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的性质
疼痛的性质

疼痛的性质疼痛的性质往往反映着疾病的特性,因此 ,疼痛的性质是疼痛辨证的重要一环 .由于引起疼痛的病因病机不同,其疼痛的性质亦不同,临床可见如下几类 :(1)胀痛 :多属气滞 ,常肝郁气滞 ,肝阳上亢 ,感受风热及痰食内停所致.(2)刺痛 :痛如针刺 ,其特点是疼痛的范围较小 .部位固定不移 .是瘀血疼痛的特点之一 ,多由外伤而气滞血瘀引起 .(3).灼痛 :痛处有灼热感 .多为郁热内蕴 ,痰热内阻 ,湿热蕴积及阴虚火旺所致 .(5)割痛 :疼痛如刀割般 ,多因热灼(7)串痛 :又称游走痛 :即疼痛游走不定或走窜攻痛 ,其特点是痛处不固定 ,或者感觉不到确切的疼痛部位 ,多为风邪留着机体的经络关节 , 阻滞气机 ,产生疼痛 .气无形而喜通畅 ,气滞为痛 ,亦多见串痛 .于行痹和气机郁滞所致的疼痛 .(8)酸痛 :疼痛时有酸楚不适感,酸痛多由湿着肌表 ,气血不足或淤滞及精气亏损所致 ,多见于身躯 ,四肢痛证 .(9)重痛 :疼痛有沉重或重着之感.重痛多为湿邪困阻,这与湿性重浊黏腻等有关 .(10)困痛 :痛而压抑 ,欲动不遂称困痛 ,多为陈旧性损伤兼受寒邪,湿邪之故 .(11)隐痛 :指疼痛隐隐而作 ,或时隐时现 .隐痛多属虚证 ,常因阴血亏损,或阳气不足 ,使筋脉失养所致 ,多见于腰背部疼痛。
(13)钝痛 :指疼痛不甚 ,有厚钝 ,迟钝感 .常发于风寒湿痹 ,瘀血之轻证者,可见于腰 ,肩等部位 .(14)绞痛 :痛势剧烈如绞割者,称为绞痛 .其特点是疼痛犹如有剜,割,绞结之感 ,疼痛难以忍受 .多为有形实邪突然阻塞经络闭阻气机 ,或寒邪内侵,气机郁闭,导致血流不畅而成 .可见于心血瘀阻的心痛,蛔虫上窜或寒邪内侵胃肠引起的脘腹痛等 .(15)掣痛 :又称牵扯痛 ,痛处有抽掣感或同时牵引它处而痛,称为掣痛.其特点是疼痛多呈条状或放射状 ,或有起止点 ,有牵扯感 ,多由筋脉失养或经阻滞不通所致 .可见于胸痹 ,肝阴虚 ,肝经实热等证 .(17)跳痛 :血肿位于动脉附近或软组织病变邻近动脉时发生,多见于头侧与四肢末梢 .需注意的是 ,若伴有红 ,热 ,烧 ,肿则多是瘀而生热 .。
护理上的疼痛的名词解释

护理上的疼痛的名词解释护理上的疼痛的名词解释与管理引言:疼痛是人类生活中的常见问题,无论是在生理还是心理层面,疼痛都对我们的日常活动和生活质量产生重大影响。
在护理领域,了解和管理疼痛对于提供优质的护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护理上的疼痛进行名词解释,并探讨一些疼痛管理的方法。
一、疼痛的定义和分类疼痛可被定义为一种不适或不愉快的感觉,通常与组织损伤或疾病相关。
根据疼痛的发生机制和所在部位,疼痛可被分类为:生理性疼痛和病理性疼痛。
生理性疼痛是正常的生理反应,例如在手术后的伤口愈合过程中感受到的疼痛。
而病理性疼痛是由疾病、损伤或其他异常因素引起的疼痛,例如慢性关节炎引起的关节疼痛。
二、疼痛的评估方法准确评估疼痛的程度和特点对于采取合适的措施来管理疼痛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疼痛评估方法:1. 数字评分:患者将其疼痛水平从0到10之间进行评分,其中0表示无疼痛,10表示最严重的疼痛。
2. 表情评估: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例如皱眉、捏紧拳头等,以评估其疼痛程度。
3. 词汇描述:患者描述自己的疼痛是“刺痛”、“胀痛”、“针扎”等,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了解疼痛的性质。
三、疼痛管理方法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最常用的管理疼痛的方法之一。
根据疼痛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医生可能会选择非处方药,例如酮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或处方药,如哌替啶和阿片类药物。
对于慢性疼痛,可能需要长期药物治疗。
2. 物理疗法:物理疗法包括使用冷热敷、电刺激和按摩等方式来缓解疼痛。
冷热敷可以通过改变血液循环和减轻疼痛区域的炎症来减轻疼痛。
电刺激可以通过刺激神经终末来干扰疼痛信号的传递。
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缓解肌肉紧张,减轻疼痛。
3. 心理支持:心理支持是管理疼痛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疼痛常常与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相伴随。
通过提供心理支持和咨询,患者可以更好地应对疼痛带来的不适和情绪困扰。
四、团队协作和疼痛管理在疼痛管理过程中,团队协作是至关重要的。
护士、医生、物理治疗师和心理健康专家等不同的专业人员需要密切合作,以确保患者获得全面的疼痛管理。
疼痛重点大题名解

