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的性质
疼痛的性质

疼痛的性质疼痛的性质往往反映着疾病的特性,因此 ,疼痛的性质是疼痛辨证的重要一环 .由于引起疼痛的病因病机不同,其疼痛的性质亦不同,临床可见如下几类 :(1)胀痛 :多属气滞 ,常肝郁气滞 ,肝阳上亢 ,感受风热及痰食内停所致.(2)刺痛 :痛如针刺 ,其特点是疼痛的范围较小 .部位固定不移 .是瘀血疼痛的特点之一 ,多由外伤而气滞血瘀引起 .(3).灼痛 :痛处有灼热感 .多为郁热内蕴 ,痰热内阻 ,湿热蕴积及阴虚火旺所致 .(5)割痛 :疼痛如刀割般 ,多因热灼(7)串痛 :又称游走痛 :即疼痛游走不定或走窜攻痛 ,其特点是痛处不固定 ,或者感觉不到确切的疼痛部位 ,多为风邪留着机体的经络关节 , 阻滞气机 ,产生疼痛 .气无形而喜通畅 ,气滞为痛 ,亦多见串痛 .于行痹和气机郁滞所致的疼痛 .(8)酸痛 :疼痛时有酸楚不适感,酸痛多由湿着肌表 ,气血不足或淤滞及精气亏损所致 ,多见于身躯 ,四肢痛证 .(9)重痛 :疼痛有沉重或重着之感.重痛多为湿邪困阻,这与湿性重浊黏腻等有关 .(10)困痛 :痛而压抑 ,欲动不遂称困痛 ,多为陈旧性损伤兼受寒邪,湿邪之故 .(11)隐痛 :指疼痛隐隐而作 ,或时隐时现 .隐痛多属虚证 ,常因阴血亏损,或阳气不足 ,使筋脉失养所致 ,多见于腰背部疼痛。
(13)钝痛 :指疼痛不甚 ,有厚钝 ,迟钝感 .常发于风寒湿痹 ,瘀血之轻证者,可见于腰 ,肩等部位 .(14)绞痛 :痛势剧烈如绞割者,称为绞痛 .其特点是疼痛犹如有剜,割,绞结之感 ,疼痛难以忍受 .多为有形实邪突然阻塞经络闭阻气机 ,或寒邪内侵,气机郁闭,导致血流不畅而成 .可见于心血瘀阻的心痛,蛔虫上窜或寒邪内侵胃肠引起的脘腹痛等 .(15)掣痛 :又称牵扯痛 ,痛处有抽掣感或同时牵引它处而痛,称为掣痛.其特点是疼痛多呈条状或放射状 ,或有起止点 ,有牵扯感 ,多由筋脉失养或经阻滞不通所致 .可见于胸痹 ,肝阴虚 ,肝经实热等证 .(17)跳痛 :血肿位于动脉附近或软组织病变邻近动脉时发生,多见于头侧与四肢末梢 .需注意的是 ,若伴有红 ,热 ,烧 ,肿则多是瘀而生热 .。
疼痛的分级标准

疼痛的分级标准疼痛是人们常见的一种不适感,它可能是由于外伤、疾病、手术等原因引起的。
在临床上,我们需要对疼痛进行分级,以便更好地评估和治疗疼痛。
疼痛的分级标准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疼痛程度,从而制定更合理的治疗方案。
下面将介绍疼痛的分级标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疼痛的分级标准。
1. 轻度疼痛,轻度疼痛通常是指疼痛程度较轻,不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患者可能会感到不适,但不会影响正常活动和情绪。
2. 中度疼痛,中度疼痛通常是指疼痛程度适中,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
患者可能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缓解疼痛,比如休息、服用止痛药等。
