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上海教育版地理六上第二单元第3节金之塔之国——埃及教案
《埃及的金字塔》教案3篇 埃及金字塔课件

《埃及的金字塔》教案3篇埃及金字塔课件下面是分享的《埃及的金字塔》教案3篇埃及金字塔课件,以供参阅。
《埃及的金字塔》教案1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4、正确理解课文,懂得作者是怎样写工程的“宏伟”与“精巧”的,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重点及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第三自然段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时间2教时14、埃及的金字塔第一教时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理清课文脉络,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4、学习第一段,图文结合,整体感受埃及金字塔的高大、宏伟。
教学重点:1、理清课文脉络,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一些词语,以及金字塔为什么成为七大奇迹之一?预习提纲:1、自学课文:自学课文(1)读文、质疑、批注;(2)抄词组词、解词;(3)读文、分段、概括段意。
2、收集有关埃及金字塔的'材料。
教学流程:读题解题,了解学情——读文,检查字词掌握——读文理清脉络——学习第一段。
教学步骤:一、读题解题,了解学情。
1、读题,请学生介绍“埃及”、“金字塔”?(教师介绍东方的“四大文明古国”)2、第一次看到课题,你想到了些什么?通过自学你又知道了些什么?又产生了哪些新的问题?3、学生齐读课题。
二、读文,检查字词掌握。
1、同桌共同放声朗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好难读的句子。
2、指读课文,帮助正音。
出示生字,读,注意音形。
3.找出含有下列词语的句子读一读,说说这些词的意思。
傲对碧空摩天大厦巍然屹立4、读习题3中词语,选择其中几个说词语说一段话。
三、读文理清脉络。
1、默读,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同桌讨论给课文分段。
2、集体讨论。
第一段:(1自然段)金字塔的地理位置。
第二段:(2—3自然段)金字塔的用途、名称的由来及构造。
《埃及金字塔》教学教案

《埃及金字塔》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埃及金字塔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象征意义。
(2)培养学生对埃及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源,直观地展示金字塔的壮观景象。
(2)引导学生运用观察、思考、讨论等方法,深入了解金字塔的奥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世界文化遗产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2)激发学生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好奇心和学习欲望。
二、教学内容:1. 金字塔的历史背景:古埃及的文明发展、宗教信仰和帝王陵墓制度。
2. 金字塔的建筑特点:结构形式、建筑材料和施工技术。
3. 金字塔的象征意义:权力和永恒、宗教信仰和灵魂升天。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金字塔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象征意义。
2. 难点:金字塔的建筑技术和象征意义的深入理解。
四、教学资源:1. 图片:埃及金字塔的图片和地图。
2. 视频:埃及金字塔的建造过程和考古发现。
3. 文字材料:关于埃及金字塔的文献和研究报告。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埃及金字塔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2. 探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和视频,思考金字塔的建筑特点和象征意义。
3. 讲解:讲解金字塔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象征意义,解答学生的疑问。
4. 实践:学生分组讨论,选取一个金字塔进行研究,总结其特点和意义。
5. 总结:对本次教学进行总结,强调金字塔的历史价值和文化遗产的保护。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积极参与程度。
3. 小组合作: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合作态度和团队精神,以及对金字塔研究的贡献。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或相关展览,亲身感受埃及金字塔的实物魅力。
2. 邀请考古学家或历史学家进行专题讲座,加深学生对埃及金字塔的专业认识。
3. 开展学生研究项目,鼓励学生深入探究埃及金字塔的相关话题。
八、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埃及金字塔》教学教案

《埃及金字塔》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埃及金字塔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建造方法。
2. 培养学生对埃及文化的兴趣和好奇心。
3. 提高学生的历史知识和地理知识。
二、教学内容:1. 金字塔的历史背景:古埃及的宗教信仰、法老的权力和地位。
2. 金字塔的建筑特点:形状、结构、规模和石材的来源。
3. 金字塔的建造方法:工匠的分工、建筑工具和技术的运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金字塔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建造方法。
难点:金字塔的建造方法和古埃及的宗教信仰。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金字塔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建造方法。
2. 图片展示法:展示金字塔的图片,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金字塔的外观。
3.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金字塔的建造方法和古埃及的宗教信仰。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金字塔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引导学生回答:“埃及金字塔。
”2. 讲解:讲解金字塔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建造方法。
3.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讨论金字塔的建造方法和古埃及的宗教信仰。
4. 总结: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并总结金字塔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建造方法。
5. 作业:让学生课后查阅资料,了解金字塔的更多知识,并在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埃及金字塔的兴趣和好奇心。
2. 通过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金字塔建造方法和古埃及宗教信仰的理解程度。
3. 课后收集学生的作业,评估他们对金字塔知识的掌握和自主学习能力。
七、教学资源:1. 金字塔的相关图片和视频。
2. 古埃及的历史和文化资料。
3. 学生作业模板。
八、教学进度:1. 第一节课:介绍金字塔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建造方法。
2. 第二节课:小组讨论金字塔的建造方法和古埃及的宗教信仰。
3. 第三节课:学生分享课后查阅的资料,进行总结和复习。
九、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思考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寻求改进的方法。
埃及地理教案

