告二(理工类)

西华大学实验报告(理工类)开课学院及实验室: 实验时间 : 年 月 日一、实验目的1)了解电磁式电流、电压保护的组成。
2)学习电力系统电流及电压保护中的电流、电压、时间整定值的调整方法。
3)研究电力系统中运行方式变化对保护灵敏度的影响。
4)分析三段式电流、电压保护动作配合的正确性。
二、实验原理1)试验台一次系统原理图电流、电压保护实验一次系统图2)电流、电压保护实验基本原理 ①三段式电流保护:当网络发生短路时,电源与故障点之间的电流会增大,根据这个特点可以构成电流保护。
电流保护分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简称I 段)、带时限速断保护(简称Ⅱ段)和过电流保护(简称Ⅲ段)。
下面分别讨论它们的作用原理和整定计算方法。
a) 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I 段):单侧电源线路上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的作用原理可用下图来说明。
短路电流的大小k I 和短路点至电源间的总电阻R ∑及短路类型有关。
三相短路和两相短路时,短路电流k I 与R ∑的关系可分别表示如下:(3)0s sk s E E I R R R l∑==+(2)0k s I =式中s E ——电源的等值计算相电势;s R ——归算到保护安装处网络电压的系统等值电阻; 0R ——线路单位长度的正序电阻;l ——短路点至保护安装处的距离。
由上两式可以看到,短路点距电源愈远(l 愈长)短路电流k I 愈小;系统运行方式小(s R 愈大的运行方式)k I 亦小。
k I 与l 的关系如上图曲线1和2所示。
曲线l 为最大运行方式(s R 最小的运行方式)下的()k I f l =曲线,曲线2为最小运行方式(s R 最大的运行方式)下的()k I f l =曲线。
线路AB 和BC 上均装有仅反应电流增大而瞬时动作的电流速断保护,则当线路AB 上发生故障时,希望保护KA 2能瞬时动作;而当线路BC 上故障时,希望保护KA 1,能瞬时动作,它们的保护范围最好能达到本路线全长的100%。
继电保护实验报告三(理工类)

西华大学实验报告(理工类)开课学院及实验室: 实验时间 : 年 月 日一、实验目的1)熟悉阻抗继电器原理、特性及调整整定值的方法。
2)掌握阻抗继电器在线路距离保护中的应用和实现方法,以及与重合闸继电器的配合方式。
3)了解不同的运行方式对距离保护的影响。
4)了解同一变电站阻抗保护各段之间配合的动作过程。
二、实验原理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出现了容量大、电压高或结构复杂的网络,这时简单的电流、电压保护难于满足电网对保护的要求。
例如,对于高压、长距离、重负荷线路,由于负荷电流大,线路末端短路时,短路电流的数值与负荷电流相差不大,故电流保护往往不能满足灵敏度的要求;对于电流速断保护,其保护范围随电网运行方式的变化而改变,保护范围不稳定,某些情况下甚至无保护区。
所以,如何使继电保护的灵敏度不受(或少受)系统运行方式的影响,这就是系统发展对继电保护提出的新要求。
阻抗保护就是适应此要求的一种保护。
1) 阻抗保护的基本原理所谓阻抗保护,就是指反映保护安装处至短路故障点的距离,并根据这一距离的远近而确定是否动作的一种保护装置,其基本原理图右图所示。
系统正常工作时,保护安装处测量到的电压为w U ,它接近于额定电压。
保护安装处测量到的电流为负荷电流L I ,则比值wm L U Z I =,基本上是负荷阻抗L Z ,其值较大,负荷阻抗角1k ϕ较小(一般为30°~40°)。
当右图所示k1点短路时,保护安装处测量到的电压为k1点短路时的残压111k k k U Z I =,测量到的电流为1k I ,则比值111k k k U Z I =。
当k2点短路时,则有222222()k k AB k AB k k k U I Z Z Z Z I I +==+ 后两种状态下的阻抗值均较小,而阻抗角为k ϕ其值较大。
显然利用电压和电流的比值,不但能清楚地判断系统的正常工作状态和短路状态,还能反映短路点到保护安装处的电气距离。
西华大学实习报告模板

