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黄果树瀑布 (2)

合集下载

17《黄果树瀑布》同步练习2

17《黄果树瀑布》同步练习2

《黄果树瀑布》同步练习一、生字小关卡。

选择合适的汉字填空。

嘶斯撕器消嚣帝谛缔()哑()毁()灭尘()()听皇()()文()叫()防机()()结()王二、词语游艺厅。

1.用“﹨”画去括号中不合适的汉字或词语。

(1)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我们便听到“哗哗”的声音从远处(传飘)来。

(2)声音渐近渐响,最后像潮水般(涌漫)上来。

(3)人就像漂浮在一片声浪之中,每个细胞都(灌满充满)了活力。

(4)我们任凉丝丝的水珠(扑溅)上火热的脸庞,打湿薄薄的衣衫。

2.给下面句中加点字注音。

(1)老舍的妈妈晚上经常帮那些黄包车夫缝()补袜子或者是衣服。

(2)卖火柴的小女孩家的屋子里有很多缝()隙,冬天的风总是灌进来。

(3)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3.下面词语中加点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白练勤学苦练练习老练B.远近闻名新闻百闻不如一见C.沉醉如痴如醉陶醉醉心4.根据意思写词语。

(1)形容很大的一声响。

()(2)形容气势不寻常,极其雄伟。

()(3)形容纷乱扰攘、热闹欢腾或战争混乱的情景。

()(4)无论是远处还是近处都听过这个名字,形容很有名。

()三、句子训练营。

照样子,写句子。

1.透过树的缝隙,便看到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好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

2.黄果树瀑布虽不如庐山瀑布那样长,但远比它宽,所以显得气势非凡,雄伟壮观。

四、课文拷贝室。

按课文内容填空。

1.“黄果树瀑布,真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这是一个________句,表达了作者对黄果树瀑布的________________之情。

这句话干脆利落,是课文的中心句,用在开头起到了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2.“绿树掩映间,有一座徐霞客的塑像。

他遥对瀑布,仿佛在凝神谛听远处的瀑布声。

他完全沉醉了。

此时此刻的我们,也完全沉醉了。

”课文最后,作者将目光锁定在徐霞客的塑像上,并用想象的笔触进行了描写,借此突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黄果树瀑布第二课时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黄果树瀑布第二课时

五年级(语文)第九册第五单元第4 课时总第47 课时主备人:曾先进课题:17.黄果树瀑布教学内容: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文中打比方的句子,感受黄果树瀑布声音和形态的特点。

2.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和图片,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体会大自然对人性情的陶冶。

3.懂得保护大自然,热爱大自然教学重点:体会文章优美词句蕴涵的意境,理解作者的语言和感受,并能表达出自己心中的感受。

教学难点: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感悟黄果树瀑布景观的壮美和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课前组织同学们,此时此刻,在这间教室里,最吸引你注意的是什么?二、复习导入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黄果树瀑布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师根据生的回答,板书“听”、“看”。

)2.多么壮观的景象啊!那此刻,你想说些什么呢?三、激情朗读,建构体验的基础1.还记得海伦·凯勒吗?她正是用动人的笔调描绘着她心中“看”到的世界。

(师很激情地)今天,我们就借作者的语言文字来听一听黄果树瀑布对我们深情地呼唤,看一看黄果树瀑布给我们激情的震撼,好吗?2.大家的回答声让我觉得,瀑布似乎就在我的血脉中奔流。

那我们现在就来读一读这优美的文章,比一比,看谁读得最投入、最动情。

注意,读到你感觉上来了,就举手。

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领会该段在文章中起到了总领全文的作用。

3.生自由朗读,师巡视指导朗读能力较弱的学生。

4.展示:想读哪儿就读哪儿。

找出课文中的比喻句读一读,和同桌讨论它们好在哪里,再全班交流。

师感性评价,激发学生阅读的热情。

四、入情品读,内化体验的过程1.方才我们在激情中,与黄果树瀑布一起体验飞流直下的豪情;此刻,让我们来个深呼吸,静心思索,在“宁静致远”中去感受黄果树瀑布给人无限遐想的魅力!2.准备好了吗?(师生一起做深呼吸)现在我们就来比一比默读课文,看看谁能听到黄果树瀑布的声音,看到黄果树瀑布壮观的景象。

