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的价值量》教案
高中《商品的价值量》的教案

高中《商品的价值量》的教案章节一:引言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商品的概念和特征,引入商品的价值量概念。
教学内容:商品的定义、商品的特征、商品的价值量概念的引入。
教学步骤:1. 引入商品的概念,让学生思考什么是商品。
2. 引导学生分析商品的特征,如使用价值和价值。
3. 引入商品的价值量概念,解释价值量的含义和重要性。
章节二: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原理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原理,包括劳动价值的概念和决定因素。
教学内容:劳动价值的概念、劳动价值的决定因素、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原理。
教学步骤:1. 引入劳动价值的概念,解释劳动价值是指商品生产中所耗费的劳动量。
2. 引导学生分析劳动价值的决定因素,如生产商品所需的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
3. 讲解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原理,包括劳动价值论的定义和主要观点。
章节三: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价值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价值之间的关系。
教学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的含义、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价值的关系。
教学步骤:1. 引入商品的价值量的含义,解释价值量是指商品所具有的价值的大小。
2. 引导学生分析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价值之间的关系,解释价值量是由劳动价值决定的。
3. 通过实例讲解商品的价值量如何通过劳动价值来衡量和计算。
章节四: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之间的关系。
教学内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概念、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关系。
教学步骤:1. 引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概念,解释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生产某种商品所必需的平均劳动时间。
2. 引导学生分析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之间的关系,解释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3. 通过实例讲解商品的价值量如何通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衡量和计算。
章节五:商品的价值量与价值规律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商品的价值量与价值规律之间的关系。
教学内容:价值规律的概念、商品的价值量与价值规律的关系。
《商品的价值量》教案(精选3篇)

《商品的价值量》教案(精选3篇)《商品的价值量》篇1第三框商品的价值量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识记:商品价值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的概念;理解:三组概念:商品价值量和商品价值总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个别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和个别劳动生产率;两个关系: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关系、商品的价值总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能力目标:通过师生的共同探究,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觉悟目标:帮助学生树立平等观念、效率观念、竞争观念,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提高生产率的重大意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由于价值量的决定对于理解商品自身以及价值规律有着极大的作用,所以应作为该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错综复杂,而且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感受有所不同,理解起来难度较大,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联系社会现实师生共同探究,采用阅读法、讲解法、讨论法等构建知识体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视频:陈中夺冠)陈中战胜法国选手巴维尔,获得跆拳道67公斤以上级冠军,夺得了中国在雅典奥运会的最后一枚金牌。
巴维尔获得亚军,夺得银牌。
我们说为什么冠军得的是金牌而不是银牌?(学生可能会讨论说金比银值钱,贵。
)可是,在19世纪中后期,俄国的门捷列夫因为编制了化学元素周期表受到沙皇的表彰,奖给他的是一只杯子,而这只象征最高荣誉的奖杯是一只铝杯!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这就要涉及到我们今天所学的商品的价值量问题了。
讲授新课:(显示幻灯片,本框的大体内容,主要是两个: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1、商品价值量的决定(1)商品价值量的定义量即大小、多少的意思,商品的价值量是指商品价值的大小。
既然有大小,那是用什么来衡量的呢?这就是价值量的决定问题了。
我们知道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第三框 商品的价值量

第三框商品的价值量【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1)识记:①价值量的含义②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③劳动生产率的表示方法(2)理解:①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因素②个别劳动时间和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区别③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3)运用:运用劳动生产率和价值量的关系分析说明商品生产者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原因和意义。
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 , 着重培养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能力 ; 通过对价值量的决定因素的教学 , 培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 以及的能力。
【教学重点】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教学难点】劳动生产率和商品价值量的关系。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同样用于装饰的相似的项链,在价格上,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差别呢?这就涉及商品的价值量问题了。
讲授新课:三、商品的价值量 ( 板书 )师:什么是商品的价值量 ?( 学生看书回答 , 教师板书 )1. 商品的价值量:商品价值的大小 ( 板书 )师:注意价值和价值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是质和量的关系。
就质来讲是指耗费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量来讲是指劳动量的多少,即价值量。
那么,商品价值的大小用什么来衡量呢?这就是价值量的决定问题了。
2. 价值量的决定 ( 板书 )商品的价值量是指价值的大小 , 而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商品的价值是由劳动形成的 , 因而商品的价值量就出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 , 而劳动量是以劳动时间为尺度的 , 所以说 , 衡量商品价值的天然尺度是劳动时间。
所以价值的大小当然就由生产这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的多少来决定。
而劳动量的多少只能由劳动时间( 如天、小时、分等 )来衡量,所以 ,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天然尺度是劳动时间。
生产一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愈多,这种商品的价值量也愈大。
(1)劳动时间决定价值量 ( 板书 )师:但是,社会上生产同一种商品的生产者有许许多多,由于各自的原因,各自生产一件同样的商品所用的劳动时间,即个别劳动时间是不同的。
高中《商品的价值量》的教案

