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学第八章立体透视图的阴影
阴影透视平面立体阴影.pptx

c'1
d'1
b"
b"0 d"
d"
a"
c"
b"1 d"1ca""11
a"0
d
g1 d1
e
c1
a
cd
第64页/共82页
第65页/共82页
六、坡顶房屋的落影
1. 坡顶房屋落影的比较 2. L型平面的双坡顶房屋落影的作图 3. 檐口等高、两相邻的双坡顶房屋落影的作图 4. 坡度较小,檐口等高两相交双坡顶房屋落影的作图 5. 坡度较陡,檐口高低不同两相交双坡顶房屋落影的作图 6. 歇山顶房屋落影的作图
第61页/共82页
2. 单坡顶天窗的阴影
a' a'0
a
d' c' g' b'
g'0 g'1
e'
c'1 b'1
d
c1 g1 b1
bc 第62页/共82页
d" c" b" a"
c"1 b"1
第63页/共82页
3. 双坡顶天窗的阴影
a'
a'0 a'1
b'
g'
b'0
d'
g'0 c'
b'1 e'
g'1
Sh Dh
Ch
b
c
第16页/共82页
3. 判别立体( b )的阴阳面
s'
a'
d'
b' e' c'
手绘透视图中的阴影画法

手绘透视图中的阴影画法时间:2009-05-07 来源:作者:手绘透视图中的阴影是指按选定的光线直接作阴影的透视,而不是根据正投影图中的阴影来画其透视。
在透视图中加绘阴影时,落影的规律仍可加以利用。
绘制透视阴影,一般采用平行光线。
根据光线对画面的相对位置不同又可分为两种:画面平行光线和画面相交光线。
一、画面平行光线下的阴影1.画面平行光线的透视特性如图9一24所示,光线平行于画面,则光线的透视仍保持平行,并反映光线对基面的实际倾角。
光线在基面上的投影平行于基线OX,故光线的次透视成水平方向。
光线可以从右上方射向左下方,也可从左上方射向右下方,光线倾角的大小可根据需要而定。
例如采用450或600。
2.透视图上落影的基本画法如图9一25所示,已知空间点A和矩形BCbc的透视和次透视,并选定光线L(l) ,加绘透视图落影。
过a0引光线的次透视(水平线),过A0引光线的透视(平行于L) ,它们的交点A0。
就是A点在基面上的落影。
Bb是铅垂线,根据铅垂线的落影规律,它在基面上的落影应与光线次透视的方向一致。
BC是水平线,根据直线落影的平行规律,B0C0与其在基面上落影B0C0相交于同一灭点M。
3.建筑形体的阴影以下通过举例说明加绘建筑形体阴影的一般步骤。
例1 加绘图9 一26 所示房屋外轮廓的阴影。
解 (l)选定光线的方向,并确定房屋的阴面和阴线。
图示阴线为aABCc和eEF。
(2)判断承影面,分别求各段阴线的落影。
aABCc落影在地面,由基本作图法并根据直线的落影规律可求得各段阴线的落影。
阴线eE在地面上的落影是水平线EI。
过折影点I作铅垂线,自E引光线相交于E,则IE是eE在墙面上的落影。
EF与墙面交于F,连EF是阴线EF在墙面上的落影。
(3)对画面进行适当润饰。
用作图法求出的阴影轮廓是明暗界线分明的,而实际上建筑物表面的光影变化是复杂的,有明暗层次和退晕的渐变,为使形象生动逼,应对图样进行润饰。
润饰的原理和方法已不属于工程制图课程研究的范畴了。
建筑制图与识图8阴影与透视 ppt课件

图8.8 平行面在V面上的影
建筑制图与识图8阴影与透视
图8.9 长方体在V面上的影
(1) 根据习用光线的方向,找出物体的阳面与阴
(2) 分别求出阴线上各端点在承影面(如墙面、门 扇、窗扇等)
(3) 连接阴线各端点的影即为该物体的阴影。
建筑制图与识图8阴影与透视 8.2.5.1 正平圆面在正平面上的影
圆面平行于承影 面,它的影反映圆面 实形。如图8.10所示
图8.10 正平圆面的影
建筑制图与识图8阴影与透视 水平圆面在正平面上的影是一个椭圆。如 图8.11所示
