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锻炼对骨质疏松的影响

合集下载

运动对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康复效果

运动对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康复效果

运动对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康复效果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病,其特点是骨密度下降,骨质疏松,易于发生骨折。

为了提高骨密度和减缓骨质疏松的发展,运动被广泛认为是一种有效的健康康复手段。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究运动对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康复效果。

首先,骨质疏松症患者通过运动可以增强肌肉力量,提高协调性。

运动可以刺激肌肉的生长和增强,从而使肌肉得到更好的支撑作用。

强壮的肌肉可以减轻骨骼的负荷,减少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摔倒和骨折风险。

此外,通过不同形式的锻炼,患者还能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增强平衡能力,降低摔倒的风险。

因此,运动对于改善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整体肌肉力量和协调性具有积极意义。

其次,运动可以刺激骨细胞再生,增加骨密度。

荷尔蒙是骨骼生长的重要调节物质,而运动可以促进荷尔蒙的分泌。

有研究表明,中、高强度的有氧运动可以促使机体释放更多的生长激素和性激素,这些激素有助于骨细胞再生和骨密度的增加。

此外,适当的运动还可以刺激骨骼表面的压力,促进骨细胞新陈代谢,增加细胞的活力,从而增加骨密度。

因此,运动对于骨质疏松症患者来说,不仅可以减少骨折风险,还可以提高骨密度,改善骨骼的健康状况。

此外,运动对心血管功能的改善也有益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康复。

心血管系统对于骨骼健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运动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增加心脏的供血能力,改善血液循环。

良好的血液循环可以有效地为骨骼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促进骨细胞的生长和修复。

同时,良好的心血管功能也可以减少骨折风险,预防外伤性骨折的发生。

因此,通过运动改善心血管功能,对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健康康复具有重要作用。

另外,运动对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心理康复也具有积极意义。

骨质疏松症往往伴随着身体的不适和功能的减弱,容易导致患者产生焦虑和抑郁情绪。

而适量的运动可以促使身体释放多巴胺和内啡肽等多种快乐激素,提高患者的心情,缓解焦虑和抑郁。

此外,运动也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增加自信心和社交机会,提升整体生活质量。

重视这四种行为,骨量流失的速度会慢慢变缓!

重视这四种行为,骨量流失的速度会慢慢变缓!

重视这四种行为,骨量流失的速度会慢慢变缓!骨质疏松的情况慢慢趋向于年轻化,常见的症状是时常感觉腰酸背痛、在上楼梯的时候感觉膝关节“嘎吱嘎吱”作响,这一些情况都向你预示着骨量的流失。

骨量的流失就是造成骨质疏松的主要原因,在年轻的时候大家对这个疾病都不加以重视,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骨头的软化与退化,这种情况会越来越严重,疼痛感也会增加。

所以,减少骨量的流失情况,改掉生活中不健康的习惯,必须马上行动起来。

首先,大家要知道骨量的增长不是持续不断地,根据不同人的身体发育情况,最晚在30岁骨量就不再增加,反而开始慢慢流失。

因此,很多人会推卸责任,把骨质流失怪在年龄的增长上,固然这是一方面的原因,但更多的是由于年轻时候的不良习惯造成的。

因此,只要好好做到重视下面四种行为,骨量流失的速度会慢慢变缓。

第一,运动锻炼是促进骨量增长的帮手。

随着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中国人的运动锻炼意识越来越强烈,都了解了适当的户外运动可以强筋健骨,增强身体免疫力,在挥发汗水的同时,也会接受到锻炼带来的好处。

所以不爱运动、天天宅在家里的懒散行为,会让身体接受不到阳光的照射的流失活性维生素D.有的人会说,我可以通过水果蔬菜来补充维生素D,但是活性维生素D只有通过晒太阳的方式才能够吸收。

