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与预防骨质疏松之关系研究

合集下载

科学运动与骨骼健康的关系

科学运动与骨骼健康的关系

科学运动与骨骼健康的关系运动对于人类的健康至关重要,其中之一就是对骨骼的影响。

科学运动能够有效地促进骨骼的生长和发育,同时保护骨骼免受损伤。

本文将探讨科学运动与骨骼健康的关系,并解析其中的原理和方法。

一、骨骼的生长与运动人体骨骼的生长和发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骨骼处于高速生长的阶段,此时适当的运动对于骨骼的健康非常重要。

科学研究表明,运动可以刺激骨细胞的增殖和骨密度的增加,从而使骨骼更加坚固。

适宜的运动可通过施加在骨骼上的力量来刺激骨细胞活动。

这种力量促进了骨细胞内部的信号传导,进而引发骨骼的生长反应。

举例来说,重力训练、跑步和跳跃等运动可以增加骨骼负荷,提高骨密度。

此外,坚持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游泳和骑自行车,对于骨骼的健康也有积极的影响。

二、科学运动的原则要想通过运动保持或改善骨骼健康,有一些科学的原则需要遵循。

1. 多样性与全面性:科学运动应包括多种类型的活动,如有氧运动、力量训练和平衡练习等。

这样可以全面刺激和锻炼骨骼及相关肌肉和韧带,提高整体的运动能力和骨骼的稳定性。

2. 适度与持续性:运动的强度应该适度,不能过度或过轻。

适度的运动可以提供充足的刺激,促进骨骼生长,同时也降低运动损伤的风险。

此外,科学运动需要持续进行,每周进行3-5次,每次30-60分钟,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3. 个体差异性:不同人的骨骼健康和运动条件存在差异。

因此,科学运动需要根据个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

健康人群可以选择多种运动方式,并根据自身能力和需求进行适度的调整;而存在特定骨骼问题的人群,比如老年人和骨质疏松症患者,需要在医生或专业指导下进行运动。

三、科学运动的实践方法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科学运动的实践方法能够帮助促进骨骼健康。

1. 有氧运动:进行适当的有氧运动,如快走、跳绳、游泳和骑自行车等,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血液循环,促进骨骼的营养供应。

2. 力量训练:进行力量训练,如举重、俯卧撑和深蹲等,可以增强骨骼和相关肌肉的力量,提高骨密度,预防骨质疏松症。

运动与健康的关系研究进展

运动与健康的关系研究进展

运动与健康的关系研究进展运动是一项能够促进身体健康的活动,不仅可以消耗人体过剩的能量,还能够增强人体免疫力、提高肌肉和心血管系统的健康。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运动与健康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将就这方面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介绍。

一、运动对心血管健康的影响研究心血管健康是人们普遍关注的健康问题,而运动在改善心血管健康方面起到的作用是非常显著的。

研究表明,适量的运动可以降低血压、降低胆固醇,从而降低患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

散步、跑步、游泳、骑车等有氧运动对于心血管健康有着明显的改善作用。

二、运动对呼吸系统健康的影响研究呼吸系统是人体的重要系统之一,而运动不仅有助于增强肺功能和呼吸肌肉力量,还可以降低呼吸系统疾病的风险。

例如,研究发现,跑步可以提高肺活量,增强呼吸肌肉力量,有助于预防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

三、运动对骨骼健康的影响研究骨骼健康是人们关注的健康问题之一,而运动在骨骼健康方面也有着显著的改善作用。

研究表明,适量的运动可以增加骨密度,预防骨质疏松症等骨骼系统疾病。

例如,步行、跳绳、跳舞等有氧运动对于骨骼健康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四、运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运动不仅对身体健康有着显著的改善作用,还可以促进心理健康。

研究表明,适量的运动可以减少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提高人们的幸福感和自尊心。

例如,健身、瑜伽、打球等运动对于心理健康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运动与健康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适量的运动可以提高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减少患病的风险,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生活方式。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运动的剂量应根据个人身体状况合理规划,不宜过量,以免产生反效果。

