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的早期血压达标
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手册

冠心病二级预防手册冠心病概述:冠心病全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由于供应心脏能量和营养物质的血管——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或者血管痉挛,使得管腔狭窄甚至闭塞,从而导致心脏的血液供应减少,引起心脏组织缺血、缺氧,甚至坏死。
这样,心脏的功能发生异常,浮现一系列缺血性表现: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甚至猝死。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世界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为1900 万人,其中主要分布于发展中国家。
在我国,冠心病及脑卒中同样是居于首位的致死性和致残性疾病,每年有260 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平均每 13 秒就有一人因此而死亡。
而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快以及心血管疾病发病的年轻化,心血管疾病问题将日益突出。
大约70%的冠心病死亡和50%的心肌梗死发生于已经确诊的冠心病患者,已确诊冠心病患者发生或者再发心肌梗死和猝死的机会比无冠心病病史者高出4-7 倍。
心血管疾病是可怕的,但最大的惨剧在于它本是可以预防的。
尽管目前的医学水平尚不能彻底治愈冠心病,但自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世界上一些大规模的临床试验,已经充分证实:对冠心病患者坚持实施药物和非药物治疗措施——即冠心病二级预防,可以有效防止或者减少急性冠脉事件如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和冠脉性猝死的发生。
美国近 30 年人均寿命延长了6 年,其中 3.9 年归功于心血管危(wei)险因素的控制和预防。
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主要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的稳定性决定,与冠心病的危(wei)险因素密切相关,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吸烟、心率加快、精神应激等因素均可导致斑块不稳定。
目前,已有大量研究证据显示,通过有效的冠心病二级预防措施,综合控制多种危(wei)险因素,促使易损斑块稳定,可显著降低急性冠脉事件的发生。
所以,对于已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只要坚持依照冠心病二级预防的要求去调整自己的生活和用药,就有望预防诸如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冠脉性猝死的发生,提高生存质量。
冠心病检测标准

冠心病检测标准
冠心病的检测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临床表现:心绞痛是冠心病的主要临床症状,患者可能出现胸闷、胸痛、心悸等症状。
2. 心电图检查:心电图是冠心病诊断中最早、最常用和最基本的诊断方法。
它可以帮助发现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问题。
包括静息时心电图、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心电图负荷试验、心电图连续监测等检查。
3. 放射性核素检查:放射性核素检查(ECT)可用于了解梗塞范围。
4. 超声心动图:超声心动图可以了解心室壁的动作、有无室壁瘤、心脏瓣膜活动情况和左心功能。
5. 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造影是目前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它可以直接观察冠状动脉的病变情况,明确病变范围和程度,为选择治疗方法提供依据。
6. 心肌酶学检查:心肌酶学检查如sjot和ckp等,可了解心肌损伤程度和恢复过程。
7. 生活方式监测:冠心病的患者需要密切监测血压、心率等指标,控制心率在55-60
次/分,以降低心肌耗氧。
需要注意的是,冠心病的诊断需要综合多个方面的检查结果来确定。
如果怀疑自己患有冠心病,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
高血压患者相关疾病管理-039-2019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

