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种子的形态结构.
种子形态结构及其萌发

图10-1蓖麻种子(有胚乳种子)
A.外部侧面观B.外部腹面观C.与子叶面垂直的正中纵切D.与子叶面平行的正中纵切
1.种阜2.种脊3.子叶4.胚芽5.胚轴6.胚根7.胚乳8.种皮
3.小麦籽粒用镊子取小麦籽粒。它有背腹之分,腹面有一条纵沟,称腹沟。与此相反的一面为背面。背面的基部看到一个皱缩的部位,略有凹陷,这就是胚体的部位。在它相反的一端有许多短毛,称冠毛。沿腹沟用刀片纵切为二,很清楚地看到占籽粒极大部分、白色粉状的结构,是胚乳(内含大量淀粉)。
【实验报告】
1.绘出各类种子外形图,列表比较之。2.种子萌发(小论文)。
实验十种子形态结构及其萌发
【实验目的】
掌握各类型的种子结构,学会用常规和快速方法测定植物种子的发芽率,自主设计完成种子萌发实验过程并描述幼苗形成各过程及形态特征。
大豆形态观察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大豆,又称黄豆,是豆科大豆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其种子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多种营养成分,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油料作物。
为了了解大豆的形态结构及其生长过程中的变化,我们进行了大豆形态观察实验。
二、实验目的1. 观察大豆种子的外部形态结构。
2. 观察大豆在萌发过程中的形态变化。
3. 分析大豆种子萌发过程中的生理现象。
三、实验材料与工具1. 实验材料:大豆种子、蒸馏水、培养皿、镊子、放大镜、记录纸、笔。
2. 实验工具:电子天平、恒温培养箱、显微镜。
四、实验方法1. 种子的预处理:将大豆种子用清水浸泡6小时,使其吸水膨胀。
2. 种子的形态观察:用放大镜观察大豆种子的形状、颜色、表面结构等特征。
3. 种子的萌发实验:a. 将浸泡好的大豆种子均匀地放入培养皿中,每皿10粒。
b. 向培养皿中加入适量蒸馏水,使种子表面湿润。
c. 将培养皿放入恒温培养箱中,保持温度在25±1℃,每天观察种子的萌发情况。
d. 每天记录种子的发芽数量、生长状态等。
4. 种子的生理现象观察:a. 使用电子天平称量大豆种子的重量,记录其初始重量。
b. 每隔一定时间,称量大豆种子的重量,观察其重量变化。
c. 使用显微镜观察大豆种子萌发过程中的细胞结构变化。
五、实验步骤1. 种子的预处理:将大豆种子用清水浸泡6小时。
2. 种子的形态观察:a. 用放大镜观察大豆种子的形状、颜色、表面结构等特征。
b. 记录观察结果。
3. 种子的萌发实验:a. 将浸泡好的大豆种子均匀地放入培养皿中,每皿10粒。
b. 向培养皿中加入适量蒸馏水,使种子表面湿润。
c. 将培养皿放入恒温培养箱中,保持温度在25±1℃,每天观察种子的萌发情况。
d. 每天记录种子的发芽数量、生长状态等。
4. 种子的生理现象观察:a. 使用电子天平称量大豆种子的重量,记录其初始重量。
b. 每隔一定时间,称量大豆种子的重量,观察其重量变化。
c. 使用显微镜观察大豆种子萌发过程中的细胞结构变化。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3单元 第1章 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 复习题(含答案)

