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部门划分及基本组织结构
科室划分

三、临床医疗部门它是医院的主要专业技术部门。
临床医疗科室的编设,在上级的统一规范下,根据医院的专科任务、床位数和业务技术发展的需要,有计划按比例地均衡发展。
既要突出重点,形成特色,又要注意成龙配套,特别要注意临床医疗与医技、实验医学、医学工程等专业的相应发展,提高医学科学技术整体水平。
现代医院医疗技术专业划分的组织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分科越来越细。
医院科室划分大体上有以下几种类型:表医院科室设置的分类医院组织体系▲ 医院部门划分及基本组织结构一、医院部门构成确定组织的发展目标并使之体现为管理目标,是管理活动的首要任务。
由于为实现组织目标而需开展的工作内容繁多,因此要求管理者对工作内容实行合理的划分和归类,即将完成组织目标的总任务划分为各类具体任务,然后将性质相似或具有密切关系的具体工作合并归类,建立起专门负责各类工作的相应管理部门,再将一定的职责和权限相应地赋予有关的单位或部门。
工作内容划分、归类以至组织内各个部门的确立,体现了社会化生产专业分工协作的要求,是任何组织设计都不能回避的重要问题。
这一过程称为部门化。
在部门化的过程中,既应遵循合理分工的要求,又要保证各部门之间相应协调的工作,只有如此,才能保证顺利地实现组织的目标。
划分部分的方法很多,但划分部门本身不是目的,它不过是为了促使组织目标的实现而对业务工作进行安排的一种方法而已。
因此,在选择过程中必须对每种方法在每一级组织机构上运用的优缺点加以认真的考虑。
我国医院组织的部门划分方法基本上是按照工作性质和任务划分的,就目前而言,一般分为诊疗部门、辅助诊疗部门、护理部门和行政后勤部门。
诊疗部门是医院的主要业务部门,它包括病房和门诊的各临床科室,如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急诊科、预防保健科通常也属于诊疗部门。
辅助诊疗部门包括为临床提供技术支持的专业科室,包括药剂科、放射科、临床检验科、病理科、物理诊断科、手术室、理疗体疗科、消毒器材供应室、营养科(我国多数医院划归后勤部门管理)、功能检查及内窥镜室等。
医院的权力结构及岗位职责

医院院长工作职责与权力来源:网络编辑:weilisen 时间:2007-10-7一、工作职责负责全院的医疗、护理、院感、教学科研等各项业务工作,并为总经理经营决策提供战略建议和业务支持。
1.主持制定、健全医院的医疗业务管理制度2。
督促、检查各科室医疗制度、医疗常规和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3.深入科室,了解和检查有关诊断、治疗、护理、院感等情况,定期分析医疗指标完成情况,纠正医疗护理工作中出现的偏差,不断提高医疗护理质量4.主持、指挥全院性的会诊、大型抢救、学术交流、新技术项目开展等医疗技术活动,并做出科学决策5.负责组织实施临床科研、教学、员工医疗保健等工作6。
经常深入科室,了解病人的就诊情况,征求病人意见,督促医护人员不断改进服务工作7.组织检查转诊、会诊、疫情报告、预防保健和卫生宣教工作8。
对医疗业务部门和临床医技科室的职业道德建设、医疗服务措施等进行例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保证医疗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9.定期向总经理汇报医院的医疗业务运行情况并接受不定期工作质询10.实施员工学习新技术、新业务,创造条件开展医疗技术新项目,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10。
完成总经理委托与自行发展的工作11.处理医院的医疗纠纷等突发事件二、工作权力1.对医疗业务系统员工的管理权2.对医疗业务科室主任、护士长任用的提名权和建议权3.对所属下级的监督、检查权4.对所属下级的考核权5.对所属下级的奖励、处罚的建议权6.对所属下级工作争议的调解与裁决权7.对所属下级工作差错的责令整改权8.对总经理工作和行政职能部门工作的建议权9.对医疗用品采购的审批权(如500元以内采购审批权,具体按医院财务制度执行)长期以来,国有医院尤其是国有综合型大医院存在着二元权力金字塔结构。