西华大学实习报告模板篇一:西华大学食品工程实习报告样板实习报告(理工类)题目: 成都市大王酿造食品有限公司生产实习报告学院:班级:食品科学与工程2班学生姓名:赵丽杰学号:XX05010207指导教师: 徐坤开始时间:月完成时间: XX 8 月 9 日实习地点:成都市大王酿造食品有限公司目录0前言 ................................................ ................... - 2 - 实习目标及性质 ................................................ ...... - 2 - 公司简介 ............................................................ - 2 - 公司概况 ................................................ ....... - 2 - 企业文化 ................................................ ....... - 3 - 产品介绍 ................................................ ....... - 3 - 公司组织机构图 ................................................. - 4 - 1 酱油生产工艺 ................................................ .......... - 7 -该厂现有生产工艺及详解 .............................................. - 7 -原料种类 ................................................ ....... - 8 -蒸煮(原料处理) ................................................. - 9 -大曲的制作方法及质量要求: ..................................... - 9 -拌曲 ................................................ .......... - 11 -发酵 ................................................ .......... - 11 -酱油淋油 ................................................ ...... - 12 -后处理 ................................................ ........ - 12 -成品感官指标 ................................................ ....... - 12 -酱油生产使用的米曲霉( ASPERGILLUS ORYZAE )菌种 ....................... - 12 -酱油种类及特点 ................................................ ..... - 13 -酱油生产工艺流程中的设备简图 ....................................... - 14 - 2腐乳生产工艺 ................................................ ......... - 15 -腐乳生产工艺流程 ................................................ ... - 15 -腐乳生产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 - 17 -浸泡 ................................................ .......... - 17 -磨浆 ................................................ .......... - 18 -滤浆 ................................................ .......... - 18 -煮浆 ................................................ .......... - 19 -点浆 .......................................................... - 20 -压榨 ................................................ .......... - 20 -发酵 ................................................ .......... - 21 -腐乳厂的质量目标及关键控制点 ....................................... - 22 - 3中国调味品发展动态 ................................................ .... - 22 - 4实习体会 ................................................ .............. - 24 -实习感受 ................................................ ........... - 24 -对工厂的建议 ................................................ ....... - 24 - 5 致谢 ................................................ ................. - 25 -0前言实习目标及性质生产实习是教学计划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大学四年学习中最重要的一次实习,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尚未学习专业课之前,对本专业的任务、作用、涉及范围等最直接的一次感性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华大学实验报告(理工类)
装
订
线
1、控制与驱动电路的测试
(1)启动实验装置电源,开启DJK20控制电路电源开关。
(2)调节PWM脉宽调节电位器改变Ur,用双踪示波器分别观测SG3525的第11脚与第14脚的波形,
观测输出PWM信号的变化情况,并填入下表。
(3)用示波器分别观测A、B和PWM信号的波形,记录其波形、频率和幅值,并填入下表。
(4)用双踪示波器的两个探头同时观测11脚和14脚的输出波形,调节PWM脉宽调节电位器,观测
两路输出的PWM信号,测出两路信号的相位差,并测出两路PWM信号之间最小的“死区”时间。
2、直流斩波器的测试(使用一个探头观测波形)
斩波电路的输入直流电压U i由三相调压器输出的单相交流电经DJK20挂箱上的单相桥式整流及电容滤波后得到。
接通交流电源,观测U i波形,记录其平均值(注:本装置限定直流输出最大值为50V,输入交流电压的大小由调压器调节输出)。
(1)切断电源,根据DJK20上的主电路图,利用面板上的元器件连接好相应的斩波实验线路,并接
上电阻负载,负载电流最大值限制在200mA以内。
将控制与驱动电路的输出“V-G”、“V-E”分别接至V的G和E端。
(2)检查接线正确后,接通主电路和控制电路的电源。
(3)用示波器观测PWM信号的波形、U GE的电压波形、U CE的电压波形及输出电压Uo和二极管两
端电压U D的波形,注意各波形间的相位关系。
(4)调节PWM脉宽调节电位器改变Ur,观测在不同占空比(α)时,记录U i、U O和α的数值于下表
中,从而画出U O=f(α)的关系曲线。
五、实验过程记录(数据、图表、计算等)
六、实验结果分析及问题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