髓过氧化物酶MPO的临床应用
人髓过氧化物酶和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意义

人髓过氧化物酶和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意义伏长青;朱晓珏;曹晖【摘要】目的研究人髓过氧化物酶(MPO)、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3)检测在急诊胸痛患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并与传统急性心肌梗死(AMI)三项: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yo)的临床检测数据进行对比.方法随机收集出现典型胸痛症状,之后被确诊为AMI的急诊患者,传统AMI三项检测阳性和阴性的患者共135例,进行MPO和FABP3检测,并分析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所有入选病例的MPO值都超过医学决定水平92 ng/ml,cTnI、CK-MB、Myo检测阳性组患者的MPO水平与阴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FABP3检测结果超过临界值3.0 ng/ml,cTnI、CK-MB、Myo检测阳性组患者的FABP3水平与阴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PO和FABP3均为早期AMI的独立预测因子,在出现胸痛的急诊患者中应用,可提高AMI诊断的准确性,减少有典型AMI症状的患者而肌钙蛋白等指标检测为阴性时的漏诊率.【期刊名称】《临床输血与检验》【年(卷),期】2015(017)006【总页数】3页(P501-503)【关键词】髓过氧化物酶;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急性心肌梗塞【作者】伏长青;朱晓珏;曹晖【作者单位】215621 江苏省张家港市乐余人民医院检验科;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11;R542.2+2急性心肌梗死(AMI)已成为导致人类死亡的头号杀手,预防心肌梗死的最有效方法是早期预防、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传统的AMI 三项检测(cTnI、CK-MB、Myo)虽然广泛应用于临床AMI 的辅助诊断,但这些传统指标水平的升高往往在AMI发生4 h 后[1,2],不能早期预警心肌坏死发生的风险,造成AMI 早期就诊患者出现误诊或漏诊。
髓过氧物酶(MPO)孤立表达在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生存结局中的临床价值

髓过氧物酶(MPO)孤立表达在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生存结局中的临床价值洪俊; 饶永彩【期刊名称】《《中国实验诊断学》》【年(卷),期】2019(023)011【总页数】6页(P1910-1915)【关键词】髓过氧物酶; B淋巴细胞白血病; 流式免疫表型; 累计复发率; 无事件生存率【作者】洪俊; 饶永彩【作者单位】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检验科湖北武汉 430060; 武汉生物制品所湖北武汉 43006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3.7对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正确分类是采用最佳治疗方案的关键。
200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中对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的分类诊断是基于B淋巴细胞早期分化的免疫表型证据进行定义的[1]。
然而,当伴随有显著粒细胞或T系抗原共表达时, 2008版 WHO分类直接将这种情况归为混合表型急性白血病(MPAL)。
在新版的2016 WHO分类中也没有对该分类方式进行修订和更新[2],髓过氧化物酶(MPO)的表达被认为是细胞髓系来源的确凿证据之一;通常,典型的髓系分化往往伴随着除MPO外的其他髓系分化证据。
然而,有研究表明[2-4]部分非典型B-ALL的免疫表型分析中会出现孤立表达MPO的现象(仅MPO表达无其他任何髓系标志表达);尽管这种情况在客观上符合2008年WHO关于MPAL(B系 /髓系)的标准,但不少学者一直不建议在没有其他特征性细胞遗传学异常情况下将这些病例草率归于MPAL,建议慎重诊断[2-4]。
此外,按照欧洲白血病免疫特征分类(EGIL)分类标准,孤立表达MPO 非典型B-ALL免疫表型的髓系标志积分如果达不到诊断MPAL的评分阈值应直接归为B-ALL[5]。
另外,在2016年的WHO分类更新中,提到了非典型B-ALL存在以低水平的MPO表达是其唯一的骨髓特征的现象,并指出“这一发现的临床意义尚未确定[2]。
因此,研究孤立表达MPO的临床意义,对于这种罕见急性白血病的准确分类,从而指导临床治疗至关重要。
奶牛髓过氧化物酶MPO酶联免疫分析

奶牛髓过氧化物酶(MPO)酶联免疫分析试剂盒使用说明书本试剂盒仅供研究使用。
检测范围:96T8 IU/L -200 IU/L使用目的:本试剂盒用于测定奶牛血清、血浆及相关液体样本中髓过氧化物酶(MPO)含量。
实验原理本试剂盒应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标本中奶牛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