疼痛学重点名词解释1、 疼痛:是组织损伤或与潜在的组织损伤相关的一种不愉快的躯体主观感觉和情感体验;同时可伴有代谢、内分泌、呼吸、循环功能和心理学等多系统的改变; 神经病理性疼痛:是由神经系统原发病或功能紊乱所致的自发性疼痛和超敏感性疼痛;分为三类:1、外周神经病理性疼痛2、中枢神经病理性疼痛3、交感神经维持性疼痛2、 带状疱疹HZ:是潜伏在感觉神经节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经再激活引起的皮肤感染,其特征是沿感觉神经相应节段引起皮肤疱疹,并伴严重疼痛;3、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椎间盘退变和损伤造成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表现出的一种综合征,腰椎间盘突出症中以L4~L5、L5~S1间隙发病率较高; 大题:一、疼痛诊疗的范畴1、慢性疼痛,包括①肌肉及软组织慢性疼痛②骨关节疼痛③头痛④神经病理性疼痛⑤创伤后慢性疼痛2、急性疼痛,包括①急性创伤性疼痛②术后疼痛③分娩痛④内脏痛⑤其他3、癌性疼痛 二、疼痛的分类 根据疼痛发生部位分类:根据疼痛部位的组织器官、系统分类:分为躯体痛、内脏痛、中枢痛根据疼痛所在的躯体部位分类:可分为头痛、颌面部痛或头、颜面和脑神经痛、颈部痛、肩及上肢痛、胸痛、腹痛、腰及骶部痛、下肢痛、盆部痛、肛门及会阴痛等 根据疼痛的性质分类:1、刺痛 2、灼痛 3、酸痛根据疼痛的原因分类:1、伤害性疼痛 2、炎性疼痛 3、神经病理性疼痛 4、癌痛 5、精神心理性疼痛 根据疼痛的持续时间分类:1、急性痛 2、慢性痛 三、临床上,疼痛可分为伤害感受性疼痛、炎性疼痛、神经病理性疼痛、特发性疼痛、与心因性疼痛以及功能性疼痛等 ①伤害感受性疼痛:是伤害性刺激引起的短暂疼痛,可以引起自主神经反应和回缩反射,是十分重要的生理性感觉; ②炎性疼痛:包括关节炎性疼痛与术后疼痛,是组织损伤和炎症引起的自发性疼痛和超敏感性疼痛;③神经病理性疼痛:是由神经系统原发病或功能紊乱所致的自发性疼痛和超敏感性疼痛;分为三类:1、外周神经病理性疼痛 2、中枢神经病理性疼痛 3、交感神经维持性疼痛 ④特发性疼痛与心因性疼痛的实例是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和躯体形式的疼痛障碍;⑤功能性疼痛:是由正常神经信号的异常中枢处理所致的超敏感性疼痛;四、疼痛患者的体格检查㈠头面部检查㈡颈项部检查:①椎间孔挤压试验②臂丛神经牵拉试验③压顶试验④引颈试验㈢肩及上肢检查:①杜加征,也称搭肩试验;让患者将手搭于对侧肩上,如果肘部不能接触胸前臂,则为阳性,见于肩周炎和肩关节脱位;②雅格逊征③屈肌紧张试验④密勒征⑤拇指屈收试验㈣胸、背、腹部检查㈤腰、骶、臀部检查:俯卧位:①梨状肌紧张试验②股神经紧张试验:检查者一手固定俯卧位患者的盆骨,另一手握踝,上托大腿后伸膝关节伸或屈,如出现大腿前方放射痛,即为阳性,表示股神经根L2~L4发出有受压可能③伸腰试验④腰大肌痉挛试验⑤跟腱反射 仰卧位:①屈颈试验②直腿抬高试验:患者仰卧,两下肢伸直,检查者一手扶患者膝部使腿伸直,另一手握踝部徐徐上举,若上举达不到正常高度70~90度,并出现腰痛和同侧下肢放射痛,为阳性;多见于腰椎间盘突出症③直腿抬高加强试验④仰卧挺腹试验⑤梨状肌紧张试验内旋髋试验⑥盆骨分离及挤压试验⑦“4”字试验盘腿试验⑧膝腱反射⑨足背伸肌力和伸拇肌力⑩足趾、足背及小腿的感觉⑾下肢病理反射㈥髋与下肢检查:①大腿滚动试验高芬征②“4”字试验③欧伯试验④浮髌试验⑤膝关节分离试验⑥麦克马瑞试验半月板弹响试验、回旋研磨试验⑦足内外翻试验⑧跟骨叩击试验⑨跖骨头挤压试验五、36页测量表自己瞅瞅 六、疼痛的药物治疗41页⑴非甾体抗炎药:①阿司匹林,适应证:伴有炎症反应的轻度或中度疼痛,为治疗风湿热的首选药物;不良反应:a 、胃肠道反应 b 、过敏反应 c 、肾损害 d 、肝损害 e 、水杨酸反应 禁忌症:严重肝损害、低凝血酶原血症、维生素K 缺乏症、血友病、有出血史的溃疡患者②吲哚美辛消炎痛适应征:关节炎、解热;不良反应:a 、胃肠道反应 b 、神经系统损害 c 、肾损害 d 、各型皮疹 e 、造血系统受抑制而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 f 、过敏反应 ;禁忌症:活动性溃疡病、溃疡性结肠炎、癫痫、帕金森病及精神病、肝肾功能不全等③布洛芬④双氯芬酸钠⑤酮洛酸:适应征:术后剧痛或癌症晚期疼痛、急性肌肉骨骼疼痛⑥美洛昔康,适应征:类风湿关节炎、疼痛性骨关节炎的症状治疗⑦塞来昔布,适应征:各种急慢性疼痛,不良反应:上腹部疼痛、腹泻、消化不良⑧帕瑞昔布⑨氟比洛芬酯:术后镇痛⑵糖皮质激素类药:慢性炎症性疼痛、抗炎和免疫抑制①地塞米松,不良反应:长期或大量使用可致肥胖、高血压、胃和十二指肠溃疡、骨质疏松、水钠潴留、精神异常②泼尼松龙,适应征:炎症性疼痛、免疫性疼痛③甲泼尼龙④利美达松⑤曲安奈德超长效的激素⑶阿片类镇痛药,中枢性、麻醉性镇痛药①吗啡,适应征:胆绞痛、心源性哮喘、止泻、麻醉和手术前给药;不良反应:呼吸抑制、平滑肌的激动作用、急性中毒、成瘾性和耐受性;中毒的症状:昏迷、呼吸深度抑制、瞳孔极度缩小、两侧对称,或成针尖样大,血压下降、发绀、尿少、体温下降、皮肤湿冷、肌无力;纳洛酮拮抗;②哌替啶,适应征:适用于各种剧痛,内脏绞痛与阿托品配伍;不宜用于癌性疼痛等慢性疼痛的治疗;③芬太尼④羟考酮⑤布托啡诺⑷类阿片类镇痛药:曲马多⑸抗癫痫药:神经病理性疼痛;①卡马西平②加巴喷丁③普瑞巴林,用于治疗糖尿病性神经痛和带状疱疹后神经痛⑹抗抑郁药:慢性疼痛的抑郁症病人①阿米替林②多塞平③氟西汀④帕罗西汀⑺局部麻醉药①利多卡因 