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具组合知识.
27种常见的茶具及其详细介绍

27种常见的茶具及其详细介绍一、基础茶具1、盖碗:盖碗是一种上有盖、下有托、中有碗的汉族茶具,又称“三才碗”、“三才杯”,盖为天、托为地、碗为人,暗含天地人和之意。
用盖碗品茶时,杯盖、杯身、杯托三者不应分开使用,否则既不礼貌也不美观。
相传盖碗是唐代西川节度使崔宁之女发明的,崔宁与其女都喜爱喝茶,那时茶杯没有衬底非常烫手,于是崔宁的女儿就发明了木盘子来托茶杯,但茶杯易滑倒,她又设法用蜡将木盘中央环上一圈,使杯固定,这便是最早的盖碗。
盖碗早期是个人使用,冲泡与饮用合二为一,这时的盖碗就有如杯子一般。
今天的盖碗更多被当作茶壶来使用,因为使用盖碗泡茶更易于观察汤色和掌握浓度,可以直接欣赏泡开后的叶底,而且去渣清洗比茶壶来得方便。
因而盖碗演变成了冲泡器皿,搭配盅、杯成了另一种形式的茶器组合。
盖碗被茶友称为“万能茶具”,各种茶都可以用盖碗来完成冲饮。
拿盖碗的手法很重要,错误的手法就会使得手被烫到成为常态,食指第一关节按在盖钮的边沿,拇指中指抱对点两手指抓住盖碗边缘,搭配食指三点一线拿稳盖碗。
2、公道杯:又称匀杯、分茶器。
使用公道杯倒茶,可以保持倒出来的茶汤口感尽量一致,避免了每个人喝到的滋味不一样,由此也升华到了精神层面,继承了“公道”精神。
“公道”出自中国古代经典著作《礼记•礼运》,意为“天下为公”,强调的是公平、客观、合理的原则。
相传,明朝洪武年间浮梁县令,为了迎合朝廷喜好,特别是为了讨好皇帝朱元璋,下令景德镇御窑厂的工匠们限期研制一种特别的瓷器——九龙杯。
这种杯子因其特殊的构造或寓意,如具有公平均衡的特性,而被皇帝赐名为“公道杯”。
从此以后,“公道杯”不仅成为了宫廷御用之物,也逐渐演化为民俗文化和茶道、酒文化中的重要器具,体现了中华民族对于公正、平等精神的崇尚和追求。
选公道杯一般要略大于所用的壶或盖碗,满足每一道茶且出汤能沥干水分的要求。
公道杯也不是越大越好而是以称手为宜。
再检查一下出水口是否断水利落,断水时不易沿着杯子外壁流的为好。
精美茶具知识点归纳总结

精美茶具知识点归纳总结一、茶具的分类茶具主要分为茶壶、茶杯、茶叶罐、茶盘、茶漏等几个方面。
1.茶壶茶壶是用来沏茶的器皿。
按照用途,茶壶可分为怀炉、水仙壶、中壶和大壶等。
按照材质,茶壶可分为紫砂壶、白瓷壶、玻璃壶等。
2.茶杯茶杯是盛放茶汤的器皿。
按照杯身形状,茶杯可分为高脚杯、低脚杯、圆杯、方杯等。
按照杯底形状,茶杯可分为光底杯、毛底杯、锥底杯等。
3.茶叶罐茶叶罐是用来装茶叶的器皿。
按照形状,茶叶罐可分为圆罐、方罐、方罐、圆罐等。
按照材质,茶叶罐可分为紫砂罐、金属罐、玻璃罐等。
4.茶盘茶盘是用来沏茶和品茶的器皿。
主要分为盛茶器、排渣器和洒水器等。
5.茶漏茶漏是用来过滤茶汤中的茶叶渣的器皿。
按照材质,茶漏可分为竹漏、铜漏、铁漏、不锈钢漏等。
二、茶具的作用茶具不仅是盛放茶汤的器皿,更是展现主人品位与修养的重要象征。
它们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1.沏茶茶壶、茶杯、茶叶罐等是用来沏茶的器具。
通过这些茶具的搭配使用,可以烹制出不同口感和味道的茶汤。
2.品茶茶盘、茶杯、茶杯托等是用来品茶的器具。
通过这些茶具的使用,可以让品茶的过程更加优雅愉悦。
