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习题集(离线必做)1
物理化学习题

物理化学习题题目一某物质的熔点为100°C,沸点为200°C。
若将36g的该物质从液态加热到气态,需要吸收多少热量?已知该物质的熔化热为40 cal/g,汽化热为80 cal/g。
解答:首先计算熔化过程需要的热量。
根据熔化热的定义,熔化过程需要的热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Q = m * ΔHf其中,Q为热量,m为物质的质量,ΔHf为熔化热。
将已知数据代入公式计算:Q1 = 36g * 40 cal/g = 1440 cal接下来计算汽化过程需要的热量。
根据汽化热的定义,汽化过程需要的热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Q = m * ΔHv其中,Q为热量,m为物质的质量,ΔHv为汽化热。
将已知数据代入公式计算:Q2 = 36g * 80 cal/g = 2880 cal所以,将36g的该物质从液态加热到气态需要吸收的总热量为:Q总 = Q1 + Q2 = 1440 cal + 2880 cal = 4320 cal题目二某有机物A的摩尔热容为25 J/(mol·K),某有机物B的摩尔热容为40J/(mol·K)。
已知在一定温度下,物质A和物质B的摩尔比为1:2,试求混合物的摩尔热容。
解答:首先计算物质A和物质B在混合物中所占的摩尔数。
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摩尔比,我们可以设物质A的摩尔数为x,物质B的摩尔数为2x。
根据摩尔热容的定义,摩尔热容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C = Q / (n * ΔT)其中,C为摩尔热容,Q为热量,n为物质的摩尔数,ΔT为温度变化。
将物质A和物质B的摩尔热容代入公式计算:C_A = 25 J/(mol·K) C_B = 40 J/(mol·K)混合物的总摩尔数为x + 2x = 3x。
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温度变化,假设为ΔT,混合物的热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Q = C_A * n_A * ΔT + C_B * n_B * ΔT将已知的摩尔热容和摩尔数代入公式计算:Q = 25 J/(mol·K) * x * ΔT + 40 J/(mol·K) * 2x * ΔT = 25x ΔT + 80x ΔT = 105x ΔT所以混合物的摩尔热容为:C_混合物 = Q / (n_混合物* ΔT) = (105x ΔT) / (3x * ΔT) = 35 J/(mol·K)题目三某物质的密度为2.5 g/mL,摩尔质量为40 g/mol。
物理化学习题集参考答案(离线必做答案)

2013春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物理化学》课程作业答案(必做)第一章热力学第一定律一、填空题1.封闭2.封闭系统中不做非体积功的等压过程3.强度性质4.小于二、简答题1.将一部分物质从其它部分划分出来作为研究对象,这部分物质称为系统。
与系统密切相2.第一类永动机是不可能造成的。
三、计算题1.(1)Q=0,W=0,△U=0,△H=0(2)Q=2430J,W=-2430J,△U=0,△H=0(3)Q=1548J,W=-1548J,△U=0,△H=02.65.7kJ第二章热力学第二定律一、单选题1.A二、填空题1.过程的方向和限度2.大于3.绝热可逆压缩4.封闭系统中的等温等压不做非体积功过程5.等于三、简答题1.第二类永动机是不可能造成的。
2.在孤立系统中的任何过程,或封闭系统中的绝热过程:△S>0 表示自发过程△S=0 表示可逆过程△S<0 表示不可能发生的过程3.在封闭系统中的等温等压非体积功为零的过程:△G<0 表示自发过程△G=0 表示可逆过程△G>0 表示不可能发生的过程4.一般情况下,固体溶解是熵增加过程,而气体溶解是熵减小过程。
根据△G=△H-T△S提高温度对固体溶解有利,而对气体溶解不利。
