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优课”评选参考标准及课例视频标准

合集下载

“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课堂实录制作要求

“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课堂实录制作要求

“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课堂实录制作要求“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课堂实录制作要求课堂实录是指教学过程视频,展现的是课堂教学的所有内容,过程要完整,画面清晰。

建议教师做好课堂实录后对其进行适当的后期剪辑处理,在适当环节插入教学资源呈现画面,保证资源呈现画面清晰可见。

具体要求:1.录制课堂实录要有片头,片头时长不超过5秒。

内容包括:课程名称、年级、上/下册、版本、主讲教师工作单位和姓名等。

蓝底,白字加黑边,黑边宽设为1。

2.课堂实录的格式为H.264+AAC编码的MP4文件,幅面要求达到720*576以上,码流为 0.5-1Mbps;如上传的视频内容源码流低于0.5Mbps,则码流不变,转码为H.264+AAC编码的MP4文件。

(平台提供格式转换工具)3.建议使用2台摄像机,多机位更佳;单机录制必须进行后期剪辑处理;录播教室须采用手动控制,镜头须及时跟进。

在适当环节插入教学资源呈现画面,保证资源呈现画面清晰可见。

录制文件分辨率不小于720*576。

4.课堂教学录制需要做到:主体突出,图像清晰,构图完美,镜头运动平稳,画面表现力强,用光合理,色调统一,色彩还原正确。

5.编辑点平滑流畅,编辑与切换节奏符合教学内容的要求。

6.字幕符合国家标准,使用恰当、醒目。

7.音响运用恰当,音量适中,无噪音干扰。

8.使用录播教室的。

教师始终处在图像定位范围之内,教师走动时不能出现跟丢情况,整个跟踪过程连续、稳定、平滑、无跳跃。

教师、学生、资源信号适当切换,充分体现教学过程及环节。

有多个学生同时回答问题或无学生起立时,进行学生全景拍摄;有一名学生回答问题时进行定位并采用特写拍摄给学生特写。

9.课堂实录要有片尾,时长不超过5秒。

整幅内容包括:(制作人员)制作单位、制作时间等。

蓝底,白字加黑边,黑边宽设为1。

“一师一优课”和“一课一名师”活动课评价标准

“一师一优课”和“一课一名师”活动课评价标准

“一师一优课”和“一课一名师”活动“优课”教学标准1.坚持立德树人。

以学生发展为本,教书育人。

根据学科性质和特点,引领学生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时代发展需要,注重提升学生的公民素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结合课程内容,自然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2.先进的教学理念。

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强学科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实施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和参与社会实践。

3.合理可行的教学目标。

在研究课程标准、研究学情的基础上,科学、精准定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实现“三维”教学目标的有机统一,教学目标可观测,可评价;根据教学过程中的新情况、新变化,生成新的教学目标,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新问题。

教学目标具体、可测、针对性强,达成度高。

4.有效整合教学内容。

依据课程标准整合教学内容。

有效整合不同版本的教材,合理开发、利用学生及其周围世界的各种教育资源,教学内容的安排切实服务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创造性地实现教学内容的最优化。

5.灵活运用教学方法策略。

坚持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教学。

有明确的问题导向,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充分考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心理、学习特点的一致性,采用灵活、多样、求实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注重现代教育技术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实现信息技术和数字教育资源与教学实施过程的深度融合。

6.教学效果显著。

教学目标达成度高,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收获;学生思维积极活跃,有认知冲突,有精彩观念,有不同的问题解决方法,等等;师生交流对话充分,教学相长,形成民主和谐、相互尊重、合作探究的教学氛围,反映出浓厚的课堂文化等。

7.独特的教学特色和风格。

能创造性地实施《课程标准》和使用教科书,或能创造性地开发、利用教育资源,或在教学策略、方法、手段上有独到之处、有亮点。

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要求

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要求

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根据教基二厅函[2014]13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4年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的通知精神,为更好地锻炼我市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素质和水平,决定组织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确保每位中小学教师能够利用信息技术至少上好一堂课,使每堂课至少有一位优秀教师能够利用信息技术讲授。

一、每节“优课”应包括的内容:教师所提交的网上“优课”内容应包括一堂完整课堂教学的教学设计、所用课件及相关资源(或资源链接)、课堂实录(指课堂教学录像,小学40分钟,初中、高中45分钟)和评测练习等。

