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自然资源资产清单管理及
自然资源局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统计表目录职权类别

33
侵占、损毁、损坏地质灾害监测设施或者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施的处罚
行政处罚
34
侵占、损毁、非法移动地质环境监测和保护设施及标志的处罚
行政处罚
35
采矿权人未按期如实报送矿山地质环境监测资料的处罚
行政处罚
36
应当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而未编制的,或者扩大开采规模、变更矿区范围、开采方式,未重新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并经原审批机关批准的处罚
行政处罚
30
对工程建设等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不予治理的处罚
行政处罚
31
在地质灾害危险区内爆破、削坡、进行工程建设以及从事其他可能引发地质灾害活动的处罚
行政处罚
32
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中弄虚作假或者故意隐瞒地质灾害真实情况,在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施工以及监理活动中弄虚作假、降低工程质量,无资质证书或者超越其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承揽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施工及监理业务,以其他单位的名义或者允许其他单位以本单位的名义承揽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施工和监理业务的处罚
行政处罚
21
已领取勘查许可证的勘查项目,满6个月未开始施工,或者施工后无故停止勘查工作满6个月的处罚
行政处罚
22
不依法办理勘查许可证变更登记或者注销登记手续的处罚
行政处罚
23
不依法提交年度报告、拒绝接受监督检查或者弄虚作假的处罚
行政处罚
24
破坏或者擅自移动矿区范围界桩或者地面标志的处罚
行政处罚
25
擅自印制或者伪造、冒用采矿许可证的处罚
行政许可
25
划定矿区范围
其他职权
自然资源资产清查管理与分析系统设计与实践

自然资源资产清查管理与分析系统设计与实践摘要:目前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业务正处于探索阶段,且资产清查工作属于试点阶段,数据标准和相关业务将存在扩展与调整;现阶段系统还没有打通与各基础业务系统的数据共享通道,无法通过基础业务数据的实时变化动态监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的变化情况。
随着权益业务的不断成熟、年度变更清查机制的完善、各类价格体系更新机制的健全,权益管理数据库中的内容将不断扩展,数据处理任务将不断增多,系统可支撑业务也将不断丰富,后续将继续深化自然资源资产清查大数据管理与共享技术应用,全面系统推进实施全要素、全周期、全方位资源资产资本“三位一体”管理,助力广东省“自然资源高水平保护高效率利用”。
关键词:自然资源;资产清查管理;分析系统;设计;实践1自然资源资产清查大数据管理与共享关键技术1.1 异源多级大数据管理技术自然资源权益管理业务是建立在自然资源业务基础上的,权益管理需要在土地、矿产、森林、草地、湿地、海洋资源业务数据基础上形成权益管理业务数据。
现阶段,全国都在着力开展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工作,它是权益管理的基础,权益管理数据库目前主要包含自然资源资产清查数据。
权益管理数据库不能采用基础业务管理系统的设计思路,它不是一个OLTP 联机事务处理数据库,而是一个涵盖土地、矿产、森林、草地、湿地、海洋6类自然资源,集空间图形数据、业务管理数据、统计分析数据、成果档案(如清查)数据、相关业务系统数据等多库于一体的综合性数据仓库。
数据架构设计如图1所示。
构建综合性数据仓库的优势在于:①具有横向可扩展性;②并行处理的高性能;③形成以数据仓库为中心的体系化环境,侧重于决策支持,有效显化数据价值。
权益管理数据包括权益数据资产仓库和系统配置数据库。
1)权益数据资产仓库的设计采用“数据湖”的概念,运用关系型数据库、数据仓库、空间数据引擎、地理文件数据库、文件目录设计模式进行设计,将其划分为标准数据区、专题分析区、成果区和空间大数据分析区,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
关于统筹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

政策出规]严•令.令.《4>・<5>・令•令•弓►•令.令.令.令.令.令.令..令.令.°.令.令.令•令.令.令.令.令.令.令.令.令.令.令.令.令.令.令.笑決于耀雌自幟厭产产卿蹴軸福靓I V»vf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是加强生态保护、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制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逐步建立,在促进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有效保护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自然资源资产底数不清、所有者不到位、权责不明晰、权益不落实、监管保护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导致产权纠纷多发、资源保护乏力、开发利用粗放、生态退化严重。
为加快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进一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完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体系为重点,以落实产权主体为关键,以调查监测和确权登记为基础,着力促进自然资源集约开发利用和生态保护修复,加强监督管理,注重改革创新,加快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中国特色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体系,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建设美丽中国提供基础支撑。
