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的性质

疼痛的性质
疼痛的性质

疼痛的性质

疼痛的性质往往反映着疾病的特性,因此,疼痛的性质是疼痛辨证的重要一环.由于引起疼痛的病因病机不同,其疼痛的性质亦不同,临床可见如下几类:

(1) 胀痛:多属气滞,常肝郁气滞,肝阳上亢,感受风热及痰食内停所致

(2) 刺痛:痛如针刺,其特点是疼痛的范围较小.部位固定不移.是瘀血疼痛的特点之一,多由外伤而气滞血瘀引起.

(3) .灼痛:痛处有灼热感.多为郁热内蕴,痰热内阻,湿热蕴积及阴虚火旺所致.

(5)割痛:疼痛如刀割般,多因热灼

(13) 串痛:又称游走痛:即疼痛游走不定或走窜攻痛,其特点是痛处不固定,或者感觉不到确切的疼痛部位,多为风邪留着机体的经络关节, 阻滞气机,产生疼痛.气无形而喜通畅,气滞为痛,亦多见串痛.于行痹和气机郁滞所致的疼痛.

(14) 酸痛:疼痛时有酸楚不适感,酸痛多由湿着肌表,气血不足或淤滞及精气亏损所致,多见于身躯,四肢痛证.

(15) 重痛:疼痛有沉重或重着之感.重痛多为湿邪困阻,这与湿性重浊黏腻等有关.

(16) 困痛:痛而压抑,欲动不遂称困痛,多为陈旧性损伤兼受寒邪,湿邪之故.

(17) 隐痛:指疼痛隐隐而作,或时隐时现.隐痛多属虚证,常

因阴血亏损,或阳气不足,使筋脉失养所致,多见于腰背部疼痛。

钝痛:指疼痛不甚,有厚钝,迟钝感.常发于风寒湿痹,瘀血之轻证者,可见于腰,肩等部位.

绞痛:痛势剧烈如绞割者,称为绞痛.其特点是疼痛犹如有剜,割, 绞结之感,疼痛难以忍受.多为有形实邪突然阻塞经络闭阻气机,或寒邪内侵,气机郁闭,导致血流不畅而成.可见于心血瘀阻的心痛,蛔虫上窜或寒邪内侵胃肠引起的脘腹痛等.

掣痛:又称牵扯痛,痛处有抽掣感或同时牵引它处而痛,称为掣痛.其特点是疼痛多呈条状或放射状,或有起止点,有牵扯感,多由筋脉失养或经阻滞不通所致.可见于胸痹,肝阴虚,肝经实热等证.

(17)跳痛:血肿位于动脉附近或软组织病变邻近动脉时发生,多见于头侧与四肢末梢.需注意的是,若伴有红,热,烧,肿则多是瘀而生热.

(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

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疼痛的分类与评估

第十七章疼痛的分类与评估 本章要点: 1.疼痛涉及临床各科,分类多种多样,临床上一般根据疼痛的性质、部位、病因及持续时间进行 分类。 2.根据疼痛持续的时间,疼痛分为急性和慢性疼痛。 3.临床常用的疼痛强度评估量表有视觉模拟量表、语言评价量表、数字评价量表等,一般根据患 者的不同特点选择合适量表进行疼痛评估。 4.疼痛问卷表是一种较疼痛强度量表更为全面的对疼痛进行评估的一种方法。 5.在实施临床疼痛评估过程中应注意从病因、性质、部位等方面综合评估患者的疼痛情况。 第一节疼痛的分类 由于疼痛涉及临床各科,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其病因错综复杂,许多疼痛既是某些疾病的一组的典型症候群或综合征,又可随着疾病的发展而变化。因此,对于疼痛的分类至今尚无统一的标准,临床分类方法多种多样,但还是以结合疼痛性质、部位和病因的分类方法较为实用。 一、疼痛的性质分类 1、刺痛(pricking pain)又称第一痛(first pain)、锐痛(sharp pain)或快痛(fast pain),其痛刺激冲动是经外周神经中的Aδ纤维传入中枢的。痛觉主观体验的特点是定位明确,痛觉迅速形成,除去刺激后即刻消失。常引发受刺激的肢体保护性回缩反射,情绪反应不明显,因而比较稳定,易于进行定量研究。 脊髓前外侧束和后束与刺痛的传导有关。切断前外侧束,刺痛完全消失;切断后束,刺痛的阈值降低,定位性也受到严重的影响。刺痛信息经脊髓至丘脑后腹核的基底部换神经元后,传至大脑皮质体感区。与此类痛觉传导有关的神经结构统称皮质痛觉系统。 2、灼痛(burning pain)又称第二痛(second pain)、慢痛(slow pain)或钝痛(dull pain),多因化学物质刺激痛觉感受器而引起,一般认为此类性质的痛觉信号是经外周神经中的C类纤维传入的。其主观体验的特点是定位不明确,往往难以忍受。痛觉的形成缓慢,常常在受刺激后~后才出现,而除去刺激后,还要持续几秒钟才能消失。灼痛可反射性地引起同一脊髓节段所支配的横纹肌紧张性强直,并多伴有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变化,以及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皮肤烧伤、暴晒伤、局部软组织炎性渗出,亦可引起灼痛,一般来说,灼痛多较表浅。