高中《商品的价值量》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商品的价值量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让学生掌握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因素。
3. 让学生了解商品价值量与价格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1. 商品价值量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因素。
三、教学难点1. 商品价值量与价格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案例理解商品价值量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采用讲授法,讲解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因素。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探讨商品价值量与价格的关系。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案例,用于讲解商品价值量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准备PPT,用于讲解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因素。
第一章:商品的价值量概述1. 引入商品价值量的概念。
2. 讲解商品价值量的重要性。
第二章: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因素1. 讲解劳动价值论。
2. 讲解供求关系对商品价值量的影响。
第三章:商品价值量与价格的关系1. 讲解商品价值量与价格的联系。
2. 讲解商品价值量与价格的区别。
第四章:案例分析:价值量与价格的实例1. 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理解商品价值量与价格的关系。
第五章:小组讨论:商品价值量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商品价值量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六、第六章:价值量与生产效率1. 讲解生产效率对商品价值量的影响。
2. 分析提高生产效率对商品价值量的影响。
七、第七章:价值量与市场竞争1. 讲解市场竞争对商品价值量的影响。
2. 分析市场竞争中商品价值量的变化。
八、第八章:价值量与货币职能1. 讲解货币在商品价值量中的职能。
2. 分析货币价值变动对商品价值量的影响。
九、第九章:价值量与宏观经济1. 讲解宏观经济政策对商品价值量的影响。
2. 分析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对商品价值量的变化。
十、第十章:总结与拓展1. 对本门课程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
2. 引导学生思考商品价值量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及发展。
3.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高中《商品的价值量》的教案

高中《商品的价值量》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商品的价值概念,认识到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社会属性。
2. 引导学生掌握价值量的决定因素,即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3. 帮助学生分析商品价值量与价格的关系,理解价值决定价格的原理。
二、教学内容1. 商品的价值概念与价值属性2. 价值量的决定因素:社会必要劳动时间3. 价值量与价格的关系4. 价值规律的作用5. 商品价值量的变动原因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商品的价值概念、价值量的决定因素、价值与价格的关系。
2. 难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概念、价值规律的作用、商品价值量的变动原因。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商品的价值概念、价值量的决定因素、价值与价格的关系等基本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和变动。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实例引出商品的价值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商品的价值概念与价值属性,让学生理解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社会属性。
3. 讲解价值量的决定因素,即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并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加深理解。
4. 讲解价值量与价格的关系,让学生理解价值决定价格的原理。
5.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析商品价值量的变动原因,总结价值规律的作用。
6. 课堂小结:概括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商品的价值量决定价格的原理。
7. 布置作业: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商品价值概念、价值量的决定因素和价值与价格关系的理解程度。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案例分析的深度和广度,了解学生对商品价值量变动原因的理解。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检查教学内容是否全面、系统,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高中《商品的价值量》的教案

高中《商品的价值量》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商品的价值量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让学生掌握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因素。
3. 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商品的价值量概念:通过讲解商品的价值量的定义,让学生明白价值量是商品的一种基本属性,反映商品所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2. 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因素:讲解劳动生产率、劳动强度、劳动技能等因素对商品价值量的影响。
3. 价值量与价格的关系:分析价值量与价格之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理解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现象。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商品的基本概念,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商品的价值量概念:运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详细讲解价值量的定义及其表现形式。
3. 分析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因素:结合实例,讲解劳动生产率、劳动强度、劳动技能等因素对商品价值量的影响。
4. 探讨价值量与价格的关系:引导学生分析价值量与价格之间的内在联系,以理解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现象。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商品价值量在经济学中的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商品价值量的概念、决定因素以及价值量与价格的关系。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因素。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价值量与价格的关系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商品价值量概念的理解程度。
2. 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在分析实际问题时运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题目,检验学生对价值量决定因素和价值量与价格关系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资源1. 教材:高中《政治》课本相关章节。
2. 参考资料:马克思《资本论》等经典著作相关节选。
3. 网络资源:关于商品价值量的相关论文、案例分析等。
4. 教具:黑板、多媒体设备等。
七、教学环境1. 教室:宽敞、明亮,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
商品的价值量用学习教案