(二)基本原则——坚持保护优先、集约利用。
正确处理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既要发挥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在严格保护资源、提升生态功能中的基础作用,又要发挥在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开发利用效率、促进高质量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坚持市场配置、政府监管。
以扩权赋能、激发活力为重心,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探索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权益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努力提升自然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水平;加强政府监督管理,促进自然资源权利人合理利用资源。
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摘要:自然资源资产是国家和社会的重要财富,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保障人民福祉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当前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管理机制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资源的高效配置和可持续利用。
基于此,以下对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引言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其所有权管理对于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至关重要。
目前,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管理机制在实践中暴露出一些问题,因此,本文将分析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改善建议,以期为优化资源管理模式和保护生态环境做出贡献。
1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管理机制的特点情况立即通报:该管理机制确保有关自然资源资产的任何变动或违规行为立即得到通报,并采取相应的调查和处理措施。
这样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潜在的问题,维护自然资源的持续可持续利用。
公平公正透明:在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管理过程中,公平、公正和透明是关键原则。
所有涉及资源管理的决策和操作都必须遵循公开透明的程序,确保相关信息向公众充分披露,从而保障各方利益。
多元化的参与和合作: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管理机制鼓励各利益相关方的广泛参与和合作。
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应共同参与资源管理的决策制定、实施和监督,形成多元化的利益平衡机制,最大程度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可持续性。
法制保障: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管理必须建立在法制基础上。
相应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应明确界定资源的所有权、权益和责任,加强对资源管理的监管和执法力度,维护公共利益和资源的长期可持续利用。
创新和技术支持: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管理需要依托创新和技术支持,推动资源利用的现代化和智能化发展。
通过引入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可以提高资源的开发效率,减少环境影响,并满足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2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2.1不平衡的所有权结构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管理机制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不平衡的所有权结构。
2023年自然资源安全生产重点工作清单

2023年自然资源安全生产重点工作清单2023年自然资源安全生产重点工作清单一、引言自然资源是支撑人类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基石,而自然资源安全则是确保这一基石能够持续发挥其作用的关键。
2023年,我们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气候变化、生态环境破坏、土地开发过度等,这些问题都对自然资源的安全造成了威胁。
制定一份清晰明确的自然资源安全生产重点工作清单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就2023年自然资源安全生产的重点工作进行全面评估,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健全自然资源管理体制1. 建立健全自然资源管理法规体系:制定并完善自然资源管理法律法规,以解决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合规、监管不到位等问题。
2. 加强自然资源管理力量建设:增加监管人员数量和职能培训,提高监管能力,加强对自然资源的巡查和监测。
