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五形八法门十八罗汉棍动作名称
罗汉十八手-图文-完整版演示教学

罗汉十八手-图文-完整版少林罗汉十八手是少林拳术中最著名的拳法之一。
据《少林寺拳谱》记载,远在隋时,少林寺武僧就根据十八罗汉铜像造型创了一路拳法,称为十八罗汉手,后来逐渐演化,产生了许多各具特色的不同练法。
本拳为其中上品,攻防兼备,上下配合,技法多变,极具妙用。
一、预备势面向南方,站立在东西走向的场地的西南;两腿伸直并拢,脚尖朝前;两臂垂于身体两侧,两手五指并拢贴于腿外侧,掌指朝下;身躯正直,眼向前平视(图1)。
〔要点〕头须端正,下颏内收,挺胸、直腰、沉肩,两肘自然微屈并向身前微微牵引;神情安静,内虑全消,气沉丹田,精神贯注,做好行拳走势的准备。
二、并步抱拳两手握拳,屈肘收抱于两腰侧,拳心朝上,拳轮贴身;脸向左转,眼向左侧前方注视(图2)。
〔要点〕1.抱拳与转脸,动作要一致,行动要快速。
2.身体微向前倾,使腿部着力,十趾紧抓地面,防止弯腰拱背;两肘夹紧,使肘尖朝后。
三、弓步掳手推掌(鹰掐嗉)身躯半面向左转,两腿屈膝稍向下蹲,右脚不动,左脚向正东前方跨出;左拳变掌,臂内旋,从左腰侧贴着身躯向右上方屈肘绕环抄起,伸向右肩前,随着身躯半面左转由右肩处直臂向前、向左弧形平摆绕行横搂,肘微屈,掌指朝上,拇指张开,掌心朝前;眼视左掌(图3)。
上动未停,左掌掳抓变拳,臂外旋使拳心朝上,屈肘收抱于左腰侧;与此同时,身躯转向正东方,右脚跟外展,右腿挺膝蹬直,左腿在前屈膝半蹲,成左弓箭步;右拳随之变掌,从右腰侧向前直臂平伸推出,掌指朝上,小指一侧朝前;眼向右掌前方注视(图4)。
〔要点〕1.掳手收拳、右掌推出、弓箭步,必须动作一致,不能有先后快慢之分。
2.推掌时,肩须向下沉劲,右腿蹬伸防止右脚向外侧移动,腰须向下塌劲,右掌掌指高与眉齐。
3. “鹰掐嗉”的锁喉动作在单人拳路练习里变作了前推掌,按照传统未作更正。
如果更正为叉掌也是可以的,只要使右掌拇指张开、掌心朝下,用虎口向前平伸叉出就行;四、虚步推掌(僧推门)身体重心移后,右腿随之屈膝半蹲,左脚收回半步屈膝以脚尖虚点地面,脚面绷平,成左虚步;与此同时,右掌臂外旋屈肘收抱于右腰侧,掌指朝下,掌心朝前;左拳则变掌向前直臂平伸推出,掌指朝上,小指一侧朝前;身躯随右掌收回之势稍向右转,眼向左掌前方注视(图5)。
十八罗汉功(上):最早的少林内功,常练强筋壮骨、舒缓压力

十八罗汉功(上):最早的少林内功,常练强筋壮骨、舒缓压力十八罗汉功是少林内功,又称“十八罗汉行功”、“行功短打”或“罗汉行功”。
外霄道人是卢乡(今山东茶县西北)云花观道士,曾习武于少林寺,得少林福居禅师所传内功“十八罗汉功”,并据自己的体会注释绘图成谱。
本功共18段,每段各有4~5势,按势绘图,并详注行功方法与要领口诀69首,是目前所见最早的、也是较完备的少林内功。
本功谱除绘图表明每势练功姿势动作外,更通过每势的口诀,详细讲解了行功要领与关键。
口诀以诗歌形式,言简意赅,含义极为丰富。
分析起来,这些歌诀有如下几方面的内容:(1)动作姿势的说明。
如“两脚并立似绳栓”,“身似弯弓鲤鱼挺”等,配合图形,就能较准确掌握动作姿势。
(2)呼吸的方法与要领。