3.展示精美的茶具可以展现主人的品味与修养,也可以给人带来美的享受。
所以,在茶艺表演和茶空间的布展中,茶具也是不可或缺的部分。
三、茶具的保养茶具的保养主要包括清洗、晾晒、存放等几个方面。
1.清洗使用茶具后,应及时清洗。
茶壶、茶杯、茶叶罐等可以用清水冲洗,不要使用洗洁精等化学清洁剂。
紫砂壶可以用茶汤清洗,不要用水清洗。
茶盘应保持干净,及时清除污渍。
2.晾晒清洗后的茶具应晾干,然后再收藏。
不要将湿的茶具直接存放起来,以免出现霉变。
3.存放茶具在存放时要避免阳光直射,也要遇干燥通风的地方,以免发霉变质。
四、茶具的讲究茶具的讲究主要包括摆设、搭配等几个方面。
1.摆设在摆放茶具时,要讲究整齐美观,不要杂乱无章。
茶壶、茶杯、茶盘等都应摆放得体。
另外,在布置茶空间时也要考虑茶具的搭配与陈列。
茶具10件套的用途

茶具10件套的用途茶具10件套是茶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包括了各种不同的器具和道具,用于准备和享受茶叶。
这些器具和道具在茶道中起着不同的作用,下面将详细介绍茶具10件套的用途。
1. 茶壶:茶壶是用来烹饪和沏茶的主要器具,它的设计和材质会影响到茶的味道和香气。
茶壶通常有长嘴和小盖,可以方便地控制水流和泡茶的时间。
2. 茶杯:茶杯是用来盛装沏好的茶水的容器,也是品味茶汤的重要器具。
茶杯的设计通常注重杯身的形状和材质,以提高茶汤的味觉和视觉享受。
3. 茶盘:茶盘是用来摆放茶具和盛装茶汤的底座,它通常由木材或石材制成,具有一定的容量和排水功能。
茶盘可以保持清洁,同时也方便茶艺师进行茶道表演和服务。
4. 茶巾:茶巾是用来擦拭茶具和清洁茶盘的布巾,它通常由纯棉或亚麻制成,具有吸水性和温和的清洁效果。
茶巾在茶道中被视为重要的仪式用品,用来展示对茶具的尊重和细心维护。
5. 茶船:茶船是专门用来接受茶水溢出的容器,它可以防止茶水弄脏茶盘和桌面。
茶船通常由陶瓷或铜制成,造型简洁大方,容易清洗。
6. 茶夹:茶夹是用来夹取茶叶或茶杯的小夹子,它通常由竹子或金属制成,具有一定的韧性和稳定性。
茶夹的设计使得茶艺师可以轻松地操作茶叶和茶杯,保持沏茶的精确和整洁。
7. 茶匙:茶匙是用来量取茶叶和搅拌茶汤的小勺子,它通常由竹子或金属制成,具有一定的容量和设计。
茶匙可以保证茶叶的准确和均匀分配,同时也方便搅拌茶汤使茶叶充分释放出香气。
8. 茶海:茶海是用来倒放茶汤的大碗,它通常由瓷器或陶瓷制成,容量较大。
茶海的设计使茶汤更容易冷却,同时也方便茶艺师进行茶汤的品味和评价。
9. 指环:指环是用来保护手指和避免烫伤的小环状物品,它通常由竹子或金属制成。
指环可以使得茶艺师更加安全地提取和倒灌茶汤,同时也是茶道仪式中的重要装饰品。
10. 茶罩:茶罩是用来覆盖茶壶和茶杯的小盖子,它通常由竹编或纱布制成,具有一定的透气性和保温效果。
茶罩可以保持茶汤的温度和滋味,同时也起到美观和保护茶具的作用。
茶具12件详解

茶具12件详解茶具是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具的用途不仅仅是用来沏茶,更是一种品位和生活态度的体现。
以下是12件茶具的详细介绍:1. 茶杯茶杯是最基本的茶具之一,它的大小、形状和材质影响着茶的品味。
一般来说,茶杯要选择瓷器、玻璃、紫砂等材质,容量以100毫升以上为宜。
