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茶具知识大全

合集下载

茶具的介绍及茶道的流程

茶具的介绍及茶道的流程

茶具的介绍及茶道的流程茶具是指用于制作和品饮茶饮的器具,通常包括茶壶、茶杯、茶盘、茶筅、茶匙等。

就像西方的葡萄酒需要用到酒杯、塞子、开瓶器一样,茶具是茶道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茶具及茶道的流程。

一、茶具的介绍1.茶壶:茶壶是茶道中最重要的器具之一,其作用是将开水冲泡茶叶,通过茶壶的特殊设计和材质,可以使茶叶的香气得到最好的释放。

2.茶杯:茶杯是用来盛放泡好的茶水,形状一般比较矮胖,以便观察茶水的颜色和香气。

3.茶盘:茶盘是用来放置茶具和茶水的托盘,防止茶水溅落,同时起到美化茶道环境的作用。

4.茶筅:茶筅是用来调洗和搅拌茶水的工具,一般为竹质制成,具有一定的弹性和质感。

5.茶匙:茶匙用来取茶叶、测量茶叶的量以及搅拌茶水,一般为小勺状。

茶道是一种日本传统的饮茶方式,强调以宁静的心态和细腻的动作来品味茶水和感受茶香。

茶道的流程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清洁准备:茶道之前必须先准备好茶室和茶具。

首先清洁茶室,保持桌面、地面和墙壁的整洁。

然后清洗茶具,用温水轻轻洗净茶壶、茶杯、茶筅等,以确保茶具无异味和杂物。

2.引水烧水:在茶道开始前,需要引入清凉的水和加热的水。

清凉的水用来冲洗茶杯,加热的水用来烧茶。

3.净手用手巾:茶道开始前,主持茶道的人会在茶室门口摆放一条手巾,用来请客人清洁双手,以示尊重和净化心灵。

4.泡茶:主持茶道的人会将开水冲泡在茶壶里,并将茶叶放入杯中。

主持茶道的人会仔细把茶水分配到客人的茶杯中,并确保每位客人都能享受到相同的茶水品味。

5.点心和点茶:主持茶道的人会准备一些点心(例如和果子)供客人享用。

在品茶的过程中,主持人会与客人交流茶叶的品种、泡法和茶道的文化知识等。

6.感谢和结束:茶道结束后,客人需要向主持茶道的人表达感谢之意。

主持人会整理和清洁茶具,并将茶室恢复到平常的状态。

茶道不仅仅是一种饮茶方式,更是一种传统文化和艺术形式。

通过茶道的流程,人们可以感受到茶的香气和茶文化的独特魅力。

茶艺知识点总结50条

茶艺知识点总结50条

茶艺知识点总结50条一、茶叶的种类1. 绿茶:龙井、碧螺春、黄山毛峰等2. 黄茶:黄山毛峰、君山银针、徽州毛尖等3. 白茶:白牡丹、白毫银针、寿眉等4. 乌龙茶:铁观音、大红袍、水仙等5. 红茶:祁门红茶、滇红、正山小种等6. 黑茶:普洱茶、六堡茶、藏茶等二、茶具的种类1. 茶壶:紫砂壶、铁壶、玻璃壶等2. 茶杯:陶瓷杯、紫砂杯、玻璃杯等3. 茶盘:紫砂盘、木盘、石盘等4. 茶具配件:茶荷、茶漏、茶针等三、茶的制作工艺1. 揉捻:将采摘好的鲜叶进行揉捻,使其形成条索状2. 发酵:经过揉捻的茶叶进行发酵,不同茶叶的发酵程度不同3. 烘焙:将发酵后的茶叶进行烘焙,使其带有特殊的香气4. 精制:经过炒制、包装等工艺,使茶叶成为成品四、泡茶的步骤1. 准备茶具:将茶壶、茶杯、茶盘等茶具擦干净2. 准备茶叶:选择适量的茶叶放入茶壶中3. 冲泡:倒入适温的水,数十秒后倒出第一泡茶汤4. 茶汤调配:根据饮茶人数调整茶汤浓淡5. 品茶:将泡好的茶汤倒入茶杯中,品茶赏味五、品茶的技巧1. 观色:观察茶汤的色泽,以及茶叶的外形2. 嗅香:闻一闻茶汤的香气,感受其芳香3. 品茗:品尝茶汤的口感,感受其醇厚六、茶道礼仪1. 敬茶:茶艺师将泡好的茶送到客人面前2. 赏茶:客人接过茶时,将茶杯端在手心,向茶艺师致谢3. 品茗:客人品尝茶时,应先闻香、再品味,不应大口喝七、茶文化1.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有着悠久的历史2. 茶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包括艺术、文学、礼仪等3. 茶文化也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有着深远的影响总结:茶艺是一门精深的学问,需要细心品味和长期积累。

