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并发冠心病患者应用循证护理的效果研究 刘辉

高血压并发冠心病患者应用循证护理的效果研究       刘辉
高血压并发冠心病患者应用循证护理的效果研究       刘辉

高血压并发冠心病患者应用循证护理的效果研究刘辉

发表时间:2019-04-08T10:33:09.850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2019年第02期作者:刘辉

[导读] 针对高血压并发冠心病患者选择循证护理干预效果较佳,建议广泛应用。

常德市安乡县人民医院中医科 415600

【摘要】:目的:探究高血压并发冠心病实施循证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抽样法,抽选出病例数80例,将其按照不同的护理模式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应护理干预手段分别为常规护理、循证护理;对比护理后2组患者的血压水平以及心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血压以及心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性十分明显:P<0.05。结论:针对高血压并发冠心病患者选择循证护理干预效果较佳,建议广泛应用。

【关键词】循证护理;高血压;冠心病;应用效果

现如今,我国已经步入老年化社会,随着人们的生活、饮食方式发生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出现高血压、糖尿病等内科疾病。高血压作为诱导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高危因素,近年来发病率显著提高。由于该疾病目前尚未出现治愈方式,患者只能通过药物控制。有关资料也曾经显示,高血压并发冠心病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患者不仅需要接受药物治疗还需要加以护理干预。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循证护理得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在本文中,对本院在2017年到2018年间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展开研究,探讨不同的护理模式在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下是详细报道内容。

1 资料、方法

1.1 资料

收集2017年1月-2018年3月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进行研究,使用随机抽样法抽选出病例数80例,采用数字量分配法均分为2组,每组病例数各为40例。

对照组男性有24例,女性有16例,年龄在54岁到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7.7±6.3岁。

观察组——男、女性患者占比各为25/15;年龄范围上限值:79岁,下限值55岁,年龄平均值(67.8±6.1)岁。

比较上述患者的基本资料,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性较小:P值大于0.05,具有可比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服务。

观察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服务,具体护理内容为:①成立循证护理小组由主治医师、护士长、责任护士、助理护士组成,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提出护理方向。对患者的实际病情进行评估,告知患者选择何种手段进行护理干预,从而进一步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在万方、知网等网站查阅资料,收集信息[1]。

②制定计划通过小组讨论,明确护理方向,为患者制定个性化护理内容。在护理前,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心理护理。让患者了解到高血压的危害性,促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还能够选择适当的心理护理干预,从而使得患者的内心压力能够逐渐得到较好的释放,告知患者无需过度担忧,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能够更加提高治疗效果。

③生活指导告知患者良好的生活习惯的重要性,从而使得患者能够逐渐正确对待自身的生活习惯,能够逐渐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以及心理状态。饮食方面注意戒烟酒、忌油腻食物,少食多餐。运动应以开展自身承受范围内的活动,例如打太极、散步、慢跑等。

④用药指导对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而言,按时用药十分重要。由于很多高血压、冠心病患者中大多为老年患者,其自身记忆力下降程度较为明显,很容易出现误服、漏服等情况,因此对于特殊情况患者,应加以健康指导,或为患者设置闹钟提醒,在患者病情稳定出院后,还需要电联或其他方式定时提醒患者需要定期来医院进行复查。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2组舒张压、收缩压、心功能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上述数据均进行准确核对和录入,采用SPSS23.0 for windows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将2组舒张压、收缩压、心功能作为计量资料,使用(X)均数±(S)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使用T检验。当数据对比存在p<0.05时,为两组各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以及心功能指标与对照组相比较组间数据差异性十分明显:P<0.05(详细见表1)。

3 讨论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疾病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该疾病近年来发病率显著增加,与人们的生活、饮食习惯发生改变密切相关。高血压所引起的并发症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虽然高血压本身对人们伤害性较小,但是持续性的高血压会造成患者血流动力学发生障碍,导致心脏、脑血管产生病变。目前,临床上针对上述疾病主要以降压为原则进行治疗,在进行降压过程中对患者进行护理服务有助于

高血压护理诊断

原发性高血压的护理 一、概念: 原发性高血压系指病因未明的,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二、高血压的分级: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 )理想血压<120 <80 正常血压120~129 80~84 正常高值130~139 85~89 高血压≥140 ≥90 I级高血压(轻度)140 ~159 90 ~99 II级高血压(中度)160 ~179 100 ~109 III级高血压(重度)≥180 ≥110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140 <90 三、易患人群: 经过科学实验反复论证,以下人群易患高血压: 1.父母、兄弟、姐妹等家属有高血压病史者; 2.肥胖者;酸性体质(体内负离子含量不足)者; 3.过分摄取盐分者; 4.过度饮酒者; 5.孤独者; 6.过度食用油腻食物者。

