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炮制加工及对化学成分的影响

合集下载

炮制对中药的化学成分及其作用的影响

炮制对中药的化学成分及其作用的影响
o p ia in , u a t es f n fe t i l i al . f p l t s g a n e a e a d e c n ci c l a c o r n y
[ y r s P oes g C e clo p sin T M Kewo d ] rcsi ; hmiac m oio ; C n t
料 处理 、去油制霜等 。具有毒性的中药经炮制均可 降低影响
21增 强 药 物 的 疗 效 .
炮 制 对 药 物 作 用 的影 响 , 已被 中医 临床 所证 实 ,并 有 了 专
除去 ,则势必使该 药在方 中的实 际比例缩小,不能发挥全方作
用。
陈 雪林 李 向 东 ( . 陉县 医 院 ,河 北 1 井 石 家 庄 , 0 00 ; 530
2 陉县 中医院,河北 . 井
石家庄,00 0 ) 5 3 0
中图分类 号:R2 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 7-8 0( 0 0 80 0 —1 8. 6 476 2 1 )1—1 40 【 摘 要 】 通过对 中药采用不同的方法和辅料炮制 ,对 药效进行比较 。通过炮制,消除方 中某些药物 的不良反应 ,提 高药方
降气 平喘,化痰消食作用增强 。 3 . 2保证方 中各药 比例准确
为充 分 发 挥 配 伍 后 的方 剂 综 合 疗 效 ,这 就 要 是 通 过 净 制 工 序 来 解 决 。如 山茱 萸 的 核 、金 樱 子 的毛 核 、巴 戟天 的木 心 、黄 柏 的粗 皮 ( 皮 ) 栓 ,均 非 药用 部 分 ,而 且 所 占 比例 较 大 , 若 不
加有效 。药物炮制所产生 的增强作用,大多早 已被现代 科学所 验证 ,显示出它的合 理性 。炮制药物的方法 、辅料是多种多样

中药炮制与中药化学成分的影响

中药炮制与中药化学成分的影响
对含 量 以增 强药 物疗 效 。 总之, 炮 制 可 以提 高 药 品质量 , 增 加药 物纯 度 ,保证
解, 有 的被转 化成 份 , 有 的增加 有效成 份等 , 这 对药 物的 功能都 有很 大的 关系 。 生物碱是 一类 含氮 的有机化 合物 , 难 溶于水 , 通常有 似碱 的性质 , 能与酸结 合成 盐变成 易溶 于水 的盐 、 使 人体容 易 吸收 , 如“ 元胡 索生 用镇 痛攻力 较差 , 醋 制后 可使主要 镇痛 成份 的延胡索 乙素转 化成盐 , 增大 了水 中的溶解度 , 提高疗 效 。 含 有 贰类 成 份 的药材 通 常 同时含 有相 应 专一 的分 解酶 , 在一 定 的温度 湿 度条件 下, 易 被 共存 的酶 所酶 解 。 含 有 挥发 油的 药物 要根 据 临床 需要进 行 炮制 , 如薄
蜂蜜 又能 润肺止 咳 , 增 强 了止咳 平喘 的效能 。 藤 黄的消 肿杀 虫作用 可 能与藤 黄 素有 关 , 但 因藤 黄素 剧 毒 , 特别是 庄藤 黄素 致泻 力极 强 , 故多 外用 。
3 . 中药炮 制对 于 中药化 学成 分影 响的 意义
3 1增 强 药品 的安全 性
有 重要 意义 。 1 . 中 药炮 制 的简单 介 绍 中药炮 制是根 据 中医中药 的基 本理论 , 按 照 中医临床用 药的特点对 中药进
元胡 经用 醋煮 或 醋炙 后 ,可使 呈游 离状 态 的元胡 索生 物碱 形成 盐 , 增 加水 溶 性, 提高 煎 出量 , 增 强镇 痛作 用。 麻 黄为 辛温 性发汗 解表 、 平喘、 利水 药 , 麻黄挥 发油有 发 汗解热 作用 。 蜜 炙麻黄 , 使 部分 挥发 油挥散 , 故 发汗 解热 作用 减弱 , 而
科 学 论 坛

中药炮制目的及影响—中药炮制对药物的影响(中药炮制技术课件)

中药炮制目的及影响—中药炮制对药物的影响(中药炮制技术课件)

