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及其重要化合物学案

合集下载

钠及其化合物,教案

钠及其化合物,教案

篇一:钠及其化合物(教学案)钠及其化合物【学习目标】1.了解钠及化合物的主要物理性质,了解钠分别与氧气、水、酸、盐等物质的反应情况 2.了解氧化钠分别与水、酸等物质的反应情况3.比较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溶解性、热稳定性、与酸的反应,掌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鉴别方法【基础知识】一、单质钠(1)与氧气反应:(钠与氧气的反应与条件有关)常温条件下;加热条件下。

(2)与水(酸)反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离子方程式为。

用双线桥和单线桥标出上述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并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

钠投入滴有酚酞的水中反应的现象及解释:①浮在水面上:(钠的密度比水的密度)②熔化成光亮的小球:(钠的熔点;该反应为反应)③小球在水面上游动:(有气体产生)④发出嘶嘶的声音:(反应剧烈)⑤溶液中滴入酚酞显红色:(生成的溶液呈性)。

(3)与硫酸铜溶液反应: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能否置换出铜?结构解释:na原子结构示意图,在周期表中的位置,na原子易(“得到”或“失去”)个电子成为稳定结构,作剂,表现出强性,在自然界中以态(“游离”或“化合”)形式存在。

少量的钠可保存在中。

钠着火不能用水来灭火,一般用。

二、钠重要的盐——碳酸钠碳酸氢钠钠的焰色反应呈色,钾的焰色反应呈色(透过)注意点:①实验用品②用洗涤做过焰色反应的铂丝四、钠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用化学方程式完成上述转化关系。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课堂分析1. na2co3、nahco3的鉴别方法:2.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需要加入的试剂或方法。

①na2co3粉末(nahco3)②na2co3溶液(nahco3)③nahco3溶液(na2co3④nacl溶液 (nahco3【典型例题】1.下列关于钠的叙述错误的是()a.钠在常温下就容易被氧化 b.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na2oc.钠与氧气化合时作还原剂 d.钠在自然界中只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2.对于反应:ticl4+4na == 4nacl+ti,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说明钠是强还原剂,可用于冶炼金属b.该反应中ti元素被氧化c.该反应条件是ticl4在熔融状态或在水溶液中 d.ticl4是还原剂3.除去na2co3 固体中少量nahco3的最佳方法是()a.加入适量盐酸 b.加入naoh溶液c.加热 d.配成溶液后通入co24.下列有关碳酸钠、碳酸氢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除去碳酸氢钠固体中混有的少量碳酸钠可以采用加热的方法b.相同条件下,碳酸钠的溶解度小于碳酸氢钠的溶解度c.碳酸钠与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的剧烈程度强于碳酸氢钠d.向碳酸钠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加少量酚酞试液,都显红色5.(2009年学业水平测试)“脚印”、“笑脸”、“五环”等焰火让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更加辉煌壮观,这些五彩缤纷的焰火与元素的焰色反应有关。

钠及其化合物教案

钠及其化合物教案

钠的重要化合物(莘县第一中学马利)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通过对过氧化钠和水反应产物的猜想,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验证,并归纳总结。

认识钠的几种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及重要用途。

(2)通过实验探究能比较碳酸钠、碳酸氢钠溶解度的相对大小、热稳定性的相对强弱等(3)知道焰色反应及其用途,学会用焰色反应鉴别钠元素和钾元素的具体操作过程。

2.过程与方法(1)进一步学习实验操作技能、实验观察方法及科学探究方法。

(2)体验实验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形成团队合作意识以及对待科学的严谨态度。

(2)通过对过氧化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实例的了解,认识钠的化合物的重要用途,感受化学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

【教学重难点】重点:1.过氧化钠的性质2.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的比较难点:引导学生正确地设计实验和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

