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教育版地理六上《非洲的国家》word教案

合集下载

上海教育版地理六上《国家概述》word教案

上海教育版地理六上《国家概述》word教案

国家概述第1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说出领土是由领空、领陆、领水和底土组成的一个立体空间,领悟领土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意义;✧明确国界的概念,知道常见的几种划定国界的形式,在世界政治地图上快速辨识国界;✧在学习中感受国旗是一个国家主权和尊严的象征,简单了解常见国家国旗所代表的含义;✧能说出国家和地区的区别,初步了解世界上各种各样的国家。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介绍和观看短片“严重关切钓鱼岛撞船事件”,知道领土是由四部分组成的一个立体空间,树立国家领土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观念;✧通过引导学生欣赏各式各样的国界及课堂练习,在实践中认识国界并熟悉常见的几种划分国界的形式;✧通过了解有代表性的国家的国旗含义,以及通过举例,感受国旗是一个国家主权和尊严的象征;✧通过概念和举例,说出国家和地区的区别,知道国家和地区是一个约数,了解国家和国家在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区别;✧简述万隆会议“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体会国家之间一律平等的含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体会国家之间一律平等的含义,形成居安思危的民族意识;增强爱国主义情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获得一定政治意识,初步形成全球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领土的组成,形形色色的国界;✧各式各样的国家。

2、难点✧国家、地区的区别,国家和国家的差别。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法、发现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问题解决教学法四、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PPT:呈现“钓鱼岛位置示意图”)师:同学们请看这张图片,钓鱼岛位于台湾省的东北部,它和周边另外几个岛屿共同组成了钓鱼岛群岛,自古以来都是中国领土,但是日本对钓鱼岛垂涎已久,不时在钓鱼岛海域附近挑衅我国。

(PPT中呈现“中国渔船与日本巡逻船发生相撞”图片)师:请看这张图,同学们,就在9月7日上午10点15分,一艘中国渔船在钓鱼岛附近同日本海上保安厅巡逻船“与那国”号发生相撞。

当天上午10点55分左右,这艘中国渔船又与追踪的另两艘日本巡逻船中“水城”发生碰撞。

《非洲》微型课教学设计 微型课教案

《非洲》微型课教学设计 微型课教案

《非洲》微型课教学设计微型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非洲的自然地理特征,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

2. 使学生掌握非洲的主要国家、民族和文化特点。

3. 培养学生对非洲大陆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

二、教学内容:1. 非洲的地理位置:非洲位于东半球的西部,东临印度洋,西濒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及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东北与亚洲之间隔着狭长的红海,并以苏伊士运河为陆上分界。

4. 非洲的主要国家、民族和文化特点:了解非洲的54个国家和地区,主要民族和独特的文化传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非洲的自然地理特征,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气候;非洲的主要国家、民族和文化特点。

2. 教学难点:非洲的地形、气候特点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非洲的自然地理风光、人文景观等。

2. 采用对比教学法,引导学生了解非洲的地形、气候特点。

3. 采用案例教学法,介绍非洲的主要国家、民族和文化特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非洲大陆的地理位置,引发学生的兴趣。

2. 非洲的自然地理特征:a. 地理位置:展示非洲大陆在世界地图上的位置,引导学生理解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b. 地形:通过多媒体展示非洲的地形特点,如高原、山脉等,引导学生了解非洲的地形特征。

c. 气候:介绍非洲的气候特点,如热带草原、热带沙漠等,引导学生了解非洲的气候类型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 非洲的主要国家、民族和文化特点:a. 国家:列举非洲的主要国家,引导学生了解非洲的政治格局。

b. 民族:介绍非洲的主要民族,引导学生了解非洲的民族多样性。

c. 文化:展示非洲的传统文化、艺术、宗教等,引导学生了解非洲的独特文化。

5. 板书设计:非洲微型课教学设计一、地理位置:东半球西部,东临印度洋,西濒大西洋二、地形:高原面积广大,被称为“高原大陆”四、国家、民族和文化特点:54个国家和地区,民族多样性,独特的文化传统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非洲大陆自然地理特征的理解程度。

第3节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教案1 两课时

第3节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教案1 两课时

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第三节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教学目标:1、知道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黑色人种的故乡。

