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的性质

合集下载

疼痛的性质

疼痛的性质

疼痛的性质疼痛的性质往往反映着疾病的特性,因此 ,疼痛的性质是疼痛辨证的重要一环 .由于引起疼痛的病因病机不同,其疼痛的性质亦不同,临床可见如下几类 :(1)胀痛 :多属气滞 ,常肝郁气滞 ,肝阳上亢 ,感受风热及痰食内停所致.(2)刺痛 :痛如针刺 ,其特点是疼痛的范围较小 .部位固定不移 .是瘀血疼痛的特点之一 ,多由外伤而气滞血瘀引起 .(3).灼痛 :痛处有灼热感 .多为郁热内蕴 ,痰热内阻 ,湿热蕴积及阴虚火旺所致 .(5)割痛 :疼痛如刀割般 ,多因热灼(7)串痛 :又称游走痛 :即疼痛游走不定或走窜攻痛 ,其特点是痛处不固定 ,或者感觉不到确切的疼痛部位 ,多为风邪留着机体的经络关节 , 阻滞气机 ,产生疼痛 .气无形而喜通畅 ,气滞为痛 ,亦多见串痛 .于行痹和气机郁滞所致的疼痛 .(8)酸痛 :疼痛时有酸楚不适感,酸痛多由湿着肌表 ,气血不足或淤滞及精气亏损所致 ,多见于身躯 ,四肢痛证 .(9)重痛 :疼痛有沉重或重着之感.重痛多为湿邪困阻,这与湿性重浊黏腻等有关 .(10)困痛 :痛而压抑 ,欲动不遂称困痛 ,多为陈旧性损伤兼受寒邪,湿邪之故 .(11)隐痛 :指疼痛隐隐而作 ,或时隐时现 .隐痛多属虚证 ,常因阴血亏损,或阳气不足 ,使筋脉失养所致 ,多见于腰背部疼痛。

(13)钝痛 :指疼痛不甚 ,有厚钝 ,迟钝感 .常发于风寒湿痹 ,瘀血之轻证者,可见于腰 ,肩等部位 .(14)绞痛 :痛势剧烈如绞割者,称为绞痛 .其特点是疼痛犹如有剜,割,绞结之感 ,疼痛难以忍受 .多为有形实邪突然阻塞经络闭阻气机 ,或寒邪内侵,气机郁闭,导致血流不畅而成 .可见于心血瘀阻的心痛,蛔虫上窜或寒邪内侵胃肠引起的脘腹痛等 .(15)掣痛 :又称牵扯痛 ,痛处有抽掣感或同时牵引它处而痛,称为掣痛.其特点是疼痛多呈条状或放射状 ,或有起止点 ,有牵扯感 ,多由筋脉失养或经阻滞不通所致 .可见于胸痹 ,肝阴虚 ,肝经实热等证 .(17)跳痛 :血肿位于动脉附近或软组织病变邻近动脉时发生,多见于头侧与四肢末梢 .需注意的是 ,若伴有红 ,热 ,烧 ,肿则多是瘀而生热 .。

疼痛的分类与评估

疼痛的分类与评估

第十七章疼痛的分类与评估本章要点:1.疼痛涉及临床各科,分类多种多样,临床上一般根据疼痛的性质、部位、病因及持续时间进行分类。

2.根据疼痛持续的时间,疼痛分为急性和慢性疼痛。

3.临床常用的疼痛强度评估量表有视觉模拟量表、语言评价量表、数字评价量表等,一般根据患者的不同特点选择合适量表进行疼痛评估。

4.疼痛问卷表是一种较疼痛强度量表更为全面的对疼痛进行评估的一种方法。

5.在实施临床疼痛评估过程中应注意从病因、性质、部位等方面综合评估患者的疼痛情况。

第一节疼痛的分类由于疼痛涉及临床各科,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其病因错综复杂,许多疼痛既是某些疾病的一组的典型症候群或综合征,又可随着疾病的发展而变化。

因此,对于疼痛的分类至今尚无统一的标准,临床分类方法多种多样,但还是以结合疼痛性质、部位和病因的分类方法较为实用。

一、疼痛的性质分类1、刺痛(pricking pain)又称第一痛(first pain)、锐痛(sharp pain)或快痛(fast pain),其痛刺激冲动是经外周神经中的Aδ纤维传入中枢的。