即以院长为中心的行政层级架构和以高级医生或科主任为中心的医师层级架构。
在此二元架构并行中,医师层级架构往往处于权力金字塔的顶端。
这种结构方式,容易造成医院内部矛盾多发。
医院组织体系医院部门划分及基本组织结构

医院组织体系医院部门划分及基本组织结构一、医院部门构成确定组织的发展目标并使之体现为管理目标,是管理活动的首要任务。
由于为实现组织目标而需开展的工作内容繁多,因此要求管理者对工作内容实行合理的划分和归类,即将完成组织目标的总任务划分为各类具体任务,然后将性质相似或具有密切关系的具体工作合并归类,建立起专门负责各类工作的相应管理部门,再将一定的职责和权限相应地赋予有关的单位或部门。
工作内容划分、归类以至组织内各个部门的确立,体现了社会化生产专业分工协作的要求,是任何组织设计都不能回避的重要问题。
这一过程称为部门化。
在部门化的过程中,既应遵循合理分工的要求,又要保证各部门之间相应协调的工作,只有如此,才能保证顺利地实现组织的目标。
划分部分的方法很多,但划分部门本身不是目的,它不过是为了促使组织目标的实现而对业务工作进行安排的一种方法而已。
因此,在选择过程中必须对每种方法在每一级组织机构上运用的优缺点加以认真的考虑。
我国医院组织的部门划分方法基本上是按照工作性质和任务划分的,就目前而言,一般分为诊疗部门、辅助诊疗部门、护理部门和行政后勤部门。
诊疗部门是医院的主要业务部门,它包括病房和门诊的各临床科室,如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急诊科、预防保健科通常也属于诊疗部门。
辅助诊疗部门包括为临床提供技术支持的专业科室,包括药剂科、放射科、临床检验科、病理科、物理诊断科、手术室、理疗体疗科、消毒器材供应室、营养科(我国多数医院划归后勤部门管理)、功能检查及内窥镜室等。
辅助诊疗部门以专门的技术和设备辅助临床诊疗工作的进行,是现代医院的重要组成部门。
护理部门是独立完成专业工作内容的系统,虽然护理专业人员分布在诊疗和辅助诊疗部门的各岗位,但它通过各专科护士长和护理部两级管理体系,完成其专业工作任务。
行政后勤部门是对医院的人、财、物进行管理的职能部门,它既包括对医疗、护理工作进行管理的业务管理机构,如医务科、护理部、门诊部等,还包括对医院整体进行管理的其他职能部门,如院长办公室、人事科、财务科、科教科、总务科、保卫科、设备科、供应科、膳食科等。
医院组织结构及职能介绍

(四)医院组织变革的征兆
• 各部门之间职能不清、职责交叉、经常出现职责无人履行 甚至相互推诿的情况,直接影响医院目标的实现;
• 部门设置重叠,工作效率低下,人浮于事; • 医院各部门之间协调性差,经常需要院领导开会安排或布
置工作; • 医院规模扩展,或功能变化,需要增加新的职能。
(五)组织设计的原则
构
正高职称, 217
初级职称, 1346 未定级, 1939
(一)基础概念
• 1.组织:是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建立起来的人们之间分工 与协作及所必须的职责与权限的关系系统。
• 2.组织结构: 是指一个组织内各构成要素以及它们间的相 互关系,它描述组织的框架体系。组织结构主要涉及部门 组成、基本岗位设置、权责关系、业务流程、管理流程及 组织内部协调与控制机制。
具有一定规模 的医院
集权与分权结 合,既有 垂直式领 导与统一 指挥,又 有职能部 门的参谋 和助手作 用。
横向联系和协 调复杂、 困难
广泛适用于 医院
最高层权力下放 ;
事业部自主处理 日常工作; 高度专业化 ;责权明确 ,利益挂钩 。
易造成机构重叠 ,管理人员膨 胀;重局部 轻整体。
横向联系与纵向 联系相结合 ;方便集中 不同部门专 业人员,解 决临时性跨 部门工作; 综合管理与 专业管理结 合。
(三)附加组织结构 • 组织在保持整体结构稳定性的同时,需要增加其灵活性,这时候就可
以将一个具有柔性的结构附加在整体结构之中。组织中的附加结构主 要有两种形式:工作小组和委员会。
• 1.工作小组。是一种临时性结构,其目的是完成某种特定的、明确规 定的复杂任务。由一群背景不同、技能不同、分属不同部门的组织成 员构成,因而是一种矩阵式结构。工作小组设立的期限一般是三年以 内,工作小组负责人一般为医院职能科室负责人或科室成员,如二甲 医院创建工作小组。
部门划分与组织结构的类型

• 适用于中小型组织
12