图8.11 水平圆面的影
建筑制图与识图8阴影与透视 8.2.6.1 圆窗洞的影 圆窗洞边框落在窗扇上的影是圆的一部分,如
图8.12所示。
建筑制图与识图8阴影与透视 (1) 水平圆位置的透视
图8.29 画水平位置圆的透视
(2) 圆拱透视
图8.30 画垂直地面圆的透视
建筑制图与识图8阴影与透视
8.6.1 网格法求景物位置 把正方形划分为若干等距的正方形网格,通过
它的对角线求一点透视(图8.31(a)、(b))。 图8.32为用网格法求景物位置的示例。
图8.12 圆窗洞的影
建筑制图与识图8阴影与透视
图8.13 圆柱的阴影
建筑制图与识图8阴影与透视
8.3.1 窗洞的阴影 图8.14(a)所示为窗洞的阴影,用交点法作图
8.3.2 窗台的阴影 图8.14(b) 所示 8.3.3 遮阳板的阴影 图8.14(c) 所示
图8.14 窗洞口的阴影
建筑制图与识图8阴影与透视
[解] 如图8.24
图8.24 坡屋顶房屋形体的透视图
(3) 房屋的透视 作房屋透视图的方法和步骤(图8.25、图8.26)
阴影透视 透视图中的阴影PPT课件

• 1、水平线的落影
F
1
A
V2
Fx h
a
4B
N
―B
s°
Fy
V3 h
3 b2
E
―N
1
―
D ―E
AJ
14
第14页/共39页
三、直线的落影
V4
• 2、一般位置斜线的落影
F
A
B4
F V2
2
1
N
Fx h
― f2
Fy V1
V3
B
h
2E
b3
1
―N
a
― A
D J
―E
15
第15页/共39页
三、直线的落影
• 结论:画面平行光下,画面相交线的落影仍是画画相交线。其透视有灭点。 • 光平面灭线和承影面灭线的交点是两平面交线(即落影)的灭点。画面平行光下,光平面灭线是过该直线
灭点的光线平行线。
16
第16页/共39页
四、平面图形的阴影
• 1、平面图形的落影,是平面图形边线落影的集合。 • 2、平面的一侧为阴面,另一侧则为阳面。
17
第17页/共39页
四、平面图形的阴影
• 阴阳面的判别
18
第18页/共39页
四、平面图形的阴影
• 3、当平面与光线平行时,落影成直线段,平面的两侧均为阴面。
V3
V3
V2
V2
V2
V3 F1
Fx
C
D
B
A
Fy
V1
2、求作台阶的阴影。
22
第22页/共39页
五、建筑形体阴影作图示例
V3
V2
F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建筑制图与识图8阴影与透视

1 2
提供更准确的视觉效果
阴影与透视的应用能够提供更准确的建筑视觉效 果,帮助设计师更好地把握建筑物的外观和空间 感。
辅助建筑设计方案的决策
通过阴影与透视的表现,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 比较和选择建筑设计方案,提高设计效率。
3
提高建筑制图的表达能力
阴影与透视的应用能够提高建筑制图的表达能力 ,使图纸更加生动、形象和易于理解。
透视的表示方法
在建筑制图中,透视通常用线条来表示,线条的弯曲和交点可以表达物体的远近和大小。
阴影与透视在建筑实例中的应用
建筑设计中的阴影
建筑设计中的透视
建筑实例分析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阴影可以用来表 达建筑的立体感和空间感。通过合理 利用阴影,可以使建筑外观更加丰富 和有层次感。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透视可以用来表 达建筑的视觉效果。通过合理利用透 视,可以使建筑外观更加真实和生动 。
通过分析具体的建筑实例,可以更好 地理解阴影和透视在建筑设计中的应 用。例如,分析一座具有丰富阴影变 化的建筑,可以了解阴影如何影响建 筑的外观和空间感;分析一座具有明 显透视效果的建筑,可以了解透视如 何