(师边说边给“听”、“看”上加引号)咦?谁知道老师为什么要在这两个字上加引号呢?对!唯有善于联想的人,才会从一个个方块字中听出瀑布的豪情,看出瀑布的壮观。

课文17 黄果树瀑布

课文17 黄果树瀑布
可以说,徐霞客是最早发现黄果树之美的 人,是他使得黄果树瀑布名扬天下,因此这 里会有他的塑像。
拓展欣赏:
瀑布
叶圣陶
还没看见瀑布, 先听见瀑布的声音, 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 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
山路忽然一转, 啊! 望见了瀑布的全身! 这般景象没法比喻,
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
站在瀑布脚下仰望, 好伟大呀,一座珍珠的屏! 时时来一阵风, 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


合作探究5——7自然段:
1、默读第5—7自然段,找到自己喜欢的语 句,在旁边空白处写上体会。
2、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灌”、“挟”的含 义的?
拓展知识:
早在1638年,我国明代的地理学家徐霞客 就考察过黄果树瀑布,并在其游记中作了这 样的叙述“翻岩喷雪,溪皆如白鹭群飞。一 溪悬捣, 万练飞空。捣珠飞玉,飞沫反涌, 如烟雾腾空,势甚雄励。······
课后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背诵叶圣陶的《瀑布》。
人喧马嘶:人在喧闹,马在嘶鸣。形容声音既响亮又嘈杂。现 在一般比喻瀑布的水声。
喧嚣:1. 声音杂乱,不清楚 2. 叫嚣;喧嚷 本文中指水声很大。
形态:
透过树的缝隙,便看到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 上面折为三叠,好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 来。
练一练:
透过树的缝隙,便看到一道瀑
布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好
2、文章的写作顺序
刚入景区 透过树的缝隙 来到谷底 登上溪旁的一个平台
}移步换景
课文学习:
默读第2—4自然段,要求: 1.用“——”画出描写黄果树瀑布声响特点的句子; 2.用“ ”画出描写黄果树形态特点的句子。 3.再用心读一读,在书上写出自己的理解。

五上17《黄果树瀑布》

五上17《黄果树瀑布》

五上17《黄果树瀑布》第一篇:五上17《黄果树瀑布》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黄果树瀑布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掌握本课生字,其中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一些打比方的句子的意思,感受瀑布的形态和声响的特点。

4、通过朗读、背诵等多项语言练习,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一些打比方的句子的意思,感受瀑布的形态和声响的特点。

难点:通过朗读、背诵等多项语言练习,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1、检查学生预习环节,通过预习掌握生字词,熟读课文。

2、精读课文环节,学生能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并用时作出评价。

教与学的准备:学生:完成预习单教师:1、教学课件2、根据学生的预习单查看学生的预习情况,使教学更有针对性。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学生背诵李白的诗《望庐山瀑布》。

2、庐山的瀑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飞流直下三千尺)3、你还见过哪些瀑布?它们给你的印象是什么?4、今天我们要去游览黄果树瀑布。

揭题(板书)17、黄果树瀑布简介黄果树瀑布:黄果树瀑布在贵州省镇宁市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境内。

形成原因:县城西南15千米处有条白水河,这里高山重叠,河水从东北山岭中夺路而出。

到了黄果树地段,突然河床中断了,其奔腾的河水自70多米高的悬崖绝壁上飞流直泻犀牛潭,两三里就能听到雷鸣般的声响,震天动地,如千人击鼓,万马奔腾,气势磅礴。

它素以“雄伟、壮观”而名扬四海,瀑布激起的水珠,可飞溅到一百多米高,如云漫雾绕,漫天飘洒,色彩变化多端。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17课(读课题),来一睹其芳容。

