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政治考研大纲改动处

合集下载

2015年考研政治大纲变动

2015年考研政治大纲变动

2015年考研大纲已于9月13日发布,跨考考研将第一时间收录整理2015考研大纲,2015考研政治大纲及解析汇总也将于第一时间更新,敬请关注!政治科目经历了近五年来最显著的一次变动,涉及考点多达70个,其中新增21个,删除4个,调整45个。

变动最集中的科目,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甚至已经无法完全用新旧知识点的对照去梳理;变动第二大的科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也在知识体系和表述上,发生大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进行了微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基本没有变化。

政治各科目具体调整归纳如下: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变动共有17处,其中语句合并或说法调整有14处。

例如:马克思主义的含义。

大纲没变,但是大纲解析重新界定了马克思主义的概念和范畴。

新增的考点有3处:1、联系与运动、变化、发展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党的思想路线这个知识点的理解,一定要结合国家目前的整体政策与方针,比如当前进行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个很好的结合点。

3、国家的起源和实质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变动最大,涉及课程体例、知识体系、具体内容与语句表述四个方面,体现了十八大之后,我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等领域的新进展。

考生需特别注意新增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合并后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以及修订较多的社会主义改革理论。

具体来说,新考纲的这部分由原来的十五章变为十二章。

在综述部分,将原有的两章进行了合并,重点突出讲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弱化了理论发展的过程。

在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部分,增加了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系统化讲述成果总结。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这部分内容增加了一节,指出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对改革开放的性质进行定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由四章并为一章,将生态文明建设扩展为新的一节,体现了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五位一体”新提法。

解读2015年考研大纲 五年来政治科最大调整

解读2015年考研大纲 五年来政治科最大调整

近日,2015年考研[微博]大纲正式发布。

据了解,今年政治大纲涉及变动的考点多达70个,是近五年调整幅度最大的一次;英语大纲有轻微变化;数学大[微博]纲则没有变化。

与此同时,据《201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2015年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初试时间定于2014年12月27日至12月28日举行。

10月10日至10月31日考生可开始网上报名。

相比往年,考研时间有所提前。

面对政治大纲的巨变以及复习时间的缩短,考生该如何进行备考呢?考研学生备考中最紧张的时刻,莫过于每年考研新大纲发布之时,因为大纲的变动会直接影响考生的复习内容和节奏。

五年来政治科最大调整近日公布的2015年考研大纲中,政治大纲涉及变动的考点多达70个,新增21个考点,删除4个,调整45个,是近五年调整幅度最大的一次。

其中,变化最明显的科目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基本没有变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进行了微调。

据了解,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在课程体例、知识体系、具体内容与语句表述四个方面均做了重大调整,新大纲将这部分内容由原来的十五章变为十二章。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也在知识体系和表述上发生了较大变化,内容由原来的八章变为七章。

“我认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现了法律的‘去专业化’处理,使得法律基础部分更‘政治化’了。

总体而言,这个科目内容相对减少了,难度降低了。

”新东方在线[微博]国内考试产品总监甘源表示。

“考生更多的还是要注意基础,立足于新大纲,不要用旧大纲去复习。

”跨考考研政治教研室教师桑宏斌认为,新增的知识点虽然会在试题中有所反映,但所占分数并不大,考生应充分重视,切不可抱投机的复习态度与方法。

同时,要重视对真题的运用,在真题中看考点是如何结合的。

考试提前心理压力骤增今年,与政治大纲变动同样令人关注的,是考研初试时间的提前。

政治2015变化

政治2015变化
学科
章节2015年大纲20 Nhomakorabea4年大纲
说明
马原
第一章第二节
变更考点:“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将“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置于“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考点之中
变更考点:“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政治立场、理论品质和社会理想”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立场、理论品质和社会理想”
变更考点:无产阶级专政的性质、最终目标自和国家形式
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社会主义民主”单独作为一个考点
第七章第二节
变更考点: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及其在实践中的认识深化
第七章第三节
变更考点: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领导地位和作用
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领导作用
变更考点: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认识与实践
第三章第二节
变更考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
删除考点:实践活动的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
变更考点: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和解放思想
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和解放思想
变更考点: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与创新
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与创新。
删除考点: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删除考点: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新增考点: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学说
变更考点:列宁领导的苏维埃俄国对生活主义探索的过程
列宁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生活主义的探索
变更考点:苏联模式的形成、特征及作用
苏联模式
变更考点:20世纪生活主义制度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巨大贡献及发展的曲折性
20世纪生活主义制度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巨大贡献