【教学过程】一、氧化钠和过氧化钠1、氧化钠氧化钠可以与水、CO2反应,试着写出相关方程式。

填到学案上(提示:氧化钠的性质与氧化钙相似)Na2O + H2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a2O + C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过氧化钠【实验一】实验目的:验证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实验仪器及药品:试管(1只)、药匙;过氧化钠、水、檀香、酚酞溶液实验步骤:取一药匙过氧化钠于试管中,加入一滴管水,立即把带火星的檀香插入试管中,看到的现象?说明有___________生成用手轻轻摸一摸试管外壁,有什么感觉?说明该反应是___________热的。

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1滴酚酞溶液,有什么现象发生?得出什么结论?____________ 结合过氧化钠与水的实验写出相关方程式。

Na2O 2+H2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醒】1、过氧化钠只取一药匙(若过多会因反应剧烈有危险)2、加水后要迅速将带火星的檀香插入试管中3、记录现象,将结果写到学案上。

钠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

钠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
B.钠与盐溶液反应,一般钠先与水反应,生成的NaOH再与盐反应
C.钠是一种很强的还原剂,可以把钛、锆、铌、钽等金属从它们熔融的卤化物中氧化出来
D.金属钠着火时,不能用水来扑灭,可用CO2灭火
2、下列实验中包括三种基本反应类型的是()
A.将钠投入水中B.将钠与硫黄粉末混合研磨
C.将钠投入氯化铁溶液中,先产生红褐色絮状沉淀,后产生少量红色沉淀
mg一氧化碳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将其产物通过足量的Na2O2后,固体增重为
所以凡分子组成符合的物质,均符合此规律。
【考点再现】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 mol Na2O2固体中含离子总数4NA
B、7.8g过氧化钠与足量的二氧化碳反应,转移电子的个数为0.2NA
C、5gC12H22O11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物与足量过氧化钠完全反应,固体质量增加也为5g
A、1:1:1 B、1:1:2 C、1:2:1 D、4:3:2
5、在一定的条件下,使CO和O2的混合气体26g充分反应,所得混合物在常温下跟足量的过氧化钠固体反应,结果固体增重14g,则原混合气体中O2和CO的质量比可能是( )
A、9:4 Bபைடு நூலகம்1:1 C、7:6 D、6:7
【小结与反思】
(完成满分,部分完成分数减半,没有完成0分)
1、了解钠的存在、用途及钠的物理性质;
2、掌握钠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及其与其他溶液反应的本质;
3、掌握钠的氧化物、过氧化物的性质,建立两者的区别和联系;
4、理解过氧化钠特殊性质的体现;
5、对总结的规律能够进行灵活地运用;
【课后作业】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自然界中,钠全部以化合态存在,其中最多的是氧化钠

2015届高考化学总复习 第二章 第一节钠及其重要化合物学案

2015届高考化学总复习 第二章 第一节钠及其重要化合物学案

第二章 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第一节 钠及其重要化合物梳理基础一、钠1.物理性质。

________,密度比水______,比煤油_____,熔点____100 ℃,质地______,可以用小刀切割。

答案:1.银白色固体小 大 低于 柔软2.化学性质。

(1)主要化学反应。

(2)钠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

Na 现象:①浮:说明钠的 比水小与 ②熔:说明反应 ,且钠的熔点 H 2O ③游:是因为反应生成的 推动所致 的 ④响:说明反应反 ⑤红:说明反应 添加酚酞试液 应 离子方程式:答案:2.(2)①密度 ②放热 低 ③H 2 ④剧烈 ⑤生成碱 2Na +2H 2O===2Na ++2OH1.掌握Na 的性质与相关实验操作创新。