疼痛评估

什么是疼痛?1979年,国际疼痛学会把疼痛的概念定义为:疼痛是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伴随着现有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疼痛是主观性的。 因此,世卫组织(WHO)将疼痛列为体温、呼吸、脉搏、血压四大生命体征之外的第五大体征。相较于前四项体征,疼痛非常特别:现今依然没有客观的生物学仪器检测疼痛,描述疼痛的程度。 疼痛测量的窘境,并不是科学不够发达造成的。事实上,疼痛是一种主观化的体验,因此很难有客观的工具衡量疼痛水平。比如,西方世界人均消耗镇痛药数量很高,而东方人对镇痛药的使用则不足他们的1/6。除了经济及医疗因素,东方人的忍耐精神与此大有干系。 远古人类对疼痛知之甚少,故也没有关于疼痛测量的可靠史料记载。随着19世纪科学家对疼痛机理的认识加深,人们逐渐认识到疼痛是复杂的,想要测量疼痛,不仅要靠疼痛时身体的生理反应,还得依赖痛者的心理感受,记录其对疼痛的语言描述。 一般说来,疼痛会让人们表现出一些行为和举止的改变,因此记录这些变化能反映一定程度的疼痛。在疼痛时,人的表情可能极其惊恐或不断地呻吟,为了减轻疼痛,人可能产生自发的保护性反应,如踮脚走路、抚摸疼痛部位,或者将疼痛部位固定保持一种姿势。 但诸如上述的记录并不够客观,人们希望能够量化疼痛。加拿大神经生理学家麦尔扎克(Ronald Melzack)便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1971年他和另外一名研究者首先建立了一种说明疼痛性质强度的评价方法,被称为麦-吉痛觉调查表(MPQ)。MPQ能记录疼痛的性质、特点、强度和伴随状态,还能记录疼痛治疗后病人所经历的各种复合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调查表内项目繁多,光描绘疼痛的形容词就有78个。MPQ在众多疼痛实验研究中大放光彩。其方法实用可靠且有效。但这种方法也有诸多不便。由于调查项目繁多,表中词类比较抽象,有时病人难以理解准确意涵。何况为了弄清楚疼痛的方方面面,没有病人愿意花费那么多时间在这上面。 简便易行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应运而生。参与测试者无须填写繁杂的调查表,只需看着一把“痛尺”,然后说出0-10之间的一个数字就可以了。 这种方法的主要道具“痛尺”是一把长约10厘米的游动标尺。尺的一面标有10个刻度,从0至10。0分表示没有疼痛,10分则代表难以忍受的最剧烈的疼痛。在测量疼痛时,测试人员向病人说明这把尺的含义,然后将有刻度的一面背向病人,让病人在直尺上标出能代表自己疼痛程度的相应位置,医生再根据病人标出的位置为其评出分数。 如果分数在3分以下,那么恭喜你,疼痛并不严重,不太会影响你的睡眠;但如果你的分数在7分以上就很不幸了,你现在肯定疼痛难忍,极需要医生给你用些镇痛药物。 VAS法现今已成为疼痛测量的最常用方法。它让疼痛者说出自己所认为的疼痛程度,并非完全的客观指标评价。目前,VAS法主要被用于外科手术后评价患者手术切口的疼痛程度。如果你曾做过手术,相信对此并不陌生。对疼痛进行测量是一项基本的工作,它应该始于治疗开始之前,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之中,并持续于治疗之后。然而,疼痛的测量又是一项复杂工作,因为疼痛是主观感觉,由多因素造成及影响的,如躯体的、精神的、环境的、认知的和行为的等等。所以有必要从多方面对疼痛进行评估和测量,包括疼痛的严重程度,治疗疼痛的缓解,患者的精神痛苦、患者对疼痛的感受程度等。目前对疼痛的测量方法主要有:

疼痛的性质

疼痛的性质 疼痛的性质往往反映着疾病的特性, 因此, 疼痛的性质是疼痛辨证的重要一环. 由于引起疼痛的病因病机不同,其疼痛的性质亦不同,临床可见如下几类: (1) 胀痛:多属气滞,常肝郁气滞, 肝阳上亢,感受风热及痰食内停所致. (2) 刺痛: 痛如针刺, 其特点是疼痛的范围较小.部位固定不移. 是瘀血疼痛的特点之一, 多由外伤而气滞血瘀引起. (3) . 灼痛: 痛处有灼热感. 多为郁热内蕴, 痰热内阻, 湿热蕴积及阴虚火旺所致. (5) 割痛:疼痛如刀割般, 多因热灼 (7) 串痛: 又称游走痛: 即疼痛游走不定或走窜攻痛, 其特点是痛处不固定, 或者感觉不到确切的疼痛部位, 多为风邪留着机体的经络关节,阻滞气机,产生疼痛.气无形而喜通畅,气滞为痛,亦多见串痛. 于行痹和气机郁滞所致的疼痛. (8) 酸痛: 疼痛时有酸楚不适感,酸痛多由湿着肌表,气血不足或淤滞及精气亏损所致,多见于身躯,四肢痛证. (9) 重痛:疼痛有沉重或重着之感. 重痛多为湿邪困阻,这与湿性重浊黏腻等有关. (10) 困痛:痛而压抑, 欲动不遂称困痛,多为陈旧性损伤兼受寒邪,湿邪之故. (11) 隐痛:指疼痛隐隐而作,或时隐时现.隐痛多属虚证,常