2015考研政治大纲变动之毛中特详细解析

2015考研政治大纲变动之毛中特详细解析

2015考研政治大纲终于2015年9月13日公布,考研辅导中心第一时间对新大纲进行了解析,2015年是考研政治科目考试的新元年,其中毛中特大纲内容变化详情如下:一、总体分析毛中特大纲每年都会变动,这符合毛中特时政性较强的特点,今年也不例外。

这次恰逢高校新版毛中特教材出版,大纲发生较大变动,内容由原来的15章调整为12章,篇章结构和知识点的组合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原来的1、2章合并为现在的第1章,原来的第3、4章变成现在的第2、3章,新增第4章内容,原来的第5、6章顺序调整了一下,第7章还是第7章,原来的8-11章合并为现在的第8章,把五大建设——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放在了一个章节中。

原来的12-15章变为现在的9-12章。

总体而言,虽然章节有所缩减,但是内容没有明显的减少。

二、分章分解(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与旧大纲相比,此章可以说逻辑性更强,为总分结构,先总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发展,然后分开讲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部分将原来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合并到一起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原来的第2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合并到此章,内容有所删减,显得更为精练,内容变为三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此章从节标题的数目上看有所减少,但是内容减少不多,比如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性质和前途等合并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中,删除了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及其主要经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党的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经验等。

此章是传统重点章节,虽然在近几年的考试当中考查不多,但是大家要重视。

(三)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此章个别知识点标题有所变化,内容无实质性变化。

此章内容与纲要第8章内容十分接近,可以放到一起进行复习。

2015年考研政治大纲“毛中特”变动对比表

2015年考研政治大纲“毛中特”变动对比表

学科章节2015年新大纲2014年大纲说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原第一章和第二章合并为一个章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变化较大重点突出讲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弱化了理论发展的过程。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发展增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

删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第一节删除的考点部分转移到了第三节第二节:毛泽东思想删除: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指导意义第三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

第三节:邓小平理论。

第三节全部更新。

第四节:实事求是思想第四节:“三个代表第四节全部更新。

路线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与发展。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重要思想同时删除了原来的第五:科学发展观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第一节:删除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第二节:变换说法: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

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提出。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和动力。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经济纲领和文化纲领。

第三节:合并考点: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依据。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删除: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及其与主要经验。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

党的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经验。

第三节: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2015考研政治大纲解析:毛中特考点变化对比

2015考研政治大纲解析:毛中特考点变化对比

2015年考研政治大纲面世,毛中特不负所望,展现了最大变动。

毛中特具有强烈的时效性,根据国家政策方针的变化而变化。

在2015年大纲中,毛中特根据两课教材的2013修订版进行了非常大的变动。

当然,在这一点上,我们跨考教育的政治教研老师早有预测,在《2015考研政治强化800条》中就是根据2013修订版教材编制,这也使广大考生早有准备。

具体来说,毛中特在2015新大纲中变化如下:第一章将原有的第一章和第二章进行了合并,成为第一章,标题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

将第一章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整合为第三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将第二章整合为第四节“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第二章将原第三章变为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将第一节中“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转移到第三节。

将第二节概括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两个考点。

将第三节中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及其主要经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和“党的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经验”整合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第三章将原第四章变为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将第二节中的“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整合为“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第四章新增加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主要包括两节。

第一节“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

第二节“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第五章原第六章调整为第五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

主要包括两节。

第一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第二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第六章原第五章调整为第六章“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

主要包括三节。

第一节“社会主义的本质”。

2015年中考思想品德考纲的新变化

2015年中考思想品德考纲的新变化

2015年中考思想品德考纲的新变化2015年中考考纲公布之后,仔细将之与2014年考纲比较,发现有以下几点变化,现整理出来与大家分享。

一、考试内容(范围)的新变化1.新增加的内容(共2个)⑴在“我与他人的关系”部分的第三节“权利与义务”中新增了“懂得维护国家统一,维护各民族的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每个公民的义务(识记)。

”⑵在“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部分的第三节“法律与社会秩序”新增了“了解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识记)。

”2.新的表述(共4个)⑴在“我与他人的关系”部分的第三节“权利与义务”中,将“分析维护受教育权利的途径”改为“了解维护受教育权利的途径”;将“不得侵犯和危害他人的健康、生命和权利”改为“生命健康权”。

