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实验报告单填写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一)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二)
1、取半烧杯水用药匙往水中加一匙面粉。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十五)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十六)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十七)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十八)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十九)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二十)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二十一)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二十二)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二十三)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二十四)
1、在装有三分之二水的水槽里用敲击过的音叉马上触及水面观察水面有什么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二十七)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二十八)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二十九)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三十)。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
2、接通电源,电磁铁有磁性,断开电源,磁性消失。
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姓名
时间
实验名称
制作太阳炉(一)
小组成员
实验目的
学会制作太阳炉
实验器材
铝箔、厚纸板、直尺、塑料布、一杯水、温度计、胶带、剪刀等。
实验过程
1、在纸板上划线,并用刀背或剪刀背沿线再划一次。
2、将铝箔亮面朝外,平铺在纸板上并抹平。
2、用砂纸除去漆包线两头的漆皮,接通电源,用铁钉的尖端接近大头针,观察有什么现象。
3、切断电源又有什么现象?
实验现象或
实验结论
实验现象:电磁铁通电后,产生磁性;断电后,磁性消失。
实验结论:电磁铁是一种将电能转化成磁能的装置。
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姓名
时间
实验名称
研究电磁铁磁力大小
小组成员
实验目的
探究改变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
实验器材
漆包线、铁芯、电池、电池盒、开关、大头针。
实验过程
1、将漆包线顺着一个方向(顺时针或逆时针)绕在钉子上;
2、用砂纸或小刀除去漆包线两头的漆皮;
3、接通电源,用电磁铁靠近大头针。
实验现象或
实验结论
实验现象:接通电源后能吸引大头针。
实验结论:1、电磁铁能将电能转换成磁能;
米粒、葵花子、橡皮虫、泡沫塑料粒、硬纸剪的兔子或泥捏成的兔子、钳子、汤匙、镊子、起钉器
实验过程
1、把学生分成四组。
2、每组用不同的工具分别拾取不同的食物。
3、记下拾取“食物”的数量。
4、每组把拾取“食物”的数量展现给同学。
5、比较这些数字。
实验现象或
实验结论
实验现象:用不同的工具拾取不同的“食物”,拾取的数量不同。

科学实验报告单

科学实验报告单

科学实验报告单(1)四年级下册班次实验组别时间年月日实验者实验名称: 体验静电现象实验目的:生活中有很多静电现象,通过摩擦等方式可以使物体带电。

实验器材:塑料梳子或笔、碎纸屑实验步骤:1、用梳过干燥头发的塑料梳子慢慢接近碎纸屑,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2、用梳过干燥头发的塑料梳子再一次靠近头发,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观察到的现象:摩擦后的塑料梳子吸上了。

实验结论:梳子摩擦后吸上了轻小物体,说明梳子摩擦后产生了。

科学实验报告单(2)四年级下册班次实验组别时间年月日实验者实验名称: 让小灯泡发光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认识到短路的现象及其危害,学会检查电路装置,能区分断路和短路的异同。

实验器材:导线1根、电池1节、小灯泡1个。

实验步骤:选择连接方式使小灯泡发光。

1、导线连接小灯泡的螺纹与电池底部的锌壳,电池铜帽与小灯泡的锡粒接触,观察现象。

2、导线连接小灯泡的锡粒与电池底部的锌壳,电池铜帽与小灯泡螺纹接触,观察现象。

3、导线连接电池铜帽与小灯泡螺纹,小灯泡的锡粒与电池底部的锌壳接触,观察现象。

4、整理器材。

观察到的现象:小灯泡亮了。

实验结论:科学实验报告单(3)四年级下册班次实验组别时间年月日实验者实验名称: 连接带灯座的电路实验目的:经历让更多小灯泡亮起来的活动过程,并且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实验器材:小灯泡、小灯座、电池、电池盒各1个、导线若干根。