3. 重度疼痛,重度疼痛通常是指疼痛程度较重,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患者可能需要停止工作或活动,并需要采取较强的止痛措施来缓解疼痛。
二、疼痛的评估方法。
1. 观察患者的表情和动作,在评估疼痛程度时,可以观察患者的表情和动作。
通常,疼痛较轻的患者可能会面无表情或微微皱眉,而疼痛较重的患者可能会面部扭曲,甚至出现呻吟等表现。
2. 询问患者的疼痛程度,在评估疼痛程度时,可以直接询问患者的疼痛程度。
可以使用疼痛评分量表,让患者根据自己的感受进行评分,从而更准确地了解疼痛程度。
3. 详细了解疼痛的特点,在评估疼痛程度时,还需要详细了解疼痛的特点,比如疼痛的发作时间、持续时间、疼痛的性质等,从而更全面地评估疼痛程度。
三、疼痛的治疗原则。
1. 对轻度疼痛的治疗,对于轻度疼痛,通常可以采取一些非药物治疗措施,比如热敷、按摩、放松等。
如果疼痛较轻,可以暂时不进行药物治疗。
2. 对中度疼痛的治疗,对于中度疼痛,通常可以采取一些药物治疗措施,比如非甾体抗炎药、镇痛药等。
同时,也可以结合一些非药物治疗措施,比如理疗、针灸等。
3. 对重度疼痛的治疗,对于重度疼痛,通常需要采取较强的药物治疗措施,比如阿片类药物、麻醉药等。
同时,也需要结合其他治疗手段,比如手术治疗、神经阻滞治疗等。
2、疼痛(Pain)

10
颅脑病变:
1.感染:脑膜炎、脑膜脑炎、脑炎、脑脓肿 2.血管病变: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高血压脑病、脑静脉血栓形成、 脑栓塞、 脑血管畸形
3.占位性病变:颅内肿瘤、寄生虫病
4.颅脑外伤:脑震荡、脑挫伤、硬膜下血肿、颅内血肿、 脑外伤后遗症 5.其他:偏头痛、丛集性头痛、腰椎穿刺术后
11
颅外病变:
16
4.头痛发生与持续时间
颅内占位:持续性、清晨加剧; 鼻窦炎:清晨或上午重,午后减轻; 脑肿瘤:持续性、缓解期长短不一; 丛集性头痛:夜间; 女性偏头痛:月经期; 眼源性头痛:长时间阅读;
17
5.加重、减轻或激发头痛的因素
咳嗽、打喷嚏、摇头、俯身时头痛加剧 丛集性头痛:直立可缓解; 颈肌急性炎症:颈部运动而加剧; 紧张型头痛:颈肌按摩而缓解 偏头痛:服镇痛药后缓解
18
(三)头痛的伴随症状:
1.同时伴剧烈呕吐:颅内压增高,呕吐后减轻见于偏头痛 2.伴眩晕:小脑肿瘤、椎_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3.伴发热:全身感染性疾病或颅内感染 4.慢性进行性头痛伴精神症状 :颅内肿瘤 5.慢性头痛突然加剧伴意识障碍:脑疝 6.伴视力障碍:青光眼或脑瘤 7.伴脑膜刺激症 :脑膜炎或蛛网膜下腔出血 8.伴癫痫发作 :脑血管畸形、脑内寄生虫病或肿瘤 9.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如焦虑、失眠): 神经症性头痛
21
(三)胸痛的临床表现:
1.发病年龄: 2.胸痛部位: 3.胸痛性质: 4.胸痛持续时间 5.影响胸痛因素
22
临 床 表 现
1、发病年龄