用纯化的奶牛髓过氧化物酶(MPO)抗体包被微孔板,制成固相抗体,往包被单抗的微孔中依次加髓过氧化物酶(MPO),再与HRP标记的髓过氧化物酶(MPO)抗体结合,形成抗体-抗原-酶标抗体复合物,经过彻底洗涤后加底物TMB显色。
TMB在HRP酶的催化下转化成蓝色,并在酸的作用下转化成最终的黄色。
颜色的深浅和样品中的髓过氧化物酶(MPO)呈正相关。
用酶标仪在45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OD值),通过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奶牛髓过氧化物酶(MPO)浓度。
1.标本采集后尽早进行提取,提取按相关文献进行,提取后应尽快进行实验。
若不能马上进行试验,可将标本放于-20℃保存,但应避免反复冻融2.不能检测含NaN3的样品,因NaN3抑制辣根过氧化物酶的(HRP)活性。
操作步骤1.标准品的稀释:本试剂盒提供原倍标准品一支,用户可按照下列图表在小试管中进行稀释。
2.加样:分别设空白孔(空白对照孔不加样品及酶标试剂,其余各步操作相同)、标准孔、待测样品孔。
在酶标包被板上标准品准确加样50μl,待测样品孔中先加样品稀释液40μl,然后再加待测样品10μl(样品最终稀释度为5倍)。
加样将样品加于酶标板孔底部,尽量不触及孔壁,轻轻晃动混匀。
3.温育:用封板膜封板后置37℃温育30分钟。
4.配液:将20倍浓缩洗涤液用蒸馏水20倍稀释后备用5.洗涤:小心揭掉封板膜,弃去液体,甩干,每孔加满洗涤液,静置30秒后弃去,如此重复5次,拍干。
6.加酶:每孔加入酶标试剂50μl,空白孔除外。
7.温育:操作同3。
8.洗涤:操作同5。
9.显色:每孔先加入显色剂A50μl,再加入显色剂B50μl,轻轻震荡混匀,37℃避光显色15分钟.10.终止:每孔加终止液50μl,终止反应(此时蓝色立转黄色)。
髓过氧化物酶 MPO

髓过氧化物酶MPO是预测心血管的标志物MPO预测心血管事件的新一代标志物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
形成冠心病的重要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
以脉粥样硬化作为一种慢性炎症过程,动脉壁中脂质、炎症细胞和坏死物质聚集为主要特征。
粥样斑块的形成机制、并发症及其早期检测指标一直是临床研究的热点。
近年来,通过协和洛克的研究发现,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成为心血管疾病预测早期检测指标的研究重点。
髓过氧化物酶是来源于白细胞的一种酶,主要存在于嗜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中,分子量为150kD。
髓过氧化物酶通过产生自由基和多种反应性物质,促进斑块形成和不稳定性增加,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展,进而引起多种并发症。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髓过氧化物酶的研究。
1.MPO的结构和生物学作用髓过氧化物酶MPO是一种亚铁血红素酶,来源于嗜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小胶质细胞,是由两条重链和两条轻链组成的四聚体的糖基化蛋白。
血液中95%的MPO是由活化的嗜中性粒细胞脱颗粒释放到管腔的。
MPO通过结合整合素CD11b/CD18介导中性粒细胞活化,是中性粒细胞活化的自分泌和旁分泌细胞因子,发挥正反馈调节作用,同时是中性粒细胞活化的标志物。
正常情况下,MPO以氯和过氧化氢为底物,催化产生次氯酸等反应性物质和多种自由基,在天然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
当机体处于炎症、氧化应激状态时,不能有效清除自由基和氧化剂,引起多种病理过程和组织损伤。
次氯酸是MPO产生的反应性最强的物质,能迅速与巯基和甲硫酰基反应,启动脂质过氧化反应。
近年来,有北京的一家医学权威:协和洛克大量研究表明,心血管生理功能失调与MPO消耗内皮型一氧化氮,将低密度脂蛋白转换成导致脉粥样硬化的氧化形式。
动脉粥样硬化与炎症和氧化有关。
MPO来源于白细胞,并促进氧化物质的形成,从而与炎症和氧化作用均有关。
髓过氧化物酶对胸痛患者的临床意义

中图分类号 : R 5 4 1 . 4
文献标志码 : A
DO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3 — 8 6 4 0 . 2 0 1 3 . 0 1 . 0 0 6
髓 过 氧化 物 酶 对 胸 痛 患 者 的 临床 意 义
马 庆 华 , 邓 爱云 , 张 钲 , 刘兴 荣 , 潘 明 , 申希平 , 白 明 , 王志禄
断A C S方法 的 K a p p a值为 0 . 8 1 9 ( P= 0 . 0 0 0 ) , 2种方法 的一致 性较 好。结论 志物之一 , 对于 A C S的鉴别具有 重要的临床意义 。 关键词 : 髓过氧化物酶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 胸痛 ; 炎症标 志物 MP O可 以作为诊断 A C S的炎症标
MP O阳性 5例 、 阴性 3 2例 。MP O诊 断 A C S的敏感性为 9 5 . 1 %、 特异性 为 8 6 . 5 %、 总符合率为 9 1 . 0 %、 假 阴性率 ( 漏诊率 ) 为4 . 9 %、 假 阳性率 ( 误诊率 ) 为1 3 . 5 %、 阳性预 测值为 8 8 . 6 %、 阴性 预测值 为 9 4 . 1 %。本法 与临床诊
