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预防与运动调护

合集下载

骨质疏松的饮食调理和运动建议

骨质疏松的饮食调理和运动建议

骨质疏松的饮食调理和运动建议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特别多见于老年人。

它会导致骨骼变得脆弱,容易骨折。

饮食调理和运动是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的重要措施。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骨质疏松的饮食调理和运动建议,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饮食调理1. 补充钙和维生素D钙是骨骼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维生素D则有助于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

因此,多摄入富含钙和维生素D的食物对于骨质疏松的预防非常重要。

富含钙的食物包括乳制品(如牛奶和酸奶)、豆类、海鲜、坚果和绿叶蔬菜等。

同时,维生素D主要来源于阳光照射,适当户外活动可以帮助身体自行合成维生素D。

2. 控制钠摄入量摄入过多的钠会增加钙的排除,从而导致骨质疏松。

因此,减少食物中盐的使用量,避免食用高钠食物(如罐装食品、加工肉制品等)对于骨质疏松的预防非常重要。

3.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适量增加膳食纤维(如水果、蔬菜和全谷类食物)的摄入,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

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胃蠕动,增加钙的吸收和利用。

4. 注意摄入足够的蛋白质蛋白质是骨骼组织的重要构成成分,适量的蛋白质摄入对于骨质疏松的预防和治疗非常重要。

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包括瘦肉、鱼类、家禽、豆类和乳制品等。

二、运动建议1. 增加有氧运动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可以增强心血管功能、提高血液循环,有益于骨骼的健康。

每周进行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的有氧运动,有助于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

2. 进行力量训练力量训练是增强骨骼和肌肉的重要方式。

重复使用身体的肌肉可以促进骨骼的新陈代谢,增加骨骼的密度。

适量的力量训练,如举重、俯卧撑等,对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非常有益。

3. 增加平衡练习骨质疏松患者易于摔倒,增加平衡练习可以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能力,减少跌倒的风险。

平衡练习可以包括单腿站立、太极拳等。

4. 每日适量的日常活动除了有针对性的运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活动也能对骨质疏松的预防产生积极影响,如走楼梯、打扫房间、做家务等。

总结:饮食调理和运动是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的重要手段。

骨质疏松症的防治与运动

骨质疏松症的防治与运动

骨质疏松症的防治与运动骨质疏松症是一组全身性的骨骼疾病,是由于骨密度和骨量降低,骨组织微结构被破坏,从而导致骨强度下降和骨脆性增加,骨的载荷能力降低,难以承受日常活动和简单的动作甚至机体的重量所产生的应切力,而发生微骨折乃至骨折,特别常见于悄然发生的腰椎压缩性骨折和因跌倒所致骨折。

骨质疏松可见于不同的性别和年龄,但常见于绝经后女性和老年男性。

其最大危害为骨强度下降所引起的骨折(脆性骨折),是老年患者致残和致死的常见原因,对老年人的健康和生存质量有很大影响,由于该病早期症状隐蔽,往往被称为隐形杀手,已被公认为严重的社会公共健康问题。

一、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有哪些?1、规律合理膳食能够有效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应在日常饮食中增加钙的补充,因为钙参与骨的代谢,是促进骨形成的重要营养元素,是有效的预防措施。

尤其在儿童期或青春期进行补钙更能够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1)食物中摄取钙比补充钙剂效果更好。

食补,方便有效且不易产生副作用,平时注意不偏食,不挑食,多吃钙、磷含量高的食物,如、虾、虾皮、鱼、海带、乳制品、牛奶(250ml含Ca300mg)、骨头汤、精杂粮、豆类、芝麻、绿叶蔬菜等。

(2)多食维生素D含量多的食物,维生素D可促进钙在肠道的吸收,参与调节骨重建。

其中奶油、蛋黄、鱼子、鱼肝油、海鱼、动物肝脏等含量较多。

(3)摄入适量的蛋白质有助于钙的吸收,摄入量不可过高或过低。

大豆蛋白的摄入非常有利于钙的吸收,因其含有异黄酮,能较好的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4)要戒烟限酒,少喝浓茶、咖啡、碳酸饮料,少吃糖类,低钠饮食,动物蛋白也不宜食用过多。