高血压患者相关疾病管理-039-2019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2019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039-高血压患者相关疾病管理以下是关于高血压患者管理的问题和答案:一、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1.以下哪种药物不属于一线降压药物。
正确答案:B、XXX。
改写后:哪种药物不是一线降压药物?答案是XXX。
2.收缩压每降低10-14mmHg,脑卒中风险可减少多少。
正确答案:D、0.4.改写后:每降低10-14mmHg的收缩压,脑卒中风险可减少多少?答案是0.4.3.高血压患者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多少。
正确答案:B、6g。
改写后:高血压患者每天最多摄入多少盐?答案是6克。
4.在基层,推荐使用的血压计是什么。
正确答案:A、经过认证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
改写后:在基层,推荐使用哪种血压计?答案是经过认证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
5.哪种情况不需要转诊。
正确答案:D、服用一种降压药血压控制在140/90以下。
改写后:哪种情况不需要转诊?答案是服用一种降压药物后血压控制在140/90以下。
6.血压未达标患者,应该多久再次随访。
正确答案:B、2.改写后:血压未达标的患者应该多久再次随访?答案是2周。
二、降压药物的选择1.以下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正确答案:C、心力衰竭患者必要时可选择非洛地平或硝苯地平。
改写后: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答案是心力衰竭患者必要时可选择非洛地平或硝苯地平。
2.以下哪种情况不是β受体阻滞剂相对禁忌症。
正确答案:B、双侧肾动脉狭窄。
改写后:哪种情况不是β受体阻滞剂相对禁忌症?答案是双侧肾动脉狭窄。
3.以下哪种联合治疗方案不是优化的。
正确答案:B、美托洛尔+吲达帕胺。
改写后:哪种联合治疗方案不是优化的?答案是美托洛尔+吲达帕胺。
4.服用利尿剂后需要监测哪些化验指标。
正确答案:A、肌酐,血钾。
改写后:服用利尿剂后需要监测哪些化验指标?答案是肌酐和血钾。
5.以下哪种药物不属于常用的五大类降压药物。
正确答案:D、甲基多巴。
冠心病的试题及答案

冠心病早期康复标准不包括(E)•A无明显心绞痛•B安静心率小于110次/分•C活动时ST段不超过1mm•D血压基本正常•E室早冠心病的并发症包括(ACDE)•A二尖瓣关闭不全•B主动脉瓣关闭不全•C心室间隔穿孔•D心室壁瘤•E心脏破裂冠心病用药错误的观点是(C)•A硝酸酯类药物主要用于缓解心绞痛症状•B血脂不高也应使用调脂药物•C对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硝酸甘油静滴应作为常规治疗•Dβ受体阻滞剂可以减少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缺血和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E链激酶溶栓不需要常规使用普通肝素抗凝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是(B)•A心电图•B冠状动脉造影•C冠状动脉多排螺旋CT成像•DPET•E手术病理冠心病过分卧床休息可导致(D)•A起立位低血压•B骨质疏松•C失用性肌萎缩•D血容量减少•E关节挛缩冠心病的超声诊断主要依据(C)•A左心室增大•B左心房增大•C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D射血分数降低•E二尖瓣关闭不全老年冠心病的特点是(BDE)。
•A无痛性心肌梗死发生率较低•B心内膜下心肌梗死较多见•C低血压发生率较低•D多以急性充血性心衰为首发表现•E室壁瘤较一般成年人少见冠心病的全面康复有(ABCDE)•A有氧训练•B循环抗阻训练•C医疗体操•D作业训练•E心理治疗冠心病的病理基础(A)•A冠状动脉粥样硬化•B老年性动脉硬化•C冠状动脉炎症•D冠状动脉内膜退行性变•E冠状动脉痉挛冠心病的流行特征包括(E)•A近年来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欧美呈下降趋势,东欧和发展中国家呈上升趋势•B存在季节性,好发于冬季和早春•C发病年龄大多在40岁以上,男性多于女性•D从事精神紧张和注意力高度集中职业的人高发•E以上均是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D)•A血清肌红蛋白放射免疫测定•B心肌梗死灶核素显像•C两者均可•D两者均不可冠心病康复中,"陈旧性心肌梗死、稳定性心绞痛及隐性冠心病"属于康复分期(C)•AⅠ期•BⅡ期•CⅢ期•DⅣ期•EⅤ期属于冠心病运动治疗的禁忌证(D)•A安静心率<110次/分钟•B运动能力≥3METs•C伴有有严重心律失常•D安静时血压≥200/110mmHg•E运动耐力冠心病常见的并发症有(ABDE)•A室壁瘤•B室间隔穿孔•C心包钙化•D乳头肌功能不全•E左心室血栓形成高血压合并冠心病不宜选用(C)•A甲基多巴•B卡托普利•C肼屈嗪•D氢氯噻嗪•E哌唑嗪冠心病的健康指导内容是(ACDE)。