确定消失点和视平线
根据选择视点和物体位置,确定消失点和视平 线。
绘制透视线框
根据消失点和视平线,绘制出透视线框,再在框内绘制物体。
阴影与透视的绘制步骤
准备图纸和工具
选择适当的图纸和工具,如铅笔、尺子、橡 皮等。
添加阴影和透视效果
根据光源方向、视点等条件,添加阴影和透 视效果。
绘制基本图形
在图纸上绘制出物体的基本图形。
02
阴影的形成与光源的位置、物体 的形状和材质、以及观察者的角 度有关。
阴影的类型
建筑制图及阴影透视 ppt课件

Bo h A a Ao
b
v
N
bp
P 视点 S 视 s 高 站点 B点透视
5
p a 视距 n
水平线的透视的画图步骤
透视图的画图步 骤
1. 求灭点 一点透视主点即灭点。对两点透视,过站点s 作长、宽两方向的平行线,分别交画面线 PH— PH 于两点,再过 这两点分别作垂直线交于视平线 h — h 上得左右两灭点 Vx 及Vy (若画面线与视平线不平行,应量取相应距离在视平线上确定灭 点)。 2. 求各直线的透视方向 一般是直线的画面交点与灭点的 连线。 3. 求端点的透视 过站点向各端点连线与画面线相交,过
h p 1-1剖面图
h p
画面线
PH 1 1
PH
1
1
平面图
ppt课件
S
站点
24
例14 作室内的一点透视图(续1) 灭点 h P
作室内的 一点透视 图(续1 )
h P
引出透视 方向线
PH
PH
求墙线和天棚 轮廓线的透视
ppt课件
求各端点 的透视 S
25
例14 作室内的一点透视图(续2)
h X
h X
PH 求门和窗的透视
室内的一点透视
ppt课件
28
透视口 诀
口诀
平行线组共灭点 透视方向是关键 视线交点求端点 画面上定真高线
ppt课件 29
例 11 ( 两 点 透 视)
PH
VX
Vy
PH
s h P Vx
真 高 线
真 高 线
ppt课件
Vy
18
h P
例12 作出房屋的透视图
例12(两点透 视)
《透视阴影倒影镜像》课件

文字大小、颜色、 字体要统一,便 于阅读
语言要简洁明了, 避免使用生僻词 汇
避免使用过于复 杂的句子结构, 确保语言准确
注意文字与图片、 图表等元素的搭 配,确保整体视 觉效果和谐
注意视觉效果和用户体验
色彩搭配:选择合适的色彩搭配,使画面更加美观 图片选择:选择高质量的图片,使画面更加生动 字体选择:选择合适的字体,使文字更加清晰易读 动画效果:适当使用动画效果,使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布局设计:合理布局,使画面更加整洁有序 用户体验:考虑用户的阅读习惯和需求,使PPT更加易于理解和使用
更新频率:定期更新,保持功能最新 升级内容:增加新功能,优化旧功能 兼容性:支持多种操作系统和设备 用户反馈:收集用户意见,不断改进产品
06 PPT课件制作流程
确定主题和目标
确定主题:透视阴影倒影镜像 确定目标:制作一份关于透视阴影倒影镜像的PPT课件 确定内容:包括透视、阴影、倒影、镜像等知识点 确定受众:针对PPT制作初学者或对透视阴影倒影镜像感兴趣的人群
透视阴影倒影镜像
,
汇报人:
目录 /目录
01
点击此处添加 目录标题
04
PPT课件制作 技巧
02
PPT课件介绍
05
PPT课件制作 工具
03
PPT课件内容
06
PPT课件制作 流程
01 添加章节标题
02 PPT课件介绍
课件背景介绍
主题:透视阴影倒影镜像 目的:介绍透视、阴影、倒影、镜像等概念及其在PPT中的应用 内容:包括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 适用人群:PPT初学者、设计爱好者、职场人士等
收集素材和整理资料
确定课件主题和目的
收集相关素材,包括 图片、视频、音频等
阴影透视