埃及地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埃及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气候类型及主要河流。
2.掌握埃及的自然资源、农业、旅游业等经济特点。
3.培养学生对埃及地理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埃及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气候类型及主要河流。
2.教学难点:埃及的自然资源、农业、旅游业等经济特点。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地理地图3.埃及风光图片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展示埃及金字塔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埃及的地理特点。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埃及的了解。
二、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埃及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气候类型及主要河流。
2.学生在地图上标注埃及的位置,观察其周边国家。
三、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埃及的地理位置,强调其位于非洲东北部,地中海沿岸。
2.教师展示埃及地形图,讲解其地形特点,包括沙漠、尼罗河三角洲等。
3.教师讲解埃及的气候类型,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
4.教师展示尼罗河图片,讲解尼罗河在埃及地理环境中的重要性。
四、课堂讨论1.学生分小组讨论埃及的自然资源、农业、旅游业等经济特点。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五、案例分析1.教师展示埃及农业发展的案例,如尼罗河三角洲的农业。
2.学生分析埃及农业发展的优势与不足。
3.教师展示埃及旅游业的案例,如金字塔、卢克索神庙等。
4.学生分析埃及旅游业的发展前景。
六、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七、课后作业1.学生绘制埃及地形图,标注主要河流、城市。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1.学生对埃及地理位置、地形特点、气候类型的掌握情况。
2.学生对埃及自然资源、农业、旅游业等经济特点的理解程度。
3.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之处,如何改进。
九、教学评价1.学生课堂参与度。
2.学生作业完成情况。
3.学生对埃及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
《埃及的金子塔》教案设计范文

《埃及的金字塔》教案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金字塔的基本概念,了解古埃及文明的发展和金字塔的历史背景。
2. 学生能够掌握金字塔的建造技术和方法,了解古埃及人的数学、天文学和测量学知识。
3.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分析,掌握金字塔的形状、结构和特点,提高空间想象能力。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参观博物馆或观看相关纪录片,搜集有关金字塔的资料,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讨金字塔的建造方法和技巧,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3. 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金字塔的形状和结构,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学生了解古埃及文明的重要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2. 学生通过对金字塔的学习,培养对历史、文化和科学的热爱,提高探索未知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金字塔的基本概念:金字塔的定义、金字塔的形状和结构。
2. 古埃及文明与金字塔:古埃及的发展、金字塔的建造背景和历史意义。
3. 金字塔的建造技术:数学、天文学和测量学在金字塔建造中的应用。
4. 金字塔的形状与结构:金字塔的形状、比例和构造特点。
5. 金字塔的考古发现:著名金字塔的考古发掘和研究成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金字塔的基本概念和形状结构。
2. 古埃及文明与金字塔的历史背景。
3. 金字塔的建造技术和方法。
难点:1. 金字塔的建造技术中的数学、天文学和测量学知识。
2. 金字塔的形状和结构的分析和理解。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金字塔的奥秘。
2.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金字塔的图片和模型,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3. 组织小组合作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4. 采用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金字塔的建造技术和方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金字塔的图片,引发学生对金字塔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搜集有关金字塔的资料,了解金字塔的基本概念和历史背景。
埃及教案教学文档