血压状况的分类标准

血压状况的分类标准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压力,是心脏泵血和血管阻力相互作用的结果。
血压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人体健康,因此对血压的分类和评价显得尤为重要。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高血压联盟(ISH)的标准,血压状况通常被分为正常、高血压前期和高血压三个等级。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这三个等级的分类标准。
正常血压。
正常血压是指成年人安静状态下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在120/80mmHg以下。
正常血压状态下,心脏的负担较轻,血管内的血液循环顺畅,人体各器官和组织的供血供氧充足,没有出现高血压所引起的各种并发症。
因此,保持正常血压对于预防心血管疾病和其他慢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高血压前期。
高血压前期是指收缩压在120-139mmHg之间,或者舒张压在80-89mmHg之间。
高血压前期是高血压的前兆,也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在高血压前期阶段,心脏和血管已经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但尚未达到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因此,对于高血压前期患者来说,及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可以有效预防高血压的发展,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高血压。
高血压是指成年人安静状态下的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如果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容易导致心脏、脑血管、肾脏等重要器官的损害,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高血压患者需要积极采取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如控制体重、限制盐分摄入、增加运动等,以达到血压稳定在正常范围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总结。
血压状况的分类标准是基于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数值范围来确定的,正常血压、高血压前期和高血压三个等级的分类标准有助于医生和患者对血压状况进行评估和监测。
通过及时有效的干预措施,可以预防和控制高血压,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重视自己的血压状况,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监测血压,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干预,以保障自己的健康。
本科内科题库

内科题库:1.下列哪一种药不属于一线降压药:()A.氨氯地平B.奥美沙坦C.氢氯噻嗪D.利血平2.收缩压每降低10-14mmHg,脑卒中风险可减少( )A.0.1 C.0.3B.0.2 D.0.43.高血压患者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A. 5g C.8gB.6g D.10g4.在基层,推荐使用的血压计是:( )A.台式水银柱血压计B.腕式电子血压计C.经过认证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D.手指式电子血压计5. 下列哪种情况不需要转诊:()A.血压显著升高≥180/110mmHg,经短期处理仍无法控制B.怀疑新出现心脑肾并发症或其他严重临床情况C.妊娠和哺乳期女性D.服用一种降压药血压控制在140/90以下6.血压未达标患者,应()周内再次随访A.1B.2C.3D.47.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重度肾功能不全不用噻嗪类利尿剂B.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一般不推荐使用短效硝苯地平C. 心力衰竭者必要时可选用非洛地平或硝苯地平D.妊娠(计划妊娠)禁用ACEI/ARBD不建议老年高血压、肥胖者、糖代谢异常者、卒中患者、间歇性跛行者、严重COPD患者首选β受体阻滞剂,除非有β受体阻滞剂强适应证8.以下不属于β受体阻滞剂相对禁忌症的是:()A.慢性阻塞性肺病B.双侧肾动脉狭窄C.周围血管病D.糖耐量低减E.运动员9以下联合治疗中不属于优化联合治疗方案的是:()A.依那普利+双氢克尿噻B.氯沙坦+硝苯地平缓释片C.美托洛尔+吲达帕胺D.