内容须符合2011版课程标准要求,体现学科特点和信息技术应用的融合性,突出展现数字教育资源的课堂应用及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和数字教育资源创新教学方法、有效解决教育教学的重难点等课堂教学内容。

课堂实录(指教学过程视频)应展现课堂教学的所有内容,过程完整,画面清晰,像素不低于720×576,必须用双机位录制,进行适当的后期剪辑处理,在适当环节插入教学资源呈现画面,保证资源呈现画面清晰可见。

二、任务要求:在校生达到1200人的学校每周录制1节“优课”,在校生在600-1200人之间的学校每两周录制1节,在校生在300-600人之间的学校每学期录制3节,在校生在300人以下的学校每学期录制1节。

各单位要搞好“优课”录制工作的统一协调,安排专人录制和剪辑,确保上课和录课质量。

课堂录制的技术要求与注意事项见附件“教学录像课拍摄基本要求.ppt”。

各镇(街道)教办、市属学校要加强本单位活动的组织领导工作,统筹制定活动方案,做好活动的宣传发动,落实开展活动所需的经费,充分调动本单位广大教师的积极性,确保活动顺利开展。

三、活动方式:主要包括教师网上“晒课”与“优课”评选两个阶段。

1.网上“晒课”根据电教馆统一安排,利用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提供的“晒课”功能,组织教师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国家平台进行实名制网上“晒课”。

山东省“一师一课”优课教学标准

山东省“一师一课”优课教学标准

附件2“一师一优课”和“一课一名师”活动“优课”教学标准1.坚持立德树人。

以学生发展为本,教书育人。

根据学科性质和特点,引领学生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时代发展需要,注重提升学生的公民素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结合课程内容,自然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2.先进的教学理念。

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强学科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实施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和参与社会实践。

3.合理可行的教学目标。

在研究课程标准、研究学情的基础上,科学、精准定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实现“三维”教学目标的有机统一,教学目标可观测,可评价;根据教学过程中的新情况、新变化,生成新的教学目标,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新问题。

教学目标具体、可测、针对性强,达成度高。

4.有效整合教学内容。

依据课程标准整合教学内容。

有效整合不同版本的教材,合理开发、利用学生及其周围世界的各种教育资源,教学内容的安排切实服务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创造性地实现教学内容的最优化。

5.灵活运用教学方法策略。

坚持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教学。

有明确的问题导向,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充分考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心理、学习特点的一致性,采用灵活、多样、求实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注重现代教育技术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实现信息技术和数字教育资源与教学实施过程的深度融合。

6.教学效果显著。

教学目标达成度高,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收获;学生思维积极活跃,有认知冲突,有精彩观念,有不同的问题解决方法,等等;师生交流对话充分,教学相长,形成民主和谐、相互尊重、合作探究的教学氛围,反映出浓厚的课堂文化等。

7.独特的教学特色和风格。

能创造性地实施《课程标准》和使用教科书,或能创造性地开发、利用教育资源,或在教学策略、方法、手段上有独到之处、有亮点。

一师一优课技术标准

一师一优课技术标准

.九台区“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讲堂实录制作技术标准2015年3月2日活动实行方案赐教育局文件,九教字[2014]35号。

依据吉林省教育厅对于展开“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的整体要求,拟订以下讲堂实录制作技术标准。

第一部分:讲堂实录的准备工作及要求一、晒课内容:1、一堂完好讲堂教课的教课方案2、所用课件及有关资源(或资源链接)3、讲堂实录(可选项,拟参加“优课”评比者必选)4、评测练习(可选项)二、晒课内容基本要求:1、一定切合2011 版课程标准。

2、表现学科特色和信息技术应用的交融性,突出显现数字教课资源的讲堂应用及怎样运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课效率。