并坚持适度锻炼,适当的户外活动,适量晒太阳。

慎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

2、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退化性疾病,尤其常发生于妇女绝经后,绝经后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从而导致骨丢失量加快,增加患病风险。

此阶段应每年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查,对骨量快速减少的人群,应及早采取防治对策。

对于有骨质疏松症高危因素的患者,应及时给予相应的预防措施。

预防中老年人骨质疏松的锻炼方法

预防中老年人骨质疏松的锻炼方法

预防中老年人骨质疏松的锻炼方法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中老年人骨质疏松的问题日益突出。

骨质疏松是一种骨骼疾病,会导致骨骼变薄、易碎,增加骨折的风险。

为了预防和减轻骨质疏松的影响,中老年人需要进行适当的锻炼。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锻炼方法,以帮助中老年人保持骨骼健康。

1. 有氧运动有氧运动对于预防骨质疏松非常重要。

这类运动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增强骨骼负荷能力,促进钙质吸收和骨密度的增加。

常见的有氧运动包括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

中老年人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有氧运动,每周进行3-5次,每次30分钟以上。

2. 强度训练强度训练是指通过负重训练来增强肌肉力量和骨骼负荷能力的锻炼方法。

这些训练可以包括举重、使用弹力带、做俯卧撑等。

中老年人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强度训练项目,并逐渐增加负荷和重复次数。

强度训练每周进行2-3次,每次20-30分钟。

3. 平衡训练中老年人常常因平衡能力下降而容易摔倒,增加骨折的风险。

因此,平衡训练对于预防骨质疏松非常重要。

常见的平衡训练包括单脚站立、倒立、走平衡木等。

中老年人可以每天进行几分钟的平衡训练,逐渐增加难度和时间。

4. 柔韧性训练柔韧性训练可以增加关节的灵活性和活动范围,减少骨折的风险。

常见的柔韧性训练包括瑜伽、拉伸运动、太极等。

中老年人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柔韧性训练项目,每周进行2-3次,每次15-30分钟。

除了以上几种锻炼方法,中老年人还可以通过改善生活习惯来预防骨质疏松。

首先,保持适当的体重是非常重要的,过重或过轻都会增加骨质疏松的风险。

其次,摄入足够的钙质和维生素D,可以通过食物或补充剂来实现。

此外,避免吸烟和过度饮酒也是保持骨骼健康的重要因素。

最后,中老年人在进行锻炼时应注意安全。

在开始锻炼之前,最好咨询医生的建议,并选择适合自己身体状况的锻炼项目和强度。

在锻炼过程中,要注意正确的姿势和动作,避免受伤。

如果出现不适或疼痛,应及时停止锻炼并咨询医生的意见。

总之,预防中老年人骨质疏松需要进行适当的锻炼。

如何通过运动预防骨质疏松症

如何通过运动预防骨质疏松症

如何通过运动预防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特别是在中老年人中更为普遍。

骨质疏松症会导致骨骼变薄,易碎和易折断,给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带来威胁。

运动是预防骨质疏松症的重要措施之一。

通过合理的运动可以提高骨密度,增强肌肉力量,促进平衡能力等,从而减少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在本文中,将详细介绍如何通过运动预防骨质疏松症。

一、为什么运动可以预防骨质疏松症运动对于骨骼健康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首先,运动可以增加骨骼负荷,刺激骨细胞的新陈代谢,促进骨组织的生成和修复。

其次,运动可以增强肌肉力量,提高身体的平衡和稳定性,减少跌倒的风险,从而减少骨折的可能性。

此外,运动还可以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改善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钙代谢紊乱问题。