四、临床表现: 1.头疼:部位多在后脑,并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若经常感到头痛,而且很剧烈,同时又恶心作呕,就可能是向恶性高血压转化的信号。 2.眩晕:女性患者出现较多,可能会在突然蹲下或起立时有所感觉。 3.耳鸣:双耳耳鸣,持续时间较长。 4.心悸气短:高血压会导致心肌肥厚、心脏扩大、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这些都是导致心悸气短的症状。 5.失眠:多为入睡困难、早醒、睡眠不踏实、易做恶梦、易惊醒。这与大脑皮质功能紊乱及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有关。 6.肢体麻木:常见手指、脚趾麻木或皮肤如蚁行感,手指不灵活。身体其他部位也可能出现麻木,还可能感觉异常,甚至半身不遂。 五、护理诊断: 1.头痛---与血压升高有关。 2.有受伤的危险---与头晕、急性低血压反应、视力模糊及意识改变有关。 3.知识缺乏---缺乏原发性高血压饮食、药物治疗相关知识。 4.焦虑---与血压控制不满意,发生并发症有关。 5.营养失调---与高于机体需要量与摄入过多、缺少运动有关。 6.潜在并发症---高血压急症、脑血管意外、心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 六、护理措施: 1.心理护理: ⑴鼓励患者表达自身感受。

高血压的护理及并发症

---------------------------------------------------------------最新资料推荐------------------------------------------------------ 高血压的护理及并发症 高血压的护理及并发症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为主的临床综合征,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高血压病人的护理: 1.保证合理的休息及睡眠,避免劳累提倡适当的体育活动,尤其对心率偏快的轻度高血压病人,进行有氧代谢运动效果较好,如骑自行车、跑步、做体操及打太极拳等,但需注意劳逸结合,避免时间过长的剧烈活动,对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者可适当使用镇静剂。 严重的高血压病人应卧床休息,高血压危象者则应绝对卧床,并需在医院内进行观察。 2.心理护理病人多表现有易激动、焦虑及抑郁等心理特点,而精神紧张、情绪激动、不良刺激等因素均与本病密切相关。 因此,对待病人应耐心、亲切、和蔼、周到。 根据病人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 同时,让病人了解控制血压的重要性,帮助病人训练自我控制的能力,参与自身治疗护理方案的制订和实施,指导病人坚持服药,定期复查。 3.饮食护理应选用低盐、低热能、低脂、低胆固醇的清淡易消化饮食。 鼓励病人多食水果、蔬菜、戒烟、控制饮酒、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料。 1 / 4

对服用排钾利尿剂的病人应注意补充含钾高的食物如蘑菇、香蕉、橘子等。 肥胖者应限制热能摄入,控制体重在理想范围之内。 4.病情观察对血压持续增高的病人,应每日测量血压 2~3 次,并做好记录,必要时测立、坐、卧位血压,掌握血压变化规律。 如血压波动过大,要警惕脑出血的发生。 如在血压急剧增高的同时,出现头痛、视物模糊、恶心、呕吐、抽搐等症状,应考虑高血压脑病的发生。 如出现端坐呼吸、喘憋、紫绀、咳粉红色泡沫痰等,应考虑急性左心衰竭的发生。 出现上述各种表现时均应立即送医院进行紧急救治。 5.用药护理服用降压约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 同时,密切观察疗效,如血压下降过快,应调整药物剂量。 在血压长期控制稳定后,可按医嘱逐渐减量,不得随意停药。 某些降压药物可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在服药后应卧床 2~3 小时,必要时协助病人起床,待其坐起片刻,无异常后,方可下床活动。 另外,在变换体位时也应动作应缓慢,以免发生意外。 有些降压药可引起水钠渚留。 因此,需每日测体重,准确记录出入量,观察水肿情况,注意保持出入量的平衡。 根据高血压的危害,现把高血压易引起的多种并发症分类

高血压病人的护理

第六节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护理 本节学习重点是高血压的诊断标准;高血压病人的身体状况;主要护理诊断及合作性性问题;用药护理及健康指导。学习难点是高血压急症的临床特点。学习过程中结合实际病例加深对高血压身心状况及护理措施的理解。 原发性高血压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简称为高血压。高血压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影响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的结构与功能,最终可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在血压升高的病人中,约5%为继发性高血压,即指由某些明确而独立的疾病引起的血压升高。2002年卫生部调查资料显示,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北方高于南方,东部高于西部,城市高于农村。 目前我国采用国际上统一的高血压诊断标准,即收缩压≥140mmH g和(或)舒张压≥90mmHg即诊断为高血压。根据血压升高的水平,又进一步将高血压分为1、2、3级(表3-4)。 表3-4 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 类别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 正常血压<120 <80 正常高值120~139 80~89 高血压≥140 ≥90 1级高血压(轻度)140~159 90~99 2级高血压(中度)160~179 100~109 3级高血压(重度)≥180 ≥110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140 <90 注:当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属不同级别时,以较高的级别作为标准。 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目前认为可能与遗传因素、饮食(如高盐、低钙、低钾饮食,高蛋白质摄入,饮酒)、精神应激(如长期精神紧张、焦虑、环境噪音)以及肥胖等有关。在一定的遗传背景下多种因素综合作用,通过交感神经系统活性亢进、大脑皮质兴奋与抑制过程失调,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胰岛素抵抗,细胞膜离子转运异常等机制,导致血压调节机制失代偿,使血压升高。