实验步骤:组装电路1、在电池盒的两端各连接好一根导线,把电池正确安装在电池盒里。

2、用连接电池的两根导线的另一端接触小灯泡,确定能使小灯泡发光。

3、将小灯泡安装在灯座上,再连接上导线---小灯泡亮了。

4、拆分器材 5、整理器材。

观察到的现象:小灯泡亮了实验注意事项1、正确连接电路,认清电池正、负极。

2、放置电路短路或者断路。

4科学实验报告单(4)四年级下册班次实验组别时间年月日实验者实验名称: 连接串联电路实验目的:会根据要求设计简单的串联电路;会选择实验器材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实验器材:电池、电池盒、灯泡、灯座各2个、导线若干根。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实验课题种植我们的植物实验班级三年级实验目的观察播下去的种子在土壤中会发生的变化实验器材透明玻璃杯、卫生纸、凤仙花种子、土壤、水实验步骤1、在透明玻璃杯的内壁垫几层纸,装进一些土壤,使纸巾贴住杯壁。

2、把凤仙花种子放在杯壁和纸的中间(不同的方向都放置种子)。

3、往土壤中浇适量的水,不要让种子浸在水里。

4、观察种子的变化。

实验现象及结论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芽和叶;植物的根向下生长,根的生长速度快。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实验课题我们先看到了根实验班级三年级实验目的研究植物根的作用实验器材1支试管、带根的新鲜植物1棵、植物油、水、记号笔实验步骤1、选择一棵带根的植物装入有水的试管中,使根完全浸泡在水中。

2、在水面上滴些植物油,使试管中的水不会被蒸发到空气中,并在水面处做好标记。

3、观察试管中的水量有什么变化。

实验现象及结论经过一段时间后,试管中的水量减少了。

植物的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实验课题茎越长越高实验班级三年级实验目的研究茎的作用实验器材1段新鲜的芹菜、装有红色水的烧杯、小刀实验步骤1、取一段新鲜的芹菜和装有红色水的烧杯。

2、将芹菜放入烧杯中。

3、观察芹菜的变化。

4、将芹菜横切开,观察它的横切面。

实验现象及结论过一段时间,芹菜变红了,将芹菜横切开,发现它的横切面也是红的。

实验结论: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植物的茎能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从上向下将绿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实验课题温度和温度计实验班级三年级实验目的比较水的冷热实验器材1杯热水、1杯冷水、2杯温水实验步骤1、桌上放4只杯子,1号杯内装凉水,2号、3号杯内装温水,4号杯内装热水。

2、把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1号杯和4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然后马上将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2号和3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

科学实验报告单

科学实验报告单
实验步骤:
1、播种方法:选种、放土、下种、浇水。
2、观察种子的萌发过程;根据研究植物生长变化的需要,确定观察、记录的内容和方法;根据对种子萌发状况的预测。
观察到的现象:
实验结论:
科学实验报告单(3)
三年级下册
班次
实验组别
时间
年月日
实验者
实验名称:植物茎的作用
实验目的:认识植物茎有支撑植物和运输水分的作用。
(2)让冰块自行融化。在冰块融化的过程,按均匀的时间间隔测量温度。
(3)当冰块完全化成水时,记录温度计上的读数
观察到的现象:
实验结论:
科学实验报告单(11)
三年级下册
班次
实验组别
时间
年月日
实验者
实验名称:我们对磁铁的了解
实验目的:认识磁铁

实验器材:各种各样的磁铁、塑料小车、课件等
实验步骤:
1.描述和交流自己知道的有关磁铁的知识。
1.观察和研究作为测量工具的常用液体温度计的主要构造。
2.识读温度计(模型)刻度上的数字,并把刻度上的数字与更热或更冷的温度联系起来。
观察到的现象:
实验结论:
科学实验报告单(8)
三 年级下册
班次
实验组别
时间
年月日
实验者
实验名称:测量水的温度
实验目的:会根据不同的测量范围和使用需要,选择不同的温度计和正确使用温度计。测读温度。
实验器材:4杯不同冷热的水(自来水、温水、热水、热水瓶里刚倒出的烫水),4支水温计(刻度范围在-20℃——110℃),水温测量记录表
实验步骤:
1.观察不同温度计的测量范围,选择合适的温度计(刻度范围在-20℃——110℃)用于测量水的温度。

