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师招教考试真题
小学招教招教全科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都完全相同的是:A. 欢乐B. 欢快C. 欢呼D. 欢腾2.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雨后的彩虹如桥一般架在天边。
B. 那朵花笑得像个小丑。
C. 星星在夜空中闪烁着光芒。
D. 那只小鸟在枝头唱歌。
3. 下列诗句中,描述春天景色的是:A.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B.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C.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D.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是:A. 这座城市的高楼大厦如林立。
B. 他努力学习,勤奋工作,积极生活。
C. 小明既聪明又活泼,成绩优秀。
D. 夜晚的星空,星星闪烁,月亮明亮。
5. 下列成语中,出自《论语》的是:A.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 举一反三C.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D. 一鸣惊人6. 下列作品属于儿童文学的是:A. 《红楼梦》B. 《三国演义》C. 《童年》D. 《西游记》7. 下列作者中,被称为“诗仙”的是:A. 杜甫B. 李白C. 王之涣D. 王维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是:A. 那本书厚得像一座山。
B. 这个西瓜大得能装下一头牛。
C. 小明跑得快如闪电。
D. 这场雨下得如丝如缕。
9. 下列诗句中,描写月亮的是:A.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B.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C.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D.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10.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那个孩子聪明得像个小大人。
B. 那只小鸟飞得高高的,像一颗明珠。
C. 那片云彩像一只白色的蝴蝶。
D. 这场雨下得如烟如雾。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咏鹅》的作者是(),这首诗描绘了()的景象。
2. 《小池》的作者是(),这首诗中描绘了()。
3. 《登鹳雀楼》的作者是(),这首诗中描绘了()。
4. 《夏日绝句》的作者是(),这首诗中表达了对()的敬仰。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库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字不属于“草字头”?A. 花B. 草C. 莲D. 莲答案:D2. 下列哪个成语的书写有误?A. 前仆后继B. 革故鼎新C. 鞠躬尽瘁D. 狐假虎威答案:B3. 下列哪个词语不是表示“看”的意思?A. 观B. 瞧C. 瞻D. 听答案:D4. 下列哪个诗句出自《离骚》?A.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B.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C.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D.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答案:A5. 下列哪个作品是鲁迅的代表作?A. 《狂人日记》B. 《呐喊》C. 《彷徨》D. 《故事新编》答案:A二、填空题1. 《春晓》的作者是唐代诗人________。
答案:孟浩然2. 请补全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________。
答案: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 《离骚》的作者是________。
答案:屈原4. 请补全成语:________无遗。
答案:言行一致5. 请补全句子:________,人恒过然后能改。
答案:人恒爱之,然后能改。
三、判断题1. 《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
()答案:正确2.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
()答案:正确3.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出自《凉州词》。
()答案:错误,出自《凉州词》的是“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4.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白居易的诗句。
()答案:正确5. 《儒林外史》是我国古代讽刺小说的代表作。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 简述《背影》中父亲送别儿子的情节。
答案:《背影》中,父亲送别儿子时,先是在车站为儿子买橘子,然后送儿子上车,最后在月台上望着儿子远去的背影。
文章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与不舍。
2. 请简要介绍《草原》的作者及主题。
答案:《草原》的作者是俄国作家屠格涅夫。
主题是描绘草原的壮丽景色,表现草原牧民的生活和情感,赞美大自然的美好。
小学语文老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老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汉字中,属于形声字的是()。
A. 明B. 休C. 森D. 众2.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出自唐代诗人()的《登鹳雀楼》。
A. 李白B. 杜甫C. 王之涣D. 白居易3.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应该注重()。