过渡:这瀑布到底是怎样的一幅壮观景象?看图欣赏。

五年级上册语文学案-17 黄果树瀑布∣苏教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学案-17 黄果树瀑布∣苏教版

17、黄果树瀑布【学习目标】掌握本课生字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本课生字词,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难点: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学习课时】两课时【学习过程】板书示标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7课《黄果树瀑布》,请看老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出示目标:1.掌握本课生字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师:目标大家都清楚了吗?有信心完成吗?(生:有)声音很洪亮,说明你们信心十足。

第一次“先学后教”(比读书,扫除字音障碍)自学指导(一)1、自由读课文,有不认识的字可以问同学或者老师。

2、读课文,比谁的字音读的准确、声音洪亮。

(五分钟后,比谁读的准确)师:大家读的很认真,谁敢来读一读?要求:读的同学,声音洪亮,字音准确,听的同学,认真听,发现有错,请举手纠错。

1、指名读。

2、有错,其他同学举手纠错,师板书易错字。

3、读易错字2遍,指名后进生去拼音重读。

投影出示:人喧马嘶喧嚣缝隙撩过来訇然作响谛听第二次“先学后教”(读课文,扫除词语障碍)自学指导(二)师:刚才大家读得真棒!现在请同学们再次快速默读课文,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可以利用工具书或者同桌交流,如果还有不理解的地方,在文中用——画出,5分钟后我们一起来交流。

1、学生边读边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2、同桌交流或者利用工具书理解词语含义。

3、全班交流。

(有不理解的可以提出来,师指生回答。

)出示:谛听:仔细的听杰作:超出一般水平的好作品喧嚣:声音杂乱,不清楚聆听:听訇然:形容声音很大四、第三次“先学后教”(理清文章脉络)自学指导(三)现在请同学们浏览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可以分为几段(3分钟比谁说的准确)第一段:(1)赞美黄果树瀑布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第二段:(2-7)黄果树瀑布景区游览的所见所闻所感第三段:(8)我们完全沉醉了五、当堂训练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课后生字,2分钟后比谁默写的准确。

17.黄果树瀑布 第二课时苏教版五年级上册

17.黄果树瀑布 第二课时苏教版五年级上册

作者对黄果树瀑布的描述采用了什 么顺序? 入口处 逐渐靠 绕过了 看瀑布 近瀑布 瀑布
由远及近 通过立足点的改变,展现黄果树瀑布。
古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在300多年前就对黄果树
瀑布有过描述,也是中国历史上对黄果树瀑布进行详 尽记载的第一人:
万练飞空,飞沫反涌,如烟雾腾空, 势甚雄厉。盖余所见瀑布,高峻数倍者有 之,而从无此阔而大者。
读五至七自然段
黄果树瀑布虽不如庐山瀑布那样 长,但远比它宽得多,所以显得 气势 非凡,雄伟壮观。瀑布从岩壁上直泻 下来,如雷声轰鸣,山回谷应。坐在 下面,仿佛置身在一个圆形的乐池里。 四周乐声奏鸣,人就像漂浮在一片声 浪之中,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
读五至七自然段
我们久久地坐着,任凉丝丝的 飞珠扑上火热的脸庞,打湿薄薄的 衣衫。聆听着訇然作响的瀑布声, 只觉得胸膛在扩展,就像张开的山 谷,让瀑布飞流直下,挟来大自然 无限的生机。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你还知道世界上哪些著名的瀑布,请再 收集一些和同学交流。
读五至七自然段
1.体会一下“黄果树瀑布泻落在一片群山环 抱的谷地里”这句话起什么作用? (这句话很自然地把我们的目光引向谷底, 起到了过渡的作用) 2.“仿佛一伸手便可以撩过来洗洗脸。瀑布 泻入谷底溅起的水珠直洒到我们脸上,凉 丝丝的,舒服极了。” “撩”是什么意思? (用手舀水由下往上甩出去。)
第二自然段 1.读了这一自然段,你感受到了什么?通过那些句 子感受到的? 感受到瀑布的声音大,水势凶猛。 从“就像是微风拂过树梢,渐近渐响,最后 像潮水般涌过来,盖过了人喧马嘶。天地间就只 存下一片喧嚣的水声了。”这两个比喻句感受到 的。
“从远处飘来”“拂过树梢”给人以轻柔、 灵动的感觉。一进入黄果树风景区,人们 就感到天地间只有瀑布的水声了。

