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教育版地理七年级上册课件:中国区域篇1.3《青藏高原地区》(共41张PPT)

合集下载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1.3《地形图》课件(共40张PPT)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1.3《地形图》课件(共40张PPT)

山峰
山峰
山脊
山脊线,也叫做分水线
山脊
山脊
山谷
山谷线,也叫做集水线, 一般会形成河流。
山谷
山谷
山谷和山脊的区别
山脊
山谷
等高线数值凸向低值,等高 线弯曲部分由高处向低处凸
等高线数值凸向高值,等高 线弯曲部分由低处向高处凸
鞍部
鞍部
位于两山顶之间一组 等高线的中间部分
鞍 部
陡崖
陡崖
陡崖
你能找出图中的地形部位吗?
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颜色越深(亮)的地方,海 拔越高;颜色越浅(暗)的地方,海拔越低。
蓝色—— 海洋 绿色—— 平原 褐色—— 高山
黄色—— 丘陵或山地
白色—— 雪山冰川
练习题
1、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是8844米,我国陆地最低点 吐鲁番盆地的平均海拔-154米,那么两地的相对高度是__8_9_9_0__米。
第1章 地球和地图
地形图
目录
1
海拔和相对高度
2
陆地地形
3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等高线地形图
4
分层设色地形图
海拔和相对高度
海拔和相对高度
海拔海拔
海指平地面面上某个地点高出海
平面的垂直距离,又叫做 绝对高度。
甲 乙
相对高度
海拔
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 的垂直距离。
活动探究
试比较中国最高点“珠穆朗玛峰”(8844.43)和最低点“艾丁湖” (-154.31)海拔相差多少?
1
3
2 4
练习题
陡崖
鞍部
山峰
山脊
山谷
练习题
A——鞍部 B——山峰 C——陡崖 D——山谷 E——山脊

2020上海教育版地理七上中国区域篇1.3青藏高原地区word教案

2020上海教育版地理七上中国区域篇1.3青藏高原地区word教案

青藏高原地区一、教学目标1.了解高寒农牧业的特点,青藏高原地区的矿藏和能源及其分布。

2.利用“青藏地区山河分布图”,分析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3.通过对青藏地区解放以来农牧业、工业和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认识,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激励学生将来投身祖国边疆建设的决心二、教学重点:气候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三、教学难点:青藏地区气候特征及其原因四、教学用具:教学课件、多网合一。

五、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学生展示汇报。

六、课时安排:一课时七、教学设想:希望能借助多媒体将青藏地区的自然景观和风土人情形象化、立体化,寓教于乐;实施素质教育,给课堂教学带来全新的感觉。

八、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课前播放李娜演唱的《青藏高原》。

我们聆听了来自青藏高原动听的声音,目睹了青藏高原迷人的景色,你们还想进一步理解青藏地区的自然景观和风土人情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游览美丽的青藏地区2.新课教学(1)世界屋脊阅读课本P75“青藏高原地区简图”,问:包括哪些省区?阅读地图册P27“青藏高原”图,问:有哪些主要的山脉?海拔是多少?(2)高寒气候阅读地图册P12、13“中国一月、七月平均气温图”,冬寒夏凉,夏季气温最低。

问:为什么青藏高原地区气温较低?阅读课本P30“我国沿北纬320地形剖面图”,计算青藏高原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温差,地势高——气温低农牧业:主要农作物——青稞、小麦、豌豆;主要的牲畜——牦牛、藏绵羊、藏山羊。

(3)江河之源湖泊之乡阅读地图册P27“青藏高原”图,找出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大河。

几条大河(长江、黄河、澜沧江等)的源头展示。

雅鲁藏布大峡谷简介。

湖泊的介绍。

主要大湖泊;湖泊分类。

内流湖。

(4)历史悠久的藏族文化布达拉宫、塔尔寺、大昭寺等。

(5)环境:特点、存在问题,如何保护。

珍稀动物。

3.课堂小结。

对照板书提纲总结。

一、填空题:1、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地区。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1.3 地形图 课件(共43张PPT)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1.3 地形图  课件(共43张PPT)