3、有效解决教课中的要点、难点和要点,提升教课质量。

(详尽内容见活动实行方案的附件2)三、对录制场所的基本要求:具备条件的最好是现场编写一次合成。

不具备条件的至少需 2 台摄像机,再进行适合的后期剪辑办理,插入学生及教课课件表现画面。

录制场所(多媒体教室,便于架设 2 台摄像机),要求光芒充分,光芒要匀(要有窗帘,防止出现“光道”和逆光拍摄);多媒体设施运转正常安全稳固,音视频成效清楚。

环境寂静、整齐,桌椅、讲台、电教设施等摆列齐整规范。

对可能进入画面的“不雅背景”要移开或妥当办理,对可能出现的扰乱声要想方法清除。

拍摄过程中防止在镜头中出现与课程没关的内容。

四、对录制设施的基本要求:1、摄像机 2 台(最好同型号数码摄像机)三角架(摇动安稳灵巧自如)2、麦克和音响等(音质清楚不失真)3、计算机及编写软件五、对教师和学生的基本要求:教师(学生)一定对多媒体设施操作娴熟,能自如调控、办理简单的突发故障。

拍摄前要清除紧张心理,保持正常的讲堂氛围。

教师服饰要得体、自然、大方,不可以穿黑色、白色、格子、条纹的服饰,可适合淡妆,但严禁戴金饰。

声音洪亮,语速适中,教师的活动切合教课需要。

学生装最好是校服,一定防止奇装异服,课前告诉学生拍摄过程中不要偷看镜头,回答下列问题要声音洪亮,站立后稍等片晌再讲话,以便于拍摄。

“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微课报送标准

“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微课报送标准

微课制作技术标准
1.选题紧贴教育教学实际,教学目的明确,理念先进,主题突出,教学效果好,主要供学生自主学习使用。

2.图像清晰稳定、构图合理、声音清楚,真实反映教学情境,能充分展示教师良好教学水平。

3.视频最佳时长在5—8分钟之间,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视频格式为常见格式,建议格式为:Flv,MP4,vke。

4.片头字幕信息应包含标题、学科、学段、教材版本、教师姓名和学校名称等;主要教学环节有字幕提示。

5.微课文件大小不超过20M,教学设计方案不超过2M(含3至5道作业试题)。

6.参赛作品及材料需为本人原创,不得抄袭,不得侵害他人版权。

微课报送标准
微课教学设计表。

“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 “优课”评选参考标准及课例视频标准分析

“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  “优课”评选参考标准及课例视频标准分析

“优课”评选参考标准一、教学设计(一)能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确定教学目标。

目标明确、具体、可行,体现学科、年段及学生认知特点。

(二)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和学情精选教学内容,正确理解和科学处理教材。

内容安排合理,容量适当,重难点清晰。

(三)教学步骤清晰明了,循序渐进。

教学结构完整,方法多样,具有鲜明的创新性,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和个性发展。

(四)板书设计简明、扼要,有利于学生把握重点,突破难点。

(五)作业设计体现差异性,学生有自主选择的空间。

作业形式活泼,能与生活实践有机结合。

二、教学实施(一)面向全体学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切实做好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的工作,将教师的引导与学生的自主学习有机结合。

(二)创设情境,营造民主、和谐、宽松的学习生态,师生互动多元,有效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率。

(三)能针对不同层次与个性的学生,采用个别化的策略进行积极地干预。

尤其关注学习困难或遭遇问题的学生,有切实可行的方法帮助他们获得提升,走出困境。

(四)教学深入浅出,点拨得当,反馈及时。

教学评价富有激励性和针对性。

能根据课堂生成灵活调整教学流程与方法,帮助学生自主建构,全面发展。

(五)注重能力和习惯的培养,渗透学法指导,精讲多练,举一反三,注重知识的迁移和生活中的运用,目标达成度高。

(六)课堂提问富有启发性,开放性和针对性。

善于运用问题链引发学生深度思考,持续学习。

为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提供有效支撑和导引。

(七)有独到的学科思想和教学策略,基本形成个人特有的教学风格。

三、教学手段(一)能够运用多媒体、电子白板或网络平台,以及直观教具等进行交互式教学模式的创新,有效辅助教学目标的达成。

(二)准确选择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的结合点,资源组织恰当、丰富、有实效,真正体现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

(三)资源内容丰富,链接便捷,操作简单,使用熟练。

媒体运行稳定,响应及时,播放流畅,学生关注度高。

“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优课格式规范要求

“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优课格式规范要求

“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优课”格式规范要求一、文档类课程格式要求教案类:(1)标题命名规范:学科+年级+版本+章节+名称+资源类别比如:语文八年级上人教新课标第3课《蜡烛》教案(2)格式要求①教案内必须有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等主要内容,且加粗顶格,首行缩进两个字符,其他板块内容视情况允许有所调整。