二、有哪些适合的运动方式1.有氧运动有氧运动是通过增加心率和呼吸率,使大肌肉群得到适度的锻炼,一定时间持续运动。

有氧运动适合所有年龄段的人们,并且对于预防骨质疏松症尤为重要。

常见的有氧运动包括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

这些运动可以促进全身骨骼和肌肉的协调运动,并且能够增强心肺功能。

2.抗阻力训练抗阻力训练是指通过抵抗物的阻力来进行的力量训练,可以帮助增加骨骼负荷并加强肌肉力量。

常见的抗阻力训练包括举哑铃、做俯卧撑、提重物等。

这些运动可以针对身体不同部位的肌肉进行锻炼,使其更加强健。

3.平衡性训练平衡性训练对于预防跌倒和骨折非常重要。

常见的平衡性训练包括单腿站立、跷二郎腿、踮脚尖等。

这些训练可以提高身体的平衡感知能力,减少走路时的摔倒风险。

三、如何开始运动预防骨质疏松症在开始运动预防骨质疏松症之前,有几点需要注意。

首先,咨询医生建议。

如果您患有其他慢性疾病或有运动限制,请先咨询医生是否适合进行运动。

其次,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

不同人的身体状况和运动能力不同,因此应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和强度。

可以向体育教练或专业医师寻求帮助。

最后,坚持运动。

预防骨质疏松症需要持续的锻炼才能取得效果。

如何预防骨质疏松症

如何预防骨质疏松症

如何预防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是人体骨骼质量减少,容易发生骨折的病症。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骨质疏松症是一种由于骨头丢失密度,从而导致骨头变脆且易折的病症。

因此,预防和减少骨质疏松症可以帮助提高生活质量,减少骨折的风险。

预防骨质疏松症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一、多运动运动对预防骨质疏松症有重要作用。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身体质量,例如跑步、跳绳、游泳、登山、做力量训练等。

尽量避免长期坐着或蹲着等强度低的生活方式。

骨质疏松症的患者经常被认为运动不适合,这是错误的。

任何年龄段的人都可以从适当的强度和周期的锻炼中受益。

注意风险和限制,向专业的医生和教练咨询,制定适合个人条件的运动计划。

二、注意日常饮食骨质疏松症的预防还需要注意健康的饮食。

钙是维持骨骼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需要每天摄入充足的钙质,如乳制品、鱼、豆制品、蔬菜等食品中的钙。

通过饮食和补充适当的钙剂可以使骨骼强壮。

运动和饮食一起起作用,会更有效地预防骨质疏松症。

三、戒烟限酒吸烟和饮酒会对骨骼质量产生负面影响,除了引起口腔癌、肺癌外,尼古丁和酒精还会破坏骨组织。

喝酒养生、治百病的说法是非科学的。

饮酒人患骨质疏松症的比不饮酒人要多得多。

在防止骨质疏松症的健康生活中,禁烟与限酒是必不可少的。

四、定期检查如果有骨质疏松症的家族史,个人疾病史或逆境的高危因素,如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高碳酸饮料等,考虑到专业医生的建议,尤其是50岁以上的女性,建议每年进行一次骨密度扫描和其他相关检查。

及时发现并治疗骨质疏松症,可以更好地预防和减少风险。

总的来说,预防骨质疏松症需要个人、社会和政府的共同努力。

了解自身条件,制定适合的运动计划和饮食计划,避免吸烟和酗酒,注意适时进行检查。

科学、健康的生活习惯和充足的医疗保健将有助于减少骨质疏松症的风险,促进人民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骨质疏松的预防和护理措施

骨质疏松的预防和护理措施

骨质疏松的预防和护理措施骨质疏松,听上去有点吓人,其实呢,就是骨头变得脆弱了,容易骨折。

这可不是小事,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骨骼可真是需要好好照顾。

今天就来聊聊,怎么预防和护理骨质疏松,让我们的骨头像铁一样坚硬,咱们一起加油吧!1. 了解骨质疏松1.1 什么是骨质疏松?骨质疏松就像是骨头的“老化病”,让我们的骨密度下降。

想象一下,一个坚固的水杯,时间久了可能会变得脆弱,稍微一摔就会碎掉。

骨质疏松就是让我们的骨头变得像那样。

这个病在老年人中尤其常见,女士更是要注意,因为女性在更年期后,骨质流失速度加快。

1.2 为什么会得骨质疏松?造成骨质疏松的原因可不少。

首先,遗传因素就像老天爷的安排,家里有这样的历史,自己就得多留心。

其次,饮食不均衡也是罪魁祸首,缺钙缺维生素D,骨头怎么能壮呢?再加上缺乏运动和不良生活习惯,哎,骨头也会跟着“叛变”呀!2. 预防措施2.1 饮食均衡,补充营养吃得好,才能长得壮,骨头也是如此!多吃一些富含钙的食物,比如牛奶、酸奶、豆腐、绿叶蔬菜,这些都是我们的好朋友。