( A S T ) 、 空腹血糖 ( F B G) 、 乳酸脱氢酶 ( L D H) 及高敏 C反应蛋 白( h s — C R P ) 。分析 MP O与其他 指标 的相关 性 ; 绘 制受试 者工 作特征 ( R O C ) 曲线 , 计算 曲线 下面积 ( A U C ) , 分析 MP O对 A C S的诊断性能 , 并与临床诊断 A C S的方 法( 临床表现加冠状动脉造影 ) 做 对 比( K a p p a一致性 检验 ) 。结果 A C S组 血浆 MP O浓度 明显 高于对 照组和
髓过氧化物酶MPO的临床应用

髓过氧化物酶指数在57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应用髓过氧化物酶(MPO)是由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某些组织的巨噬细胞分泌的含血红素辅基的血红素蛋白酶,是血红素过氧化物酶超家族成员之一。
分子量为150KDa。
MPO基因位于人第17号染色体,其编码蛋白翻译修饰后形成2条轻链和2条重链,构成四聚体糖基化蛋白。
在早期由北京协和洛克和美国克利夫兰医院共同研究发现出来,它具有早期预警和提前筛查心脑血管疾病一个标记物。
另一方面血液中95%的MPO来源于多形核白细胞。
尽早明确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的诊断、危险分层及正确地评估个体近期发生ACS的危险性,对尽早干预治疗ACS至关重要。
有研究表明,血浆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0)是早期诊断ACS的重要指标,与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联合应用更能增加ACS诊断的灵敏度[1]。
尤其是当cTnI正常时,血浆MPO升高可预测心脏事件的发生[2]。
但血浆MPO检测方法繁琐,目前无法自动化,临床应用受到限制。
Unionluck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是一种基于流式细胞分析原理的仪器,现在广泛应用于大中型医院实验室,在计数全血细胞的同时可根据细胞内MPO染色的情况得出中性粒细胞过氧化物酶活性指数(myeloperoxidase index,MPXI),用于评价炎症状况和白血病[3-4]。
现将本院分析MPXI在57例ACS患者的临床应用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股资料选择2011年5~8月本院收治的ACS患者57例。
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UAP)20例为UAP组,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70.00±10.10)岁。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20例为NSTEMI组,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67.00±18.10)岁。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17例为STEMI组,其中,男8例,女9例,年龄(69.90±15.20)岁。
血浆髓过氧化物酶在冠心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血浆髓过氧化物酶在冠心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张卫云;卢洁菲;李薇;孙朝晖【期刊名称】《国际检验医学杂志》【年(卷),期】2011(032)021【摘要】目的探讨血浆髓过氧化物酶(MPO)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测定冠心病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浆中的MPO水平,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AP)2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64例,健康对照组60例,比较MPO水平在各组之间的差异.同时将患者组的MPO、乳酸脱氢酶(LDH)、乳酸脱氢酶同工酶1(LDH1)、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a-羟丁酸脱氢酶(a-HBDH)、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作比较,统计分析各组间差异.结果血浆MPO水平ACS组明显高于SAP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S组MPO、LDH、LDH1、CK、CK-MB、AHBDH水平明显高于S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LDL和HDL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PO水平的监测有助于早期发现冠心病、监视冠心病病程,对急性ACS与SAP区分有重要意义.【总页数】2页(P2440-2441)【作者】张卫云;卢洁菲;李薇;孙朝晖【作者单位】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检验科,510010;广州医学院第一临床学院检验系,510182;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检验科,510010;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检验科,510010【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血浆髓过氧化物酶及其基因多态性测定在早发冠心病高危人群的临床应用 [J], 张华;殷泉忠;郑若龙;钱惠东;李伟章;崔俊友;王东升;陈忠;马根山2.