这样的表述说明这部分内容在范围上有所缩小,难度上有所降低。

⑵在“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部分的第一节“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将“分析在自然灾害中的社会救助活动和英雄事迹所反映的个人与集体关系”改为“正确认识在自然灾害中的社会救助活动和英雄事迹所反映的个人与集体关系”。

这种表述上的变化就将考点从运用要求降低到理解要求,对学生能力要求减小了。

⑶在“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部分的第四节“爱我中华”中有两处新表述:一是将“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发展方面的成就,知道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改为“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发展方面的现状”。

这样的表述字面上更精炼,但对学生的要求却更高了。

这要求老师在复习这部分内容时要细致,要求在分析这部分内容时要辩证、全面的看待问题。

二是将“根据搜集的反映新中华成立以来巨大变化的资料,分析说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

”改为“根据搜集的反映新中华成立特别是改革开往以来的资料,说明变化的原因,感受中国共产党是我们事业发展的领导核心。

”“分析……”改为“说明……原因”,指向更明确,学生理解更容易,对针对性更强;“领导核心”的表述,更加突出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在方方面面的领导作用,给原来的表述更全面更准确,这要求老师在复习这部分内容时要讲清我们的事业主要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指出“我们的”不仅指中国共产党的,也是指全体中国人民的和中华民族的,内含有党的性质在里面,我们的事业不仅是救中国发展中国,更是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015考研政治大纲解析及相关复习指导

2015考研政治大纲解析及相关复习指导

2015考研政治大纲解析及相关复习指导2015考研政治大纲解析及相关复习指导各位同学期盼已久的2015考研政治大纲终于在今天正式发布,感慨考研时间提前一周导致2014年出现了两次考研之后,细心的同学发现:2015年考研政治大纲相比2014年的发生了巨大变化,涉及考点多达70个,其中新增21个,删除4个,调整45个,堪称近五年来变化最大的一次。

两种恐慌情绪叠加,甚至影响了一部分同学的复习,我这两天就接到了大量同学的电话和邮件、留言等。

对此情况,我认为大可不必。

我们要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不因为外界的变化而在复习上自乱阵脚。

虽然这次政治大纲有很大变化,但总的来说仍然属于量变的范畴,有的组成部分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甚至基本没有变化,形势与政策部分自然是时间上往后推了一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部分依然延续小修小补的情况。

当然,整体量变过程中也存在局部性的质变,那就是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两门课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那么下面我们就来详细分析下变化发生在哪里,以及我们相应的复习对策。

史纲+毛中特把这两个模块内容列在一起,是因为这两科的内容有相当一部分是重合的,主要体现在史纲中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与毛泽东思想部分可以整合在一起复习。

毛泽东思想部分(新大纲第二、三章)较之以往基本无变化。

复习时候可以这样加以调整,首先复习史纲的第四、五、六、七章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部分,其中在第五章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中插入毛中特第二章(新大纲章节数,以下同)的理论分析部分,在第七章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之后插入毛中特第二章的总结性内容,如总路线、总纲领和三大法宝等。

由史实到理论,在复习理论时也要找史实来论证,例如统一战线在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不同情况。

后面的史纲第八章和毛中特第三章都是讲社会主义改造的,依然是先史实后理论分析,完成复习时候的知识点整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考研政治大纲2015年考研大纲正式公布,数学、英语基本无变化,只英语答题卡有变动,考研政治变化较大,同学们需要注意。

考研政治名师为大家做的中国近现代史部分2015年考研大纲考点变动解析:新增6、删除5、变更7。

第七章第四节变更考点:创建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第九章第二节变更考点:“大跃进及其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删除了人民公社化运动删除考点:国民经济的调整第十章第四节删除考点:不断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新增考点: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新增考点:中共十七大总结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第十章第五节变更考点: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及其根本原因和主要经验中共十七大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及其根本原因和主要经验新增考点: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的相互联系和重大区别2015考研政治马原大纲考点解析:新增8、删除7、变更21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第一节:删除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第二节:变换说法: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提出。

新民主主线。

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义革命的对象和动力。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经济纲领和文化纲领。

第三节:合并考点: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依据。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删除: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及其与主要经验。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

党的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经验。

第三节: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

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及其与主要经验。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

党的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经验。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第一节:变换说法: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其理论依据。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和基本内容。

第二节:变换说法: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原说法: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第三节:变换说法: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及其历史依据。

原说法: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及其历史依据。

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新增章节)第一节: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 1.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

2.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

3.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4.初步探索的其他理论成果属于新增章节第五章:建设中国特色第一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换说法:科学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原: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我国最大的实际原说法: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社会主义总依据原第五章和第六章合并为一章性。