四、计算题1.Q=2.479kJ,W=-2.479kJ,△U=0,△H=0,△S=11.53 J·K-1,△S环境=-8.31 J·K-1,△F=-3.438 kJ,△G=-3.438 kJ2. 2.355 J·K-13.(1)△S恒温槽=-11.31 J·K-1,(2)△S空气=13.94 J·K-1,(3)不可逆4. 2.87 kJ·mol-1,石墨更稳定第四章化学平衡一、单选题二、填空题1.(K1ө/K2ө)22.0.024093.向左4.向右5.-15.92三、简答题1.化学反应CaCO3(s)=CaO(s)+CO2(g) 是吸热反应,提高反应温度可以增大平衡常数,有利于反应正向进行。
物理化学题库及详解答案

物理化学题库及详解答案物理化学是一门结合物理学和化学的学科,它通过物理原理来解释化学现象,是化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分支。
以下是一些物理化学的题目以及相应的详解答案。
题目一: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应用题目内容:某理想气体在标准状态下的体积为22.4L,压力为1atm,求该气体在3atm压力下,体积变为多少?详解答案: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V = nRT,其中P是压力,V是体积,n是摩尔数,R是理想气体常数,T是温度。
在标准状态下,P1 = 1atm,V1 = 22.4L,T1 = 273.15K。
假设气体摩尔数n和温度T不变,仅压力变化到P2 = 3atm。
将已知条件代入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得到:\[ P1V1 = nRT1 \]\[ P2V2 = nRT2 \]由于n和R是常数,且T1 = T2(温度不变),我们可以简化方程为:\[ \frac{P1}{P2} = \frac{V2}{V1} \]代入已知数值:\[ \frac{1}{3} = \frac{V2}{22.4} \]\[ V2 = \frac{1}{3} \times 22.4 = 7.46667L \]所以,在3atm的压力下,该气体的体积约为7.47L。
题目二: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题目内容:1摩尔的单原子理想气体在等压过程中吸收了100J的热量,如果该过程的效率为40%,求该过程中气体对外做的功。
详解答案:热力学第一定律表明能量守恒,即ΔU = Q - W,其中ΔU是内能的变化,Q是吸收的热量,W是对外做的功。
对于单原子理想气体,内能仅与温度有关,且ΔU = nCvΔT,其中Cv 是摩尔定容热容,对于单原子理想气体,Cv = 3R/2(R是理想气体常数)。
由于效率η = W/Q,我们有:\[ W = ηQ \]\[ W = 0.4 \times 100J = 40J \]现在我们需要找到内能的变化。
由于过程是等压的,我们可以利用盖-吕萨克定律(Gay-Lussac's law)PV = nRT,由于n和R是常数,我们可以简化为PΔV = ΔT。
《物理化学》课程作业(必做).doc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物理化学》课程作业(必做)学 号: 学习中心:第一章热力学第一定律一、 填空题1. 系统的性质分为广度性质和 _________2. 热力学第_定律的数学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3. 水从25°C 加热到35°C,水的热力学能 增人 °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4. 理想气体在恒定外压下绝热膨胀,气体的焙 不变 °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5. AU=Q V 的适用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6. 02(g )的的标准摩尔燃烧焙 等于 零(填“小于〃、"大于〃或"等于〃)。
二、 简答题1. 什么是系统?什么是环境?答:将一部分物质从其他部分中划分出来,作为研究对象,这 一部分物质就称为系统;系统之外与系统密切相关的部分称为环境。