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一、实验名称:观察水的性质实验目的:1、了解水的颜色、气味和透明度。

2、探究水的流动性和形状变化。

实验材料:一杯清水、一个透明塑料杯、一个勺子实验步骤:1、用眼观察杯中水的颜色,发现水是无色透明的。

2、凑近杯子,用鼻子闻水的气味,没有闻到特殊的气味。

3、将水缓慢倒入另一个杯子,观察水的流动情况,发现水能够顺畅地流动。

4、用勺子把水舀起来,再倒回杯子,观察水的形状变化,发现水没有固定的形状。

实验结果: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具有良好的流动性,且没有固定的形状。

二、实验名称:溶解实验实验目的:观察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实验材料:食盐、沙子、白糖、三个透明杯子、搅拌棒、水实验步骤:1、在三个杯子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水。

2、向第一个杯子中加入一勺食盐,用搅拌棒搅拌,观察食盐的溶解情况。

3、向第二个杯子中加入一勺沙子,搅拌后观察沙子在水中的情况。

4、向第三个杯子中加入一勺白糖,搅拌后观察白糖的溶解情况。

实验结果:食盐和白糖能在水中溶解,而沙子不能溶解在水中。

三、实验名称:空气占据空间实验实验目的:证明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实验材料:一个塑料瓶、一个气球、水槽、水1、将气球套在塑料瓶口。

2、将塑料瓶底部扎几个小孔,放入水槽中,观察气球的状态。

3、挤压塑料瓶,再次观察气球的变化。

实验结果:未挤压塑料瓶时,气球没有明显变化;挤压塑料瓶后,气球鼓起来,说明空气占据空间,受到挤压时会排出。

四、实验名称:测量物体的温度实验目的:学会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实验材料:温度计、热水、冷水、杯子实验步骤:1、观察温度计的刻度和单位。

2、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放入冷水中,等待一会儿,读取温度计的示数。

3、将温度计从冷水中取出,擦干,再放入热水中,读取温度计的示数。

冷水的温度较低,热水的温度较高,温度计能够准确测量出物体的温度。

五、实验名称:磁铁的性质实验目的:探究磁铁的吸引和排斥性质实验材料:条形磁铁、回形针、铁钉、塑料片、纸片实验步骤:1、用磁铁分别靠近回形针、铁钉、塑料片和纸片,观察哪些物体能被磁铁吸引。

科学实验报告单

科学实验报告单

科学实验报告单1实验名称物体的沉浮实验目的观察物体的沉浮实验材料水槽、水、塑料、小刀、泡沫、橡皮、萝卜、曲别针等各种材料实验过程实验一:取小石头、木块、橡皮、针等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

实验二:1、把水槽放在展台上,从袋中取出泡沫、回形针、萝卜等分别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2、把小石块、橡皮、泡沫块、萝卜分别切成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八分之一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实验结论:木块、塑料、泡沫在水中是浮的;小石头、回形针在水中是沉的。

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们的体积大小,在水中的沉浮是不会发生改变的。

科学实验报告单2实验名称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实验目的研究物体的沉浮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材料:水槽、小石块、泡沫塑料块、回型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一套同体积不同重量的球、一套同重量不同体积的立方体、小瓶子、潜水艇实验过程:实验1.按体积大小顺序排列七种物体,再标出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和它的体积大小有关系吗?实验2、按轻重顺序排列七种物体,再标出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和它的轻重有关系吗实验结论: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质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科学实验报告单3实验名称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实验目的橡皮泥排开水的体积实验材料水槽、水、塑料、小刀、泡沫、橡皮、萝卜、曲别针等各种材料实验过程:实验一:找一块橡皮泥做成各种不同形状的实心物体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