A. 词汇量B. 阅读速度C. 文章结构分析D. 记忆背诵4. 下列关于汉字的书写规则,正确的是()。
A. 先上后下B. 先左后右C. 先外后内D. 以上都是5. “满江红”是一种()。
A. 词牌名B. 曲艺形式C. 现代诗歌D. 小说体裁6.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一成语的意思是()。
A. 不冒险就不会有收获B.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C. 不付出努力,就不会有成果D. 不经历困难,就不会有成功7.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使用成语?()A. 让学生死记硬背成语B. 通过故事讲解成语的来源和意义C. 只教授成语的字面意思D. 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频繁使用成语8.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李白的名句,其中“床”指的是()。
A. 睡觉的床B. 井边的围栏C. 窗户D. 门9.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于古诗文的教学,教师应该()。
A. 只要求学生背诵B. 结合现代文教学,让学生理解古诗文的意境C. 忽略古诗文的教学D. 只教授古诗文的韵律10. 下列关于汉字笔顺规则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及”字的笔顺是撇、横折、横、竖弯钩B. “九”字的笔顺是撇、横折弯钩C. “国”字的笔顺是竖、横、竖折、横、横D. “出”字的笔顺是竖、横、竖、竖折、捺答案:1. B2. C3. C4. D5. A6. A7. B8. B9. B 10. 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听说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12.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________》。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成语与“滥竽充数”意思相近?A. 班门弄斧B. 老鼠拉龟C. 推陈出新D. 鱼目混珠答案:D2. 下列哪个字是“读音错误”?A. 鲜花B. 珍惜C. 铅笔D. 美丽答案:C3. 下列哪个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A. 他像一只小兔子一样可爱。
B. 他跑得像风一样快。
C. 他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
D. 他学习很认真。
答案:B4. 下列哪个词是表示颜色的词?A. 喜悦B. 碧绿C. 风雨D. 高兴答案:B5. 下列哪个诗句出自《静夜思》?A.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B.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C.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D.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答案:B6. 下列哪个成语表示“形容非常高兴”?A. 喜出望外B. 喜言巧笑C. 喜笑颜开D. 喜形于色答案:C7. 下列哪个字是“多音字”?A. 行B. 乐C. 长D. 都答案:A8. 下列哪个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A. 山水风光,美不胜收。
B. 春风送暖,万物复苏。
C. 红花绿叶,满园春色。
D. 鸟语花香,世界多美好。
答案:C9. 下列哪个成语表示“形容非常懒惰”?A. 懒散B. 懒惰C. 懒汉D. 懒婆娘答案:B10. 下列哪个诗句出自《春晓》?A.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B.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C.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D.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少不学,老不识,人生何处不青山。
”这句话出自《增广贤文》。
12.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这句话出自唐代诗人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3.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这句话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
14.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这句话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15.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这句话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
语文小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语文小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 瞭望(liào wàng)蹒跚(pán shān)B. 蹊跷(qī qiào)窈窕(yǎo tiǎo)C. 饕餮(tāo tiè)踌躇(chóu chú)D. 翩跹(piān xiān)徜徉(cháng yáng)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他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乐于助人。
B. 经过老师的帮助,他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C. 这篇文章的内容丰富,语言生动,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
D. 我们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发生事故。