如“鼻孔提气”是讲用鼻深吸;“呼吸定息”、“扣手闭气”是指吸气之后,要停顿,即“屏息”。
“气如抽丝细细放”、“鼻内抽丝一口气”、“细如牛毛至不灭”等语,是指呼吸要做到慢、细、匀、长。
这是气功呼吸的重要关键。
(3)说明运劲使力的部位及劲力的大小。
如“两脚蹬尽全身力”,“推山用尽拔木力”,“一起一落千斤举”等。
(4)讲练势时的意念与意守。
如“压住心火运肾水”,指意识下降至下丹田。
“一处不到一处迷,惟恐息气调不真。
”指练功中要以意引气循经穴流动。
(5)指练功中某些特殊部位的动作要领。
如“运动尾闾转腰脊”,“肛门一闭水火靠”,“挺腰盼日月,肛门要紧闭”等。
(6)讲整个练功中的要求与注意事项。
如对性生活的限制,“要诀全是养气血,戒住房事有何妨”。
要求练功中做到生活严肃,清心寡欲:“酒色财气不能戒,枉费徒劳一片心。
”(7)指出对待练功应有虚心、坚毅、吃苦的正确态度。
如身体受尽千般苦,切磋琢磨便成功”,“欲得存孝搏虎力,四时行功要勤苦”。
(8)口诀中还讲到武德修养。
如“切莫行功人前显,深藏不露凶徒避”,讲练成武功之后,切忌显示夸耀,应有藏锋不露的修养。
上述各点表明此套功法的口诀,确是少林武家多年功夫的经验之谈,是指导内功的精粹。
铜头铁臂十八罗汉功

铜头铁臂十八罗汉功铜头铁臂十八罗汉功为少林秘法真传铁功武术秘籍之一,镇山之宝,护寺真功,通过特殊内功呼吸训练,可使浑身上下坚硬得拳脚不入,如同金钟罩体铁甲披身,其功法简效宏,气力双修出功奇快,习者只需每天练习2次,每次2小时,苦练30日左右,即可收到祛病强身,御敌自卫的满意效果,并可初步用于头顶开双砖,手背断砖,单掌断红砖,肘断2~3块砖,大刀劈胸,钉床碎石铁臂断棍,银枪刺喉,赤身卧滚玻璃渣,全身抗打,捏碎核桃,身崩断铁丝等多种精彩硬功表演项目,用于实战威力无穷,看似软如绵,运气硬如铁,浑身是胆,气力百倍,练出坚硬似铁之拳脚,给予敌人以铁棒重棍般的凌厉打击,杀伤力极其惊人,不明招法也能制敌,本功法经我处多名学员习练证明,确实不同凡响,出功奇快,许多短训学员只经过每天2—3次,每次,1—2小时的苦练,即出现不同程度的单拳倒立、双臂二指倒立效,神奇和速成,以下将该功法整理出来,供广大硬气功武术爱好者参考,练习!本功法共分一十八式,具体修炼方法如下:1:意守丹田:习练本功,练气方法最为关键,正所谓“内炼一口气,外炼筋骨皮”这其中的一口气,正是气功中所特有的呼吸吐纳之法。
习者首先必须备有练功腰带一条,长约2米,宽约2寸,练功时系于腰间,松紧适度,以能插进2个手指为宜。
习练时,选择一处空气清新,环境安静的地方,面南背北松静站主双脚分开站立与肩同宽,左手白然张开按在下丹田(小腹)部位其中拇指肚按在脐眼上,右手再按于在左手背上,然后开始练习以下呼吸方法:(1)闭气——吸一口气一到体内,不呼,不吸,闭气2—3秒种,吸气时一定要配合意念将气吸入到下丹田,同时小腹用力外挺,双手也同时按紧小腹部,全身用力崩紧(2)呼气——闭气2—3秒钟之后,慢慢地将气呼出来,用口呼,越长越好,切不可将气一下子喷出来,放完气的同时放松全身:以上闭气呼气法每次必须练习5—10分钟然后接练下式(图22).2:观音坐莲:盘脚而坐,左脚在内,右脚在外,双手置于下腹部,左手在下,掌心向上,右手成立掌,置于在掌心处,然后开始习练呼吸法,首先吸一口气到体内,压至下丹田处,闭气2—3秒钟,内容来自武术丹道气功,同时全身前紧,头往上顶,左手有力上托,右手则用力下按,两手同时用力托按,拉亦不分开,呼气时,将气由口中慢慢呼出,同时全身放松,双手亦放松但不分开,如此反复练习5—10分钟,接练下式。