400~500mg②布比卡因150mg③罗哌卡因200mg④氯普鲁卡因⑻其他①神经破坏药②骨骼肌松弛药③可乐定④氯胺酮⑤维生素维生素B12主要用于神经性疼痛⑥胶原酶多用于经保守治疗无效的椎间盘突出症⑦高乌甲素:非麻醉性镇痛药,镇痛作用强七、神经阻滞治疗并发症:局麻药中毒、神经性休克、出血、神经或周围组织损伤、感染禁忌症:组织部位的感染、炎症或全身感染、出血倾向、对所用药物有过敏史、条件不足⑴眶上神经阻滞:适用于眶上神经痛、额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及该范围癌性疼痛;⑵眶下神经阻滞:同1上变为下⑶上颌神经阻滞:同上、上颌神经痛、术后疼痛、创伤疼痛、放疗后疼痛⑷下颌神经阻滞:同上、下颌神经各支分布区域疼痛、外伤性疼痛、放疗后疼痛、⑸舌咽神经:舌咽神经痛、肿瘤转移性疼痛、⑹半月神经节:同①,三叉神经痛、面部带状疱疹、面部外伤痛、放疗后疼痛、伽马刀治疗或颅内血管减压术后顽固性疼痛⑺星状神经节⑻肋间神经⑼椎旁神经⑽腰交感神经⑾后面的神经阻滞自己个儿综合以上适应征蒙八、带状疱疹HZ及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临床特点:HZ好发于春季,多数患者患区剧烈疼痛,随后出现皮肤疱疹,少数患者可先疱疹后疼痛,HZ临床过程可分为:前驱期、疱疹期、恢复期、后遗神经痛期PHN患者在急性期HZ过后受累区残留有剧烈疼痛,性质多样;多伴有痛觉过敏和疼痛异常;治疗:急性期HZ的治疗原则:抗病毒、镇痛、抗炎、保护局部皮肤、防止继发感染、预防后遗痛;A、药物治疗:阿昔洛韦、泛昔洛韦、糖皮质激素等;b、神经阻滞 c、局部治疗 d、VZV疫苗和血清抗体PHN的治疗则应在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的基础上,采取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方案;a、药物:一线有三环类抗抑郁药、抗癫痫药,阿片类镇痛药、局部用药、神经修复调节药、神经营养药、其他;b、神经阻滞 c、神经毁损 d、物理疗法 e、心理疗法 f、其他 g、预防九、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CRPS:因局部损伤引起的伴随病理性疼痛、运动功能低下、皮肤血运影响、组织营养不良等一系列改变;分两型,CRPSⅠ型、CRPSⅡ型临床表现:两型均以感觉神经、自主神经和运动神经功能异常的三联征为其特征,可伴有骨骼和营养改变、血管舒缩功能异常;CRPSⅠ型:症状:a、烧灼样疼痛 b、感觉神经症状体征:a、运动功能障碍 b、发汗功能障碍 c、皮肤营养障碍 d、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分期:急性期、营养障碍期或缺血期、萎缩期CRPSⅡ型:症状:a、疼痛 b、痛觉过敏和痛觉异常体征:a、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b、营养性改变 c、可有相应神经受损的表现十、糖尿病性神经病变临床表现以周围神经病变多见,有单发性神经炎和多发性神经炎两类;前者一般不对称,后者以对称性、多发性末梢神经炎多见;主要临床表现为感觉障碍、运动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十一、颈椎病的分型神经根型最常见 1、症状:发自颈部、通过肩部向上臂、前臂和手指的发射痛,受压明显的还可出现疼痛区域的麻木;2、体征:肩关节上举受限、肌肉痉挛性收缩,有麻木感的区域可以出现感觉减退,受累神经支配区域的肌力也可出现减退,早起腱反射亢进,后期则减弱或消失; 3、特殊检查:a、臂丛牵拉试验阳性b压头试验阳性4、X线5、肌电图脊髓型1、症状:走路不稳,双足有踩棉花样感觉,四肢麻木,大小便困难,除四肢症状外,往往有T1以下的皮肤感觉减退、胸腹部发紧;2、体征:四肢肌张力升高,下肢明显,多为双侧,有时上肢的突出症状是肌无力和肌萎缩,并有根性感觉减退,而下肢肌萎缩不明显;主要表现为肌痉挛、反射亢进,出现踝阵挛和髌阵挛;3、特殊检查:X线、MRI椎动脉型1、症状:头痛和眩晕可同时出现、视觉障碍、突然摔倒,发病时患者意识清晰;2、体征:可有颈动脉压痛点3、特殊检查:引颈试验、旋颈试验4、X线交感型 1、症状:a头部症状b眼耳鼻喉部症状c胃肠道症状d心血管症状e面部或某一肢体多汗、无汗、畏寒、或发热,有时感觉疼痛、麻木,但是又不按神经节段或走行分布;2、体征:颈部活动多正常、颈椎棘突间或椎旁小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压痛;十二、颈椎病的治疗:1、一般治疗2、药物3、颈椎牵引疗法4、物理治疗5、注射疗法6、介入治疗7、手术治疗十三、肩周炎临床表现:1、症状a肩部疼痛,昼轻夜重b肩关节活动受限c怕冷2、体征:a压痛,冈上肌腱、肱二头肌长/短头肌腱及三角肌前后缘均可有明显压痛b活动受限,以外展、外旋、后伸最明显c肌肉痉挛和萎缩治疗:1、锻炼和理疗2、药物3、局部注射4、肩关节松解5、手术㈠.臭氧介入治疗的适应症,禁忌症,并发症.1适应症:A持续的下腰痛和或根性疼痛,经保守治疗2个月无效;B. 支配区的麻木或感觉迟钝,轻度的肌肉萎缩及明确的根性刺激体征;C .影像学证实:a与症状相关的小到中型的腰椎间盘突出外科术后复发的残余椎间盘和或纤维增生性瘢痕;2禁忌症:同胶原酶化学溶解术;3并发症:A穿刺相关并发症神经损伤、硬膜囊损伤、出血、感染等;B臭氧注射相关并发症近年来有少量文献报导出现腹胀、脑血管气栓、注射后疼痛等并发症;㈡射频介入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1适应症:a腰椎间盘突出症经保守治疗3个月以上无效的慢性下腰痛和或有下肢根性症状的患者,纤维环撕裂或包含性间盘经椎间盘造影诱发阳性结果的患者;b 颈椎间盘突出症 c神经性疼痛d神经病理性疼痛;2禁忌症: 严重椎管狭窄;突出物明显钙化;x线检查显示椎间盘低于正常高度三分之一;椎间盘突出伴游离;有明显进行性神经症状或马尾症状;合并精神或严重心理障碍;具有以上情况之一,则不宜行该治疗;㈢神经射频介入治疗的注意事项:1.