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笔记
• 直线职能制是指组织的设计以直 线制为基础;在各级直线主管之下 设置相应的职能部门;即在保持直 线组织的统一指挥的原则下;增加 了参谋机构
• 优点:统一指挥 发挥专长;提高 效率
17
第二节 组织结构的类型
二 机械式与有机式结构 • 有学者将上述这些组织结构划分为了两大类;一类
称为机械式组织结构;其中包括职能制结构 事业 部制结构等;另一类称为有机式结构;其中包括直 线制结构 矩阵制结构等 • 机械式组织结构的正规化程度较高;注重内部的效 率和纪律;灵活性和适应性要差一些 • 有机式结构则正规化程度较低;但灵活性和适应性 均较机械式结构为好
15
多维立体型组织结构
• 它是矩阵型和事业部 制机构形式的综合发 展;又称为多维组织 在 矩阵制结构即二维平 面基础上构建产品利 润中心 地区利润中心 和专业成本中心的三 维立体结构
• 优点:适用于多产品 开发 跨地区经营
16
第二节 组织结构的类型
• 上面所介绍的几种典型的组织结构形式;在一定意 义上来讲是对千姿百态的现实世界中的各种组织 形态所进行的理论上的抽象
• 优点:结构设置简单 权责分 明 信息沟通方便 便于统一指 挥 集中管理
• 缺点:缺乏横向协调关系 • 适用于简单的小型组织
11
职能制组织结构
• 它是按职能来组织部门分工; 即从高层到基层;均把承担相 同职能的管理业务及其人员组 合在一起;设置相应的管理部 门和管理职务
• 优点:职能部门任务专业化 职能人员激励化 降低管理费 用
27
医院组织体系医院部门划分及基本组织结构

医院组织体系医院部门划分及基本组织结构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最新资料,Word版,可自由编辑!】医院组织体系医院部门划分及基本组织结构一、医院部门构成确定组织的发展目标并使之体现为管理目标,是管理活动的首要任务。
由于为实现组织目标而需开展的工作内容繁多,因此要求管理者对工作内容实行合理的划分和归类,即将完成组织目标的总任务划分为各类具体任务,然后将性质相似或具有密切关系的具体工作合并归类,建立起专门负责各类工作的相应管理部门,再将一定的职责和权限相应地赋予有关的单位或部门。
工作内容划分、归类以至组织内各个部门的确立,体现了社会化生产专业分工协作的要求,是任何组织设计都不能回避的重要问题。
这一过程称为部门化。
在部门化的过程中,既应遵循合理分工的要求,又要保证各部门之间相应协调的工作,只有如此,才能保证顺利地实现组织的目标。
划分部分的方法很多,但划分部门本身不是目的,它不过是为了促使组织目标的实现而对业务工作进行安排的一种方法而已。
因此,在选择过程中必须对每种方法在每一级组织机构上运用的优缺点加以认真的考虑。
我国医院组织的部门划分方法基本上是按照工作性质和任务划分的,就目前而言,一般分为诊疗部门、辅助诊疗部门、护理部门和行政后勤部门。
诊疗部门是医院的主要业务部门,它包括病房和门诊的各临床科室,如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急诊科、预防保健科通常也属于诊疗部门。
辅助诊疗部门包括为临床提供技术支持的专业科室,包括药剂科、放射科、临床检验科、病理科、物理诊断科、手术室、理疗体疗科、消毒器材供应室、营养科(我国多数医院划归后勤部门管理)、功能检查及内窥镜室等。
辅助诊疗部门以专门的技术和设备辅助临床诊疗工作的进行,是现代医院的重要组成部门。
护理部门是独立完成专业工作内容的系统,虽然护理专业人员分布在诊疗和辅助诊疗部门的各岗位,但它通过各专科护士长和护理部两级管理体系,完成其专业工作任务。
[精品]医疗卫生体系
![[精品]医疗卫生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75e97d5baeaad1f346933fea.png)
h
31
h
32
h
33
h
34
h
35
h
36
护理工作
1.预检分诊 2.组织就诊 3.健康教育
4.治疗工作 5.消毒隔离
6.保健门诊
h
37
h
38
准备 病案
测量 叫号 观察
组织就诊
开随诊时前观做察好候准诊备者工的作病情 分按理根先初据后诊病次和情序复测叫诊量号病就案诊。 收体必集温要整、时环理脉护境化搏士验、单呼、吸检等, 查并应遇报记协到告录助高等在医热门生、诊进剧病行痛历诊、上查呼。 工吸作困对难物病、品情出较血严、重休克