氯沙坦+呋塞米E.非洛地平+美托洛尔10. 服用利尿剂后需要监测的化验指标主要包括:()A.血常规B.尿常规C.肌酐,血钾D.转氨酶E.BNP11. 以下药物不属于常用5大类降压药物的是:()A.培哚普利B.卡维地洛C.甲基多巴D.奥美沙坦E.吲达帕胺12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如无禁忌症,降压药物首选:() BLbs.C.ACEI/ARBD.利尿剂Ex.13冠心病伴高血压优选降压药物为()A.β受体阻滞剂BC.ACEID.利尿剂14高血压伴冠心病的降压目标值为收缩压小于()A.120/70mmHgB.130/80mmHgC.140/90mmHgD.150/90mmHg15. 中国心力衰竭患者合并高血压的比率约为()A.0.2B.0.3C.0.4D.0.516. 中国冠心病患者的血压达标率仅为()A.0.2B.0.3C.0.4D.0.517. 高血压伴心力衰竭的降压目标值为收缩压()A.<120mmHgB. 120-130mmHgC.130-140mmHgD.<140mmHg18.缺血性卒中后24h内准备溶栓及桥接血管取栓者,血压应控制在()A.收缩压﹤140mmHg且舒张压﹤90mmHgB.收缩压﹤160mmHg且舒张压﹤100mmHgC.收缩压﹤180mmHg且舒张压﹤100mmHgD.收缩压﹤220mmHg且舒张压﹤110mmHg19.卒中的最强危险因素是:()A.高脂血症B.高血压C.高血糖D.肥胖20缺血性脑卒中后24h内除以下哪种情况外可以考虑降压:()A.严重心功能不全B.主动脉夹层C.呕吐D.高血压脑病21. 高血压合并脑卒中的综合干预管理不包括:()A.他汀B.补充维生素C.小剂量阿司匹林D.限盐22. 以下关于缺血性脑卒中和TIA血压管理的说法错误的是:()A.既往未接受降压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或TIA患者,发病数天后如果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应启动降压治疗B.既往有高血压病史且长期接受降压药物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或TIA患者,如果没有绝对禁忌,发病后数天应重新启动降压治疗C.病情稳定的脑卒中患者降压目标为<150/90mmHgD.降压药物种类和剂量的选择以及降压目标值应个体化23. 我国慢性肾功能不全分为四期,按疾病发展顺序最后一期为:()A.代偿期51~80B.尿毒症期<10C.失代偿期26~50D.肾衰竭期10~2524. CKD合并高血压的患者需要降压达标。
2019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抗菌药物处方医师培训考核试题答案

2019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039-高血压患者相关疾病管理备注:红色选项或后方标记“[正确答案]”为正确选项(一)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1、下列哪一种要不属于一线降压药:()A、氨氯地平B、利血平[正确答案]C、奥美沙坦D、氢氯噻嗪2、收缩压每降低10-14mmHg,脑卒中风险可减少()A、0.1B、0.2C、0.3D、0.4[正确答案]3、高血压患者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A、5gB、6g[正确答案]C、8gD、10g4、在基层,推荐使用的血压计是:()A、经过认证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正确答案]B、台式水银柱血压计C、腕式电子血压计D、手指式电子血压计5、下列哪种情况不需要转诊:()A、血压显著升高≥180/110mmHg,经短期处理仍无法控制B、怀疑新出现心脑肾并发症或其他严重临床情况C、妊娠和哺乳期女性D、服用一种降压药血压控制在140/90以下[正确答案]6、血压未达标患者,应()周内再次随访A、1B、2[正确答案]C、3D、4(二)降压药物的选择1、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重度肾功能不全不用噻嗪类利尿剂B、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一般不推荐使用短效硝苯地平C、心力衰竭患者必要时可选择非洛地平或硝苯地平[正确答案]D、妊娠(计划妊娠)禁用ACEI/ARBE、不建议老年高血压、肥胖者、糖代谢异常者、卒中患者、间歇性跛行者、严重COPD患者首选β受体阻滞剂,除非有β受体阻滞剂强适应证2、以下不属于β受体阻滞剂相对禁忌症的是:()A、慢性阻塞性肺病B、双侧肾动脉狭窄[正确答案]C、周围血管病D、糖耐量低减E、运动员3、以下联合治疗中不属于优化联合治疗方案的是:()A、依那普利+双氢克尿噻B、美托洛尔+吲达帕胺[正确答案]C、氯沙坦+硝苯地平缓释片D、氯沙坦+呋塞米E、非洛地平+美托洛尔4、服用利尿剂后需要监测的化验指标主要包括:()A、肌酐,血钾[正确答案]B、血常规C、尿常规D、转氨酶E、BNP5、以下药物不属于常用5大类降压药物的是:()A、培哚普利B、卡维地洛C、吲达帕胺D、甲基多巴[正确答案]E、奥美沙坦6、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