痛觉主观体验的特点是定位明确,痛觉迅速形成,除去刺激后即刻消失。

常引发受刺激的肢体保护性回缩反射,情绪反应不明显,因而比较稳定,易于进行定量研究。

脊髓前外侧束和后束与刺痛的传导有关。

切断前外侧束,刺痛完全消失;切断后束,刺痛的阈值降低,定位性也受到严重的影响。

刺痛信息经脊髓至丘脑后腹核的基底部换神经元后,传至大脑皮质体感区。

与此类痛觉传导有关的神经结构统称皮质痛觉系统。

2、灼痛(burning pain)又称第二痛(second pain)、慢痛(slow pain)或钝痛(dull pain),多因化学物质刺激痛觉感受器而引起,一般认为此类性质的痛觉信号是经外周神经中的C类纤维传入的。

其主观体验的特点是定位不明确,往往难以忍受。

痛觉的形成缓慢,常常在受刺激后0.5~1.0s后才出现,而除去刺激后,还要持续几秒钟才能消失。

疼痛评定

疼痛评定

1、 45区体表面积评定法
评定方法:常用45区体表面积图及颜色笔等进行 检查。45区体表面积图将人体表面分为45区,其 中前22区,后23区,每一个区有一个特定的号码, 检查时让患者用不同颜色或符号在图中标出疼痛 部位。
• 评分标准:涂盖一区为1分(每区无论涂盖 大小,即便是涂盖了一个区的一小部分也 评为1分),未涂处为0分,总评分表示疼 痛的区域。 • 不同颜色或不同符号表示疼痛的不同强度: • 无色或“—”表示无痛; • 黄色或“○”表示轻度疼痛; • 红色或“□”表示中度疼痛; • 黑色或“△”表示重度疼痛; • 最后计算疼痛区域占整个体表面积的百分 比。
0 1 无痛 2 3 4 5 6 7 8 9 10 剧痛
5、疼痛简明记录量表
疼痛简明记录量表(brief pain inventory,BPI) 由威斯康辛大学神经科疼痛小组研制,是将感觉、 情感和评价三个因素分别量化的疼痛评定量表。此 表包括了有关疼痛原因、疼痛性质、对生活的影响、 疼痛部位等描述词,并采用NRS(0~10级)描述疼痛 程度,从多方面对疼痛进行评价。BPI是一种快速多 维的疼痛评定方法。
4、 0-10数字分级评分法
数字分级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 是以0~10共11个点来描述疼痛的强度。其中,0表示 无痛,10表示剧痛,患者根据个人疼痛的感受在其 中的一个数字上做记号。NRS比VRS更为直观,但患 者容易受到数字和描述字的干扰,而降低灵敏性和 准确性。
无 痛
少 量 疼 痛
轻 度 疼 痛
中 度 疼 痛
重 度 疼 痛
极 度 疼 痛
8、 McMill疼痛问卷及简式McMill 疼痛问卷
McMill疼痛问卷(McMill pain questionnaire, MPQ)是由Melzack和Torgerson在1971年提出的评定 疼痛的方法,包括4类20组疼痛描述词,从感觉、情 感、评价和其他相关类四个方面以及现时疼痛强度 进行较全面的评定。

疼痛评估流程

疼痛评估流程

疼痛评估流程引言概述:疼痛是人们常常遇到的身体不适症状之一,而疼痛评估流程是医疗工作者用以判断疼痛程度和类型的重要方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疼痛评估流程的五个部分,包括病史采集、疼痛特征描述、疼痛评分工具、身体检查和辅助检查等。

一、病史采集:1.1 主诉:医护人员首先应询问患者主诉,了解患者疼痛的具体部位、强度、持续时间和发作频率等信息。

1.2 发病过程:详细了解患者疼痛的发病过程,包括疼痛的诱因、加重或缓解因素,以及伴随的其他症状等。

1.3 既往史和家族史:了解患者既往是否有类似疼痛病史,以及家族中是否有相关疼痛病例,有助于判断疼痛的原因和可能的遗传因素。

二、疼痛特征描述:2.1 疼痛的性质:询问患者疼痛的性质,如刺痛、钝痛、绞痛等,以帮助确定疼痛的类型。

2.2 疼痛的强度:使用疼痛评分工具,如VAS(Visual Analog Scale)或NRS (Numeric Rating Scale),让患者根据自己的感受进行评分,以便医护人员了解疼痛的强度。