2. 茶壶茶壶不仅仅是用来沏茶,更是一种艺术品。
茶壶的种类很多,例如紫砂壶、玻璃壶、铁壶等。
不同种类的茶壶在制作工艺和材质上都有着各自的特点。
3. 茶筅茶筅是用来泡抹茶的,它的材质一般为竹子。
泡茶的过程中,使用茶筅可以让茶水更加细腻,口感更加舒适。
4. 茶巾茶巾主要用于擦拭茶具和手部,材质多为白色棉布或麻布。
使用茶巾可以保持茶具干净整洁,同时也可以保护手部皮肤不受烫伤。
5. 茶匙茶匙是用来取茶叶的,多用于瓷器或铁器茶叶罐内。
一般来说,茶匙的材质应该选用不易生锈的不锈钢。
6. 茶盘茶盘是放置茶杯和茶叶等茶具的大瓷盘子,一般用瓷器或漆器来制作。
茶盘应该选择较为平整的款式,便于放置茶具和拨水。
7. 茶具架茶具架是放置茶具和茶叶的小盘子,通常用于茶室和茶艺表演中。
茶具架的材质和形状应该与茶具相匹配,以便于装饰茶室或营造氛围。
8. 茶海茶海是盛放茶汤的大碗,一般容量为200毫升以上。
茶海的设计应该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便于倒茶和握持。
9. 茶叶罐茶叶罐可以方便地存放茶叶,以保证茶叶的新鲜度和质量。
茶叶罐的材质和形状应该与茶种搭配,以便于保持茶叶的风味和滋味。
10. 茶道具箱茶道具箱是保存茶具和茶叶的箱子,它的材质和结构应该能够保证茶具的安全和便于携带。
11. 茶勺茶勺是量茶的工具,材质通常选择银或不锈钢。
好的茶勺应该具有精细的工艺和优美的外观,以符合茶文化的规范和品味。
12. 茶架茶架是放置茶具的家居饰品,通常用于客厅、餐桌或茶室。
茶架的材质和款式应该与家居环境相匹配,以便于营造和谐的氛围和舒适的感觉。
总之,好的茶具不仅可以提高茶的品质,更是一种品位和生活态度的体现。
茶艺礼仪知识点总结大全

茶艺礼仪知识点总结大全一、茶具的准备1. 茶具的摆放:在进行茶艺表演或品茶时,茶具的摆放是十分重要的。
一般来说,茶杯、茶壶、茶具盘都要按照一定的次序摆放,整齐美观。
茶盘应该位于主人的右手边,主人应当坐在客人的右侧,以便于进行茶具操作。
2. 茶具的选择:在进行茶艺表演时,茶具的选择也是至关重要的。
茶壶、茶杯等茶具皆宜于薄、淡、素,素雅清洁为美,有别于大多数致艺美。
3. 水的选择: 茶艺中的水源也是十分重要的。
用于冲泡的水最好是泉水或者过滤后的水。
水要清澈,没有异味。
二、茶道礼仪1. 上茶:上茶是最基本的茶道礼仪之一。
在上茶时,动作要稳健、匀速、毫不迟疑。
2. 递茶:递茶时应先向主人递上茶杯,然后再依次递给其他客人。
递茶时应低头微笑。
3. 接茶:接茶时,应轻轻接过茶杯,不可用力过猛,也不宜摇晃。
4. 饮茶:饮茶时,应先闻香,再品味,最后咽下。
喝茶不宜大声啜饮,也不宜一饮而尽。
三、茶道的泡茶过程1. 洗茶:洗茶是冲泡茶叶之前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用开水先将茶具烫热,然后将茶叶放入茶壶中注入适量的开水,迅速倒出,这样既可洗净浮尘,也可使茶叶开始焯青,发挥出更多的香气。
2. 打火:在进行泡茶之前,要先烧开水。
除了煤气灶外,传统的茶道中还会使用炭火或者香炉,来弥补火力不足的缺陷,以实现泡茶的最佳状态。
3. 泡茶:泡茶应根据不同种类的茶叶而定,有些是需要煮沸后的水温,有些则需要温水或者温开水。