高血压病人的护理

原发性高血压 普通内科付芳 概述 1.定义 2.高血压的流行情况 病因与机制:主要遗传和环境因素 1.病因 (1)遗传因素(占40%):父母有高血压其子女46%亦患高血压;60%的高血压病人有家族 史 (2)环境因素(占60%)饮食精神应激:脑力劳动、过度紧张 (3)其他因素 体重:体重指数(BMI)-体重/身高(kg/m2)20-24位正常范围,高血压者1/3肥胖 避孕药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OSAS) 50%有高血压,血压高度与病程有关吸烟、过量饮酒 机制 机制 (血压的调节—主要决定于心排血量和外周阻力) 交感神经系统活性亢进 肾性水钠潴留 胰岛素抵抗 细胞膜离子转运异常 血管内皮功能异常 RAAS的影响 临床表现及并发症 1.症状 2.体征:血压随季节、昼夜、情绪 有较大波动;体检:A2亢进,SM或 收缩早期喀喇音 3.并发症 (1)脑血管病 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腔隙性 脑梗塞、短暂脑缺血发作 (2)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心力衰竭 (3)肾实质受损、肾动脉硬化—慢性肾功能衰竭 (4)主动脉夹层:血液深入主动脉壁层形成的夹层血肿,并沿主动脉壁延伸剥离的严重心管 急症,也是猝组死的原因之一

4.临床类型 (1)恶性或急进性高血压-少数患者 起病急,多见中青年;舒张压≥130mmHg;头痛、视力模糊、眼底…;急骤进展,不及时治疗可死于肾衰、脑卒中或心衰 (2)高血压危重症 1)高血压危象 2)高血压脑病 (3)老年人高血压: ?以上单纯收缩其高血压;血压易波动心脑肾并发症多见 辅助检查 1.动态血压监测 2.心电图 3.X线检查 4.超声心动图 5.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血糖,血脂,血尿素氮和肌酐 6.眼底 诊断 1.判断血压达高血压标准: 2.排出继发性高血压 3.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并作心血管危险分层(低危、中危、高危、极高危险组) (1)分层依据 ①血压升高水平(1级,2级,3级,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②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 男性>55岁、女性>65:吸烟:高脂(胆固醇>5.72mmol/L即220mmg/d)糖尿病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发病年齢女性<65,男性<55) ③靶器官损害: 左室肥厚(心电图或超声心动图) 肾:蛋白尿和/或血肌酐轻度升高(106-177μmol/L或2-2.0mg/dl)超声或线证实有动脉粥样斑块(颈,髂、股或主动脉)视网膜动脉局灶或广泛狭窄 ④并发症 心脏疾病(心绞痛、心梗、曾接受冠脉血运重建手术、心衰) 脑血管疾病(脑出血、缺血性脑卒中或短暂脑缺血发作) 肾脏疾病(糖尿病肾病,血肌酐升高>177μmol/L或1-2.0mg/dl) 血管疾病(主动脉夹层,外周血管病) 重度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出血或渗出,视乳头水肿) (2)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分层标准 其它危险因素和病史 1级 2级 3级 无其它危险因素低危中危高危 1-2个危险因素中危中危极高危 3个以上危险因素 或糖尿病或靶高危高危极高危 器官损害 有并发症极高危极高危极高危