人们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和运动时间,生活中坚持运动,让身体变得更加健康。

运动生理学知识:运动和老年人保持健康的关系

运动生理学知识:运动和老年人保持健康的关系

运动生理学知识:运动和老年人保持健康的关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人类的寿命正在逐年增长,老年人口也越来越多。

而与此同时,老年人的身体健康也成为了一个日益关注的问题。

运动作为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对老年人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都具有积极的影响。

本文将从运动生理学的角度探讨运动和老年人保持健康的关系。

一、运动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的影响1.增强心肺功能心肺功能是衡量人体有氧耐力的重要指标,而老年人的心肺功能经常会出现下降的现象。

适量的运动可以有效地提高老年人的心肺功能,使得老年人能够更好地适应日常生活中所需的体力活动。

同时,强化心肺功能也能够显著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降低患心脏病或中风的几率。

2.增强骨密度随着年龄的增长,骨密度逐渐下降,这种趋势会使老年人更容易患骨折、骨质疏松等问题。

科学研究发现,适量的运动可以促进骨质的建立和维持,提高骨密度,减少骨质疏松和骨折的风险。

例如,散步、跳绳、健身操、舞蹈等运动可以提高老年人的骨密度,有助于老年人保持骨骼健康。

3.促进代谢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新陈代谢率逐渐下降,很容易导致代谢紊乱和身体的肥胖问题。

适量的运动可以促进老年人的新陈代谢,有助于维持健康的体重和身体结构,同时也能提高老年人的免疫力和抵抗力,预防和治疗糖尿病、高血压等代谢性疾病。

4.改善关节功能老年人的关节功能往往会受到年龄、生活方式和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以致运动能力下降,还会增加患关节炎、腰肌劳损等疾病的风险。

科学研究表明,在适当的运动方式下,可以改善老年人的关节功能,缓解疼痛和不适,提高运动和活动的能力,更好地进行日常生活。

5.维护心理健康运动不仅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有益,而且还能够对心理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

科学研究表明,运动可以减轻焦虑、抑郁和压力等负面情绪,提高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

同时也能够增强老年人对生活和社交的兴趣,促进老年人与家人、朋友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二、老年人进行运动的准备工作老年人进行运动必须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以确保运动的安全和有效性。

