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黄果树瀑布
五上17《黄果树瀑布》

17、黄果树瀑布一、教学目标:1.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8个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通过朗读、背诵、想象等语言训练,感受黄果树瀑布的气势之壮美,感悟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重点词句,学习“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能够联系实际,试写自己印象深刻的一次游历。
二、教学重、难点:1.通过朗读、背诵、想象等语言训练,感受黄果树瀑布的气势之壮美,感悟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2.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重点词句,学习“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评价设计:1.运用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交流有关黄果树瀑布的信息2.采用默读、圈画、讨论、交流、感情朗读等方式推进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准确的用词和生动的表达方法。
3.指导学生抓住黄果树瀑布的声音和形态的词语,在字里行间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感悟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4.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并及时做出鼓励性评价。
四、教法、学法教法:注重学生读书的个体情感体验,充分运用读、思、议、练、想象等方法教学课文;学法:以读为本,以读促悟,读悟结合。
五、教学准备学生:查阅资料,朗读课文,完成预习单教师:教学课件;根据学生的预习单查看预习情况,使教学更具针对性。
六、教学课时:2课时七、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播放黄果树瀑布的录像,交流印象,导入新课。
2.板书课题,指导书写”瀑”字的左下部与”水”的不同。
齐读课题。
3.课件简介黄果树瀑布:在贵州省镇宁市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境内。
县城西南有条白水河,这里高山重叠,河水从东北山岭中夺路而出,到了黄果树地段,突然河床中断了,滚滚水流顺流下跌,形成了九级飞瀑。
夏季洪峰时汇成巨瀑,宽81米,落差74米,泻入犀牛潭,其势如万马奔腾,汹涌澎湃,极为壮观,为亚洲最大的瀑布。
4.过渡:我们已从录像中看到了瀑布的壮美,那我们借语言文字来听一听黄果树瀑布对我们的深情呼唤,感受黄果树瀑布给我们的激情震撼,好吗?【设计意图:通过观赏录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上课的注意力同时对黄果树瀑布有了直观了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17、黄果树瀑布

黄果树瀑布的形态因季节而有变 化,冬天水小时,它妩媚秀丽,轻轻 下泻;到了夏秋,水量大增,那撼天 动地的磅礴气势,简直令人惊心动魄。 有时瀑布激起的雪沫烟雾,高达数百 米,漫天浮游,竟使其周围经常处于 纷飞的细雨之中。
你去过黄果 树瀑布吗?
看了这些,你有什么想说的?
自学要求:
1、对照课后生字表,读准生字字音。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 读流利 。 3、思考:课文围绕黄果树瀑布写了哪 些内容?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的?
飞瀑半天晴亦雨,
寒潭终古夏如秋。
达标检测
阅读课文的第6自然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1、这一自然段中,形容声响的词语有: (雷声轰鸣)、( 山回谷应)、(乐声奏鸣 )。 2、从本段的第一句话可以看出黄果树瀑布的特点 是( ),而庐山瀑布的特点是 宽 ( 长 )。古诗中能反映庐山瀑布这一特 点的诗句是( 飞流直下三千尺 ), ( )。 疑是银河落九天
桂林山水甲天下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人间仙境九寨沟
瀑布
从悬崖或河床纵断面陡坡处倾泻下 的水流。远看如挂着的白布。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17.《黄果树瀑布》
黄果树瀑布位于贵州省镇宁布依 族苗族自治县境内。素有“天下奇景” 之称。黄果树瀑布是白水河上九级瀑 布中的最大一级,是我国第一大瀑布 ,也是亚洲最大的瀑布。黄果树瀑布 落差74米,宽81米,奔腾的河水自悬 崖绝壁上飞流直泻犀牛潭中,两三里 外就能听到雷鸣般的声响,震天动地, 如千人击鼓,万马奔腾.素以“雄伟、 壮观”而名扬四海。
瀑布从岩壁上直泻下来,如雷声 轰鸣,山回谷应。坐在下面,仿佛置 身于一个圆形的乐池里。四周声乐奏 鸣,人就像漂浮在一片声浪之中,每 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黄果树瀑布》

