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小学音乐教案《虫儿飞》合唱教案.docx
2024年大班音乐优秀标准教案《虫儿飞》精选

2024年大班音乐优秀标准教案《虫儿飞》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选取音乐教材中《虫儿飞》这一经典曲目进行深入学习。
该曲目位于教材第三章“夏天旋律”第二节,内容涉及到昆虫科普知识、节奏感知、音高辨识以及合唱技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解和掌握《虫儿飞》歌词和旋律。
2. 培养学生对音乐节奏感知和音高辨识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合唱形式,体验集体协作音乐魅力。
4. 增进学生对昆虫生活习性认识,提高科普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合唱技巧掌握,尤其是声部和谐。
教学重点:歌词记忆、旋律演唱、节奏感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电子琴、多媒体设备、黑板。
学具:歌词单、节奏卡片、昆虫模型。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以夏夜昆虫鸣唱视频引入,让学生感受夏天氛围,进而引出本节课主题《虫儿飞》。
2. 歌曲学习(10分钟)(1)教师示范演唱《虫儿飞》,学生跟唱。
(2)分句教唱,强调歌词发音和节奏。
(3)学生自主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3. 节奏感知(5分钟)(1)用节奏卡片引导学生感知歌曲节奏。
(2)学生分组,用拍手、敲击等方式表现歌曲节奏。
4. 音高辨识(5分钟)(1)教师弹奏钢琴,引导学生辨识歌曲中音高。
(2)学生尝试用唱名演唱歌曲。
5. 合唱练习(10分钟)(1)学生分成两个声部,分别练习合唱部分。
(2)两个声部合并,进行合唱练习,教师指导协调。
6.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歌曲演唱、节奏和音高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虫儿飞》2. 歌词部分(分句展示)3. 节奏卡片、音高谱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复习《虫儿飞》,尝试创作一首关于昆虫歌曲。
2. 答案示例:学生可以根据所学知识,编写一首简短昆虫主题歌曲,例如:(歌词示例)蜻蜓飞,蝴蝶舞,夏天田野真热闹。
蟋蟀叫,知鸣,夜晚歌声真美妙。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在合唱环节存在声部不和谐问题,需要在今后教学中加强个别指导,提高合唱效果。
《虫儿飞》合唱教案

《虫儿飞》合唱教案《虫儿飞》合唱教案教学内容:学唱歌曲歌曲《虫儿飞》二声部知识目标:能用亲切、优美的声音,自信、有表情地演唱歌曲《虫儿飞》。
技能目标:学生能专注地聆听歌曲,能初步感受合唱的效果并学唱二声部歌曲《虫儿飞》。
情感目标:感受歌曲深情的情绪以及勾起心中美好的回忆,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理念:合唱是音准、节奏、声音均要协调统一的声乐艺术,学生刚开始接触合唱,常会出现声部之间互相干扰、跑调、比音量、声音偏高、赶节奏等不协调现象。
往往搞得教师“事倍功半”,所以合唱教学一直是音乐教师比较难上的,特别是公开课上未曾蒙面的学生合唱课。
作为合唱队的教师,合唱教学我一直通过循序渐进、步步引导、十足耐心来将学生带入合唱美妙的音乐世界中,这次上课能否成功我没有把握,但我想勇于尝试、超越自己,才能使自己不断进步!教学重点:感受音乐情绪,能用亲切、优美的声音深情地演唱歌曲,培养良好聆听习惯。
教学难点:1、第二声部第2、3小节,最后两小节。
2、二声部合唱。
教学过程:一、组织课堂二、技巧1.体会胸腔共鸣:微微张开嘴巴.,放松喉头,闭合声门(声带),象金鱼吐泡泡一样轻轻地发声.或低声的哼唱,,体会胸腔的震动.2.降低喉头的位置:(同上);喉部放松.发WU。
3.打牙关:所谓打牙关,就是打开上下大牙齿(槽牙).给口腔共鸣留出空间,用手去摸摸耳根前大牙的位置,看看是否打开了.然后发出一些元音,如"a".感觉感觉自己声音的变化提颧肌:微笑着说话.,嘴角微微向上翘,同时感觉鼻翼张开了,试试看,声音是不是更清亮了挺软腭:打一个哈欠,顺便长啸一声,或者深深叹气。