罗汉拳的简介

罗汉拳的简介罗汉拳是汉族传统拳术中南拳之一。
因少林门人供奉释迦牟尼,并视此拳取十八罗汉之姿,故称罗汉拳。
主要手法有隔、迫、冲、闪、点、举、压、钩、抄、抛。
腿法讲究腾、滚、扫、弹。
罗汉拳要求上下相随,步随手变,身如舵摆,灵活多变,出手注意"夺中"和"护中",劲力要求刚柔相济。
下面是店铺为专门您整理好的:罗汉拳的简介。
罗汉拳罗汉拳是汉族传统拳术中南拳之一。
因少林门人供奉释迦牟尼,并视此拳取十八罗汉之姿,故称罗汉拳。
主要手法有隔、迫、冲、闪、点、举、压、钩、抄、抛。
腿法讲究腾、滚、扫、弹。
罗汉拳要求上下相随,步随手变,身如舵摆,灵活多变,出手注意"夺中"和"护中",劲力要求刚柔相济。
拳谚讲:"要想罗汉好,三正里面找。
"所谓"三正",是指的手要正,身要正,马(即步)要正,这是基础功夫。
练好"三正",才能保持稳定,罗汉拳中较大的套路有"六十八式罗汉"和"一百零八工罗汉"等。
罗汉拳的基本简介罗汉拳相传创自天竺僧人达摩。
梁大通丁未,达摩赤足入中原,在少林寺演说禅宗,见众僧个个面黄肌瘦、精神不振,甚有萎靡盹睡、病体夭折者,慨然曰:“出家人虽不以躯壳为重,然亦不容不澈解于性,使灵魂离散也。
欲悟性,必先强身,则躯壳强而灵魂易悟也。
”于是创罗汉拳十八手,授以僧众,修炼不过数月,则个个精力充沛,此其起始也。
在当时所谓罗汉拳者,只此十八手,亦并无先天后天之名目。
至金元时,白玉峰披剃入山,得此十八手,乃融合变化,阐幽发微,增为一百十八手,以符一百一十八罗汉之数。
至些始将达摩所传之十八手,进号曰先天罗汉拳元始十八手,而白氏一百十八手,则谓后天罗汉拳也。
罗汉拳的先天与后天,也就是定形与发展,所以后期凡是以达摩十八手或白氏一百十八手为宗法形成的罗汉拳均可称为后天罗汉拳。
少林拳正宗护山子门罗汉十八手

少林拳正宗护山子门罗汉十八手我们崇尚“爱国、强身、正义、修己、互助、和平”之精神,强民族之精神须从强民族之体魄开始。
智者不匹夫,武者无懦夫,人人强则中国强!天下武术宗成,名侠剑客一流。
我武古今功夫,心怀家国兴亡!护山子门十八手,罗汉世代传相形。
护身健体卫山门,技击当先扫不平。
练时贯神提精气,立定不怕威势惊。
临暴劝导礼当先,高手藏锋不露形。
暴客无礼使狂蛮,和尚行善施技能。
十八手中奇招多,拳脚相施敌客警。
更有擒拿和摔拌,不到无奈切莫用。
劝恶从善是本分,得饶人处且饶人。
学武不失优风德,沙门求法积德行。
练法预备势:两足并拢,双腿直立,挺胸抬头;两手五指并拢,贴于大腿外侧,成立正姿势;目向前平视(图1)。
要领:身体中正松灵,闭口凝神,藏气蓄势,镇静自若,存有“守如处女,出如脱兔”之势。
是镇静息怒,消惊去怖之法。
练习既久,镇静已惯,一旦遇敌,就可敏察其来势,审慎应付,努力致胜。
起势:左脚提起,向前踏出半步,足尖点地,身向下坐成左虚步;同时,两掌经腰侧向前摆出,直臂前送,高与胸平,接着向左右分开,微屈肘置于胸腹间;目前平视(图2)。
两脚不动,仍成左虚步;双掌外分,屈肘略收,接着右掌变拳,左掌搭在右拳上,抱成月形,从肩前推出;目向平视(图3)。