青壮年——结核性胸膜炎、气胸、心肌炎、心 肌病、肺炎等。 40岁以上——心绞痛、心肌梗塞、支气管肺癌
23
2、胸痛部位
胸壁疾病及胸廓疾病——疼痛部位局限、局部有压痛,如胸 壁炎症性疾病,尚伴有红、肿、热; 食管及纵隔病变——胸痛多位于胸管后,进食或吞咽时加重; 心绞痛、心肌梗塞——疼痛多在心前区与胸骨后或剑突下; 肝胆疾病及膈下脓肿——胸痛在右下胸,膈肌中心病变放射到 右肩; 夹层动脉瘤——疼痛多位于胸背部,向下放射至下腹、腰部与 双侧腹股沟和下肢; 自发性气胸——胸痛多位于患侧腋前线与腋中线附近; 急性白血病——胸骨压痛;
疼痛的分级标准

疼痛的分级标准
疼痛的分级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评估,疼痛的程度、
疼痛的类型、疼痛的持续时间、疼痛的影响范围等。
根据疼痛的程度,疼痛可以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轻度疼痛通常是指短暂的、
局部的疼痛感,对日常生活影响较小;中度疼痛可能会导致病人的
活动受限,影响睡眠和饮食;重度疼痛则会对病人的生活质量造成
严重影响,甚至导致情绪和心理上的问题。
此外,疼痛的类型也是评估疼痛的重要指标。
疼痛可以分为急
性疼痛和慢性疼痛。
急性疼痛通常是由外伤、手术等原因引起,持
续时间较短;而慢性疼痛则是指持续时间较长的疼痛,可能是由疾病、神经系统问题等引起。
疼痛的持续时间也是评估疼痛的重要指标之一。
根据持续时间
的长短,疼痛可以分为短期疼痛和长期疼痛。
短期疼痛通常是由外伤、手术等原因引起,持续时间较短,通常在治疗后可以缓解;而
长期疼痛则是指持续时间较长的疼痛,可能需要长期的治疗和管理。
最后,疼痛的影响范围也是评估疼痛的重要指标之一。
疼痛的
影响范围可以分为局部疼痛和全身疼痛。
局部疼痛通常是指疼痛局
部化,影响范围较小;而全身疼痛则是指疼痛波及全身,影响范围较大。
总的来说,疼痛的分级标准是根据疼痛的程度、类型、持续时间和影响范围等方面进行评估和分类的标准。
通过对疼痛进行准确的分级,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病人的疼痛情况,从而采取更有效的治疗和管理措施。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需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结合疼痛的分级标准,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疼痛的性质

疼痛的性质疼痛的性质往往反映着疾病的特性,因此,疼痛的性质是疼痛辨证的重要一环.由于引起疼痛的病因病机不同,其疼痛的性质亦不同,临床可见如下几类:(1) 胀痛:多属气滞,常肝郁气滞,肝阳上亢,感受风热及痰食内停所致(2) 刺痛:痛如针刺,其特点是疼痛的范围较小.部位固定不移.是瘀血疼痛的特点之一,多由外伤而气滞血瘀引起.(3) .灼痛:痛处有灼热感.多为郁热内蕴,痰热内阻,湿热蕴积及阴虚火旺所致.(5)割痛:疼痛如刀割般,多因热灼(13) 串痛:又称游走痛:即疼痛游走不定或走窜攻痛,其特点是痛处不固定,或者感觉不到确切的疼痛部位,多为风邪留着机体的经络关节, 阻滞气机,产生疼痛.