理检测机构 5. 6. 医学科学研究机构 6. (三)群众卫生组织
h
5
省、自治区、直辖市 人民政府
组织 卫生部
行政公署
卫生厅 (局)
县(市、区) 人民政府
乡人民政府 (城市街道办事处)
卫生局
卫生局 (科)
结
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 北京医院、中日友好医院、生物制品研究 所、中国药品生物制品鉴定所、直属高等 医学院校、人民卫生出版社、健康报社
二、家庭病床收治的对象和范围
三、家庭病床的护理工作
h
70
作用
▪ 弥补了专业医疗机构病床的相对不足 ▪ 降低医疗费用 ▪ 避免医院住院中的交叉感染 ▪ 有利于保持良好心境,加强患者的康复
诊疗护理部门
▪包括内、外、妇、儿等医疗科 ▪急诊科、预防保健科。
诊疗辅助部门
药剂科、 营养科、 放射科、临床检验科、 临床病理科、麻醉科、手术室、 理疗体疗 科、消毒供应室 功能检查 内窥镜室等。
行政后勤部门
▪包括各职能管理部门。 ▪是进行人、财、物保障的辅助部门。
技能高考之基护第七章 医院和住院环境

跨社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 并承担一定救学、科研任务 的地区性医院
三级 三级特等 医院 三级甲等
三级乙等 三级丙等
国家、省、市直属的大医院 以及医学院校的附属医院
是向几个地区甚至全国范 围,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医 院,是医疗、护理、教学、 科研的技术中心;可提供高 水平的综合性或专科性医 疗卫生服务并承担高等教 育、科研任务
(二)急诊的护理工作
1.预检分诊 病人到达急诊科后,应有专人负责迎护,要求迎护人员应具 有预检和分诊能力,通过一问、二看、三检查、四分诊,初步判断病人疾病的轻 重缓急,及时准确地将病人分诊到相应专科诊室。遇有危重病人应立即通知值班 医生和抢救室护士;遇有交通事故、刑事案件等应立即通知医院保卫部门或公安 部门,同时请家属或陪送人员留下;遇有灾害性事件应立即通知护士长及有关科 室。
合资医院
按卫生部分级管理制度 一级医院、二级医院、三级医院
(二)医院的分级
根据卫生部《医院分级管理标准》,我国医院实行标准化分级管理。医 院分级管理制度就是按照任务和功能的不同,把医院分为一、二、三级。根据各 级医院的技术、质量和管理水平,并参照必要的设施条件,每级还划分为甲、乙、 丙三个等级,三级医院增设特等,共三个级别,十个等次;见表 4-1。
病区噪声主要包括各种医疗仪器使用时所发出的机械摩擦声和人为声音,主 要有在病室内大声喧哗、重步行走、器械撞击、开关门窗和车、椅、床轴处锈涩 而发出的响声。病区是特别安静区,应建立安静管理制度,对病区噪声要严加控 制。为控制病区噪声,应特别往意:
(l)工作人员自觉做到“四轻”: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开关门轻。 (2)病室的门、窗、椅脚应钉上橡皮垫。 (3)各种推车的轮轴应定期滴注润滑油。 (4)向病人及家属宣传保持病区安静的重要性,共同创建安静的病区环境。 2.整洁 主要指病区的病室、床单位、病人及工作人员的整洁。具体应做到: (1)病室内保持空气清新,物品清洁,规格统一,摆放整齐,使用方便。 (2)床上用物保持清洁平整,如已污染应及时更换。排泄物、污染敷料等要 及时清除。 (3)保持病人个人清洁。 (4)工作人员仪表端庄,服装整洁大方。 3.舒适 (1)温度和湿度:适宜的温、湿度,有利于病人的休息、治疗及护理工作的 进行。病室应备温、湿度计,以便随时评估室内温、湿度并加以调节。①温度: 病室温压保持在 18℃~ 22℃较为适宜;手术室、婴儿室、产房、老年病室,室温 应略高,以 22℃~24℃为宜。室温过高可使神经系统受到抑制,干扰消化和呼吸 功能,不利于机体散热,影响体力恢复;室温过低,会使人畏缩,肌肉紧张而产 生不安,同时易于着凉。②湿度:病室的相对湿度一般在 50%~ 60%为宜。湿度 过高,蒸发作用减弱,抑制出汗,使病人感到潮湿、憋闷,对病人不利;湿度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部门划分及基本组织结构
生成2007-08-08 14:42:08 来源:《现代医院管理全书》 关键词:医院