单元二 中药炮制的目的及对药物的影响
项目二 炮制对药物的影响
炮制对药物临床疗效的影响
炮制对药物临床疗效的影响
中药成分相当复杂,常常是一药多效。然而中医治病往往不是利用 药物的所有作用,而是根据病情有所选择,需要通过炮制使药物的某些 作用突出,某些作用减弱,充分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避免不利因素, 力求符合疾病的实际治疗要求。同时,疾病的发生、发展是多变的,脏 腑的属性、喜恶、生理、病理也各有不同,以及气候、环境的不同,对 用药要求也不同。中药只有经过炮制,才能适应中医辨证施治、灵活用 药的要求。由此可见,炮制是中医用药的一大特色,是提高临床疗效的 重要环节。
单元二 中药炮制的目的及对药物的影响
项目二 炮制对药物的影响
炮制对药物化学成分的影响
炮制对药物化学成分的影响
药物的化学成分是药物发挥临床作用的物质基础。 经过炮制,药物有的化学成分可能是量变,一些成分含 量增加了,另一些成分含量减少或消失了;也有的可能是质 变,即产生新的化合物。
一、炮制对含生物碱类药物的影响
(一)净制对药物疗效的影响
1、原药材中常常混有杂质、非药用部分,或各个部位作用不同,一并入 药,难以达到治疗目的,如果混有毒性物质,则会造成医疗事故。
2、巴戟天的木心为非药用部分,且占的比例较大(约2/3),若不除去, 用药剂量不准,影响疗效。
3、麻黄茎发汗,根止汗,两者作用不同,必须分开入药。 4、药物中常混有外形相似的有毒药物,如黄芪中混有狼毒,天花粉中混 有王瓜根,这些毒物若不拣出危险性很大。
单元二 中药炮制的目的及对药物的影响
项目二 炮制对药物的影响
炮制对药性的影响
炮制对药性的影响
药性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归经、毒性、补泻等; 炮制对其都有影响。

浅析中药炮制对其化学成分及临床应用的影响

浅析中药炮制对其化学成分及临床应用的影响

因为 中药 的来源地是大 自 然 ,其 中难免 会混杂一 些变 质 、腐烂 的 药材 以及 泥沙等 ,因此应严格控制净选 这一工序 。同一中药材 因为人
药部位的不同,其治疗作用是不同,甚至相反的。例如,山茱萸的果
肉有治疗 遗精 、滑精 的功 效 ,但是 山茱 萸的果核的药 用却恰恰相反 ,
中 图分 类号 :R 2 8 2 . 7 0 2
文献标 识码 :B
文章编 号 :1 6 7 1 — 8 1 9 4( 2 0 1 3 )1 7 - 0 7 0 0 - 0 2
中药 炮 制与 中药 临床 实践密 不可 分 ,历朝 历代 的名 医都 对 中药
的炮 制十分 重 视 ,从 古 至今 的医药 史册均 有详 细记 载 ,例 如 :宋代
不 易 变质 及提 高药 效的 目的 。但是据 笔者调 查 发现 ,现今 中药饮 片 的炮制现 状 着实 令人 担 忧 。 因此 ,必须 坚决 以中 医理 论 为指导 ,严格依 据 中药 的特 色予 以炮制 ,以提 高药 效为 目的,调整 方 剂的适 用 范围 ,保 证 临床 中安 全、有 效 、合 理 用药 。 【 关键 词】 中药炮制 ;安 全 用药 ;化 学成分 ;临床 疗 效
的性 ,在使用过程中要严格根据临床用药的要求进行,这样才能使
药物 发挥 最大 的药 效。
1中药炮制工序中应注意的问题
1 . 1严把净选 关
3 炮制对 中药 临床 应用 的影 响 3 . 1降低药物 的毒性 《 内经》 中明确记载过 : “ 大毒治病 ,十去其六 ;常毒治病 ,十 去其 七 ;小毒治病 ,十去其八 ;无毒 治病 ,十去其 九。勿使过之 ,伤 其正 也”。其意思是说 ,在利用某些 药物的毒性治病 的同时 ,是有 一 个 限度的 ,如果超过这个 限度 ,就会损 害药物 的正常疗 效 。某一 些药