• 阴影透视的作画步骤通常是在已画好的物体的透视图上 进行:
1.确定光点,光足,阴点,阴足;
2.从光点经物体顶点(阴点)画直线向地面(受影面)投射;
光线从光点起,经过物体上各 个阴点投射到受影面。 (三)受影面 受影面上的各个点叫影点,把 各影点以影线连接起来便成落 影。在落影中,属于影本身的 部分要消失于光足上,属于形 体的部分要消失于视平线上的 灭点。
第二节 阴影透窄 小的区别。二灯光是人造光,光源近,光线是放射性的,因物 体距光源的远近不同,阴影有近宽远窄的特点。无论是阳光阴 影还是灯光阴影,其基本画法都是与四点因素密切相关的,即: 光点,光足,阴点,阴足。一般来说,画投影的方法是由光点 至物体的顶点(阴点)连线,并延长,再由光足点与物体
先确定光源高度和各个投影面的光足位置,然后根据灯光阴影 透视法则完成各个作画步骤。 注意:物体的阴影处于不同的投影面,各投影面均有自己的光 足。
三.画面平行光线阴影透视
光线平行于画面,光线可从右上方射向左下方;也可从 左上方射向右下方;一般倾角为45°。
四.阴影透视应注意的问题
1.在 阴影透视中,影子的透视变化除本身的特点和法则外, 要与物体的透视变化结合起来求证,即物体的消失线与影 子的消失线的统一; 2.阳光无限远,光线平行照射,光影只有长短而无宽窄变 化; 3.灯光有限远,光线放射性照射,光影与物体存在宽大窄 小的差别,即物体大于影或影大于物体。
(一)立方体 阳光阴影透视 从光点向立方体 的顶点ABE引线段 并延长,再过光足 向立方体的底点引 线段并延长,将两 组延长线连接起来 便可。 注意:CA`为AC 的影线,FE `为 EF的影线,二者 均消失于影灭点光 足上,但E`B`是立 方体顶面的影线, 必须消失于主点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6
5 4 3 1 2 7 6 5 4 3 2 1
4 3 2 1
7
6
5
FL
图为一圆锥的透视及其在基面和铅垂面上的落影。作图步 骤如下:先不考虑铅垂面遮挡,顶点O的落影应在基面O0´处, 过O0´作圆锥底圆的两条切线,与铅垂面相交于B、C两点,根 据铅垂轴心在铅垂面上落影的作图方法作出圆锥顶点O的落影 O0,连接O0B、O0C即得到圆锥在铅垂面上的部分阴影。可以 看出,圆锥的落影包括了两部分。
一、光线与阴影的基本知识 二、透视图阴影的绘制 三、表现图中阴影的处理原则
一、光线与阴影的基本知识 1、光源与光线 一般来说,光源可以来自于无穷远处(如日 光)或近距离处(如室内灯泡)。太阳离我们很 远,所以日光的光线可以看作是彼此平行的,而 近距离的点光源照射是呈辐射状的。本书主要研 究在平行光线照射下物体所产生的阴影。 根据透视规律,平行于画面照射的光线在透 视图中仍保持平行,与画面相交的光线在透视图 中则消失于灭点,所以,平行光线的透视也符合 这个规律。
a
FL
图为另一物体在正侧光照射下的落影。做图时根据阴 影的效果要求,确定出光线的灭点FL和Fl。分析物体遮挡 光线的情况,做出物体上六个点的在承影面上的落影,顺 次连接这些点,区别其可见性即可作出物体落影。
Fx 5 6
5 3 2
Fy 4 4
3FΒιβλιοθήκη 6 1 12FL
(3)、 逆光、侧逆光照射下物体的阴影 左图为逆光照射时立方体透视图的阴影情况,光线的 灭点在Fx与Fy之间。右图为逆侧光照射,光线的灭点在 Fx与Fy之外。做图步骤可参阅铅垂线逆光照射时阴影的 做法。 F
2、阴影
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受光的部分显得明亮,背光的 部分阴暗。把受光的部分称为阳面(或亮面),背光的部 分则为阴面(或暗面),亮面和暗面交界的部分称为明暗 交接线。物体在放置它的平面上所产生的影子,称为落影 或阴影。落影 的轮廓线称为 影线,落影所 在的面称为承 影面。阴影包 括了物体上的 暗面和承影面 上落影。