17、黄果树瀑布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走进第17课——黄果树瀑布。
(齐读课题)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写黄果树瀑布的?【板书:声响、形态、感受】3、作者就是这样边听边看边谈感受,移步换景,让我们如临其境。
【板书:移步换景】那黄果树瀑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声响大,形态宽,气势雄伟,壮观)怪不得,作者开篇就这样感叹:“黄果树瀑布,真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作者是怎样描写这部大自然的杰作的,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细细品味作者的语言文字。
二、走进黄果树瀑布,读出方法,品出韵味。
1、出示自学要求:自读课文,圈划你认为写得特别好的词句,说说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2、交流。
A、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我们便听到“哗哗”的声音从远处飘来,就像是微风拂过树梢,渐近渐响;最后像潮水般涌上来,盖过了人喧马嘶,天地间只存下一片喧嚣的水声了。
(1)微风拂过树梢生:我觉得“从远处飘来的声音,就像微风拂过树梢”这个想象写得很妙。
它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瀑布声响的很美,很大。
师:是呀,未见其形,先闻其声。
生:这个想象把“飘”的感觉具体化了,形象化了,也亲切化了。
师:我们没有去过黄果树瀑布,无法体会到那种飘来的声音,究竟有多响,而作者这一个巧妙的比喻,让我们明白了这声音就是微风拂过树梢的轻柔、灵动,那飘过来的声音要细细听才清楚,令前往游玩的人充满惊喜,充满期待。
谁能把这样的感觉读出来?指名读。
(2)像潮水般涌上来生:“像潮水般涌来”,这个想象生动贴切,让我感觉到此刻声响是多么的大!师:你想到了哪些成语?浩浩荡荡、排山倒海、气吞山河、千军万马、势如破竹人喧马嘶的声音大吗?现在这潮水般涌过来的瀑布声都盖过了人喧马嘶,够大的声音。
(3)喧嚣生:从这个词中,我也感受到了声响的大,壮观。
师:是呀,瞧,这么多的口发出的声音该有多大啊!【板书:大】(4)小结学法,指导朗读。
作者用词的贴切,合理丰富的想象,给我们带来了如闻其声的真切感受。
17黄果树瀑布苏教版