要领:动作舒展自然,神凝气充,抱拳前送,说声“请了”,表明本拳精神无畏,调动全身之精、气、神于拳端腿际。
第一手:两腿不动,仍成左虚步;右拳变掌,向右侧掠去,屈肘变勾手置于体右侧,随势左掌向左掠去,成立掌屈肘置于胸前;目向前平视(图4)。
要领:重心落在右腿上站稳,收腹含胸,左掠右格,仿佛正格开敌攻来之手。
第二手:左足踏实,右腿伸直,重心前移成左弓步;同时,左掌变拳外掠,收回藏于腰间,拳眼向外,右掌握拳收拢,再顺势从腰间冲出,拳心向左;身躯挺起;目视右拳(图5)。
要领:左腿弓右腿蹬要应势顺势,上体保持中正,腰随拳出略做扭动,以助拳热。
此拳主要攻敌心口。
第三手:右脚提起,重心前移,身体略向下坐;左拳变掌前抢出,右拳也变掌,端于腰间,同时右膝向上顶击,上体略右转;目视左前方(图6)。
铁臂功的介绍

铁臂功的介绍铁臂功是少林传统功夫中不可或缺的功法之一。
下面是店铺为专门您整理好的:铁臂功的介绍。
铁臂功铁臂功,又名铁扁担,复称臂功,为硬功外壮,属阳刚之劲,专练臂部之功。
"铁臂功"原名"北斗神功",也称"铁臂神功",是本派几大绝技之一。
历代师长对其守如至宝,从不轻传和示人,不是入室贤徒休想得到。
即使相传,也是师父一步一层指点,看着练成。
这是担心求功狠急,用力不当,会有伤身之险。
这也是不轻易传人的原因。
铁臂功简介铁臂功是少林传统功夫中不可或缺的功法之一。
在拳术和器械搏击的攻防当中,体现在灵敏、迅疾、坚韧、力强各个方面。
铁臂功,又名铁扁担,复称臂功,为硬功外壮,属阳刚之劲,专练臂部之功。
“铁臂功”原名“北斗神功”,也称“铁臂神功”,铁臂功,是内功外壮的功法,是“四大功法”中硬功的一种。
此功有武当与少林两家之分,各有不同练法,只要得其真传,都可成功。
铁臂功的内容铁臂功的锻炼包括内容:鼎功、猫行功、推起功、格臂功、运石功、铁球功等等。
练习铁臂功、可以使臂部粗壮有力,肌肉结实、丰满、骨骼坚硬、韧带灵活坚韧,对外界的适应能力加强,而且从中还可体会臂部肌肉在力量对抗中的感觉,逐部理解武术动作中的刚与柔。
铁臂功的歌诀少林真传铁臂功,锐意磨练持苦恒,练成两臂硬如铁,寒暑不停练十冬。
铁臂功的威力与原理铁臂功是一种内柔外刚的硬功夫。
内柔是指练内气至柔;外刚是指臂硬如钢铁。
习武者有缘得到真传后,习练几年,达到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由量变到质变,才可有挥臂钢柱断,克敌筋骨折的威力。
与人搏击交手,双臂如铁,只防不击,即可伤人肢体,废人功力,十分好用。
如要还击,轻者伤,重者亡,狠毒无比。
铁臂功的原理是,人体内的异常功能是很大的,通过一定的方法训练后可以发挥出最大的功能,创造出惊人的奇迹。
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硬功在表演时,一般分为蓄力和发力两个阶段。
在发力上,按牛顿第二定律讲,质量加速度等于力的乘积。
想学少林绝技看这里——带你领略九套少林罗汉十八手

想学少林绝技看这里——带你领略九套少林罗汉十八手“罗汉十八手”是少林拳术中较早的初级套路之一,据“少林寺拳谱”记载:远在隋时,少林寺武僧专门为一些因常期闭关坐禅的和尚编了一套活动量较小、动作简单的健身套路,初根据十八罗汉铜像各选一个动作,共十八个动作,称为十八罗汉手。