运动与骨质疏松关系的研究进展

运动与骨质疏松关系的研究进展

度 的刺激作 用及 其机 制等方面进行 阐述 , 旨在促进人们提 高健 身意识和增 强骨健康 .
关键词 : 运动 ;骨健 康 பைடு நூலகம் 骨 密度
中 图分 类 号 : R 4 7 3 . 1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4—8 3 3 2 ( 2 0 1 3 ) 0 3— 0 0 6 9—0 3
我们应该建立骨健康的检查 、 评价和预警机制 , 做到早发现 , 早处理 , 把骨折 的风险降到最低限度 , 对维持骨
的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 目前运动与骨质疏松关系的研究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
1 人体 不 同阶段 骨密 度变 化规 律
骨密 度 的变化 可 以分 为三个 阶段 : 骨量 的缓 慢增 长期 、 骨量 的平 台期 和骨 量 的缓慢 下降 期.
7 0
赣 南 师范 学院学 报
2 0 1 3正
目前 , 有多种仪器可以准确的检测骨密度 , 通过检测骨密度 的高度来评判骨骼 的健康状况 , 对于预 防骨 质疏松具有重要的作用. 常见 的有双能 x线骨密度测试仪和超声骨密度测试仪. 双能 x线骨密度测试仪一 般检测脊柱和髋骨的骨密度 , 准确性较高 , 能够反映全身的骨量变化 , 具有预测脊柱发生骨折 的风险性 ; 超声 骨密度 测试 仪一般 检测 跟骨 的骨 密度 , 由于 携带 方便 , 常 用 于全 面健 身 的 国 民体质 检 测 . 检i 贝 0 常 用 的部 位是脊柱 、 髋部以及跟骨 , 这些部位的骨密度能够准确的反映全身骨密度的变化 , 因为这些骨骼是受到重力 作用的刺激较大. 但是 , 对于年龄较大的( 7 O 岁以上) 患者 , 一般选用髋部 , 年龄大 的患者 因骨质疏松导致髋 部骨折发生率较高. 因此 , 检测髋部能够较准确的评价全身骨密度 , 也能够起到一种骨健康的预警作用. 世界 卫生组织规定 , 根据骨密度检测的骨密度值 ( B M D ) , 与同年龄 、 同性别 的患者人群进行统计学 比较所得到 z 分; 与同性别的正常值进行比较所得到值为 T分. 由于检测人群个体差异较 明显 , 根据不同的评分值, 计算 出标 准差 ( S D) . 基 于 以上情 况 , 把 诊断 标准分 为 3种情况 : ( I ) 正常健康人群 : 骨密度大于或等于正常成年人骨密度 1 个标准差( T分 ≥ 一 1 S D ) ; ( Ⅱ ) 骨量丢失亚健康人群 : 骨密度处于正常成年人骨密度 1 . 0 — 2 . 5标准差( 一 1 S D ≥T分 ≥一 2 . 5 S D ) ; ㈣ 骨质疏松症人群 : 骨密度小于或等于 2 . 5标准差( T分 ≤一 2 . 5 S D ) , 该值为严重的骨质疏松症.

体育与健康的关系研究

体育与健康的关系研究

方案的构思是指什么意思方案的构思是指在策划过程中,根据客户需求和目标,对活动、项目或产品进行全面的思考和规划,从而确定实施方案的过程。

构思是策划师在项目初期进行的重要环节,它包括对项目目标、目标受众、活动内容和形式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和思考。

通过合理的构思,策划师能够为客户提供一个全面、有效的实施方案,并最大限度地达到预期的目标。

为了更好地理解方案的构思,我们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详细展开叙述:1. 确定项目目标和需求2. 分析目标受众和市场环境3. 研究活动内容和形式4. 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5. 进行预算和资源分配6. 评估和调整方案接下来,我将逐个展开叙述这六个方面,以便更好地理解方案的构思过程。

首先,确定项目目标和需求是方案构思的基础。

在这一阶段,策划师需要与客户充分沟通,了解他们的期望和需求。

同时,策划师也要对项目的目标进行明确的定义和制定。

目标可以包括提高品牌知名度、增加销售额、改善用户体验等方面。

只有明确的目标和需求,才能为后续的方案构思提供有效的指导。

其次,分析目标受众和市场环境是方案构思的重要一环。

策划师需要了解目标受众的特点、需求和兴趣,以便设计出合适的活动内容和形式。

同时,策划师还需要对市场环境进行调研和分析,了解竞争对手的策略和市场趋势,以便在方案中做出有针对性的调整和创新。

第三,研究活动内容和形式是方案构思中的重要一环。

策划师需要根据项目目标和目标受众的需求,设计出合适的活动内容和形式。

活动内容可以包括主题、互动环节、演讲嘉宾等方面,而活动形式可以包括线上线下活动、展览会、座谈会等不同形式。

通过深入研究和创新,策划师可以为客户提供独特、有吸引力的活动方案。

第四,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是方案构思的必要环节。

在这一阶段,策划师需要对整个项目进行细致的规划和安排。

实施计划应包括活动时间、地点、人员安排、推广渠道等方面的详细信息。

通过合理的实施计划,策划师可以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和高效实施。

论述体育与健康的关系

论述体育与健康的关系

#体育与健康的关系##简介体育和健康是密切相关的,体育锻炼对于维持人体健康、预防疾病、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交健康三个方面来探讨体育与健康之间的关系。