髓过氧化物酶、高敏C反应蛋白等在冠心病严重程度评估中的应用 [J], 林炜炜;邵康;徐晓萍;于嘉屏3.胱抑素C与髓过氧化物酶在冠心病严重程度评估中的应用 [J], 林炜炜;邵康;于嘉屏4.血浆D-二聚体检测在冠心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J], 温晓燕;武建军;吴淑霞;陈淑红5.血浆及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内髓过氧化物酶水平在冠心病临床诊断中的意义 [J], 孙朝晖;陈焕章;张卫云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血液透析患者髓过氧化物酶检测及临床意义

通过抽取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或化学发光法等检测技术,测定血液中髓过氧化物 酶的浓度。
临床意义
通过检测髓过氧化物酶的水平,有助于评估患者的炎症和氧化应激状态,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血液透析患者中髓过氧化物酶的变化规律
短期变化
在血液透析过程中,髓过氧化物 酶的水平可能出现短暂的升高, 这可能与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的 加重有关。
长期变化
长期血液透析患者髓过氧化物酶 的水平可能呈现持续升高的趋势 ,这可能与患者的肾功能不全和 心血管疾病的发展有关。
临床应用
通过监测髓过氧化物酶的变化规 律,有助于评估患者的病情进展 和治疗效果,为调整治疗方案提 供依据。
03
髓过氧化物酶检测在血液 透析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对血液透析患者预后的评估
02
血液透析患者中髓过氧 化物酶的变化
血液透析对髓过氧化物酶的影响
血液透析过程中,由于体外循环和透 析液的刺激,可能导致炎症反应和氧 化应激,从而影响髓过氧化物酶的水 平。
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可能出现不同程度 的肾功能不全和心血管疾病,这些疾 病也可能影响髓过氧化物酶的表达。
血液透析患者中髓过氧化物酶的检测方法
04
髓过氧化物酶与血液透 析患者疾病进程的关系
髓过氧化物酶与肾功能的关系
总结词
髓过氧化物酶与肾功能具有密切关系,其水平变化可反映肾脏损伤程度。
详细描述
髓过氧化物酶是一种炎症相关酶,在肾脏中表达丰富。在血液透析患者中,肾功能受损可导致髓过氧化物酶水平 升高,因此检测髓过氧化物酶水平有助于评估肾功能状况,预测肾脏损伤程度。
。
实验室管理包括样本采集、储存 、运输、检测等方面的规定和操 作流程,以及实验室人员的培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髓过氧化物酶指数在57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应用髓过氧化物酶(MPO是由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某些组织的巨噬细胞分泌的含血红素辅基的血红素蛋白酶,是血红素过氧化物酶超家族成员之一。
分子量为150KDa。
MPO基因位于人第17号染色体,其编码蛋白翻译修饰后形成2条轻链和2条重链,构成四聚体糖基化蛋白。
在早期由北京协和洛克和美国克利夫兰医院共同研究发现出来,它具有早期预警和提前筛查心脑血管疾病一个标记物。
另一方面血液中95%的MPO来源于多形核白细胞。
尽早明确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的诊断、危险分层及正确地评估个体近期发生ACS的危险性,对尽早干预治疗ACS至关重要。
有研究表明,血浆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0是早期诊断ACS的重要指标,与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联合应用更能增加ACS诊断的灵敏度[1]。
尤其是当cTnI正常时,血浆MPO升高可预测心脏事件的发生[2]。
但血浆MPO检测方法繁琐,目前无法自动化,临床应用受到限制。
Unionluck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是一种基于流式细胞分析原理的仪器,现在广泛应用于大中型医院实验室,在计数全血细胞的同时可根据细胞内MPO染色的情况得出中性粒细胞过氧化物酶活性指数(myeloperoxidase index,MPXI,用于评价炎症状况和白血病[3-4]。
现将本院分析MPXI在57例ACS患者的临床应用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股资料选择2011年5~8月本院收治的ACS患者57例。
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UAP20例为UAP组,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70.00±10.10岁。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20例为NSTEMI组,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67.00±18.10岁。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17例为STEMI组,其中,男8例,女9例,年龄(69.90±15.20岁。
