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地理课件第十讲岭南的民系之三——福佬

合集下载

中原移民与岭南三大民系的形成

中原移民与岭南三大民系的形成

中原移民与岭南三大民系的形成从自然地理方面来说,岭南主要指今广东与江西、湖南、广西交界的南岭山脉(越城岭、荫渚岭、都宠岭、骑田岭、大庾岭)以南的南粤地区。

先秦时期古越族人生活在岭南地区,北方五岭阻隔了南越与中原区地的联系,古南越人形成了自己的原始文化。

经过10多万年的进化,南越地区一步一步从蒙昧、野蛮向文明社会迈进。

到西周时期,南越作为一个族体已基本形成。

古代文献中所见的“仓吾”、“南蛮”、“南瓯”、“越骆”、“南海”等,主要指今天两广境内的古越人。

南越族主要分布在珠江流域和韩江流域。

商周以来,南越族便与中原及长江流域的吴、越、楚等国有密切的经济文化交流。

当时除东南面的通道外,粤北、粤西著名的“湘桂走廊”自古以来就是陆路和水路的南北通道。

《羊城古钞》载“周时,南海有五仙人,衣五色衣,骑五色羊,来集楚亭,各以谷穗一茎六出留与州人,且祝曰:愿此间永无饥荒。

言毕,腾空而去,羊化为石。

”这便是传说中公元前862年(周夷王八年)楚国兴盛起来,楚君(熊渠)派人至广州附近设置“楚亭”,治理和开发岭南。

后人为了纪念仙人和羊,便盖了一座五仙观(今广州市惠福西路),1949年10月14日广州解放以后又在越秀公园建立了一座“五羊石雕像”,这座雕像便成为广州城市的象征,后来又在越秀公园南边山腰建了一座“古之楚亭”牌亭以示纪念。

但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原人民南迁,对岭南三大民系形成、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大规模移民活动则发生在秦统一岭南之后、西晋时期、两宋时期三个阶段。

“六王毕,四海一”。

秦始皇统一岭南之后,设桂林、南海、象郡三郡。

今广东省跨三郡十六县,大部分地区属于秦政治统治范围,南海郡首府设在番禺(今广州市),于是番禺便成为岭南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

从此南越族人结束了长期以来各自为政、互不统属的局面,岭南地区正式归入中央集权政府的版图。

战争结束,秦军就地留戍落籍,与越人杂居。

而伴随秦军到达岭南的,除大批掌握各种技能的“亡人”、“罪人”、“贾人”以外,秦始皇甚至应龙川县令赵佗请求,另外征集一万五千名未婚女子南下“以为士卒衣补”,“以解决日常生活问题和婚姻问题”。

中国历史地理课件第十讲岭南的民系之二——客家

中国历史地理课件第十讲岭南的民系之二——客家
②迁来的汉民族聚族而居在地域和宗族观念上形成共同 的心理素质;
③迁来的汉族原使用的中原语言在与当地语言交流中逐 渐脱离母语而发展成一种方言——客家话。客家民系 形成。
二、客家民系的分布
客家民系分布在广东的北部和东部的20多个市县,今 天粤东的梅州、河源地区,粤北的韶关地区,这些地 区属距离海岸较远的内陆山区,属于赣江上游、汀江 流域和梅江流域,除少数干流谷地较开阔外,多为崎 岖的山地。
客家人还开发了粤北山区的矿山资源,有银、铜、 锡、铅矿等。
外省的客家人:赣南、闽西,湘东南,桂东、东南等
三、客家的语言、生活习俗和信仰
据说客家方言的总人口大约有9600万,通行的地区国 内主要是闽西、赣南、粤东、粤北、桂南和湖南、四 川、台湾的部分地区;国外主要是印尼、马来西亚、 新加坡、泰国、菲律宾、越南等地。
隋唐时期,与畲人同源的瑶人从湖南迁居粤北,与后来的 客家人发生血缘和文化的交流,其分布地与客家人相吻合, 也参与了客家民系的形成。
宋元之际,岭南畲、瑶地区的外来人口在当地占了优势, 主客民族的地位发生互换,迁来的汉人在以下三个方面 发生了变化:
①与畲、瑶族人形成了以梯田农业为标志的共同经济模 式;
7、Sow-Theng Leong,Migration and Ethnicity in Chinese History:Hakkas,Pengmin and their Neighbors,star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
(澳)梁肇庭:《中国历史上的移民与族群 性:客家人、棚民及其邻居》,社会科学文 献出版社,2013年。
客家南迁中转站 宁化石壁 江西赣州
五、客家地区的社会史、历史人类学研究
1、饶伟新:《生态、族群和阶级:赣南土地革命及其背景的分析》, 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年。