##身体健康身体健康是体育的最直观效果之一。

通过体育锻炼,人体可以得到全面的锻炼,包括骨骼、肌肉和内脏器官等。

首先,体育锻炼可以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提高人体的机能水平。

定期进行体育锻炼可以增加肌肉质量和改善心肺功能,使人体的耐力得到提高。

其次,体育锻炼有助于骨骼的发育和增强。

运动可以增加骨密度、强化骨骼,预防骨质疏松等骨骼相关疾病。

此外,体育锻炼还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通过锻炼,可以增加心肺功能,降低血压和胆固醇水平,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心理健康除了对身体健康的积极影响,体育锻炼还对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

身体和心理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通过运动可以改善心理状态、释放压力,并提高人的幸福感。

首先,体育锻炼能够促进大脑内多巴胺和内啡肽等“快乐激素”的分泌。

这些激素可以提升人的情绪,改善心境,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压力和困难。

其次,运动可以减轻焦虑和抑郁症状。

研究表明,体育锻炼可以减少焦虑和抑郁的程度,提升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此外,体育活动还能提高人的自我认知和自尊心,增强自信心,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

##社交健康体育锻炼也对社交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

参与体育活动可以拓展社交圈子,增加社交机会。

例如,参加体育俱乐部、加入运动团队或者参加体育比赛,都是结识新朋友和扩展社交网络的好机会。

此外,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领导才能。

团队运动项目需要队员之间的配合和沟通,培养了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而个人项目的训练和比赛,也可以培养个人的领导才能和自主能力。

##结论综上所述,体育和健康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体育锻炼不仅有助于身体健康,提高机能水平,还能改善心理健康,减轻压力和忧郁,增加幸福感。

同时,参与体育活动还有助于扩展社交圈子,培养社交能力。

体育学理解运动与身体健康的关系

体育学理解运动与身体健康的关系

体育学理解运动与身体健康的关系体育学是一门研究人体运动及其相关现象的学科,它关注的是运动对于身体健康的影响。

运动和身体健康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通过适当的运动可以维持和促进身体的健康状况。

本文将探讨体育学对于运动和身体健康关系的理解和研究成果。

一、运动对身体健康的影响1. 锻炼心血管系统运动能够提高心脏和血管的功能,增加心肌的耐力和收缩力,促进循环系统的血液流动。

适应性的有氧运动可以降低血压、降低心脏病、中风以及其他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2. 增加骨骼密度适量的体育锻炼可以提高骨骼的密度和强度,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重复的力量训练和有氧运动有助于骨骼的形成和增加骨量,减少骨质疏松症和骨折的风险。

3. 改善肌肉功能运动可以增强肌肉的力量和耐力,提高肌肉的协调性和反应能力。

通过适当的锻炼可以增加肌肉的交替收缩和放松,改善肌肉活动的协调性,预防和减少肌肉损伤和肌肉萎缩。

4. 控制体重体育运动是减肥和控制体重的有效途径。

持续的有氧运动可以消耗额外的热量,促进脂肪的分解和代谢,防止肥胖和减少体脂肪。

此外,运动还可以提高代谢率,使身体更容易维持在健康的体重范围内。

5. 提高免疫系统功能适度的运动可以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锻炼能够促进免疫细胞的生产和活性,增强机体对外界病原体的抵抗力,降低患传染病和慢性疾病的风险。

二、体育学的研究成果1. 运动与心理健康体育学的研究表明,适度的运动对心理健康有积极的影响。

运动可以缓解压力,减少焦虑和抑郁的症状。

这是因为运动能够促使人体释放内啡肽和多巴胺等神经递质,提高人们的情绪和幸福感。

2. 运动与认知功能体育学的研究还发现,运动对于认知功能的提升有显著的积极效果。

通过锻炼可以提高大脑的血液供应和氧气输送,提升大脑的工作效率和注意力集中力,改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