透 视 学
艺术与设计学院工业设计专业 2013年2月
第八章 立体透视图的阴影
人们平时观察到的三维物体,在光线的照射 下,其面会产生明亮的受光面和阴暗的背光面, 在与背光面相邻的物体支承面上还会形成暗影。 物体受光线照射产生的这种光影现象,能够将物 体表面的起伏转折和层次关系清晰地表达出来。 在透视图上将这些光影现象描绘出来以便使画面 更具真实感和立体感,表现力更强。
(2)、 画面相交光线,且光线由前方向后下方 斜射画面
空间光线由前方向后下方斜射画面时,其灭点在视平 线HL以下,而光线水平投影的灭点在视平线上,两个灭 点的连线在垂直于视平线的一条铅垂线上(即垂直光平面 的灭线上),透视图中阴影在物体后面。
受光线倾斜角度的影响阴影会有不同的效果。以二点 透视为例,当光线水平投影的灭点在物体两个主向灭点 Fx、Fy之内时,立方体透视图中前面两个面均受光,这 种光线情况称为正光;当光线水平投影的灭点在物体两个 灭点之外时,立方体透视图中前面两个面一个受光,一个 背光,这种光线称为正侧光。
Fy
E 2 D 1 D E
F F B C
A L
(C )
B
A
(2)、 正光、正侧光照射下物体的阴影
画好立方体的透视图后,如果需要物体前面两个面均受光的 效果,可以使光线由画面前方向后下方斜射,并使光线水平投影 的灭点处于立方体主灭点Fx、Fy之间,即正光照射。给定光线 的灭点FL和Fl,利用铅垂线落影的作图方法作出B、C、D点的落影, D0点在物体后方并应与C0相连,当C0不可见时,D0也可以不作出 来,顺次连接b B0C0D0d,取其可见部分即可。
L
FL
Fx D d D C A c B
F
Fy
Fx C D C A c d b B
Fy
F
a
B
b
D
a
A A
6、曲立体透视图的阴影 对于素线为直线的简单曲面体,如圆柱、圆锥 等,通过作曲面立体上若干素线的落影来作物体 的阴影。
图为圆柱体的透视及其在正光照射时的阴影情况。作图 步骤如下:确定其光线条件,作出光线的灭点FL和Fl。首先过 Fl作圆柱底圆的两条切线,确定出圆柱面上的明暗交界线, 然后在圆柱面上取若干素线,并作出这些素线的落影。图中 的110、770是直线,而102030……70之间应该是顺滑连接的曲 线。
(3)、 画面相交光线,且光线由画面后上方斜 射到前下方
此时,平行光线水平投影的灭点在视平线上,而空间 光线的灭点在视平线HL上方,两个灭点的连线在垂直于 视平线的一条铅垂线上,透视图中阴影在物体前面。
P
FL L
HL
o S F
GL
s G
当光线水平投影的灭点在物体两个主向灭点Fx、Fy之 内时,立方体透视图中前面两个面均背光,为逆光照射; 当光线水平投影的灭点在物体两个主向灭点Fx、Fy之外 时,立方体透视图中前面两个面一个受光,一个背光,为 逆侧光照射。
2、 正光照射时的阴影 正光照射时光线的灭点在视平线以下,光线水平投影的 灭点在视平线上,且两个灭点在垂直于视平线的铅垂线上。 做好透视图后,根据阴影效果的要求确定正光光线在透视 图中的两个灭点Fl和FL,并据此作出物体的阴影。做图方 法如下:将A点与FL相连,连线即为过A点的光线的透视, 将B与Fl相连,连线为 过A点的光线水平投影的透视。
HL
L
A
3、 其它位置线的落影 对于其它位置的直线,可以利用铅垂线阴影 的求法求出直线两个端点的阴影,再连接即可。 曲线的阴影,则需要求出曲线上特征点的阴影, 再顺滑连接。
5、 平面立体透视图的阴影 (1)、 侧光照射下物体的阴影
图为一立方体的透视图,光线从左上方斜射下来,与 基面的夹角为θ。根据物体遮挡光线的情况可以看出,只 要求出A、B、C三点的透视阴影,即可求出立方体的阴影。 过点A、B、C作光线的平行线与过a、b、c所作的水平线 分别交于A0、B0、C0三点,连接a A0、A0B0、B0C0、C0c, 取可见部分即得到立方体在承影面上的阴影。可以看出, AB线与其基面上的落影是平行的,透视图中AB与A0B0消 失于公共灭点Fy。