2、理解单一产品经济形成的原因。

重点和难点:1、在地图上找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位置、范围,读图了解该地区的地理位置的特点。

2、利用各方面的资料综合评价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对世界经济发展影响较的自然资源,说出其分布、生产、出口的情况。

3、在收集、运用资料描述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富有特色的文化的过程中,学会尊重不同地区的文化和传统。

教学准备:多媒体辅助教学(自制课件)教学设计:本节课力求让学生对所学的区域有较强的亲近感,尽量调动学生学习、思考的积极性,主动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去解决问题。

课时安排:2课时第 1 页共10 页教学过程:第 2 页共10 页第 3 页共10 页第 4 页共10 页第 5 页共10 页第 6 页共10 页第7 页共10 页第8 页共10 页发展比较快的国家。

[承转]但更多的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国家积重难返,贫困像恶魔一样笼罩着他们的生活。

据世界银行统计,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贫困人口逐年增加,但人口自然增长率却是全世界最高的,看来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贫困加剧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本区自身造成的。

[板书]人口、资源、环境[提问]请大家把非洲发展中的上述环节填入图中。

[引导]人口、粮食、环境三个问题形成一个怪圈,而使非洲经济难以发展,人民生活更难以摆脱日益加剧的贫困。

请大家再次发挥我们的集体智慧,看看有哪些办法可以促进本区的发展,摆脱贫困。

[讨论]每个小组把提出的建议作提纲纪录。

[引申]请把你们小组的建议,按最重要(1条)、次要(2条)、一般重要(3条),填到金字塔的小方块中,并思考理由。

[学生]讨论(略)[小结]看来大家给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提出的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我们相信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明天会更好。

板书设计:第9 页共10 页第三节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一、概况1、位置范围和组成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部分2、地形 -- 以高原为主3、气候热带气候类型为主热带雨林终年高温多雨,植被茂盛(刚果盆地、几内亚湾)热带草原干季草原枯萎湿季草原茂盛热带沙漠终年炎热干燥,寸草不生,沙漠广布4、人口与人种主要以黑种人为主分布文化二、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1、什么叫单一商品经济?2、后果3、解决方法第10 页共10 页。

沪教版地理六年级上册 3.非洲的国家 (共35张PPT) (1)

沪教版地理六年级上册 3.非洲的国家 (共35张PPT) (1)
有的研究专家认为,金字塔的石块蕴藏着一套相互有 内在联系的数字、尺寸、 重量、角度、温度、方位、 几何题和宇宙信息的密码。 还有些人认为,它是太阳观象台。 第三类研究专家认为,金字塔对生物和非生物有一种 物理作用。 还有一种推测,认为金字塔的功能不仅是当墓穴, 在统治者健在时还起礼仪建筑的作用。
胡夫金字塔的能量之谜(1)
胡夫金字塔的能量之谜(2)
加利福尼亚有一个商人做了许多小金字塔,说是 它有积聚能量作用。在他的模型金字塔里, 牧草幼 苗长得快,狗呆了几天会习惯于素食。牙科医生在手 术椅上挂了72只小金字塔, 病人疼痛感减轻,伤口 愈合快。罗马尼亚利用金字塔形装置为水杀菌。有人 发现, 在金字塔形建筑中,爱哭闹的儿童会很快平 静下来,病人睡眠安稳,人们头脑清醒。
五、金字塔
一种高大的角锥体建筑物,底座四方形,每个侧面是三 角形,样子就像汉字金字,所以我们叫它“金字塔”。
古代埃及金字塔是法老(国王)的陵墓。其中
以古王国第四王朝的胡夫金字塔最大,今仍存于 开罗近郊吉萨,塔基呈正方形,每边长约232米, 高约146.5米,用230余万块巨石叠成。据说由农 民、奴隶历时三十年筑成。
三、东方伟大的航道
苏伊士运河位于埃及 东北部的苏伊士地峡上, 北起塞得港,南到陶菲 克港。1859年由苏伊士 运河公司破土动工, 1868年8月18日修成, 11月17日正式通航。刚 修成的运河全长162.5 千米,水面宽52米,水 底宽22米,河床深7.5 米。
苏伊士运河
苏伊士运河连接了红海和地中海,沟通了印度洋与大 西洋,又是亚非两洲的分界线。
科学家在大金字塔内发现了没有腐烂变质的猫、狗 之类的动物尸体和水果,它们都已脱水,木乃伊化了。 金字塔里居然隐藏着保护生物体不腐烂变质的神秘能 量,使科学家迷惑不解。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么?