因 阴血亏损,或阳气不足,使筋脉失养所致,多见于腰背部疼痛

(13) 钝痛:指疼痛不甚,有厚钝, 迟钝感.常发于风寒湿痹,瘀血之轻证者,可见于腰, 肩等部位. (14) 绞痛: 痛势剧烈如绞割者, 称为绞痛. 其特点是疼痛犹如有剜,割,绞结之感,疼痛难以忍受.多为有形实邪突然阻塞经络闭阻气机,或寒邪内侵,气机郁闭,导致血流不畅而成.可见于心血瘀阻的心痛, 蛔虫上窜或寒邪内侵胃肠引起的脘腹痛等. (15) 掣痛: 又称牵扯痛, 痛处有抽掣感或同时牵引它处而痛, 称为掣痛.其特点是疼痛多呈条状或放射状,或有起止点,有牵扯感, 多由筋脉失养或经阻滞不通所致.可见于胸痹,肝阴虚,肝经实热等证. (17) 跳痛: 血肿位于动脉附近或软组织病变邻近动脉时发生, 多见于头侧与四肢末梢.需注意的是,若伴有红,热,烧,肿则多是瘀 而生热. —八、、?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 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疼痛的分类及各种疼痛的定义

疼痛的分类及各种疼痛的定义 一.按刺激性质之分 1.机械性痛:组织在外力的作用下会产生机械性变形,当变形的程度超过机械性伤害感受器的阈值时,伤害感受器被激活,产生机械性疼痛。外力去除后,组织复形,疼痛消失2.温度性痛:是指某些疾病因温度的变化而产生的疼痛。 3.化学性痛:组织受损或有炎症反应时,化学物质的升高超过阈值,常发生于创伤后20-30天之内或有炎症、感染性疾病时。 二.按炎症病因分 1. 炎症性痛:是指由正常的无害刺激引起的疼痛。 2. 非炎症性痛:是指由病理性原因引起的疼痛,如结石、癌症等。 三.按发病机理分 1.病理生理性疼痛:由伤害性刺激和非伤害性刺激引起的疼痛。 2.精神心理性疼痛:是指一些查不出器质性原因的慢性疼痛,往往由于精神心理因素、心理冲突、情绪障碍或心理疾病等四处求医,反复做各种检查,始终不得缓解的疼痛。四.按疼痛感觉分 1.快痛:是在皮肤受到刺激时很快发生的一种定位清楚而尖锐的刺痛,在撤除刺激后又很快消失。 2.慢痛:是一种定位不明确的烧灼痛,潜伏期长,可持续长达数秒或更长。 3.顽固性痛:是指某些患有慢性疼痛的病人虽然经过积极的原发病治疗和各种止痛药的治疗,疼痛不能缓解,反复发作,而且严重影响病人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的疼痛。 五.按疼痛强度分 1.轻度痛:是指疼痛可以忍受,并能正常生活、睡眠不受干扰的疼痛。 2.中度痛:是指疼痛明显,不能忍受,患者要求用镇痛药,睡眠受到干扰的疼痛。3.重度痛:是指疼痛剧烈不能忍受,需要镇痛药物,睡眠严重受到干扰的疼痛,可伴有植物神经功能受到紊乱表现或被动体位。 4.极度痛:为一种持续性剧痛,伴血压、脉搏等变化的疼痛。 六.按时间模式分 1.一过性疼痛:是指疼痛在短时间内一次或数次出现。 2.间断性疼痛:是指不定期的、没有规律性的疼痛。 3.周期性疼痛:是指疼痛发生频率经过一个相当规律的时间间隔,呈现规律性变动的状况。4.持续性疼痛:是由于机体组织受到各种损害刺激而产生的痛觉。 七.按机体部位分 1躯体性痛:是指身体痛,包括头痛、肩酸背痛、肢体痛、胸痛、腹痛、腰痛等。 2.内脏性痛:是指痛觉发生缓慢、持续时间长、定位不准确、对刺激性质分辨能力差、对机械牵拉、缺血、炎症等刺激敏感的一类疼痛。 八.按神经部位分 1.中枢神经性痛:是指由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引起的疼痛。 2.周围神经性痛:是指由周围神经系统损伤引起的疼痛。 3.植物神经性痛:是指由植物神经系统原发性病变或功能障碍而引起的疼痛。. 九.按病程长短分 1.急性痛:在几小时、几天、直至6个月以内可缓解的疼痛。 2.慢性痛:持续6个月以上的疼痛。 十.按表现形式分 1.原发痛:是指组织内的神经末梢直接受到机械性或化学性刺激而产生的疼痛。

疼痛的性质

疼痛的性质 推拿按摩点穴治疗的诊断方法 在诊断方面主要应用的是问诊和触诊;问即是患者进门后应询问其来此的主要目的、就是主要症状的什么、这种症状出现了多长时间、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症状、曾经在什么地方检查或调理过、用的是什么方法、效果如何等等、这是必须搞清楚的。 即用手触摸的方法;就是通过在人体的特定部位及病灶触、摸、按、压、推理等方式来感觉;{手摸心会}主要感觉皮温、筋的弹性、硬结、包块、条索等、触摸时的感受、如胀痛、酸痛、刺痛等。 一;疼痛的性质 由于导致疼痛的病因、病机不同,故疼痛的性质亦异。因而询问疼痛的性质,可以辨别疼痛的病因与病机。 1.胀痛 指疼痛兼有胀感的症状。是气滞作痛的特点。如胸、胁、脘、腹胀痛,多是气滞为患。但头目胀痛,则多因肝火上炎或肝阳上亢所致。 2.刺痛 指疼痛如针刺之状的症状。是瘀血致痛的特点。如胸、胁、脘、腹等部位刺痛,多是瘀血阻滞,血行不畅所致。 3.冷痛 指疼痛有冷感而喜暖的症状。常见于腰脊、脘腹、四肢关节等处。寒邪阻滞经络所致者,为实证;阳气亏虚,脏腑经脉失于温煦所致者,为虚证。 4.灼痛 指疼痛有灼热感而喜凉的症状。火邪窜络所致者,为实证;阴虚火旺所致者,为虚证。 5.重痛 指疼痛兼有沉重感的症状。多因湿邪困阻气机所致。由于湿性重浊黏滞,故湿邪阻滞经脉,气机不畅,使人有沉重而痛的感觉。但头重痛亦可因肝阳上亢,气血上壅所致。重痛常见于头部、四肢、腰部以及全身。 6.酸痛 指疼痛兼有酸软感的症状。多因湿邪侵袭肌肉关节,气血运行不畅所致。亦可因肾虚骨髓失养引起。