选取同期本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20例为对照组,其中,男10例,女10例,年龄(63.3±3.0岁。
根据病史和辅助检查,ACS的临床诊断标准参照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病协会制订的标准[5]。
排除标准:(1近期罹患感染性疾病或慢性炎症疾病;(2严重血液性疾病;(3骨髓移植术;(4结缔组织病和风湿病;(5应用炎症抑制药物如非固醇类消炎镇痛药、类固醇类药物等;(6创伤、肿瘤;(7严重肝肾功能不全。
4组年龄、性别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1.2.1标本采集人院后立即采集肘静脉血2管,一管为EDTA-K抗凝标本查血2常规,一管为不抗凝标本查cTnI、肌红蛋白(MYO、肌酸激酶(CK,对照组的生化指标检测采用空腹抽静脉血不抗凝标本。
1.2.2血常规检查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检测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中性粒细胞百分率(NEUT%、MPⅪ。
1.2.3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肌酸激酶检查血清葡萄糖、血液糖化血红蛋白、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CK检测使用协和洛克的试剂盒,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使用北京协和洛克剂盒,在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
1.3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LSD检验和Games-Howell检验,采用Spearman进行相关分析。
检测参数阳性率比较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ACS患者血液MPXI和WBC的变化、MPXI与CK、cTnI、MY○及血脂的相关性(r以及ACS患者早期血液MPXI与心肌蛋白阳性率见表1~3。
3讨论MPO是中性粒细胞活化的标志物。
有研究发现,MPO能氧化修饰人动脉壁内的LDL,从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参与了粥样斑块的破裂[6]。
虽然MPO对ACS 并不特异,但现在仍被用来作为粥样斑块不稳定性的标志物之一。
血浆MPO目前多采用ELISA法及比色法检测,检测时间长,比色法也因需高温温浴而无法自动化,临床应用受到限制。
BayerADVIA120/2120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采用MPO活性和光散射原理分类计数白细胞并同时检测MPⅪ,能更直接地反映中性粒细胞内MPO 的含量,健康人MPXI为0。
在研究ACS患者MPXI与其他参数的相关性结果中显示:患者MPXI与CK、cTnI、MYC无相关性,Alyasin等[7]也表示ACS患者CK的升高与MPXI无关,表明ACS 患者MPXI的变化与心肌损伤无直接关系,而与患者外周血WBC、NEUT、NEUT%呈负相关,说明MPXI反映的是中性粒细胞内MPO的含量。
本研究显示,ACS患者外周血WBC、NEUT、NEUT%增高,活化的中性粒细胞增加,释放大量的MPO至循环血中而导致血浆MP0活性增高,这与相关的研究结果一致[8],故而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内剩余的MPO含量降低,检测结果显示MPXI减低。
UAP患者MPⅪ无明显改变,而STEMI患者下降最为显著,说明其减低程度与ACS病情有关。
这与MPO水平在冠状动脉疾病中增加的程度研究相一致,在心肌梗死(MI患者增加最高,UAP患者次之,稳定的冠状动脉疾病中增加最少[9]。
以上说明MPXI 也可与MPO一样作为ACS疾病粥样斑块不稳定性的标志物之一。
虽然MPO诊断MI不及肌钙蛋白,敏感性86.00%,而特异性只有32.00%[10],但其能用于冠状动脉疾病的危险分层,在MPO为350ug/L临界值时,发生MI和6个月死亡调整危险比为2.25,未检测到肌钙蛋白的患者调整危险比为7.48[11]。
本研究发现,人院2h以内,UAP及NSTEMI患者血液MPXI阳性率高于目前作为心肌标志物的cTnI和MYO阳性率,尤其是在早期,患者cTnI和MYO水平正常时,心绞痛不发作或不明显,但其MPXI水平已下降,能更好地起预防漏诊及危险预示作用。
对于STEMI患者,虽然血液MPXI阳性率与cTnl和MYO阳性率无差别,但其敏感性仍达88.20%,而在临床检测中MPXI与心肌蛋白相比能更快速、更简单得到结果,所以MPXI在ACS患者早期的应用有更高的临床价值。
Fred等[12]研究表明,对ACS的诊断MP0与cTnI联用,敏感性可提高到83.00%,特异性达到62.00%。
本研究中发现二者联合检测灵敏度达85.90%,对NSTEMI患者二者联合检测灵敏度可提高到94.10%,及早预测心脏事件的发生。
用简单的常规血细胞分析技术就能真正做到几分钟以内得到MPXI结果,这是cTnI和MYO的任何检测方法无法比拟的,尤其是对于心肌蛋白及心电图无改变的早期ACS患者,有利于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随时监测,了解病情,评价预后。
另外,MPO 水平升高能独立地预测表面看来健康者将来患冠状动脉疾病的风险(0R=1.36,95%Cl:1.O7~1.73[13],故可能检测MPXI将来还能作为以上人群ACS 患病的风险评估。