在进行泡茶时,要注意掌握时间和水温,严格把握泡茶的时间和水温,才可泡出最佳的茶汤。
4. 倒茶:泡茶结束后,要将茶倒入茶杯中,要沉稳、自然,不可过快或者过慢。
同时,要避免倒入过多或者过少。
四、茶具的清洁与保养1. 茶具的清洁:茶具清洁是茶道非常重要的一环,茶具应该用温水洗净,不要使用洗涤剂。
茶具内外应该用干净的茶巾擦拭干净,确保无残留水渍或者油污。
2. 茶具的保养:保养茶具也是重要的一项,茶具在不使用时应放置在通风干燥的环境中,避免受到潮湿或者阳光直射。
秒懂茶具茶具一对一介绍图解

秒懂茶具茶具一对一介绍图解茶具是泡茶过程中需要使用的辅助工具。
有了它,我们泡的茶才能如虎添翼,方得一杯好茶。
茶具多种多样,根据材质的不同,主要分为五大派系,分别为玻璃茶具、陶土茶具、瓷器茶具、竹木茶具、金属茶具。
而一套茶具则包括很多部分组成,且每个部分都十分重要。
No1 主泡器(盖碗)盖碗是一种上有盖、中有碗、下有托的汉族茶具,四川的“盖碗茶”就是用的这茶具。
又称“三才碗”、“三才杯”,盖为天、碗为人、托为地,暗合天地人之意。
“茶托”又称“茶船”。
使用盖碗泡茶,能够使茶叶沉积于底,注水时茶叶翻滚,易于泡出茶汁。
在礼节上也有“端茶敬客”的作用。
No2 公道杯公道杯又被称为茶海、公杯,是均衡茶汤的重要茶具。
使用公道杯,一来可以保证茶席桌面清净及时滤出茶汤,特别是在使用盖碗的时候,公道杯显得必不可少;二来,每一泡的茶汤会存在滋味不均衡的情况,而使用公道杯则可以将茶汤平衡,保证大家喝到的每一辈茶汤都是一样的。
No3 品茗杯/主人杯品茗杯,主要是用来品饮茶汤的专用茶杯。
而大多数爱茶的人,都会选择专属于自己的主人杯。
选择品茗杯不宜过大,一般容量在三小口最佳,且遵循“小、浅、薄、白”四个原则最宜。
常言道“茶满欺人,酒满敬人”在斟茶时,品茗杯中的茶,应斟入2/3的为宜。
No4 茶道六君子茶道六君子,顾名思义,是六样茶道用具。
分别是—茶则、茶针、茶漏、茶夹、茶匙、茶筒。
材质较多以竹木为主,在选购时,要看清竹木的纹理。
使用完后,要擦干或者晾干,避免沾染、滋生细菌。
收纳到茶筒时,应避免沾水。
茶筒用于盛放”茶道六君子“其他五样用具,也可放置其他茶艺用品。
茶则又称为茶勺,用于茶罐量取茶叶,置于茶荷或茶壶时使用。
可确保投茶适量,避免因茶叶过多、或过少影响口感。
茶漏是置入茶时,放在主泡器口上的器皿。
在放置茶叶的过程中,起到防止茶叶掉落在主泡器外的作用。
茶匙又称茶拨,茶匙有两用,一用于清理茶壶中泡过的茶的茶渣;二可用于将茶叶拨入茶壶中。
茶具知识大全,一篇文章让你成为品茶达人

茶具知识大全,一篇文章让你成为品茶达人
人靠衣裳马靠鞍,品茶也需要茶具。
泡茶的器具从古代开始,不断改进,功能越来越精准细化,各司其职,让泡茶成为我们最美好的时光。
泡饮器
茶壶:带嘴的泡茶器。
盖碗:盖碗是盖、碗、托三者合一的泡茶茶具
均杯又称公道杯:分茶汤用的杯子
品茗杯:矮口杯,用于品茶
闻香杯:比品茗杯更细长,更能使茶的香气凝聚,便于闻香。
洁具
水盂:盛废茶的器具。
壶垫:避免茶具和茶台磕碰。
茶托又称杯托。
茶杯放在上面的小盘子,拿杯不烫手。
茶巾:清洁用具,品茶时清理茶具,桌案,保持清洁美观。
茶洗:用于给茶具消毒清洗
茶道六用也称为六君子,其中有五个小件:
茶匙,一种细长的小把子,又名渣匙。
茶针:疏通壶嘴小工具,也可以放入茶叶后把茶叶拨匀,碎茶在底,整茶在上;
茶夹:夹取茶杯,分给品茶者;