射频热凝毁损完成后,退出射频针,嘱患者留院观察2小时;2.可能会有个别患者发生术后出血应密切观察患者;待完全停止出血后才能出院;3术后两周患者可能出现不适感;4少部分患者术后会有感觉缺失;㈣胶原酶化学溶解术的作用机制,适应症和禁忌症,并发症;1 作用机制:当外源性胶原酶以酶原的形式大量注入病变的椎间盘,便被其中的酶激活物激活;胶原酶被激活后作用于胶原分子的全部3条α-链,据氨基酸端四分之三处将胶原分子水解为四分之三和四分之一两个片段,使之溶解度增加,易解链变性被其他蛋白酶水解,最终降解为相关的氨基酸,被血浆中和吸收;由于椎间盘的总体积明显缩小,从而使突出物减少或消失,对神经组织的压迫得以缓解或消除,临床症状得以消失或改善;2 适应症:a典型的根性痛 b受累神经皮肤节段感觉异常 c 神经牵拉征阳性 d 神经物理学检查:可有肌萎缩、肌无力、感觉异常、反射改变;eCT 或MRI检查为阳性结果并与临床症状体征有一至性f 病程达2周以上经三个月以上保守治疗无效或经保守治疗有效,但每年发作两次以上者g经外科手术治疗后再发根性痛,经影像学诊断具有溶解适应症;3禁忌症:过敏体质者,有明显脊髓损伤或马尾神经损伤表现者,有代谢性疾病未控制者,椎间盘炎或椎间隙感染者,有心理或精神障碍者,骨性椎管狭窄或椎间孔狭窄者,后纵韧带骨化黄韧带肥厚者,椎间盘钙化或游离者,孕妇或14周岁以下的儿童,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凝血功能障碍者;4并发症:a药理相关因素药物过敏反应、腰腿疼痛一过性加重、尿潴留和肠麻痹及术后神经根损伤等;b操作相关因素血管神经根损伤、胶原酶误注入蛛网膜下腔及椎间隙感染等c术后脊柱失稳性腰腿痛;㈠心理治疗的治疗方法及内容1行为治疗,许多慢性患者常表现为与疼痛相关的行为,通过各种各种方法,消除患者原来的条件反射,建立新的条件反射和健康的行为;更强条患者的自我调节;如不敢活动、禁止等;实通过分析患者的某些思想、在治疗过程中2心理动力学疗法,实在治疗过程中,通过分析患者的某些思想、感情和问题,引到患者认识导致这些症状的原因,使患者产生顿悟,获得生活与抗病的勇气,从而使症症状消除和缓解;慢性疼痛不已单独使用可结合其他疗法;3支持疗法,通过以示对患者的同情和关系难为鼓励和支持,使患者对意识产生信任感和树立信心愿意听从医师的劝说和指导,重新树立起自尊心和自信心;真刀疗法的适应、禁忌、注意事项适应;1各种损伤所指的的软组织秥连或骨刺形成及由此产生顽固性疼痛;2慢性肌肉韧带劳损的疼痛3滑囊炎腱鞘炎引起的疼痛4非脑源性的外伤性及痉挛及基金张引起的不是和功能障碍;5肌肉韧带骨化引起的疼痛6因其临床症状的四肢关节骨刺禁忌1发热或局部全身感染着2施术部位有难以避开的重要血管和重要脏器者3有凝血功能障碍或有其他出血倾向者4严重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或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5定位定性不准者注意1必须明确诊断2严格掌握禁忌和适应证3bx具备扎实的解剖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防止误伤上N、A和健康组织4bx 严格无菌,防止感染,5治疗前必须严格检查针刀防止刀刃或折断6预防患者晕针7注意术后出血8防止术后重新粘脸㈡偏头痛鉴别、特点1特点:a头痛为多发性,间歇期无症状b 头痛多为一侧性,也有两侧同时出现,疼痛常局限于额部颞部及枕部,也可放射至颈部肩部c疼痛开始时或严重疼痛者多呈搏动性剧烈疼痛,然后转为持续性钝痛d有先兆症状的头痛出现可有先兆症状:视野缺损、闪烁暗点、躯体感觉减退、乏力、眼肌麻痹、面瘫、眩晕、出汗等舒马曲坦是中重度偏头痛发作的首选药,中度、重度选麦角新碱2鉴别:a丛集性疼痛:30-50岁,男多于女,刀挖样疼痛、搏动样疼痛;好发于眼眶、眶上、颞部,持续三小时以内,一侧的结膜充血、流泪流涕、前额部出汗闪烁性暗点等、瞳孔缩小;治疗常用曲普坦制剂皮下注射口服抗抑郁药、抗焦虑药、吸氧;b紧张性疼痛:各年龄段,特别是中年以后,男=女;束紧样、压迫样疼痛;好发于两侧头部,持续数小时到7天,肩部僵硬、头部肌肉紧张、头晕,治疗用肌松药、头痛体操;c.偏头痛:20-40岁,女多于男,搏动性跳痛,多为一侧头痛,数小时至数日,对光和声音敏感,恶心呕吐部分由一过性前兆,常用曲普坦制剂nsaids轻症㈢丛集性疼痛的诊断标准和治疗;1诊断:a至少有五次a-d标准的头痛发作b剧烈的单侧眼眶、眶上、和或颞部头痛,未经治疗持续15-180分钟c头痛伴有头痛侧的至少下列一项体征:同侧结膜充血和或流泪,同侧鼻塞和或流涕,同侧眼睑水肿,同侧前额和面部出汗,同侧瞳孔缩小和或眼睑下垂,躁动或不安宁d发作频率:从隔日一次到每天8次;2治疗:以预防为主,常用的预防用药有维拉帕米如效果不佳则选用锂剂、麦角新碱、加巴喷丁等,急性发作期选用下列措施:a氧气疗法以面罩吸入100%的氧气,流量为7-10升|分,吸入10-15分钟后以60%-70%的疼痛症状可缓解;b药物治疗:舒马曲坦皮下注射用于急性发作期,阿米替林、碳酸锂、美西麦角、维拉帕米、尼莫地平用于慢行丛集行头痛的预防和治疗c神经阻滞疗法采用泼尼松龙加局麻药,行枕下注射,或枕大神经、枕小神经、眶上神经阻滞,颞浅动脉旁阻滞,痛点阻滞和星状神经节阻滞;㈣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表现、伴随症状、鉴别诊断、药物治疗1临现:a疼痛部位, 