而且,记得晒太阳,维生素D可是帮助钙吸收的好帮手哦!不过,不要忘了,晒太阳的时候,别把自己晒成烤肉,适度就好。

2.2 适当运动,增强骨骼运动对骨头的好处可多着呢!就像锻炼肌肉一样,骨骼也需要“练”起来。

每天抽出点时间做些负重运动,比如快走、慢跑、跳舞、打球,这些都是促进骨密度增加的好方式。

说到运动,谁不喜欢在操场上追追跑跑,小时候的欢乐又回来了嘛!不过,老年朋友要量力而行,别让自己过度劳累哦。

3. 护理措施3.1 定期检查,早发现早治疗定期体检很重要,别等到骨头出问题了才后悔。

每年做个骨密度检查,了解自己的骨骼状况,如果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就像种地,早点浇水,作物才能长得好,骨头也是同样的道理。

3.2 保持好心态,减少压力心态决定一切!保持积极的心态,生活中多找乐子,少让烦恼占据心头。

心理压力过大,身体就容易出问题,骨质疏松也会悄悄找上门。

骨质疏松症的预防与康复训练

骨质疏松症的预防与康复训练

骨质疏松症的预防与康复训练一、骨质疏松症的基本介绍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系统疾病,特点是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异常,并容易发生骨折。

这种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群,尤其是女性更容易受到影响。

由于骨质疏松症可能引发严重后果,如致残和失能,因此预防与康复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骨质疏松症的危害与风险因素1. 危害:骨质疏松症会导致骨折的风险增加,尤其是脊椎压缩性骨折、股骨颈部与手腕等处的骨折常见。

这些骨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了严重妨碍。

2. 风险因素:a. 年龄:随着年龄增长,人们更容易患上骨质疏松症。

b. 性别:女性比男性更容易罹患骨质疏松症。

c. 遗传因素:家族中有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人更容易受到影响。

d. 生活方式:缺乏运动、无规律的饮食和抽烟、饮酒等不健康习惯都会增加患上骨质疏松症的风险。

三、预防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方法1. 均衡膳食:摄取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是防止骨质疏松的关键。

建议每天摄入800-1200毫克的钙和400-8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

2. 合理锻炼: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跑步、游泳)和力量训练(如举重)可以提高肌肉力量、改善身体平衡能力,有助于预防骨折。

3. 改善生活方式:避免抽烟和过度饮酒,保持健康体重,并避免长期卧床不起,可以减少罹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

四、康复训练对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重要性康复训练在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康复训练,患者可以改善肌肉力量、提高平衡能力和灵活性,减少摔倒和骨折风险,并提高生活质量。

康复训练还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疼痛、促进恢复和延缓病程进展。

五、骨质疏松症康复训练的主要内容1. 能量锻炼: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跳舞、游泳)可以增强心肺功能,加强骨密度。

2. 力量锻炼:通过举重等力量训练,可以增加肌肉负荷,刺激骨组织生长。

这些锻炼应在专业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与有效性。

3. 平衡锻炼:平衡能力的改善是预防摔倒和骨折的关键。

可以进行单腿站立、跟踪器平衡训练等锻炼,以提高身体的稳定性。

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运动护理指南

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运动护理指南

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运动护理指南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系统疾病,其特点是骨密度降低,骨骼组织易于脆化,容易发生骨折。

因此,对于骨质疏松症患者来说,合理的运动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份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运动护理指南,帮助您保持骨骼健康,预防骨折。

一、运动前的准备在开始运动之前,骨质疏松症患者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1.身体评估:在开始运动之前,您可以咨询医生或健康专家,进行身体评估,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确定适合您的运动强度和方式。

2.选择适合的运动:骨质疏松症患者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跳绳、游泳、瑜伽等。

骨质疏松症患者应避免高冲击力运动,如激烈的跳跃、奔跑等。

3.做好热身:在进行任何运动之前,确保进行适当的热身活动。

热身可以帮助预防受伤和提高运动效果。

二、适合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运动方式骨质疏松症患者适合以下运动方式:1.有氧运动:这些运动可以帮助增强心肺功能和骨骼密度,如快走、跳绳、自行车骑行和游泳。