实验二:1、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用上面同样大小的橡皮泥,改变它的形状,即把橡皮泥做成船形或者空心的,橡皮泥就能浮在水面上。

2、取一个量杯,装入200毫升的水,记录橡皮泥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

实验结论:实心橡皮泥质量不变,形状改变,体积也不变,橡皮泥的沉浮不会发生改变。

橡皮泥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越大,浮力越大。

科学实验报告单4实验名称造一艘小船实验目的比较哪种船载物多实验材料水槽、若干橡皮泥、若干垫子、玻璃弹子、有关图片实验过程一、准备1.决定造一艘什么船;2.准备需要的材料。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十六篇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十六篇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十六篇篇一: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二: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三: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四: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五: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六: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七: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八: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九: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十: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十一: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十二: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十三: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十四: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十五: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十六: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级年班
实验课题
种子发芽对比实验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一次性水杯,纸巾、纸盒
实验步骤
1、准备好6个水杯,每个水杯都放好纸巾(中间挖两个洞)贴上标签
2、将种子放入洞中
3、6个小盘中1号杯不滴,其余的都滴上适量的水。
4、用塑料纸将3号杯口密封,用塑料杯子罩住5号杯,用纸箱罩住6号杯。
5、将1号杯和2号杯,3号杯和4号杯,5号杯和6号杯进行对比。
实验课题
制作潜望镜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长方形盒子一个,镜子两块,剪刀、胶布
实验步骤
1、用剪刀将长方形盒子相对的两面各剪一个方孔(一面左端,另一面右端)
2、将两面镜子分别从方孔放入盒内,沿45度角斜放,镜面平行朝上,用胶布固定。
实验结论
可以看到不在眼睛正前方位置的情况。
实验报告单
实验周次:班级年班
实验结论
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是水、空气、温度。
实验报告单
实验周次:班级年班
实验课题
蚯蚓的选择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长方形盒子、吸水纸、干纸巾
实验步骤
1、将长方形盒子里面涂成黑色,盒子盖子的一端剪掉一块
2、桌面上放好吸水纸和干纸巾
3、将盒子罩在上面
实验结论
蚯蚓的生存环境阴暗、潮湿。
实验报告单
实验周次:班级 年班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塑料盒、空瓶
实验步骤
1、在塑料盒内用沙、石堆成一座斜坡地形,并拍紧,盒的一角孔一个洞。
2、在空瓶盖上扎一些小孔,装满水,将盖拧紧。
3、用力挤压瓶子,让水喷洒到斜坡。
实验结论
黏土和细沙容易被雨水冲走。
实验报告单
实验周次:班级年班
实验课题
探索土壤侵蚀的实验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放大镜、透明瓶子、酒精灯、三角架、金属片、镊子
实验步骤
1、将土壤晾干,用放大镜观察。
2、取晾干土壤一部分放入瓶子中,并装上水,迅速地振荡,再静置一会儿。
3、将晾干土壤一部分放入金属片上,用酒精灯给加热。
实验结论
土壤是由许多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实验报告单