如无禁忌症,降压药物首选:()A、ACEI/ARB[正确答案]B、CCBC、β受体阻滞剂D、利尿剂E、α受体阻滞剂(三)高血压伴心血管疾病的血压管理1、冠心病伴高血压优选降压药物为()A、ACEI[正确答案]B、β受体阻滞剂C、CCBD、利尿剂2、高血压伴冠心病的降压目标值为收缩压小于()A、120/70mmHgB、130/80mmHg[正确答案]C、140/90mmHgD、150/90mmHg3、中国心力衰竭患者合并高血压的比率约为()A、0.2B、0.3C、0.4D、0.5[正确答案]4、高血压患者伴冠心病的发病率约为()A、0.1B、0.2[正确答案]C、0.3D、0.45、中国冠心病患者的血压达标率仅为()A、0.2B、0.3[正确答案]C、0.4D、0.56、高血压伴心力衰竭的降压目标值为收缩压()A、<120mmHgB、120-130mmHg[正确答案]C、130-140mmHgD、<140mmHg(四)高血压合并脑卒中的血压管理1、缺血性卒中后24h内准备溶栓及桥接血管取栓者,血压应控制在()A、收缩压﹤180mmHg且舒张压﹤100mmHg[正确答案]B、收缩压﹤140mmHg且舒张压﹤90mmHgC、收缩压﹤160mmHg且舒张压﹤100mmHgD、收缩压﹤220mmHg且舒张压﹤110mmHg2、卒中的最强危险因素是:()A、高脂血症B、高血压[正确答案]C、高血糖D、肥胖3、缺血性脑卒中后24h内除以下哪种情况外可以考虑降压:()A、严重心功能不全B、主动脉夹层C、高血压脑病D、呕吐[正确答案]4、高血压合并脑卒中的综合干预管理不包括:()A、他汀B、小剂量阿司匹林C、限盐D、补充维生素[正确答案]5、以下关于缺血性脑卒中和TIA血压管理的说法错误的是:()A、A.既往未接受降压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或TIA患者,发病数天后如果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应启动降压治疗B、降压药物种类和剂量的选择以及降压目标值应个体化C、病情稳定的脑卒中患者降压目标为<150/90mmHg[正确答案]D、既往有高血压病史且长期接受降压药物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或TIA患者,如果没有绝对禁忌,发病后数天应重新启动降压治疗(五)高血压并发症之肾损害1、我国慢性肾功能不全分为四期,按疾病发展顺序最后一期为:()A、代偿期51~80B、失代偿期26~50C、肾衰竭期10~25D、尿毒症期<10[正确答案]2、CKD合并高血压的患者需要降压达标。
冠心病二级预防abcde5项原则

冠心病二级预防abcde5项原则冠心病的二级预防主要包含ABCDE五个方面,具体情况如下:
1、A:主要指的是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个是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代表药物主要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等。
第二个是抗心绞痛的药物治疗,主要是可以应用硝酸酯类药物,比方硝酸甘油或地尔硫䓬等,缓解冠心病心绞痛的发作。
2、B:代表的第一个是β受体阻断剂,像倍他乐克、比索洛尔等。
第二个是高血压,因为高血压是冠心病的高危因素,很多冠心病患者都合并有高血压。
所以,要使用各种降压药物,甚至于联合用药使血压达标。
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血压达标的目标值是小于130/80mmHg。
3、C:第一个指胆固醇,也就在冠心病治疗过程中,有一个常用药物就是抗胆固醇的药物,也就是他汀类药物,可以有效降低体内的胆固醇,特别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现在除了他汀药物之外,有新型的一些药物,比方PCSK9抑制剂,可以靶向性的下调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其效果也不错,临床实验结果也很好。
第二个是cigarette,也就是吸烟,因为吸烟对冠心病冠脉血管影响很大,故冠心病患者一定要戒烟。
4、D:第一个是糖尿病,因为糖尿病是冠心病的等位征,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的概率非常高,故一定要让血糖达标。
第二个就是饮食,冠心病患者一定要低盐、低脂饮食。
5、E:第一个就是education,也就是宣教,第二个是exercise,也就是运动。
心脏康复治疗现在在整个冠心病治疗当中被提到了非常高的位置,故对于合并冠心病的患者,运动要找到合适自己的运动方式,帮助患者更好的康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舒张压水平 (mmHg)
血压下降可产生明显心血管获益
心肌梗死、卒中和 心血管病死亡风险 下降13%
SBP下降 5mmHg
DBP下降 2mmHg
心肌梗死、卒中和 心血管病死亡风险 下降12%
.GM.02.2014.1591
(30 项试验; n = 221,024)
Verdecchia et al. J Hypertens. 2010;28:1356-1365.