《岭南文化概述》课件

《岭南文化概述》课件

岭南文化的现代价值与意义
岭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 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 特的地域特色和历史底 蕴。
岭南文化在现代社会中 具有重要的文化传承和 保护价值,可以促进中 华文化的多元发展和繁 荣。
岭南文化在现代社会 中具有重要的经济价 值,可以促进旅游业、 文化产业的发展,提 升地区经济实力。
岭南文化在现代社会 中具有重要的社会价 值,可以促进社会和 谐、民族团结,增强 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03
岭南文化的特点
THEME TEMPLATE
岭南文化的独特性
地理位置:位于 中国南部,气候 温暖湿润,自然 资源丰富
历史背景:历史 悠久,文化积淀 深厚,具有独特 的地域文化特色
语言文化:粤语 、客家话等方言 独具特色,具有 独特的语言文化 魅力
民俗风情:岭南 地区的民俗风情 独特,如舞狮、 赛龙舟等传统民 俗活动丰富多彩
岭南宗教信仰
道教:岭南地区道教历史悠久,影响深远 佛教:岭南地区佛教寺庙众多,信徒众多 基督教:岭南地区基督教传入较早,信徒众多 伊斯兰教:岭南地区伊斯兰教历史悠久,影响深远
05
岭南文化的影响与 价值
THEME TEMPLATE
岭南文化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与影响
岭南文化是中国 文化的重要组成 部分,具有独特 的地域特色和历 史底蕴。
创新生活方式:岭南文化在饮食、 服饰、建筑等方面不断创新,如 粤菜、潮州菜、客家菜等
岭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岭南文化的起源:源于古代中原文化,融合了当地少数民族文化 岭南文化的特点:注重实用、注重创新、注重传承 岭南文化的传承:通过教育、艺术、民俗等方式传承 岭南文化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岭南文化也在不断更新和发展
岭南文化的未来发展与展望

岭南地理文化PPT演讲稿

岭南地理文化PPT演讲稿

腊月廿四这一天妈妈们开始拜神啦!这时拜的神叫做灶君,也称灶神,拜灶君俗称“谢灶”。

其实有这样一个传说,相传灶神是天上派来住在每户人家的,年底会返天报告该家一年善恶,由天帝分别给予吉凶,人们为了让灶神说好话,就用丰盛的祭品贿赂他,黏住他的嘴,不让他打小报告。