中药炮制对药物性能功效及理化性质的影响评价

中药炮制对药物性能功效及理化性质的影响评价

中药炮制对药物性能功效及理化性质的影响评价中药炮制是指将中药原料经过一系列的处理过程,如破碎、煮炒、蒸煮、炒炙、炙炒、蒸熨等,使其成为可使用的药材。

中药炮制不仅可以增强药物的疗效,还可以改善药物的口感和消化吸收。

本文将从药物性能功效和理化性质两个方面对中药炮制对药物的影响进行评价。

首先评价中药炮制对药物性能功效的影响。

中药炮制过程中,药材会经历一些化学变化,例如炒制过程中会发生氧化、酶解等化学反应,导致药物中的有效成分发生变化。

炮制过程中还会产生一些新的化学物质,如焦香气味和炒香气味。

这些化学变化和新产物可以增强药物的致病因子,提高疗效。

其次评价中药炮制对药物理化性质的影响。

中药炮制能够改变药材的理化性质,使其更易于制剂加工和储藏。

一方面,中药炮制可以改变药材的颜色、气味和口感,使制剂更接近患者的需要;中药炮制还可以改变药材的溶解性、含水量和微生物负荷,提高药物的质量和稳定性。

中药炮制对药物性能功效和理化性质的影响是双重的。

一方面,中药炮制能够增强药物的疗效,提高药物的抗病能力;中药炮制还能够改善药物的口感和消化吸收,提高患者的服用体验。

中药炮制也能够改变药材的理化性质,使其更适合制剂加工和储藏。

中药炮制在中医药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药物的性能和品质提高至关重要。

需要注意的是,中药炮制虽然对药物性能功效和理化性质有积极的影响,但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

中药炮制可能会导致药物中有效成分的损失,影响药效的发挥。

不正确的炮制过程可能会导致一些不良反应和质量问题。

在进行中药炮制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时间、温度和操作方法,以确保药物质量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中药炮制对药物性能功效和理化性质有着积极的影响,能够增强药物的疗效,改善药物的口感和消化吸收,提高药物的质量和稳定性。

中药炮制的过程也需要注意控制和规范,以确保药物的质量和安全性。

炮制对中药化学成分的影响

炮制对中药化学成分的影响

炮制对中药化学成分的影响内容摘要:中药炮制;,,化学成分,摘要:中药炮制成饮片后其化学成分、理化性质发生改变,从而影响药物的疗效。

该文对中药中常见的化学成分生物碱、苷类、挥发油、多糖、有机酸、鞣质、蛋白质、氨基酸、无机成分及微量元素受炮制影响的研究情况加以汇总,并作分析和阐释,进而探讨中药炮制的真正意义,同时为制定合理的炮制工艺和质量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中药炮制;化学成分中药炮制是以中医药基本理论为指导,根据辩证施治用药的需要和药物自身的理化性质以及制剂的不同要求,对原药材进行的一整套加工处理。

中药经炮制后,由于加热、加辅料等处理,可以使某些中药中的化学成分发生变化,有的成分被溶解出来,有的成分被分解或转化成新的成分,有的成分有量的增减,只有在搞清楚中药在炮制过程中的化学成分变化及其机理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了解中药炮制的目的,进而为探讨中药炮制原理,制定中药炮制规范,为制定药材的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现将近十年来中药炮制化学的研究进展简述如下。

1炮制对中药中生物碱类成分的影响生物碱是一类含氮的有机化合物,通常有似碱的性质。

大多数生物碱在高温条件下不稳定,受热遭破坏或分解,游离的生物碱大部分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所以在其炮制过程中,多加醋使之成盐,而增加溶出度。

陈旭等[1]用HPLC法测定了延胡索不同炮制品中延胡索乙素含量,结果表明醋炙延胡索中延胡索乙素的含量为38.19%(mg?g1),醋煮延明索为40.25%,醋烘延胡索为39.21%,酒制延胡索为35.85%。

对于含有水溶性生物碱的药材应注意在软化切片时,不能水浸泡时间过长。

比如槟榔碱,易溶于水且能随水蒸气蒸发,长时间的水浸润使槟榔碱流失,干燥过程也可导致含量略有下降。

高家鉴[2]对同批原药材采用不同炮制方法加工制成的槟榔饮片进行的含量测定表明,按现行的传统方法浸润处理加工,使槟榔碱损失高达25%以上,采用冷压浸渍法可使槟榔碱保留率达90%以上,而将原药材直接打碎成颗粒饮片,更能使槟榔碱完全保留。