三:姿势1.身体要直2.重心要稳3.上胸要开4.双肩要松5.面部自然6.精神振奋四、发声训练:用云以上方法进行发声训练。
2/4(1)12|32|1—||(2)12|34|5—|54|32|1—||五、节奏训练:(1)x???|x???|x???|x???||(2)x–x?|x–x?|x–x?|x–x?||六、学唱第一声部1、听听这只虫儿给我们带了的音乐,教师弹琴范唱学生静听。
音乐教案《虫儿飞》(精选12篇)

音乐教案《虫儿飞》(精选12篇)音乐教案《虫儿飞》篇1活动内容:唱歌歌谣《虫儿飞》活动目标:1、幼儿乐于学习歌谣,感受歌曲美丽、轻柔的旋律。
2、学查看图片理解歌词含义,尝试用美丽轻松的声音唱歌。
3、能唱准八分音符,并在理解歌曲内容的基础上有感情的唱歌。
活动重点:学查看图片理解歌词含义,尝试用美丽轻松的声音唱歌。
活动难点:能唱准八分音符,并在理解歌曲内容的基础上有感情的唱歌。
活动预备:1、阅历预备:幼儿已把握4|4拍的节奏型。
2、材料预备:挂图《虫儿飞》、音乐cd、节奏卡。
活动过程:一、预备起势师生争论,什么时候人会打哈欠?保持打哈欠的状态,练声曲《友爱的回声》幼儿起立,保持身体和头部的正直、放松,两臂自然下垂,两眼平视,两肩放松,口型保持长圆形。
学习仿照虫儿飞练习发音。
争论:刚刚你们学习虫儿飞飞去了哪些地方?二、赏析感受1、播放音乐cd,幼儿观赏。
提问:歌曲中虫儿飞去了那里,你还在歌曲中听到了什么?2、请幼儿表达感受,老师提炼4|4拍的节奏型美丽、舒缓的节奏特点。
三、情境感应1、出示节奏型卡x x x|x — x —|,引导幼儿做动作。
2、老师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说出黑黑的天空、亮亮的繁星、虫儿在飞的场景。
四、学唱歌曲1、老师出示挂图,请幼儿一边学歌一边划指,规范歌词及节奏。
老师引导幼儿,小手预备,伸出食指划指,第一遍请幼儿看老师指划唱歌;其次遍幼儿与老师一起指划。
2、老师钢琴伴奏,幼儿分句学唱。
五、延长变式老师请幼儿争论歌曲共有几部分?引导幼儿分男孩和女孩唱第一其次部分,第三部分合唱。
六、结束活动1、请幼儿利用课余区角时间画一画歌曲中的情景并适当创编。
2、全班幼儿随音乐做小虫飞状结束活动。
音乐教案《虫儿飞》篇2活动目标:1、幼儿乐于学习歌谣《虫儿飞》,感受歌曲美丽、轻柔的旋律。
2、学查看图片理解歌词含义,尝试用美丽轻松的声音唱歌。
3、能唱准八分音符,并在理解歌曲内容的基础上有感情的唱歌。
4、熟识歌曲旋律,学唱新歌。
音乐课虫儿飞教案5篇

音乐课虫儿飞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音乐教材《小学音乐》第三册第六单元《虫儿飞》,内容主要包括了歌曲学习、节奏练习和音乐欣赏三个部分。
具体章节为第三单元《夏天的歌》,详细内容包括歌曲《虫儿飞》的学唱、节奏击拍、舞蹈动作以及相关的音乐欣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虫儿飞》的旋律、歌词,能独立演唱。
2. 培养学生正确的节奏感,熟练运用打击乐器进行节奏击拍。
3. 通过音乐欣赏,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歌曲中旋律的跳跃、节奏的变化以及舞蹈动作的协调。
教学重点:歌曲《虫儿飞》的学唱、节奏击拍和音乐欣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电子琴、多媒体设备、打击乐器(如沙锤、小鼓等)。
学具:音乐课本、笔、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夏天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夏天的场景,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虫儿飞》。
2. 新课内容学习:a. 教师带领学生学唱歌曲《虫儿飞》。
b. 学生跟随教师学做舞蹈动作,体验节奏感。
c. 进行节奏击拍练习,运用打击乐器辅助教学。
3. 例题讲解:讲解歌曲中节奏的变化和旋律的跳跃,并通过实际操作演示。
4.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练习,互相监督,确保掌握歌曲和节奏击拍。
5. 音乐欣赏:播放与夏天、大自然相关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称:《虫儿飞》2. 歌曲旋律:用简谱表示歌曲旋律,标注节奏变化。