2.3 疼痛的时程:询问患者疼痛的持续时间和发作频率,包括疼痛的开始时间、间歇期和持续时间,以便判断疼痛的进展和变化。

三、疼痛评分工具:3.1 VAS评分法:VAS是一种通过让患者在一条直线上标记疼痛强度的方法,医护人员根据标记的位置来评估疼痛的程度。

3.2 NRS评分法:NRS是一种让患者根据自己的感受在0-10的等级上选择数字表示疼痛程度的方法,数字越高表示疼痛越严重。

3.3 Wong-Baker面部表情量表:适用于儿童和语言障碍患者,通过选择与自己疼痛感受相符的面部表情来评估疼痛程度。

四、身体检查:4.1 外观观察:医护人员应观察患者的外貌,包括面色、表情、步态等,以寻找可能与疼痛相关的体征。

4.2 触诊检查:通过触摸患者的相关部位,医护人员可以了解疼痛的触痛点、肿胀、温度变化等情况,以帮助判断可能的病因。

4.3 运动检查:对于关节疼痛等情况,医护人员可以让患者进行相应的运动,以评估疼痛的加重或缓解情况,有助于确定疼痛的来源。

疼痛疼痛的评估方法与分类

疼痛疼痛的评估方法与分类

疼痛疼痛的评估方法与分类
疼痛评估方法是一种定量或定性地评估疼痛的方法,以了解疼痛的性质、程度和影响。

常用的疼痛评估方法有以下几种:
1. 数字评分法(NRS):病人根据0-10的数字刻度,自行选择数字表示疼痛的程度,0表示无疼痛,10表示最严重的疼痛。

2. 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病人根据一条标有“无疼痛”和“最严重的疼痛”两端的直线,选择自己当前疼痛程度在直线上的位置。

3. 面部表情评分法:用于无法使用数字评分法或视觉模拟评分法的患者,根据面部表情的变化等观察疼痛程度。

4. 行为表现评估法:观察患者的行为表现,如哼唱、揉搓患处等,来评估疼痛程度。

5. 疼痛问卷评估法:使用一系列问题和选项,让患者选择或描述自己的疼痛程度或性质,如疼痛的起源和部位、疼痛的特点等。

疼痛可以按其起源、性质、病程和疾病进展等进行分类:
1. 根据起源:疼痛可以分为神经性疼痛(由神经病变引起)、炎症性疼痛(由炎
症反应引起)、肌肉骨骼疼痛(由肌肉和骨骼结构损伤引起)等。

2. 根据性质:疼痛可以分为剧痛、钝痛、持续痛、间歇痛等。

3. 根据病程:疼痛可以分为急性疼痛(短时间内发生的疼痛)和慢性疼痛(持续时间长达3个月以上的疼痛)。

4. 根据疾病进展:疼痛可以分为原发性疼痛(由某种特定疾病引起)和继发性疼痛(由其他病因引起)。

疼痛的分类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疼痛的病因和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

因此,准确的疼痛评估和分类对于疼痛管理至关重要。

疼痛的分类与评估

疼痛的分类与评估

第十七章疼痛的分类与评估本章要点:1.疼痛涉及临床各科,分类多种多样,临床上一般根据疼痛的性质、部位、病因及持续时间进行分类。

2.根据疼痛持续的时间,疼痛分为急性与慢性疼痛。

3.临床常用的疼痛强度评估量表有视觉模拟量表、语言评价量表、数字评价量表等,一般根据患者的不同特点选择合适量表进行疼痛评估。

4.疼痛问卷表就是一种较疼痛强度量表更为全面的对疼痛进行评估的一种方法。

5.在实施临床疼痛评估过程中应注意从病因、性质、部位等方面综合评估患者的疼痛情况。

第一节疼痛的分类由于疼痛涉及临床各科,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其病因错综复杂,许多疼痛既就是某些疾病的一组的典型症候群或综合征,又可随着疾病的发展而变化。

因此,对于疼痛的分类至今尚无统一的标准,临床分类方法多种多样,但还就是以结合疼痛性质、部位与病因的分类方法较为实用。

一、疼痛的性质分类1、刺痛(pricking pain) 又称第一痛(first pain)、锐痛(sharp pain)或快痛(fast pain),其痛刺激冲动就是经外周神经中的Aδ纤维传入中枢的。