三、保护生态环境1. 制定并严格执行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建立健全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强化环境保护的监管和执法力度。
2.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大生态修复和生态建设力度,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
四、加强土地资源管理1. 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合理规划土地用途,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保障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
2. 加强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五、加强矿产资源管理1. 制定并完善矿产资源管理政策:加强对矿产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遏制非法采矿行为。
2. 推进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加大技术研发力度,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效率,降低对矿产资源的依赖。
六、促进能源安全1. 制定并执行能源发展规划:确保能源安全的前提是制定合理的能源发展规划,加强能源供应和储备。
2. 推进清洁能源替代:加快清洁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清洁能源应用,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七、完善自然资源数据监测与评估体系1. 建立自然资源数据采集和监测体系:完善自然资源统计指标体系,提高数据采集和监测的精度和频率。
2. 加强自然资源评估和预警能力:建立自然资源评估与预警机制,及时了解资源的变化情况,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惠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惠州市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规定》的通知-惠府[2014]77号
![惠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惠州市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规定》的通知-惠府[2014]77号](https://img.taocdn.com/s3/m/7134ed12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b0.png)
惠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惠州市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规定》的通知正文:---------------------------------------------------------------------------------------------------------------------------------------------------- 惠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惠州市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规定》的通知(惠府〔2014〕77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惠州市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规定》业经十一届69次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
现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
惠州市人民政府2014年7月25日惠州市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规定第一条为加强惠州市省级野生动物、森林、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凡在我市野生动物、森林、湿地类型省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内从事保护管理、科学研究、教学实习、参观考察、旅游、拍摄影视照片、登山和生产生活以及进行其他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市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是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保护区的管理工作,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以下简称保护区管理处)在市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的统一领导下,负责保护区的统一规划、建设和树立界碑标志等日常管理工作。
具体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职责。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自然保护区的综合管理。
市、县(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的监督和检查。
保护区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和市规划建设、国土资源、公安等部门以及保护区内的有关单位,应协助市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和保护区管理处做好保护区的管理工作。