7.绞痛 指痛势剧烈,如刀绞割的症状。多因有形实邪阻闭气机,或寒邪凝滞气机所致。如心脉痹阻所引起的“真心痛”,结石阻滞胆管所引起的上腹痛,寒邪犯胃所引起的胃脘痛等,皆具有绞痛的特点。 8.空痛 指疼痛兼有空虚感的症状。多因气血亏虚,阴精不足,脏腑经脉失养所致。常见于头部或小腹部等处。 9.隐痛 指疼痛不剧烈,尚可忍耐,但绵绵不休的症状。多因阳气精血亏虚,脏腑经脉失养所致。常见于头、胸、脘、腹等部位。 10.走窜痛 指疼痛部位游走不定,或走窜攻冲作痛的症状。若胸胁脘腹疼痛而走窜不定,称之为窜痛,多因气滞所致;四肢关节疼痛而游走不定,多见于痹病,因风邪偏胜所致。 11.固定痛 指疼痛部位固定不移的症状。若胸胁脘腹等处固定作痛,多是瘀血为患;若四肢关节固定作痛,多因寒湿、湿热阻滞,或热壅血瘀所致。 12.掣痛 指抽掣牵引作痛,由一处连及它处的症状。也称引痛、彻痛。多因筋脉失养,或筋脉阻滞不通所致。 除此之外,一般而言,新病疼痛,痛势剧烈,持续不解,或痛而拒按,多属实证;久病疼痛,痛势较轻,时痛时止,或痛而喜按,多属虚证。 临床只要问明白和触诊明了就可以下手调理了、手法调理如果不明其症状的原因和正确的位置、是调不出理想的效果的、只要诊断正确方法得当都会达到理想的临床效果。 疼痛的性质 疼痛的性质往往反映着疾病的特性,因此,疼痛的性质是疼痛辨证的重要一环.由于引起疼痛的病因病机不同,其疼痛的性质亦不同,临床可见如下几类: (1)胀痛:多属气滞,常肝郁气滞,肝阳上亢,感受风热及痰食内停所致. ? ? (2)刺痛:痛如针刺,其特点是疼痛的范围较小.部位固定不移.是瘀血疼痛的特点之一,多由外伤而气滞血瘀引起.

疼痛重点(大题、名解)

疼痛学重点 名词解释 1、 疼痛:是组织损伤或与潜在的组织损伤相关的一种不愉快的躯体主观感觉和 情感体验。同时可伴有代谢、内分泌、呼吸、循环功能和心理学等多系统的改变。 神经病理性疼痛:是由神经系统原发病或功能紊乱所致的自发性疼痛和超敏感性 疼痛。分为三类:1、外周神经病理性疼痛 2、中枢神经病理性疼痛 3、交感神经 维持性疼痛 2、 带状疱疹(HZ ):是潜伏在感觉神经节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经再激活引起的 皮肤感染,其特征是沿感觉神经相应节段引起皮肤疱疹,并伴严重疼痛。 3、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椎间盘退变和损伤造成纤维环破 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表现出的一 种综合征,腰椎间盘突出症中以L4~L5、L5~S1间隙发病率 较高。 大题: 一、疼痛诊疗的范畴 1、慢性疼痛,包括①肌肉及软组织慢性疼痛②骨关节疼痛③ 头痛④神经病理性疼痛⑤创伤后慢性疼痛 2、急性疼痛,包括①急性创伤性疼痛②术后疼痛③分娩痛④ 内脏痛⑤其他 3、癌性疼痛 二、疼痛的分类 根据疼痛发生部位分类: 根据疼痛部位的组织器官、系统分类:分为躯体痛、内脏痛、 中枢痛 根据疼痛所在的躯体部位分类:可分为头痛、颌面部痛(或 头、颜面和脑神经痛)、颈部痛、肩及上肢痛、胸痛、腹痛、 腰及骶部痛、下肢痛、盆部痛、肛门及会阴痛等 根据疼痛的性质分类:1、刺痛 2、灼痛 3、酸痛 根据疼痛的原因分类:1、伤害性疼痛 2、炎性疼痛 3、神经 病理性疼痛 4、癌痛 5、精神(心理)性疼痛 根据疼痛的持续时间分类:1、急性痛 2、慢性痛 三、临床上,疼痛可分为伤害感受性疼痛、炎性疼痛、神经病理性疼痛、特发性疼痛、与心因性疼痛以及功能性疼痛等 ①伤害感受性疼痛:是伤害性刺激引起的短暂疼痛,可以引 起自主神经反应和回缩反射,是十分重要的生理性感觉。 ②炎性疼痛:包括关节炎性疼痛与术后疼痛,是组织损伤和炎症引起的自发性疼痛和超敏感性疼痛。 ③神经病理性疼痛:是由神经系统原发病或功能紊乱所致的 自发性疼痛和超敏感性疼痛。分为三类:1、外周神经病理性 疼痛 2、中枢神经病理性疼痛 3、交感神经维持性疼痛 ④特发性疼痛与心因性疼痛的实例是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和躯 体形式的疼痛障碍。 ⑤功能性疼痛:是由正常神经信号的异常中枢处理所致的超 敏感性疼痛。 四、疼痛患者的体格检查 ㈠头面部检查 ㈡颈项部检查:①椎间孔挤压试验②臂丛神经牵拉试验③压 顶试验④引颈试验 ㈢肩及上肢检查:①杜加征,也称搭肩试验。让患者将手搭 于对侧肩上,如果肘部不能接触胸前臂,则为阳性,见于肩 周炎和肩关节脱位。②雅格逊征③屈肌紧张试验④密勒征⑤ 拇指屈收试验 ㈣胸、背、腹部检查 ㈤腰、骶、臀部检查:俯卧位:①梨状肌紧张试验②股神经