气无形而喜通畅,气滞为痛,亦多见串痛.于行痹和气机郁滞所致的疼痛.(14) 酸痛:疼痛时有酸楚不适感,酸痛多由湿着肌表,气血不足或淤滞及精气亏损所致,多见于身躯,四肢痛证.(15) 重痛:疼痛有沉重或重着之感.重痛多为湿邪困阻,这与湿性重浊黏腻等有关.(16) 困痛:痛而压抑,欲动不遂称困痛,多为陈旧性损伤兼受寒邪,湿邪之故.(17) 隐痛:指疼痛隐隐而作,或时隐时现.隐痛多属虚证,常因阴血亏损,或阳气不足,使筋脉失养所致,多见于腰背部疼痛。
钝痛:指疼痛不甚,有厚钝,迟钝感.常发于风寒湿痹,瘀血之轻证者,可见于腰,肩等部位.绞痛:痛势剧烈如绞割者,称为绞痛.其特点是疼痛犹如有剜,割, 绞结之感,疼痛难以忍受.多为有形实邪突然阻塞经络闭阻气机,或寒邪内侵,气机郁闭,导致血流不畅而成.可见于心血瘀阻的心痛,蛔虫上窜或寒邪内侵胃肠引起的脘腹痛等.掣痛:又称牵扯痛,痛处有抽掣感或同时牵引它处而痛,称为掣痛.其特点是疼痛多呈条状或放射状,或有起止点,有牵扯感,多由筋脉失养或经阻滞不通所致.可见于胸痹,肝阴虚,肝经实热等证.(17)跳痛:血肿位于动脉附近或软组织病变邻近动脉时发生,多见于头侧与四肢末梢.需注意的是,若伴有红,热,烧,肿则多是瘀而生热.(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疼痛的分类及各种疼痛的定义

疼痛的分类及各种疼痛的定义一.按刺激性质之分1.机械性痛:组织在外力的作用下会产生机械性变形,当变形的程度超过机械性伤害感受器的阈值时,伤害感受器被激活,产生机械性疼痛。
外力去除后,组织复形,疼痛消失2.温度性痛:是指某些疾病因温度的变化而产生的疼痛。
3.化学性痛:组织受损或有炎症反应时,化学物质的升高超过阈值,常发生于创伤后20-30 天之内或有炎症、感染性疾病时。
二.按炎症病因分1. 炎症性痛:是指由正常的无害刺激引起的疼痛。
2. 非炎症性痛:是指由病理性原因引起的疼痛,如结石、癌症等。
三.按发病机理分1.病理生理性疼痛:由伤害性刺激和非伤害性刺激引起的疼痛。
2.精神心理性疼痛:是指一些查不出器质性原因的慢性疼痛,往往由于精神心理因素、心理冲突、情绪障碍或心理疾病等四处求医,反复做各种检查,始终不得缓解的疼痛。
四.按疼痛感觉分1.快痛:是在皮肤受到刺激时很快发生的一种定位清楚而尖锐的刺痛,在撤除刺激后又很快消失。
2.慢痛:是一种定位不明确的烧灼痛,潜伏期长,可持续长达数秒或更长。
3.顽固性痛:是指某些患有慢性疼痛的病人虽然经过积极的原发病治疗和各种止痛药的治疗,疼痛不能缓解,反复发作,而且严重影响病人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的疼痛。
五.按疼痛强度分1.轻度痛:是指疼痛可以忍受,并能正常生活、睡眠不受干扰的疼痛。
2.中度痛:是指疼痛明显,不能忍受,患者要求用镇痛药,睡眠受到干扰的疼痛。
3.重度痛:是指疼痛剧烈不能忍受,需要镇痛药物,睡眠严重受到干扰的疼痛,可伴有植物神经功能受到紊乱表现或被动体位。
4.极度痛:为一种持续性剧痛,伴血压、脉搏等变化的疼痛。
六.按时间模式分1.一过性疼痛:是指疼痛在短时间内一次或数次出现。
2.间断性疼痛:是指不定期的、没有规律性的疼痛。