痛觉主观体验的特点就是定位明确,痛觉迅速形成,除去刺激后即刻消失。

常引发受刺激的肢体保护性回缩反射,情绪反应不明显,因而比较稳定,易于进行定量研究。

脊髓前外侧束与后束与刺痛的传导有关。

切断前外侧束,刺痛完全消失;切断后束,刺痛的阈值降低,定位性也受到严重的影响。

刺痛信息经脊髓至丘脑后腹核的基底部换神经元后,传至大脑皮质体感区。

与此类痛觉传导有关的神经结构统称皮质痛觉系统。

2、灼痛(burning pain) 又称第二痛(second pain)、慢痛(slow pain)或钝痛(dull pain),多因化学物质刺激痛觉感受器而引起,一般认为此类性质的痛觉信号就是经外周神经中的C类纤维传入的。

其主观体验的特点就是定位不明确,往往难以忍受。

痛觉的形成缓慢,常常在受刺激后0、5~1、0s后才出现,而除去刺激后,还要持续几秒钟才能消失。

各种疼痛的英语表达法

各种疼痛的英语表达法
疼痛的性质(Quality of the pain ): 有钝痛、锐痛、灼热痛、胀痛、绞痛、隐痛、剧痛、奇痛等描述。 以下是常见疼痛的中英对照说法: backache 背痛;earache 耳痛;headache 头痛;stomachache 胃痛;toothache(牙痛);ache 疼痛(返指);hurt 疼痛(返指); beating 跳痛(同义词/近义词有:flickering;pulsing;quivering;throbbing);biting 虫咬痛;bloating(胃肠胀痛);boring 钻痛(近义词有:drilling);burning 烧灼痛(如胃烧灼感);bursting 胀痛; colicky 绞痛(如胃肠绞痛);cramp 痉挛(如胃肠痛或脚抽筋);crushing 压痛(如心脏病);cutting 切割痛; distending 胀痛;dragging 牵拉痛;drawing 抽吸痛;dull 钝痛/隐痛; gnawing 持续性剧痛;griping 肠绞痛(同义词有:colicky ;cramp); gripping 夹痛; heavy 沉重的; Knife-like 刀割痛;migraine 偏头痛;numb 麻木; penetrating 穿透性痛;piercing 刺痛;pinching 扎痛;pin and needles 针刺痛;prickling 针刺痛;pressing 压痛(同义词有:crushing;squeezing); scalding 烧灼痛(同义词有:burning );serious pain/severe pain 严重疼痛;sharp 锐痛;shooting 击痛(近义词有:jumping;flashing);sickening 令人作呕/难受的痛;smarting 剧烈疼痛;sore 酸痛;sore throat 喉咙痛;stitch 剧痛;sting 蛰痛; pain caused by sprain 扭伤痛;squeezing 压痛(同义词有:pressing;crushing);suffocating 令人窒息robbing 跳痛(如头痛);tightness 紧,闷,透不过气(如心脏病);tingling 麻刺痛;twinge 刺痛; acute /chronic 急/慢性 constant 持续地痛;intermittent 间断地痛; localized pain 局部痛;radiating or spreading 放射或扩散性痛;mild pain 较轻的痛 superficial pain 浅表的痛; deep seated 深部的痛;等等...... 你不记得正确的用词也没关系,只要你描述的越详细越具体就行。如:It feels like an electric shock or a knife cutting me. 聪明的医生会明白你的意思的。