每周进行3-5次,每次30分钟的有氧运动,可以获得良好的健康效果。

2.力量训练:通过力量训练可以增强肌肉和骨骼,减少骨折的风险。

选择适合自己的力量训练方式,如举重、使用弹力带等,每周进行2-3次,每次20-30分钟的力量训练。

3.平衡训练:骨质疏松症患者容易发生跌倒和骨折,因此进行平衡训练非常重要。

可以选择瑜伽、太极拳等平衡训练方式,每周进行2-3次,每次20-30分钟。

三、运动时的注意事项在进行运动时,骨质疏松症患者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避免剧烈运动:避免剧烈运动和高冲击力运动,以免导致骨折。

适当控制运动强度,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和时长。

2.注意体位:在进行力量训练时,保持正确的姿势和体位非常重要。

避免弯腰、扭曲等动作,以减少骨折风险。

3.避免受伤:在运动中要注意避免受伤,确保运动场地平整、安全,使用适当的运动装备和保护器材。

4.合理休息:适当休息是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运动过程中,如果感到疲劳或不适,及时休息,并向医生咨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中医药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330例。

其中男性180例,女性150例,年龄16岁~70岁。

随机分为试验组200例,对照组130例。

2健康教育内容2.1向患者介绍什么是牙周病,牙周病是指发生在牙齿支持组织(包括牙龈、牙周膜齿槽骨、牙骨质)的慢性、非特异性、感染性的疾病[2]。

2.2口腔卫生,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饭后漱口,早晚刷牙。

利用牙模型讲解刷牙的方法,。

正确掌握刷牙方法,每次刷牙不得少于3min 。

根据患者刷牙的效果,建议使用保健牙刷。

2.3饮食方面,注意不要偏食,以保证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摄入。

一部分患者因为偏食体内缺乏某种维生素,矿物质等微量元素,以至影响牙齿周围组织的营养状况。

2.4适当口服消炎药,中度以上的牙周病,应该服用阿莫西林,灭滴灵。

2.5洗牙,现多采用超声波洁牙机进行洗牙,能彻底去除菌斑、牙石,去除口腔异味;还可以预防牙周病的发生。

一般主张每年洗牙1~2次。

3健康教育方法3.1由医生或护士进行健康教育。

在口腔卫生宣教中,足够的指导时间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使患者在口腔卫生保健实践中的行为和态度发生根本性的变化[3].语言要通俗易懂,反复强调牙周病的危害,以加深印象。

利用图片宣传栏等进行讲解;利用科室现有资源集体授课,或个别指导。

3.2电话随访,追踪检查患者,了解牙龈出血是否停止,口腔气味有否改善等。

以保证其自觉的口腔卫生习惯。

4效果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效果比较,试验组接受健康教育后,掌握了正确的刷牙方法;主动要求洁牙;口腔卫生得到明显改善;牙周炎得到控制。

对照组因不能使用正确的刷牙方法,不但损伤牙周围组织,而且牙齿也受到损坏;对洁牙始终持怀疑态度;口腔有异味,口腔卫生差,牙周病发病率高。

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 <0.05)5讨论随着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口腔保健意识逐渐增强,在口腔科门诊患者中,主诉要求拔牙者已越来越少,与此相反,要求保留自然牙如残冠、残根者越来越多。

这是我们所提倡的。

但仍然还有相当一部分人(这里多是指患者)之所以患病,还是牙保健意识淡漠,没有将爱牙的问题提到日程。

本组试验表明,对牙周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以大大降低或控制牙周病的发病率。

所以,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要唤起更多的人,从思想上,行动上来爱护自己的牙,保护自己的牙。

参考文献[1]李月.口腔预防适宜技术操作规范[M].第1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64-65.[2]陈萍.牙周病治疗新进展临床医学新进展[J].内蒙古自治区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2006.329.[3]闫福华.口腔全科医生如何进行牙周治疗临床医学新进展[J].内蒙古自治区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2007.331.中图分类号:R6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0979(2012)01-0132-02骨质疏松症的预防与运动调护姜双枣*关键词:骨质疏松症;预防;运动调护*内蒙古自治区中蒙医医院(010020)2011年11月13日收稿骨质疏松症是一种由于骨量减少而产生的疾病状态。

其主要症状表现为;骨痛、身长缩短驼背、骨折及呼吸系统症状,另外还可以发生肋间神经痛、腹胀、便秘等症状。

因其治疗收效很慢,预防与运动调护尤为重要。

1预防1.1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预防:骨质疏松症给老年人带来不便和痛苦,一旦骨折又可危及生命,因此,要特别强调Ⅲ级预防。