3. 歌词:将歌词书写在黑板上,突出重点词汇。
4. 舞蹈动作:用图示表示舞蹈动作,方便学生模仿。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将《虫儿飞》的歌词和旋律默写下来。
b. 用打击乐器为《虫儿飞》伴奏,录制视频。
2. 答案:a.歌词和旋律见板书。
b.伴奏方案:沙锤负责弱拍,小鼓负责强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进度和难度。
2. 拓展延伸:a. 组织学生参加夏日音乐会,展示所学歌曲。
音乐教案:《虫儿飞》

音乐教案:《虫儿飞》音乐教案:《虫儿飞》活动内容:歌唱歌谣《虫儿飞》活动目标:1、幼儿乐于学习歌谣,感受歌曲优美、轻柔的`旋律。
2、学看图片理解歌词含义,尝试用优美轻巧的声音唱歌。
3、能唱准八分音符,并在理解歌曲内容的基础上有感情的唱歌。
活动重点:学看图片理解歌词含义,尝试用优美轻巧的声音唱歌。
活动难点:能唱准八分音符,并在理解歌曲内容的基础上有感情的唱歌。
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幼儿已掌握4|4拍的节奏型。
2、材料准备:挂图《虫儿飞》、音乐CD、节奏卡。
活动过程:一、预备起势师生讨论,什么时候人会打哈欠?保持打哈欠的状态,练声曲《亲爱的回声》幼儿起立,保持身体和头部的正直、放松,两臂自然下垂,两眼平视,两肩放松,口型保持长圆形。
学习模仿虫儿飞练习发音。
讨论:刚刚你们学习虫儿飞飞去了哪些地方?二、赏析感受1、播放音乐CD,幼儿欣赏。
提问:歌曲中虫儿飞去了那里,你还在歌曲中听到了什么?2、请幼儿表达感受,教师提炼4|4拍的节奏型优美、舒缓的节奏特点。
三、情境感应1、出示节奏型卡XXXXX|X—X—|,引导幼儿做动作。
2、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说出黑黑的天空、亮亮的繁星、虫儿在飞的场景。
四、学唱歌曲1、教师出示挂图,请幼儿一边学歌一边划指,规范歌词及节奏。
教师引导幼儿,小手准备,伸出食指划指,第一遍请幼儿看教师指划唱歌;第二遍幼儿与教师一起指划。
2、教师钢琴伴奏,幼儿分句学唱。
五、延伸变式教师请幼儿讨论歌曲共有几部分?引导幼儿分男孩和女孩唱第一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合唱。
六、结束活动1、请幼儿利用课余区角时间画一画歌曲中的情景并适当创编。
2、全班幼儿随音乐做小虫飞状结束活动。
小班音乐公开课教案《虫儿飞》(精选15篇)

小班音乐公开课教案《虫儿飞》(精选15篇)小班音乐公开课《虫儿飞》篇1一、教学内容:歌唱歌谣《虫儿飞》二、教学目标:1、学生乐于学习歌谣,感受歌曲优美、轻柔的旋律。
2、学看图片理解歌词含义,尝试用优美轻巧的声音唱歌。
3、能唱准八分音符,并在理解歌曲内容的基础上有感情的唱歌。
教学重点:学看图片理解歌词含义,尝试用优美轻巧的声音唱歌。
教学难点:能唱准八分音符,并在理解歌曲内容的基础上有感情的唱歌。
教学准备:1、经验准备:学生已掌握4|4拍的节奏型。
2、材料准备:《虫儿飞》ppt、音乐视频。
教学过程:一、预备起势讨论:刚刚你们学习虫儿飞飞去了哪些地方?三、赏析感受1、播放音乐视频,学生欣赏。
提问:歌曲中虫儿飞去了那里,你还在歌曲中听到了什么?2、请学生表达感受,教师提炼4|4拍的节奏型优美、舒缓的节奏特点。
四、情境感应1、出示节奏型卡|x—x—|,引导学生做动作。
2、教师出示ppt,引导学生说出黑黑的天空、亮亮的繁星、虫儿在飞的场景。
五、学唱歌曲1、教师出示ppt,请学生一边学歌一边划指,规范歌词及节奏。
教师引导学生,做好准备,伸出食指划指,第一遍请学生看教师指划唱歌;第二遍学生与教师一起指划学唱歌曲。
2、教师节奏伴奏,学生分句学唱。
六、延伸变式教师请学生讨论歌曲共有几部分?引导学生分男孩和女孩唱第一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合唱。
七、结束活动1、请学生利用课余区角时间画一画歌曲中的情景并适当创编。
2、全班学生边唱歌边随音乐做小虫飞状结束活动。
篇三:幼儿园优质课教案虫儿飞活动目标:1、发展幼儿手指肌肉动作和协调能力。
2、学习6的形成,区别5、6两数之间多1少1的关系。