2019-2020年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 黄果树瀑布》课件 (2)

2019-2020年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 黄果树瀑布》课件 (2)
所见
④写了“我”与“黄果树瀑布”的近
距离正接面接触触,瀑由布表及里所地闻认识
所感了”黄果树后面的观察和感受。
⑥“我”与瀑布之间建立了一种真正的关系。
所感
⑦抒发”我“对瀑布的所感。
这篇游记散文生动地写出了作者闻所未闻的黄果树瀑布 的壮美和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黄果树瀑布位于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境 内的白水河上.周围岩溶广布,河宽水急,山峦叠起,气势
雄当势伟地浩有大,时大谁 家历 河 著亲 可来床称是断,身以连落也去来接成是领谈云九世南级界略谈、瀑著过对贵布名黄黄州,大两黄瀑果果省果布树树的树之瀑瀑主为一要其,布布通中为的的道最亚雄一。大洲白一最奇些水级大?河。的流以瀑经水布。 瀑布了对解面吗建有?观瀑亭,游人可在亭中观赏汹涌澎湃的河水奔
【句解:“不可抗拒”表现了瀑布的巨大气势。在充满生机的瀑布面前“我” 无法用动词来形容。这是“我”对黄果树瀑布的新的认识。 】
后来,我发现人甚至可以绕过瀑布,抵达它的后面。我看到的黄果树瀑布图片 永远只有正面,我一直以为这瀑布是紧紧贴着山体滚下来的,它不存在后面。
【句解:“正面”及瀑布的正面,“后面”指山与瀑布之间的缝隙。 】
(chà) 相差 (chāi)出差 差 (cī) 参差
我们先来欣赏一组图片:
这就是雄伟壮丽的黄果树瀑布。 看过这些图片,请大家来谈一谈 接黄下果来树,瀑我布们给一你起一走种入怎课样文的,印领象略?于 坚笔下的黄果树瀑布是如何的一番气 势磅礴 。
我在小学时就知道黄果树瀑布。那时老师在提到祖国的大好河山时总是要提到黄 果树瀑布。 【句解:道出“我”与黄果树瀑布的渊源。】
去年六月,我到了黄果树瀑布。入口就是那些图片被拍摄的地点,在这里看黄果树, 和图片告诉我们的别无二致。确实是雄伟、壮丽,确实是万马奔腾。不由自主差一点儿就 脱口而出的正是那句老话:哦,祖国的大好河山! 【句解:“我”在真正感受到黄果树瀑布的壮美时不禁发出感慨:这是见到真正的黄果树 瀑布的风采而引起的心灵震动。】

小学二年级语文《黄果树瀑布》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6篇】

小学二年级语文《黄果树瀑布》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6篇】

小学二年级语文《黄果树瀑布》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优秀6篇】《黄果树瀑布》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主要写了“我们”在黄果树瀑布风景区的所闻、所见、所感,描绘了黄果树瀑布的壮美,讴歌了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下面是本文范文为大伙儿带来的6篇《小学二年级语文《黄果树瀑布》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亲的肯定与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小学二年级语文《黄果树瀑布》原文篇一汽车在弯弯曲曲的山路上行驶。