高血压的护理及注意事项

高血压的护理及注意事项 【病情观察】 1.血压、脉搏、呼吸、瞳孔、意识,注意有无脑病的前驱症状。 2.观察尿量及外周血管灌注情况,评估出入量是否平衡。 3.观察用药效果及副作用,有无并发症发生。 【症状护理】 1.出现头痛、颈部僵直感、恶心等症状,应立即卧床,头部稍抬高,减少搬动,教会病人缓慢改变体位,保持安静,迅速建立静脉通道。 2.有失眠或精神紧张者,在进行心理护理的同时配以药物治疗或针灸治疗。合并高血压危象时要做到:(1)密切观察意识及瞳孔变化,定时测生命体征并记录。若出现血压急剧升高、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视力模糊、眩晕、惊厥、意识障碍等症状时立即报告医师。 (2)使用硝普钠者,每72小时监测一次氰化物浓度。 (3)遵医嘱给予速效降压药,尽快降低血压。 (4)有抽搐、烦躁不安者,遵医嘱给予地西伴(安定)、巴比妥类药物,水含氯醛保留灌肠。 (5)为减轻脑水肿遵医嘱静脉应用脱水剂和利尿剂。 (6)预防体位性低血压,应告诫病人不要突起、突卧及下床以防晕厥4.合并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时要做到:(1)胸痛发作时应及时有效止痛。 (2)详细记录疼痛的特征、部位、形式、强度、性质、持续时间等。 3)指导病人减轻疼痛的方法(如嘱病人放松、深呼吸)。 (4)血压升高时应遵医嘱选用降压药,指导病人按时服药,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睡眠,消除紧张心理。 5.合并脑出血时要做到: (1)监测血压、脉搏、心率、心律、神志等变化。 (2)记出人量,保证出人量平衡。 (3)去除造成血压升高的因素(紧张、焦虑。兴奋、疼痛、劳累等)。 【一般护理】 1.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或半卧位,减少搬动病人,教会病人缓慢改变体位。 2.高血压急症时给予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开放静脉通道。 3.多食含维生素、蛋白质的食物,避免胆固醇食物;以清淡、无刺激的食物为宜,忌烟酒。适当控制食量和总热量,控制钠盐及动物脂肪的摄人。 4.注意保暖,室内保持一定的温度,洗澡时避免受凉。 5.注意安全,病人意识不清时加床挡,抽搐时用牙垫。 6.避免屏气或用力排便。 7.根据病人不同的性格特点给予指导,训练自我控制的能力,避免各种导致精神紧张的因素。 四注意事项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自我管理、按时就医。 一、合理膳食 ①首先要控制能量的摄入,提倡吃复合糖类、如淀粉、玉米,少吃葡萄糖,因其属于单糖,易引起血脂升高。 ②限制脂肪的摄入。烹调时,选用植物油,可多吃海鱼,海鱼可降低胆固醇,抑制血栓形成,防止中风。 ③适量摄入蛋白质。每周吃2-3次鱼类蛋白质,可改善血管弹性和通透性,增加尿钠排出,从而降低血压。如高血压合并肾功能不全时,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 ④多吃含钾、钙丰富而含钠低的食品,如土豆、茄子、海带、莴笋。含钙高的食品:牛奶、酸牛奶、虾皮。少吃肉汤类,因为肉汤中含氮浸出物增加,能够促进体内尿酸增加,加重心、肝、肾脏的负担。 ⑤限制盐的摄入量:每日应逐渐减至6g以下(普通饮料瓶盖一平盖食盐约为6g)。适当的减少钠盐的摄入有助于降低血压。 ⑥多吃新鲜蔬菜,水果。每天吃新鲜蔬菜不少于8两,水果2至4两。

高血压护理措施

【高血压护理措施】 1、健康教育:护士应多向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包括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高血压并发症的处理,服用药物的注忌事项及副作用; 2、心理护理:老年高血压病与情绪紧张、环境不良刺激等因素有关,患者多有焦躁、抑郁、易激动等心理特点,不良的情绪对高血压的控制及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易形成负面的影响,护理人员应深入了解患者存在的各种思想、顾虑,有针对性进行心理疏导,向患者及家属说明精神因素与疾病形成的关系、教会患者掌握一定的心理应急方式,学会自我心理疏导、心理调节,提高心里承受能力,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尽量避免高血压诱发因素,以维持血压的稳定,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 3、饮食指导:合理饮食是高血压病治疗的基础,对控制疾病,预防并发症至关重要,对患者进行合理饮食指导,控制总热量摄入,适当增加有氧运动。以低盐低胆固醇,高维生素饮食为主,多食含碘和维生素C食品; 4、生活指导:指导患者充分认识到高血压对健康的危害及控制危险因素的重要意义,自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指导患者制定个体化作息时间表,保持运动与休息平衡,保证充足睡眠; 5、药物治疗与护理:老年人高血压的降压原则是控制剂量,缓慢降压,即由小剂量开始逐渐增量,由于老年的合并有脑、肾等器官动脉硬化性疾病,加之循环调节机能减弱,体液量减少,降压治疗时极易出现过度降低的副作用。因此,在护理过程中要加强观察,熟悉各种降压药物的作用,机理和毒副作用,应针对性做好预防措施,指导患者遵医嘱合理用药,同时应让患者及家属了解所服药物的注意事项及副作用,并学会应对处理方法,有针对性指导患者进行自我护理,让患者发挥自身潜能,在最大程度上减少躯体痛苦和心理压力。 突发性耳聋患者的护理措施 心理疗法:由于许多突发性耳聋患者对此病的恐慌,产生心理应激反应,表现出焦虑、恐惧、急躁、易怒等情绪。要安慰患者,主动安慰、关心、同情患者,使其了解疾病的原因并积极治疗。 远离噪音:注意身体保健避免长期接触噪声,预防老年性心血管疾病,一旦发现高频听阈下降,应在医师指导下服降胆固醇药、血管扩张剂及维生素A、维生素D及维生素E。 忌烟戒酒:要劝导患者戒烟、戒酒和少喝浓茶、咖啡之类食物。 突发性耳聋患者的护理原则四:饮食护理:吃高蛋白、低盐、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饮水不宜过多。