2.掌握Na 2O 2、NaOH 、Na 2CO 3、NaHCO 3等化合物的典型性质。

3.能规范解答以Na 及其化合物为载体,融定性与定量、计算、推断、实验于一体的探究或验证型实验题。

-+H2↑3.保存:少量的钠保存在________中。

答案:3.煤油或石蜡4.用途:工业上用钠做强还原剂,用于冶炼金属,如:4Na+TiCl4(熔融)===__________。

钠钾合金(液态)用作原子反应堆的________,在电光源上,用钠制______________。

答案:4.Ti+4NaCl 导热剂高压钠灯二、钠的化合物答案:1.Na2O Na2O2-2-11212碱白淡黄Na2O+H2O===2NaOH2Na2O2+2H2O===4NaOH+O2↑Na2O+CO2===Na2CO32Na2O2+2CO2===2Na2CO3+O22NaCl+H2O4NaCl+2H2O+O2↑_2.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答案:纯碱苏打小苏打易可NaHCO3+NaCl2NaCl+H2O+CO2↑快NaCl +H 2O +CO 2↑ 2NaHCO 3=====△Na 2CO 3+H 2O +CO 2↑ CaCO 3↓HCO -3+OH -===CO 2-3+H 2O Ca 2++OH -+HCO -3===CaCO 3↓+H 2O慢 无 快 有 Ca 2++CO 2-3===CaCO 3↓三、焰色反应 1.概念:很多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都会使火焰呈现特殊的颜色,属于________变化,属于元素的性质,应用于检验某些元素的存在。

2019届高三化学总复习通用版学案:第8讲 钠及其重要的化合物

2019届高三化学总复习通用版学案:第8讲 钠及其重要的化合物

2019届高三化学总复习通用版学案 第8讲 钠及其重要的化合物1.物理性质(1)与非金属单质(如O 2、Cl 2)的反应与O 2反应⎩⎪⎨⎪⎧常温下:化学方程式为4Na +O 2===2Na 2O 。

加热时:化学方程式为2Na +O 2=====△Na 2O 2。

(2)与水的反应①化学方程式:①2Na+2H 2O===2NaOH +H 2↑。

②与滴加酚酞的水反应的现象与解释3.钠的制取及保存4.焰色反应(1)概念:很多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都会使火焰呈现特殊的颜色。

属于物理变化,是元素的物理性质。

(2)常见元素焰色反应的颜色:钠元素:黄色;钾元素: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

5.钠的用途【多维思考】1.金属钠着火,为什么不能用H 2O 、CO 2灭火?通常如何灭火? 提示:因为钠是活泼金属,能与H 2O 、CO 2反应;通常用沙子掩盖灭火。

2.写出Na 与CuSO 4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反应时的主要现象。

提示:2Na +CuSO 4+2H 2O===Na 2SO 4+Cu(OH)2↓+H 2↑ 现象:①比与H 2O 反应剧烈;②有气体放出;③有蓝色沉淀析出。

1.金属钠露置在空气中的变化过程银白色金属钠(Na )――→O 2表面变暗(生成Na 2O )――→H 2O出现白色固体(生成NaOH )――→H 2O表面变成溶液(NaOH 潮解)――→CO 2白色块状物质―→(生成Na 2CO 3·10H 2O )――→风化白色粉末状物质(生成Na 2CO 3)2.钠与水、酸、盐溶液的反应(1)钠与水、酸的反应实质上均是和H +反应钠与稀硫酸、盐酸等非氧化性酸反应时,首先是钠直接跟酸反应,过量的钠再与水反应,而不能认为是钠先跟水反应,生成的NaOH 再跟酸中和。

钠投入足量盐酸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Na +2HCl===2NaCl +H 2↑离子方程式:2Na +2H +===2Na ++H 2↑ (2)钠与盐溶液的反应先考虑Na 与水反应生成NaOH ,再考虑NaOH 是否与盐发生复分解反应 ①投入NaCl 溶液中,只有H 2放出。

2020届全国高考化学:第三单元 主题5 钠及其重要化合物学案 含答案

2020届全国高考化学:第三单元  主题5  钠及其重要化合物学案 含答案

主题5:钠及其重要化合物命题钠的性质和应用一1.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2018年浙江11月选考,9)金属钠着火时,可用细沙覆盖灭火。

( )(2)(2018年浙江11月选考,13)Na与CuSO 4水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Cu2+ Cu+2Na+。