因为灶神是管炉灶,也就是厨房伙食的,所以人们通常会在厨房拜灶神,祭灶的贡品有:一碗米,片糖,一碗清水,一猪肉,蔗、柑橘等。

以前听老人家讲“冬柑,年橙,谢灶桔”。

意思大概是冬至拜神的时候要用柑桔,过年用橙,而谢灶就要桔。

年二十八“年二十八,洗邋遢”,是广东人的传统习俗。

洗邋遢是一语双关的。

一个是大扫除,另一个是将一切厄运、霉气统统随污糟垃圾扫出门的意思。

灶神爷是最挑剔环境卫生的,特别在他主管厨房灶台周围的辖领地。

若灶神爷看了满意,他就会到天宫说好话,带给人间一年平安。

年三十家人的团年饭。

现在好多家庭会到外面去聚餐的,所以相应的要提早预定酒家。

通常不提前两个星期那些饭店是没有位置的。

去逛花街,因为过了除夕,花街就会拆的啦。

还有一个就是守岁。

为父母祈祷长寿。

年初一一大早祭祖,就是拜祖先。

起床焚香,放炮仗。

初一的中午饭必须吃斋。

最著名的一道斋菜是“罗汉斋”,用粉丝、腐竹、发菜、冬菇等煮成。

希望这一年该吃的素菜都在这一天吃完,往后就可以大鱼大肉了。

小时候觉得那个特别难吃,又冬菇又木耳的,所以很多妈妈就把它换成粉丝啊、腐竹、虾米、鸡蛋,来让小孩子吃。

年初二“开年”就是相当于新的一年开始,这一天开始才能吃肉。

一大早,家中妇女要主持“开锅”,下花生油,煎萝卜糕、炸油角、麻花,反正就是把油炸开。

不过现在更多人喜欢将开年饭摆到酒楼吃,吃得越早越好。

往来拜节广州的一些郊区农村还保留着“放生”的习俗,买活鲤鱼,用红纸盖上鱼眼,拜神之后到河塘放生。

我妈就直接放生金鱼的。

广州有个习俗是要回娘家拜年。

为什么是在年初二呢?在以前,祖先在年底从天上回家享受供奉。

女儿嫁出去就算“外人”,老祖宗如果看到家里有“外人”,就不愿进娘家。

中国历史地理课件第十讲岭南的民系之三——福佬

中国历史地理课件第十讲岭南的民系之三——福佬
潮汕平原依山临海,为面向海洋的半封闭地区。
2020/7/29
5
(2)、潮州民系的祖源
2020/7/29
6
潮州人的远祖来自吴越,近祖来自福建。西晋末年中原人大 规模南迁,东晋南朝有一部分北方移民从福建南部进入韩江 流域,然后在潮阳、揭阳等地定居。宋元时期,福建更有不 少居民向广东东部迁移,根据史料记载,这个时期到达潮州 的家族达62个。宋代潮州“有广南、福建之语,虽境土有闽 广之异,而风俗无漳、潮之分。”这批来自福建的族群被视 为“福佬”。明初至清中叶之间的这段时期,因潮州地区人 多地狭,雍正帝曾鼓励潮州人迁往高州、雷州、廉州等地。 一些福佬向西迁移到雷州半岛和海南岛,还有的远迁至东南 亚各地,这些移民都说潮州话。
2020/7/29
9
(4)、明王士性《广之绎》记载的潮州地区
• 潮州在唐时风气未开,去长安八千里,故韩文公以 为瘴疠之地。今之潮非昔矣,闾阎殷富,士女繁华, 裘马管弦不减上国。然开云驱鳄,潮阳之名犹在, 故今犹得借此以处迁客,盖今起万历丙戌,十载内 无邑无之:如孙比部如法尉潮阳,杨给谏文焕尉海 阳,陈祠部泰来尉饶平,林都谏材尉程乡,高大行 攀龙尉揭阳,周尚宝宏禴尉澄海,刘都谏宏宝尉惠 来,沈文选昌期尉大埔,周御史元暐尉平远,皆同 时迁客也,止普宁一邑无人耳。潮国初止领县四, 海阳、潮阳、揭阳、程乡,今增设澄海、饶平、平 远、大埔、惠来、普宁六邑,此他郡所无。
2020/7/29
14
• 潮汕的侨批
2020/7/29
15
大陆的潮汕文化研究
• 韩山师范学院 • 汕头大学 • 华侨大学
• 《潮学研究》、《潮学》
2020/7/29
16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020/7/29