②教案中的序号要求同“试题序号要求”,允许出现“(一)、(二)、(三)……”③教案为表格形式的,表格内容要完全显示,视情况调整内部行间距。

④教案中的练习题、预习题等题型数量不宜过多,以满足课堂检测所用。

⑤内容要细化、丰富、到位,如:“板书设计”不杂乱,层次分明;教学目标不宜过于简略,不明确,或只是简单地罗列教学步骤,没有实质内容。

⑥同一节次不同课时的教案,可整理为一个文档,容量较大的情况,可酌情考虑做分开处理。

⑦资源内容完整。

如:内文图表图片缺失、配套文档资源需要补充整、辅助操作步骤缺失、需要添加、完善相关内容,同时要删除与本资源无关的多余内容(文字、栏目、图表等)。

例如教案中出现“展示幻灯投影”,却没有;见所附图片,却没有;习题巩固“练习册”,却并不存在。

(3)内容说明:课题(说明本课名称)教学目的(或称教学要求,或称教学目标,说明本课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课型(说明属新授课,还是复习课)课时(说明属第几课时)教学重点(说明本课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教学难点(说明本课的学习时易产生困难和障碍的知识点)三维目标(三维的课程目标应是一个整体,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互相联系,融为一体。

在教学中,既没有离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也没有离开知识与技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学习。

)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教学过程(或称课堂结构,说明教学进行的内容、方法步骤)作业处理(说明如何布置书面或口头作业)板书设计(说明上课时准备写在黑板上的内容)教具(或称教具准备,说明辅助教学手段使用的工具)学案类:(1)标题命名规范:学科+年级+版本+章节+名称+资源类别比如:数学八年级上北师大版1.1探索勾股定理导学案(2)格式要求①学案内必须有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等主要内容,且加粗顶格,首行缩进两个字符,其他板块内容视情况允许有所调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优课”评选参考标准及课例视频标准
“优课”评选参考标准
一、教学设计
(一)能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确定教学目标。

目标明确、具体、可行,体现学科、年段及学生认知特点。

(二)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和学情精选教学内容,正确理解和科学处理教材。

内容安排合理,容量适当,重难点清晰。

(三)教学步骤清晰明了,循序渐进。

教学结构完整,方法多样,具有鲜明的创新性,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和个性发展。

(四)板书设计简明、扼要,有利于学生把握重点,突破难点。

(五)作业设计体现差异性,学生有自主选择的空间。

作业形式活泼,能与生活实践有机结合。

二、教学实施
(一)面向全体学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切实做好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的工作,将教师的引导与学生的自主学习有机结合。

(二)创设情境,营造民主、和谐、宽松的学习生态,师生互动多元,有效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率。

(三)能针对不同层次与个性的学生,采用个别化的策略进行积极地干预。

尤其关注学习困难或遭遇问题的学生,有切实可行的方法帮助他们获得提升,走出困境。

(四)教学深入浅出,点拨得当,反馈及时。

教学评价富有激励性和针对性。

能根据课堂生成灵活调整教学流程与方法,帮助学生自主建构,全面发展。

(五)注重能力和习惯的培养,渗透学法指导,精讲多练,举一反三,注重知识的迁移和生活中的运用,目标达成度高。

(六)课堂提问富有启发性,开放性和针对性。

善于运用问题链引发学生深度思考,持续学习。

为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提供有效支撑和导引。

(七)有独到的学科思想和教学策略,基本形成个人特有的教学风格。

三、教学手段
(一)能够运用多媒体、电子白板或网络平台,以及直观教具等进行交互式教学模式的创新,有效辅助教学目标的达成。

(二)准确选择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的结合点,资源组织恰当、丰富、有实效,真正体现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