3. 下列诗句中,属于唐代诗人的是:A.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B.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C.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D.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 下列成语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不学无术,却总是喜欢班门弄斧。
B. 她虽然年轻,但已经老成持重,处事不惊。
C. 他虽然成绩优异,但总是谦虚谨慎,不骄不躁。
D. 他做事总是虎头蛇尾,没有恒心。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他的心像被针扎了一下。
B. 他的声音像泉水一样清脆。
C. 她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D. 他的脸色像纸一样苍白。
6. 下列词语中,属于名词的是:A. 跑跳飞B. 快乐悲伤愤怒C. 桌子椅子书本D. 红蓝绿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是:A. 春天来了,花儿开了,草儿绿了,鸟儿唱了。
B. 他勤奋好学,成绩优异,深受老师喜爱。
C. 他不仅成绩好,而且品德高尚。
D. 他喜欢读书,喜欢运动,喜欢旅行。
8. 下列成语中,使用错误的是:A. 他不拘一格,善于创新。
B. 他不学无术,却总是喜欢班门弄斧。
C. 他虽然年轻,但已经老成持重,处事不惊。
D. 他做事总是虎头蛇尾,没有恒心。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镌刻(juān)蹒跚(pán)蹊跷(qī)B. 踌躇(chóu)缱绻(quǎn)佝偻(lǚ)C. 踉跄(liàng)翩跹(xiān)踯躅(zhí)D. 徜徉(cháng)逡巡(qūn)咫尺(zhǐ)答案:C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认识到了团结的重要性。
B. 他不仅在学术上有所建树,而且在生活中也表现得很出色。
C.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D. 他虽然年轻,但是工作能力很强。
答案:B3.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
B.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C.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其代表作有《呐喊》《彷徨》等。
D. 《史记》是司马迁所著,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答案:D4.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踌躇满志(犹豫)栩栩如生(生动)B. 囫囵吞枣(整个)戛然而止(突然)C. 咫尺天涯(距离很近)锱铢必较(非常小气)D. 徜徉自得(随意)瞠目结舌(惊讶)答案:A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像一只小鸟,自由地在天空中飞翔。
B. 他的声音如同洪钟一般响亮。
C. 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D. 他的性格如同钢铁一般坚强。
答案:A6. 下列关于古代文学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
B. 李白的诗歌以豪放著称,被誉为“诗仙”。
C. 王维是宋代的山水画家。
D. 苏轼是元代的词人。
答案:B7.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筵席(yán)窸窣(sū)蹉跎(cuō)B. 踌躇(chóu)缱绻(quǎn)佝偻(lǚ)C. 踉跄(liàng)翩跹(xiān)踯躅(zhí)D. 徜徉(cháng)逡巡(qūn)咫尺(zhǐ)答案:C8.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认识到了团结的重要性。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诗句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 A. 春风送暖入屠苏 B. 人间四月芳菲尽 C. 飞流直下三千尺 D.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答案:A2.“我心念念不忘”的意思是: A. 很快忘记 B. 思念心切 C. 心情愉快 D. 不再期待答案:B3.关于《红楼梦》的作者,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曹雪芹 B. 施耐庵 C. 贾平凹 D. 鲁迅答案:A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A. 落地生根 B. 法家政治 C. 一叶知秋D. 眉开眼笑答案:C5.下面哪个成语的意思与“画饼充饥”相反? A. 空中楼阁 B. 救急不救穷C. 桃花源里人家D. 得不偿失答案:B二、填空题1.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最早出现在公元__2__年。
答案:1052.《西游记》中,唐僧师徒一行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后取得真经,这是因为他们具备了__3__。
答案:坚定的信念3.《三字经》是中国传统的启蒙读物,全文共有__4__个字。
答案:1084.“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出自__5__。
答案:《登鹳雀楼》5.现代汉语中的“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中劲、板、诚这三个词分别以下面哪个词结尾? A. 脆 B. 冷 C. 暖 D. 快答案:B三、简答题1.请简述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的故事梗概。
答案:《水浒传》是施耐庵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主要讲述了宋朝末年,一百零八位为了反抗腐败的官府和压榨的恶豪,被逼无奈下被迫当了起义军的梁山好汉,最终被官府镇压的故事。