第四条市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保护区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考核和管理工作,督促保护区管理处建立健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依法履行管理职责。
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 [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有了“时间表”“路线图”]
![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 [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有了“时间表”“路线图”]](https://img.taocdn.com/s3/m/db669f08700abb68a882fb5c.png)
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 [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有了“时间表”“路线图”]光明日报北京4月18日电光明日报记者杨舒资产底数不清、所有者不到位、权责不明晰、保护不严格……这些问题严重制约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资源资产的合理开发、高效利用、严格保护和系统修复。
近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统筹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提出明确改革目标,清晰给出改革“时间表”和“路线图”,一张统筹推进、夯实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重要制度基础的改革蓝图就此铺开,美丽中国建设掀开新的一页。
改革之由:解决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突出问题的现实需要产权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石,实践和研究表明,构建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有利于自然资源的集约开发利用和生态保护修复。
自然资源部综合司负责人表示,出台《意见》是党中央明确的一项重要改革任务。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逐步建立,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提速,在推进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完善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健全自然资源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和国土空间规划、加强自然资源保护修复与节约集约利用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同时农村集体产权、林权等一批产权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形成了一系列制度方案、标准规范和试点经验。
“但客观看,这些改革探索系统性、整体性和协调性还不够,还存在与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不相适应、不协调的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自然资源资产底数不清、交叉严重,所有者不到位、权益不落实,权利体系不完善、权责不明晰,保护不严格、监管力度不够、产权纠纷多发等,甚至因土地产权主体不清造成‘公地悲剧’”,自然资源部综合司负责人说。
他指出,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自然资源资产的合理开发、高效利用、严格保护和系统修复,“因此,出台《意见》就是为了增强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相关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调性,做好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顶层设计,既集成衔接已有的各项产权相关改革内容,又查漏补缺并力求创新,解决上述突出问题,使产权制度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惠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惠州市公共数据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

惠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惠州市公共数据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公布日期】2023.12.01•【字号】惠府〔2023〕38号•【施行日期】2024.01.0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法正文惠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惠州市公共数据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惠府〔2023〕38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工作部门:现将《惠州市公共数据管理实施细则》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反映。
惠州市人民政府2023年12月1日惠州市公共数据管理实施细则第一条为规范公共数据采集、使用、管理,保障公共数据安全,促进公共数据共享、开放和利用,释放公共数据价值,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广东省公共数据管理办法》(广东省人民政府令第290号)等,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本市行政机关、具有公共事务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组织(以下统称公共管理和服务机构)实施的公共数据采集、使用、管理行为。