第6页/共25页
第七页,共26页。
质疑 (zhìy í)
劳动时间(shíjiān)越长,其价值量越大? 个别劳动时间
劳动(láodòng)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第7页/共25页
第八页,共26页。
个别劳动时间(shíjiān)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shíjiān)的含义
1、个别劳动(láodòng)时间:生产同种 商品,不同的生产者在不同的生产条件 下所耗费的劳动(láodòng)时间.它是千 差万别,各不相同。 2、社会必要劳动(bìyàoláodòng)时间: 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 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 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第10页/共25页
第十一页,共26页。
我有疑问
1、商品(shāngpǐn)的质量好,往往价格 较高
能否(nénɡ fǒu)说“商品的价值量由使用价值决定?”
使用(shǐyòng)价值决定商品的价(NO) 值量 使用价值决定商品价值的实现 (YES)
第11页/共25页
第十二页,共26页。
我有疑问 (yíwèn)
启示 (1q)ǐs商h品ì):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是固定不变的 3)商品生产者要不断地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
理,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在竞争中始终 (shǐzhōng)处于有利地位。
第18页/共25页
第十九页,共26页。
我有疑问 (yíwèn) 6.(1)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位时间内生产 的商品的价值(jiàzhí)总量会发生变化吗? (2)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位时间内生产 的商品的价值(jiàzhí)总量会发生变化吗? (3)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位时间内生产 的商品的使用价值(jiàzhí)量会发生变化吗?
《商品的价值量》教案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商品的价值量》教案易门县职业高级中学许荣娟【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识记价值量的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的概念;理解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因素、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关系;结合实例说明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意义,从而树立时间观念、效率观念,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要求。
【教学重点】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关系【教学难点】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教学方法】读、讲、议、练相结合。
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直观教学与抽象概括相结合。
激发学生兴趣,开拓学生思维。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课时】 1 课时【教学过程】复习旧课什么是价值?生:略。
导入新课师:不同的商品其价值是不同的。
大家都学过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的《项链》,他笔下的那两串同样用于装饰的相似的项链,价值就整整相差 71 倍,害得漂亮的玛蒂尔德太太整整辛苦劳作了十年。
为什么两串项链在价格上有如此大的差别,这就涉及到商品的价值量问题了。
讲授新课三、商品的价值量(板书)(一)、商品的价值量(板书)1、商品的价值量的含义(学生回答)商品价值的大小2、决定因素(板书)(学生阅读教材 P85第1自然段段,讨论、回答)(多媒体显示)不能决定商个别劳动时间劳品(决定)劳(衡量)( 各生产者 )动的动时价量间值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平均)决定师:下面我们来共同看一个表格,然后回答问题:(多媒体显示)生产同样一块布 :五生产者A B C D E电脑织布机普通织布机手工耗费时间 1 小时 2 小时 3 小时 4 小时 5 小时(1)、谁生产的布匹的价值量大?( 生思考回答 )一样大,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与个别劳动时间无关。
(2)、假设价值量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 , 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 生思考回答 )奖懒罚勤,不利于社会进步一是同样的商品会有完全不同的多种多样的价值量,这意味着同样的商品的价值量失去了统一的衡量标准,致使商品交换无法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品的价值量》教案
易门县职业高级中学
许荣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识记价值量的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的概念;
理解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因素、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关系;
结合实例说明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引导学生认识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意义,从而树立时间观念、效率观念,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要求。
【教学重点】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教学方法】读、讲、议、练相结合。
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直观教学与抽象概括相结合。
激发学生兴趣,开拓学生思维。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旧课
什么是价值?
生:略。
导入新课
师:不同的商品其价值是不同的。
大家都学过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的《项链》,他笔下的那两串同样用于装饰的相似的项链,价值就整整相差71倍,害得漂亮的玛蒂尔德太太整整辛苦劳作了十年。
为什么两串项链在价格上有如此大的差别,这就涉及到商品的价值量问题了。
讲授新课
三、商品的价值量(板书)
(一)、商品的价值量(板书)
1、商品的价值量的含义
(学生回答)
商品价值的大小
2、决定因素(板书)
(学生阅读教材P85第1自然段段,讨论、回答)
(多媒体显示)
师:下面我们来共同看一个表格,然后回答问题: (多媒体显示) (1)、谁生产的布匹的价值量大?
(生思考回答)
一样大,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与个别劳动时间无关。
(2)、假设价值量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生思考回答)
奖懒罚勤,不利于社会进步一是同样的商品会有完全不同的多种多样的价值量,这意味着同样的商品的价值量失去了统一的衡量标准,致使商品交换无法进行。
二是生产者的工具越差,技术越低,人越懒,花费的时间越长,商品的价值量越大,出售时,商品的价格越高,这势必又会大大削弱生产者的积极性,鼓励助长落后,生产就永远发展不了。
师归纳:个别劳动时间不能决定商品的价值量。