3.周期性疼痛:是指疼痛发生频率经过一个相当规律的时间间隔,呈现规律性变动的状况。
4.持续性疼痛:是由于机体组织受到各种损害刺激而产生的痛觉。
中医问诊——问疼痛

中医问诊——问疼痛疼痛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自觉症状,各科均可见到。
问诊时,应问清疼痛产生的原因、性质、部位、时间、喜恶等。
(1)疼痛的原因:引起疼痛的原因很多,有外感有内伤,其病机有虚有实。
其中因不通则痛者,属实证,不荣则痛者属虚证。
(2)疼痛的性质:由于引起疼痛的病因病机不同,其疼痛的性质亦不同,临床可见如下几类。
①胀痛:痛且有胀感,为胀痛。
在身体各部位都可以出现,但以胸胁、胃脘、腹部较为多见。
多因气机郁滞所致。
②刺痛:疼痛如针刺,称为刺痛。
其特点是疼痛的范围较小。
部位固定不移。
多因瘀血所致。
全身各处均可出现刺痛症状,但以胸胁、胃脘、小腹、少腹部最为多见。
③绞痛:痛势剧烈如绞割者,称为绞痛。
其特点是疼痛、有剜、割、绞结之感,疼痛难以忍受。
多为有形实邪突然阻塞经络闭阻气机,或寒邪内侵,气机郁闭,导致血流不畅而成。
可见于心血瘀阻的心痛,蛔虫上窜或寒邪内侵胃肠引起的脘腹痛等。
④串痛;疼痛部位游走不定或走窜攻痛称为串痛。
其特点是痛处不固定,或者感觉不到确切的疼痛部位。
多为风邪留着机体的经络关节,阻滞气机,产生疼痛。
气无形而喜通畅,气滞为痛,亦多见串痛。
可见于风湿痹证或气滞证。
⑤掣痛:痛处有抽掣感或同时牵引它处而痛,称为掣痛。
其特点是疼痛多呈条状或放射状,或有起止点,有牵扯感多由筋脉失养或经阻滞不通所致。
可见于胸痹、肝阴虚、肝经实热等证。
⑥灼痛:痛处有烧灼感,称灼痛。
其特点是感觉痛处发热,如病在浅表,有时痛处亦可触之觉热,多喜冷凉。
多由火热之邪串人经络,或阴虚阳亢,虚热灼于经络所致。
可见于肝火犯络两胁灼痛,胃阴不足脘部灼痛及外科疮疡等证。
⑦冷痛:痛处有冷感,称冷痛。
其特点是感觉痛处发凉,如病在浅表,有时触之亦觉发凉,多喜温热。
多因寒凝筋脉或阳气不足而致。
⑧重痛:疼痛伴有沉重感,称重痛。
多见于头部、四肢及腰部。
多因湿邪困阻气机而致。
多见于湿证。
⑨空痛:痛而有空虚之感,称空痛。
其特点是疼痛有空旷轻虚之感,喜温喜按。
疼痛的分类

疼痛的分类疼痛涉及临床各个科系,往往是同症异病或同病异症。
目前疼痛的分类尚未统一标准。
许多学者多依其论著的主要论点而列及题类,本文基于临床诊断的需要,将疼痛疾病(凡有疼痛症状的疾病)加以罗列供参考。
一、按疼痛的原因分类1.创伤性疼痛2.病理性疼痛病理性疼痛又有二种分类方法。
第一种分类:1)表浅痛:程度剧烈,定位不精确,产生肌肉活动。
2)深部痛:程度较轻,定位不精确,肌肉活动较弱,有时疼痛放射至其他有关部位,可出现感觉过敏区。
3)神经性疼痛:起于末梢至中枢任何部位的病损,呈灼痛性、剧烈,弥散而持久。
有时表现为痛觉过敏,常受情绪影响。
4)心理性疼痛:纯属精神性,有焦躁情绪,可出现个性改变,抑郁症等。
第二种分类包括了一切机械性伤害和物理伤害所致的疼痛:1)炎性疼痛生物源性炎症、化学源性炎症所致的疼痛。
2)内源性疼痛指机体内环境紊乱所致的疼痛。
A.血运源性疼痛痉挛、狭窄、栓塞、闭塞、阻断。
B.免疫源性疼痛自身免疫源性疾病和变态反应疾病所致的疼痛。