中医问诊——问疼痛

中医问诊——问疼痛

中医问诊——问疼痛疼痛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自觉症状,各科均可见到。

问诊时,应问清疼痛产生的原因、性质、部位、时间、喜恶等。

(1)疼痛的原因:引起疼痛的原因很多,有外感有内伤,其病机有虚有实。

其中因不通则痛者,属实证,不荣则痛者属虚证。

(2)疼痛的性质:由于引起疼痛的病因病机不同,其疼痛的性质亦不同,临床可见如下几类。

①胀痛:痛且有胀感,为胀痛。

在身体各部位都可以出现,但以胸胁、胃脘、腹部较为多见。

多因气机郁滞所致。

②刺痛:疼痛如针刺,称为刺痛。

其特点是疼痛的范围较小。

部位固定不移。

多因瘀血所致。

全身各处均可出现刺痛症状,但以胸胁、胃脘、小腹、少腹部最为多见。

③绞痛:痛势剧烈如绞割者,称为绞痛。

其特点是疼痛、有剜、割、绞结之感,疼痛难以忍受。

多为有形实邪突然阻塞经络闭阻气机,或寒邪内侵,气机郁闭,导致血流不畅而成。

可见于心血瘀阻的心痛,蛔虫上窜或寒邪内侵胃肠引起的脘腹痛等。

④串痛;疼痛部位游走不定或走窜攻痛称为串痛。

其特点是痛处不固定,或者感觉不到确切的疼痛部位。

多为风邪留着机体的经络关节,阻滞气机,产生疼痛。

气无形而喜通畅,气滞为痛,亦多见串痛。

可见于风湿痹证或气滞证。

⑤掣痛:痛处有抽掣感或同时牵引它处而痛,称为掣痛。

其特点是疼痛多呈条状或放射状,或有起止点,有牵扯感多由筋脉失养或经阻滞不通所致。

可见于胸痹、肝阴虚、肝经实热等证。

⑥灼痛:痛处有烧灼感,称灼痛。

其特点是感觉痛处发热,如病在浅表,有时痛处亦可触之觉热,多喜冷凉。

多由火热之邪串人经络,或阴虚阳亢,虚热灼于经络所致。

可见于肝火犯络两胁灼痛,胃阴不足脘部灼痛及外科疮疡等证。

⑦冷痛:痛处有冷感,称冷痛。

其特点是感觉痛处发凉,如病在浅表,有时触之亦觉发凉,多喜温热。

多因寒凝筋脉或阳气不足而致。

⑧重痛:疼痛伴有沉重感,称重痛。

多见于头部、四肢及腰部。

多因湿邪困阻气机而致。

多见于湿证。

⑨空痛:痛而有空虚之感,称空痛。

其特点是疼痛有空旷轻虚之感,喜温喜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疼痛的性质
疼痛的性质往往反映着疾病的特性,因此,疼痛的性质是疼痛辨证的重要一环.由于引起疼痛的病因病机不同,其疼痛的性质亦不同,临床可见如下几类:
(1) 胀痛:多属气滞,常肝郁气滞,肝阳上亢,感受风热及痰食内停所致
(2) 刺痛:痛如针刺,其特点是疼痛的范围较小.部位固定不移.是瘀血疼痛的特点之一,多由外伤而气滞血瘀引起.
(3) .灼痛:痛处有灼热感.多为郁热内蕴,痰热内阻,湿热蕴积及阴虚火旺所致.
(5)割痛:疼痛如刀割般,多因热灼
(13) 串痛:又称游走痛:即疼痛游走不定或走窜攻痛,其特点是痛处不固定,或者感觉不到确切的疼痛部位,多为风邪留着机体的经络关节, 阻滞气机,产生疼痛.气无形而喜通畅,气滞为痛,亦多见串痛.于行痹和气机郁滞所致的疼痛.
(14) 酸痛:疼痛时有酸楚不适感,酸痛多由湿着肌表,气血不足或淤滞及精气亏损所致,多见于身躯,四肢痛证.
(15) 重痛:疼痛有沉重或重着之感.重痛多为湿邪困阻,这与湿性重浊黏腻等有关.
(16) 困痛:痛而压抑,欲动不遂称困痛,多为陈旧性损伤兼受寒邪,湿邪之故.
(17) 隐痛:指疼痛隐隐而作,或时隐时现.隐痛多属虚证,常
因阴血亏损,或阳气不足,使筋脉失养所致,多见于腰背部疼痛。

钝痛:指疼痛不甚,有厚钝,迟钝感.常发于风寒湿痹,瘀血之轻证者,可见于腰,肩等部位.
绞痛:痛势剧烈如绞割者,称为绞痛.其特点是疼痛犹如有剜,割, 绞结之感,疼痛难以忍受.多为有形实邪突然阻塞经络闭阻气机,或寒邪内侵,气机郁闭,导致血流不畅而成.可见于心血瘀阻的心痛,蛔虫上窜或寒邪内侵胃肠引起的脘腹痛等.
掣痛:又称牵扯痛,痛处有抽掣感或同时牵引它处而痛,称为掣痛.其特点是疼痛多呈条状或放射状,或有起止点,有牵扯感,多由筋脉失养或经阻滞不通所致.可见于胸痹,肝阴虚,肝经实热等证.
(17)跳痛:血肿位于动脉附近或软组织病变邻近动脉时发生,多见于头侧与四肢末梢.需注意的是,若伴有红,热,烧,肿则多是瘀而生热.
(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
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