第1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复习题一.选择题(共30小题)1.某地修建了化工厂,原来的植物逐渐减少消失,最先消失的植物最可能是()A.藻类植物B.苔藓植物C.蕨类植物D.被子植物2.松树与桃树相比,最主要的不同之处是()A.松树的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B.松树的果实内有种子C.松树的胚珠外面有子房壁保护着D.松树比较高大3.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更适应陆地生活,分布更广泛,种类更多,其原因不包括()①果皮可以保护种子免受外界环境不利因素的影响②种子更大③有些果实有翅或有毛,适于随风传播④有些果实颜色鲜艳,有香甜的浆液或果肉,能诱使动物来吃,利于种子传播⑤被子植物能开花⑥被子植物具有发达的根、茎、叶A.①②③B.②⑤⑥C.②③⑤D.④⑤⑥4.下列属于种子植物的是()A.海带B.肾蕨C.小麦D.葫芦藓5.关于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海带呈褐色是因为它的叶片中不含叶绿体B.苔藓植物的叶非常薄,对二氧化碳等有毒气体非常敏感,所以可以作为检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C.卷柏和苏铁的主要区别是能否产生种子D.被子植物是生物圈中适应性最强,种类最多,最高等的植物类群,为生物圈提供了绝大部分氧气6.如图中的三种植物种子或果实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食物来源。
图一为大豆种子的结构示意图,图二为小麦籽粒的结构示意图,图三为玉米籽粒的结构示意图。
说法错误的是()A.豆浆、豆腐的营养物质都主要来自于图一中⑤B.我们食用的面粉和玉米淀粉均主要来自于种子的胚乳C.图中三种种子的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胚乳等D.小麦、玉米种子可以适当深播,大豆种子则不宜深播7.金鱼藻主要特征“茎细柔,有分枝;叶轮生,叶片具刺状小齿;花小,单性,雌雄同株或异株;小坚果,卵圆形。
”判断金鱼藻为被子植物而不是藻类植物的主要依据是它具有()A.种子B.果实C.发达的输导组织D.根、茎、叶的分化8.下列关于图中四种植物的描述,错误的是()A.马尾松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B.葫芦藓没有真正的根C.紫菜属于多细胞藻类植物D.肾蕨具有真正的根、茎、叶9.下列对几种植物形态、结构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A.石花菜没有根、茎、叶的分化B.海带、葫芦藓和满江红都是孢子植物C.肾蕨有真正的根、茎、叶的分化D.白果是银杏的果实,是一种重要的药材10.下列关于植物类群的叙述,正确的是()A.海带是藻类植物,因为细胞内没有叶绿体,所以呈褐色B.蕨类植物具有输导组织,因此适应陆地生活的能力极强C.银杏树是裸子植物,银杏是其果实,又称“白果”D.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在生物圈中的分布更为广泛,所以种类更多11.蕨类植物一般比苔藓植物高大,原因是()A.假根中有输导组织B.具有假根和真正的茎和叶C.根、茎、叶内具有专门的输导组织D.有较发达的营养器官12.我们午饭时人们所吃的米饭,其中的饭粒主要是水稻种子结构中的()A.胚芽B.子叶C.种皮D.胚乳13.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是()A.胚珠没有果实包被B.种子没有果皮包被C.种子没有子房包被D.不产生种子14.“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形象地描绘了生物圈中绿色植物的繁茂景象。
大豆种子结构

大豆种子是一种种子植物,其结构由三个部分组成:
1.外壳:大豆种子的外壳是一层硬壳,由纤维素和蛋白质组成。
外壳保护着种子内部
的组织,并防止水分和其他物质进入。
2.子叶胚乳:子叶胚乳是种子内部的主要组织,由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组成。
子叶胚乳是种子发芽和生长所需的营养来源。
3.胚:胚是种子中的发芽组织,包含了未来植物的所有基因信息。
胚在种子中位于子
叶胚乳的上方。
4.种皮:种皮是胚和胚轴之间的组织,是种子的一部分。
种皮包含了胚的形态和发芽
的信息。
5.子叶:子叶是胚的一部分,在发芽时,子叶将会发展成为植株的叶子。
6.胚根:胚根是胚的一部分,在发芽时,胚根将会发展成为植株的根系。
大豆种子结构复杂,每个部分都有其重要作用,保护种子内部组织并提供营养,使种子能够发芽和生长。
大豆种子还具有一些其他组织,如胚轴,是胚和子叶胚乳之间的组织,用于连接胚和子叶胚乳。
初中生物被子植物的一生选择题专题练习含答案