通过学习茶叶的种类、茶具的种类、茶的制作工艺、泡茶的步骤、品茶的技巧、茶道礼仪和茶文化,可以更好地领略茶的魅力,感受茶文化的魅力。

第三章茶具基本知识

第三章茶具基本知识

厚德 精业 求实 创新
7、盖置:
❖ 放置壶盖、盅盖、杯盖的器物。 ❖ 既保持盖子清洁,又避免沾湿桌面。
▪ 托垫式,形似盘式杯托, ▪ 支撑式:圆柱状,从盖子中心点支撑住盖,或筒状物,从盖子
四周支撑。
8、盖碗
❖ 又称三才杯, ❖ 由盖、碗、托三部件组成, ❖ 可泡茶, ❖ 可泡、饮合用。
厚德 精业 求实 创新
(三)茶杯
厚德 精业 求实 创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功能:盛装茶汤。用于饮茶,还便于观看汤色。
❖ 要求:持拿不烫手,啜饮又方便。
❖ 盛茶量:七分满。
❖ 俗语:“茶七饭八酒满”。“酒满敬人,茶满欺人”。
厚德 精业 求实 创新
茶杯大小挑选的一般准则
❖ 与茶壶匹配:泡一壶刚好巡一轮。 ❖ 与人数匹配:按人头数配齐,一般均以双数配备。 ❖ 与茶类匹配:乌龙茶杯略小;黑茶类杯略大。
茶文化与茶道艺术
厚德 精业 求实 创新
学习目标
1.
认识茶具
2.
茶具的选用
3.
基本冲泡流程
认识茶具 厚德 精业 求实 创新
❖ 茶具—又称茶器、茶器具,是泛指完成泡茶、饮茶全过 程所需设备、器具、用品及茶室用品;
❖ 狭义而言,仅指泡茶和饮茶的用具。
厚德 精业 求实 创新
❖ 以功能将分: ▪ (一)主茶具 ▪ (二)辅助用品
厚德 精业 求实 创新
茶船
碗状:船沿高耸
厚德 精业 求实 创新
老树头茶船
厚德 精业 求实 创新
3、公道杯:亦称茶盅、茶海
❖ 盛放泡好的茶汤。因有均匀茶汤浓度的功能,故亦称公平杯。 ❖ ①壶形盅:以茶壶代替用之。 ❖ ②简式盅:无盖,从盅身拉出一个简单的倒水口,有把或无把。

茶桌礼仪知识点总结

茶桌礼仪知识点总结

茶桌礼仪知识点总结一、准备茶具1. 准备茶具前要先清洗茶具,确保茶具干净。

2. 放置水壶和茶杯,水壶应该放在最便利的地方,以便于取水泡茶。

3. 摆放茶叶。

把茶叶放在茶叶罐里,罐口朝上,方便宾客观赏。

4. 摆放茶托。

茶托的作用是接收被茶杯外溢的水,使茶具桌面保持干净整洁。

5. 摆放茶杯。

茶杯应当从右至左摆放,以方便右手取杯。

6. 准备茶具时,不可大声喧哗,要保持安静。

二、泡茶1. 先端茶。

将先端的茶叶放入茶壶中,用沸水冲泡,舀在茶杯中,泡不要嫌时间过长,以免涩。

2. 以水质为主。

泡茶使用的水,最好是山泉水或者纯净水,不能使用自来水。

3. 控制水温。

根据茶叶的种类不同,水温的要求也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绿茶需要80度左右的温水,红茶需要100度的开水。