中国历史地理课件第十讲岭南的民系之三——福佬

中国历史地理课件第十讲岭南的民系之三——福佬
潮汕平原依山临海,为面向海洋的半封闭地区。
2021/1/14
5
(2)、潮州民系的祖源
2021/1/14
6
潮州人的远祖来自吴越,近祖来自福建。西晋末年中原人大 规模南迁,东晋南朝有一部分北方移民从福建南部进入韩江 流域,然后在潮阳、揭阳等地定居。宋元时期,福建更有不 少居民向广东东部迁移,根据史料记载,这个时期到达潮州 的家族达62个。宋代潮州“有广南、福建之语,虽境土有闽 广之异,而风俗无漳、潮之分。”这批来自福建的族群被视 为“福佬”。明初至清中叶之间的这段时期,因潮州地区人 多地狭,雍正帝曾鼓励潮州人迁往高州、雷州、廉州等地。 一些福佬向西迁移到雷州半岛和海南岛,还有的远迁至东南 亚各地,这些移民都说潮州话。
2021/1/14
12
• 广中地土低薄,炎热上蒸,此乃阳气尽泄, 故瓜茄咸经冬不凋,留之阅岁,从原干又 开花结子,不必再种也,结之三、四岁, 气尽方枯,又得气早。余以五月过端州, 其地食茄已可两月矣。
2021/1/14
13
(6)、广东地区的开发进程
• 1、唐代:潮州 • 2、宋代:粤北(雄州) • 3、明代以后:珠江三角洲
2021/1/14
11
• (海南)俗好以蒌叶嚼槟榔,盖无地无时,亦无尊 长、亦无宾客、亦无官府,在前皆任意食之,有问 则口含而对,不吐不咽,竟不知其解也。或以炎瘴 之乡,无此则饮食不化。然余携病躯入粤入滇,前 后四载,口未能食锱铢,亦生还亡恙也。大都瘴乡, 惟戒食肉、绝房帏,即不食槟榔无害,渠土人食者 惯耳。滇人所食槟榔又与广异,广似鸡心如果肉, 滇如羌核似果壳。滇止染灰,亦不夹蒌叶。蒌一名 蒟苗,即蜀人所造蒟酱者也。蔓生,叶大而厚实, 似桑椹,其苗为扶留藤,人食之,唇如抹朱。杨万 里云:人人藤叶嚼槟榔,户户茅檐覆土床。

岭南民俗文化_图文

岭南民俗文化_图文

广府民系
广府民系是岭南三大民系中最早形成的居民共同体,它
是由古越人和历代南迁的中原移民融合而成的。历史上中原 人入粤较大规模的有四次,第一次是秦朝时发卒万戍五岭; 第二次是汉武帝派伏波将军率十万大军南征,留守岭南九郡 ;第三次是北宋时高宗仓皇南逃,部分中原人随隆佑太后散 落珠江三角洲;第四次是南宋末年皇室南逃,大批将士及庶 民随帝南下,流散于珠江三角洲一带。这些中原移民,构成 了广府民系的主流,他们主要居住在珠江三角洲一带,还有 粤中、粤西的一些县市,所操语言为汉语粤方言,这是以古 越族语为主,融会了中原古汉语成分的一种方言。
畲族
❖ 畲族是一个生活在中国东南部崇山峻岭中的古老纯 朴的少数民族,早在公元7世纪的时候畲族先民就 在闽粤赣三省交界地区繁衍生息。那时他们被称为 “蛮”、“蛮僚”、 “峒蛮”等,到南宋时才开始称其为 畲民。“畲”的意思是“刀耕火种”,元代以后畲民作 为畲族的专有名称,经常出现在史籍中。中华人民 共和国成立后,正式定名为畲族。生活在各地的畲 族人都说他们的发源地是广东省潮州凤凰山。传说 他们的祖先盘瓠就葬在凤凰山。畲族人多是小聚居 ,并和周围的汉族人交错杂处,甚至有的和汉族人 居住在一个村子里。现早已汉化。
❖ 现绝大部分水上居民已上陆定居。
❖ 蛋民因祖籍是汉族,风俗习惯与当地汉族相同,宗教 信仰为佛教,但也有其特点,他们更信奉龙皇;如三亚港 的妈祖庙、保平港(即港西湾)的五龙公庙,蛋民初一、 十五都给它上香,而且非备猪、羊奠祀不可,让神明保佑 他们安全、幸福。