疼痛强度的评估

疼痛强度的评估 疼痛是一种主观体验,对于这种主观的感受进行定量分析是临床工作必须进行的。测量患者的疼痛强度、范围及其变化直接关系到对患者的诊断分级、选择治疗方法、观察病情变化、评定治疗效果以及有关疼痛的研究工作。但疼痛是一种复杂的现象,是病理生理、心理、文化修养、生活环境等诸多因素,经神经中枢对这些信息的调整和处理,最终得出疼痛的感受。因此对疼痛患者进行定性和定量是复杂和困难的,也没有任何一个仪器能估价疼痛的不同性质和强度。目前国内外较常采用的方法介绍如下: 一、主观评估指标 目前,测量疼痛的主观评估主要包括4种基本方法:视觉模拟评分法、口述评分法、疼痛图和数字评分法。 (一)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 AS) V AS基本的方法是使用一条游动标尺,正面是无刻度10 cm长的滑道,"0"端和"10"端之间一个可以滑动的标定物,"0"分表示无痛,"10"分代表难以忍受的最剧烈的疼痛,背面有"0~10"的刻度。临床使用时,将有刻度的一面背向患者,患者根据疼痛的强度滑动标定物至相应的位置,疼痛测量尺的背面是有具体的刻度,根据标定物的位置可以直接读出疼痛程度指数。临床评定以"0~2"分为"优","3~5"分为“良”,"6~8"为“可”,大于"8"分为"差"。 V AS简单易行、有效,相对比较客观而且敏感,在表达疼痛强度时,是一种较少受到其他因素影响的测量方法,广泛用于临床和研究工作中。临床治疗前后使用同样的方法即可对疼痛治疗的效果进行较为客观的评价。在患者初次使用V AS方法时,因为患者不习惯用这种方法表达疼痛的程度,应用的关键是医务人员对该方法的解释和说明,对患者应充分理解和耐心,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贴近患者的语言和词汇进行多角度的解释和说明,特别是选择好两端点的词汇并充分说明是十分重要的,使患者能够充分理解并能正确与自身的疼痛强度相对应,建立起将感受到的疼痛强度用线性图形正确表达出来的概念。然而,在老年人、儿童、精神错乱和服用镇静剂的患者,以及晚期癌痛患者情绪不好时,一般难以完成V AS评价。一般V AS方法用于8岁以上,能够正确表达自己感受和身体状况的患者。V AS方法的最大不足是仅对疼痛强度的测量,忽略了疼痛内

疼痛试题及答案

疼痛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 1. 疼痛: 疼痛是伴随着现存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而产生一种令人不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是机体对有害刺激一种保护性防御反应。国际疼痛学会(IASP)1994年定义为:疼痛是一种与组织损伤或潜在组织损伤相关的不愉快的主观感觉和情感体验。 2三阶梯用药原则: 阶梯给药,无创给药,按时给药,个体化给药,注意具体细节 3.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是指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出现反复 发作的阵发性电样剧烈疼痛,维持短时间后可自行缓解。通常,疼痛仅局限于三叉神经的一个分支,也可能涉及多个分支。 4.强直性脊柱炎; 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炎性疾病,起病隐匿,病变主要侵犯骶髂关节、椎旁小关节、滑膜、软组织,该病也称血清阴性风湿病. 二.单项选择(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1.疼痛是一种与组织损伤或潜在组织损伤相关的不愉快的( A )感觉。 A.主观感觉 B.客观感觉 C.自我感觉 D. 不良感觉 2世界疼痛大会将( C ) 人类第五大生命指征。 A.呼吸 B.脉搏 C.疼痛 D.血压 3.世界疼痛日是那一天( A ) A.十月第二周的第一天 B.十月第一周的第一天 C.十月第二周的第二天 D.十月第一周的第二天 4.对疼痛进行评估下面哪项正确( A ) A.相信患者,患者说痛就是痛。 B.根据经验总体评价患者 C.只相信患者主诉便给药物治疗 D.无需动态评估患者 5.中枢性神经痛的病理过程常常是严重和令人痛苦的,什么护理常常更适合于这类患者( A ) A.心理调适 B.药物治疗 C.物理治疗 D. 局部治疗 6. 以下对疼痛的描述哪个正确( C ) A疼痛是患者的客观感受,缺少客观体征 B.疼痛不受精神和心理因素影响。 C.用药期间的疼痛程度评估有助于及时调整止痛要物的用药剂量 D.护士应以自我观点对疼痛患者进行个体化的评估 7..按WHO的疼痛分级标准进行评估,疼痛分为四级( A ) A.0级1级2级3级 B.1级2级3级4级 C.轻度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极重度疼痛 D.轻度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无法忍受疼痛 8. 疼痛的给药原则是( D ) A.病人要求便给药 B.疼痛发作时给药 C.只要有疼痛便给药 D.按药效强弱依阶梯顺序使用、使用口服、按时给药、联合给药、用药剂量个体化 9. 三阶梯用药说法正确的是( B )