4. 轻松自然。

在泡茶的时候应该保持手的自然姿势,不要用力过猛,否则会影响泡茶的效果。

5. 重在心情。

泡茶的过程并不仅仅是简单的冲泡。

重要的是心情要平静,慢慢品味。

三、品茶1. 品茶时要看、嗅、品、啜。

先看茶叶的陈述,再嗅茶叶的香味,接着品尝茶叶的滋味,最后是吸吸。

整个流程要慢条斯理,不可心急。

2. 露世功夫。

品茶时要细细品尝,慢慢体会,不能急于求成。

3. 感受茶香。

品茶时要将茶杯端到鼻子上方,慢慢地深深地品着茶香。

4. 品茶时最好不要说话,以免影响品味。

5. 品完一口茶后,要将茶杯放回茶托,不可将茶杯盖在手上捂着。

四、聊天1. 在茶桌上,可以尽情地交谈,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心情,但是不可谈论政治、宗教、金钱等敏感话题。

2. 在与人交谈时,要尊重对方,不可打断别人的发言,更不可对别人的言论进行嘲弄和挑剔。

3. 聊天时不可大声喧哗,要注意说话的声音要轻柔、和缓。

4. 在茶桌上要关注对方,让对方感受到自己的尊重和关心,不可一味地自说自话,忽略别人的存在。

5. 在品茶聊天的过程中,要保持一个愉快的心情,不可因为一些小事而大动肝火。

以上就是茶桌礼仪的一些知识点总结,茶桌礼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学习和掌握茶桌礼仪,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修养和素质,还可以为交际活动增添一份乐趣。

茶桌礼仪常识大全

茶桌礼仪常识大全

茶桌礼仪常识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一种饮料,更是一种文化和生活方式的象征。

在茶桌上,礼仪和规矩是必不可少的,它们既体现了对客人的尊重,也体现了主人的文化素养。

下面我们将从七个方面来介绍茶桌礼仪的常识。

一、茶具使用茶具是品茗时的重要工具,主要包括茶壶、茶杯、茶盘、公道杯等。

使用茶具时要注意清洁,不要用手指触摸茶具内部。

另外,在奉茶时,应该用双手递上,以示尊重。

二、泡茶手法泡茶是一门艺术,也是茶桌上的重要环节。

泡茶时要注意水温、茶叶用量和泡茶时间等因素。

不同的茶叶需要不同的水温,茶叶用量和泡茶时间也各不相同。

同时,在倒茶时要注意不要倒得太满,以避免烫伤客人。

三、敬茶礼仪敬茶是茶桌上的重要礼仪,也是对客人的尊重。

在敬茶时,应该用双手端起茶杯,递给客人,同时要说“请喝茶”。

如果客人比自己年长或者地位较高,应该主动为其倒茶。

另外,如果客人杯中有茶水,要及时为其续茶。

四、品茶礼仪品茶是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现个人修养和文化素养的重要方面。

在品茶时,应该先闻香,再品茗,同时要注意不要发出声音。

如果对茶叶不太了解,可以向主人请教或者询问其他客人。

五、语言交流在茶桌上,语言交流也是非常重要的。

要注意用词恰当、言辞恳切,同时要避免涉及到敏感话题和不雅语言。

如果有话题难以启齿或者不礼貌,可以转移话题或者保持沉默。

六、茶会组织茶会是一种重要的社交活动,也是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

在组织茶会时,应该注意邀请客人的身份和地位,同时要选择合适的场所和时间。

另外,在茶会上应该注重礼仪和规矩,以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茶艺礼仪知识点总结大全