中药材的炮制工艺及其对成分的影响

中药材的炮制工艺及其对成分的影响

中药材的炮制工艺及其对成分的影响中药材是我国独有的宝贵资源,其炮制工艺是中医药领域的重要一环。

中药炮制是指通过一定的处理和加工方法,将新鲜或干燥的中药材加工成为适合中药制剂或保健品使用的材料。

中药材炮制的不同加工方法会对材料的成分产生不同的影响,从而改变中药材的药效。

因此,掌握中药炮制技艺对于中药品质的优化和中药研究的深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药炮制的方法中药材的炮制工艺包括了干燥、炭制、清洗、煨炙、水蜜膏制、曬制、蒸制等多种方法。

具体采用哪种方法,取决于中药本身的性质和目的。

以下对其中几种方法进行简要介绍。

1. 干燥:是中药材最常见的炮制方法,因为一部分中药材含有较高的水分,而水分过高会导致中药材在保存过程中发霉变质。

中药干燥的方法通常有晾晒、烘干、风干等,其中晾晒法主要应用于鲜草药,将其表面水分晾干;烘干法主要应用于根茎类和木质类中药材,将其内部水分充分除去;风干法则主要用于皮、果实和种子等植物组织。

2. 炭制:炭制是指将中药材放入锅内,然后用火烧烤至变为炭。

炭制可以去除中药材中的水分和杂质,提高其吸附能力和药效,特别适用于有毒中药材的炮制。

3. 蒸制:中药材的蒸制是指在蒸气中进行的特殊干燥炮制方法,能够充分发挥药材的药效成分,适用于有些不宜经过高温干燥的中药材,如人参、黄芪等。

二、中药炮制对成分的影响中药材的炮制方法不同,会影响中药材的成分及药效。

例如,薏苡仁,常用的制法是用葱白炒至黄色后将薏苡仁倒入锅中,加热炒至外壳微裂,内部无水分,这样可以降低其味道和气质,加强药效;对于生晒炮制川贝母,样品炮制方法对其药效有较大影响,用生川贝母温水煮沸,取出沥干后晒1天为"生贝";然后将晒透的生贝用蜜蜡熔化,待其退凉后包裹川贝母,处理成"蜜贝",其药效明显提高。

此外,不同炮制方法对中药材的有效成分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例如,黄芪是常用的中药材,其炮制方法常常是采用散晒法和水洗法,然后通过切片,晒干等方法进行加工。

第4章炮制对药物化学成分的影响

第4章炮制对药物化学成分的影响

第4章炮制对药物化学成分的影响炮制是中药独有的一种制备方法,通过炮制可以改变草药中的药物化学成分,从而改变药效、药理特性和毒副作用。

在炮制过程中,通过加热、蒸馏、炒炙、炭制等一系列操作,可以影响中药中活性成分的结构、含量及其相互作用,从而提高药物的药效、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

本文将从炮制对活性成分结构的影响、对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以及对活性成分相互作用的影响等三个方面来详细介绍炮制对药物化学成分的影响。

一、炮制对活性成分结构的影响1.结构的改变:炮制的过程中,物质受到热能和机械力的作用,导致分子内部结构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使药物成分的结构产生改变。

例如,炮制陈皮可以使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重新排列和转化,形成一些新的活性成分,如通过炮制后的纳白皮中的降香酮。

2.功能团修饰:炮制可以使一些药物分子中的特定功能团发生修饰,从而改变其性质和活性。

例如,当炮制巴戟天时,其中的喹啉类化合物巴戟天碱会与氨基酸产生酰胺键,形成巴戟天酰胺,而巴戟天酰胺具有更强的活性和更好的药理作用。

二、炮制对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1.活性成分的生成:炮制过程中,一些药物化学成分会发生热解、转化、裂解等反应,从而生成新的活性成分,增加药材的药效。