第二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换说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删除考点: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

原说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提出及其主要内容。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

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

删除第三节原第三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第六章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第一节: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和科学内涵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

第二节: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坚持科学发展。

第三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三步走”发展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原第五章内容:第一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

第二节: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

第三节: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发展才是硬道理。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第一节: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增加内原第七章原第一节: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是一场伟大的革命。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第二节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改革改革的全面性。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容: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第二节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全面深化改革。

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原大纲四章内容缩为一章)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原大纲四章内容缩为一章) 增加: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这一章节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总体要求。

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原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的合并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合并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五位一体总布局第九章实现祖国统一的理论第九章实现祖国统一的理论第一节:实现祖国完全同意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换说法: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删除考点: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

新形势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发展。

换说法:新形势下对台工作方针。

原第十二章: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换说法: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之一原说法新世纪新阶段的对台方针政策。

第十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战略第十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战略换说法:第一节:外交和国际战略理论的形成依据。

第二节:坚持走和原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战略第一节: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第二节:独立自护照的和平外交政策平发展道路增加考点: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

第十一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第十一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坚持一切为了人民。

坚持共同富裕的目标。

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

第二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依靠力量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

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巩固和发展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

第三节: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新时期受罪统一战线的内容和基本任务。

加强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

全国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

第四节: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人民解放军的性质和作用。

建立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的意义和内涵。

加强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

原第十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领导核心原说法: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

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巩固和加强各族人民的团结合作。

第二节: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和基本任务。

加强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

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要法宝。

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

第三节: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人民解放军的性质和作用。

建立巩固的国防。

新世纪新阶段人民军队的历史使命。

第十二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理论第十二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理论换说法:第二节: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

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政党。

原第十五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原第二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原第三节: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第四章第三节变更考点: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删除考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考点移到第四节。

第四章第四节变更考点: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删除考点:“加强诚信道德建设”、锤炼个人品德“新增考点: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第五章领会法律精神,理解法律体系原第五章为: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变动较大,标题将当中的第七、八章的内容进行整合,并添加新的内容而成的。

第五章第一节全新考点:法律的概念及其历史发展新增考点:“法律的一般含义”、“法律的历史发展”第五章第二节:社会主义法律精神变更考点: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含义和本质原为第七章第二节的新增考点:社会主义法律的作用删除考点: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主要构成、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第五章第三节:我国宪法确立的基本原则和制度变更考点:“我国宪法的特征和基本原则”宪法的特征和原则主要将中第八章第一个考点“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制度”移到此处,并作调整删除考点:我国的国家机构第五章第四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全新内容)新增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构成”第六章变更考点:树立法治理念,维护法律权威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章标题进行变动变更考点: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将2014大纲中的第二节的考点移到2015大纲中的第一个考点新增考点:“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意义”。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

”“自觉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删除考点:“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观念”。

自由平等观念。

权利义务观念第六章第二节变更考点: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思维方式培养社会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将原先中的“培养社会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考点变更为2015大纲的第二个小节新增考点:“法治思维方式的含义和特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思维方式的途径”第六章第三节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新增考点: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原为的“树立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考点整合而成新增考点:“维护法律权威的意义”“保障法律的至上地位”“努力成为法律权威的坚定维护者”第七章遵守行为规范,锤炼高尚品质原第七章为: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该章节是由中的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第六章(培育职业精神,树立家庭美德)整合而成第七章整合考点:公共生活中的道德与将原先的第五章节中的第一节法律“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和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进行整合新增考点:“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变更考点:公共生活中的有关法律公共生活中的相关法律规范第七章第二节变换顺序考点:职业活动中的道德与法律将的考点移到此处删除考点: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新增考点:职业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变更考点:职业生活的有关法律职业活动中法律的基本要求调整考点:大学生的择业与创业将原先第六章的第二节的“大学生择业和创业”移到此处第七章第三节整合考点:婚姻家庭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将原先的第六章第三节的“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观”进行整合而成的整合考点:恋爱、婚姻家庭中的道德规范“恋爱中的道德”、“家庭美德的主要内容”变更考点:婚姻家庭生活中的有关法律婚姻家庭法律规范新增考点:个人品德养成中的道德与法律新增考点:“个人品德及其作用”“个人品德与道德修养”“个人品德与法律修养”学科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2015考研形势与政策:考查年度间2014年1月—2014年12月国际、国内的重大时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