茶艺礼仪知识点总结大全

茶艺礼仪知识点总结大全一、茶具的准备1. 茶具的摆放:在进行茶艺表演或品茶时,茶具的摆放是十分重要的。

一般来说,茶杯、茶壶、茶具盘都要按照一定的次序摆放,整齐美观。

茶盘应该位于主人的右手边,主人应当坐在客人的右侧,以便于进行茶具操作。

2. 茶具的选择:在进行茶艺表演时,茶具的选择也是至关重要的。

茶壶、茶杯等茶具皆宜于薄、淡、素,素雅清洁为美,有别于大多数致艺美。

3. 水的选择: 茶艺中的水源也是十分重要的。

用于冲泡的水最好是泉水或者过滤后的水。

水要清澈,没有异味。

二、茶道礼仪1. 上茶:上茶是最基本的茶道礼仪之一。

在上茶时,动作要稳健、匀速、毫不迟疑。

2. 递茶:递茶时应先向主人递上茶杯,然后再依次递给其他客人。

递茶时应低头微笑。

3. 接茶:接茶时,应轻轻接过茶杯,不可用力过猛,也不宜摇晃。

4. 饮茶:饮茶时,应先闻香,再品味,最后咽下。

喝茶不宜大声啜饮,也不宜一饮而尽。

三、茶道的泡茶过程1. 洗茶:洗茶是冲泡茶叶之前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用开水先将茶具烫热,然后将茶叶放入茶壶中注入适量的开水,迅速倒出,这样既可洗净浮尘,也可使茶叶开始焯青,发挥出更多的香气。

2. 打火:在进行泡茶之前,要先烧开水。

除了煤气灶外,传统的茶道中还会使用炭火或者香炉,来弥补火力不足的缺陷,以实现泡茶的最佳状态。

3. 泡茶:泡茶应根据不同种类的茶叶而定,有些是需要煮沸后的水温,有些则需要温水或者温开水。

在进行泡茶时,要注意掌握时间和水温,严格把握泡茶的时间和水温,才可泡出最佳的茶汤。

4. 倒茶:泡茶结束后,要将茶倒入茶杯中,要沉稳、自然,不可过快或者过慢。

同时,要避免倒入过多或者过少。

四、茶具的清洁与保养1. 茶具的清洁:茶具清洁是茶道非常重要的一环,茶具应该用温水洗净,不要使用洗涤剂。

茶具内外应该用干净的茶巾擦拭干净,确保无残留水渍或者油污。

2. 茶具的保养:保养茶具也是重要的一项,茶具在不使用时应放置在通风干燥的环境中,避免受到潮湿或者阳光直射。

茶艺之茶具知识

茶艺之茶具知识


菩提集思壶
• 壶身硕大,为趋向筒型,粗流 粗把,容水量特大,宜多人对 饮畅叙,取“集思广益”之义。
• 西关碧玉壶 • 原为西施壶,取材于女性乳房,以 西施名之为“西施乳壶”,后文人 忌讳,隐“乳”字而称西施壶。壶 身为半球型,为突出圆状手把倒装, 故又名倒把西的壶身,壶钮为一小球,短流, 圆把,整体造型有“圆,稳,匀, 正”之感。身口盖钮嘴肩把的配合 十分协调和谐匀称流畅,壶身为大 圆珠,壶钮为小圆珠,相映成趣, 以“圆润如珠”取名。
6 圆珠壶
• • • •
年代:清代 泥料:段砂(窑变); 高×长:6.6cm×12.8cm 曼生铭刻:曼生督造茗壶第四千六百十四为遅(遅去之傍)泉清玩。
7 半瓢壶
• • • •
年代:民国 泥料:段砂 高×长:10cm×18cm 曼生铭刻:合之则全,偕壶公以延年。
8 半瓦壶
• • • •
年代:清代 泥料:段砂(窑变); 高×长:7.6cm×15cm 曼生铭刻:茶鼓声,春烟隔。梅子雨,润础石,涤烦襟,乳 花碧。

锦绣掇球壶
•壶钮如球,壶盖如球,壶身如球, 大小数球重叠,故曰“掇球”。掇 字还可解为“以双手端”之意。壶 型灵感借鉴于晚清紫砂名家程寿珍 之器。
• 石瓢壶 • 造型取材于古时水瓢,因紫砂壶 给 人石质之感,故取名“石瓢”。

荔溪石瓢壶
•壶身刻有“谁人夜泛荔枝湾,啖 虾啜粥乐余闲”的卓荔枝湾景色。 充分洋溢了西关风情。
年代:现代 泥料:墨绿泥 高×长:6.2cm×11.3cm 曼生铭刻:外方内清明,吾与尔偕亨。
12 方壶
• • • •
年代:清 光绪(仲冬) 泥料:段砂; 高×长:9cm×15.8cm 曼生铭刻:水味甘,茶叶苦;养生方,用地钟乳。