例如,炮制生姜时,其中的姜酚类化合物会被炮制产生姜酮,姜酮具有更强的抗炎、抗肿瘤等药理效果。

2.活性成分的转移:炮制过程中,一些药物化学成分会被转移到其他部位,从而改变药材中不同部位的含量。

例如,炮制人参时,其中的人参皂苷会在炮制过程中大量转移到人参的外皮中,使得炮制后的人参外皮中的人参皂苷含量显著增加。

三、炮制对活性成分相互作用的影响1.新的药物组分生成:炮制过程中,药材中的不同成分会相互作用,生成新的药物组分。

例如,当炮制附子时,其中的生物碱类物质与蛋白质发生作用,形成新的可溶性白(碱)附子,可溶性白附子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更强的抑制作用。

2.活性成分的协同作用:炮制过程中,药材中的活性成分可以发生协同作用,从而提高药物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炮制的目的、方法及对化学成分的影响中药炮制是以中医药基本理论为指导,根据辩证施治用药的需要和药物自身的理化性质以及制剂的不同要求,对原药材进行的一整套加工处理。

中药经炮制后,由于加热、加辅料等处理,可以使某些中药中的化学成分发生变化,有的成分被溶解出来,有的成分被分解或转化成新的成分,有的成分有量的增减,只有在搞清楚中药在炮制过程中的化学成分变化及其机理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了解中药炮制的目的,进而为探讨中药炮制原理,制定中药炮制规范,为制定药材的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中药炮制的目的中药炮制主要有以下目的及作用:1、降低或消除毒副作用,保证用药安全;2、改变药性和功能,增强临床疗效;3、便于调剂制剂,保证药物质量;4、矫正不良气味,便于服用;5、便于保管贮存及保存药效;6、改变药物或增强药物作用趋向。

中药炮制的方法明代缪希雍在《炮炙大法》卷首把当时的炮制方法进行了归纳,载述:“按雷公炮炙法有十七:曰炮、曰爁、曰煿、曰炙、曰煨、曰炒、曰煅、曰炼,曰制、曰度、曰飞、曰伏、曰镑、曰摋,曰瞧、曰曝、曰露是也,用者宜如法,各尽其宜。

”近代则依据中药炮制工艺的全过程,将其分为净制、切制和炮炙三大类,《中国药典》一部附录“药材炮制通则”即采用此种分类方法。

其中净制包括挑选、筛选、淘洗等。

切制包括浸泡、润、漂等软化处理与切片、切段等,炮炙包括炒、烫、煅、制炭、蒸、煮、炖、燀、酒制、醋制、盐制、姜汁制、蜜炙、油炙、制霜、水飞、煨等。

中药炮制加工对中药化学成分的影响中药的化学成分是其发挥临床作用的物质基础。

中药的化学成分是相当复杂的,可以认为中药的作用是综合性的。

中药在炮制过程中,由于温度、时间、溶剂及各种不同辅料的处理,使中药的化学成分发生一系列变化。

1、炮制对中药中苷类成分的影响苷类是一类由糖和非糖部分组成的化合物。

苷类成分在植物的根、皮、花、果实等类药材中含量较高。

炮制过程中,应根据含苷类药材的性质区别对待。

与苷类共同存在的还有多种酶,此种酶能使苷水解,但含苷类中药,通过炒、蒸炮制后,可以防止这种现象发生。

如白芥子中含有白芥子苷,在芥子酶的作用下,易于水解,生成硫代氰酸,对羟酶及酸性硫酸芥子碱和葡萄糖,白芥子油容易挥发,使临床疗效降低。

白芥子炒后,使其所含分解芥子苷的酶被破坏,防止芥子苷的水解,从而减少刺激性,使其发挥利气、散寒的功效。

同时,白芥子炒加热炒后,种皮破裂,有效成分易于水中煎出,提高药物的疗效,降低不良反应。

2、炮制对中药中挥发油类成分的影响挥发油是一些具有芳香气味的油状物,在常温下能挥发。

含挥发油的中药,经过加热炮制后,可使所含挥发油显著减少。

炮制目地主要是减少或除去某些挥发油的副作用,如麻黄的发汗作用,主要是挥发油,蜜制后,挥发油损耗,故发汗作用减低,而蜜能润肺止咳,更增加了止咳平喘的作用。

3、炮制对含生物碱类中药疗效的影响生物碱是一类含氮的有机化合物,通常有似碱的性质。

大多数生物碱在高温条件下不稳定,受热遭破坏或分解,游离的生物碱大都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对人体能产生强烈的或特殊生理作用。