( )(3)(2017年江苏,6改编)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a+2H 2O Na++2OH-+H2↑。

( )(4)(2017年全国Ⅱ卷,13改编)将金属钠放在燃烧匙中点燃,迅速伸入集满CO2的集气瓶,集气瓶中产生大量白烟,瓶内有黑色颗粒产生,证明CO2具有氧化性。

( )(5)(2016年全国Ⅱ卷,13改编)为比较水与乙醇中氢的活泼性,可分别将少量钠投入盛有水和乙醇的烧杯中。

( )(6)(2016年浙江理综,8)钾、钠、镁等活泼金属着火时,不能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 )(7)(2015年全国Ⅱ卷,10)钠在空气中燃烧可生成多种氧化物,23 g 钠充分燃烧时转移电子数为N A。

( )【解析】(3)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离子方程式要遵循原子守恒、电荷守恒和得失电子守恒,离子方程式为2Na+2H 2O2Na++2OH-+H2↑,错误。

(4)瓶内有黑色颗粒产生,说明二氧化碳被还原,生成碳,反应中二氧化碳表现氧化性,正确。

(5)将相同质量、大小的钠投入同温同压下的水和乙醇中,根据产生气泡的快慢可以比较水和乙醇中氢的活泼性,正确。

(6)钾、钠、镁等活泼金属会与水反应生成氢气,氢气会燃烧甚至爆炸,不能用泡沫灭火器灭火,正确。

(7)23 g Na在空气中完全反应,无论生成Na2O还是Na2O2,钠元素的化合价均由0价→+1价,均转移1 mol 电子,正确。

【答案】(1)√(2)×(3)×(4)√(5)√(6)√(7)√2.(2018年海南,17)某小组在实验室中探究金属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高中化学 钠其化合物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化学 钠其化合物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江苏省徐州市王杰中学高一化学必修一学案:钠其化合物、了解钠的用途验学生阅读94页“钠元素的存在”思考问题:1、自然界为什么不存在钠单质?2、怎样才能获得钠单质?【导析】:一、钠的性质学生板演钠原子结构示意图,并判断得失电子的难易情况教师做好演示实验,并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完成94页表格钠的性质实验实验现象结论(化学方程式)实验1实验2实验3师生共同归纳钠的性质1、钠的物理性质2、钠的化学性质注意引导学生概述钠与水反应的现象3、钠的保存导析:钠的氧化物指导学生阅读50页“资料卡”过氧化钠与氧化钠的性质比较练习书写:Na2O+H2O— Na2O2+H2O—Na2O+CO2— Na2O2+CO2—讲解:钠的制备和用途1、钠的用途【课堂总结】【课堂检测】:1、有关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 钠原子比钠离子少一个离子B 钠原子和钠离子化学性质相似C钠原子半径比钠离子半径小 D钠原子具有很强的还原性,钠离子具有很弱的氧化性2、钠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是()A游离态 B氧化物 C正盐 D可溶性碱3、下列应用中与钠无关的是()A.用来还原钛,锆,铌等的卤化物,从而获得这些金属B.用来制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C.应用于光电源上,制作高压钠灯发出强烈的黄光,其射程远,透雾能力强D.用于半导体材料4、金属钠分别和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反应时既有气体又有沉淀生成的是()A (NH4)2SO4B NaHCO3C BaCl2D CuSO4【教学反思】。

2.1.1活泼的金属单质——钠 学案(含答案)

2.1.1活泼的金属单质——钠 学案(含答案)

2.1.1活泼的金属单质——钠学案(含答案)第一节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钠及其化合物第第11课时课时活泼的金属单质活泼的金属单质钠钠核心素养发展目标1.能从钠原子的结构微观分析认识钠是一种非常活泼的金属,具有很强的还原性宏观。