那“哗哗”的水声便成 了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
瀑布从岩壁上直泻下 来,如雷声轰鸣,山回谷 应。
气 势
黄果树瀑布虽不如庐山瀑 布那样长,但远比它宽,所以 显得气势非凡,雄伟壮观。
①瀑布泻入谷底溅起的水珠直洒到 我们的脸上,凉丝丝的,舒服极了。 ②四周乐声奏鸣,人就像漂浮在一 片声浪之中,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 力。 ③聆听着訇然作响的瀑布声,只觉 得胸膛在扩展,就像张开的山谷, 让瀑布飞流直下,挟来大自然无限 的生机。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黄果树瀑布简介
黄果树瀑布风景区位于贵州省镇宁市布依族 苗族自治县境内。景区以黄果树瀑布为中心,以 瀑布、溶洞、地下湖为主体,素有“天下奇景” 之称。景区共有地表瀑布18个、地下瀑布14个, 可以说是一巨大的瀑布群。在这些瀑布中,黄果 树瀑布是白水河上九级瀑布中的最大一级,是我 国第-大瀑布,也是亚洲最大的瀑布。高74米, 宽81米,奔腾的河水自70多米高的悬崖绝壁上飞 流直泻犀牛潭中,两三里就能听到雷鸣般的声响 ,震天动地,如千人击鼓,万马奔腾。素以“雄 伟、壮观”而名扬四海。
课外欣赏:
1638年,我国明代的地理学家徐 霞客就考察过黄果树瀑布,并在其游 记中作了这样的叙述:
“翻岩喷雪,溪皆如白鹭群飞。 一溪悬捣,万练飞空。捣珠飞玉,飞 沫反涌,如烟雾腾空,势甚雄励。所 谓珠帘钩不卷,飞练挂遥峰,俱不足 以拟其状也”。
徐霞客 (1587~1641),。幼年好 学,博览图经地志。 后不满名末政治黑暗, 专心从事旅行,足迹 北至燕、晋,南及云、 贵、两广。其观察所 得,按日记载。死后 有季梦良等整理成富 有地理学和文学价值 的《徐霞客游记》。
17《黄果树瀑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17《黄果树瀑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作者移步换景的写作顺序。
4、初步领略黄果树瀑布的壮美。
过程与方法:1、自主学习,通过朗读、批注、做标记、思考等学习活动,揣摩课文写作顺序,把握课文大意,能按游览顺序给课文分段。
2、通过图片与视频,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
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领略黄果树瀑布的壮美。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是按游览顺序来描写黄果树瀑布的,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声形美。
教学方法:谈话法、情景体验法、迁移法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有着壮丽的山河,锦绣的河山,本单元的主题就是祖国各地,上节课我们到安徽的黄山观赏了奇松,领略了黄山松的千奇百态,今天我们继续南行,一起去贵州安顺,去见识一下生命之源------水的别样风姿。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借助媒体,感受瀑布。
1、组织学生根据自己的预习与收集的资料,来说说自己对黄果树瀑布的了解。
2、播放视频,欣赏瀑布。
3、黄果树瀑布是如此壮美,那么我们的文人墨客都是以怎样的笔墨来描绘与赞美它的呢?大家走进课文,一起来欣赏李有贵的《黄果树瀑布》。
出示自学要求:⑴自由轻声朗读课文,在精彩处(好词、句子、段落)、疑问处做出不同的标记。
(2)借助工具书,扫除文字障碍。
(3)大声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三、组织交流阅读收获,并理清写作脉络。
1、说说大家的预习成果。
(生字的认识、画了哪些好词、好句、好段)2、引导说出疑问师: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价值,在阅读过程中大家有哪些问题?说一说。
视情况做出评价3、组织学生美美地读一读你认为精彩的地方。
(1)读给同桌听。
(2)读给全班听。
4、师引导学生揣摩文章的写作顺序。
师:如果说好词佳句是散落在文中闪亮的珍珠的话,那么写作的顺序就是将这些珍珠串成精美项链的丝线。
浏览课文,揣摩文章的写作顺序。
17、黄果树瀑布(教案新部编本)

1、指导轻声朗读课文的第5-7自然段,感受站在瀑布脚下的感觉。2、来自导朗读。3、交流、评价。
活动四:
1、介绍徐霞客。
2、指导感情朗读。
三、检测反馈,巩固学习成果。
四、作业:
完成《练习册》与《补充习题》。
活动一:学习课文的第二段
1、进入黄果树风景区,我们首先感觉到的是什么?边读边画出有关语句。
3、轻声读课文,想想主要写了黄果树瀑布的哪些方面,除了写瀑布外,还写了什么?
4、分小组讨论,课文按游览的顺序可分为哪几段?
5、全班展示。
活动二:学习课文的第一段
1、指名读,理解“杰作”。
2、这一句话应怎么读?组内练习朗读。
3、每组推荐一位同学展示朗读。
4、全班展示。
5、自我完善。
【检测反馈】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指导小组交流自学情况。
3、小结提升。
活动二:
1、指导再读第一自然段。
2、指导朗读。
3、评价交流情况。
三、检测反馈,巩固学习成果。
四、作业:
完成《习字册》。
活动一: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
2、组内检查自学情况。
(1)读生字词:
人喧马嘶 喧嚣 撩过来 聆听 胸膛 谛听
(2)说说这些生字该怎么记住。
(3)朗读课文,要求读通顺。
2、组内自学,朗读体会。
3、全班展示。
汇报程序:读相关的句子——说自己的理解——再感情朗读。
4、练习感情朗读。
5、全班展示。
活动四:学习课文的第8段
1、登上平台,你又看到了什么?
2、简介徐霞客。
3、练习读好“他遥对瀑布,仿佛在凝神谛听远处的瀑布声……”这句话。
五上17《黄果树瀑布》