本细则所称公共数据,是指公共管理和服务机构依法履行职责、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制作或者获取的,以电子或者非电子形式对信息的记录。
本市电力、水务、燃气、通信、公共交通以及城市基础设施服务等公共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实施公共服务以外的数据采集、使用、管理行为,不适用本细则。
涉及国家秘密的公共数据管理,或者法律法规规章及上级文件对公共数据管理另有规定的,按照相关规定执行。
第三条市、县(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机构作为本级公共数据主管部门,负责下列工作:(一)统筹本行政区域内公共数据资源管理工作;(二)对公共管理和服务机构提出公共数据管理任务和要求;(三)编制、维护本级公共数据资源目录,建立公共数据资源清单管理机制;(四)会同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公共数据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五)会同机构编制管理部门根据法律、法规、规章明确公共数据采集和提供的责任部门;(六)对公共管理和服务机构的公共数据管理工作进行监督评估,并向本级人民政府办公室提出相应的督查督办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惠州市自然资源资产清单管理及生态资产(GEP)核算制度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强化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责任,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根据《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惠州市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惠州市各县(区)自然资源资产清单管理及生态资产(GEP)的核算。
第三条对主要自然资源资产实行清单管理,逐年统计;定量核算生态系统的产出和效益,跟踪评估生态系统的变化,反映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及领导干部绿色政绩。
第四条自然资源资产清单仅包括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水(湿地)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及生态环境质量指标(详见附件1)。
惠州市生态资产(GEP)核算指标体系仅包括总耕地资源、森林资源、湿地资源、矿产资源和海洋资源的资产价值(详见附件2)。
第五条惠州市自然资源资产清单管理及生态资产(GEP)核算工作由市环保局会同市国土资源局、水务局、农业局、林业局、海洋渔业局、统计局负责。
生态资产(GEP)具体核算工作可委托第三方机构实施。
第六条惠州市自然资源资产清单指标统计期和生态资产(GEP)核算期为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
附件:1. 惠州市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清单2. 惠州市生态资产(GEP)核算指标体系—1—附件1惠州市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清单县(区):县(区)长:—2—附件2惠州市生态资产(GEP)核算指标体系类型经济价值计算对象公式说明总耕地生态资产价值核算方法直接经济价值食物供给CDV1为食品供给服务价值,P1i为第i种农产品的市场价值(i=1,2,3,…),Q i为第i种农产品的产量,C i为第i种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包括种子、化肥和农药等生产资料的投入、机械投入、劳动力成本)。
原材料供给CDV2为农作物秸秆的供给服务价值,M i为农作物秸秆资源可收集量,P si为秸秆价格;ηi为第i种农作物秸秆的收集系数,λi为第i种农作物秸秆的草谷比,G i为第i种农作物秸秆的年产量,i为农作物秸秆的编号,i=1,2,…,n。
间接经济价值固碳释氧NPP为总耕地净初级生产力(考虑复种);Q i为第i类作物的经济产量;R i为第i类作物的收获指数;W i为i类作物的水分含量;i=1,2,…,n,分别代表稻谷、小麦、薯类、棉花、油料等农作物;S为园地面积;η为园地初级净生产力系数。
V N为总耕地固碳释氧总价值(元/a),P C为市场固定CO2的价格;P O为市场制造O2价格。
净化大气V气为总耕地生态系统吸收SO2、HF、NO X和粉尘的价值,S为总耕地面积,Q i为总耕地每年吸收SO2、HF、NO X和粉尘的效率,C i为SO2、HF、NO X和粉尘的处理费用。
涵养水源V W为水源涵养价值(元/a);R fall为年降水总量(m3);R off为年径流总量(m3);λ为农作物播种面积和果园面积之和占总面积的百分比(%);P w为水价(元/m3)。
调蓄洪水V K为总耕地调蓄洪水的价值(元/a);Z为农田的调蓄洪水水量(m3);I为单位水库库容的工程费用(元/m3)。
—3—价值总耕地生态资产价值核算方法间接经济价值土壤保持减少土壤侵蚀V e为总耕地减少土壤侵蚀的价值(元/a);S e为总耕地土壤保持量(t/a);P e为总耕地的平均收益(元/hm2);ρe为土壤容量(t/m3);l为土壤厚度,取0.5m。
保持土壤养分为总耕地保持土壤养分的价值(元/a);D i为总耕地土壤N、P和K肥的折纯量(t/a);P i为各类化肥的价格(元/t)。
减少泥沙淤积为总耕地减少泥沙淤积服务价值(元/a);S e为总耕地土壤保持量(t/a);r为土壤侵蚀流失的泥沙淤积于水库、江河、湖泊的百分比;P m为水库工程费用(元/m3);ρe为土壤容量(t/m3)。
气温调节V T为总耕地气温调节服务价值(元/a),Q为水稻田蒸发带走的热量(KJ),J T为标准煤燃烧的热量(KJ/kg),标准煤的价格(元/kg)。
娱乐文化V f为总耕地文化娱乐价值(元/a);A为总耕地总面积(hm2);P为总耕地单位面积的文化娱乐价值(元/ hm2)。
森林生态资产价值核算方法直接经济价值林地资源价值FDV1为林地价值;I为林地总收益;E为林地总成本;r为收益还原率;n为林地使用年限。
生产有机物价值G活立木为活立木年生长量,单位:m3;V蓄积量为活立木蓄积量,单位:m3;N为森林年净增长率,单位:%;T为平均出材率,单位:%。