高血压护理诊断

【护理诊断】 1.疼痛与血压升高有关 2.有受伤的危险与血压增高致头痛、心悸 3.知识缺乏与缺乏原发性高血压饮食、药物治疗等方面知识有关 4.焦虑与血压控制不满意有关 5.营养失调高于机体需要量与摄入过多、缺少运动有关 6.潜在并发症高血压急症、脑血管意外、心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 【护理目标】 1.病人血压基本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2.病人能坚持遵医嘱合理用药。 3.病人能说出非药物疗法对高血压控制的作用。 4.病人每日膳食中食盐量不超过5g。 5.病人情绪稳定。 6.病人无合并症发生。 【护理措施】 (一)增进病人的心理健康 1.安排安静的环境,减少可能影响病人情绪激动的因素。 2.解释要做的诊断检查及治疗措施,减轻病人的焦虑、不安。 3.协助病人合理安排生活,保持活动与休息平衡,保持生活规律,每天应有充足的休息和睡眠,午餐后休息30~60分钟,可使紧张的身心得到放松。 4.必要时给予镇静剂。 (二)合理膳食 1.低盐饮食 2.低脂肪、低胆固醇饮食。 3.补充适量蛋白质。 4.限制饮酒及避免刺激性饮料,如咖啡、浓茶、可乐等。 5.摄入低热量或中等热量的均衡饮食,多吃水果、蔬菜。 6.少食多餐因进食过饱,会增加心脏负担。 (三)适当运动 1.制定适度的运动计划每天散步30分钟是一项有益的运动,但应避免爬楼梯,若必须爬楼梯,速度应放慢,爬数阶楼梯即休息几种钟。 2.平时应避免提重物或自高处取物,因屏气用力会导致血压升高。 3.鼓励从事有兴趣的娱乐活动,但不宜参加能造成精神紧张的刺激性活动。如可以养花、养鸟、画画、书法等。但不宜打麻将、下棋。 (四)家庭环境指导 环境安静舒适,室内保持适当的温度、湿度和空气新鲜。冬季注意保暖,外出时应戴帽子和手套,穿外套及毛袜,以免因寒冷刺激使血压升高。 (五)用药指导 1.遵医嘱服药只服用医嘱规定的药物,不可根据自身感觉血压高或低来增减药物。 2.必须准时服药绝不能忘记吃药或试图在下次吃药时补吃漏服的剂量。 3.避免突然停药否则可能导致血压突然升高。 4.观察药物副作用服药后如有副作用出现,应通知医师处理。 5.预防和处理体位性低血压许多治疗高血压的药物都有体位性低血压的副作用,其症状有晕倒、眩晕、头昏眼花、恶心等。护士应教导病人预防和处理的方法。

高血压病及其常见并发症的护理和

高血压病及其常见并发症的护理和 和饮食调理 高血压是指体循环动脉血压高于正常范围的症状。正常人的血压有一定波动幅度,一般来说情绪紧张、活动时较高,安静休息时较低。一个人在安静休息状态,如血压经常超过140/90毫米汞柱就是高血压。确定高血压以舒张压增高为主要依据,舒张压如持续超过90毫米汞柱,不论其收缩压如何均列为高血压;舒张压持续在85~90毫米汞柱,列为高血压可疑。正常人的收缩压随年龄而增高,一般认为40岁至60岁,每增加10岁,收缩压可递增10毫米汞柱。 高血压的发病与年龄、性别、职业及工作环境、家庭遗传有很大关系。一般40岁以后发病率明显增加。男女性别虽差别不大,女性患者一般病情较轻,但常有妊娠期高血压、绝经期高血压。精神紧张而体力活动又较少的职业,对听觉、视觉形成慢性刺激的工作环境,也是导致血压增高的因素,所以脑力劳动者发病明显高于体力劳动者。据调查,原发性高血压病人中59%有家族史,吸烟、摄盐过多、肥胖者等,对本病的发病也有很大关系。 高血压病患者的症状因人而异,差别很大,患者可无症状,往往在体格检查中或在其他疾病诊断过程中发现。高血压病的早期症状,一般有头晕、头痛、心悸、失眠、紧张烦躁、容易疲乏等,以后症状的出现取决于受累器官,其中一部分症状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很大关系,可产生剧烈头痛,视力模糊,心绞痛,气急浮肿,夜间多尿或尿少,甚至可产生脑血管病变而卒中,产生暂时呕吐,面色青紫,失语,失明,偏瘫等。在体检方面,早期只有血压升高,而后可出现左心室肥大,心尖区第一心音亢进,并可听到I~II级收缩期杂音。心电图可出现左心室高电压,传导阻滞,甚至心律失常。小便检查可出现少量至(++)蛋白,少量红细胞,甚至产生肾功能不全,肌酐、尿素氮增高等。眼底检查可出现高血压眼底,产生视网膜动脉痉挛,银索状变化,动静脉交叉压迫,甚至渗出、出血等。 高血压病护理方法: 1.早期高血压病即高血压病第一期患者,应正确对待疾病,不要紧张恐惧,也不要漠然置 之。如从事高度紧张的工作,或在噪音大、人群多、很嘈杂的环境中工作,争取多休息。 工作环境应较舒适,光线不宜太暗,室温不可太高,否则易引起疲劳,不应参加重体力劳动。晚期高血压患者虽已病久日深,不易治愈,但不应丧失治病的信心。此期更应注意患者情绪的调摄,应经常保持乐观、镇定的情绪,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这一点十分重要。在情绪上,最忌情绪激动,暴怒。暴怒之后,肝火上升,血压会马上升高,可造成脑溢血而中风;如有心功能损害,也可引起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暴怒之后,微小血管收缩,使肾动脉缺血加剧,也加剧肾功能损害。 2.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紧张、激动和疲劳,每天睡眠不少于8小时,最好每天午睡 1小时,使大脑皮层得以休息。在睡眠前避免看小说,看紧张、恐怖的电视。睡眠不安的人,可在睡前散步,打太极拳,并用温水泡脚,或交替用左手心按摩右脚心,用右手心按摩左脚心,各10~15分钟,可有助于睡眠。 3.适当参加体育活动,锻炼时不宜过分低头弯腰,但要全身都能得到活动,如打太极拳、 散步、慢跑、做体操、打乒乓球或羽毛球,不要参加剧烈运动。 4.要戒烟酒,如果暂时不能做到,应逐步减少吸烟量。少量饮酒并非绝对不可,但长期或 大量饮酒,尤其饮烈性酒要严格禁忌。 5.保持大小便通畅。大便秘结,内热丛生,就容易挟肝火上炎,引致血压升高,小便不利, 水钠潴留,也是促进高血压的致因之一。 6.适当的药物治疗。早期高血压一般注意养生调护,并多加休息,血压是可以自行下降和