疼痛在三叉神经分布区,单侧性,以第二支第三支第一支,右侧多于左侧;b疼痛性质,阵发性骤起骤停如刀割、针刺、撕裂、烧灼或电击样疼痛,剧痛持续数秒到1-2分钟,但有时可持续数小时至数天;发作频率不定,因病情发展而增多c发作时间,间断性发作,间歇时间可以是数月或数年;复发多在面部的相同部位而且有扩散的趋势d诱发因素扳机点常位于同侧上下唇、鼻翼旁、牙龈等处,轻轻触摸或牵拉扳机点可激发疼痛发作e扳机点,受到非有害刺激可诱发疼痛;2伴随症状:痛苦表情,皱眉咬牙,用手掌压颜面部,或突然停止说话、进食等活动,多次发作者可致皮肤增厚、粗糙、眉毛脱落并伴面肌和咀嚼肌阵发性痉挛、结膜充血、流泪及流涎;患者的情绪应激常会增加发作频率和疼痛的程度;神经检查一般无异常体征,少数有面部感觉减退;3鉴别诊断:a继发性三叉神经痛,除了三叉神经分布区疼痛症状外多为持续性或阵发性加重,病人可有相应分布区感觉减退,角膜反射及听力减退,咀嚼肌力下降或萎缩b舌咽神经痛发作性疼痛,为针刺样、通电样疼痛,夜间痛约占半数,多见于吞咽食物时痛,发作时有唾液和泪腺分泌、发汗少数可出现晕厥c不典型面瘫疼痛常累及颈部皮肤呈持续性烧灼痒痛,无间歇期,无扳机点,多为双侧伴有自主神经症状d颞下颌关节病变,伴有关节功能障碍,在颞下颌关节处有压痛,无扳机点e丛集性疼痛,在鼻周周围,伴有流泪,鼻塞,流涕,脸红等症状,无扳机点多在夜间发作;4 药物治疗:对首发病例和病史短症状轻的患者应首先考虑药物治疗;抗惊厥药如卡马西平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常用和有效药物;卡马西平需要长期服用,在治疗的第一年每月进行血常规检查一次,以后每三个月检查一次,如果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明显减少,应当停药,停药后可以很快恢复正常;血常规异常多发生在治疗后的前三个月;其他还有苯妥英钠、加巴喷丁、奥卡西平等;1、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分型:膨出型、突出型、脱垂型、游离型、Schmorl结节及经骨突出型2、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症状:⑴腰痛⑵坐骨神经痛①机械受压学说:机械压迫神经根是引起坐骨神经痛的主要原因②化学性神经根炎学说:是引起坐骨神经痛的根本原因③自身免疫学说⑶股神经痛⑷骶神经痛马尾综合征体征:⑴腰椎侧突畸形⑵腰部活动受限⑶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阳性⑷神经系统表现①感觉异常②肌力下降③反射异常特殊检查:X线平片、CT、MRI、电生理检查肌电图3、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⑴保守治疗:限期绝对卧床、骨盆牵引、糖皮质激素硬膜外注射、传统中医治疗、腰围固定保护和腰背肌锻炼⑵微创治疗:常用的技术包括射频热凝、等离子消融减压、激光汽化减压等⑶手术治疗:是传统的后路开放手术,摘除髓核;主要适宜纤维环完全破裂、髓核脱垂、游离型椎间盘突出或马尾神经受压较重以及出现明显的肌力下降者,经严格保守治疗无效也可以考虑实行髓核摘除术;4、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㈠临床表现:①症状主要是膝关节疼痛,初期轻微钝痛,以后逐步加重,活动时加剧,休息后好转;疼痛受周围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大多喜热畏凉,关节僵硬不灵活,活动时有弹响和摩擦声;骨关节炎伴有滑膜炎时,关节内有积液,关节肿胀明显,疼痛加重;②体征关节主动或被动伸屈活动时疼痛,不同程度的活动受限,关节间隙压痛,磨髌试验阳性,关节腔有积液是浮髌试验阳性,晚期关节周围肌肉萎缩,严重时出现关节畸形③X线检查早期无明显变化或仅表现为髁间隆突变尖;晚期关节间隙狭窄,关节边缘骨赘形成,骨端变形,关节面不平整,软骨下骨有硬化和囊腔形成;④实验室检查一般都在正常范围内;关节液检查可见白细胞增高,偶见红细胞;㈡诊断:根据年龄、病史、膝关节疼痛的特点和体征,结合X 线检查的影像学改变特点比较容易诊断,但须除外关节结核、肿瘤、风湿、类风湿等其他病变;㈢治疗:骨关节炎随年龄的增长,结缔组织进行性退变,一般来说病理学改变是难以逆转的,但适当的治疗可以延缓病变的发展或阻断恶性循环,缓解或解除疼痛,改善或恢复正常活动;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痛点局部注射、物理治疗、关节腔内注射、手术疗法5、跟痛症的临床表现①跟骨痛②跟腱止点痛③足心痛跟下脂肪纤维垫炎6、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辅助检查、治疗临床主要表现为手和足的持久性系统性多关节炎㈠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典型表现为多关节的疼痛、僵硬、肿胀;①晨僵至少1小时,持续至少6周;②至少有3个或3个以上的关节肿胀持续至少6周;③腕关节、掌指关节或近侧指间关节肿胀6周或以上