3、幼儿乐于参与活动,感受游戏在学习过程中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黑板夹子若干自制教具(蝴蝶蜜蜂花数字卡片)幼儿人手一份操作纸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带领幼儿做小律动二、比赛夹夹子游戏1、出示教具花夹子数字卡片小朋友看这是什么呀?(花)老师还准备了(小夹子数字卡片)。
2024年音乐课虫儿飞标准教案5篇

2024年音乐课虫儿飞标准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音乐课程标准》和人音版小学音乐教材第六册,具体涉及第三章“昆虫音乐会”中的《虫儿飞》歌曲。
教学内容包括歌曲学唱、节奏练习、音乐欣赏及昆虫生活习性介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虫儿飞》的旋律、节奏,并学会演唱。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表现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增强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歌曲《虫儿飞》的学唱和节奏掌握。
难点:歌曲中节奏变化和旋律的准确表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教学课件、黑板。
学具:音乐课本、笔、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a. 播放昆虫鸣叫声,让学生猜一猜是哪些昆虫。
b. 讲述昆虫生活习性,引入课题。
2. 歌曲学唱(15分钟)a. 播放《虫儿飞》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
b. 教师带领学生学唱歌曲,注意指导节奏和旋律。
c. 分组练习,相互纠正,提高演唱效果。
3. 节奏练习(15分钟)a. 教师示范节奏,学生模仿。
b. 分组进行节奏练习,提高节奏感。
4. 音乐欣赏(10分钟)a. 欣赏《虫儿飞》歌曲的演唱视频,感受不同演唱风格。
b. 学生分享欣赏心得,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5. 实践环节(10分钟)a. 学生分组,设计一个昆虫角色,用《虫儿飞》的旋律演唱。
b. 各组展示,评选最佳表演奖。
b. 布置作业,拓展学习。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虫儿飞》2. 板书内容:a. 歌曲旋律图示。
b. 节奏练习示例。
c. 昆虫角色设计。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虫儿飞》为背景音乐,创作一首关于昆虫的诗歌。
2. 答案示例:虫儿飞,虫儿闹,大自然,多奇妙。
蜻蜓点水,蝴蝶翩翩,夏日夜晚,歌声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歌曲的学唱和节奏练习较为投入,但在音乐欣赏环节,部分学生积极性不高,需在下次课程中调整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参与度。
2. 拓展延伸:a. 邀请学生家长参与课堂,共同学习《虫儿飞》。
虫儿飞音乐教案(精选)

虫儿飞音乐教案(精选)教案名称:《虫儿飞》音乐教学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用教材《音乐课程标准》第五册,歌曲《虫儿飞》。
歌曲以富有诗意的歌词描述了夜晚小虫飞舞的美丽画面,旋律轻快,富有童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2. 通过学唱歌曲,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和音乐表现力。
3. 引导学生理解歌曲寓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会歌曲《虫儿飞》,掌握正确的歌唱姿势和呼吸方法。
难点:歌曲中高音部分的演唱,以及音乐节奏的把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乐谱、歌谱架。
学具:学生自带乐器(如口琴、电子琴等),笔记本、水笔。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播放夜晚的自然景象音频,引导学生想象自己置身于优美的夜晚,激发学生对歌曲的兴趣。