五上17《黄果树瀑布》第一篇:五上17《黄果树瀑布》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黄果树瀑布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掌握本课生字,其中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一些打比方的句子的意思,感受瀑布的形态和声响的特点。
4、通过朗读、背诵等多项语言练习,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一些打比方的句子的意思,感受瀑布的形态和声响的特点。
难点:通过朗读、背诵等多项语言练习,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1、检查学生预习环节,通过预习掌握生字词,熟读课文。
2、精读课文环节,学生能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并用时作出评价。
教与学的准备:学生:完成预习单教师:1、教学课件2、根据学生的预习单查看学生的预习情况,使教学更有针对性。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学生背诵李白的诗《望庐山瀑布》。
2、庐山的瀑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飞流直下三千尺)3、你还见过哪些瀑布?它们给你的印象是什么?4、今天我们要去游览黄果树瀑布。
揭题(板书)17、黄果树瀑布简介黄果树瀑布:黄果树瀑布在贵州省镇宁市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境内。
形成原因:县城西南15千米处有条白水河,这里高山重叠,河水从东北山岭中夺路而出。
到了黄果树地段,突然河床中断了,其奔腾的河水自70多米高的悬崖绝壁上飞流直泻犀牛潭,两三里就能听到雷鸣般的声响,震天动地,如千人击鼓,万马奔腾,气势磅礴。
它素以“雄伟、壮观”而名扬四海,瀑布激起的水珠,可飞溅到一百多米高,如云漫雾绕,漫天飘洒,色彩变化多端。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17课(读课题),来一睹其芳容。
过渡:这瀑布到底是怎样的一幅壮观景象?看图欣赏。
17《黄果树瀑布》补充阅读材料

17《黄果树瀑布》补充阅读材料一、瀑布的形成瀑布,地质学上叫作跌水,是由地球内力和外力作用而形成的。
如断层、凹陷等地质构造运动和火山喷发等造成地表变化,流动的河水突然地、近于垂直地跌落,这样的地区就构成了瀑布。
瀑布表明河流的重大中断。
这种瀑布主要是以内力作用为主导因素而形成的。
另一种由流水的侵蚀和溶蚀等外力作用为主导因素而形成,如河床岩石软硬不一,较松软的岩石易被流水侵蚀掉,从而形成高低差异很大的地势差别成为瀑布。
此外,冰川对岩石的刨蚀也可造成瀑布。
在河流的时段内,瀑布是一种暂时性的特征,它最终会消失。
侵蚀作用的速度取决于特定瀑布的高度、流量、有关岩石的类型与构造,以及其他一些因素。
在一些情况下,瀑布的位置因悬崖或陡坎被水流冲刷而向上游方向消退;而在另一些情况下,这种侵蚀作用又倾向于向下深切,并斜切包含有瀑布的整个河段。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因素的任何一个或两个在起作用,河流不可避免的趋势是消灭任何可能形成的瀑布。
河流的能量最终将建造起一个相对平滑的、凹面向上的纵剖面。
甚至当作为河流侵蚀工具的碎石不存在的情况下,可用于瀑布基底侵蚀的能量也是很大的。
与任何大小的瀑布相关、也与流量和高度相关的特征性特点之一,就是跌水潭的存在,它是在跌水的下方,在河槽中掘蚀出的盆地。
在某些情况下,跌水潭的深度可能近似于造成瀑布的陡崖高度。
跌水潭最终造成陡崖坡面的坍塌和瀑布后退。
造成跌水的悬崖在水流的强力冲击下将不断地坍塌,使得瀑布向上游方向后退并降低高度,最终导致瀑布消失。
二、黄果树风景名胜区黄果树风景名胜区位于安顺以西45 公里,景区由黄果树大瀑布、天星景区、灞陵河峡谷等景点构成。
景区的中心是世界著名的黄果树大瀑布,高74 米,宽81 米,气势磅礴,宏大壮观。
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竭尽赞美之词:“一溪悬岛,万练飞空,捣珠崩玉,飞沫反涌,所谓‘珠帘钩不卷,匹练挂遥峰\'俱不足以拟其壮也”。
??“盖余所见瀑布高峻者有之,从无此阔而大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