第二,多多补充含钙的食品,吃钙片。

钙是骨矿物质最主要的成分,钙成分不足会影响骨质的变化,大家可以在婴儿时期就开始给它们补充钙片,这就是为了然后小朋友的腿脚更加有劲儿。

所以,补充钙物质的行为在任何年龄段都不能忽视。

第三,多喝温开水,蜂蜜水和淡盐水。

这三种水里面都含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对调节人体新陈代谢有着重要的意义。

现在很多人会选择用咖啡和浓茶来代替平时所需要的水含量,这种是不正确的,它们里面含有的物质会加速钙流失,会造成骨质疏松的结果。

第四,改变抽烟酗酒的习惯。

抽烟酗酒是导致许多重大疾病的元凶,吸烟会导致骨量的大量流失,酒精则会刺激肠胃运动,造成抑制骨头成长的结果。

运动对骨骼健康的重要性

运动对骨骼健康的重要性

运动对骨骼健康的重要性运动是每个人健康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除了有益于心血管健康和摄入的热量消耗,运动还对骨骼健康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运动对骨骼健康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促进骨骼健康的运动建议。

1. 运动有助于骨密度增加骨密度是衡量骨骼健康的重要指标。

骨密度较高意味着骨骼更为强壮,更抵抗骨折的发生。

研究表明,定期参与高强度运动,如跳绳、足球等,可以帮助骨密度的增加。

这是因为这些运动会在骨骼受到压力时刺激骨细胞的生长和更新。

2. 运动促进骨骼的生长和发育在儿童和青少年期间,骨骼处于生长和发育阶段。

科学研究表明,参与适宜强度的运动可以促进骨骼的生长和发育。

这是因为运动可以刺激骨细胞的增殖和骨骼的成长。

因此,让孩子们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和运动锻炼对于他们的长期骨骼健康至关重要。

3. 运动提高骨骼的灵活性和协调性除了增加骨密度和促进骨骼发育外,运动还可以提高骨骼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骨骼周围的肌肉力量,提高关节的稳定性和灵活性,减少骨骼受伤的风险。

4. 运动预防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骨骼健康问题,其特点是骨骼变脆,易发生骨折。

运动被认为是预防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因素之一。

有氧运动,如快走、跑步和跳舞,可以增强骨骼,并降低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

5. 运动促进骨骼修复运动不仅对预防骨骼疾病有益,对于已经受伤的骨骼也有帮助。

适度的运动可以促进骨骼的修复过程。

例如,在骨折恢复期间参与康复运动可以加速骨折部位的愈合,并提高骨骼的强度。

综上所述,运动对骨骼健康至关重要。

它有助于骨密度增加,促进骨骼的生长和发育,提高骨骼的灵活性和协调性,预防骨质疏松症,促进骨骼修复。

因此,我们应该每天积极参与适宜的运动,以保持骨骼的健康和强度。

建议的骨骼健康运动包括:跑步、快走、游泳、跳舞、瑜伽和举重等。

这些运动可以适应不同年龄和体能水平的人群,但在开始新的运动计划之前,最好咨询医生或运动专家的建议。

同时,定期检查骨密度,并补充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有助于维护骨骼的健康。

运动对老年人骨密度的影响

运动对老年人骨密度的影响

运动对老年人骨密度的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逐渐下降,骨骼健康也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其中,骨密度的变化对于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有着重要的影响。

而运动作为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干预手段,对于老年人骨密度的维持和改善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骨密度,简单来说,就是指骨头中矿物质的含量,它反映了骨骼的强度和坚韧程度。

老年人由于生理机能的衰退,如激素水平的变化、营养吸收能力的下降等,骨密度往往会逐渐降低,这就增加了骨质疏松和骨折的风险。

那么,运动是如何影响老年人的骨密度呢?首先,运动可以通过对骨骼的直接刺激来促进骨密度的增加。

例如,负重运动,像快走、慢跑、爬楼梯等,当身体的重量作用于骨骼时,会刺激骨细胞的活性,促使骨骼生成更多的骨质,从而增加骨密度。

这种直接的机械刺激有助于维持和提高骨骼的强度,减少骨质的流失。

其次,运动能够增强肌肉力量。

肌肉与骨骼是相互关联的,强壮的肌肉可以对骨骼产生更好的拉力和支撑作用。

当肌肉收缩和舒张时,会对附着的骨骼产生一定的张力,这种张力可以刺激骨骼的生长和重建,有助于提高骨密度。

比如,老年人进行一些力量训练,如举哑铃、使用弹力带等,可以有效地锻炼肌肉,进而间接促进骨密度的提升。

再者,运动有助于改善身体的平衡和协调能力。

对于老年人来说,良好的平衡和协调能力可以减少跌倒的风险,而跌倒往往是导致骨折的重要原因。

通过进行一些如太极拳、瑜伽等运动,可以增强身体的稳定性和灵活性,降低因跌倒而造成骨折的可能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护骨骼的健康,间接对骨密度的维持产生积极影响。