初中生物被子植物的一生选择题专题练习含答案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20题)1、“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发育成植物的枝条和绿叶的是()A.根 B.茎 C.叶 D.芽2、如图是大豆种子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大豆种子萌发时,图中④提供营养物质B.豆芽菜可供食用部分主要由图中①发育而来C.⑥即是大豆种子的主要部分,又是新植物体幼体D.大豆种子与玉米,水稻种子相比,玉米,水稻种子中没有⑥3、豆浆中的养料主要来自于大豆种子的()A.胚芽 B.胚根 C.子叶 D.胚乳4、图为小玲在仔细观察一朵花的形态结构后绘制的简图。
若在开花前将此花套袋,则这朵花( )A.不会结果 B.会结果 C.不会开花 D.不会凋落5、下列四粒种子的不同部位受到损伤(阴影部位表示缺损部分),即使在适宜条件下也不能萌发的是()A.① B.②③ C.④ D.①②③④6、如图是气孔张开和闭合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气孔是气体交换的“门户”,水分以气体形式也可以通过气孔B.夜幕降临时,叶片大多数气孔呈①状态,蒸腾作用随之减弱C.当太阳升起时,叶片气孔可由状态②转为状态①D.气孔①→②状态的转化可能影响无机盐的运输7、如图是菜豆发育过程中的相关结构,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菜豆种子的胚由图甲中的①②③组成B.图乙中的a是由图甲中的③发育成的C.图丙中的A和B是吸水的主要部位D.图乙中的b是由图甲中的②发育成的8、与种子萌发无关的外界条件是 ( )A、水分B、空气C、温度D、光照9、下列植物中,属于种子植物的是 ( )A.大豆 B.葫芦藓 C.肾蕨 D.水绵10、北方常在早春播种后进行地膜覆盖,这是为了( )A.增加空气 B.增加光照 C.提高温度 D.防止被虫蛀11、种子结构中分别发育成新植物体根、茎、叶的是( )A.胚根、子叶、胚芽B.胚根、子叶、胚轴C.胚根、胚芽D.胚根、胚芽、胚乳12、俗话说“春耕不肯忙,秋后脸饿黄”。
大豆生长发育及各个时期国际划分标准

在肥水充足和密植时,表现出无 限习性特征,而在肥水适宜、稀植时表现 近似有限习性特征。
大豆生长习性
大豆的生长习性是重要的生态性状。在地理分布上 有着明显的规律和区域性。 南方雨水多,生长季节长,有限生长习性类型多。 北方雨水少,生长季节短,无限生长习性类型多。
大豆的主茎和分枝
(1)主茎 大豆的茎比较坚韧,茎上有节,一般主茎有14-16节。幼茎有
绿色和紫色两种。茎的形态特点与产量高低有较大关系。 (2)分枝
大豆茎分若干节,是由茎尖分生组织细胞群(分生区)不断 分生而产生。
主茎节数与生育期长短有一定关系,一般生育期长,节多。
大豆的生长习性
无限结荚习性(Indeterminate)
播种深度对出苗的影响
● 表 1-1 播种深度对大豆幼苗器官发育的影响
播深 (cm)
2 4 6 8
下胚轴长度 (cm) 2.7 4.1 6.2 8.7
出苗时主根长度 (cm) 15.9 13.0 12.8 13.2
出苗时侧根数量 (根) 20 24 17 12
下胚轴重量 (mg/株)
27.6 35.0 42.6 60.7
R3: Beginning pod
R3- 初荚前:主茎任意节上出现0.5cm长的幼荚
● pods are 3/16 inch (5 mm) at one of the four uppermost nodes on the main stem with a fully developed leaf
● From R4 to middle R5 critical for yield ➢ Rapid and steady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 Flowering is complete ➢ Young seeds & pods are most prone to abortion
粮油基础知识1