沪教版六年级地理第一学期:世界分国篇 8 自主学习 认识国家——南非 学案

沪教版六年级地理第一学期:世界分国篇 8 自主学习 认识国家——南非  学案

南非【学习目标】1.通过读《地理图册六年级第一学期》中的“南非”图,了解南非处于非洲的位置,所濒临的大洋以及陆上邻国。

2.通过阅读地理图册中的有关地图和本课中的有关资料了解南非丰富的矿产及其在世界上所处的地位。

3.通过阅读地图、图表、图片等材料,能从图中获取有用地理信息。

4.能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了解本节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学习重点】1.通过自读了解南非地理位置。

2.通过阅读分析课文,认识南非气候特点。

【学习难点】能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了解本节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激发兴趣。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一)知识点一:南非地理位置总体以高原为主。

3/4以上领土海拔600米以上,约1/2领土介于海拔1,000至1,600米之间。

它位于西部、南部和东部的沿海狭窄地带海拔不超过500米。

东部的德拉肯斯堡山脉和南部的开普山脉是内陆高原与两洋沿海平原的天然界线。

德拉肯斯堡山脉向印度洋一面峭壁高耸,构成“大断崖”(TheEscarpment)主体。

内陆高原呈阶梯状,自东南向西北递降,与莱索托东界相连处为最高峻地段,海拔达3,600米;北部的莫洛波河流域一带最低,已进入卡拉哈里盆地,海拔800米以下。

高原东段为大斜坡,由2,000米降到海平面;南段有一系列山脉和沿海平地;西段几乎均属纳米布沙漠,为沙质平原。

(二)知识点二:南非气候特点南非全境大部分处副热带高压带,属热带草原气候。

每年十月至次年二月是夏季,六至八月为冬季。

德拉肯斯堡山脉阻挡印度洋的潮湿气流,因此愈向西愈干燥,大陆性气候越为显著。

秋冬雨水缺乏,草原一片枯黄。

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全年降水由东向西从1000毫米降至60毫米。

东部沿海年降水量1200毫米,夏季潮湿多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南部沿海及德拉肯斯山脉迎风坡能全年获得降水,湿度大,属海洋性气候。

西南部厄加勒斯角一带,冬季吹西南风带来400~600毫米的雨量,占全年降水的4/5,为地中海式气候。

沪教版六年级地理第一学期:世界分国篇 8 自主学习 认识国家——南非 教案

沪教版六年级地理第一学期:世界分国篇 8 自主学习 认识国家——南非  教案

南非【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非洲最南端的国家和新南非的诞生。

2.了解“好望角,好望不好过”。

3.掌握“海上生命线”,提高看图能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分析课文,培养学生归纳整理地理资料、提取重点和找出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

2.通过阅读地图、图表、图片等材料,提高学生从图中获取有用地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2.了解本节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了解本节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2.掌握南非。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了解本节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导入1.复习导入教师简单复习上节课的知识并通过提问抽查学生掌握情况。

2.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南非,教师板书课题:南非。

二、新课讲授(一)知识点一:非洲最南端的国家和新南非的诞生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然后请学生说说南非的地理位置。

2.过渡:插入南非的图片,为同学们讲解一些关于南非的事3.南非位于非洲最南端,三面为大洋所环绕。

4.南非是一个以黑人为主的国家。

在白人种族主义统治时期,南非一直推行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政策。

经过南非人民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1994年成立了南非新政府,结束了延续300多年的白人种族主义统治。

(二)知识点二:“好望角,好望不好过”1.教师引导学生自学: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本112页的“好望角,好望不好过”内容,回答问题:为什么说好望角不好过。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师生共同总结: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好望角海域几乎终年大风大浪,遇难海船难以计数。