逐渐演化成有节有理的武术套路,亦称罗汉十八手,到唐代,发展到36手,到宋末元初,经觉远、秋月等武僧增173手,继至明代,才把罗汉十八手按动作性质和演变的年代统一调整,编成十八路,共324手,并且在每路又增加了起手和收势动作,使罗汉十八手成了一种系列拳术套路,不仅风格独特形象逼真,而且节律紧奏,攻防意义明确,正式列为寺院师授徒技的规范套路。
(1) 一路罗汉十八手一路罗汉十八手,共十八个动作,从第一招的“父子恭手”到最后一个动作“老虎靠山”,都贯穿着攻防严密的一条线,主要发挥手上功夫的抓、撩、搂、扳、捭、拦、插等,以两手之拔法进攻对方要害部位,其防法主要是退、转、闪、躲、缩等避开对方之攻招,同时又巧妙和合理地利用攻上防下,攻左防右,虚实兼用或攻防兼备、或一攻防等,达到攻则不露蔽,防则寻机攻,遇强不挨打,遇弱必取胜,无战则健身,有战则胜敌的目的。
同时也很注意腿法、肘法、身法和步法的配合,尤其注重眼法,招招作到手到眼到,眼随招进,眼随势神,招前以眼决策,招后以眼定略……此乃一路罗汉十八手之功法妙诀矣。
(2) 二路罗汉十八手二路罗汉十八手是在一路罗汉十八手的基础上进化而发展起来的,主要在步法上向前进了一大步,第一路以拖步、走步为主的步式进化到挂弓步、跳步、麒麟步等,特别增加了跃步、飞脚,在手法上,开始用检手、掠手、四平拳等,其身法有了大转身、滚身等使其手足身眼步法都有了较大的变化,除活动量增大,使全身骨节均得锻炼外,在技法上也有了发展,增强攻势,攻法和攻招,如锋刀澄林、二起采脚、猛虎摸食等,都体现了该路十八手步法,技法的变化。
二路十八手的特点是撩、掠、托、打、推、抢、棚架、跳、飞、璀蹲、综合骤攻、疾速、猛扑,攻防兼备,重在攻,变幻皆在一刹那。
少林五形八法门天罡拳简介

少林五形八法门天罡拳(36式)
少林五形八法门源于南宋北少林的《少林大金刚拳》,溶合龙,虎,豹,鹤,蛇五种拳形,以手,眼,身,步法,内功法,外功法,意念法,擒摔法贯穿整套拳中。
内功以少林金刚气功为基础,以易筋经,铁臂功,腰胯功等内功辅助。
拳法以38式天罡拳,72式地煞拳,108式长拳和81式少林大金刚拳为主,另以八步连环十三肘,少林十三抓,连手短打等为基础拳套。
器械主要有金刚大刀、劈雳狼牙棒、十八罗汉镇山棍、梅花单刀、追魂双斧、盘龙剑、元霸双锤等十八般兵器,另外有降魔钹、逍遥扇、双头枪、判官笔等多种奇异兵器.
36式天罡拳,拳法以快攻猛进见长,动作打法猛烈,注重发整劲,抖劲,透劲。
拳法坚实有力,刚柔并济,顿挫分明,实战价值高,系难得一见的好拳法,请细心观赏。
01.正身拱立02.捧月归山03.仙蛇拜月04.脚踏残根05.五爪探顶06.黑虎钻林07.利爪缠藤08.乌龙翻江09.豹子翻身10.二虎争食11.白鹤单提12.双龙绞尾13.豹子撞林14.金豹抖威15.斑豹出山16.二虎出洞17.黑虎推山18.白虎望月19.金豹擂石20.虎尾搅林21.跃虎蹬山22.返身闯林23.迎风双探24.俯身取水25.啸林抖尾26.白蛇初探27.白蛇吐信28.白鹤抖翅29.白鹤寻食30.金豹回头31.攀顶踏石32.扑胸掐嗉33.饿虎抱石34.双龙出海35.卧虎扑食36.正身拱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