Fx D C A D c C B b B F Fy Fx
d
a
FL
如果需要立方体前面两个面一个受光,一个背光的阴影 效果,可以取光线水平投影的灭点在物体两个主向灭点之 外,即正侧光。图中光线为正侧光,做出A、B、C的落影, 顺次连接a A0B0C0c,取其可见部分即得到立方体的透视阴 影。
Fy Fx C D A c d b A B C B Fy F
铅垂线的落影在通过铅垂线的光平面与承影面的交线 上。下面几个例子中,为了便于说明,假设铅垂线有一个 端点在基面上。 (1)、 侧光照射时的阴影 侧光照射且承影面为基面时,铅垂线的落影平行于基 线GL。如图,铅垂线的透视为AB(在透视作图时,为了 简便起见,AB的透视用“AB”表示, A AB的阴影用“A0B0”表示),其 HL 一端位于基面上,所以B的落影就 L 是其本身。过A作光线的平行线交 过点B所作的水平线于点A0,A0 A 即为A点在承影面上的落影, B GL 线段BA0即为AB的落影。
铅垂承影面为CDEF。侧光条件下的阴影作图步骤如 下:过点B作水平线交CF于点G,线段BG即为AB在基面 上的落影部分,另外一部分落影在铅垂承影面上。过点G 作铅垂线,与过A点所作的光线平行线交于点A0,A0即为 点A在铅垂承影面上的落影。AB的落影由A0G和GB部分 组成。 D
A E F A E B F G C D
3、光线情况
根据平行光线与画面的相对位置,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 画面平行光线
光线与画面平行并由上方斜射下来时,称为侧光光线。 以立方体二点透视为例,在侧光情况下,透视图的前面两 个面一个受光,一个背光。此时,空间光线与其水平投影 透视的夹角反映出光线与基面的倾角的实形。在实际作图 中,为了方便,夹角一般取45°或60°。
L A
AFL与BFl的交点,即为A点的
阴影A0。B点在基面上,阴 影为其本身,所以,A0B为
HL
F
HL
A L B
铅垂线AB的阴影。可以看出,
其它条件保持不变时,FL与 Fl相距越远,落影越小。
FL
A
GL
GL
3、 逆光照射时的阴影 逆光照射时光线的灭点在视平线以上,光线水平投影 的灭点在视平线上,且两个灭点在垂直于视平线的铅垂线 上。同样,根据阴影效果的要求确定出逆光光线在透视图 中的两个灭点Fl和FL。将A点与FL相连,连线即为过A点的 光线的透视,将B与Fl相连,连线为过A点的光线水平投影 的透视。AFL与BFl的交点, L
Fx C A c C b B A B Fy
L
a
下图为另一物体的透视图。根据光线被物体 遮挡的情况,需要做出物体上8个点的落影,顺 次连接它们即可。这个物体的阴影由两部分组成, 一部分位于物体水平伸出的侧板上,另一部分位 于基面上。
Fx 8 7 7 3 2 8 6 5 4 L 6 5 4 Fy
2
3
侧光照射下台阶的阴影。
P
FL L
HL
o S F
GL
s G
二、透视图阴影的绘制 光线受形体的遮挡形成阴影,光线照射情况 的不同使物体形成的阴影也表现出特定的几何形 状。 形体可以看作是由面组成,而面又可看作由线 组成,线则由点组成,所以,求体的阴影可以转 化为求面的阴影,继而转化为求线、点的阴影。
1、 铅垂线在水平面上的落影
O F
O
C L o A B O
三、表现图中阴影的处理原则 1、根据表达重点选择不同的光线照射、突出物体 的体量感和份量感 2、阴影细节可以忽略,但基本轮廓要对 3、增加气氛的渲染 4、与表现图的整体风格一致 5、注意虚实、笔触和色调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