Ⅰ级预防:应从儿童、青少年做起,如膳食的营养要合理,多食用含钙、磷多的食品,如鱼、虾皮、海带、牛奶、乳制品、骨头汤、鸡蛋、豆类、粗杂粮、芝麻、爪子、绿叶蔬菜等。

尽量摆脱“危险因子”坚持科学的生活方式,如坚持体育锻炼多接受阳光照射,不吸烟、不饮酒、少喝咖啡、浓茶及含碳酸饮料、少吃糖及盐,动物蛋白也不宜过多食用,晚婚,少育,哺乳期不宜过长,尽可能保存体内钙质、丰富钙库,将骨峰值提高到最大值,是预防生命后期骨质疏松症的最佳措施。

Ⅱ二级预防:人到中年,尤其妇女绝经后,骨量丢失加快。

此时期应每年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查,对快速骨量减少的人群,应及早采取防治对策。

注意积极治疗与骨质疏松有关的疾病,如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脂肪泻,慢性肾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亢,慢性肝炎,肝硬化等。

Ⅲ级预防: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应积极进行抑制骨吸收及促进骨形成的药物治疗,还应加强防摔、防碰、防绊、防颠等措施。

对老年骨折患者应积极进行手术治疗,实行坚强的内固定,早期活动、止痛,促进骨生长,遏制骨丢失,提高免疫功能及整体素质。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是骨骼发育成长衰老的基本规律,但受着雌激素调控,营养状态,物理因子免疫状况,遗传基因,生活方式,经济文化水平,医疗保健等8个方面的影响,若能及早加强保健意识,提高自我保健水平,积极进行科学干预,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是可以延缓和预防的。

1.2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预防:绝经后雌激素减少而导致骨量丢失出现骨质疏松症。

因治疗缺乏特效药物,故预防较治疗更为重要,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2.1提高骨峰价:在青春发育期内,注意合理的营养及钙的摄入量,多吃牛奶、虾皮、蛋类、新鲜蔬菜等食物,并注意饮食的合理搭配,使骨中钙、磷沉积量增多。

坚持进行体育锻炼,促进骨骼对钙的吸收,还要有足够的光照,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

避免不1322012年第1期良习惯,如吸烟。

饮酒等,使沉积量大大增加,储备大量的骨量。

1.2.2减少骨丢失率:绝经期后骨量大量丢失,有效的控制骨量丢失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重要一环。

仍然要补充大量的钙、磷成分,不仅要从饮食中摄取,还要服一定量的外钙药物。

每日摄入元素钙1500mg 。

可在医生指导下采用雌激素替代疗法。

以上方法综合应用,可有效防治骨质疏松症。

1.3妊娠期哺乳期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妊娠及哺乳期妇女钙的需要量增加,分别为每日1200~1500mg 及2000mg ,应予保证,同时适量补充vitD 。

另应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增加户外活动,接受日照可防止vitD 的缺乏。

提倡均衡膳食,纠正偏食习惯。

孕前积极治疗各种导致骨质疏松症的疾病,戒烟、戒酒,注意合理用药,避免药源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1.4长期卧床病人如何调护以预防骨质疏松症1.4.1积极治疗原发病,尽快使病人下床活动,增加病人的运动量。

1.4.2卧床期间要进行必要的功能活动以减少骨量丢失,开始可进行全身肌肉等练习,增加肌肉对骨骼的刺激量;之后进行全身关节的被动活动,即增加对骨骼的刺激,以有效防止关节功能受限;然后再进行主动关节活动,原发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做腰背肌功能锻炼。

1.4.3多食高钙、高磷食物,注意饮食合理搭配,如多食牛奶,豆类鱼类、新鲜蔬菜,水果等食物。

2运动调护2.1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动能锻炼必须结合自身的特点,因人而异,因地制宜。