拐过一个大弯后,突然听到远处传来一阵阵隆隆巨响。

爸爸说:“黄果树瀑布快到了。

”我们在公路旁下了车,忽然觉得蒙蒙细雨迎面扑来。

还没走到瀑布跟前,瀑布激起的水雾,已经飘落到身上了。

啊!瀑布,它从高高的峭壁上倾泻下来,势如排山倒海,跌落在深潭之中,水珠四溅,浪花翻滚,云雾弥漫,真是壮观!爸爸说:“这瀑布落差74米,宽81米,是中国的瀑布,在世界上也挺有名气呢!” 我们看过瀑布,跨过小桥,爬上山,钻进了藏在瀑布后的山洞。

这个山洞又深又长,洞内有几处洞窗向着瀑布敞开。

从这里往外看,瀑布好像一幅大窗帘悬在窗外,人们把这山洞叫做水帘洞。

从山洞出来,坐上汽车,太阳已经偏西了。

只见如烟如雾的天空添上了一弯色彩绚丽的长虹。

我被这美丽的景色迷住了,真舍不得离开。

小学二年级语文《黄果树瀑布》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联系课文内容,感受瀑布形态声音的特点,感受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性情的陶冶。

3、理解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并由此理清文章脉络。

4、运用专题学习网站,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教学重点:借助专题学习网站,引导学生自主研读课文重点段落——瀑布的壮美和谷底时的感受。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揣摩重点段落中的关键词语及短语,体会其表达效果,品味黄果树瀑布的壮美。

教学准备:搜索相关资料,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迁移导入1、师板书“瀑布”同学们看到这两个字,你想到了哪些词语或诗句呢?2、为什么这么多的文人墨客都被瀑布折服呢?我想这其中总有缘由,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黄果树瀑布,去寻找答案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7 黄果树瀑布
一、看拼音,写汉字。

Jié zuò chén zuìfèng xìguàn mǎn xiōng táng
( ) ( ) ( ) ( ) ( )
Xuán guà yǎn yìng zhé diégébìxuān xiāo
( ) ( ) ( ) ( ) ( )
二、按要求写词语。

1、形容气势大的:、、、
2、描写声音的:、、、
三、精彩再现。

阅读课文片断,回答问题。

①透过树的缝隙,便看到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好像
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

那“哗哗”的水声便成了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

②瀑布激起的水花,如雨雾般腾空而上,随风飘飞,漫天浮游,高达数
百米,落在瀑布右侧的黄果树小镇上,形成了远近闻名的“银雨洒金街”的奇景。

……
③黄果树瀑布虽不如庐山瀑布那样长,但远比它宽,所以显得气势非凡,
雄伟壮观。

瀑布从岩壁上直泻而下,如雷声轰鸣,山回谷应。

坐在下面,仿佛置身于一个圆形的乐池里。

四周乐声奏鸣,人就像漂浮在声浪之中,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

1、用“”画出描写黄果树瀑布形状的句子。

2、用“”画出具体描写“银雨洒金街”奇景的句子。

3、第③段文字从、、三个方面描绘了黄果树瀑布,表现了黄果树瀑布的特点。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黄果树瀑布是最大的瀑布,它位于我国省镇宁布依族苗
族自治县城西南15千米的白水河上,夏季洪峰时汇成巨瀑,宽米,落差米。

2、课文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

写了作者在黄果树瀑布景区游览的
所、所、所,描绘了黄果树瀑布,表现了大自然的
对和人的的陶冶。

五、积累。

1、除了黄果树瀑布以外,我还知道瀑布、瀑布、瀑
布、瀑布,世界著名的大瀑布。

2、两首描写庐山的古诗。

望庐山瀑布(唐·李白)绝句(宋·王安石)
日照香炉升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拔地万里青嶂立,悬空千丈素流分。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共看玉女机丝挂,映日还成五色文。

3、中国古典四大名著里的《西游记》里有“三打白骨精”的故事;《水浒传》里有“三打祝家庄”的故事;《三国演义》中有“三请诸葛亮”和“三
气周瑜”的故事。

此外,还有一部名著是《红楼梦》。

4、我还知道书名带“三”字的作品:《三个火枪手》、《三字经》、《三
国演义》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