实验周次:班级年班
实验课题
雨水对土壤的侵蚀
实验周次:班级年班
实验课题
拉力大小与小车的运动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小车、线、小塑料袋、玻璃珠、秒表1只
实验步骤
1、将小车安放在桌子上,用线的一端栓住小车,另一端拴上一个小塑料袋,小塑料袋悬空.
2、将玻璃珠逐颗放入袋中
3、记下每次起止距离的时间
实验结论
拉力越大,小车运动越快
实验报告单
实验周次:班级年班
实验步骤
1、将气球吹气,并用木棒塞住气球口
2、将吹鼓的气球固定在小车上(用透明胶带粘)
3、将木棒取下
实验结论
小车朝气球口相反的方向行驶
实验报告单
实验周次:班级年班
实验课题
用测力计测力的大小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测力计、塑料袋
实验步骤
1、检查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在“0”的位置
实验报告单
实验周次:班级年班
实验课题
阳光下的物体的影子变化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手电筒、木棒、木板、橡皮泥
实验步骤
1、用橡皮泥将木棒垂直固定在木板上
2、用手电筒(当作太阳光)从左、左上、上、右上、右各个方位照木棒
实验结论
影子的长度短和方向都在变化。
实验报告单
实验周次:班级年班
实验课题
光的传播路线
实验课题
光的反射能力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卡纸(红、黄、绿、黑、白)各一张,手电筒一支,夹子
实验步骤
1、夹子夹住卡纸
2、将夹横立在桌上,并在桌面上放一页有字的纸。
3、打开手电筒开关,对着卡纸,观察文字
实验结论
黑色反光弱,红色反红光,黄色反黄光,绿色反绿光,白色反光能力强。
实验报告单
实验周次:班级年班
实验课题
橡皮筋缠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橡皮筋、小车
实验步骤
1、将橡皮筋拴在小车的前后两端。
2、将橡皮筋绕在小车的前轴上。
实验结论
绕的圈数越多,小车行驶距离越远。
实验报告单
实验周次:班级年班
实验课题
气球能驱动小车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气球、小车、线、木棒、透明胶带
物体的颜色与吸热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各种颜色的纸各一张,温度计
实验步骤
1、将每一张纸卷成圆柱形,并压平
2、将温度计一同放在阳光下照射
3、将纸和温度计一同放在阳光下照晒
实验结论
温度升高不同,深色的温度升高得最快,浅色纸温度深得慢。
实验报告单
实验周次:班级年班
实验课题
土壤的成分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实验步骤
1、用黑色油漆将金属筒的外壁涂黑,待油漆干后,往筒内装一部分水。
2、把3支温度计分别放入3个金属筒中,不要与筒壁、筒底接触,用胶布固定好。
3、将3个金属筒分别平放、垂直放、斜放(用三角架来固定,呈45度角),放在阳光下照射。
实验结论
温度高低不同,斜放的温度最高。
实验报告单
实验周次:班级年班
实验课题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卡纸4张,其中3张在同一位置打一个洞(一枚硬币大小,夹子,手电筒、水管3段,弯头2个
实验步骤
1、用夹子夹住卡纸,横立在桌面上排成整齐的一行,间隔距离为15cm(没有孔的放在最末端)
2、用手电筒照射有孔卡指和管口
实验结论
光在同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
实验报告单
实验周次:班级年班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塑料盒子2个,木块2块,空瓶2个,水桶2只,草皮和沙
实验步骤
1、在每个塑料盒子内放一块木板,一木板上放沙压紧,另一木板上放草皮
2、将空瓶装满水,并在瓶盖上扎一些小孔,将瓶盖倒放.
3、分别用装有水的瓶子对着两木板挤压
4、用空桶接住“径流”,观察接住的水。
实验结论
有植被的土不易被侵蚀
实验报告单
实验课题
光和影子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手电筒1支,长方体木块3块
实验步骤
1、桌面上放上一块长方体木块,打开手电筒开关,从不同位置照射。
2、在桌面上放三块木块(与手电筒距离不一样),打开手电筒开关。
3、将1块木块平放在桌面上,打开手电筒开关,从水平和垂直方位照木块。
实验结论
垂直照射影子最短,平射影子最长。(平行形不变,倾斜形改变。)
实验课题
光的强弱与温度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温度计1支,镜子3面,胶布
实验步骤
1、用胶布将温度计固定在墙上。
2、用镜子反光对着温度计(一镜反射或多镜反射)
实验结论
一次反射的温度比多次反射光的温度底。
实验报告单
实验周次:班级年班
实验课题
阳光直射、斜射与吸收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金属筒3个,温度计3支,三角架,黑色油漆1瓶,胶布1个,瓶塞3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