故事以宋江、卢俊义、吴用等一百个英雄人物为主线,展现了他们的英勇、聪明和义正言辞的个性,同时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丑陋。
2.请简要介绍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的发明过程。
答案:造纸术的发明过程可以追溯到公元105年的东汉时期,当时的人们开始了解如何将纤维素材料制成纸张。
最早使用的原材料是植物的纤维,如麻、葦和竹子。
首先将这些纤维浸泡在水中,使其软化。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哪个字不属于“三点水”旁的字?A. 清B. 洗C. 淡D. 沐答案:D2. 下列哪个成语的书写有误?A. 亡羊补牢B. 画蛇添足C. 杯水车薪D. 贪小失大答案:C(应为“杯水车薪”,而非“杯水车薪”)3. 下列哪个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A. 那只小鸟飞得像箭一样快。
B. 他很聪明,像诸葛亮一样。
C. 那个苹果很甜,像蜜一样。
D. 这本书很有趣,像小说一样。
答案:A4. 下列哪个字是“左右结构”的字?A. 明B. 重C. 晴D. 星答案:B5. 下列哪个句子使用了排比句?A. 春天来了,花开了,草绿了。
B. 他很喜欢吃苹果、香蕉、葡萄。
C. 天空湛蓝,白云飘渺,阳光明媚。
D. 这本书讲述了小明的成长故事。
答案:A(以下题目略)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30分)11. “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
”()答案:柳暗花明又一村12. “______,独在异乡为异客。
”()答案:每逢佳节倍思亲13. “______,疑是银河落九天。
”()答案:飞流直下三千尺14. “______,白日依山尽。
”()答案:黄河入海流15. “______,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答案:离离原上草(以下题目略)三、阅读理解题(每题10分,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卖火柴的小女孩》从前有一个小女孩,她在寒冷的新年夜里,赤脚在街头卖火柴。
她很冷,但不敢回家,因为她担心会受到父亲的责打。
她点燃了一根火柴,暖和了起来,看到了美丽的火花。
她继续点燃火柴,想象着温暖的食物和美好的事物。
最后,她在火光中看到了她的祖母,她的唯一亲人。
小女孩紧紧抱住祖母,希望永远不分开。
第二天,人们发现了小女孩冻僵的身体,她带着微笑离开了这个世界。
16. 请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答案:《卖火柴的小女孩》讲述了一个小女孩在寒冷的新年夜里卖火柴,最后在火光中与祖母重逢,带着微笑离开人世的故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一、给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注上汉语拼音(每字1分,共20分)
针砭.()毗.邻()抨.击()戛.然而止()
奇葩.()罪愆.()狡黠.()饿殍.遍野()
嗤.笑()芜.杂()梦魇.()暴殄.天物()
缜.密()粳.米()龃龉.()面面相觑.()
泥淖.()病殁.()莅.临()饮鸩.止渴()
二、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15分)
1.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
2.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3. ,不破楼兰终不还。
4. ,到黄昏,点点滴滴。
5.想当年,金戈铁马,。
6.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7.爱其子,,于其身也,,。
8.真的猛士,,。
9.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
三、仿用句式,正确运用修辞方法。
1.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语题,另写三个句子,要求所写句子形成排比,句式与示例相同。
(8分)
工作是等不来的,有无机会,看你怎么争取;业绩是要不来的,有无成效,看你怎
么努力;前途是盼不来的,有无出路,在孤独中,书是朋友,读书使平淡的生活丰富多彩。
答:
2.仿照下面的示例,自拟一个描写对象,写一组句子,要求所写句子使用夸张、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方法。
(7分)
这满山遍野的桃花,开得热火朝天,惊天动地,是一幅立体的画,一首无声的诗,把青春挥酒得淋漓尽致。
答: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并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王祎,字子充,义乌人。
幼敏慧,及长,身长岳立,屹有伟度,以文章名世。
睹元政衰敝,为书七八千言上时宰。
危素、张起岩并荐,不报。
隐青岩山,著书,名日盛。
太祖征江西,祎献颂。
太祖喜曰:“江南有二儒,卿与宋濂耳。
学问之博,卿不如濂。
才思之雄,濂不如卿。
”太祖创礼贤馆,召置馆中。
累迁侍礼郎,掌起居注。
同知南康府事,多惠政,赐金带宠之。
太祖将即位,召还,议礼。
洪武元年八月,上疏言:“祈天永命之要,在忠厚以存心,宽大以为政,法天道,顺人心。
雷霆霜雪,可暂不可常。
淅西既平,科敛当减。
”太祖嘉纳之,然不能尽从也。
明年修《元史》,命祎与濂为总裁。
祎史事擅长,裁烦剔秽,力任笔削。
书成,擢翰林待制,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
奉诏预教大本堂,经明理达,善开导。
召对殿廷,必赐坐,从容宴语。
五年正月议招谕云南,命祎赍诏往。
至则谕梁王,亟宜奉版图归职方,不然天讨旦夕至。
王不听,馆别室。
他日,又谕曰“朝廷以云南百万生灵,不欲歼于锋刃。
若恃险远,抗明命,悔无及矣。
”梁王骇服,即为改馆。
会元遣脱脱征饷,胁王以危言,必欲杀祎。
王不得已出祎见之,脱脱欲屈祎,祎叱曰:“天既讫汝元命,我朝实代之。
汝爝火馀烬,敢与日月争明邪!且我与汝皆使也,岂为汝屈!”或劝脱脱曰:“王公素负重名,不可害。
”脱脱攘臂曰:“今虽孔圣,义不得存。
”祎顾王曰:“汝杀我,天兵继至,汝祸不旋踵矣。
”遂遇害。
(节选自《明史·王祎传》)
译文:
五、以《心愿》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4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