3. 运动与寿命延长根据体育学的研究,适量的运动可以延长寿命。

运动能够减少慢性疾病的风险,包括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症等。

运动与健康的关系

运动与健康的关系

运动与健康的关系有句古话,叫“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说的就是自然界中的一个现象,但就是揭示了一个真理:“用进废退”。

对于健康而言,说运动就是金何尝不可。

按中医理论,运动可使全身气机条达,血脉流通,才能不生疾病或少生病。

肌肉在运动中变得发达有力,骨骼在运动中变得坚强与结实。

所以说,最好的保健秘方,不就是灵丹妙药,而就是运动。

运动在健身防病中有以下诸多功效。

1.运动与防病(1)运动可预防心血管疾病。

运动锻炼,特别就是有氧运动,可以提高心血管血液的输出量,增强心肌的收缩力,改善全身的血液供给。

全身的血管也在运动中得到有节奏的收缩与扩张,弹性增强,减少动脉硬化;虽然在运动中心脏为了使身体得到足够的血液供应,心跳加快,以便在单位时间内搏出更多的血,但就是当运动停止以后,心跳反而比正常为慢,而这种慢心率对健康长寿大有益处。

再则运动需要消耗能量,促进脂肪的燃烧与利用,因而可避免肥胖与高脂血症,也就减少了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

(2)运动能防治糖尿病。

有人说糖尿病就是一种富贵病,其实,糖尿病确确实实就是由于缺乏运动引起的疾病,在中国、芬兰与美国等不同国家的研究发现,即使中等程度的体力活动,也几乎足以防止60%Ⅱ型糖尿病病例的发生。

那么,缺乏锻炼为什么会引发糖尿病呢?简单地说,运动可刺激胰岛素的分泌,加速细胞对糖的氧化与利用。

当肌肉缺乏运动锻炼时,便会抑制胰岛素的分泌,长久下去,便会导致糖代谢的紊乱,而诱发糖尿病。

另外,运动也加速脂肪的氧化,故而少得肥胖病。

已知在糖尿病的发病过程中,肥胖也就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因为脂肪也就是一种内分泌腺体,脂肪细胞,尤其就是大脂肪细胞能分泌一种脂抑胰岛素,可降低胰岛素的活性,从而使细胞不能很好的利用糖。

(3)运动能预防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就是威胁中老年人的一种多发病,而运动就是增强钙吸收的最有效办法。

美国骨科专家Frost提出了一个新观点:在骨质疏松的发病机制中,非机械因素(钙、维生素D、激素等缺乏)并非就是最主要的,而在神经系统调控下的肌肉质量(包括肌块质量与肌力)才就是决定骨强度(包括骨量与骨结构)的重要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与预防骨质疏松之关系研究【摘要】本文分析了预防骨质疏松的必要性,探讨了运动对预防骨质疏松的作用。

指出运动对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可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要预防骨质疏松就必须坚持终身运动;要选择负重性的运动;要选择适宜强度的运动。

同时,还要注意运动持续时间、运动频次等一些影响因素。

【关键词】运动;预防;骨质疏松;骨密度;关系进入21世纪,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人缺乏运动,以及一些不良习惯的形成,极易造成钙质的流失,当钙质流失到一定程度时,就导致了骨质疏松的发生。

目前,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很多,但还没有一种药物能完全治愈骨质疏松,并且许多药物对人体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因此预防就显得尤为重要。

许多资料已经显示,运动对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可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本文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就运动和骨量及骨密度的关系进行分析探讨。

一、骨质疏松及其预防的必要性骨质疏松是以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退化为特征,以致骨的脆性增高而骨折危险性增加的一种全身骨病[1]。

医学人士介绍骨质疏松是一种日益威胁人们生命健康的疾病,因骨质疏松导致髋关节骨折其一年内病死率达20%,生存1年以上者约25%丧失活动能力,它严重地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防治骨质疏松的主要途径有两点:一是提高青年时期的骨峰值;二是延缓衰老时期的骨量流失[2]。