茶道的茶具

茶道的茶具

茶道的茶具中国茶道以求“味”和“心”的最高享受。

被称为美学宗教,以和、敬、清、寂为基本精神的日本茶道,则是继承唐宋遗风。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茶道的茶具,一起来看看。

茶道的茶具主茶具1、茶壶用以泡茶的器具。

壶由壶盖、壶身、壶底和圈足四部分组成。

壶盖有孔、钮、座等细部。

壶身有口、延(唇墙)、嘴、流、腹、肩、把(柄、板)等细部。

由于壶的把、盖、底、形的细微部分的不同,壶的基本形态就有近200种。

2、茶船放茶壶的垫底茶具。

既可增加美观,又可防止茶壶烫伤桌面。

① 盘状:船沿矮小,整体如盘状,侧平视茶壶形态完全展现出来。

② 碗状:船沿高耸,侧平视只见茶壶上半部。

③ 夹层状:茶船制成双层,上层有许多排水小孔,使冲泡溢出之水流入下层,并有出水口,使夹层中的积聚之水容易倒出。

茶船除防止茶壶烫伤桌面、冲泡水溅到桌面外,有时还作为“温壶”、“淋壶”时蓄水用,观看叶底用,盛放茶渣和涮壶水用,并可以增加美观。

选择时应注意:(1)形状碗状优于盘状,而有夹层者更优于碗状。

这是因为盘状茶船无法蓄盛废水,碗状可蓄,但壶的下半部浸于水中,日久天长会令茶壶上下部分色泽有异,有夹层的茶船既可以下层蓄废水,又可以上层实现茶船的各个功效,十分利于操作与日常养壶。

(2)大小茶船围沿要大于壶体的最宽处,若是碗状、有夹层的茶船,因要用来蓄水,所以其容水量至少是茶壶容水量的2倍,但也不可过大,应与茶壶比例协调。

(3)造型与色彩茶船应与茶壶的造型、色泽、风格一致,起到和谐的效果。

3、公道杯(茶盅、茶海)亦称茶盅、茶海,用于均匀茶汤浓度。

① 壶形盅:以茶壶代替用之。

② 无把盅:将壶把省略,为区别于无把壶,常将壶口向外延拉成一翻边,以代替把手提着倒水③ 简式盅:无盖,从盅身拉出一个简单的倒水口,有把或无把。

茶盅除具均匀茶汤浓度功能外,最好还具滤渣功能。

4、茶杯盛放泡好的茶汤并饮用的器具。

1、翻口杯:杯口向外翻出似喇叭状。

2、敞口杯:杯口大于杯底,也称盏形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茶道茶具知识大全
一、泡茶用具
1.盖碗:
用来泡茶的常用器具,上有盖、下有托,中有碗,盖为天、托为地、碗为人,又称“三才碗”、“三才杯”。

盖碗具有便捷、不吸味、散热快、实用、高雅而优美等优点,适用性较广。

2.茶壶:
用来泡茶的常用器具,材质多为瓷质、紫砂或者玻璃。

紫砂壶具有透气性好、保温性能好、吸附茶汁等特点,常用于冲泡乌龙茶、普洱茶等。

3.飘逸杯:
根据现代工业技术与泡茶原理设计出的与传统冲泡用具有别的现代泡茶用具。

同一杯组可使茶叶、茶汤分离,并自动过滤,能避免因茶叶在杯中浸泡过久而使茶汤过浓以至于苦涩的不足,同时简化了泡茶过程,适合在办公室等场合使用。

4.茶杯:
平常生活中,将茶叶直接投放在一个瓷杯或玻璃杯中冲泡的现象很常见。

这种瓷杯或者玻璃杯,简单是简单,但非常大的一个不足之处是不能做到茶水分离。

这种方式泡茶,喝头几口的时候可能问题不大,但十几分钟之后往往茶汤过浓,续水两遍之后,茶汤又可能过淡甚至没什么味道了。

所以,从科学饮茶的角度,建议使用飘逸杯或能做到茶水分离的用具,便于享受到口感均匀合适的茶汤。

二、分茶用具
公道杯:
又称茶海或茶盅,是用来分茶的器具,用茶叶冲泡完毕以后,可将茶汤倒入公道杯中匀茶,使茶汤均匀,然后平均分给客人,这样
就可以使每杯茶的浓度均匀,体现出一种平等。