45% 的缺血性心脏病死亡与血压控制欠佳有关
高血压相关死亡 其他因素相关死亡
WHO reports: global health risks-mortality and burden .GM.02.2014.1591 of disease attributable to selected major risks
• •
降压治疗的主要目的是降压达标并维持 血压达标。 若治疗一个月内血压不能达标,应增加 起始药物的剂量或加用第二种降压药 (噻嗪类利尿剂,CCB,ACEI,ARB)
JAMA. 2013 Dec 18. doi: 10.1001/jama.2013.284427
.GM.02.2014.1591
国际最新指南再次强调降压的重要性
JNC8高血压指南1 高血压治疗的主要目的是 达到并维持血压目标值
2013ESH高血压指南2
降压药物带来的获益主要是血 压降低本身,降压外的特殊获 益只占很少的比重
1.JAMA. 2013 Dec 18. doi: 10.1001/jama.2013.284427 .GM.02.2014.1591 2.Journal of Hypertension 2013, 31:1281–1357.
.GM.02.2014.1591 Clin. Cardiol. 33, 7, 445–451 (2010)
欧洲指南,中国指南一致推荐:
高血压是重要心血管危险因素, 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属于心血管风险很高危人群
欧洲心脏病学会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委员会
2013年ESH/ESC高 血压防治指南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 南2010
正常高值血压 (仅欧洲指南推荐)
1级高血压
2级高血压 3级高血压
冠心病患 者
很高危
很高危
.GM.02.2014.1591
很高危
很高危
Journal of Hypertension 2013, 31:1281–1357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9(7):579-616.
荟萃分析:50%的降压疗效来自于治疗第1周,
.GM.02.2014.1591
为什么提倡早期达标?
早期达标为患者带来更多获益:
• 早期达标可减少心血管事件 • 早期达标有利于保护血管功能 • 早期达标带来更好依从性
.GM.02.2014.1591
REACH研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终点 事件随时间推移而增加
1年之内终点事件(CV死亡,非致死性MI,非致死性卒中, CV死亡/MI/卒中)随时间推移变化增加(墨西哥组结果)
0.4
0.6
0.8
1.0
1.2
1.4
早期降压有效患者* (n = 9336)
非早期降压有效患者 (n = 5663)
Odds Ratio 95% CI
一项随机、双盲的临床研究,15245名高心血管风险的高血压患者入组。随机分为CCB组和ARB组。
*早期降压有效:治疗1个月时血压下降20mmHg/10mmHg或以上 **P < 0.05; †P < 0.01. .GM.02.2014.1591
早期血管损害是冠心病的病理基础
高血压
吸烟 糖尿病
高脂血症
交感活性增高
.GM.02.2014.1591
•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2012世界卫生统计报告》心血管病 、癌症、慢性呼吸疾病、糖尿病等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21 世纪人类最大的健康威胁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慢性病
• 数据显示,我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和死亡率一直呈持续上
升阶段,全国心血管病患者大约有2.3亿人,每年死于心 血管病的约300万人,几乎每死亡3个人中就有1人是心血 管病,
• 冠心病患者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其
扩张代偿能力减弱,血流量随血压波动的自 身调节代偿能力明显下降,长期的血压升高 使冠状动脉处于“高压灌注”状态。血压大幅 波动会明显影响心肌供血。
• 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应特别谨慎。
近半数缺血性心脏病死亡与血压控制欠佳有关
2009WHO全球健康风险:特定危险因素导致的全球死 亡和疾病负担报告:
REACH研究:动脉狭窄程度越严重, 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越高
动脉粥样硬化血管个数与1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关系(N=837)
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患者,血管 病变位点的个数越多,心血管事 件发生率越高(P=0.0006)
无血管病变但存在危险因素的动 脉粥样硬化患者,心血管事件发 生率显著低于动脉粥样硬化性疾 病患者(P=0.01)
稳定性冠心病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目标: 一般为140/90mmHg
JN0mmHg,DBP<90mmHg; <60岁患者目标值: SBP<140mmHg,DBP<90mmHg
2013年ESH 高血压指南3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患者: SBP<140mmHg, DBP<90mmHg
将血压控制于<140/90 mm Hg,合并糖尿病或慢性 肾病,将血压控制于<130/80 mm Hg
2007中国慢性稳 定性心绞痛诊断 与治疗指南2
2013ESC稳定性 冠心病指南4
降压目标一般应该<140/90mmHg,合并糖尿病患者, 将血压控制于<140/85 mm Hg
2.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1; 39(7):579-616 1.JAMA. 2013 Dec 18. doi: 10.1001/jama.2013.284427 .GM.02.2014.1591 4.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13) 34, 2949–3003 3. Journal of Hypertension 2013, 31:1281–1357.