此外,运动还能促进血液循环。

良好的血液循环可以为骨骼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和氧气,有助于骨骼细胞的新陈代谢和修复。

同时,运动还可以调节体内激素水平,例如促进雌激素和睾酮的分泌,这些激素对于维持骨密度也具有一定的作用。

然而,要想通过运动有效地改善老年人的骨密度,还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运动的类型选择很重要。

老年人应结合自身的身体状况选择适合的运动。

体育运动与骨骼健康的关系

体育运动与骨骼健康的关系

体育运动与骨骼健康的关系体育运动是一种重要的身体活动方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有助于锻炼身体,还对我们的骨骼健康和发育有着积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体育运动与骨骼健康之间的紧密联系,包括骨骼健康的益处以及运动对骨骼的作用。

一、骨骼健康的益处骨骼健康对于身体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

良好的骨骼健康可以预防骨折、骨质疏松等骨骼疾病,并提高人体的整体健康水平。

以下是骨骼健康的主要益处:1. 骨骼强度增加:通过适当的体育运动,特别是负重运动,可以促进骨骼细胞的生长和重塑,使骨骼变得更为强壮耐用。

2. 骨骼密度增加:在进行体育运动时,骨骼会受到身体的重力刺激,刺激其中的骨细胞增值,使骨骼密度增加,从而减少骨质疏松的风险。

3. 动态平衡提高:通过体育运动,特别是平衡性运动,可以增强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感,从而降低骨折和跌倒的风险。

二、体育运动对骨骼的作用体育运动对于骨骼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增加骨骼负荷:进行体育运动时,骨骼受到来自身体的重力和运动产生的冲击力。

这种负荷刺激可以刺激骨骼成长和修复,提高骨骼质量和强度。

2. 促进骨骼重塑:在进行体育运动时,骨骼不断经历应力和应变,这促使骨细胞进行重塑和修复。

长期坚持体育运动可以帮助骨骼建立更健康的结构。

3. 促进骨骼血液循环:体育运动可以提高身体的代谢率,增加血液循环。

良好的血液供应可以使骨骼获得足够的营养和氧气,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和修复。

4. 提高关节灵活性:进行体育运动可以增加关节的活动范围和灵活性,改善骨骼的稳定性和运动能力。

三、建立健康的体育运动习惯为了维护骨骼健康,我们需要建立健康的体育运动习惯。

以下是一些建议:1. 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运动项目:不同的体育运动项目对骨骼健康的影响不同,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非常重要。

建议选择有氧运动、负重运动和平衡性运动等。

2. 温暖身体:在进行体育运动前,进行适度的热身运动,以增加关节和肌肉的灵活性,并预防运动损伤。

如何预防骨质疏松症

如何预防骨质疏松症

如何预防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是人体骨骼质量减少,容易发生骨折的病症。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骨质疏松症是一种由于骨头丢失密度,从而导致骨头变脆且易折的病症。

因此,预防和减少骨质疏松症可以帮助提高生活质量,减少骨折的风险。

预防骨质疏松症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一、多运动运动对预防骨质疏松症有重要作用。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身体质量,例如跑步、跳绳、游泳、登山、做力量训练等。

尽量避免长期坐着或蹲着等强度低的生活方式。

骨质疏松症的患者经常被认为运动不适合,这是错误的。

任何年龄段的人都可以从适当的强度和周期的锻炼中受益。

注意风险和限制,向专业的医生和教练咨询,制定适合个人条件的运动计划。

二、注意日常饮食骨质疏松症的预防还需要注意健康的饮食。

钙是维持骨骼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需要每天摄入充足的钙质,如乳制品、鱼、豆制品、蔬菜等食品中的钙。