水上居民生活习俗的最大特点是“浮家江海”、“以舟为
专题一:岭南民俗与百越文化
❖ 学习目标
❖ ◎岭南地区的范围和岭南文化的基本形态

◎三大民系的形成和特点

广东三大民系

广东三大民系

广东是一个移民省份。

古代为瘴疠之地,而如今却是繁华之域,如果没有几千年几百年来前赴后继的外来移民、南渡衣冠,是不可能有今日的。

而移民多自北来,尤以河南,陕西,山西等中原一带为多。

几经转折,几经融合,终入粤地。

而据入粤之先后、与土著融合之程度,又形成汉之三大民系:广府、客家、潮汕(或福佬)。

三大民系各有特色,合为广东之三夺奇葩。

语言:广府说粤语(又称广州话、广东话、白话),客家说客家话(又称新民话、艾话),潮汕说潮州话。

聚居地:广府居珠三角、粤西、粤北;客家居粤东、粤东北、粤北,散居珠三角及粤西;潮汕居粤东四市。

入粤先后:广府》潮汕》客家与土著融合程度:广府》客家》潮汕人口:广府》客家潮汕广府的代表城市为广州;客家代表城市为梅州;潮汕代表城市为潮州。

客家居山,潮汕靠水,广府山水兼居。

广府人善经商,客家多从政,潮汕两者兼之。

广府人会花钱,潮汕人会赚钱,客家人会省钱。

普通话水平:客家》潮汕》广府饮食口味:广府潮汕好清淡,客家口味浓厚。

戏剧方面:广府有粤剧,潮汕为潮剧,客家为广东汉剧。

重学程度:客家》潮汕》广府重商程度:潮汕》广府》客家富裕程度:广府(珠三角)》潮汕》广府(非珠三角)》客家团结程度:潮汕》客家》广府男子身高:潮汕》客家》广府女子相貌:潮汕》客家》广府女子优秀程度:客家》潮汕》广府重男轻女程度:潮汕≈客家》广府大男子主义:客家≈潮汕》广府超生现象:潮汕》客家》广府体育:广府潮汕好篮球,客家好足球海外侨民分布:广府多在欧美,客家潮汕多在东南亚■开放务实的广府人广府文化分布于珠江流域,珠江三角洲是其重要聚居地。