浅谈老年人高血压的护理

浅谈老年人高血压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9-09-23T13:29:22.077Z 来源:《医师在线》2019年6月11期作者:汪迎 [导读] 在我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病呈直线上升趋势,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汪迎 (河北张家口第81集团军医院心内二科;河北张家口075000) 在我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病呈直线上升趋势,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高血压病不仅患病率高,而且其引起的心、脑、肾并发症是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尤其老年人最为常见。 【关键词】高血压护理高血压是指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血管疾病而且高血压病是我国老年人常见的心血管病,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人口老化的加速,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在持续上升,且上升幅度逐年上升[1]。老年人高血压主要指的是年龄在60岁以上的人群,目前高血压病的治疗还没有彻底根治的方法,控制血压仍以长期口服药物为主,还要注意平时的护理。现总结如下; 1.休息早期患者宜适当休息,工作过度紧张者,血压较高,症状明显或伴有脏器损害表现者应充分休息。适当的休息和充分的睡眠对降低血压都有好处。要保持病室安静,光线柔和,尽量减少探视,保证充足的睡眠。护理操作亦相对集中,动作轻巧,防止过多干扰加重患者的不适感。当血压通过治疗稳定在理想水平,无明显脏器功能损害时,除了保证足够的休息外,还要注意生活起居有规律,不宜过度劳累,避免看情节恐怖、紧张的电视、电影,注意劳逸结合,运动量不宜太大,运动对高血压的控制是很重要的,可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如散步、打太极拳,不宜长期静坐或卧床。运动对高血压的控制是很重要的。 2心理护理病人多表现有易激动、焦虑及抑郁等心理特点,而精神紧张、情绪激动、不良刺激等因素均与本病密切相关。因此,指导亲属要尽量避免各种可能导致患者精神紧张的因素,尽可能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和矛盾冲突。同时,让病人了解控制血压的重要性,帮助病人训练自我控制的能力。注重心理护理,加强健康教育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及疾病谱的改变,人们的就医观念及需求心理发生了巨大变化,他们不仅仅要求得到疾病的治疗,更希望得到相关的保健知识。健康教育是一种治疗手段,通过有计划、有目的、有评价的教育活动,影响和改变人的不健康行为,引导病人养成有益健康的行为[2]。 3 饮食应选用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饮食,限制动物脂肪、内脏、鱼子等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防止便秘。肥胖者控制体重,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细嚼慢咽,避免过饱,少食多餐,少吃零食等。忌烟酒,咖啡和浓茶亦应尽量避免饮用,增加钙的摄入量可降低高盐对血管的影响。 4观察病情患者应每天定时测量血压,观察血压值的变化。如发现患者血压急剧升高,同时伴头痛、呕吐等症状时,应考虑发生高血压危象的可能,应立即送医院救治。 5药物护理 ?服用降压约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同时,密切观察疗效,如血压下降过快,应调整药物剂量。在血压长期控制稳定后,可按医嘱逐渐减量,不得随意停药。某些降压药物可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在服药后应卧床2~3小时,必要时协助病人起床,待其坐起片刻,无异常后,方可下床活动。另外,鼓励患者发挥自身潜能,在最大程度上减少躯体痛苦和心理压力,促进其身心的健康。及时的与医生取得联系,让其给调整用药及剂量,以防止停药后血压骤然升高,致使病情反复。 总结:通过以上护理的方法、方式,希望可以使病人在患病的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借鉴,使病人积极面对,对高血压不在恐惧、紧张,对恢复健康有促进作用,让病人自己起到主动配合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黄敬亨.健康教育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150. 2 刘玲琳,程雯洲.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的实施.实用护理杂志,2001,17(8):56