医院组织体系
▲ 医院部门划分及基本组织结构
一、医院部门构成
确定组织的发展目标并使之体现为管理目标,是管理活动的首要任务。
由于为实现组织目标而需开展的工作内容繁多,因此要求管理者对工作内容实行合 理的划分和归类,即将完成组织目标的总任务划分为各类具体任务,然后将性质相似或具有密切关系的具体工作合并归类,建立起专门负责各类工作的相应管理部 门,再将一定的职责和权限相应地赋予有关的单位或部门。
工作内容划分、归类以至组织内各个部门的确立,体现了社会化生产专业分工协作的要求,是任何组织设 计都不能回避的重要问题。
这一过程称为部门化。
在部门化的过程中,既应遵循合理分工的要求,又要保证各部门之间相应协调的工作,只有如此,才能保证顺利地 实现组织的目标。
划分部分的方法很多,但划分部门本身不是目的,它不过是为了促使组织目标的实现而对业务工作进行安排的一种方法而已。
因此,在选择过程中必须对 每种方法在每一级组织机构上运用的优缺点加以认真的考虑。
我国医院组织的部门划分方法基本上是按照工作性质和任务划分的,就目前而言,一般分为诊疗部门、 辅助诊疗部门、护理部门和行政后勤部门。
诊疗部门是医院的主要业务部门,它包括病房和门诊的各临床科室,如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急诊科、预防保健科通常也属于诊疗部门。
辅助诊疗部门包括为临床提供技术支持的专业科室,包括药剂科、放射科、临床检验科、病理科、物理诊断科、手术室、理疗体疗科、消毒器材供应室、营养科(我国多数医院划归后勤部门管理)、功能检查及内窥镜室等。
辅助诊疗部门以专门的技术和设备辅助临床诊疗工作的进行,是现代医院的重要组成部门。
护理部门是独立完成专业工作内容的系统,虽然护理专业人员分布在诊疗和辅助诊疗部门的各岗位,但它通过各专科护士长和护理部两级管理体系,完成其专业工作任务。
行政后勤部门是对医院的人、财、物进行管理的职能部门,它既包括对医疗、护理工作进行管理的业务管理机构,如医务科、护理部、门诊部等,还包括 对医院整体进行管理的其他职能部门,如院长办公室、人事科、财务科、科教科、总务科、保卫科、设备科、供应科、膳食科等。
归属各行政管理职能部门管辖的辅
助性科室,如病案室、统计室、图书室、住院处、计算机中心等亦应归入行
政后勤管理部门。
此外,作为我国医院特有的党群组织机构,通常也归入行政后勤部门。
国外有学者将现代医院组织分成十个部门,即:诊疗部门、护理部门、中心检查部门、药剂部门、营养部门、病史资料部门、事务部门(人事、财务、供应、文书等)、社会医疗服务部门、设备服务部门(水电、供热、通讯等)、环境整备部门(医院内外环境、污物处理、被服供应等)。
此种部门划分方法对我们有借鉴意义。
二、医院组织结构
医院的组织结构模式的选择主要受医院任务目标、医院内外环境、技术和医院本身的特性影响,大的综合性医院与小医院的组织结构有差异,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的结构也有差异。
当前我国医院的组织机构模式大都以卫生部1987年发布的《综合医院组织编制原则试行草案》中关于组织机构设置的有关原则为依据,并根据医院规模,承担任务和学科状况而定,以500张床的综合性医院为例,其医院组织机构图如图1。
图1 我国综合医院一般组织结构图
但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化,二十多年前制定的组织编制原则已有一些地方出现了不适应,如血库,目前在许多大的综合性医院均已被组建成了血疗科,大型设备的引进也使辅助诊断科室的数量和规模大增,此外出于对经济管理强化的需要,财务科和住院处的人员也有的被派驻到病区,以加快结算的进程。
随着国家医疗保健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医院参与社区卫生服务程度的加深,在未来若干年内,医院的预防保健科的功能和规模都将得到扩展;医院也可能将不得不设置专门的机构,与社会医疗保障部门打交道。
但我国医院的组织结构模式发生大的变化的可能性很小,出现变化最可能的医院将是股份制医院和私立医院,因为这类医院的所有制形式和经营模式发生了重大改变。
(选自丁涵章等主编,《现代医院管理全书》,杭州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