茶则:又名茶勺,盛装茶叶,衡量茶叶用量,确保投茶适量。
最后一个茶桶,用于收纳五个小件。
其他用品
其他用品
茶席:茶桌上的装饰品,
茶宠:用茶水养的宠物,主要是紫砂工艺品
茶刀:又名普洱刀,用于解散茶饼、茶砖等紧压茶。
茶秤:精确称量每一泡茶叶的投放量。
茶道茶具知识大全

茶道茶具知识大全茶道与茶具知识全解一、泡茶用具1.盖碗:盖碗是常用的泡茶器具,上面有盖、下面有托,中间是碗。
它也被称为“三才碗”或“三才杯”。
盖碗具有便捷、不吸味、散热快、实用、高雅等优点,适用性较广。
2.茶壶:茶壶是泡茶的常用器具,材质可以是瓷质、紫砂或玻璃。
紫砂壶具有透气性好、保温性能好、吸附茶汁等特点,常用于冲泡乌龙茶、普洱茶等。
3.飘逸杯:飘逸杯是根据现代工业技术和泡茶原理设计出的,与传统冲泡用具不同的现代泡茶用具。
同一杯组可以使茶叶、茶汤分离,并自动过滤,避免茶叶在杯中浸泡过久而使茶汤过浓。
同时简化了泡茶过程,适合在办公室等场合使用。
4.茶杯:平常生活中,将茶叶直接投放在一个瓷杯或玻璃杯中冲泡的现象很常见。
这种瓷杯或玻璃杯简单方便,但一个很大的问题是不能做到茶水分离。
这种方式泡茶,喝头几口的时候可能问题不大,但十几分钟之后往往茶汤过浓,续水两遍之后,茶汤又可能过淡甚至没什么味道了。
所以,建议使用飘逸杯或能做到茶水分离的用具,便于享受到口感均匀合适的茶汤。
二、分茶用具公道杯:公道杯又称茶海或茶盅,用于分茶的器具。
用茶叶冲泡完毕以后,可以将茶汤倒入公道杯中匀茶,使茶汤均匀,然后平均分给客人,这样就可以使每杯茶的浓度均匀,体现出一种平等。
三、品茶用具1.品茗杯:品茗杯主要用来品饮茶汤。
材质多样,包括紫砂、瓷质、玻璃等。
2.闻香杯:闻香杯用于闻香,比品茗杯细长,多与品茗杯搭配使用,一般用于冲泡乌龙茶时使用。
双手掌心夹住闻香杯,靠近鼻孔,边搓动边闻香。
四、备茶用具1.茶荷:茶荷用于盛放待泡干茶的器具,用于置茶,还可以用来赏茶。
茶荷的形状以有引口的半球形为主,质地多为瓷质。
2.茶叶罐:茶叶罐用来存放干茶的器具。
主要作用是为了避免茶叶变质,茶香挥发等。
从质地上来说,一般有铁质、锡质、陶瓷等。
五、备水用具备水用具形式多样,常见的有随手泡、电水壶,也有的茶友使用铁壶。
随手泡多集烧水冲茶与一体,简单方便;电水壶则是日常家用的烧水用具,也可冲茶;也有茶友用铁壶烧水、煮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茶具组合知识.txt9母爱是一滴甘露,亲吻干涸的泥土,它用细雨的温情,用钻石的坚毅,期待着闪着碎光的泥土的肥沃;母爱不是人生中的一个凝固点,而是一条流动的河,这条河造就了我们生命中美丽的情感之景。
茶具的使用,往往因地、因人和因茶而宜。
一、茶具的组合配置 1.我国各地饮茶择具习俗东北、华北一带,喜用较大的瓷壶泡茶,然后斟入瓷盅饮用;江浙一带多用有盖瓷杯或玻璃杯直接泡饮;广东、福建饮乌龙茶,必须用一套特小的瓷质或陶质茶壶、茶盅泡饮,选用“烹茶四宝”:潮汕风炉、玉书煨、孟臣罐、若琛瓯泡茶,以鉴赏茶的韵味;西南一带常用上有茶盖、下有茶托的盖碗饮茶,俗称“盖碗茶”;西北甘肃等地,爱饮用“罐罐茶”,是用陶质小罐先在火上预热,然后放进茶叶,冲入开水后,再烧开饮用茶汁;XXX、蒙古族等少数民族,多以铜、铝等金属茶壶熬煮茶叶,煮出茶汁后再加入酥油、鲜奶,称“酥油茶”或“奶茶”。