2. 什么是等压过程?什么是可逆过程?答:等压过程是在环境压力恒定下,系统始,终态 压力相同且等于环境压力的过程。
某系统经过一•过程由状态1变为状态2 Z 后,如果能使系 统和环境都完全复原,则该过程称为可逆过程。
3. 什么是热力学第一定律?答:自然界的一切物质都具有能量,能量有多咱不同的形式, 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能量的总量在转化过程中保持不变。
4. 什么是标准摩尔生成焰?什么是标准摩尔燃烧焰?答:在标准压力和指定温度下,由最稳定的单质生成lmol 物质的焙变,称为该物质的标准摩尔 生成焙。
在标准压力和指定温度下,lmol 物质完全燃烧的焙变,称为该物质的标准摩尔燃 烧焙。
5. Zn 与稀硫酸发生放热置换反应,请问在开口瓶屮进行还是在闭口瓶屮进行放热更多?为 什么?答:锌与稀硫酸,在开口吋,先接触空气,在与硫酸反应,2Zn+02+2H2S04=2ZnS04+2H20 在闭口时,直接与氢离子反应,Zn+H2S04=ZnS04+H2姓名: 年级:H20生成H2的反应吸热,所以,在闭口吋比在开口吋放出的热量多。
物理化学练习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练习题及答案
以下是物理化学练题及其答案:
1. 已知氯气在0℃时密度比空气大
2.44倍,求氯气的摩尔质量。
答案:70.91 g/mol
2. 算出10mol一氧化碳和15mol氧气在完全燃烧下产生的水的
质量并写出反应式。
答案:反应式2CO + O2 → 2CO2;水的质量为180g。
3. 有一容积为1L的,温度为25℃,内装有SO2Dioxide,在标
准状况下浓度为1mol/L。
求体积为1L的内的SO2质量。
答案:64.07g
4. 已知非极性H2O2在正己烷中的溶解度为0.25 g/L,求该物
质在正己醇中的溶解度。
假设两种溶剂的体积相等。
答案:0.2 g/L
5. 已知分子式为C4H10的有机物A和分子式为C2H6O的有机物B在相同的条件下燃烧生成的CO2的质量之比为27:22,求A 和B的分子式。
答案:A为C4H10,B为C2H6O2。
6. 在65℃时,硫的三种同素异形体均匀自由某室温下倾斜的中慢慢流出。
它们的密度分别为1.96,2.07和2.30g/cm³。
问它们按照密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应先流出的是哪一个?
答案:轻硫S8。
以上是物理化学练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习题集

练习题第一章气体的PVT性质选择题1. 理想气体模型的基本特征是(A) 分子不断地作无规则运动、它们均匀分布在整个容器中(B) 各种分子间的作用相等,各种分子的体积大小相等(C) 所有分子都可看作一个质点, 并且它们具有相等的能量(D) 分子间无作用力, 分子本身无体积答案:D2. 关于物质临界状态的下列描述中, 不正确的是(A) 在临界状态, 液体和蒸气的密度相同, 液体与气体无区别(B) 每种气体物质都有一组特定的临界参数(C) 在以p、V为坐标的等温线上, 临界点对应的压力就是临界压力(D) 临界温度越低的物质, 其气体越易液化答案:D3. 对于实际气体, 下面的陈述中正确的是(A) 不是任何实际气体都能在一定条件下液化(B) 处于相同对比状态的各种气体,不一定有相同的压缩因子(C) 对于实际气体, 范德华方程应用最广, 并不是因为它比其它状态方程更精确(D) 临界温度越高的实际气体越不易液化答案:C4.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表明了气体的p、V、T、n、这几个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与气体种类无关。
该方程实际上包括了三个气体定律,这三个气体定律是(A) 波义尔定律、盖-吕萨克定律和分压定律(B) 波义尔定律、阿伏加德罗定律和分体积定律(C) 阿伏加德罗定律、盖-吕萨克定律和波义尔定律(D) 分压定律、分体积定律和波义尔定律答案:C问答题1. 什么在真实气体的恒温PV-P曲线中当温度足够低时会出现PV值先随P的增加而降低,然后随P的增加而上升,即图中T1线,当温度足够高时,PV值总随P的增加而增加,即图中T2线?答:理想气体分子本身无体积,分子间无作用力。
