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革命(一)答案
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练习-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1课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发现于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乌鲁克文化泥板上的象形文字——车,距今约有5500年的历史。
在这一地区还发现了描绘在彩陶钵上的双轮车图形及黏土制车模型,距今都在5000年左右。
这一发现A.说明中国的牛车是从两河流域传来的B.有力证明了两河流域文明发明了轮车C.说明车是古代主要交通工具和军事装备D.证明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答案】B【解析】乌鲁克文化泥板和描绘在彩陶钵上的双轮车图形及黏土制车模型属于考古资料,属于第一手史料,可以证明两河流域文明发明了轮车,B项正确;ACD无法从材料中得到证实,排除。
故选B。
2.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进步的过程。
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的根本原因是A.女子在家庭中的地位衰落B.男性的力量超过女性C.氏族社会的战争频繁D.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答案】D【解析】农业产生以后,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男子开始在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女子在农业生产中逐渐退居从属地位,故选D;A、B、C都不是根本原因,故均排除。
3.在原始社会末期的墓穴中,有的墓穴随葬品很多,有的墓穴却一无所有。
这种现象说明了A.社会财富的数量不断增加B.出现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C.当时已经进入阶级社会D.农业和手工业发展水平高【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在原始社会末期的墓穴中,有的墓穴随葬品很多,有的墓穴却一无所有”可知,这种现象说明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因此B正确,ACD排除。
故选B。
4.人类发展史上一次巨大的飞跃是食物生产的革命,即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其标志是A.农业的出现B.小农经济的产生C.手工业的产生D.火的使用【答案】A【解析】农业的出现使人类开始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因此A正确,BCD排除。
5.“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考古发现包括: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可达4米。
2023版《概论》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1、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问题?(1)1948年,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表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内容,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纲领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展开和具体化,指明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方向。
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指明了革命的目的、对象、动力、领导力量以及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具体内容如下: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的是推翻买办的封建的生产关系以及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从根本上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的主要敌人就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是中国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最大障碍,是近代中国贫困落后和一切灾难祸害的总根源。
封建地主阶级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和封建军阀实行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是中国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的主要障碍。
官僚资本主义是依靠帝国主义、勾结封建势力、利用国家政权力量而发展起来的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官僚资本主义对广大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和对民族工商业的巧取豪夺,严重地束缚了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也是中国革命的对象。
③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
中国无产阶级是新的社会生产力的代表,是近代中国最进步的阶级,是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
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其中的贫农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而中农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
城市小资产阶级是无产阶级的可靠同盟者。
民族资产阶级也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
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
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世界通史历年真题试卷6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世界通史)历年真题试卷6(总分26, 做题时间90分钟)2. 名词解释名词解释21-28小题。
1.大流土改革SSS_TEXT_QUSTI该问题分值: 2答案:正确答案:公元前6世纪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推行的改革。