;④对称性关节肿胀;⑤手的X线片应具有典型的类风湿关节炎改变而且必须包括糜烂和骨质脱钙;⑥类风湿结节;⑦类风湿因子阳性;具备上述4项即可确诊; ㈡鉴别诊断:①脊椎关节病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关节炎、赖特综合征等;②感染性疾病急性风湿热、细菌性心内膜炎、淋病性关节炎、病毒感染等;③代谢性疾病甲状腺疾病引起的关节炎、痛风、假性痛风等;④结缔组织病急性复发性血清阴性对称性滑膜炎、皮肌炎、硬皮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⑤其他淀粉样变性、血管免疫母细胞淋巴结病、口服避孕药引起的关节炎、结节病等;㈢辅助检查:实验室检查①血常规:病情严重者,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有轻度或中度降低,贫血多数为正细胞色素型;②血沉和C反应蛋白:活动期升高,缓解期降低;③类风湿因子:75%的患者中可检测到为阳性,且滴度在1:80以上;④核抗原抗体:可检测到为阳性;⑤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可测定为阳性; 影像学检查:MRI是目前检测关节及软组织破坏程度的最好方法,可早期发现关节、软组织及软骨等的破坏;㈣治疗:Ⅰ、一般治疗:适当休息、加强营养、加强锻炼,维护关节功能;Ⅱ、药物治疗:①非甾体抗炎药包括布洛芬、萘普生、双氯芬酸等②缓解病情抗风湿药包括甲氨蝶呤、环磷酰胺等③糖皮质激素④中药制剂⑤生物制剂Ⅲ、外科治疗,可考虑手术Ⅳ、心理和康复治疗7、纤维肌痛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㈠临床表现:①共同表现:常有焦虑、抑郁、感觉异常、主观肿胀、肠道刺激症状、雷诺现象、精神变化等,25%以上的患者以感觉异常、主观肿胀为最常见;②广泛性疼痛和压痛③特异性表现:睡眠异常、疲劳、晨僵;㈡诊断标准:①持续3个月以上的全身性疼痛,身体的左右侧、腰的上下部及中轴骨骼等部位同时疼痛时才认为是全身性疼痛;②用拇指按压身体左右同一解剖部位18个9对压痛点中至少有11个出现疼痛;这18个9对压痛点部位是:枕骨下肌肉附着处、斜方肌上缘中点、第5~7颈椎横突间隙的前面、冈上肌起始部,肩胛棘上方近内侧缘、肱骨外上髁远端2cm处、第2肋骨与软骨交界处,恰在交界处外侧上缘、臀上象限,臀前皱襞处、大粗隆后方、膝内侧脂肪垫关节折皱线的近侧同时具有上述2项条件者,可诊断为纤维肌痛综合征; ㈢鉴别诊断:应与精神性风湿痛、慢性疲劳综合征、风湿性多肌痛、类风湿关节炎、肌筋膜疼痛综合症等疾病鉴别;㈣治疗:患者教育、体育锻炼、药物治疗抗抑郁药——阿米替林或氟西汀、抗惊厥药——加巴喷丁、中枢性骨骼肌肉松弛剂——环苯扎珠、α2肾上腺素能激动剂——可乐定和盐酸替扎尼定、镇痛药及非甾体抗炎药——可卡因或美沙酮或芬太尼等、镇静催眠药——地西泮等、其他治疗星状神经节阻滞、外周神经阻滞、痛点阻滞等8、肌筋膜疼痛综合症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㈠临床表现:①局部肌肉痛,慢性持续性酸胀痛或钝痛;②缺血性疼痛③固定压痛点或扳机点㈡诊断:依据临床症状和体征,美国的诊断标准如下:①肌腱的附着点或肌腹上有固定疼痛区和压痛点;按压痛点可引发区域性的不按神经根感觉分布的分散痛;②气温降低或疲劳时疼痛加重;③增加肌肉血流的治疗可使疼痛减轻;④排除局部占位性或破坏性病变;㈢治疗:①一般治疗,注意休息、保暖、戒烟酒、适当的体育锻炼②病因治疗,去除病因③改善患部血液循环,可采用伸展运动、按摩、热疗等④消除扳机点,应用微创技术松解局部粘连⑤抗抑郁治疗;9、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易感:HLA-B27㈠临床表现:早期常有下背痛和晨起僵硬,活动后减轻,并可伴有低热、乏力、食欲减退、消瘦等症状;Ⅰ、关节病变,多数首先侵犯骶髂关节,以后上行发展至颈椎①骶髂关节炎: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腰痛,腰骶部僵硬感,间歇或两侧交替出现腰痛和两侧臀部疼痛,可放射至大腿,无阳性体征,直腿抬高试验阴性;直接按压或伸展骶髂关节可引起疼痛;②腰椎病变:下背部和腰部活动受限;体检可发现腰椎脊突压痛,腰椎。
疼痛的性质

疼痛的性质疼痛的性质往往反映着疾病的特性,因此,疼痛的性质是疼痛辨证的重要一环.由于引起疼痛的病因病机不同,其疼痛的性质亦不同,临床可见如下几类:(1) 胀痛:多属气滞,常肝郁气滞,肝阳上亢,感受风热及痰食内停所致(2) 刺痛:痛如针刺,其特点是疼痛的范围较小.部位固定不移.是瘀血疼痛的特点之一,多由外伤而气滞血瘀引起.(3) .灼痛:痛处有灼热感.多为郁热内蕴,痰热内阻,湿热蕴积及阴虚火旺所致.(5)割痛:疼痛如刀割般,多因热灼(13) 串痛:又称游走痛:即疼痛游走不定或走窜攻痛,其特点是痛处不固定,或者感觉不到确切的疼痛部位,多为风邪留着机体的经络关节, 阻滞气机,产生疼痛.气无形而喜通畅,气滞为痛,亦多见串痛.于行痹和气机郁滞所致的疼痛.(14) 酸痛:疼痛时有酸楚不适感,酸痛多由湿着肌表,气血不足或淤滞及精气亏损所致,多见于身躯,四肢痛证.(15) 重痛:疼痛有沉重或重着之感.重痛多为湿邪困阻,这与湿性重浊黏腻等有关.(16) 困痛:痛而压抑,欲动不遂称困痛,多为陈旧性损伤兼受寒邪,湿邪之故.(17) 隐痛:指疼痛隐隐而作,或时隐时现.隐痛多属虚证,常因阴血亏损,或阳气不足,使筋脉失养所致,多见于腰背部疼痛。