丘陵
海拔在200~500米之 间、崎岖不平的地形区。
盆地
中间低、但较平坦、 四周相对较高、但相对 崎岖的地形区。
山地
海拔在500米以上、 崎岖不平、呈条带状分 布的地形区。
平原
海拔在200米以下、 相对较平坦的地形。
五种陆地地形的特点比较:
高原 山地
丘陵
盆地
平原
海拔高度 500米 以上
地面起伏 较平坦 程度
山脊——
山脊中部高,两边低, 等高线向低处突出。
山谷——
山谷两边高,中间低, 等高线向高处弯曲。
鞍部——
两个山峰之间相对低的 地形为鞍部。
陡崖——
陡崖的等高线重叠在 一起,表示高度变化 很大。
分层设色地形图:
在等高线地形图的不同等 高线之间,着上不同的颜色, 这种以一定次序的颜色、色调 的变化来显示地势起伏状况的 地图就是分层设色地形图。
另外一个重要的概念就是高程的基准。通俗地说, 就是珠峰脚下的海拔0米在哪里。在我国现在用的 “1985国家高程基准”中,采用的是青岛验潮站的18年 长期观测结果计算出来的平均黄海海平面,作为我国统 一的高程起算基准面,也就是海拔零起始面。
海拔和相对高度:
海拔
相对高度 海拔
中国的最高与最低点相差多少?
珠穆朗玛峰的海拔为 8844.43米,是中国最高 峰,也是世界最高峰。
艾丁湖为吐鲁番盆地的“盆底儿”, 湖面低于黄海海平面154.31米,是我国 陆地海拔的最低点。
世 界 上 的 高 山
陆地地形
地形是指地表各种各样的形态。 陆地地形的基本类型有五种:
高原
山地
丘陵 盆地
平原
高原
较大范围的、较平坦的、 海拔在500米以上的地形区。

沪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2.1 地形的分布(共19张PPT)

沪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2.1 地形的分布(共19张PPT)

黄土高原
黄 土 高 原 上 的 窑 洞
云贵高原
中国的人口密度分布
中国民族分布
小结:
四大高原的概况
四大高原的典型特征 四大高原的人口状况
边界山脉
主要分布省区
海拔 青藏高原 冰川广布,雪峰连绵
内蒙古高原 坦荡开阔,起伏和缓 黄土高原 黄土分布广泛、深厚,沟壑纵横 云贵高原 崎岖不平,喀斯特地形广布 人口分布特点
2.1 地形的分布
我国主要13 山脉(数字序号) 1
8
5
9
14
10
2
11
3
15
4
6
12
7
我国主要山脉分布图
我国四大高原分布示意
学习任务单 1.在表格中填写高原的概况
中国行政区划 中国地形
2.学会简要地描述地形区的概况(请在在四大高原中任选一个填写):
高原位于我国
部,主要分布在
省区,以
(等)山脉为边界,海拔
等 米。
四大高原分布示意图(边界大 山脉) 兴


喀昆喇Biblioteka 昆仑仑 山
山 阿 尔金山 脉
祁连 山脉
太 行


秦岭

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在西南, 地跨青藏及四川。 高原高耸世界巅, 平均海拔过四千。 边缘内陆多高山, 远看是山近是川。 高山莽莽终年雪, 大河奔腾水之源。
内蒙古高原
蒙古族摔跤手
主要少数民族
中国行政区划
中国地形

沪教版(上海)七年级地理第一学期中国区域篇(上)1.3《青藏高原地区》教学设计

沪教版(上海)七年级地理第一学期中国区域篇(上)1.3《青藏高原地区》教学设计

沪教版(上海)七年级地理第一学期中国区域篇(上)1.3《青藏高原地区》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青藏高原地区》是沪教版(上海)七年级地理第一学期中国区域篇(上)的一个重要章节。

本章节主要介绍了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生态系统、人文特征等内容。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我国青藏高原的基本情况,认识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以及青藏高原上生活的人们和他们的生产方式。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章节前,已经学习了我国地理的基本知识,对我国的地形、气候、生态系统等有一定的了解。

但青藏高原地区作为一个特殊的地理区域,其高海拔、低氧环境、独特的生态系统等特点是学生较为陌生的。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深入了解青藏高原的特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生态系统、人文特征等基本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青藏高原的独特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认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特点、生态系统、人文特征。

2.难点:青藏高原的独特性以及其对生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通过观察图片、视频等,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

2.讨论法:分组讨论青藏高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合作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青藏高原上的典型生物和人类生活案例,深入理解青藏高原的特点。

六. 教学准备1.准备青藏高原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青藏高原的典型生物和人类生活案例。

3.准备讨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青藏高原的美丽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

2.呈现(10分钟)利用视频、图片等资源,呈现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特点,如高海拔、低氧环境、雪山、草原等。