高血压病护理常规

高血压病护理常规 1、按循环系统一般护理常规。 2、休息与活动避免重体力活动,保证足够睡眠,安排合理的运动。血压较高、症状较多或有并发症的病人需卧床休息,协助生活护理,保持环境舒适安静。 3、饮食护理低脂、低胆固醇饮食,限制钠盐的摄入,每日应低于6g,少量多餐,增加蔬菜、水果、高纤维及蛋白质食物,适当控制总热量,食量以不使体重超重为度。 专科护理: 1、减少压力,保持心理平衡:根据病人个性特征进行社会、心理疏导,教会病人自我放松, 消除紧张、压抑心理,保持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 2、减少引起或加重头痛的因素:为病人提供安静、温暖、舒适的环境,尽量减少探视。护 理人员操作应相对集中,动作轻巧,防止过多干扰病人。 3、避免受伤:定时测量病人血压并做好记录,病人有头晕、眼花、耳鸣、视力模糊等症状 时,应嘱病人卧床休息,如厕或外出时有人陪伴,若头晕严重,应协助在床上大小便。 伴恶心、呕吐的病人,应将便器放于伸手可及处,呼叫器也应放在病人手边,防止取物时跌倒;避免屏气用力呼气或用力排便。病人意识不清时应加床栏,防止坠床;当发生抽搐时用牙垫置于上、下磨牙间防止唇舌咬伤。 4、预防和处理直立性低血压:告诉病人直立性低血压的表现为乏力、头晕、心悸、出汗、 恶心、呕吐等,在联合用药、服首剂药物或加量时应特别注意;指导病人预防直立性低血压的方法:避免长时间站立,尤其在服药后最初几个小时;改变姿势,特别是从卧、坐位起立时动作宜缓慢;服药时间可选在平时休息时,服药后继续休息一段时间再下床活动,如在睡前服药,夜间起床排尿时应注意;避免用太热的水洗澡或蒸气浴,更不宜大量饮酒;应指导 5、指导病人正确服用药物:强调长期药物治疗的重要性,用降压药物使血压降至理想水平 后,应继续服用维持量,以保持血压相对稳定,对无症状者更应强调;告知有关降压药物的名称、剂量、用法、作用及不良反应,并提供书面材料。嘱病人必须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如果根据自觉症状来增减药物,经治疗血压得到满意控制后,可以逐渐减少剂量。但如果突然停药,可导致血压突然升高,冠心病病人突然停用β受体阻滞可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等。 6、合理安排运动量:指导病人根据年龄和血压水平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对中老年人应包 括有氧、伸展及增强肌力3类运动,具体项目可选择步行、慢跑、太极拳、气功等。运动强度因人而异,常用的运动强度指标为运动时最大心率达到170减去年龄(如50岁的人运动心率为120次/分),运动频率一般每周3—5次,每次持续30—60min。注意劳逸结合,运动强度、时间和频度以不出现不适反应为度,避免竞技性和力量型运动。 7、定期复诊:根据病人的总危险分层及血压水平决定复诊时间。危险分层属低危或中危者, 可安排病人每1—3个月随诊1次;若为高危者,则应至少每1个月随诊1次。

毕业论文高血压护理

毕业论文高血压护理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护理 摘要 目的:探讨在对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方法:通过对我院56例患者(男40例,女16例)的分析,从入院48~96 h评估高血压是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并探讨患者的采集,降压药物的使用及临床防护措施。 结果:56例住院患者的病情都得到了相应的降低,血压得到有效控制。 结论:高血压病除了医疗及护理外,患者出院后的自我监测对稳定高血压病情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高血压;患者;临床护理 高血压概念 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和/或增高(>=140/90mmHg),常伴有脂肪和糖代谢紊乱以及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由于部分高血压患者并无明显的临床症状,高血压又被称为人类健康的“无形杀手”。因此提高对高血压病的认识,对早期预防、及时治疗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高血压是一种世界性的常见疾病,患者临床上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高血压的病因迄今尚未阐明,主要与年龄大小、职业属性、所在环境、遗传基因、食盐量及体重因素相关,普遍认为,高级神经中枢功能下降在并发症中占重要地位,而体液、内分泌因素及肾脏等也在并发症中呈现。经常反复的过度劳累与精神刺激使大脑皮层功能混乱,从而影响了对大脑皮层下血管舒缩中枢的正常运行,形成了以血管收缩带来的神经冲动为主导的兴奋中枢,最终导致细小动脉痉挛,外周血管产生阻力,血压升高。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已日益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当患者确诊为高血压时需要接受长期治疗,且根据血压值及并发症合理调整治疗药物,故高血压患者除了临床治疗及护理外,院外的血压自我监督和测量对高血压的治疗与稳定也很重要。 疾病简介