因时而异,工作生活相结合,防止过劳过逸。

运动前的准备工作和锻炼后的整理工作要特别注意,使整个锻炼善始善终,从而使身体舒缓适应。

最重要的是持之以恒,不要半途而废。

2.2运动方式的选择及注意事项2.2.1慢跑:作为现代生活中防病治病烦人一种重要的锻炼方式越来越多地为老年人所接受。

慢跑能改善心脏的泵功能,能互按刺激骨骼,增加人骨矿含量,防止骨量过多丢失;能增强骨的代谢及骨的抗折力。

慢跑的速度以每分钟100-200米为宜,量力而行,以身体微微出汗,感到舒适、不气短为宜。

慢跑结束后应慢步行走或原地踏步3-5min ,然后再复到安静状态。

慢跑要坚持每日1-2次,有困难者每周至少3-4次。

2.2.2游泳,是一项全身性的体育运动,对老年人十分适合,是预防骨质疏松症的一项极佳的锻炼方法。

老年人参加游泳速度不宜过快,时间不宜过长,游程以不超过500米为宜,一般每日1次或每周锻炼3次以上也可。

2.2.3其它运动项目: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病人应该选择相对较稳定、缓慢、无对抗的运动。

如太极拳、气功、散步、慢跑、跳舞、扭秧歌等运动项目,即可以保证安全,又能增加自体的运动量,有效地维持骨量。

中图分类号:R289.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0979(2012)01-0133-01“自拟过敏煎”外治妊娠痒疹李桂香*关键词:妊娠痒症;自拟过敏煎;外治*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中医院(014300)2011年11月14日收稿妊娠痒疹是孕妇在妊娠期出现的一种瘙痒性皮肤病,皮损为淡红色或正常肤色、绿豆大小、圆形、顶端略扁平的丘疹。

好发于躯干、四肢末端。

伸侧较多,两侧对称。

严重的皮疹可蔓延至全身。

剧烈瘙痒,以夜间尤甚,可有死胎现象。

此病分娩后自行消退,留暂时性色素沉着。

因痒甚痛苦难忍,严重影响孕妇的日常生活及睡眠,更容易造成孕妇的焦虑和烦躁情绪,影响胎儿的健康发育。

中医古籍中无此病名。

依据临床症状和体征可归属于中医的“湿疮”、瘾疹”等病症中。

与风邪、湿、血瘀的病因有关。

其病机为禀赋不耐,人体对某些物质敏感所致[1]。

患者先天禀赋特异,不能耐受正常范围内的刺激是本病的发病基础。

中医认为湿热相互搏击引起皮肉气血不和外受风邪所致。

临床中,自拟过敏煎外治妊娠痒疹50例,收到满意的效果。

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患者均来自我院皮肤科门诊50例孕妇,年龄24-35岁,病程2-5个月。

1.2临床表现:根据皮疹出现的时期不同,可分为2型。

①早发型妊娠性痒疹:多见于妊娠3-4个月,皮损分布于四肢及躯干,腹部的淡红色丘疹,痒感明显,夜间为重。

②迟发型妊娠痒疹,常在妊娠之最后俩个月发病,除与早发型相同皮疹外,尚有丘疱疹,及风团样皮疹,可蔓延至全身。

因剧烈瘙痒而搔抓,可有抓痕、血痂及苔藓样变等继发性皮疹所有病例均符合赵辩《临床皮肤病学》妊娠痒疹的诊断标准。

1.3治疗方法:过敏煎基本组成及功效:①方药组成:荆芥15g 、防风15、苦参30g 、白癣皮30g 、紫草30g 。

②功效:疏风止痒、清热利湿。

③治疗:每日1剂,水煎,温洗患处15-20min ,1日2次,另外可根据所发部位是否有其他兼证而随症加减。

用药期间,停用一切外用药,避免搔抓,忌食鱼虾、辣椒等腥发刺激性食物,对迟发型的患者,嘱注意胎儿一系列情况,必要时到妇科配合治疗。

2结果50例患者中治愈45例,好转3例,2例因妊娠合并其他症状转到妇科治疗。

3体会妊娠痒疹通常与妊娠期孕妇对妊娠代谢产物的敏感有关,多数倾向于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医认为湿热内蕴,外受风邪,搏击于肌肤气血不和所致。

方中:荆芥防风配伍,可祛风清热、透疹止痒,白癣皮为皮肤病之要药,与苦参合用,清热解毒、除湿止痒,紫草可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诸药合用,起到清热利湿、祛风止痒的功效,外治的方法又无口服药物后影响胎儿发育之嫌,且方法方便适用,深受患者欢迎。

参考文献[1]顾伯康.中医外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143.13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