FDV2为生产有机物价值,单位:元·a-1;C为木材市场价格,单位:元·m-3。
间接经济价值固碳释氧U碳= C碳A(1.63R碳B年+K);U氧=C氧1.19 AB年;FIV1= U碳+ U氧C碳—固碳价格(元/t);A—林分面积(hm2);R碳—二氧化碳中的含碳量,为27.27%;B年—林分净生产力t/(hm2 a);K为森林土壤碳密度(t/(hm2));C氧—制氧价格(元/t);U碳—林分年固碳价值(元/a);U氧—林分年释氧价值(元/a);FIV1为固碳释氧价值,单位:元。
—4—价值森林生态资产价值核算方法间接经济价值净化大气U污染物=G×M;U滞尘=G滞尘×M滞尘FIV2= U污染物+U滞尘U污染物为吸收污染物价值,单位:元/a;M为单位重量的治理费用,单位:元/kg;G为实物量,单位:t•hm-2•a-1。
U滞尘为林分年滞尘的价值量,单位:元/a;M滞尘为滞尘治理费用,单位元/kg;G滞尘为林分年滞尘量,单位:t•hm-2•a-1。
FIV2为净化大气总价值。
涵养水源G调=10A(H1+H2+H3);U调=C库G调;U净化水质=C净G调FIV3= U调+ U净化水质G调为样地j的调节水量,单位:m3;A为样地面积,单位hm2;H1为样地的林冠层截留量,单位:mm;H2为枯落物层吸持水量,单位:mm;H3为土壤层入渗量,单位:mm。
U调为林分年调节水量价值量,单位:元/a;U净化水质为林分年净化水质价值,单位:元/a;C库为单位库容建设投资费用,单位:元/m3;C净为水的净化费用,单位:元/t;G调为调节水量,单位:m3。
FIV3为涵养水源总价值。
土壤保持V土=KSGD;FIV4= V土+ V肥V土为森林防止水土流失效益经济评价值(元),K为挖取每吨泥沙费用(取2.5元/t),G为进入河道或水库中的泥沙与流失总量的比值(据研究,进入河道径流的固体物质约为泥沙流失量的1/2),D为有林地比同面积无林地减少的流失量(m3·hm-2),已有研究表明有林地比无林地减少侵蚀169t/hm2。
V肥为森林的保肥价值,D为有林地比无林地减少的侵蚀量(169t/hm2),S为有林地面积,P1i为森林土壤中N、P、K的含量(N为0.1746%,P为0.030%,K为0.378%),P2i为纯N、P、K折算成化肥的比例(分别为79/14,234/31,174/78),P3i为各类化肥销售价格,FIV4为土壤保持价值,单位:元。
娱乐文化FIV5为森林娱乐文化价值(元),Q为森林单位面积的娱乐文化价值(元/hm2),A为森林面积(hm2)。
生物多样性保护FIV6为森林娱乐文化价值(元),L为森林单位面积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价值(元/hm2),A为森林面积(hm2)。
降低噪声FIV7=15%CA FIV7为林地降低噪声价值(元),C为造林成本(元/hm2),A为林地面积(hm2)。
科研文化FIV8=H×AFIV8为森林降低噪声价值(元),H为森林单位面积的科研文化价值(元/hm2),A为森林面积(hm2)。
湿地生态资产核算方法直接经济价值水供给为水供给功能价值;为i种用途的水量;为i种用途的单位成本价格。
水力发电为发电价值;为i电站的年发电量;为单位电的成本价格。
水产品生产WDV3=I WDV3为水产品生产功能价值,I为水产业产值。
—5—价值湿地生态资产核算方法间接经济价值固碳释氧为固碳释氧功能价值;为有水部分面积;为平均单位固定(释放)某物质的量;为某物质单位固定(释放)价值;d为全年的天数。
污染物净化为净化功能价值,表示净化能力下降而减少的污水处理量,为污水处理厂处理单位成本的价格。
调蓄洪水为调蓄洪水价值,单位:元;A为湿地面积,单位:公顷;L为消落带蓄水差额,单位:m;I为单位水库库容的工程费用。
娱乐文化为湿地生态系统娱乐文化价值;Q为单位湿地面积的娱乐文化价值,单位:元/ha;S为湿地面积,单位:ha。
消浪护岸为湿地生态系统消浪护岸和抵御风暴功能价值;P为单位湿地面积的消浪护岸和防御风暴潮的价值,单位:元/ha;S为湿地面积,单位:ha生物多样性保护WIV6为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价值;N为单位湿地面积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价值,单位:元/ha;S为湿地面积,单位:ha。
科研文化WIV7为湿地科研文化价值;L为单位湿地面积科研文化的价值,单位:元/ha;S为湿地面积,单位:ha。
矿产实物量价值核算方法U矿产= Q矿产×S矿产U矿产——各类矿产资源价值量,元;Q矿产——各类矿产资源实物量,吨或立方米;S矿产——各类矿产单位资源价值,元/ 吨或元/立方米。
海洋生态资产核算方法间接经济价值固碳释氧SIV1为固碳释氧总价值,单位:元;V碳为固定单位碳的费用,单位:元/t;V氧为释放单位氧气的价值,单位:元/t;J为海洋固碳量,单位:t/a,K为海洋释氧量,单位:t/a。
污染物净化SIV2为海洋污染物净化价值。
采用污染防治成本法,可得出惠州市海洋生态系统对N 和P的固定年均价值U1;用污染防治成本法,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水水质标准》,估算不同海水水质标准下惠州市海洋COD 和石油烃处理价值U2。
干扰调节SIV3为海洋干扰调节价值,P为单位面积近海水域的干扰调节服务价值,A为惠州市海洋面积。
生物控制SIV4为海洋生物控制价值,Q为单位面积海洋生物控制功能的价值,A为惠州市海洋面积。
娱乐文化SIV5—海洋资源娱乐文化价值(元)y—年纯收益(元/km2)s—海域面积(4519 km2)PDI a—待估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元/a)PDI b—比较地区年份人均可支配收入(元/a)CPI1—待估年份消费价格指数(以1978年为基期)CPI2—比较实例年份消费价格指数(以1978年为基期)r—还原率(13%)—6—惠州市自然资源资产绩效评价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强化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责任,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根据《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广东省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工作方案》等有关规定,结合惠州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惠州市各县(区)党委和政府(管委会)主要领导干部的自然资源资产绩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