疼痛的分类

疼痛的分类 疼痛涉及临床各个科系,往往是同症异病或同病异症。目前疼痛的分类尚未统一标准。许多学者多依其论著的主要论点而列及题类,本文基于临床诊断的需要,将疼痛疾病(凡有疼痛症状的疾病)加以罗列供参考。 一、按疼痛的原因分类 1.创伤性疼痛 2.病理性疼痛 病理性疼痛又有二种分类方法。 第一种分类: 1)表浅痛:程度剧烈,定位不精确,产生肌肉活动。 2)深部痛:程度较轻,定位不精确,肌肉活动较弱,有时疼痛放射至其他有关部位,可出现感觉过敏区。 3)神经性疼痛:起于末梢至中枢任何部位的病损,呈灼痛性、剧烈,弥散而持久。有时表现为痛觉过敏,常受情绪影响。 4)心理性疼痛:纯属精神性,有焦躁情绪,可出现个性改变,抑郁症等。 第二种分类包括了一切机械性伤害和物理伤害所致的疼痛: 1)炎性疼痛生物源性炎症、化学源性炎症所致的疼痛。 2)内源性疼痛指机体内环境紊乱所致的疼痛。 A.血运源性疼痛痉挛、狭窄、栓塞、闭塞、阻断。 B.免疫源性疼痛自身免疫源性疾病和变态反应疾病所致的疼痛。 C.内分泌源性疼痛凡有疾病症状的内分泌疾病。 D.代谢性病变引起的疼痛钙、磷代谢障碍引起的骨性疼痛;嘌呤代谢失调所致的痛风症等。 E.神经源性疼痛各种神经痛及其综合征、症候群。 F.心源性疼痛。 二、按疼痛的病程分类

1. 短暂性疼痛:一过性痛觉发作。 2. 急性疼痛:发病,短暂或持续。 3. 慢性疼痛:发病缓或急转缓,持续时间长或时间断发作。 三、按疼痛程度的分类 1. 微痛:似痛非痛,常与其它感觉复合出现。如痒、酸麻、沉重、不适感等。 2. 轻痛:疼痛局限,痛反应出现。 3. 甚痛:疼痛较著,疼反应强烈。 4. 剧痛:疼痛难忍,痛反应强烈。 四、按疼痛性质的分类 1. 钝痛、酸痛、胀痛、闷痛。 2. 锐痛、刺痛、切割痛、灼痛、绞痛。 五、按疼痛形式的分类 1. 钻顶样痛。 2. 暴裂样痛。 3. 跳动样痛。 4. 撕裂样痛。 5. 牵拉样痛。 6. 压扎样痛。 六、按疼痛的部位分类 广义讲可分为躯体痛、内脏痛和心因痛三大类,其中按躯体解剖定位又可分为: 1.头痛。 2.颌面痛。 3.颈项痛。 4.肩背痛。

疼痛的分级评定标准及护理原则

疼痛的分级评定标准及护理原则 ?疼痛(pain)是伴随现有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而产生的主观感受,是机体对有害刺激的一种保护性防御反应。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活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它包括伤害性刺激作用于机体所引起的痛感觉,以及机体对伤害性刺激的痛反应(躯体运动性反应和/或内脏植物性反应,常伴随有强烈的情绪色彩)。 ?痛觉可作为机体受到伤害的一种警告,引起机体一系列防御性保护反应。但另一方面,疼痛作为报警也有其局限性(如癌症等出现疼痛时,已为时太晚)。而某些长期的剧烈疼痛,对机体已成为一种难以忍受的折磨。因此,镇痛(analgesia)是医务工作者面临的重要任务。 ?癌症疼痛系指肿瘤压迫、侵犯有关组织神经所产生的疼痛,为癌症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在癌症早期,由于瘤体尚小,一般无转移,因而癌症疼痛的发生率较低;晚期,病灶较大,不断向附近的组织器官进行浸润性生长,且往往有骨髓等远道转移。因此,癌症疼痛的发生率大大提高。癌症性疼痛多为持续性疼痛,并随之病灶增大而不断加剧。疼痛大致分为两种:一种为局部性,可定位;另一种则为弥漫型,疼痛部位不清。疼痛的耐受性可因人而异。由于癌症疼痛严重地影响病人休息、睡眠,给病人在精神上和肉体上带采极大痛苦,因此,解除癌症疼痛对改善晚期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疼痛的分类 ㈠根据发展现状涉及疼痛诊疗项目 1、急性疼痛:软组织及关节急性损伤疼痛,手术后疼痛,产科疼痛,急性带状疱疹疼痛,痛风; 2、慢性疼痛:软组织及关节劳损性或退变疼痛,椎间盘源性疼痛,神经源性疼痛; 3、顽固性疼痛:三叉神经痛,疱疹后遗神经痛,椎间盘突出症,顽固性头痛; 4、癌性疼痛:晚期肿瘤痛,肿瘤转移痛; 5、特殊疼痛类:血栓性脉管炎,顽固性心绞痛,特发性胸腹痛; 6、相关学科疾病:早期视网膜血管栓塞,突发性耳聋,血管痉挛性疾病等。 ㈡疼痛程度 1. 微痛似痛非痛,常与其它感觉复合出现。如痒、酸麻、沉重、不适感等。 2. 轻痛疼痛局限,痛反应出现。 3. 甚痛疼痛较著,疼反应强烈。 4. 剧痛疼痛难忍,痛反应强烈。 ㈢疼痛性质 1. 钝痛、酸痛、胀痛、闷痛。 2. 锐痛、刺痛、切割痛、灼痛、绞痛 ㈣疼痛形式 1. 钻顶样痛。 2. 暴裂样痛。 3. 跳动样痛 4. 撕裂样痛。 5. 牵拉样痛。 6. 压扎样痛。 3癌性疼痛的主要发病原因 一、肿瘤自身引起疼痛 1、肿瘤浸润骨组织: 原发或继发肿瘤直接浸润骨组织和局部伤害感受器的激活;肿瘤压迫周围血管、软组织