通过饮食和补充适当的钙剂可以使骨骼强壮。

运动和饮食一起起作用,会更有效地预防骨质疏松症。

三、戒烟限酒吸烟和饮酒会对骨骼质量产生负面影响,除了引起口腔癌、肺癌外,尼古丁和酒精还会破坏骨组织。

喝酒养生、治百病的说法是非科学的。

饮酒人患骨质疏松症的比不饮酒人要多得多。

在防止骨质疏松症的健康生活中,禁烟与限酒是必不可少的。

四、定期检查如果有骨质疏松症的家族史,个人疾病史或逆境的高危因素,如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高碳酸饮料等,考虑到专业医生的建议,尤其是50岁以上的女性,建议每年进行一次骨密度扫描和其他相关检查。

及时发现并治疗骨质疏松症,可以更好地预防和减少风险。

总的来说,预防骨质疏松症需要个人、社会和政府的共同努力。

了解自身条件,制定适合的运动计划和饮食计划,避免吸烟和酗酒,注意适时进行检查。

科学、健康的生活习惯和充足的医疗保健将有助于减少骨质疏松症的风险,促进人民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骨质疏松锻炼方法

骨质疏松锻炼方法

骨质疏松锻炼方法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的骨质疾病,常见于老年人和绝经期妇女。

骨质疏松症状最初很难发现,但如果不治疗会使骨骼结构变得脆弱,导致骨折,疼痛和残疾。

因此,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状的最佳方法是通过锻炼来增强骨骼的健康和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一些骨质疏松锻炼方法,以便帮助您增强骨骼健康。

1. 健身运动适合骨质疏松患者的优秀运动是跳舞和慢跑,这些都是有氧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同时减少脂肪和维持身体的稳定性,有助于保护骨骼免受压力和损伤。

此外,力量训练同样是重要的。

这会让肌肉更加强壮,从而支撑骨骼,减少骨折的风险。

应注意的是,力量训练应该集中在下肢,因为腿部的骨骼负担更大。

您可以做些深蹲或踢腿的训练。

2. 姿势锻炼姿势训练有助于改善骨骼和身体的稳定性以及提高平衡性。

这些锻炼都非常简单,每天都可以进行,例如站在一条腿上站立十秒钟或使用一个球来增加身体的稳定性。

除了支持肌肉和骨骼的功能外,这些姿势锻炼还可以减少倒霉的坐姿,通过改善身体的流感控制,减少骨骼受压的可能。

3. 瑜伽锻炼瑜伽是一种体式锻炼,是一种专门的锻炼,可以和其他动作共同进行以加强身体结构。

瑜伽锻炼同时强调肌肉的伸展性和释放塑性,从而帮助您更好地运动和按摩身体。

此外,瑜伽中某些动作比如侧弯和扭转,可以通过直接应用骨骼压力来强化骨骼质量和强度。

4. 避免高危环境避免可能导致骨折伤害的行为和环境也是预防骨质疏松关键。

例如,避免攀登楼梯,坐在旋转的椅子上,和不良的步行姿势,以及避免在地上散步。

骨质疏松患者应尽可能多地依靠助手进行攀爬或下楼等操作,以避免骨骼受到压力。

综上所述,骨质疏松锻炼方法是预防和减缓症状的关键之一。

适量的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姿势练习和瑜伽锻炼都可以帮助提高骨骼健康和稳定性。

同时,避免高风险环境和不宜的行径也可以起到相同的作用。

建议骨质疏松患者在建立锻炼计划之前与医生咨询,以确保采取正确的措施和安全的锻炼。

老年人骨质疏松最佳治方法

老年人骨质疏松最佳治方法

老年人骨质疏松最佳治方法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老年人骨骼疾病,主要特点是骨质减少和骨结构脆弱,容易发生骨折。

对于老年人骨质疏松的治疗,以下方法被认为是最佳的:
1. 饮食调整:保证足够的钙摄入对于维持骨密度非常重要。

老年人每天需要摄入1000-1200毫克的钙。

富含钙的食物包括乳
制品、豆类、坚果等。

此外,维生素D也是促进钙吸收和利
用的关键,老年人可以适量晒太阳或补充维生素D。

2. 运动锻炼:适度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加骨骼负荷,促进骨组织生长和骨密度增加。