2.设计实验探究钠与氯气.水的反应,会分析钠与酸.碱.盐溶液的反应,促进“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化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一.钠的原子结构钠与非金属单质的反应1钠元素的原子结构及存在2钠与非金属单质的反应1钠与氧气的反应条件常温加热实验步骤实验现象新切开的钠具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在空气中很快变暗钠先熔化,然后剧烈燃烧,火焰呈黄色,生成淡黄色固体结论钠具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硬度小,熔点低,密度大于煤油,通常保存在煤油或石蜡油中钠与氧气的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常温下4NaO22Na2O,白色加热时2NaO2Na2O2,其中O为1价条件不同,钠与氧气反应的产物不同2钠与其他非金属单质化合生成的化合物中钠只显1价,如Na与Cl2在点燃条件下可反应,化学方程式2NaCl2点燃2NaCl。

1金属钠能存放于煤油中,也可存放于CCl4中2常温下,钠与氧气反应生成淡黄色固体3钠与氧气反应时,条件不同,产物也不同4实验中取出的药品都不能再放回原瓶5等质量的钠无论生成氧化钠.过氧化钠还是它们的混合物,转移的电子数均相同答案123451在实验室中,为什么要把钠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提示钠密度比石蜡油或煤油大,能隔绝空气,防止钠被氧化。

2等质量的两块钠,第一块在足量氧气中加热,第二块在足量氧气中常温下充分反应,失电子________多填“第一块”“第二块”或“一样”,下同,生成产物的质量______大,试着写出你的理由。

提示一样第一块二.钠与水的反应1实验探究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或解释钠浮在水面上钠的密度比水小钠熔化成小球钠的熔点低,反应放热小球在水面上迅速游动反应产生的氢气推动小球运动与水反应发出“嘶嘶”的响声,逐渐变小,最后消失钠与水剧烈反应,产生气体反应后溶液的颜色逐渐变红有碱性物质氢氧化钠生成2.实验结论1化学方程式2Na2H2O2NaOHH2;离子方程式2Na2H2O2Na2OHH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钠及其重要化合物
基础巩固
1.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室温下Na与空气中的O2反应制取Na2O2
B.纯碱和烧碱熔化时克服的化学键类型不同
C.盐碱地(含较多Na2CO3等)不利于作物生长,可施加熟石灰进行改良
D.铝中添加适量锂,制得低密度、高强度的铝合金,可用于航空工业
2.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NaHCO3受热易分解,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剂
B.CaO能与水反应,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C.Na2S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去除水体中Hg2+
D.Na2O2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潜水艇的供氧剂
3.下表为某轻质纯碱产品说明书:
化学名:碳酸钠,俗称苏打
性状:白色粉末,易溶于水,水溶液呈中性
化学式:Na2CO3
用途: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之一,在纺织、玻璃、制皂、造纸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其中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化学名
B.性状
C.化学式
D.用途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选项实验操作
A 观察钠与水反应的现象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金属钠,切下黄豆大小的钠,小心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
B 检验NaHCO3与Na2CO3溶液用小试管分别取少量溶液,然后滴加澄清石灰水
C 证明Na2O2与CO2是放热反应用棉花包裹Na2O2,然后放入充满CO2的集气瓶中,棉花燃烧说明是放热反应
D 检验Na2CO3与K2CO3溶液用铂丝分别蘸取溶液,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直接观察火焰的颜色
5.纯碱和小苏打都是白色晶体,在日常生活中都可以找到。

若要在家中将它们区分开来,下面的方法中可行的是( )
A.在水杯中各盛相同质量的样品,分别加入等体积的白醋,观察反应的剧烈程度
B.分别用干净铁丝蘸取样品在煤气炉的火焰上灼烧,观察火焰颜色
C.将样品溶解,分别加入澄清石灰水,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
D.分别放在炒锅中加热,观察是否有残留物
6.一定量的Na2O2与CO2反应,得到固体物质41.8 g,恰好与1 L 1 mol·L-1的稀盐酸完全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41.8 g固体物质为Na2CO3
B.41.8 g固体物质为0.1 mol Na2CO3和0.4 mol Na2O2的混合物
C.一定量的Na2O2为78 g
D.41.8 g固体物质为31.2 g NaHCO3和10.6 g Na2CO3的混合物
7.如图甲是演示金属钠与水反应的重要实验,为收集并检验气体产物,某兴趣小组将甲装置改进成如图乙或丙所示的装置,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若按乙装置实验,液体添加完毕后,关闭活塞,打开右边胶塞,向煤油中加入一小块钠,立即塞好胶塞,可观察到的现象是(填字母)。