也就是说,预防骨质疏松就是使人体骨峰值数值尽可能的大,骨量维持时间尽可能长或流失速度尽可能的慢。

二、运动对预防骨质疏松的作用1、不同年龄阶段的运动与骨质疏松的预防由于人体的骨量由以下三方面因素决定:骨发育成熟时期骨峰值达到的最大程度;中年时期骨量维持的时间;以及随后发生的骨量丢失速率。

因此,对于运动对骨的影响,我们应从以下几个年龄段进行分析:(1)青春期、成年早期运动对骨峰值的影响。

青少年时期,骨还未发育成熟,骨量未达到最大值。

资料显示年轻人骨骼对外力作用的刺激相当敏感,因此少儿时期进行体育运动为尽可能达到最大化峰值骨量提供了可能。

青春期前体操运动员承重部位的单位骨密度(g/cm2)比没有系统训练的对照组高,并且经过12个月的训练后,全身、脊椎及腿部的单位元骨密度比对照组高30-85%,提示青春期前可能是增加骨密度的黄金时期。

[3]robin[4]对299例6~18岁的儿童桡、尺骨和脊柱骨bmc、bmd进行测量的结果显示,运动可以提高峰值骨量。

janz等[5]研究了368名4~6岁学龄前儿童活动与骨密度的关系,发现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体力活动与骨矿成份和骨密度均有关联。

提示在到达骨峰值前的儿童,体力活动与骨密度间具有统计学意义,增加该阶段的活动可能是一种有效的促进骨骼发育的干预措施。

(2)中、老年阶段运动可延缓骨量丢失。

骨的塑型和改善贯穿一生,前者主要表现在生长发育期,后者主要体现在达到峰值骨量后。

其后的10年中骨改善处于较稳定的动态平衡,即骨形成率和吸收率相当,以后骨吸收快于骨形成,出现激素和老年性的原发性骨质疏松。

35-45岁的绝经前女性进行18个月的递增负荷的高冲击力练习,能显著增加承重部位股骨颈的骨密度。

[6]且绝经前年龄为28-39岁无训练史的女性进行为期18个月的抗阻练习,5个月、12个月和18个月后,腰椎骨密度较对照组显著增加2.8%、2.3%、1.9%。

对于老年人,有的资料显示即使是短期的、轻度的运动方案也能提高2%-4%骨量,但很快达到平台期,骨量不再增加。

所以,终身运动是值得大力提倡和推荐的生活方式。

2、不同方式的运动与骨质疏松的预防运动增加骨量或延缓骨量丢失与运动方式密切相关。

不同运动负荷增加不同部位骨量,如上肢运动可增加桡骨骨量,而全身运动骨量增加部位主要在负荷较重的跟骨、腰椎等部位,而对股骨颈和桡骨远端无影响。

单一方式的运动只能使相应局部的骨质疏松状况得到改善,但无助于全身骨质疏松的状况。

[7]morel等[8]测定704名不同种类运动者的骨密度发现,足球、跑步运动者的腿骨密度高;而俯卧撑、搏击和攀登运动员的前臂骨密度较高。

表明运动对提高骨密度有部位相关性,全面身体锻炼对预防骨质疏松较好。

在运动中对骨骼的负载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负载(地面反作用力作用于骨骼);另一种是间接负载(肌肉收缩作用于骨骼)。

前者主要为一些抗重力性运动,对骨骼产生的负载大,而后者为非抗重力性运动,产生相对小的负载,如游泳项目,无地面反作用力,是非重力性运动,对骨密度的增加作用较有地面反作用的运动差。

cassell[9]1996年报导,7-9岁优秀体操运动员的骨密度较游泳的高,提示女童进行对骨骼由高负载的运动有利于增加骨密度,而游泳对骨密度的增加作用较差。

可以看出,承重性运动对预防骨质疏松效果更好一些。

3、不同强度的运动与骨质疏松的预防骨对运动负荷产生适应性改变,负荷降低表现为骨量丢失,而负荷增加表现为骨量增加。

运动可以促进未成年骨骼骨峰量的增加;在一定程度增加成年骨骼的骨量或阻止骨量的流失;对绝经后妇女骨骼的影响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骨量的流失。