老年人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跳绳、有氧运动等。

此外,力量训练也有助于增强骨骼和肌肉,预防骨折。

3. 避免危险因素:老年人应避免长时间的卧床休息,因为长期缺乏活动会加速骨质流失。

此外,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也能降低骨质疏松的风险。

4. 药物治疗:对于已经出现严重骨质疏松的老年人,医生可能会考虑药物治疗。

常用的药物包括双磷酸盐、雌激素、钙剂等。

但是,药物治疗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因为不同药物具有不同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综上所述,老年人骨质疏松最佳的治疗方法包括饮食调整、运动锻炼、避免危险因素以及药物治疗。

老年人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结合医生的建议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锻炼对骨质疏松的影响2012530107 曾永莉运动康复与健康摘要:本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高和骨折危险性增加为特征的系统性、全身性骨骼疾病;是一种以低骨量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骼脆性增加和易发生骨折的全身疾病。

目前, 对于骨质疏松的主要防治有三种主要方法, 即营养疗法、药物疗法和运动疗法, 而运动疗法的效果常被忽视。

据最新研究发现, 运动对骨密度的影响(40 %)远远超过与骨代谢相关的激素、钙及维生素D 对骨密度的影响(3 % ~10 %)[ 1] 。

长期科学地进行身体锻炼能维护和提高骨矿密度, 增强肌肉力量, 提高人体运动平衡能力, 减少摔跤的危险性, 从而降低因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发生率, 适宜的运动锻炼还能减轻因骨质疏松引起的疼痛症状, 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适当的体育运动可以减缓随年龄的增长而发生的骨质疏松, 促进人的身心健康。

综述运动锻炼对骨的代谢不同运动方式、运动强度对骨质疏松影响的及运动中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运动锻炼骨质疏松骨密度骨代谢1 前言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 作为老年退行性重要疾病之一的骨质疏松症及其所致的骨折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我国有骨质疏松患者6000~ 8000万, 美国每年因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120万, 日本65岁以上老人中有1 /3患骨质疏松症。

随着老年人口逐年增多, 骨质疏松由于其高发病率给各国增加了巨大负担。

从目前国内外研究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补钙、运动疗法和饮食调节等措施。

在这些治疗方法中,运动疗法具有安全经济,疗效显著等特点,因此,运动锻炼成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重要治疗方法。

2 体育锻炼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机制2.1 体育锻炼能改善骨的血液循环,促进骨代谢目前的研究资料均认为由于进行体育运动时,肢体不断地移动,肌肉急剧的收缩,强有力地牵拉所附着的骨骼增加了骨的机械负荷,从而改善了骨的血液循环,有助于阻止骨的流失,有效刺激了骨细胞的生成。

同时,机械负荷刺激骨组织对摄入人体内的钙及其它物质的充分吸收和利用,吸收的钙及其它矿物质不断在骨架中储蓄以增加骨密度的峰值,补充巩固骨微细结构。

一方面减少了骨质的丢失,另一方面使骨质含量增加,因而引起了骨的良性影响,防治和延缓了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和发展。

2.2 体育锻炼能促进性激素分泌性激素与骨代谢关系非常密切,雌性激素是稳定骨钙的重要因素,女性绝经后,由于雌激素水平的下降,骨量丢失加快。

运动使绝经后妇女雌激素浓度增加,从而增加骨钙含量[2]Vogel报道,骑自行车功率50%45min,,血浆睾酮和游离睾酮增加。

睾酮与雌二醇能促进骨的蛋白合成,骨基质总量增加,使骨盐沉积保留、骨质增厚、骨骺融合,从而促进骨的生长发育[3]。

一旦雌激素降低破坏了骨吸收与骨形成的偶联关系,使骨代谢呈负平衡;同时抑制了GHI 的分泌,使肠钙的吸收减少,导致骨量减少,引起骨质疏松。

因此,体育锻炼使体内性激素分泌发生正性改变,对骨骼保持正常的代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3体育锻炼可促进钙吸收和利用长期适宜的系统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和神经体液调节,促进钙、磷、锰等元素的吸收利用,利用血钙向骨内输送和破骨细胞向成骨细胞转变;促进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促进受体的应答反应,提高饮食营养物质的吸收率,尤其是钙的吸收率等。