那么,决定商品价值量的劳动时间就只能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了。
(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板书)
师:什么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85第2自然段后回答) (多媒体显示)
(平均)
)
师:我们再来看刚才的那个表格,然后回答问题:
⑴、 这里的“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是什么?
(生思考回答)
是使用普通织布机的生产条件
⑵、这里生产一匹布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多少? (生思考回答)
(2+3+4)/3=3小时
⑶、A 、B 、C 、D 、E 生产的后果各是什么? (学生讨论、归纳、回答) (多媒体显示)
A 、
B :个别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获利多,在竞争中有利 D 、E :个别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获利少,在竞争中不利
C :个别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亏不赚
师归纳: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生产者的命运,商品生产者必须不断
缩短个别劳动时间。
缩短个别劳动时间的唯一办法就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所谓的“效率就是生命”说的就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性。
那么,什么是劳动生产率呢?它的高低又该如何表示?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85第4自然段后回答
社会必要
劳
动时间
(三)、劳动生产率(板书) 1、 含义:(板书)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 劳动者的生产效率或能力 2、表示方法:(板书)
①单位时间内所生产出来的产品数量. 5匹/小时
10匹/小时
说明:产品数量越多,劳动生产率就高;产品数量少,劳动生产率就低。
② 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 12分钟/匹 6分钟/匹
说明:劳动时间越长,劳动生产率越低,反之。
劳动生产率越高。
3、分类:(板书)
社会劳动生产率和个别劳动生产率
师: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劳动生产率。
那么,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有什么联系呢?
(四)、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板书) 1、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师:我们以生产钢笔为例,共同完成下列表格,从中概括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计算,在师生互动中完成下表,以突破难点。
) (多媒体显示)
师:从以上的表格中可以得出(让学生归纳) (多媒体显示)
师:所以,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关系,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单位时间生产的产品数量成正比。
因此,我们要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
那么,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对我们大家有什么好处呢?
(生讨论、回答)
师归纳: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商品的价值量降低,商品的数量增加,能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
2、商品的价值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板书)
师:我们还是以生产钢笔为例,共同完成下列表格,从中概括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计算,在师生互动中完成下表,以突破难点。
)
(多媒体显示)
师:从以上的表格中可以得出(让学生归纳)
(多媒体显示)
师:所以,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成不变的关系,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的总量成正比关系。
因此,要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
为什么要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
(生讨论回答)
师归纳: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使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增加,创造的商品价值总量增加,获利增加,最终使企业在竞争中获胜。
课堂小结
三个概念:价值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
两大关系: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商品价值量的关系;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
的关系
两大意义: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和个别劳动生产率的意义
课堂练习
1、决定商品价值的是()。
A.个别劳动时间
B.剩余劳动时间
C.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D.超余额劳动时间
答案:C
2、生产同样一只茶杯,甲耗费了3小时劳动时间,乙耗费了1小时劳动时间,丙耗费了2小时劳动时间,三只茶杯在同一市场上出售,( )
A、甲生产的茶杯价值最大
B、乙生产的茶杯价值最大
C、丙生产的茶杯价值最大
D、甲乙丙的茶杯价值量一样大
答案:D
3、如果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劳动者就会
()。
A.盈利
B.亏本
C.既不盈利也不亏本
D.被淘汰
答案:A
4、解答题:
一个瓷碗的价值量是2小时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一匹布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10小时,快的8小时,慢的用12小时。
问:一匹布能换得多少瓷碗个?
答案:5个
作业
1、辩析:
商品价值从本质上讲是人类劳动的凝结,所以,某个劳动者的劳动时间越长,商品的价值量越大。
2、简答题:
同一商品的不同生产者,在同一时间、地点下,按同一价格出售商品,为什么有的赚钱,有的亏本?
同一商品生产者,出售同一商品,为什么有时赚钱,有时亏本?
板书设计
三、商品的价值量
(一)商品的价值量
1.商品的价值量的含义
2.商品的价值量的决定因素
(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三)、劳动生产率
1、含义
2、表示方法
3、分类
(四)、商品的价值量和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1、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2、商品的价值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教学体会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多引用生活、市场中的实际例子,让学生在具体、感性材料中,感悟其中包含的经济学道理,学会独立分析,切忌机械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