恒温时pV=RT,所以pV-p线为一直线。
真实气体由于分子有体积且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此两因素在不同条件下的影响大小不同时,其pV-p曲线就会出现极小值。
真实气体分子间存在的吸引力使分子更靠近,因此在一定压力下比理想气体的体积要小,使得pV<RT。
物理化学—动力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1

动力学1A 一、选择题 1. 连串反应 Ak 1Bk 2C 其中 k 1= 0.1 min -1, k 2= 0.2 min -1,假定反应开始时只有 A ,且浓度为 1 mol ·dm -3 ,则 B 浓度达最大的时间为: ( )(A) 0.3 min (B) 5.0 min (C) 6.93 min (D) ∞ 2. 平行反应 Ak 1B (1); Ak 2D (2),其反应 (1) 和(2) 的指前因子相同而活化能不同,E 1为 120 kJ ·mol -1,E 2为 80 kJ ·mol -1,则当在 1000K 进行时,两个反应速率常数的比是: ( )(A) k 1/k 2= 8.138×10-3 (B) k 1/k 2= 1.228×102(C) k 1/k 2= 1.55×10-5 (D) k 1/k 2= 6.47×104 3. 如果臭氧 (O 3) 分解反应 2O 3→ 3O 2的反应机理是: O 3→ O + O 2 (1) O + O 3→ 2O 2 (2) 请你指出这个反应对 O 3而言可能是: ( )(A) 0 级反应 (B) 1 级反应 (C) 2 级反应 (D) 1.5 级反应4. 化学反应速率常数的 Arrhenius 关系式能成立的范围是: ( ) (A) 对任何反应在任何温度范围内 (B) 对某些反应在任何温度范围内 (C) 对任何反应在一定温度范围内 (D) 对某些反应在一定温度范围内5. 如果反应 2A + B = 2D 的速率可表示为:r = -12d c A /d t = - d c B /d t = 12d c D /d t则其反应分子数为: ( )(A) 单分子 (B) 双分子 (C) 三分子 (D) 不能确定3 (A) kp H 23 p N 2 (B) kp H 22p N 2(C) kpH2pN2(D) kpH2pN227. 在反应 A k1Bk2C,Ak3D 中,活化能E1> E2> E3,C 是所需要的产物,从动力学角度考虑,为了提高 C 的产量,选择反应温度时,应选择: ( )(A) 较高反应温度 (B) 较低反应温度(C) 适中反应温度 (D) 任意反应温度8. [X]0 [Y][Z] 增加 0.0050 mol·dm-3所需的时间/ s0.10 mol·dm-3 0.10 mol·dm-3 720.20 mol·dm-3 0.10 mol·dm-3 180.20 mol·dm-3 0.05 mol·dm-3 36对于反应 X + 2Y → 3Z,[Z] 增加的初始速率为: ( )(A) 对 X 和 Y 均为一级 (B) 对 X 一级,对 Y 零级(C) 对 X 二级,对 Y 为一级 (D) 对 X 四级,对 Y 为二级9. 一级反应,反应物反应掉 1/n所需要的时间是: ( )(A) -0.6932/k (B) (2.303/k) lg[n/(n-1)](C) (2.303/k) lg n (D) (2.303/k) lg(1/n)10. 关于反应速率理论中概率因子P的有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P与∆≠S m有关(B) P体现空间位置对反应速率的影响(C) P与反应物分子间相对碰撞能有关(D) P值大多数<1,但也有>1的二、填空题12. 60Co广泛用于癌症治疗, 其半衰期为5.26 a (年), 则其蜕变速率常数为:_________________, 某医院购得该同位素20 mg, 10 a后剩余 ______________mg。
物理化学习题库及答案