A.钠块始终保持在a处,直至完全消失
B.钠沉入U形管b处而后又慢慢浮到a处
C.钠处于煤油和水的交界处上下浮动
D.随反应的进行煤油与胶塞处液面下降,漏斗中液面上升
E.最终钠块在煤油中燃烧起来
(3)乙装置中漏斗在反应过程中的主要作用。

(4)用乙装置实验,点燃气体产物时,是否需要检验纯度(填“是”或“否”)。

(5)按图丙所示方法来收集产生的气体,需将钠包好,再放入水中。

取相同质量的钠按下列两种情况收集产生的气体,在相同条件下的体积关系是(填字母)。

①用扎有多个小孔的铝箔包住钠②用扎有多个小孔的铜箔包住钠
a.二者收集气体一样多
b.①收集气体体积较大
c.②收集气体体积较大
能力提升
8.工业上以粗盐(含Ca2+、Mg2+、S O42−等杂质)为主要原料,采用“侯氏制碱法”生产纯碱和化肥
NH4Cl,实验室模拟工艺流程如图甲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甲乙
A.饱和食盐水中先通入的气体为CO2
B.流程图中的“系列操作”中一定需要使用玻璃棒
C.如图乙所示装置可以比较Na2CO3和NaHCO3晶体的热稳定性
D.对粗盐溶液除杂可依次加入过量NaOH、Na2CO3、BaCl2溶液,过滤后再加入盐酸调节溶液的pH
9.将a mol过氧化钠与2a mol碳酸氢钠固体混合,在密闭容器中,120 ℃充分反应后,排出气体,冷却,有固体残留。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残留固体是Na2CO3和NaOH的混合物
B.残留固体是2a mol Na2CO3
C.反应中转移2a mol电子
D.排出的气体是1.5a mol氧气
10.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醛、氧气、氢气共16.5 g,用电火花反复引燃,使其燃烧,再将燃烧后的气体用Na2O2充分吸收,Na2O2增重8.5 g,则原混合气体中O2的物质的量是( )
A.0.25 mol
B.0.50 mol
C.0.27 mol
D.0.52 mol
11.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测定Na2CO3和NaHCO3混合物中Na2CO3质量分数的是( )
A.取a克混合物充分加热,得b克固体
B.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b克固体
C.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克
D.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Ba(OH)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烘干,得b克固体
12.Na2CO3的制取方法及综合实验探究。

(1)我国化学家侯德榜改革国外的纯碱生产工艺,其生产流程可简要表示如下:
①往饱和食盐水中依次通入足量的NH3、CO2(氨碱法),而不是先通CO2再通NH3的原因是。

②从生产流程图可知,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③写出沉淀池中、煅烧炉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如何用CO2和50 mL 2 mol·L-1 NaOH溶液制取50 mL 1 mol·L-1 Na2CO3溶液?
①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

②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3.(1)写出CO2和Na2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某学生判断SO2和Na2O2反应能生成硫酸钠,你认为他的判断合理吗?,简要说明理由:。

(3)该同学无法断定SO2与Na2O2的反应中是否有氧气生成,拟使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图中铁架台等装置已略去)。

装置中B的作用是,
D的作用是。

(4)为确认反应产物,该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你认为应进行的操作是(填字母)。

A.用带火星的细木条靠近干燥管口a,观察细木条是否着火燃烧
B.将C装置中反应后的固体物质溶于适量水配成溶液
C.在配成的溶液中加入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钡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
D.在配成的溶液中先加入盐酸,再加入氯化钡溶液,观察是否有气泡或沉淀生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