(三)资源内容丰富,链接便捷,操作简单,使用熟练。

媒体运行稳定,响应及时,播放流畅,学生关注度高。

四、学生活动
(一)学习积极主动,活动参与度高,学习情绪高昂,提升明显。

(二)善于倾听,独立思考,问题解决与创新表达的欲望强烈。

(三)有多边、多样的信息联系,能与教师和同伴展开协作
学习,学习共同体相互依赖度高。

(四)能从教师推荐的资源(网络图文资源、资料袋等)中自主选择、重组信息、发现规律,形成自己的见解并高质量表达。

(五)具有问题意识,提出的问题具有挑战性与独创性,能联系实际,及时迁移运用所学知识。

五、专业素养
(一)运用普通话教学,教学语言清晰、准确、简练、生动、逻辑严密,富有启发性和感染力。

(二)教态亲切、自然、大方,非言语行为呈现合理。

(三)富有教学机智,课堂调控能力强,做到因势利导,顺学而教。

(四)知识储备和文化积淀丰厚,专业功底扎实,无知识性错误。

书写规范,工整,美观。

六、技术标准
优课的视频制作符合附件3的要求。

“优课”课堂实录视频拍摄制作技术标准
根据“优课”活动的需要,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主要包括课堂实录视频课的音视频录制、后期制作和文件交付等基本技术规范。

一、前期录制要求
(一)课程时长
每课时长应在35—45分钟之间。

在视频的后期制作中,应编辑删除与教学无关的内容。

(二)录制场地
录制场地应选择授课现场,可以是课堂、录播室等场地,面积在50平方米以上。

要求录制现场光线充足、环境安静、整洁,避免在镜头中出现有广告嫌疑或与课程无关的标识等内容。

(三)课程形式
成片统一采用单一视频形式。

(四)录制方式及设备
1.拍摄方式:根据课程内容,可采用多机位拍摄(2机位以上),机位设置应满足完整记录课堂全部教学活动的要求。

2.录像设备:摄像机要求不低于专业级数字设备,推荐使用高清数字设备。

3.录音设备:使用多话筒录音,保证教师和学生发言的录音质量。

4.后期制作设备:使用相应的非线性编辑系统。

(五)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及录制
教师在录制前应对授课过程中使用的多媒体课件(PPT、音视频、动画等)认真检查,确保其文字、格式规范,没有错误,符合拍摄要求。

在拍摄时应针对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拍摄方式,确保成片中的多媒体演示及板书完整、清晰。

二、后期制作要求
(一)片头与片尾
片头不超过5 秒,内容包括:课程名称、年级、上/下册、版本、教师您的工作单位和主讲教师姓名等信息。

片尾包括制作单位、录制时间等信息。

(二)质量要求
1.视频
(1)稳定性:全片图像同步性能稳定,无失步现象,图像无抖动跳跃,无马赛克,色彩无突变,无丢帧,卡帧、跳帧和破帧现象,编辑点处图像稳定。

无明显杂波。

(2)亮度与清晰度:全片图像明暗度适中,人物表情清晰,
所摄图表、文字、板书的细节能清楚辨识。

(3)色调:白平衡正确,无明显偏色,多机拍摄的镜头衔接处无明显色差。

2.音频
(1)声音应无明显失真、放音过冲、过弱的现象。

(2)声画同步,无交流声或其他杂音等缺陷。

(3)伴音清晰、饱满、圆润,无失真、噪声杂音干扰、音量忽大忽小现象。

解说声与现场声无明显比例失调,解说声与背景音乐无明显比例失调。

三、视、音频文件技术要求
(一)视频压缩格式及技术参数
1. 课堂实录的格式统一按平台提供视频格式转换工具转换为H.264+AAC编码的mp4文件。

2.视频码流率:视频平均码流为320Kbps 以上,动态码流不超过1Mbps。

3.视频分辨率
(1)标清4:3比例的画面,请设定为720×576。

(2)高清16:9比例的画面,请设定为1024×576。

4.视频画幅宽高比
(1)分辨率设定为720×576的,请选定4:3。

(2)分辨率设定为1024×576的,请选定16:9。

5.视频帧率:25帧/秒。

6.扫描方式:逐行扫描。

(二)音频压缩格式及技术参数
1.音频压缩采用AAC(MPEG4 Part3)格式。

2.采样率48KHz。

3.音频码流率128Kbps (恒定)。

4.必须是双声道,必须做混音处理。

(三)封装
采用MP4封装。

文件大小不超过700M。

四、提交方式
上课视频和相关文件通过甘肃省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链接按照相关操作提示进行提交上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