所以在其炮制过程中,多加醋使之成盐,而增加溶出度。

用HPLC法测定不同醋制方法中延胡索含量,其中以醋煮为最高,从而增加其在水中的溶解度,加强其镇痛作用。

生物碱在中药植物体内分布也不一致,在炮制时,应区分入药,如麻黄碱,分布于麻黄茎中,故炮制时要去根。

莲子心中主要含莲子心碱和异莲子心碱;莲子肉中则含量甚微,故分别人药。

4、炮制对中药中有机酸类成分及疗效的影响有机酸广泛存在于植物界酸味果实中,常见的有机酸,有草酸、甲酸、乳酸、乙酸、酒石酸、琥珀酸、苹果酸、枸橼酸及抗坏血酸等。

有机酸大多溶于水和乙醇,特别是低分子的有机酸,能大量溶于水。

故水炮制时,尽量少炮、多润,才能保证有效成分不受损失。

有的有机酸往往因加热而被破坏,如山楂炮制成炒山楂、焦山楂后,其有机酸含量分别减少16.01%和51.19%,酸性降低,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则增加了消化积食的疗效。

5、炮制对中药中多糖类成分的影响多糖是中药中普遍存在的一类化学成分,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延缓衰老以及提高免疫功能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

不同炮制方法使多糖含量也不一样,从而影响中药疗效,其中酒制法多能将多糖含量提高。

田源红等用硫酸.苯酚法测定黄芪及其酒制、盐制、米制、盐麸制、炒制炮制品中多糖含量分别为3.92%、9.26%、8.20%、6.70%、5.63%、7.20%,炮制品均高于生黄芪,其中以酒制黄芪为最高。

6、炮制对有机酸的影响低分子有机酸多能溶于水而降低含量,所以应尽量少泡多润,防止有机酸流失,而且有机酸加热往往被破坏,如山楂炒焦后,其有机酸减少51.00%,而且使其酸性降低。

7、炮制对油脂的影响油脂没有挥发性,具有润肠通便或致泄的作用,有的作用峻烈,有一定毒性。

炮制过程中,经加热、压榨能除去部分油脂类成分,以免滑肠致泄或降低毒副作用,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8、炮制对中药中鞣酸成分的影响鞣酸耐高温,经高温处理,一般变化较小,但是有一些药材经高温处理会导致鞣酸含量降低。

如果炮制后鞣酸含量降低,若以鞣酸为有效成分时,用生品为宜。

9、炮制对中药中蛋白质、氨基酸类成分的影晌蛋白质、氨基酸多数可溶于水,炮制时遇热不稳定。

例如传统的水蛭烫制不利水、醇溶性成分的溶出,并使蛋白质变性。

经滑石粉烫制后水蛭中l7种氨基酸及总氨基酸含量亦均明显下降。

滑石粉烫制水蛭,温度达200℃以上,对该药材的化学成分组成造成了较大影响。

目前水蛭生用效优的观点已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接受。

10、炮制对中药中无机成分及微量元素的影响在矿物和贝壳类药物中大量存在着无机成分,在植物药物中也有一些无机盐类,如钾、钙、镁、碘等,它们或与有机物质结合存在,或成为特殊形状的结晶。

炮制对含无机成分的药物也有影响。

如夏枯草中含有大量钾盐,若经长时间的水处理,会大大降低其利尿作用,故在处理夏枯草时不宜长时间浸洗。

同时炮制可以减少有害元素含量。

通过对马钱子炮制前后水煎液中33种元素的测定分析,炮制后元素含量增加的有24种,多数为有益元素,含量减少的有9种,多为有害元素。

有益元素的增加和有害元素的减少及元素内部构成比的改变,为马钱子炮制后毒性的降低及增加通络止痛、消肿散结的作用提供了一定依据。

事物都是发展的,任何事物都不完美,中药炮制也不例外。

中药炮制发展至今天,用现代医学标准要求,炮制规范还不够细化,尚缺少客观标准,所得产品难求一致。

但随着现代科学理论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如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及中药化学等知识研究炮制前后物质性能的改变,从生理学、药理学、生物学、临床医学等方面研究炮制后的药材对人体的性能和效用,可为炮制理论的深入探索及操作技术的提高提供了广泛的研究和实验空间,同时有助于修正炮制学的发展方向。