三、品茶用具
1.品茗杯:
主要是用来品饮茶汤。

材质多样,涵盖紫砂、瓷质、玻璃等。

2.闻香杯:
闻香之用,比品茗杯细长,多于品茗杯搭配使用,一般用于冲泡乌龙茶时使用。

双手掌心夹住闻香杯,靠近鼻孔,边搓动边闻香。

四、备茶用具
1.茶荷:
用于盛放待泡干茶的器具,用于置茶,还可以用来赏茶。

茶荷的形状以有引口的半球形为主,质地多为瓷质。

2.茶叶罐:
用来存放干茶的器具。

主要作用是为了避免茶叶变质,茶香挥发等。

从质地上来说,一般有铁质、锡质、陶瓷等。

五、备水用具
备水用具形式多样,常见的有随手泡、电水壶,也有的茶友使用铁壶。

随手泡多集烧水冲茶与一体,简单方便;电水壶则是日常家用
的烧水用具,也可冲茶;也有茶友用铁壶烧水、煮茶。

六、辅助用品
1.过滤网和滤网架:
滤网又名茶漏,放在公道杯上,主要用于过滤茶渣。

滤网不用时,要放在滤网架上。

2.茶道用具组合:
也称“茶道六君子”,包括茶筒、茶针、茶匙、茶则、茶漏、茶夹。

茶筒:茶筒是用来盛放茶针、茶匙、茶漏、茶则以及茶夹等的器具。

茶针:主要作用是用来疏通壶嘴。

避免茶渣阻塞,造成出水不畅。

茶匙:主要作用是将茶投入到泡茶用具中或是从泡茶用具中掏出茶渣。

茶则:主要作用是用来量取茶叶,把茶从茶罐取出置于茶荷或泡茶用具中。

茶漏:置茶时放在壶口上,以导茶入壶,防止茶叶掉落壶外。

茶夹:可将茶渣从壶中挟出,也常用来夹着茶杯洗杯,防烫又卫生。

茶道六君子:茶漏、茶则、茶匙、茶夹、茶针、茶筒(如图从左
向右)
3.杯垫:
用来放置品茗杯、闻香杯等。

目的是为了防止杯里或杯底的茶汤溅湿润茶桌,同时使用杯托给客人奉茶,显得更卫生。

4.茶巾:
主要用来擦拭茶具上的水渍、茶渍和桌面上的茶水。

主要用麻、棉等纤维制造而成。

5.茶盘:
茶盘又称茶船,是盛放茶壶、茶杯、茶道组、茶宠等的浅底器皿。

材质广泛,款式多样。

茶具种类繁多,分类方法也不一样,以上只是我们按照功能不同的一种分类方法,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按照材质不同可分为瓷质
茶具、紫砂茶具、玻璃茶具等;按照用途不同可分日常冲泡茶具和功
夫茶茶具。

不少茶具造型优美,除使用价值外,有些茶具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大家可根据茶叶的特点和个人喜好选择合适的茶具,以便充分发挥茶的特性,同时还可欣赏茶具的艺术美感,感受品茗情趣。

1.准备热水,可当场烧煮,也可用保温瓶贮放的;
2.泡茶,从取茶叶、置茶到冲泡完成;
3.品茶,茶汤一离开冲泡容器,即进入品茶过程。

若以泡茶的过程为主体来进行茶具的分类,泡茶所使用的茶具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煮水器
水壶(水注):用来烧开水。

目前使用较多的有紫砂提梁壶、玻璃提梁壶和不锈钢壶。

茗炉:即用来烧泡茶开水的炉子。

为表演茶艺的需要,现代茶艺馆经常备有一种“茗炉”,炉身为陶器,或金属制架,中间放置酒精灯,点燃后,将装好开水的水壶放在“茗炉”上,可保持水温,便于表演。

另外,现代茶艺馆及家庭使用最多是“随手泡”,它是用电或电磁炉来烧水,加热开水时间较短,非常方便。

开水壶:是在无需现场煮沸水时使用的,一般同时备有热水瓶贮备沸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