疼痛的分类

疼痛的分类 一、根据病因分类 (一)外伤性疼痛 有明确的机械性创伤和物理性创伤史,包括术后急性疼痛。此类疼痛一般多表现为开始比较剧烈,随着时间的延长而疼痛减轻。 (二)病理性疼痛 分为炎性疼痛和缺血性疼痛。 (三)代谢性疾病引起的疼痛 (四)神经源性疼痛 组织、器官畸形引起的疼痛心理性疼痛 (五)复合因素引起的疼痛 二、根据病程分类 (一)短暂性疼痛 呈一过性疼痛发作 (二)急性疼痛 与损伤有关的短时间疼痛 (三)慢性疼痛 疼痛持续时间较长或间断性发作 三、根据疼痛程度分类 (一)微痛 常与其他感觉如痒、麻、酸、沉等症状同时出现,大多数不被患者重视。 (二)轻痛 疼痛局限且轻微。 (三)甚痛 疼痛较显著,患者要求止痛治疗。 (四)剧痛 疼痛难忍,痛反应强烈,多需立即处理。 四、疼痛的临床综合分类 临床综合分类方法是以解剖部位为基础,并包含疼痛涉及的器官、病因、病理和诊断名称,在临床上较为常用。 (一)头痛 1.颈源性头痛 2.紧张型头痛 3.偏头痛先兆型头痛、非先兆型头痛 4.丛集性疼痛 5.损伤性疼痛

6.血管源性头痛 7.颅压异常性头痛 8.炎性头痛 9.外伤后头痛 (二)颌面部痛 1.三叉神经及其分支痛 2.舌咽神经痛 3.耳部带状疱疹及疱疹后神经痛 4.面部器官源性疼痛 (三)项枕部疼痛 1.枕大神经痛、枕小神经痛、耳大神经痛、枕后神经痛 2.乳突痛、乳突炎 3.颈项部肌筋膜痛 (四)颈肩痛 1.颈椎关节病 2.颈肩综合征 3.寰枕畸形、颈肋 4.甲状腺疾病 5.喉、咽病变 6.颈部淋巴结病变 7.肩周炎 (五)上肢痛 1.上肢血管性疼痛雷诺病、大动脉炎 2.肱骨外上髁炎 3.腕管综合征 4.前斜角肌综合征 5.胸廓出口综合征 (六)胸部痛 1.肋间神经痛 2.带状疱疹及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3.胸部外伤、肋骨骨折 4.乳腺疾病 5.胸内脏器疾病 (七)腹痛 1.腹壁外伤性疼痛 2.壁静脉炎 3.腹壁疝及嵌顿 4.腹内脏器疾病穿孔炎症缺血、阻塞、痉挛、肿瘤 (八)腰腿痛 腰部疾病除了表现为腰痛外,往往还表现有下肢痛。反之,下肢疾病除了表现下肢疼痛之外,也可出现腰部疼痛 1.脊柱外伤、骨折、炎症 2.脊柱退行性病变 3.脊柱先天性畸形

-肩膀有这种疼痛警惕是癌症前兆

肩膀有这种疼痛警惕是癌症前兆 肩膀有这种疼痛警惕是癌症前兆 2016-01-29 18:00 一说到肝癌,老百姓想到的就是肝区痛、黄疸、腹胀、消瘦。其实不然,由于肝脏强大的代谢功能,肝癌的表现多种多样,容易被忽视。专家提醒,如果出现反反复复的右肩膀隐痛不适,通过适当的治疗,未能好转时,也要及时查查肝脏有无病变,以排除存在隐匿肝癌的可能,对于有肝炎病史的人来说更是如此。 肝癌为何会引起右肩痛? 右肩的疼痛,对于许多人来说也许只是小毛病,普遍以为是睡觉时压着了或者是干重活时累着了,很少引起重视,甚至还会以为是肩周炎,以至于延误治疗,当发现是肝癌时,却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为什么肩膀疼痛会是肝癌引起的呢? 专家解释,体表皮肤的疼痛部位往往就是皮肤受伤的部位,但是内脏的病变引起的疼痛就不像体表的皮肤那样定位准确,往往会表现为反射痛或牵涉痛,疼痛的部位并不是病变的部位。肝癌引起右肩部疼痛就是牵涉痛,这可能是肝癌

压迫附件的膈肌或肺部以下的肌肉神经所引起的。 肝位于上腹部,肝癌初期并无征兆,一般人难以察觉,甚至当肿瘤增大至十厘米以上时,有的人还是缺乏典型症状。当肝脏肿瘤逐步增大,有可能会压迫附近的横膈膜,亦可压着肺部以下的肌肉神经。而这些被压着的神经正好是连接右肩的神经,就会引发右肩疼痛。所以,当出现反反复复的右肩膀疼痛时,经过适当的治疗,症状未能好转,要及时检查肝脏以排除存在的病变。 有肝病病史更要当心 目前研究认为,肝癌的病因主要与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黄曲霉素、饮水污染、某些微量元素缺乏、遗传因素、嗜酒、吸烟、熬夜、饮食作息不规律等因素有关。研究表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生肝细胞性肝癌的危险性高出正常人40倍”。一般认为,乙肝病毒在反复感染肝细胞的过程中,会整合到肝细胞的基因组,使其发生突变。但癌症的发生是多因素作用、多阶段演变的过程,不是所有乙肝患者都会患肝癌。 专家提醒,如果已经感染乙型肝炎,但经常嗜酒吸烟,作息不规律、心情郁闷,那患癌生病的概率将更进一步加大。这里要特别提醒本身就有肝炎病史的患者,如果反复右肩疼痛,不要掉以轻心“自诊”为肩周炎,应该及时做甲胎蛋白和 超声波检查,必要时行增强CT或MR检查。