[1]丁安伟.中药炮制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5:13-28[2]胡昌江.临床中药炮制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5:6-19[3]张淑兰.浅析中药炮制目的及临床意义.中国医药研究.2005,6,3(3):212-213[4]李红霞.中药炮制与药物的安全有效性.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1,3(1):183[5]吴晓琳.中药炮制对药性的影响.中外医疗.2010,27:124[6]陈义春.浅谈中药炮制的重要性.中国医药指南.2010,9,8(25):35-36[7]张月霞.略论中药的加工炮制.井冈山医专学报.2001,3,8(1):60[8]金利萍.炮制对中药成分及疗效的影响.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32-33[9]野运卓,孙晓光.用十味中药说明中药炮制的目的及原理.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9,4(17):218-219[10]Liao QW, Fan DL, Xiao XH, et al.Fingerprints of different samples of processed Rhizoma Coptidi by HPLC.Zhongguo Zhong Yao Za Zhi.2007,2,32(3):210-4.[11]桑育黎,郝延军,袁汀.炮制对中药化学成分的影响.时珍国医国药.2006,17(11):2314-2315[12]孙家艳,陈毓.中药炮制对化学成分及疗效的影响.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5,(18):1072-1073[13]安文科.药物炮制对中药化学成分的影响.医药与保健.2009,17(5):90-91[14]蔡淑清,丁焕民.中药炮制工艺和炮制品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近况.中国社区医师.2004,6(9):5-6[15]郭翠华,张珂.炮制对生药化学成分的影响.陕西中医.2002,23(1):66-67[16]史春胜,张立国,孙亚荣.传统中药炮制的现代研究.中医药信息.1996(2):23-25[17]赵志欣,郅景梅.浅述炮制对中药成分及疗效的影响.中国实用医药.2009,6,4(16):233 []张松.重视中药加工炮制的研究确保安全有效用药.医学信息.2010,8:2272[18]于宏王,雪丽,高学文.浅谈中药炮制的目的及临床意义.中国实用医药.2008,10,3(29):158[19]陈新梅.中药饮片炮制现状及存在问题.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1,6(2):89[20]高爱英.中药炮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医学动物防制.2008,3,24(3):230[21]邹英杰.中药炮制之管见.中国医药卫生.2007,6,8(6):75[22]冯红玉,和殿丰.中药炮制与临床.健康大视野〃医学分册.2007,1,(1):128[23]彭延弟.炮制对中药药性的影响.菏泽医专学报,2001,13(2):64-65[24]许世泉,逢世峰,焉石,等.北五味子高压醋蒸炮制加工工艺研究.特产研究.2010,(3):21-23[25]徐维统,张仁侠.浅谈影响中药药效的影响因素.亚太传统医药.2010,5,6(5):132-133[26]余晓耕,江木莲,应萍.浅析中药加工炮制存在的几个问题.江西中医学院学报.1995,7(3):36-37[27]张黔.中药饮片加工炮制规范探讨.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99,12,21(4):51[28]朱定菊,李璞.厚朴不同炮制方法有效成份的变化.中国医药卫生.2005,11,6(21):110-111[29]王克英,方玲芬.酒黄连中小檗碱HPLC含量测定.中国中药杂志.2007,11,32(22):2443-2444[30]宋景莲.中药合理加工炮制以尽其效.实用医技杂志.1997,4(8):612-613[31]王新霞,赵芳,冉东娥.炮制对中药“四气五味”的影响.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7,3,5(1):46[32]马艳霞.浅谈炮制对中药临床功效的影响.中国乡村医药杂志.2006,10,13(10):44[33]张玉琴,文燕.热软化中药材在加工炮制中的运用.四川中医.2007,25(6):47[34]李加保.部分中药加工炮制的临床疗效观察.中医中药.2006,12,3(12):94-95[35]董宇静,张玉英.研究用不同加工方法炮制的罗布麻药材中总黄酮的含量.中医临床研究.2010,4(2):70-71[36]陈永利.浅谈中药炮制的五大方法.中西医结合与祖国医学.2009,11(13):1020-1021[37]沈云峰.中药炮制与成分的关系.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7,12,13(24):3599-3600[38]雷高明,李晓坤,杨云.炮制加工对茯苓饮片中化学成分的影响.河南科学.2009,4,27(4):429-43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