2.茶具选配因人而定古往今来,茶具配置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的不同地位和身份。
如陕西法门寺地宫出土的茶具表明,唐代皇宫选用金银茶具,秘色瓷茶具和琉璃茶具饮茶,而民间多用竹木茶具和瓷器茶具。
宋代,相传大文豪苏东坡自己设计了一种提梁紫砂壶,至今仍为茶人推崇。
清代慈禧太后对茶具更加挑剔,喜用白玉作杯,黄金作托的茶杯饮茶。
这种情况在曹雪芹《红楼梦》中,就写得更为入微,如栊翠庵尼姑妙玉在庵中待客用茶配具时,就是因对旬地位和客人的亲近程度而异。
现代人饮茶,对茶具的要求虽没有如此严格,但也根据各自习惯和文化底蕴,结合自己的目光与欣赏力,选择自己最喜爱的茶具供自己使用。
另外,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对茶具要求也不一样。
如男性习惯于用较大而素净的壶或杯泡茶;女士爱用小巧精致的壶或杯冲茶。
又如老年人讲究茶的韵味,注重茶的香和味,因此,多用茶壶泡茶;年轻人以茶为友,要求茶香清味醇,重在品饮鉴赏,因此多用茶杯冲茶。
再如脑力劳动者崇尚雅致的茶壶或茶杯细啜缓饮;而体力劳动者推崇大碗或大杯,大口急饮,重在解渴。
3.茶具选配因茶而定中国民间,向有“老茶壶泡,嫩茶杯冲”之说。
老茶用壶冲泡,一是可以保持热量,有利于茶汁的浸出;二是较粗老茶叶,由于缺乏欣赏价值,用杯泡茶,暴露无遗,用来敬客,不太雅观,又有失礼之嫌。
而细嫩茶叶,选用杯泡,一目了然,会使人产生一种美感,达到物质享受和精神欣赏双丰收,正所谓“壶添茗情趣,茶增壶艺价值”。
随着红茶、绿
茶、乌龙茶、黄茶、白茶、黑茶等茶类的形成,人们对茶具的种类和色泽,质地和式样,以及茶具的轻重、厚薄、大小等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般来说,为保香可选用有盖的杯、壶或碗泡茶;饮乌龙茶,重在闻香啜味,宜用紫砂茶具泡茶;饮用红碎茶或工夫茶,可用瓷壶或紫砂壶冲泡,然后倒入白瓷杯中饮用;冲泡西湖龙井茶、洞庭碧螺春、君山银针、黄山毛峰、庐山云雾茶等细嫩名优茶,可用玻璃杯直接冲泡,也可用白瓷杯冲泡。
但不论冲泡何种细嫩名优茶,杯子宜小不宜大。
大则水量多,热量大,而使茶芽泡熟,茶汤变色,茶芽不能直立,失去姿态,进而产生熟汤味。
此外,冲泡红茶、绿茶、乌龙茶、白茶、黄茶,使用盖碗,也是可取的,只是碗盖的使用,则应依茶而论。
二、茶器具的清洁与保养 1.清洁工作无论是泡茶前还是品饮茶后,器具的清洁工作必不可少。
“洁器雅具”是茶艺的要素。
茶为洁物,品饮为雅事,器具之洁无疑不可忽视。
一般泡茶前应先行将所有器具检查一遍并逐一做好清洁工作,其中壶杯器具应洗烫干净,抹拭光亮备作,茶匙组合等器件也应抹拭一遍。
茶饮结束后,也不能忘记以布巾擦拭,泡饮用的茶壶、茶杯尤应先清水、后热水烫洗干净,拭干后收放起来,防止残留水痕和尘埃污染。
2.注意洁壶养壶无论是瓷壶还是紫砂壶都应注意不积污垢。
紫砂壶的保养,俗称养壶,就是紫砂壶经过长期泡茶使用,不断清理擦拭,壶身由原来的燥、亮、粗,逐渐呈现温润如古玉、光泽柔和敦厚,这个过程便称为“养壶”。
目的在于使壶能更好地蕴香育味,进而使紫砂壶能焕发浑朴的光泽和油润的手感。
新壶的保养:新壶使用前,用洁净无异味的锅盛上清水,再抓一把茶叶,连同紫砂壶放入锅中煮沸后,继续用文火煮上半小时至 1 小时。