粮油基础知识一、主要粮食、油料籽粒的形态结构1 谷类粮食中的稻谷、小麦、大麦、玉米、高粱等都属于谷类。
谷类籽粒由皮层(包括果皮和种皮)、胚、胚乳三个主要部分构成。
有些品种如小麦还有糊粉层。
皮层:包围在胚和胚乳的外部,形成保护组织,对粮食的安全储藏是有利的。
胚:胚部分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水分和酶,是种子生命活动最强的部分,也最易生霉。
它由胚根、胚茎、胚芽和子叶四部分构成。
胚乳:谷类粮食的胚乳特别发达,是粮粒养分的储存处,含有丰富的淀粉和较多的蛋白质。
糊粉层:是紧贴在种皮里和胚乳外面的一层组织。
现将稻谷、小麦、玉米籽粒的形态结构介绍于后。
1.1 稻谷稻谷籽粒是由两片外壳(稻壳)包住,在外面的一片较大的壳子称外稃,里面的一片较小壳子则称内稃。
内外稃表面有茸毛,顶端有针状的芒。
稃的基部有两片护颖,内外稃和护颖对湿度、温度、虫、霉的影响与危害,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所以稻谷比大米易于保管。
稻谷去壳后为糙米,糙米粒由皮层、胚乳和胚三部分组成。
米粒的绝大部分为胚乳,包在胚和胚乳外面的为皮层。
糙米有胚的一侧为腹部,无胚的一侧为背部。
糙米碾去皮层后成为食用大米,大米胚乳中除淀粉外,含蛋白质较多而结构较紧密的部分,呈蜡状,颜色较深且透明,这种米粒品质较好。
胚乳中含蛋白质较少的米粒在腹部或米心部位出现不透明的粉质白斑,分别叫腹白或心白,腹白或心白的形成与品种和气候条件有关。
这种米粒结构疏松,硬度低,加工时易成为碎米,品质较差。
有的种皮中含有色素,使糙米呈红色或褐色。
稻谷、糙米形状见图1—1。
1.2 小麦小麦粒由皮层、胚乳和胚三部分组成。
内外颖在脱粒时已除去。
小麦皮层有红色、白色两种,分别叫红麦和白麦。
小麦粒顶端的茸毛称为麦毛。
隆起的一面称为背面,背面的基部有胚。
平坦的一面称为腹面,腹面中间有一道凹陷的沟,叫腹沟。
麦毛和腹沟容易潜藏灰尘与微生物,对保管不利。
小麦籽粒的形态见图1—2。
小麦的胚乳是麦粒的主体部分,其重量占粒重的84%左右。
粮油基础知识

粮油商品的分类
(四)粮油食品:
指以粮食或粮油副产品为原料加工而成的食品
可以分为以下5大类: (1)米面食品。如米粉、各式面条、年糕等。 (2)焙烤食品。如面包、饼干等。 (3)发酵食品。如酱油、醋、味精、发酵酒类。 (4)淀粉食品。如粉丝、食用淀粉等。 (5)植物蛋白食品。如豆腐制品、面筋等。
葵花籽、棉籽、蓖麻籽等。我国90%以上的油料均为草本油料
木本油料:乔木或灌木所生产的油料。如油茶籽、油橄榄、乌桕 籽等
粮油商品的分类
2、油脂 油料经压榨或浸提等工艺制取得到的符合一定质量标准的油 脂成品
与油料分类相对应。
粮油商品的分类
(三)粮油副产品:
指粮油经加工除主产品以外的其他副产物。 包括:
粮油籽粒的基本结构
➢ 部分植物种子萌发所吸收的水分
一般种子要吸收其本身干重的25%~50%或以上才能萌发,例如水稻 22-25%,小麦45-69%、玉米40-50%,大豆100-140%
➢ 植物种子萌发所周围空气含氧量
一般作物种子要求其周围空气中含氧量在10%以上才能正常萌发
粮油籽粒的基本结构
(二)双子叶植物果实的形成
主要粮油籽粒的形态与结构
2、稻谷籽粒结构
约占籽粒
干物质重
结构
主要化学成分
(%)
颖壳
18-20
包括外颖、内颖和护颖
纤维素
果皮 皮层
种皮
1.2-1.5
包括外果皮、中果皮、横列细 胞和管状细胞
极薄,细胞结构不明显,有的 糙米含有色素
纤维素 半纤维素 维生素
糙
糊粉层
米 胚乳 淀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