物理化学习题库及答案第一章热力学第一定律选择题1.热力学第一定律ΔU=Q+W 只适用于()(A) 单纯状态变化 (B) 相变化 (C) 化学变化 (D) 封闭物系的任何变化答案:D2.关于热和功, 下面的说法中, 不正确的是(A) 功和热只出现于系统状态变化的过程中, 只存在于系统和环境间界面上(B) 只有在封闭系统发生的过程中, 功和热才有明确的意义(C) 功和热不是能量, 而是能量传递的两种形式, 可称之为被交换的能量(D) 在封闭系统中发生过程中, 如果内能不变, 则功和热对系统的影响必互相抵消答案:B2.关于焓的性质,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焓是系统内含的热能, 所以常称它为热焓 (B) 焓是能量, 它遵守热力学第一定律(C) 系统的焓值等于内能加体积功 (D) 焓的增量只与系统的始末态有关答案:D。
因焓是状态函数。
3.涉及焓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单质的焓值均等于零 (B) 在等温过程中焓变为零 (C) 在绝热可逆过程中焓变为零(D) 化学反应中系统的焓变不一定大于内能变化答案:D。
因为焓变ΔH=ΔU+Δ(pV),可以看出若Δ(pV)<0则ΔH<ΔU。
4.下列哪个封闭体系的内能和焓仅是温度的函数()(A) 理想溶液(B) 稀溶液(C) 所有气体(D) 理想气体答案:D5.与物质的生成热有关的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 标准状态下单质的生成热都规定为零 (B) 化合物的生成热一定不为零 (C) 很多物质的生成热都不能用实验直接测量(D) 通常所使用的物质的标准生成热数据实际上都是相对值答案:A。
按规定,标准态下最稳定单质的生成热为零。
6.dU=CvdT及dUm=Cv,mdT适用的条件完整地说应当是()(A) 等容过程 (B)无化学反应和相变的等容过程 (C) 组成不变的均相系统的等容过程(D) 无化学反应和相变且不做非体积功的任何等容过程及无反应和相变而且系统内能只与温度有关的非等容过程答案:D7.下列过程中, 系统内能变化不为零的是()(A) 不可逆循环过程 (B) 可逆循环过程 (C) 两种理想气体的混合过程 (D) 纯液体的真空蒸发过程答案: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远程教育学院《物理化学》课程作业(必做): 邱海潇 学 号: 1 年级:2012秋学习中心:电大—————————————————————————————第一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一、填空题1. △U=Q+W 适用于宏观上静止且无外力场存在的封闭系统。
2. △H=Q P 的适用条件是封闭系统在非体积功为0且等压。
3. 系统的性质分为广度性质和_强度性质___。
4. 水(101325Pa ,273.15K )在等温等压下凝结成冰(101325Pa ,273.15K )过程的W 小于零(填“小于”、“大于”或“等于” )。
二、简答题1. 什么是系统?什么是环境?答:将一部分物质从其他部分中划分出来,作为研究的对象,这一部分物质就称为系统;系统之外与系统密切相关的部分称为环境。
2. 什么是热力学第一定律?答:将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应用于宏观的热力学系统即为热力学第一定律。
三、计算题1. 1 mol 单原子理想气体在298K 时,分别按下列三种方式从15.00dm 3膨胀到40.00 dm 3: (1)自由膨胀;解:(1)自由膨胀过程,0)(0)(1212e ===V V V V p W -⨯--因为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和焓都只是温度的函数,而理想气体自由膨胀过程温度不变,所以:ΔU =ΔH =f (T )=0 0=-∆=W U Q (2)等温可逆膨胀解:因为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和焓都只是温度的函数,所以等温过程ΔU=ΔH=0W=-nRTln(v2/v1)=-1x8.314x298ln(40/15)=-2430JQ=-w=2430J(3)在恒定外压为终态压力下等温膨胀。
分别求上述三种过程的Q、W、ΔU和ΔH。
ΔU=ΔH=0P=nRT/V=(1×8.314×298)/(40/1000)=61.94KPaW=-61.94 × (40-15) =-1548.5JQ=-w=1548.5J2.已知298.2K时,NaCl(s)、H2SO4(l)、Na2SO4 (s)和HCl(g)的标准摩尔生成焓分别为-411、-811.3、-1383和-92.3 kJ·mol-1,求下列反应2NaCl(s) + H2SO4(l) = Na2SO4(s) + 2HCl(g)在298.2K时的△r H mө。