青藏地区(优质课)(1)PPT课件

青藏地区(优质课)(1)PPT课件

有效举措。
问题:水资源短缺和水质变差
原因: 水资源分布不均;需求量激增;浪费严重;受污染等
举措:保护植被;防止污染;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
37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西北为较完整的高原, 东南为南北走向的高山 峡谷,夏半年有印度洋、 太平洋的水汽进入
.
14
•人文地理
.
15
1、人口和民族
在气温日较差很大的雪域高原,藏族牧民往往穿一
条胳膊可以露在外面的“藏. 袍”。
16
地广人稀的地区
地区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面积占全国总面积(%) 20
繁简地势的强烈抬升水热地势的强烈抬升水热状况随高度变化状况随高度变化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北为较完整的高原西北为较完整的高原东南为南北走向的高山东南为南北走向的高山峡谷夏半年有印度洋峡谷夏半年有印度洋太平洋的水汽进入太平洋的水汽进入16在气温日较差很大的雪域高原藏族牧民往往穿一条胳膊可以露在外面的藏袍
.
29
五、交通运输 以公路为主的交通运输
1.以拉萨为中心公路网:青藏公路、川藏公路、滇藏 公路、新藏公路
2.主要铁路:兰青线、青藏线
.
30
.
31
1、青藏铁路在修建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 三大难题:高寒缺氧、多年冻土、生态脆弱
2、可能造成哪些环境问题? 植被破坏,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3、修建的意义是什么? ①加快青藏地区的对外开放,促进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②促进青藏地区第三产业发展(商业、旅游业)。 ③巩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
2
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
青藏地区
.
3

沪教版(上海)七年级地理第一学期中国区域篇(上)- 1.3 《青藏高原地区》教学设计

沪教版(上海)七年级地理第一学期中国区域篇(上)- 1.3 《青藏高原地区》教学设计

沪教版(上海)七年级地理第一学期中国区域篇(上)- 1.3 《青藏高原地区》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青藏高原地区》是沪教版(上海)七年级地理第一学期中国区域篇(上)的一个重要章节。

本章节主要介绍了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地理特征、资源分布、人文景观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可以对青藏高原有更深入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环保意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章节前,已经学习了中国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等基础知识,对中国的地理特征有一定的了解。

但青藏高原地区作为一个特殊的地理单元,其自然环境和人文特征具有独特性,需要学生通过本章节的学习来进一步掌握。

同时,学生对于青藏高原地区的认知程度不一,部分学生可能对青藏高原有一定的了解,部分学生则可能较为陌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地理特征、资源分布、人文景观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方面的内容;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青藏高原地区的热爱和保护意识,增强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特点、地理特征、资源分布、人文景观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2.教学难点: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特点、地理特征、资源分布、人文景观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方面的具体内容。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创设青藏高原地区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搜集和处理信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合作探讨法: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4.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青藏高原地区的典型实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沪教版(上海)七年级地理第一学期中国区域篇(上)。

中图版地理七级上册 312地形特征和主要地形区 课件ppt(共26张PPT)

中图版地理七级上册 312地形特征和主要地形区  课件ppt(共26张PPT)

塔里木盆地位于新疆南部,是中国最大的内陆盆地。盆地内的塔克 拉玛干沙漠,是中国最大的沙漠。还有我国最长的内流河——塔里木 河。沙漠周围有许多大小不等的绿洲。盆地中发现有储量较大的内陆 油气田。
塔里木盆地
准噶尔盆地位于新疆北部。是我国纬度最高的盆地。盆地呈不规则的三 角形,地势东高西低。盆地中部有广阔的沙漠,西北部因受海洋湿润气流 的影响,降水略多。盆地内牧场广阔,畜牧业发达,绿洲和垦区农业也具 有相当规模。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地势起伏) 高山终年积雪,冰川纵横。
高原上峰峦绵延,山势雄中浑国,山的脉丘间陵多很起伏多平,缓特的盆地和谷地。
云贵高原位于中国西南部,西起横断山脉,北邻四川盆地,东部雪峰山。
纬度位置偏高,受到西别风是湿在润东气流部的地影区响分布相 我国面积最大,世界当海广拔泛最,高自北向南主要
西还北有部 我因国受最大长西的洋内湿流润河有气—辽流—东影塔丘响里,木陵降河、水。山略东多,丘牧陵场广阔,畜牧业发达; 峰岭众多,地形崎岖和(东地南势丘起伏陵)等。
准噶尔盆地
柴达木盆地位于青海省西北部。盆地底部海拔2600-3000米。在中国四大盆 地中,平均海拔最高。有“高原盆地”之称。盆地内矿产资源丰富,素 有“聚宝盆”之称。
柴达木盆地
四川盆地地表多出露紫红色砂、页岩,故有“红色盆地”或“紫色盆 地”之称。这里气候温暖湿润,水网稠密,土壤肥沃,物产丰饶。著名 的成都平原位于盆地西部,有举世闻名的都江堰灌溉工程,农业发达, 物产丰富,有“天府之国”的美称。
“紫色盆地”气候温暖湿润,水网稠密,土壤肥沃,矿藏丰富;
主要地形区的分布
读图:称和走向。 2.找出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东 南丘陵,说出它们各位于我国地势的哪一级阶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