REACH注册数据库:
• 纳入64977名动脉粥样 硬化疾病(冠心病, 脑血管疾病和外周动 脉疾病)或无症状但 存在危险因素(高血 压,糖尿病等)的动 脉粥样硬化患者 • 研究众多危险因素对 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心 血管结局的影响
.GM.02.2014.1591 Clin. Cardiol. 33, 7, 445–451 (2010)
死亡原因-2011年
所有原因
缺血性心脏病
死亡人数 死亡率 (百万) (%)
54.6 7 100 12.9
2 卒中 3 下呼吸道感染 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5 腹泻
6 HIV/AIDS ……
5.6 3.5 3 2.5
1.6
10.6 6.7 5.8 4.7
3
2 3 4 5
6
卒中 下呼吸道感染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腹泻
主要内容
1
冠心病患者的血压管理的重要性
2
冠心病患者的早期血压达标
3
二氢吡啶类CCB是冠心病患者的优选药物
.GM.02.2014.1591
更好地理解早期达标,首先需要回答两个问题:
1、什么是早期达标?
2、为什么提倡早期达标?
冠心病患者血压早期达标,是指降压治疗开
始后,在可以耐受的合理的时间内(2-4周) 使患者血压尽快达标。
荟萃研究:高血压显著增加缺血性心脏病死亡风险
对61个前瞻性观察性研究,上百万成年人的荟萃分析表明,血压显著增加各个年龄段心血 管死亡风险
收缩压
危险年龄 (岁)
舒张压
危险年龄(岁) 80–89 70–79
256
128
缺血性心脏病死亡率 (绝对危险度和95%CI)
256
128
缺血性心脏病死亡率 (绝对危险度和95%CI)
若不达标调整治疗方案
Hypertension. 2013;00:000–000. .GM.02.2014.1591
为什么提倡早期达标?
早期达标为患者带来更多获益:
• 早期达标可降低心血管事件 • 早期达标有利于保护血管功能 • 早期达标带来更好依从性
.GM.02.2014.1591
80–89 70–79 60–69 50–59 40–49
64 32
60–69 50–59 40–49
64 32
16
8 4 2
16
8 4 2
1
0
1
0
120
140
160
180
.GM.02.2014.1591
70
80
90
100
110
收缩压水平 (mmHg)
Lewington S, et al. Lancet 2002;360:1903–13.
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罗兴林
.GM.02.2014.1591
主要内容
1
冠心病患者血压管理的重要性
2
冠心病患者的早期血压达标
3
冠心病患者降压的优选药物
.GM.02.2014.1591
主要内容
1
冠心病患者血压管理的重要性
2
冠心病患者早期血压达标,获益更大
3
二氢吡啶类CCB是冠心病患者的优选药物
1个月内有效降压显著减少各项心血管事件
Odds Ratio
致死/非致死性心脏事件 致死/非致死性脑卒中 全因死亡 心肌梗死 心衰住院 ** **
0.88 (0.79–0.97) 0.83 (0.71–0.98) 0.90 (0.81–0.99)
0.89 (0.76–1.04)
0.87 (0.75–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