但是,运动训练对骨密度有双重影响,适度的运动能增加骨量,过度的运动会导致骨密度的降低甚至骨质疏松[10]。

井本月秋[11]对青少年运动员腰椎l2 4bmd的研究表明,男子不同运动项目bmd由高到低的顺序为:柔道、棒球、排球、手球、船艇、击剑、乒乓球、船艇舵手、中长跑。

以上顺序表明:运动强度愈大,骨骼肌的直接刺激引发骨的间接应力愈大,成骨细胞的活性增加幅度也就愈高,但是强度过大可能会出现相反的结果。

slemenda[12]的研究显示,10-25岁花样滑冰运动员的股骨颈、骨密度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而减少。

1996年winster[13]等报导,大强度训练的长跑运动员的全身骨密度较适宜强度长跑对照组明显降低,骨折的发生率较对照组高,腰椎的骨密度降低且与每周跑的距离呈负相关。

因此,在运动时,不要选择强度过大的运动,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自己的强度进行运动。

4、在运动时应注意的方面在运动时,我们还要注意运动的频率和持续时间等问题。

国家体育总局制定的体育人口基本频次标准——不低于3次/周,它对于提高青年时期的人体骨峰值、预防进入老年期骨丢失而引起的原发性骨质疏松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在每次运动时,持续的时间不宜太长,太长也容易对骨骼的生长有负面影响,而且使机体疲劳,导致免疫力下降;除此之外,在运动时,参与补钙效果最佳,因为人体吸收钙的最好时期是在十几岁时,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吸收钙的能力不断下降,然而,运动能刺激人体对钙的吸收,提高人体骨骼的骨量。

三、结语综上所述,虽然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隐匿进展的流行病,目前药物治疗都不能达到理想效果,但是运动对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可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因此,要预防骨质疏松就必须坚持终身运动。

要选择负重性的运动,要选择适宜强度的运动。

运动时还要注意运动持续时间、运动频次等一些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1]刘忠厚.骨质疏松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1.[2]赵修杰等.运动方式对人体骨峰值的影响[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0.19(2)163-169.[3] bass s etc.exercise before puberty may confer residual benefits in bone density in adulthood:studies inactive prepubertal and retired female gymnasts.bone minerres,1998,13(3):500-507.[4] robin lt,lanyonle.regulation of bone mass by mechanical strain magnitude.calif tissueint.1995,37:411-417.[5] janz kf,burns tl,torner jc,etc.physical activity and bone measures in your children:the iowa bone development study.pediatrics,2001,107:1387-1393.[6] heinonen a,etc.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of effect of high impact exercise on selected risk factors forosteoporotic ncet,1996:348(9038):1343.[7]冷文川等.运动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机制的实验研究[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2.21(4)352-356.[8] morel j,combe b,francisco j,etc.bone mineral density of 704 amateur sportsman involved in different physicalactivities [j].osteoporos,2001.12(2)152-157.[9] cassell c.etc.bone mineral density in elite 7- to- 9-year- old female gymnastsandswimmers.med.sci.sportsexerc.1996.28(1):1243-1248.[10]叶鸣等.运动与骨密度的研究进展[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2.19(4)38-42.[11]井本岳秋.长距离腰椎骨盐浓度[j].体力科学,1992.41(6)741.[12] slemenda cw.etc.high intensity activity activities in young women:site specific bone mass effects among femalefigure skaters.bone miner.1993.20:125-132[13] winters km,etc.bone density and cyclic ovarian function in trained runners and activecontrols.med.sci.sports,exerc.19-96,28(7):716-785.【作者简介】吴德州(1980-)男,江苏徐州人,硕士,盐城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