须注意的是锅中茶汤容量不得低于壶面,以防茶壶烧裂。
或者等茶汤煮沸后,熄火,将新壶放在茶汤中浸泡 2 小时,然后取出茶壶,让其在干燥、通风,而又无异味的地方自然阴干。
用这种方法养壶,不仅可除去壶中的土味,而且还有利于壶的滋养。
旧壶的保养:旧壶在泡茶前,先用沸水冲烫一下;饮完茶后,将茶渣倒掉,并用热水涤去残汤,保持壶内的清洁。
无论新壶或旧壶,都要经常清洁壶面,并常用手或柔软的布料擦拭,这样有利于焕发紫砂泥质的滋润光滑,使手感变得更好。
无论是茶壶还是茶杯,一般尽量不要让内壁积垢,茶垢也叫茶锈,茶垢中含有多种金属物质,可对人的消化、营养吸收乃至脏器造成不良影响。
归纳起来:第一步就是经常泡茶使用;第二步
是洗涤壶身;第三步是经常擦拭壶身,才能焕发出本身泥质的光泽。
三、选好茶壶的要领 1.壶的选择一件紫砂壶的内涵主要具备以下三个主要因素:完美的形象结构;精湛的制作技艺;优良的实用功能。
形象结构是指壶的嘴、扳、盖、纽、脚,应与壶身整体比例协调。
精湛的技艺是评审紫砂壶艺优劣的准则。
优良的实用功能是指容积和重量的恰当,当壶扳、执握、壶的周围合缝,壶嘴出水流畅,同时也要考虑色地和图案的脱俗和谐。
2.壶的造型结构(1)茶壶的三要素:壶嘴、壶把、壶身。
壶的嘴(出水口)、壶把、钮必须成一直线,换句话说,就是三点要对直成一直线(少数特殊造型除外)。
(2)一体成型感:各部分组合比例,应力求匀称,同时要展现出落落大方的空间感。
壶嘴与壶身、壶把与壶身的连接部位,要处理得很自然,没有任何破绽,宛如一体成型般。
3.选好茶壶的要领(1)茶壶的外观:市面上推出的茶壶形式琳琅满目,或高或矮或圆或扁,或几何形状或瓜果形状。
然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审美观点,因此,所谓的美并没有一定的标准可言,只要造型与外观自己看得舒服满意就行,不必强求时尚。
(2)茶壶的品质:主要看茶壶的胎骨,以及与茶的汤色相协调的茶壶色泽。
胎骨坚,色泽润者当为上品。
一般而言,手拉坯较为粗糙,挖塑壶会留下刀刻痕迹,灌浆壶则会有模痕。
对胎骨坚与否,通常以轻拨壶盖,听其壶声,以有锵铛轻扬声者为佳。
声音较清脆铿锵的壶,较适合泡发酵、香气高的茶(如生茶);声音较混浊迟钝的壶则适合泡重发酵、韵味低沉的热茶。
辨别壶声的方法是:将茶壶平放左手手掌上,以右手食指轻弹壶身。
(3)茶壶的出水:茶壶的出水效果好坏,与壶嘴的设计有关。
通常要求倾壶倒水,出水需急、长、圆,壶里滴水不留为上。
至于壶嘴出水是直是曲,是刚是柔,与品茶者的爱好有关还要与茶的冲泡要求相结合。
(4)茶壶的精度:指壶盖与壶身的紧密程度。
总的说来,精密程度愈高愈好,其检验方法:将壶注满水,正面用手指压住壶盖钮上的气孔,轻轻倒转茶壶,使壶身呈水平状,手慢慢脱离壶盖,若壶盖不落者,则表示这把茶壶的精密度高。
(5)茶壶的重心:选茶壶时,还应注意茶壶的重心是否稳定。
测量壶的重心是否平稳时可在壶内装满大半壶水,用手提起茶壶,缓缓倒水,如果感觉很顺手,即表示该壶重心适中、稳定,是一把好壶。
如果提壶需用力紧握壶把才得以平稳的话,即表示此壶的重心位置不对。
除了重心要稳之外,左右也需匀称。
拿起壶盖时,壶口要
平、要圆。
壶是否有异味杂味等,这此都要在选购时加以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