这些都引起骨性结构良性改变,如骨的物理强度和坚固性增加、骨密质增厚、骨质退行性变化推迟和减轻等[4]。

另外,大多数体育锻炼是在户外进行,运动过程能得到适宜太阳光照射,促进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以利于钙的吸收和利用。

3运动强度对骨质疏松的作用在大量报道运动对骨形成的正向作用的同时, 出现了高强度运动降低骨密度的报道。

Smidt等进行了为期1年的高强度的躯干运动(仰卧起坐、弯腰、双腿曲伸) 对绝经后妇女影响的研究, 结果发现运动组第一腰椎至第四腰椎以及股骨颈、转子部位的骨密度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Slemenda的研究显示, 10~ 25岁花样滑冰运动员的股骨颈、胫骨骨密度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而减少。

动物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证明。

Bour rin用5周龄雄性大鼠进行了大强度跑台运( 80%VO2 max ) 11周组织计量学的研究, 结果显示所测骨骼发生了骨丢失。

该强度运动对椎体无影响, 使胫骨纵向生长减少, 胫骨近端骨密度降低, 骨骺端骨小梁变薄, 胫骨总吸收面积增加,类骨质厚度减少而破骨细胞数目和类骨样面积无改变, 提示骨丢失主要原因是成骨细胞活性低。

提示高强度运动不利于生长期动物的骨形成。

No rdslet ten报道3月龄去卵巢大鼠进行高强度的跑台训练9周后力学性能降低、生长迟缓、对股骨的骨质疏松的发展无抑制作用, 提示高强度运动对去卵巢大鼠骨的生长性变化起着负作用。

So gar rd的研究也显示长期大强度运动对骨骼成骨作用有负作用。

其研究显示2月龄大鼠长期( 4月~ 10月) 大强度耐力性运动达4月后, 运动对股骨颈的骨骼力量有阳性作用, 股骨总长度明显增加, 但当训练达10月后股骨颈力量增加的情况不再保持, 且股骨总长度与安静组比较无差异, 同时运动组动物生长线有较早闭合的趋势。

kaastad的力学研究也显示出高强度运动不能增加大鼠的力学kaastad等研究了高强度8周的运动对活体去卵巢大鼠骨骼的力学影响,用右侧后肢进行活体含肌肉的三点弯曲的骨折实验, 结果显示活体和离体骨折的力学性能运动组和非运动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

动物实验从组织计量学、骨密度测定和力学性能测定的研究都显示生长期动物运动负荷及运动持续时间超过一定限度后对骨骼有负作用。

应该说这些研究应验了Frost的理论, 即随着压力增加, 骨的生长增加, 当达一峰值后如果负荷继续增加, 则骨生长反而减少。

近年研究者们在研究骨密度的同时对妇女激素水平、月经情况进行了研究。

1996年Winster 等报道大强度训练的长跑者的全身骨密度较适宜强度长跑对照组明显降低, 骨折的发生率较对照组高, 腰椎的骨密度降低且与每周跑的距离成负相关。

同时研究发现高强度组雌激素水平较低, 他们认为这可能是造成骨密度下降的最可能原因。

Foldes等用超声波检查了27名年轻女性芭蕾舞学生和27名非舞蹈学生的胫骨和腰椎, 结果显示胫骨的超声速对照组显著降低。

他们认为可能是舞蹈演员要求低体重导致营养不足、激素失调所致Khan对女性退休芭蕾舞演员的研究发现, 她们的抗重力骨骼股骨颈、股骨转子和腰椎的骨密度与非舞蹈对照组比较无差异, 而非抗重力作用的胫骨远段和中段骨密度较对照组降低, 且骨密度与月经紊乱的程度成反比。