2. 歌曲欣赏(5分钟)教师播放《虫儿飞》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3. 歌词解析(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分析歌曲的歌词,理解歌曲寓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4. 歌曲教学(10分钟)教师逐句教唱歌曲,讲解歌曲的节奏和旋律,指导学生正确的歌唱姿势和呼吸方法。
5. 实践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个别辅导。
6. 课堂展示(5分钟)7. 作业布置(5分钟)让学生课后自主练习歌曲,准备下一节课的课堂展示。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歌曲《虫儿飞》歌词板书设计:将歌曲歌词关键词汇突出显示,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歌曲《虫儿飞》演唱练习答案:正确演唱歌曲《虫儿飞》,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 作业题目:歌曲《虫儿飞》歌词解析答案:理解歌曲《虫儿飞》的寓意,能够描述歌曲描绘的夜晚景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歌曲《虫儿飞》的教学,让学生感受到了音乐的美丽,提高了学生的歌唱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音乐学习中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整理小学音乐教案《虫儿飞》合唱教案
《虫儿飞》合唱教案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歌曲《虫儿飞》二声部
知识目标:能用亲切、优美的声音,自信、有表情地演唱歌曲《虫儿飞》。
技能目标:学生能专注地聆听歌曲,能初步感受合唱的效果并学唱二声部歌曲《虫儿飞》。
情感目标:感受歌曲深情的情绪以及勾起心中美好的回忆,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理念:
合唱是音准、节奏、声音均要协调统一的声乐艺术,学生刚开始接触合唱,常会出现声部之间互相干扰、跑调、比音量、声音偏高、赶节奏等不协调现象。
往往搞得教师“事倍功半”,所以合唱教学一直是音乐教师比较难上的,特别是公开课上未曾蒙面的学生合唱课。
作为合唱队的教师,合唱教学我一直通过循序渐进、步步引导、十足耐心来将学生带入合唱美妙的音乐世界中,这次上课能否成功我没有把握,但我想勇于尝试、超越自己,才能使自己不断进步!
教学重点:
感受音乐情绪,能用亲切、优美的声音深情地演唱歌曲,培养良好聆听习惯。
教学难点:
1、第二声部第
2、3小节,最后两小节。
2、二声部合唱。
教学过程:
一、组织课堂
二、技巧
1.体会胸腔共鸣:微微张开嘴巴.,放松喉头,闭合声门(声带),象金鱼吐泡泡一样轻轻地发声.或低声的哼唱,,体会胸腔的震动.
2.降低喉头的位置:(同上);喉部放松.发WU。
3.打牙关:所谓打牙关,就是打开上下大牙齿(槽牙).给口腔共鸣留出空间,用手去摸摸耳根前大牙的位置,看看是否打开了.然后发出一些元音,如"a".感觉感觉自己声音的变化.
4.提颧肌:微笑着说话.,嘴角微微向上翘,同时感觉鼻翼张开了,试试看,声音是不是更清亮了.
5.挺软腭:打一个哈欠,顺便长啸一声,或者深深叹气。
三:姿势
1.身体要直
2.重心要稳
3.上胸要开
4.双肩要松
5.面部自然
6.精神振奋
四、发声训练:用云以上方法进行发声训练。
2/4
(1)12|32|1—||
(2)12|34|5—|54|32|1—||
五、节奏训练:
(1)x|x|x|x||
(2)x–x?|x–x?|x–x?|x–x?||
六、学唱第一声部
1、听听这只虫儿给我们带了的音乐,教师弹琴范唱学生静听。
2、教师边唱边划旋律线,学生跟着划。
3、学生小声用la模唱旋律。
4、学生跟琴唱旋律。
5、学生填词唱。
七、学唱第二声部
1、师:听听、看看,这只虫儿飞得有什么不同?上下起伏多,飞得更高
2、学唱模式童第一声部。
3、两声部结合唱,听琴唱,老师先弹第一声部,再弹第二声部,最后两个声部一起唱。
4、完整演唱。
八、小结:
师:同学们唱得真棒!一节课真是太短暂了。
愿大家走进大自然,让美好的场景永远珍藏在我们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