金字塔之国——埃及一、教学目标能从经纬度、海陆、大洲位置等不同角度正确描述埃及的地理位置;能在“非洲地形图”上快速准确地指认尼罗河和苏伊士运河,提高读地形图的技能;通过读尼罗河泛滥的示意图及资料,例举尼罗河对埃及农业、工业、城市等方面发展的影响,加强整理信息、提取信息及语言表达的能力,同时树立因地制宜的人地和谐观。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埃及的地理位置;埃及工农业分布。
难点:尼罗河对埃及经济发展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一)猜猜谜语,吸引注意师:猜一猜:这是哪个国家?1、四大文明古国之一;2、以神秘著称;3、有令人赞叹的金字塔。
生:根据逐条显示的条件猜测。
【设计意图】猜谜的形式能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他们进入学习的状态。
过渡:这么难的谜语你们都能猜出来,看来是一定对埃及有所了解了。
(二)阅读地图,描述位置师:那我就再考一个难的问题:谁能告诉我埃及在哪儿?生1:非洲。
师:非洲很大,埃及在非洲的哪个地区?生1:非洲的东北部。
生2:埃及北面临地中海。
师:北面临地中海的国家有很多,到底是哪一个呢,除了北临地中海这个海陆位置特征之外,还有什么特征?生2:东临红海。
生3:北回归线穿过埃及境内。
师:北回归线穿过埃及的南部还是北部?生3:埃及南部地区。
生4: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穿过埃及境内。
师:所以说埃及是跨非亚两洲的非洲国家。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大洲位置、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等不同角度描述埃及的地理位置,从而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过渡:现在我迫不及待想要一览埃及神秘而迷人的风光!(三)读图指图,寻找航线师:听说位于地中海沿岸有一个叫亚历山大的城市风光秀丽,气候宜人,我很想去看看。
如果我想从上海坐游轮去,你能为我找一条最佳航线吗?(提示学生可以阅读“世界政治地图”,同桌两个人讨论找出最佳航线,然后在屏幕上指出。
)生1:东海-南海-马六甲海峡-印度洋-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用红线描)生2:东海-南海-马六甲海峡-印度洋-好望角-地中海(用蓝线描)生3:东海-太平洋-白令海-北冰洋-大西洋-地中海(用绿线描)师:在课件上用不同颜色的画笔把学生找出的航线描出来。
《埃及金字塔》教学教案

《埃及金字塔》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埃及金字塔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象征意义。
学会使用相关词汇和句型描述金字塔的形状、大小、结构和功能。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激发学生对埃及金字塔的兴趣和好奇心。
分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类文明遗产的尊重和理解。
激发学生对历史和考古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教学重点:埃及金字塔的历史背景和建筑特点。
描述金字塔的形状、大小、结构和功能的词汇和句型。
2. 教学难点:理解金字塔的象征意义和对古埃及文明的贡献。
运用词汇和句型准确描述金字塔的特点和功能。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埃及金字塔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提问学生对金字塔的已知信息和疑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2. 探究与讨论:分组讨论金字塔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象征意义。
每组选择一个金字塔,进行介绍和展示,其他组进行评价和提问。
3. 词汇与句型学习:教授描述金字塔形状、大小、结构和功能的词汇和句型。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用所学的词汇和句型描述金字塔。
四、作业与评价1. 作业:学生完成一份关于埃及金字塔的手工制作或研究报告。
学生写一篇关于埃及金字塔的短文,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其特点和意义。
2. 评价:学生之间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对学生的探究、讨论和作业进行评价。
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合作能力和对金字塔的理解程度。
五、教学资源1. 多媒体资源:埃及金字塔的图片、视频和纪录片。
金字塔的相关音乐和诗歌材料。
2. 教学材料:金字塔的信息卡片和词汇表。
金字塔的手工制作材料和工具。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观察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根据学生的反应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对学生的疑问和困难进行解答和指导。
通过作业和评价,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给予积极的反馈和指导。
上海教育版地理六上第二单元第3节《金之塔之国——埃及》PPT教学课件1