通过研究他们提出高强度运动导致的女性运动员激素失调、月经紊乱、闭经是导致骨丢失、发生骨质疏松的最可能原因。

4运动方式对骨质疏松的作用不同运动项目由于其运动方式的不同, 对身体所施加的机械负荷也不同, 因此对骨质的影响也存在差异。

张林等[ 5] 认为力量性运动员的BMD最高, 耐力性运动员的BMD最低, 男女运动员呈现同类变化。

赵杰修等[ 6] 对171名参加不同项目后的大学生的BMD和体质指标进行检测, 结果发现参加短跑、武术项目的人的BMD值最高, 其次是足球、篮球和中长跑。

Nilsson等[ 7]报道举重运动员BMD最高, 其次是投掷运动员, 然后是赛跑运动员、足球运动员, 游泳运动员BMD最低。

Creighton等[ 8]认为参加高冲击力运动(如篮球运动)的女运动员的BMD高于非冲击力运动(如游泳运动)的女运动员。

Rupert等[9 ] 研究表明, 参加高冲击力运动有利于中老年人维持骨量, 减少骨折的危险。

Suominen等[ 10] 研究表明, 多年从事运动的70— 80 岁老年男运动员跟骨BMD显著地高于同年龄的非运动组。

此外, 有多数研究认为游泳是非抗重力性运动, 对骨密度的增加作用较差。

如Avlonitou等[ 11] 报道男性和女性竞技性游泳运动员BMD与年龄对照组相似,游泳对BMD无影响;Dook等[ 12]报道长期参加游泳运动的人只具有中等水平的BMD, 且与不参加运动者无显著性差异。

这些研究均显示进行地面反作用力越大的运动对增加骨密度的作用就越好, 从而可以有效地增强骨质, 减少骨量的丢失, 防止或减缓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5 注意事项5.1运动前常规体检中老年患者,心脑血管系统疾病伴随者非常多,运动前应行常规检查,运动项目尽量避免倒立性、屏气性、突发力等动作,以免出现意外事故发生。

5.2运动场地时间的选择体育锻炼的场地应选择平坦、阳光充足又不爆晒、通气性良好、避风吹、空气清新等场所。

锻炼时间:春秋应选上午7-9点,下午4-6点左右;冬天上午应比春秋晚30min,,下午应早30min,;夏天上午应比春秋早1h,下午晚1h。

5.3加强医务监督,适时调整锻炼计划运动过程要加强医务监督,了解患者随时的健康状况,确保运动健康进行,同时要根据身体健康状况,适时调整运动内容和运动强度,保证每次达到最佳锻炼效果。

参考文献:[1]王沛, 刘春.骨质疏松的运动防治研究.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03 ,2(4):30 ~ 33 .[2]郭海英.健身锻炼对老年妇女骨密度的影响[C].中国运动医学学术会议论文1999.244[3]何成奇,熊素芳,易文远,等.骨质疏松症的运动疗法[J] 现代康复,2001,5(4):10[4]李爽,陈杨,何拉木斯,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健骨运动处方的研究[J]现代康复2001,5(1),108[5]张林.运动员骨密度变化特点[ J] .中国体育科技, 1999,35(4):14-16.[6] 赵杰修, 张林, 张承玉.运动方式对人体骨峰值的影响[ J]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00, 19(2):163 -166.[7] NilssonBEetal.Bonedensityinathletes[ J] .ClinOrthop,1997(77):179 -182.[8]CreightonDL,MorganAL,DebraB,etal.Weight-bearingexerciseandmarkersofboneturno verinfemaleathletes[ J] .AppliedPhysiology,2001, 90(2):565 -570.[9]RupertWJ,Kay-TeeK,NicholasEDS,etal.Patternsofphysicalactivityandultrasoundat tenuationbyheelboneamongNorfolkchortofEuropeanProspectiveInvestiga-liono1Cancer (EPICNorfolk)[J]:populationbasedstudy.BMJ, 2001, 322:140.[10]SuominenHandRahkilaP.Bonemineraldensityofthecalcaneusin70-to81-yr-oldmaleat hletesandapopula-lionsample[ J] .MedSciSportsExerc, 1991, 23(11):1227 -1233.[11]Avlonitou,etal.Estimationofbodycompositionincompetitiveswimmersbymeansofthr eedifferenttechniques[J] .Int.J.SportsMed.1997, 18(5):363 -368[12]DookJE,etal.Exerciseandbonemineraldensityinmaturefemaleathletes[ J] .Med.Sci.SportsExerc.1997, 29(3):291 -29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