疼痛的分类与评估

精心整理 第十七章疼痛的分类与评估 本章要点: 1.疼痛涉及临床各科,分类多种多样,临床上一般根据疼痛的性质、部位、病因及持续时间进行分类。 2.根据疼痛持续的时间,疼痛分为急性和慢性疼痛。 3.临床常用的疼痛强度评估量表有视觉模拟量表、语言评价量表、数字评价量表等,一般根据患者的不同 4. 5. 1 痛( 脊髓前外侧束和后束与刺痛的传导有关。切断前外侧束,刺痛完全消失;切断后束,刺痛的阈值降低,定位性也受到严重的影响。刺痛信息经脊髓至丘脑后腹核的基底部换神经元后,传至大脑皮质体感区。与此类痛觉传导有关的神经结构统称皮质痛觉系统。

2、灼痛(burning pain)又称第二痛(second pain)、慢痛(slow pain)或钝痛(dull pain),多因化学物质刺激痛觉感受器而引起,一般认为此类性质的痛觉信号是经外周神经中的C类纤维传入的。其主观体验的特点是定位不明确,往往难以忍受。痛觉的形成缓慢,常常在受刺激后0.5~1.0s后才出现,而除去刺激后,还要持续几秒钟才能消失。灼痛可反射性地引起同一脊髓节段所支配的横纹肌紧张性 pain 3 脏和躯体反应,以及较强的情绪反应。 4、跳痛常伴动脉压的搏动而短暂加剧,多发生于炎症区,敏感的神经末梢受所在组织膨胀压力而产生规律性或阵发性痛,痛常剧烈难忍。在枕颞部、肩胛区,当神经伴随血管时,两者之一的炎症,亦可引起难忍的跳痛。

5、点击痛为根性痛的一种表现,神经根受刺激时可产生,敏感的神经根受到突出的椎间盘挤压或组织短时间内压力升高,如咳嗽、喷嚏,可引起触电样疼痛。根性痛对疾病定位具有诊断意义,疼痛区域提示相应节段病灶发生部位。 二、疼痛的部位分类 1、局部痛(local pain)局部痛是指病变所在部位的局限性疼痛,多为感受 2 central pain 3 , 当上肢的正中神经或尺神经于腕管内受压损伤时,疼痛不仅向其末梢方向放射,有时尚可累及整个上肢,甚至扩散到枕部。临床上常表现出影响整个上肢的臂丛神经痛。 4、牵涉痛(referred pain)牵涉痛是指当内脏病变时,刺激内脏的痛觉传入纤维,而引起与之相同或邻近脊髓节段所属的某躯体神经支配区疼痛,甚至为躯体

疼痛程度分级

疼痛程度分级常用量表 疼痛是患者的一种主观感受,因此疼痛强度的评估并没有客观的医疗仪器可供选择,主要还是依靠患者的主观描述。目前临床常用的疼痛评估方法有以下三种。医务人员不仅应正确掌握其使用方法及其临床意义,还应指导并督促患者正确使用,从而为临床用药的选择及剂量调整提供相对可靠的依据。 评价疼痛常用采取语言评价量表(VDS)、面部疼痛表情量表(FPS-R)、主诉疼痛分级法(VRS)、视觉模糊评分(VAS)、数字评价量表(NRS)等。 1)根据主诉疼痛的程度分级法(VRS法): 让病人根据自身感受说出,即语言描述评分法,这种方法病人容易理解,但不够精确。具体方法是将疼痛划分为4级:1)无痛2)轻微疼痛3)中度疼痛4)剧烈疼痛, 0级:无疼痛。 I级(轻度):有疼痛但可忍受,生活正常,睡眠无干扰。 Ⅱ级(中度):疼痛明显,不能忍受,要求服用镇痛药物,睡眠受干扰。 Ⅲ级(重度):疼痛剧烈,不能忍受,需用镇痛药物,睡眠受严重干扰可伴自主神经紊乱或被动体位。 2)视觉模拟法(VAS划线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痛最痛 划一条长线(一般长为100mm),线上不应由标记、数字或词语,以免影响评估结果。保证病人理解两个端点的意义非常重要,一端代表无痛,另一端代表剧痛,让患者在线上最能反应自己疼痛程度之处划一交叉线。评估者根据患者划X的位置估计患者的疼痛程度。部分病人包括老年人和文化教育程度低的病人使用此评分法可能有困难,但大部分人可以在训练后使用。 3)数字分级法(NRS) 数字分级法用0-10代表不同程度的疼痛,0为无痛,10为剧痛。应该询问患者:你的疼痛有多严重?或让患者自己圈出一个最能代表自身疼痛程度的数字。疼痛程度分级标准为: 0:无痛; 1-3:轻度疼痛; 4-6:中度疼痛; 7-10重度疼痛 此方法在国际上较为通用。 4)疼痛强度评分Wong-Baker脸 对婴儿或无法交流的病人用前述方法进行疼痛评估可能比较困难。可通过画有不同面部表情的图画评分法来评估。 0:无痛 : 2:有点痛 4:稍痛 6:更痛 8:很痛 10:最痛 临床观察如叹气、呻吟、出汗、活动能力以及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也会提供疼痛程度评估的有用信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