4参考文献:[1]Sawicki M,Sypniewska G,Kozinski M.Diagnostic efficacy of m yeloperoxidase for the detection of acute coronarysyndromes[J]. European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2011,(06:667-671.[2]Apple FS,Smith SW,Pearce LA.Myeloperoxidase improves risk stratification in patients with ischemia and normal cardiac t roponin I concentrations[J].Clinical Chemistry,2011,(04:603-608.[3]Yonezawa K,Horie O,Yoshioka A.Association between the neut rophil myeloperoxidase index and subsets of bacterial infectio ns[J].Int J LabHematol,2010,(6Pt2:598-605.[4]Eivazi-Ziaei J.Myeloperoxidase index and subtypes of acutemyeloidleukemia[J].Journal of the Pakistan Medical Association, 2009,(06:406-407.[5]Gibbons RJ,Abrams J,Chatterjee K.ACC/AHA2002guideline up date for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stable angi na-summary article:a report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 logy/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Task Force on Practice Guideli nes(Committee on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StableAngina[J].Circulation,2003,(01:149-158.[6]Rudolph V,Steven D,Gehling UM.Coronary plaque injury trigg ers neutrophil activation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 sease[J].Free Radical Biology and Medicine,2007,(04:460-465.[7]Alyasin S,Amin R.Intracellular neutrophil myeloperoxidase i n myocardial infarction[J].Iran Med J,2005,(3-4:611-666.[8]Tang WH,Wu Y,Nicholls SJ.Plasma myeloperoxidase predicts i ncident cardiovascular risks in stable patients undergoing med ical management for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Clinical Chemist ry,2011,(01:33-39.[9]Eggers KM,Dellborg M,Johnston N.Myeloperoxidase is not use ful for the early assessment of patients with chest pain[J]. Clinical Biochemistry,2010,(03:240-245.[10]McCann CJ,Glover BM,Menown IB.Investigation of a multimar ker approach to the initial assessment of patients with acut e chest pain[J].Advances inTherapy,2009,(05:531-534.[11]Baldus S,Heeschen C,Meinertz T.Myeloperoxidase serum level s predict risk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J].C irculation,2003,(12:1440-1445.[12]Fred SA,Stephen WS,Lesly AP.Assessment of the multiple-bi omarker approach for diagnosis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pa tients presenting with symptoms suggestive of acute coronary syndrome[J].Clinical Chemistry,2009,(01:93-100.[13]Meuwese MC,Stroes ES,Hazen SL.Serum myeloperoxidase levelsare associated with the future risk of coronary artery dis ease in apparently health yindividuals:the EPIC-Norfolk Prospec tive Population Study[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 ardiology,2007,(02:159-165.。