广府人是三大民系中最先形成,也最早受到近代西方先进文化思想的影响,因此最具开放性。

广府人易于接受外来事物,敢于学习和借鉴西方文明。

中国第一个留学生容闳、第一个工程师詹天佑、第一个飞行员冯如即为杰出代表。

广府人具有冒险、创新精神,在近代史上极具反抗性和斗争性,在推翻封建帝制、建立新中国的过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8/2
7
(3)、潮州人的信仰、语言和饮食等
闽越人崇拜蛇神,潮汕地区很多地方都有“青龙帝君 庙”,类似的蛇的崇拜和祭祀,放映了祖先的同源。
潮州人因方言自成体系,语言和心理认同较强烈,宗 族意识较浓厚。在外地的潮州人同乡观念较强。
潮州人有较强的适应能力、竞争力,有很多人从事商 业活动,也有人向海外发展,显示出福佬民系特有的 凝聚力。
2020/8/2
9
(4)、明王士性《广之绎》记载的潮州地区
• 潮州在唐时风气未开,去长安八千里,故韩文公以 为瘴疠之地。今之潮非昔矣,闾阎殷富,士女繁华, 裘马管弦不减上国。然开云驱鳄,潮阳之名犹在, 故今犹得借此以处迁客,盖今起万历丙戌,十载内 无邑无之:如孙比部如法尉潮阳,杨给谏文焕尉海 阳,陈祠部泰来尉饶平,林都谏材尉程乡,高大行 攀龙尉揭阳,周尚宝宏禴尉澄海,刘都谏宏宝尉惠 来,沈文选昌期尉大埔,周御史元暐尉平远,皆同 时迁客也,止普宁一邑无人耳。潮国初止领县四, 海阳、潮阳、揭阳、程乡,今增设澄海、饶平、平 远、大埔、惠来、普宁六邑,此他郡所无。
2020/8/2
12
• 广中地土低薄,炎热上蒸,此乃阳气尽泄, 故瓜茄咸经冬不凋,留之阅岁,从原干又 开花结子,不必再种也,结之三、四岁, 气尽方枯,又得气早。余以五月过端州, 其地食茄已可两月矣。
2020/8/2
13
(6)、广东地区的开发进程
• 1、唐代:潮州 • 2、宋代:粤北(雄州) • 3、明代以后:珠江三角洲
2020/8/2
14
• 潮汕的侨批
2020/8/2
15
大陆的潮汕文化研究
• 韩山师范学院 • 汕头大学 • 华侨大学
• 《潮学研究》、《潮学》
2020/8/2
16
2020/8/2
4
莲花山—阴那山山脉从大埔向西南延伸至大鹏湾,绵延 400多公里,将粤东分成东南和西北两部分,该山脉成为 潮州民系与兴宁、梅州客家地区的天然界限,也是韩江 流域与珠江流域的分水岭。
潮汕平原依山临海,为面向海洋的半封闭地区。
2020/8/2
5
(2)、潮州民系的祖源
2020/8/2
6
潮州人的远祖来自吴越,近祖来自福建。西晋末年中原人大 规模南迁,东晋南朝有一部分北方移民从福建南部进入韩江 流域,然后在潮阳、揭阳等地定居。宋元时期,福建更有不 少居民向广东东部迁移,根据史料记载,这个时期到达潮州 的家族达62个。宋代潮州“有广南、福建之语,虽境土有闽 广之异,而风俗无漳、潮之分。”这批来自福建的族群被视 为“福佬”。明初至清中叶之间的这段时期,因潮州地区人 多地狭,雍正帝曾鼓励潮州人迁往高州、雷州、廉州等地。 一些福佬向西迁移到雷州半岛和海南岛,还有的远迁至东南 亚各地,这些移民都说潮州话。
2020/8/2
8
福佬民系主要以闽南语为主,闽南方言由历史上的吴越语、 中原汉语和古越语交融而成,现在也称潮州话。
功夫茶,源于武夷山。唐末,大批闽人进入广东,潮汕地 区也开始种茶,到明朝已形成饮茶待客的习俗。饮茶待客 的习俗,在潮剧的曲目和台词中都有反映。
到清末,到粤东游历的游客有“潮郡尤尚功夫茶”的记载, 源于福建的功夫茶已经风靡潮汕。潮州的功夫茶与潮州人 的闲暇、饮食习惯和社会交往的需要联系在一起,体现了 潮汕文化的某些特色。
2020/8/2
10
• 潮州为闽越地,自秦始皇属南海郡,遂隶广至今, 以形胜风俗所宜,则隶闽者为是。南干自九疑来, 过大庾岭,至龙南、安远,其夹汀与赣、夹建宁 与建昌界,度分草而趋草坪者,正干也。至龙南, 不过安远,即南行,接长乐、兴宁趋海丰入海者, 分南行一支也。其南支似隔闽于东、广于西,故 惠州诸邑皆立于南支万山之中,其水西流入广城, 以出则惠,真广郡也。潮在南支之外,又水自入 海,不流广,且既在广界山之外,而与汀漳平壤 相接,又无山川之限,其俗之繁华,既与漳同而 其语言又与漳泉二郡通,盖惠作广音而潮作闽音, 故曰潮隶闽为是。
中国历史地理课件第十 讲岭南的民系之三——
福佬
主要内容
1、福佬民系 2、潮汕地区概况 3、潮州民系的祖源 4、潮州人的信仰、语言和饮食等 5、明王士性《广之绎》记载的潮州地区 6、广东地区的历史开发进程
2020/8/2
2
一、福佬民系(潮州)
20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8/2
3
(1)、潮汕地区概况
潮州地区位于广东最东端,潮州民系聚居于潮阳、澄海、 潮州、汕头等九县市。潮汕地区由韩江三角洲、榕江三角 洲、练江三角洲等组成潮汕平原,为广东的第二大平原区, 韩江贯穿潮汕平原,韩江为广东第二大河流。
2020/8/2
11
• (海南)俗好以蒌叶嚼槟榔,盖无地无时,亦无尊 长、亦无宾客、亦无官府,在前皆任意食之,有问 则口含而对,不吐不咽,竟不知其解也。或以炎瘴 之乡,无此则饮食不化。然余携病躯入粤入滇,前 后四载,口未能食锱铢,亦生还亡恙也。大都瘴乡, 惟戒食肉、绝房帏,即不食槟榔无害,渠土人食者 惯耳。滇人所食槟榔又与广异,广似鸡心如果肉, 滇如羌核似果壳。滇止染灰,亦不夹蒌叶。蒌一名 蒟苗,即蜀人所造蒟酱者也。蔓生,叶大而厚实, 似桑椹,其苗为扶留藤,人食之,唇如抹朱。杨万 里云:人人藤叶嚼槟榔,户户茅檐覆土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