解:2NaCl(s) + H2SO4(l) = Na2SO4(s) + 2HCl(g)△r H mө=(∑H)产物-(∑H)反应物=(-1383-92.3*2)-(-411*2-811.3)=65.7KJ/mol第二章热力学第二定律一、单选题1.反应NH4Cl (s) = NH3(g) + HCl (g)的△r S mө C 。
A.大于零B.小于零C.等于零D.不确定二、填空题1.热力学第二定律主要是解决了过程方向限度问题。
2.水和乙醇混合过程的ΔS大于零(填“小于”、“大于”或“等于” )。
3.理想气体的卡诺循环由等温可逆膨胀、绝热可逆膨胀、等温可逆压缩和绝热可逆压缩所组成。
4.吉布斯能判据的适用条件是封闭系统等温等压和非体积功为零。
5.合成氨反应的ΔS小于零(填“小于”、“大于”或“等于” )。
三、简答题1.什么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答:热量由低温物体传给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是不可能的。
2. 如何用熵判据判断过程的方向?答:工作物质从高温热源(T2)吸取热量Q2,一部分做功W ,一部分放热Q1给低温热源(T1),这个由处于不同温度的两等温步骤和两绝热步骤所组成的可逆循环即为卡诺循环。
3. 如何用吉布斯能判据判断过程的方向?答:在等温等压和W=0的条件下,封闭系统自发过程总是朝着吉布斯能减小的方向进行,直至吉布斯能降到极小值(最小吉布斯能原理),系统达到平衡。
4. 一般情况下,温度升高,固体溶解度增大,气体溶解度减小,请用热力学原理解释之。
答: 一般情况下,固体溶解是熵增加过程,而气体溶解是熵减少过程。
根据G=△H -TS 提高温度对固体溶解有利而对气体溶解不利。
四、计算题1. 2 mol 理想气体从25℃、0.025m 3在恒定外压为终态压力下等温膨胀为0.05m 3。
求该过程的Q 、W 、△U 、△H 、△S 、△S 环境、△F 和△G 。
2. 0.5L 343K 的水与0.1L 303K 的水混合,求系统的熵变 。
已知水的C p,m =75.29J/(K·mol)。
3. 有一大恒温槽,其温度为96.9℃,室温为26.9℃,经过相当时间后,有4184J 的热因恒温槽绝热不良而传给室空气,试求:(1)恒温槽的熵变;(2)空气的熵变;(3)试问此过程是否可逆。
解:(1)ΔS 槽=-Q/T 槽=-4184/(96.9+273)=-11.3 J·K -1(2)ΔS 空=Q/T 空=4184/(26.9+273)=13.95 J·K-1(3)因为ΔS 总=ΔS 槽+ΔS 空=-11.3+13.95=2.65 J·K -1>0所以不可逆。
4. 在25℃和标准状态下,已知金刚石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为1.90 kJ·mol -1,金刚石和石墨的标准摩尔熵分别为2.44 J·mol -1·K -1和5.69J·mol -1·K -1,求 石墨→金刚石的θm r G Δ,并说明在此条件下,哪种晶型更加稳定? 解:Δr S m θ=Sθ,金刚石,s- S θ,石墨,s =2.44-5.69=-3.25 J ·mol -1·K -1Δr G θm =ΔrH θ-TΔr S m θ=1.90*1000-(25+273)*(-3.25)=2868J/mol=2.87KJ/mol石墨更稳定第四章 化学平衡一、单选题1. *改变反应物的浓度将影响化学平衡,这是由于 B 发生改变所致。
A .θm r G Δ B .△r G m C .经验平衡常数 D .标准平衡常数 2. *已知反应N 2+3H 2= 2NH 3的标准平衡常数为K 1ө,反应(g)NH (g)H 23(g)N 21322=+的标准平衡常数为K 2ө,两者的关系为 D 。
A .K 1ө=K 2өB .K 1ө=2K 2өC .K 1ө=½K 2өD .K 1ө= (K 2ө )23. *反应 N 2O 5 (g) = N 2O 4(g) + ½ O 2(g) 的△r H m ө= 41.84 kJ·mol -1,为了提高N 2O 4的产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B 。