公元前518年,为了适应统治一个庞大帝国的需要,大流士一世实行改革:(1)建立完备的军、政分权的地方行政制度;(2)统一货币铸造制度。
规定只有波斯国王有权铸造金币,行省铸造银币,各自治城市只许铸造铜币;(3)修筑道路,设置驿站;(4)改革军事;(5)整顿税收制度,对各省实行定额包税;(6)以琐罗亚斯德教为国教。
大流士实行的这些改革,增强了波斯帝国的军事力量,奠定了波斯帝国主要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的基础。
2.库里科沃战役SSS_TEXT_QUSTI该问题分值: 2答案:正确答案:1380年罗斯莫斯科公国与蒙古金帐汗国之间的重大战役。
1378年,沃查河战役失败后的金帐汗马麦汗与立陶宛结盟,商定于1380年西蒙节会师奥卡河,联合进攻莫斯科。
莫斯科大公底米特里主动出击,于9月8日渡过顿河后与蒙古军在库里科沃平原交战。
结果马麦汗被彻底打败。
库里科沃战役是莫斯科摆脱蒙古统治的具有决定意义的战役。
莫斯科大公底米特里因此获得了“顿斯科伊"(顿河英雄)的称号。
3.萨贝利科SSS_TEXT_QUSTI该问题分值: 2答案:正确答案: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人文主义历史学家(1436—1506年)。
其代表作是《恩奈阿德》,记述了古代到l6世纪的世界历史。
这是具有近代意义的世界史著述的开端,特点是一反欧洲中世纪史学的神本思想,开始把世界历史理解为一个世俗的、以人为本的演变过程。
4.《至尊法案》SSS_TEXT_QUSTI该问题分值: 2答案:正确答案:英国**改革时期颁布的法案。
1534年由议会通过,其主要内容是宣布国王是英国教会唯一的至高无上的首脑,拥有纠正错误、镇压异端和处理教会事务的一切权利;国王可以任命教会的各种教职、决定教义,并将**法庭改为国王法庭,由国王来审判教徒;不承认罗马教廷的最高权力。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综合练习卷附答案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综合练习卷古代亚非文明1.我当评委。
有一位21世纪的学生穿越时空回到了古代,那里正在进行最杰出人物的评选。
下面是几段竞选词:A:我是太阳神之子,在我手里建成了最大的金字塔。
B:我掌管国家的祭祀,唯我独尊,国王也要顺从我。
C:我统一了两河流域,在位时还制定了最古老的成文法典。
D:我在位时期是古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印度基本上实现了统一。
(1)A是哪国国王?该国国王被称为什么?最大的金字塔是谁的?(2)B是谁?国王属于什么阶层?这种现象的出现受什么制度的影响?(3)C是谁?他统一后定都在哪里?列举C所在地区的文明成就一例。
(4)D是古印度的哪个王朝?2.亚洲是人类最早的定居地之一,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边是一幅关于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亚非文明地图材料二农业生产最早兴起于亚洲,为亚洲文明领先于世界其他地方奠定了物质基础。
考古学家们在今天伊拉克北部的耶莫地区发现,在距今约9000年前这里的人们即已种植大麦、小麦、小扁豆等农作物,在浙江河姆渡遗址也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稻谷遗存。
考古学家们在北纬20度到40度之间亚洲大陆的广泛区域里发现了众多的农业遗存,据此推断该地区曾发生“农业革命”。
材料三亚洲文明是世界文明的塑造者。
“农业革命”引起一系列的变革,人们自栽培植物、驯化野生动物以来,逐渐开始定居,定居点的规模不断扩大,进而形成城市,私有财产的出现导致社会分工进一步分化,产生文字、阶级与国家。
从公元前4000年左右开始,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印度河流域的印章铭文、中国的甲骨文、依次被先民创造出来,人类由此掌握了知识的保存和技术的传播方式。
材料四公元830-930年,在阿拉伯地区,当时的阿巴斯王朝开展了著名的“百年翻译运动”,为中西方文明财富的保存和流传立下了汗马功劳。
阿拉伯数字发源于印度,经阿拉伯商人影响世界,成为世界通用的数学语言。
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课后思考题答案

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1、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和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这对我们有何历史启示?(一)开展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斗争1927年8月,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八七会议),彻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的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方针。
八七会议以后,举行了南昌起义、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广州起义。
中国革命由此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二)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以农村为重点,到农村去发动农民,进行土地革命,开展武装斗争,建设根据地,这是1927年以后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所要求的。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革命心道路的开辟,依靠了党和人民的集体奋斗,凝聚了党和人民的集体智慧。
而毛泽东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三)毛泽东不仅在实践中首先把革命进攻的方向指向了农村,而且从理论上阐明了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和农村应当成为党的工作中心的思想1928年,毛泽东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社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等文章,明确指出以农业为主要经济的中国革命,以军事发展暴动,是一种特征;还科学阐明了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武装斗争于根据地建设这三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1930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毛泽东指出: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议的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
(四)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是对1927年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和根据地斗争经验的科学概括。