C.内分泌源性疼痛凡有疾病症状的内分泌疾病。
D.代谢性病变引起的疼痛钙、磷代谢障碍引起的骨性疼痛;嘌呤代谢失调所致的痛风症等。
E.神经源性疼痛各种神经痛及其综合征、症候群。
F.心源性疼痛。
二、按疼痛的病程分类1. 短暂性疼痛:一过性痛觉发作。
2. 急性疼痛:发病,短暂或持续。
3. 慢性疼痛:发病缓或急转缓,持续时间长或时间断发作。
三、按疼痛程度的分类1. 微痛:似痛非痛,常与其它感觉复合出现。
如痒、酸麻、沉重、不适感等。
2. 轻痛:疼痛局限,痛反应出现。
3. 甚痛:疼痛较著,疼反应强烈。
4. 剧痛:疼痛难忍,痛反应强烈。
四、按疼痛性质的分类1. 钝痛、酸痛、胀痛、闷痛。
2. 锐痛、刺痛、切割痛、灼痛、绞痛。
五、按疼痛形式的分类1. 钻顶样痛。
2. 暴裂样痛。
3. 跳动样痛。
4. 撕裂样痛。
5. 牵拉样痛。
6. 压扎样痛。
六、按疼痛的部位分类广义讲可分为躯体痛、内脏痛和心因痛三大类,其中按躯体解剖定位又可分为:1.头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疼痛的性质
疼痛的性质往往反映着疾病的特性,因此,疼痛的性质是疼痛辨证的重要一环.由于引起疼痛的病因病机不同,其疼痛的性质亦不同,临床可见如下几类:
(1)胀痛:多属气滞,常肝郁气滞,肝阳上亢,感受风热及痰食内停所致.
(2)刺痛:痛如针刺,其特点是疼痛的范围较小.部位固定不移.是瘀血疼痛的特点之一,多由外伤而气滞血瘀引起.
(3).灼痛:痛处有灼热感.多为郁热内蕴,痰热内阻,湿热蕴积及阴虚火旺所致.
(5)割痛:疼痛如刀割般,多因热灼
(7)串痛:又称游走痛:即疼痛游走不定或走窜攻痛,其特点是痛处不固定,或者感觉不到确切的疼痛部位,多为风邪留着机体的经络关节,阻滞气机,产生疼痛.气无形而喜通畅,气滞为痛,亦多见串痛.于行痹和气机郁滞所致的疼痛.
(8)酸痛:疼痛时有酸楚不适感,酸痛多由湿着肌表,气血不足或淤滞及精气亏损所致,多见于身躯,四肢痛证.
(9)重痛:疼痛有沉重或重着之感.重痛多为湿邪困阻,这与湿性重浊黏腻等有关.
(10)困痛:痛而压抑,欲动不遂称困痛,多为陈旧性损伤兼受寒邪,湿邪之故.
(11)隐痛:指疼痛隐隐而作,或时隐时现.隐痛多属虚证,常因
阴血亏损,或阳气不足,使筋脉失养所致,多见于腰背部疼痛。
(13)钝痛:指疼痛不甚,有厚钝,迟钝感.常发于风寒湿痹,瘀血之轻证者,可见于腰,肩等部位.
(14)绞痛:痛势剧烈如绞割者,称为绞痛.其特点是疼痛犹如有剜,割,绞结之感,疼痛难以忍受.多为有形实邪突然阻塞经络闭阻气机,或寒邪内侵,气机郁闭,导致血流不畅而成.可见于心血瘀阻的心痛,蛔虫上窜或寒邪内侵胃肠引起的脘腹痛等.
(15)掣痛:又称牵扯痛,痛处有抽掣感或同时牵引它处而痛,称为掣痛.其特点是疼痛多呈条状或放射状,或有起止点,有牵扯感,多由筋脉失养或经阻滞不通所致.可见于胸痹,肝阴虚,肝经实热等证.
(17)跳痛:血肿位于动脉附近或软组织病变邻近动脉时发生,多见于头侧与四肢末梢.需注意的是,若伴有红,热,烧,肿则多是瘀而生热.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
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