所以有“好望角,好望不好过”的说法。

2.据海洋学家统计,这一海区10多米高的海浪屡见不鲜,6—7米高的海浪每年有110天、其余时间的浪高一般也在2米以上。

《非洲》微型课教学设计 微型课教案

《非洲》微型课教学设计 微型课教案

《非洲》微型课教学设计微型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非洲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等基本知识。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地理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非洲这片神秘大陆的兴趣和好奇心,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

二、教学内容1. 非洲的地理位置:位于东半球的西部,地跨赤道南北。

2. 非洲的气候特点: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为主,热带雨林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分布较少。

3. 非洲的自然资源:矿产资源丰富,如金、钻石、铜、铁矿等;动植物资源丰富,如斑马、长颈鹿、非洲象等。

4. 非洲的人文景观:金字塔、好望角、乞力马扎罗山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非洲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

2. 教学难点:非洲的气候分布和自然资源的种类及分布。

四、教学方法1. 地图教学法:通过观察非洲地图,使学生了解非洲的地理位置、国家分布等。

2. 资料分析法: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分析非洲的气候特点、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

3. 问题驱动法:设置问题,激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非洲大陆,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查阅资料,了解非洲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

3. 课堂讨论:学生分享自学成果,讨论非洲的气候分布和自然资源的种类及分布。

4. 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教师进行讲解,解答疑问。

5. 案例分析:分析非洲的典型地理案例,如尼罗河、刚果盆地等。

6. 课堂小结:总结非洲的地理特点,强调重点知识。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和收获。

2.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能力提高。

七、教学反思1. 教学内容:回顾教学内容,检查是否全面、准确地介绍了非洲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

《第二节 非洲1》导学案 2022年最新word版

《第二节 非洲1》导学案 2022年最新word版

第六章第二节非洲导学案〔1〕【达标检测答案】第九章第二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学习目标1.指图说出三江源地区所在省区及三江名称。

“中华水塔〞,以及高原湿地的重要作用。

3.了解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保护措施及方法,从而理解三江源保护区在生态环境中的重要意义。

学习重点了解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以及高原湿地的重要作用。

学习难点了解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保护措施及方法,从而理解三江源保护区在生态环境中的重要意义。

自主学习省南部,是、、的源区,被誉为“〞。

3. 和是三江源地区重要的调蓄器,它们和雪山、冰川一起,使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水源源不断,流向大海。

4.近年来,由于,冰川逐年萎缩,这直接影响湖泊和湿地的水源补给,湖泊、湿地的面积不断缩小甚至干涸。

同时、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加速了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

、、、。

合作探究1.本区为什么会成为大江大河的发源地?2.如果三江源地区冰川不断退化,湖泊、沼泽不断萎缩,会对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带来哪些影响?3.如果三江源地区草场退化和水土流失加剧,会对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带来哪些影响?课堂检测1.以下河流的源头不在青海省的是〔〕A.长江B.黄河C.湄公河D.珠江2.我国面积最大的湖是〔〕“聚宝盆〞之称的盆地是〔〕4.青海省的主要农业区位于〔〕5.著名中外的鸟岛位于〔〕6.青藏高原特有的农作物是〔〕7.关于柴达木盆地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盆地内部是大草原,牧草丰美B.周围有祁连山、昆仑山、天山环绕C.是青海最主要的农业区,盛产青稞、小麦、蚕豆D.盆地内部大局部是戈壁、沙漠,多沼泽和盐湖8.关于青海湖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9.以下电站位于青海省境内的有〔〕课堂检测参考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教育版地理六上《非洲的国家》word教案俄罗斯外交系统3万用户
台湾2000用户
安哥拉
贝宁
博茨瓦纳
布基纳法索
布隆迪
喀麦隆
佛得角群岛
中非共和国
乍得
科摩罗
刚果
科特迪瓦
刚果民主共和国
吉布提
赤道几内亚
厄立特里亚
埃塞俄比亚
加蓬
加纳
几内亚
几内亚比绍
肯尼亚
莱索托
利比里亚
马达加斯加
马拉维
马里
毛里塔尼亚
毛里求斯
马约特岛
莫桑比克
尼日尔
尼日利亚
法属留尼旺
卢旺达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
塞内加尔
塞舌尔
塞拉里昂
索马里
南非
圣赫勒拿岛
苏丹
斯威士兰
坦桑尼亚和桑给巴尔冈比亚
多哥
乌干达
赞比亚
津巴布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