高血压性脑出血 术后并发症的分析与护理

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并发症的分析与护理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高血压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血肿造成周围脑组织受压、缺血、坏死,同时伴以严重脑水肿,易由此发生急剧的颅内压增高与脑疝。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大多数合并多脏器功能障碍,及时手术是挽救生命、减少后遗症的关键。现将我院2005年6月~2007年9月收治7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并发症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病死率较高,死亡的主要原因为术后并发症。该类患者为中老年人,术后由于生理及病理的特殊性,易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①肺部感染出现呼吸功能障碍是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最为常见及严重的并发症,也是造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特点是发生时间早,持续时间长,且多有反复感染难以控制。 ②脑出血患者早期因血性脑脊液刺激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失调而产生中枢性高热,肺部感染也易引起发热,高热可使脑代谢增高,增加脑血流,脑缺氧加重,提高颅内压,导致脑疝发生。 ③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应激性溃疡合并胃出血的发生率极高,常缺乏消化道前驱症状,易延误治疗而致死亡。 ④中老年人组织细胞功能下降导致老年人对水和电解质的调节机能减退,易发生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常导致肾前性的肾功能衰竭而死亡。 ⑤中老年人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血管硬化,加之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术中止血困难,易出现术后血肿,而且术后血肿往往较大,预后极差,是术后死亡的另一主要原因。⑥血糖增高和营养不良也必须加以重视。 三、护理体会 1.肺部感染 是术后最为常见及严重的并发症。脑出血患者术后多昏迷,咳嗽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痰液粘稠积聚在气管内不易咳出,易引起肺内感染和窒息。肺部感染是术后最为常见及严重的并发症。 因此,加强呼吸道的管理并保持通畅在整个病程中极为重要,鼓励清醒患者咳嗽咳痰,定时翻身叩背,痰液粘稠者可用生理盐水20ml+糜蛋白酶4000U+氟美松5mg雾化吸入,1次/4~6h;或加用生理盐水20ml+沐舒坦30mg,静注,2次/d,使痰液稀释利于咳出。对长期昏迷患者行气管切开,定时吸痰并注意无菌操作,做痰培养选敏感的抗生素以达到防止肺部感染的目的。 2.发热 脑出血患者早期发热的主要原因多为血性脑脊液刺激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失调而产生的中枢热,应予以物理降温,在大血管位置放置冰袋,头戴冰帽,温水擦浴,铺置电冰毯,必要时可用冬眠疗法。 早期开始亚低温治疗能明显减轻脑缺血后脑组织形态等方面的损害,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对脑血管痉挛和脑水肿都有好的疗效,且有一定的预防作用。一般使肛门温度保持在33~35℃为宜,持续5~10d。在降温过程中要警惕体温骤降、寒战反应、冻伤。老年、幼儿、血压下降者不宜用冬眠药物。 3.上消化道出血 应激性作用使胃肠道功能明显减退,导致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多发生于术后3~14d,常缺乏消化道前驱症状,故术后治疗应从静脉给药。如出现持续性呃逆、腹胀、血压突然下降、呕吐或胃内抽出咖啡色液体,并有柏油样便,应及时向医生汇报。 在护理过程中,应严密观察生命体征,估计出血量的多少及是否为活动性出血并行胃肠减压,禁饮食。可遵医嘱用冰生理盐水200 ml+去甲肾上腺素8mg或云南白药0.5g、凝血酶1000U从胃管内注入,夹管2h后开放引流。此方法可较好地控制上消化道出血。出血量大时,应积极补液、输血、抗休克治疗,确保输液通畅,保证患者24h入量,记录24h出入量,连续测定中心静脉压,中心静脉压是一个监测和指导补充血容量的极好指标。 4.肾功能衰竭

毕业设计_-高血压_护理

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护理 摘要 目的:探讨在对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方法:通过对我院56例患者(男40例,女16例)的分析,从入院48~96 h评估高血压是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并探讨患者的采集,降压药物的使用及临床防护措施。 结果:56例住院患者的病情都得到了相应的降低,血压得到有效控制。 结论:高血压病除了医疗及护理外,患者出院后的自我监测对稳定高血压病情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高血压;患者;临床护理 高血压概念 高血压病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140/90mmHg),常伴有脂肪和糖代谢紊乱以及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由于部分高血压患者并无明显的临床症状,高血压又被称为人类健康的“无形杀手”。因此提高对高血压病的认识,对早期预防、及时治疗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高血压是一种世界性的常见疾病,患者临床上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高血压的病因迄今尚未阐明,主要与年龄大小、职业属性、所在环境、遗传基因、食盐量及体重因素相关,普遍认为,高级神经中枢功能下降在并发症中占重要地位,而体液、内分泌因素及肾脏等也在并发症中呈现。经常反复的过度劳累与精神刺激使大脑皮层功能混乱,从而影响了对大脑皮层下血管舒缩中枢的正常运行,形成了以血管收缩带来的神经冲动为主导的兴奋中枢,最终导致细小动脉痉挛,外周血管产生阻力,血压升高。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已日益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当患者确诊为高血压时需要接受长期治疗,且根据血压值及并发症合理调整治疗药物,故高血压患者除了临床治疗及护理外,院外的血压自我监督和测量对高血压的治疗与稳定也很重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