钝痛:指疼痛不甚,有厚钝,迟钝感.常发于风寒湿痹,瘀血之轻证者,可见于腰,肩等部位.绞痛:痛势剧烈如绞割者,称为绞痛.其特点是疼痛犹如有剜,割, 绞结之感,疼痛难以忍受.多为有形实邪突然阻塞经络闭阻气机,或寒邪内侵,气机郁闭,导致血流不畅而成.可见于心血瘀阻的心痛,蛔虫上窜或寒邪内侵胃肠引起的脘腹痛等.掣痛:又称牵扯痛,痛处有抽掣感或同时牵引它处而痛,称为掣痛.其特点是疼痛多呈条状或放射状,或有起止点,有牵扯感,多由筋脉失养或经阻滞不通所致.可见于胸痹,肝阴虚,肝经实热等证.(17)跳痛:血肿位于动脉附近或软组织病变邻近动脉时发生,多见于头侧与四肢末梢.需注意的是,若伴有红,热,烧,肿则多是瘀而生热.(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疼痛评定

1、 45区体表面积评定法
评定方法:常用45区体表面积图及颜色笔等进行 检查。45区体表面积图将人体表面分为45区,其 中前22区,后23区,每一个区有一个特定的号码, 检查时让患者用不同颜色或符号在图中标出疼痛 部位。
• 评分标准:涂盖一区为1分(每区无论涂盖 大小,即便是涂盖了一个区的一小部分也 评为1分),未涂处为0分,总评分表示疼 痛的区域。 • 不同颜色或不同符号表示疼痛的不同强度: • 无色或“—”表示无痛; • 黄色或“○”表示轻度疼痛; • 红色或“□”表示中度疼痛; • 黑色或“△”表示重度疼痛; • 最后计算疼痛区域占整个体表面积的百分 比。
0 1 无痛 2 3 4 5 6 7 8 9 10 剧痛
5、疼痛简明记录量表
疼痛简明记录量表(brief pain inventory,BPI) 由威斯康辛大学神经科疼痛小组研制,是将感觉、 情感和评价三个因素分别量化的疼痛评定量表。此 表包括了有关疼痛原因、疼痛性质、对生活的影响、 疼痛部位等描述词,并采用NRS(0~10级)描述疼痛 程度,从多方面对疼痛进行评价。BPI是一种快速多 维的疼痛评定方法。
4、 0-10数字分级评分法
数字分级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 是以0~10共11个点来描述疼痛的强度。其中,0表示 无痛,10表示剧痛,患者根据个人疼痛的感受在其 中的一个数字上做记号。NRS比VRS更为直观,但患 者容易受到数字和描述字的干扰,而降低灵敏性和 准确性。
无 痛
少 量 疼 痛
轻 度 疼 痛
中 度 疼 痛
重 度 疼 痛
极 度 疼 痛
8、 McMill疼痛问卷及简式McMill 疼痛问卷
McMill疼痛问卷(McMill pain questionnaire, MPQ)是由Melzack和Torgerson在1971年提出的评定 疼痛的方法,包括4类20组疼痛描述词,从感觉、情 感、评价和其他相关类四个方面以及现时疼痛强度 进行较全面的评定。
疼痛评估流程

疼痛评估流程引言概述:疼痛是人们常常遇到的身体不适症状之一,而疼痛评估流程是医疗工作者用以判断疼痛程度和类型的重要方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疼痛评估流程的五个部分,包括病史采集、疼痛特征描述、疼痛评分工具、身体检查和辅助检查等。
一、病史采集:1.1 主诉:医护人员首先应询问患者主诉,了解患者疼痛的具体部位、强度、持续时间和发作频率等信息。
1.2 发病过程:详细了解患者疼痛的发病过程,包括疼痛的诱因、加重或缓解因素,以及伴随的其他症状等。
1.3 既往史和家族史:了解患者既往是否有类似疼痛病史,以及家族中是否有相关疼痛病例,有助于判断疼痛的原因和可能的遗传因素。
二、疼痛特征描述:2.1 疼痛的性质:询问患者疼痛的性质,如刺痛、钝痛、绞痛等,以帮助确定疼痛的类型。
2.2 疼痛的强度:使用疼痛评分工具,如VAS(Visual Analog Scale)或NRS (Numeric Rating Scale),让患者根据自己的感受进行评分,以便医护人员了解疼痛的强度。
2.3 疼痛的时程:询问患者疼痛的持续时间和发作频率,包括疼痛的开始时间、间歇期和持续时间,以便判断疼痛的进展和变化。
三、疼痛评分工具:3.1 VAS评分法:VAS是一种通过让患者在一条直线上标记疼痛强度的方法,医护人员根据标记的位置来评估疼痛的程度。
3.2 NRS评分法:NRS是一种让患者根据自己的感受在0-10的等级上选择数字表示疼痛程度的方法,数字越高表示疼痛越严重。
3.3 Wong-Baker面部表情量表:适用于儿童和语言障碍患者,通过选择与自己疼痛感受相符的面部表情来评估疼痛程度。
四、身体检查:4.1 外观观察:医护人员应观察患者的外貌,包括面色、表情、步态等,以寻找可能与疼痛相关的体征。
4.2 触诊检查:通过触摸患者的相关部位,医护人员可以了解疼痛的触痛点、肿胀、温度变化等情况,以帮助判断可能的病因。
4.3 运动检查:对于关节疼痛等情况,医护人员可以让患者进行相应的运动,以评估疼痛的加重或缓解情况,有助于确定疼痛的来源。
疼痛疼痛的评估方法与分类

疼痛疼痛的评估方法与分类
疼痛评估方法是一种定量或定性地评估疼痛的方法,以了解疼痛的性质、程度和影响。
常用的疼痛评估方法有以下几种:
1. 数字评分法(NRS):病人根据0-10的数字刻度,自行选择数字表示疼痛的程度,0表示无疼痛,10表示最严重的疼痛。
2. 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病人根据一条标有“无疼痛”和“最严重的疼痛”两端的直线,选择自己当前疼痛程度在直线上的位置。