它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同当时党内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做坚决斗争基础上形成的。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五)随着革命心道路的开辟,中国革命开始走向复兴。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和根据地逐步发展起来。
尔雅考古发现与探索答案

中国考古学的诞生(六)已完成成绩: 100.0 分1【单选题】谁发现了中国第一个猿人头盖骨?()A、梁思永B、裴文中C、安特生D、梁思成我的答案:B 得分: 25.0 分2【单选题】哪个城市被称为中国考古的摇篮?()A、山东龙山B、河南仰韶C、安阳殷墟D、河南洛阳我的答案:C 得分: 25.0 分3【单选题】中国考古学中使用的“考古”两字来自于哪个国家?()A、日本B、中国C、美国D、瑞典我的答案:A 得分: 25.0 分4【判断题】就铜器的年代,中国西部发现的比中原和东部地区发现的要早。
()我的答案:√得分: 25.0 分中国考古学的诞生(七)已完成成绩: 100.0 分1【单选题】()是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第一任所长。
A、蔡元培B、傅斯年C、李济D、董作宾我的答案:B 得分: 33.3 分2【单选题】在考古探方编号中,哪个字母用来表示灰坑?()A、FB、HC、GD、M我的答案:B 得分: 33.3 分3【判断题】在殷墟挖掘方法上,梁思永和李济是不同的。
()我的答案:√得分: 33.4 分中国考古学的诞生(八)已完成成绩: 100.0 分1【单选题】谁是第一个自己做考古的带领人的中国人?()A、裴文中B、贾兰坡C、安特生D、李济我的答案:D 得分: 25.0 分2【判断题】人类早期的是生活在平原上的。
()我的答案:×得分: 25.0 分3【判断题】裴文中在北京人发现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我的答案:√得分: 25.0 分4【判断题】曹操墓首次发掘是在西安。
()我的答案:×得分: 25.0 分利基家族与人类起源探索(一)已完成成绩: 100.0 分1【单选题】在达尔文之后,很多人提出人与()是同一进化谱系上的不同阶段的生物。
A、猩猩B、猿C、猴子D、狒狒我的答案:B 得分: 25.0 分2【单选题】人类最早诞生于哪个大洲?()A、非洲B、欧洲C、亚洲D、美洲我的答案:A 得分: 25.0 分3【多选题】计量地球历史的等级单位包括()。
最新精编中考历史总复习基本考点好题集训九年级上册第一至第四单元(含答案解析)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基本考点集训第一至第四单元世界古代史命题点1 古代埃及1.(2021临沂)在法老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期,古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版图向北延伸至叙利亚与小亚细亚交界处以及幼发拉底河上游,向南扩展到尼罗河“第四瀑布”,从一个地域性王国发展为洲际大帝国。
当时,其统治范围地跨( )A.非洲、亚洲B.非洲、欧洲C.亚洲、欧洲D.欧亚非三洲2.(2021荆州)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就。
下图所示的文明成就属于( )A.古代希腊文明B.古代两河流域文明C.古代埃及文明D.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3.(2021潍坊节选)农业、工业和第三次科技革命,深刻影响着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农业革命:种下了人类文明的第一粒种子材料一中国栽培作物始于距今10000年前后,而原始农业的兴起则是在距今7000年至5000年。
原始农业孕育了古代文明,如古埃及利用尼罗河的定期泛滥,发展起原始农业,出现了巨大的建筑物、文字,形成专门的艺术和科学。
—摘编自《全球通史》(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原始农业孕育出古代埃及哪些文明成果?命题点2 古代两河流域1.(2021宜昌)有学者认为,“文字不是一种深思熟虑后的发明物,而是伴随对私有财产的强烈意识而产生的一种副产品。
文字始终是苏美尔古典文明的一个特征”。
苏美尔文字被称为( )A.象形文字B.楔形文字C.字母文字D.拉丁文字2.(2021菏泽)有学者说,欧洲文明的源头是希腊,希腊文明的源头是同两河流域的交流。
下列文明成就属于两河流域的是( ) A.狮身人面像 B.种姓制度 C.《汉谟拉比法典》 D.帕特农神庙命题点3 古代印度1.(2021通辽)人类最早的文明是在适合农业耕作的大河流域产生的,雅利安人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建立了一系列国家。
在国家形成过程中,出现了贵贱分明、等级世袭、法律地位不平等的种姓制度。
该制度发端于( )A.古代埃及B.古巴比伦C.古代印度D.古代罗马2.(2021无锡)古代印度文明有其独特的魅力。
山东省淄博市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下二模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山东省淄博市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下二模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近年来流行一种观点,认为农业的发明对于人类而言并不是明智的选择。
因为,随着农业社会的建立,远古时期的农民需要从事松土、播种、收获等繁重的劳作,比采集渔猎者更辛苦;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在田间劳动,生活更乏味;辛苦的劳作还带来身体上的多种疾病;农业生产主要种植一种或几种作物,导致食物结构单调,造成营养不良.使人类体质下降等等。
总结上述一系列现象后,有学者提出远古时代的农业革命是一个骗局或者陷阱。
农业的发明的确产生了以上诸问题,但这些问题都是表面的和过程性的,并不是农业革命带来的变化的中心内容,农业的发明的实质和后续结果无疑是有利的。
农民虽然劳作更辛苦,但他们的资源开发效率大大提高,是采集渔猎者所不能及的,同样养活一个五口之家,采集渔猎者需要数十甚至上百平方公里区域,而农民只需要几十亩土地;农民虽然把更多时间投入到田间劳动,但他们的集中劳作能够积攒出一段较完整的农闲时间,有整段的较长时间可以进行其他活动。
反观采集渔猎者,虽然可能一天只需要花费四五个小时,就能收集到满足一天需要的食物,其余时间用于娱乐。
但是,这些空闲时间是分散的,每天都要被搜寻食物的工作打破,很难形成专心于某一事务的整段时间。
而关于人类体质的变化和相关疾病,也不能完全归因于农业生产方式。
需要考虑的是,在原来的采集渔猎时期,人们居无定所四处流动,很多体质较弱的人,较早就被不稳定的环境和生活自然淘汰。
寿命较长的是原本体质较好的那部分人,他们大概率会呈现出较为强壮的特点,但这并不是采集渔猎生活带给他们的。
同时,较短的寿命也使许多由衰老带来的疾病来不及表现出来。
但到了农业社会,稳定的食物供应和良好的定居条件,使体质较弱的人摆脱了严酷环境和生活条件的自然淘汰,长期生存并参与繁衍。
人均寿命增长,由衰老带来的许多疾病才得以表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