激励学生学习的名言警句 51关于学习或励志的名言警句 1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意思是:时间像江河东流入海,一去不复返;人在年轻时不努力学习,年龄大了一事无成,那就只好悲伤、后悔。出自《汉乐府•长歌行》 2 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 意思是:人要有所成就,”必须刻苦努力,不可放任自流。出自(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引•朱熹小简》 3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意思是:能把一本书读过百遍,其中的含义自然就领会了。出自《三国志•魏书》。 4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意思是:读书多了,下笔写文章就如有神助。出自(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5 大志非才不就,大才非学不成。 意思是:没有才,宏伟的志向就不能实现;不学习,就不能成大才。出自6(明)郑心材《郑敬中摘语》。 6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意思是:不学习便无法增长才于,没有志向就难于取得学业上的成功。出自《诸葛亮集•诫子书》。 7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意思是;下决心学习,连吃饭也忘记了;有所心得便高兴得忘记了忧愁,不知道老年就要逼近了。出自《论语•述而》。 8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惟克果断,乃罔后艰。 意思是:取得伟大的功业,由于有伟大的志向;完成伟大的功业,在于辛勤不懈地工作;办事果断,没有后患。出自《尚书•周官》。 9 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 意思是:积累许许多多的财富,不如学习一种小小的技术。出自《颜氏家训•勉学》。 10 立志言为本,修身行乃先。 意思是:人的立志,语言忠实是它的根本;修养自已的品德,应以行动为先。出自(唐)吴叔达《言行相顾》。 11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意思是:不要虚度年华,不然到了满头白发之时,只有徒叹奈何了。出自(宋)岳飞《满江红》。 12 人品、学问,俱成于志气;无志气人,一事做不得。 意思是:一个人之所以具有高尚的品德,渊博的学问,都是由于他有志气;没有志气的人,什么事也做不成。出自(清)申居郧《西岩赘语》。 13 山积而高,泽积而长。 意思是。山是由土石日积月累而高耸起来的,长江大河是由点滴之水长期积聚而成的。比喻知识、业绩都是由少到多,由小到大长期积累、创造而成功的。出自(唐)刘禹锡《唐故监察御史赠尚书右仆射王公神道碑铭》。 14为学之道,必本于思。思则得知,不思则不得也。 意思是:学习必须以思考为根本,思考就能得到知识,不思考就得不到知识。出自(宋)晁说之〈晁氏客语〉 15为学正如撑上水船,一蒿不可放缓。 意思是:作学问就象撑着逆水的船,连一蒿也不能放松。比喻学习不要自满,要坚持有恒。 16 为学须先立志。 意思是:作学问首先应当立志。出自〈朱熹语录〉 17 学者不患立志不高,患不足以继之耳;不患立言不善,患不足以践之耳。 意思是:作学问的人不怕志向立得不高,就怕不能持之以恒;不怕作品里的话说得不漂亮,就怕自己不照着做。出自 〈薛方山记述•上篇〉 18学者大不宜志小气轻,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进;气轻则以未知为已知,未学为已学。 意思是:学习要树立大志,没有大志就容易自满,自满了就不易有长进了。学习要有勇气,缺乏勇气,不懂的东西会自以为已经懂了,没有学到的东西会以为已经学到。出自《近思录集注》卷二。 19学不博者,不能守约;志不笃者,不能力行。 意思是:学识不广博,就不能得其要领;志向不笃诚,就不能努力去做。出自(宋)杨时《二程粹言•论学》。 20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意思是:学习贵在懂得提出疑问。有小疑问得到解决,总能有小进步;有大疑问得到解决,就能有大进步。出自《格言联壁•学问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金字塔之国——埃及
授课者:王丽丹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埃及地跨亚、非两洲,能用邻国与邻海描述出埃及的地理位置;了解尼罗河和苏伊士对埃及经济发展的意义;能读图找出首都开罗等主要城市;能提高读图、分析等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地图、地理景观图、画航海路线、填图、讨论、金字塔之谜的故事来进行学习。
3、情感与价值: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尼罗河、苏伊士运河对埃及的意义。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地理图册、地理练习册、金字塔之谜的故事、任务单
四、教学流程
导入:金字塔之谜的故事(附图片)
1、地跨亚、非两洲
2、“绿色走廊”——尼罗河
3、“东方伟大的航道”——苏伊士运河
4、古都开罗等主要城市
5、小结
6、布置作业
附:
埃及学习任务单
一、填图练习(非洲政治地图)
(参考:地图册P4-5“世界政治地图”)
1、在上图中填注上“埃及”,并用铅笔描出埃及的国界线。
2、在图中找出①埃及的邻国②埃及的邻海③北回归线
3、填上“阿斯旺高坝”的名称
4、画出航线:
①运输货物的船只从亚洲A国出发,穿过阿拉伯海、也门、沙特阿拉伯的沿海,通过____海,通过苏伊士运河,通过_____海,运往欧洲B国。
画出航线
②船只从亚洲A国到欧洲B国,绕过好望角的航行
③从亚洲到欧洲,穿过苏伊士运河的航程11630千米。
绕过好望角的航程20430千米。
计算下两条路线距离差________米。
二、改错题(划出错误,并改正)
有一个旅行团从上海出发坐船前往埃及,导游首先简单介绍了埃及的基本情况:埃及是一个地跨亚欧两洲的国家,尼罗河是埃及的母亲河。
苏伊士运河沟通了阿拉伯海和地中海,缩短了亚、非两洲的距离,为埃及带来了大量的外汇收入。
苏伊士这个城市位于苏伊士运河的北部。
开罗是埃及首都,位于尼罗河北部的沿岸。
埃及的金字塔大大小小有70多座,是埃及闻名世界的旅游景点。
三、作业
①设计一条从上海出发去埃及的航海路线
②假设你是埃及导游,写出你将乘客前往的景点及导游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