A .降低温度、提高压力 B .降低压力、提高温度 C .降低温度、降低压力 D .提高温度、提高压力4. *若 298K 时反应N 2O 4(g) = 2NO 2(g) 的 K ө = 0.1132,则当 N 2O 4和NO 2的分压均为1.0 kPa 时,该反应 A 。
A .向生成NO 2的方向进行 B .向生成N 2O 4的方向进行 C .正好达到化学平衡 D .难于判断其进行方向5. *某气态反应为放热反应,在727℃时的K ө=3.4×10-5,已知△r H m ө=-189kJ·mol -1,则在827℃时的K ө=C 。
( )A .3.4×10-5B .3.4×10-4C .4.3×10-6D .4.3×10-7二、填空题1. *已知反应 C(s) + O 2(g) = CO 2(g) 的标准平衡常数为K 1ө,CO(g) + ½O 2(g) = CO 2(g) 的标准平衡常数为K 2ө,2C(s) + O 2(g) = 2CO(g) 的标准平衡常数为K 3ө,则K 3ө与K 1ө和K 2ө的关系为(K 1 ө/K 2 ө)2。
2. *已知反应 CO(g) + ½O 2(g) = CO 2(g) 的标准平衡常数为K 1ө=6.443,则反应2 CO 2(g) =2CO(g) + O 2(g)的标准平衡常数K 2ө=0.02409 。
3. *当反应 PCl 5(g) = PCl 3(g) + Cl 2(g) 达平衡时, 增大系统总压力,平衡向左 移动。
4. *当反应 NH 4Cl (s) = NH 3(g) + HCl (g) 达平衡时, 提高反应温度,平衡向右移动。
5. *445℃时,Ag 2O (s )分解压力为20974kPa ,该分解反应Ag 2O(s) = 2Ag(s)+½O 2(g )的θm r G Δ= -15.92 kJ·mol -1。
三、简答题1. 化学反应CaCO 3(s)=CaO(s)+CO 2(g)必须在高温下进行,请用热力学原理解释之。
答:化学反应CaCO3(s)=CaO(s)+CO2(g)是吸热反应,提高反应温度可以增大平衡常数,有利于反应正向进行。
2. 乙苯脱氢生成苯乙烯C 6H 5C 2H 5(g )= C 6H 5CH=CH 2(g )+ H 2(g )是吸热反应,通入过热水蒸气(不参加反应)可以提高苯乙烯产率,为什么? 答:乙苯脱氢生成苯乙烯是吸热反应,提高反应温度有利;该反应也是增加体积的反应,减少压力有利。
通过通入过热水蒸气即可以提供热量,维持较高的反应温度,同时还由于水蒸气不参加反应,起稀释作用,与减少压力效果等同。
四、计算题1. 已知298.2K 时下列反应的△r H m ө=-46.02 kJ·mol -1 和各组分的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能C 2H 4 (g) + H 2O(g) = C 2H 5OH (g)△f G m ө(kJ·mol -1) 68.178 -228.59 -168.6 分别计算298.2K 和500K 时的标准平衡常数K ө。
解:(1)因为△rG m ө=-168.6-68.178+228.59=-8.268 kJ·mol -1△rG m ө=-RTlnK өlnK ө=△rG m ө/(-RT )=-8.268*103/(-8.314*298.2)=3.3025 所以K ө=27.18(298.2K )(2) ln (K 2/K 1)=【△r H m ө*(1/T 1-1/T 2) 】/Rlnk 2/27.18=-46.02*1000*(1/298.2-1/500)/8.314 lnk 2/k 1=7.5 K 2=0.015162. 已知Ag 2CO 3(s )在298.2K 时的分解反应Ag 2CO 3(s )=Ag 2O (s )+CO 2(g ) 的△r G m ө=12.89 kJ·mol -1,求:(1)标准平衡常数;解:△rGm ө=-RTlnK ө=-8.314*298.2*lnK ө=12890 lnK ө=-5.2 K ө=5.521*10-3(2)若大气中含 0.1%的CO2(体积) ,298.2K 时Ag2CO3 在大气中能否自动分解? 解:能自动分解第五章 相平衡一、单选题1. 简单低共熔双组分系统T-x 相图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