3. 面部表情评分法:用于无法使用数字评分法或视觉模拟评分法的患者,根据面部表情的变化等观察疼痛程度。
4. 行为表现评估法:观察患者的行为表现,如哼唱、揉搓患处等,来评估疼痛程度。
5. 疼痛问卷评估法:使用一系列问题和选项,让患者选择或描述自己的疼痛程度或性质,如疼痛的起源和部位、疼痛的特点等。
疼痛可以按其起源、性质、病程和疾病进展等进行分类:
1. 根据起源:疼痛可以分为神经性疼痛(由神经病变引起)、炎症性疼痛(由炎
症反应引起)、肌肉骨骼疼痛(由肌肉和骨骼结构损伤引起)等。
2. 根据性质:疼痛可以分为剧痛、钝痛、持续痛、间歇痛等。
3. 根据病程:疼痛可以分为急性疼痛(短时间内发生的疼痛)和慢性疼痛(持续时间长达3个月以上的疼痛)。
4. 根据疾病进展:疼痛可以分为原发性疼痛(由某种特定疾病引起)和继发性疼痛(由其他病因引起)。
疼痛的分类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疼痛的病因和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
因此,准确的疼痛评估和分类对于疼痛管理至关重要。
疼痛的分类与评估

第十七章疼痛的分类与评估本章要点:1.疼痛涉及临床各科,分类多种多样,临床上一般根据疼痛的性质、部位、病因及持续时间进行分类。
2.根据疼痛持续的时间,疼痛分为急性与慢性疼痛。
3.临床常用的疼痛强度评估量表有视觉模拟量表、语言评价量表、数字评价量表等,一般根据患者的不同特点选择合适量表进行疼痛评估。
4.疼痛问卷表就是一种较疼痛强度量表更为全面的对疼痛进行评估的一种方法。
5.在实施临床疼痛评估过程中应注意从病因、性质、部位等方面综合评估患者的疼痛情况。
第一节疼痛的分类由于疼痛涉及临床各科,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其病因错综复杂,许多疼痛既就是某些疾病的一组的典型症候群或综合征,又可随着疾病的发展而变化。
因此,对于疼痛的分类至今尚无统一的标准,临床分类方法多种多样,但还就是以结合疼痛性质、部位与病因的分类方法较为实用。
一、疼痛的性质分类1、刺痛(pricking pain) 又称第一痛(first pain)、锐痛(sharp pain)或快痛(fast pain),其痛刺激冲动就是经外周神经中的Aδ纤维传入中枢的。
痛觉主观体验的特点就是定位明确,痛觉迅速形成,除去刺激后即刻消失。
常引发受刺激的肢体保护性回缩反射,情绪反应不明显,因而比较稳定,易于进行定量研究。
脊髓前外侧束与后束与刺痛的传导有关。
切断前外侧束,刺痛完全消失;切断后束,刺痛的阈值降低,定位性也受到严重的影响。
刺痛信息经脊髓至丘脑后腹核的基底部换神经元后,传至大脑皮质体感区。
与此类痛觉传导有关的神经结构统称皮质痛觉系统。
2、灼痛(burning pain) 又称第二痛(second pain)、慢痛(slow pain)或钝痛(dull pain),多因化学物质刺激痛觉感受器而引起,一般认为此类性质的痛觉信号就是经外周神经中的C类纤维传入的。
其主观体验的特点就是定位不明确,往往难以忍受。
痛觉的形成缓慢,常常在受刺激后0、5~1、0s后才出现,而除去刺激后,还要持续几秒钟才能消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疼痛的性质
疼痛的性质往往反映着疾病的特性, 因此, 疼痛的性质是疼痛辨证的重要一环. 由于引起疼痛的病因病机不同,其疼痛的性质亦不同,临床可见如下几类:
(1) 胀痛:多属气滞,常肝郁气滞, 肝阳上亢,感受风热及痰食内停所致.
(2) 刺痛: 痛如针刺, 其特点是疼痛的范围较小.部位固定不移. 是瘀血疼痛的特点之一, 多由外伤而气滞血瘀引起.
(3) . 灼痛: 痛处有灼热感. 多为郁热内蕴, 痰热内阻, 湿热蕴积及阴虚火旺所致.
(5) 割痛:疼痛如刀割般, 多因热灼
(7) 串痛: 又称游走痛: 即疼痛游走不定或走窜攻痛, 其特点是痛处不固定, 或者感觉不到确切的疼痛部位, 多为风邪留着机体的经络关节,阻滞气机,产生疼痛.气无形而喜通畅,气滞为痛,亦多见串痛. 于行痹和气机郁滞所致的疼痛.
(8) 酸痛: 疼痛时有酸楚不适感,酸痛多由湿着肌表,气血不足或淤滞及精气亏损所致,多见于身躯,四肢痛证.
(9) 重痛:疼痛有沉重或重着之感. 重痛多为湿邪困阻,这与湿性重浊黏腻等有关.
(10) 困痛:痛而压抑, 欲动不遂称困痛,多为陈旧性损伤兼受寒邪,湿邪之故.
(11) 隐痛:指疼痛隐隐而作,或时隐时现.隐痛多属虚证,常
因
阴血亏损,或阳气不足,使筋脉失养所致,多见于腰背部疼痛
(13) 钝痛:指疼痛不甚,有厚钝, 迟钝感.常发于风寒湿痹,瘀血之轻证者,可见于腰, 肩等部位.
(14) 绞痛: 痛势剧烈如绞割者, 称为绞痛. 其特点是疼痛犹如有剜,割,绞结之感,疼痛难以忍受.多为有形实邪突然阻塞经络闭阻气机,或寒邪内侵,气机郁闭,导致血流不畅而成.可见于心血瘀阻的心痛, 蛔虫上窜或寒邪内侵胃肠引起的脘腹痛等.
(15) 掣痛: 又称牵扯痛, 痛处有抽掣感或同时牵引它处而痛, 称为掣痛.其特点是疼痛多呈条状或放射状,或有起止点,有牵扯感, 多由筋脉失养或经阻滞不通所致.可见于胸痹,肝阴虚,肝经实热等证.
(17) 跳痛: 血肿位于动脉附近或软组织病变邻近动脉时发生, 多见于头侧与四肢末梢.需注意的是,若伴有红,热,烧,肿则多是瘀
而生热.
—八、、・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
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